汉字的造字方法word.doc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六种造字法

(完整word版)六种造字法

(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构字方法: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所表对象:有实体可以描绘的事物,主要是名词文字特征:独体。

(《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构字方法:象形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加指事符号,指出“事"之所在。

(文、本、末、朱、刃、寸、上、下)所表对象:事物的局部;抽象的概念。

文字特征:一个象形字加一个指事符号。

象形和指事的辨别:在结构上都归“独体”。

象形多表示具体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概念(但高、大为象形)。

(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武、信是会合语词意义.与后代的“尖”、“苏”、“尠”类似。

但古文字的会意,应是会合字形的意义.构字方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符号,合成一个新义.可分为两类:1.会形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形象会合成义。

如:射、步、涉、陟、舂、立、及、休、孚、益)2.会义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意义会合成义。

如:臭、楞。

歪、尖、班、疈)所表对象: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

文字特征:合体。

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

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四)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构字方法:一个义符(意符、形符)表意义范畴,一个声符表字音所表对象:不受限制文字特征:合体。

学习形声字应注意的问题:1.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2.形声字的声符除了标声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形声兼会意。

如,“警,戒也。

从言,从敬,敬亦声.” 再如,“胫、径、颈、经、陉”等字都从其声符“巠”获得了细长之义。

声符表义的原因:声符本身作为一个字,本来就带有意义.从造字上来说,有的字在造字时,就取了那个声符字的意义。

汉字造字法

汉字造字法

形,即形旁、形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声, 即声旁、声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①左形右声——江、村、情、姑、按、编、 ②右形左声——飘、攻、战、顶 ③上形下声——箕、宇、窝、雾 ④下形上声——货、烈、辜、想、裘、梨、 ⑤内形外声——问、闻、闷、辨、辩、阙 ⑥外形内声——园、房、阅、店、衷、病、 以上六种形式可概括为左右、上下、内外三
象形是汉字造字之基础。汉字的造字从图 画开始。指事、会意,形声都是在象形的基 础上进行变化的。
象形字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很少。实物中 有些形状难画,而有些抽象意义又画不出来, 有很大局限性,于是“指事”方法就产生了。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 。看字的形状 可以知道某种实物形状,再仔细观察指 点的部分就知道字的含意了。
种关系,其中以“左形右声”的形式占多数, 以“上形下声”的形式比较常见。
1、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哪个字? 你猜得出来吗?
汉 字 造行
甲骨文、金文、 篆书(大篆、小 篆)、隶书、楷 书、草书、行书
造字法
• 造字法就是指汉字的构造方式. • 一般地说,古代汉字有以下四种造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 汉字的一些特殊情况(转注、假借)。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根据实物的形状, 画出实物外形的特征。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 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 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 凶、刃、亦。
会意字一般是合体字,它有用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形体组合起来的,以两体为基本形式, 三体、四体的较少,五体以上的更少。
• 木+木→林 木+木+木→森 • 人+人→从 人+人+人→众 • 火+火→炎 火+火+火→焱 上+心→忐 下+心→忑 • 不+好→孬 不+用→甭 不+正→歪 • 日+月→明

第三节汉字的造字方法

第三节汉字的造字方法

2、肖字族: 消、销、宵、硝霄、梢 逍、绡、魈、 ;(削) 蛸、捎、哨、稍、艄; 鞘……
3、青字族:请、清、情、 晴、氰、倩、蜻、静、 精、睛、靖、婧、 靓……
4、尧字族:侥、浇、晓、 哓、骁、挠、铙、蛲、饶、 绕、荛、娆、桡……
五.
给下面的字加上一笔,变成新字。 尸(尺、户) 乌(鸟) 几(凡) 今(令) 又(叉) 木(禾、本、术) 目(自) 业(亚) 工(王) 火(灭) 云(去) 吕(串) 戎(戒) 车(轧)
5、形声字的认字规律
声旁是生母, 形旁是晚娘。 擒贼先擒王, 认字先认娘。 先有声旁:女—汝 ,右—佑
6、形旁在了解字意方面非常重要
当下宋江等四人在鳌山前看了 一回,迤逦投南看灯.走不过五七 百步,只见前面灯火荧煌.一伙人 围着一个大墙院门口热闹,锣鼓响 处众人喝彩. 《水浒传》三十三回

笑一笑
拓展课练一练 (一)猜一猜

解 先






长 食
支 光 牢 骨

(二)说一说
认真观察下面的字,你能说出它的 意思吗?
1.休 2. 掰 4.尖 5. 歪 7.囚 8. 甜 10.寇
3. 美 6. 旦 9. 灾
(三). 组一组 汉字中有很多含有“口”这个部件,你能按 下面的要求写出几个吗?
1左形右声: 桃、妈 2右形左声: 功、欺 3上形下声: 空、篇 4下形上声: 忘、斧 5内形外声: 问、闷 6外形内声: 园、衷
7形居一角:荆(从草,刑声)、腾 (从马,勝省声)、颖(从禾,顷声) 8声居一角:爬(从爪、巴声) 9 形被分离,声居中间:裹(从衣,果 声) 10声被分离,形居中间:随(从 ,隋 声)

汉字造字法(汉字六书)

汉字造字法(汉字六书)

汉字造字法(汉字六书)这些符号表示物体的某个部分或特征,用于表达抽象概念。

甲骨文中有100余字。

例:刀、又、夕、戈、卜、示、目、日、月、心……3、会意: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合而成,合体后表达新的意思。

甲骨文中有100余字。

例:手+田=拾,火+山=灾,木+口=林,牛+手+枝=放牛……4、形声: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意思或类属,声旁表示相同或相近发音。

甲骨文中有100余字。

例:木+婴=樱,虫+翟=蚱,鱼+况=渔,石+甫=破……5、转注:因发音或地域上的差异,用相同部首或部件的字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甲骨文中有20余字。

例:考、老=长者,衣、衫=衣服,犬、狗=狗……6、假借:用同音字来替代没有相应文字的词汇。

甲骨文中没有这种字。

例:自=鼻,贝=倍,鹅=俄……汉字的造字法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虽然“六书”是后人总结的系统,但它确实是造字的基本方法。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象形字占比较大,但到了近代,形声字成为汉字的主要构成方式。

汉字的造字法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它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

当无法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表达时,就使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

例如,“上”、“下”、“凶”等字。

对于“上”、“下”两个字,它们是用横线“一”为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写成下图字样,也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方符号为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则是“下”字。

“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情形。

指事字分为两种。

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例如:一、二、三、四、上、下等。

这类指事字很少。

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如“刃”在“刀”加一点,表示刀口;“甘”在口内加一点,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表意的标志;而象形字重在象原物之形,是照样画葫芦。

汉字的造字法及演变资料

汉字的造字法及演变资料

形分左右,声夹中间:街 声分左右,形夹中间:辩 形分上下,声在中间:裹 声分上下,形在中间:莽 形在左下,声占大半:颖 形在左上,声占大半:荆
5 转注
❖ 可互为注释的字 ❖ 考 ------老
6 假借
❖ 借同音字表示有音无字

❖求
值得注意!
象形、会意、形声三种方法造的字,占 了汉字绝大多数,因此,六书也称“三书”。
楷书
楷书又叫真书,是现代通行的字体。“楷” 是法式、楷模的意思,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 的,是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进一步的 发展。楷书萌芽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末年, 魏晋以后就大大流行,直到现在,楷书仍然 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褚 遂 良 书 圣 教 序
提示 楷书完全是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形符号 楷书出现后汉字成为方块字就定型了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
隶书
隶书在汉代是正式字体。早期的隶书,仍 保留了一些篆书的风格,后期的隶书笔画趋 于平直,后来更添了波势和挑法,字形也渐 成扁方形了。
汉隶
张迁碑
隶变
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 发生的变化叫作“隶变”。
隶变使汉字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 字,可以说是由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一 种过渡字体。
二、汉字的演变
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成批的汉字资 料,是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 (殷墟)和钟鼎铭文(最大鼎:司母戊鼎) 中的文字,数目达到三千五百个左右。从文 字结构来考察,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等 方法都已经应用,可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了。
汉字的字体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4
钻凿卜骨的工具
大小不一 线条纤细 直笔居多 棱角鲜明 瘦削挺拔

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

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

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
1. 指事造字法:通过简单的线条或图形来表达实物的形态,例如“日”字就是太阳的形状。

2. 象形造字法:通过模仿实物的形态和特征来表示该实物,例如“山”字就是山的形状。

3. 指事加会意造字法:结合指事和会意两种方法来表达含义,例如“好”字是由女(会意)和子(指事)两个部首组成,表示女子的子。

4. 形声造字法:将一个字的意义与另一个字的发音结合起来,来表达新字的含义,例如“家”字由宀(房屋的意思)和豕(shǐ)(猪的意思)两部分组成,表示一种家畜。

5. 假借造字法:通过借代来表示不同的概念,例如“装”字中的壮本意是体魄,后来演变为装饰的意思。

这些方法都是汉字演化过程中所采用的造字原则,通过组合和演化不同的部首和笔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汉字体系。

汉子的造字方法

汉子的造字方法

汉子的造字方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六种:
1. 象形造字法:通过对物象外形的直接描绘来构成字。

例如,古代的“日”字就是太阳的形象;“山”字则是山的形象。

2. 指事造字法:通过对事物的指称或指示来构成字。

例如,“上”字表示向上的方向,“下”字表示向下的方向。

3. 形声造字法:通过将一个与发音无关的部分(形旁)与一个与发音有关的部分(声旁)组合而成。

形旁往往暗示字的意思,而声旁表示字的发音。

例如,“江”字的形旁是水,而声旁是將,表示水流向將去的地方。

4. 假借造字法:即借用一个已有字的形状,但是发音与原字不同,用来表示新的意义。

例如,“气”字最初是指空气,后来也借来表示“脸色”,并且发音也变化为“qi”。

5. 转注造字法:通过改造一个已有字的部分或全形,使之演变成新的字形和意义。

例如,古代的“面”字最初是个人的面部轮廓图案,后来演变成表示一张带有面具的脸,并且衍生出“表面”、“面对”等意义。

6. 声旁转注造字法:通过改造一个已有字的声旁部分,使之演变成新的字形和
意义。

例如,“布”字最初是表示用来铺盖的织物,后来加入了“巾”声旁,演变成表示通过布巾进行事物覆盖的意思。

汉字六种造字方法

汉字六种造字方法

汉字六种造字方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仓颉造字法。

1. 象形:根据事物的形状或特征来描绘字形,使字形看上去与实际物体类似。

例如,“山”字的形状像山石,“水”字的形状像水流。

2. 指事:用具体的手势或指向事物的方式来表示字义。

例如,“上”字用手指向上方,“下”字用手指向下方。

3. 会意: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象形或指事字合并在一起,通过组合表示新的含义。

例如,“众”字由“人”和“口”组成,表示人多的意思。

4. 形声:将一个字的字形部分表示意义,另一个部分表示音值。

字形部分通常与字义相关,音值部分通常与发音相关。

例如,“买”字,右边的“”部分表示义,左边的“”部分表示音。

5. 转注:用一个与原字有关联的新字作为草书中的代用字。

例如,“阜(山)”字的手写草书形式是“山”形,而现代常用的字形则用“阝山土”。

6. 仓颉造字法:这是一个古代闻名的汉字创制方法,以仓颉为创字者。

根据传说,仓颉观察天地万物,将观察所得的形象创造为汉字。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创造
最初的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造字方法编制:李峰审核:郑玉君寄语:可以孤单,但不许孤独。

可以寂寞,但不许空虚。

可以消沉,但不许堕落。

可以失望,但不许放弃。

加油,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一、汉字特点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围绕字形所形成的字形、字义、字音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

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字义从字形上直接显示出来,只有把握了字的造字法,才有可能对字义作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只有真正弄清了汉字的造字法,才说得上深入了解了汉字的基本特点。

二、造字方法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总结了前人造字经验,提出了“六书”的说法。

所谓“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

这六种造字法是古人在研究汉字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来的,是先有实践然后才有理论的,而不是先立下了六种造字法,然后才按照这些方法造字。

根据一般的解释,“六书”当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确实是汉字的四种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只是汉字的两种用字的方法。

(一)、象形象形就是描摹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

用这种造字法造出的字,叫象形字。

这里所说的象形,是就古汉字来说的。

现代汉字已完全失去了象形特点。

象形这种造字方法最古老。

例如:(日):像太阳的轮廓。

(月):像一弯新月。

(目):像眼睛的形状。

(山):像峰峦层叠的山。

(木):像有树根、树枝的树木(草):像一株株草。

(竹):像竹叶下垂。

象形字同图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

象形字只是记录语言的一种形象符号,不同于图画,不可能也不需要画得很细致,它只需要把某一种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就行了。

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常常是构成其他非象形字的基础。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法。

这种造字法的局限性很大,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的概念又无形可象,而客观事物纷繁,要一律造出象形字,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数以万计的汉字中,象形字共只有300多个。

(二)、指事指事一般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或用纯符号组合来创造新字的方法。

用指事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

指事字有以下两种情况:1、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简单的符号,用来指示所要说明的事物。

例如:(本):在木下面加一短横,指出这儿是树根。

(寸):在手腕上加一短横,表示手下一寸的地方。

(亦):“亦”是“腋”的本字,“”像正面的人形,加两点指示两腋的所在。

(甘):在口字中加一短横,表示口中含着甜美的东西。

这类指事字都是指示事物的具体部位的,是在象形字上附加指示符号来表示词义的。

这类指事字是指事字的主体,在所有指事字中占绝大多数。

2、用纯粹的符号来指明或象征某种事物、某种意义。

例如:“上”和“下”都是以一条长横线表示位置的界限,线上加一短横表示“上”,线下加一短横表示“下其他如表示抽象的数目的“一”“二”“三”等字都属于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

指事字虽然可以表示某些概念,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只有极少数的意义才能用指事的方法表示出来,而且绝大部分指事字的基础是造字有许多局限的象形字,所以,虽然用指事方法造了一些新字,却因为基础薄弱,数目很少。

汉字中用指事方法造出的字最少,在《说文》中指事字共只有125个。

指事字同象形字一样,一般都是单一的形体,不能再分为两个字,所以也是独体字。

(三)、会意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合起来另造新字、以表示一个意义的方法。

用会意方法造的字,就是会意字。

会意字是合体字。

会意字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偏旁组合起来的,也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偏旁组合起来的。

前一类叫同体会意字,后一类叫异体会意字。

1、同体会意这是用相同的偏旁组合成新字。

例如:从:两人前后相随,表示跟从。

比:两人后向并立,表示比较。

北:本即“背”字。

两人相背而立,表示方向相反。

众:三人重叠,表示众多。

林:双木重叠,表示树林。

森:三木重叠,表示树木很多。

炎:二火相重,表示烈火旺盛。

友:两手相助,引申为朋友。

晶:三日重叠,表示光亮。

2、异体会意这是用不同的偏旁组合成新字。

例如:休:人靠着树,表示休息。

采:上爪下木,表示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匠:木匠,“匚”是装工具之器,“斤”是斧子。

炙:把肉放在火上烤,引申为烤熟的肉食。

益:本即“溢”字。

上面从水,表示水漫出器皿。

牧:手持木棍赶牛,表示放牧。

看:手搭在眼上,表示观看。

见:人抬头睁目,表示看见。

烦:“页”是人头形,从“火”,表示发热头痛。

解:用刀把牛角砍向一方,表示分解。

初:从刀从衣,本义是用刀裁衣为制衣之初,后泛指行动的开始。

这类会意字较多,又如人言为“信”,小土为“尘”,日月为“明”,大力为“夯”,少力为“劣”,不正为“歪”,不好为“孬”,不用为“甭”,山石为“岩”,合手为“拿”,两手中分为“掰”等等。

语言中有许多抽象的词无法用象形、指事方法造出字来表示,会意造字法正好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会意法造出的新字,是用已有的象形字或指事字作构成材料的,提高象形字和指事字的使用率,充分发挥旧有文字的作用。

会意字的结构方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的组合,其组合方式灵活多样。

例如“看”字,“初”字,“晶”字。

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使会意字的数目比起象形字、指事字要多得多。

在《说文解字》里,会意字有1167多个。

会意造字法比象形、指事造字法前进了一步,我们今天简化汉字,有时也还在使用会意方法,例如“笔”“体”“泪”“阳”“阴”等等。

但会意字也有严重缺点:会意字的表意是造字人主观规定的,缺少客观标准。

比如“休”字,表示人在树旁休息的意思。

更主要的是,会意同象形、指事一样,还是只能纯粹地表意,造字的局限性仍然很大。

因此,现行汉字中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类字加起来只占10%左右。

为了记录汉语的需要,后来又产生了一种半意半音的造字方法,大大发展了汉字,这就是形声。

(四)、形声形声是一种半意半音的造字法。

表示意义的部分叫“形旁”或“意符”,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类属;表示声音的部分叫“声旁”或“声符”,其作用是标明字的读音。

利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就是形声字。

例如:“柑”便是一个形声字,“木”是形旁,表示“柑”字字义所属的类别;“甘”是声旁,表示“柑”字读“甘”的音。

形声字同会意字一样,都是合体字。

但形声和会意的组合方式大不一样,组合部分的作用也不相同。

会意字里每一个偏旁都是表意成分,它是会合两个意思来形成一个新的意思;形声字里一般只有一个偏旁是表意成分,另一个偏旁是表音成分。

会意字里表意成分的意义同该字字义关系直接,是新字字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形声字里只是形旁跟字的意义有一定的联系,起提示新字字义范围和类属的作用,而声旁与字义无关。

形声字中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左形右声:如校、哼、蝗、城、爬、胸、河、犷。

2右形左声:如功、期、剃、顶、欣、鸠、领、切。

3上形下声:如草、笆、景、骂、宇、窥、崇、零。

4下形上声:如盒、盲、煎、恩、梨、毙、裂、堡。

5外形内声:如固、近、府、厦、衷、裹、阁、病。

6内形外声:如闻、闷、问、闽、辨、辩、辫、哀。

就各个具体的字来说,形旁和声旁的位置是固定的。

例如“口”和“今”两个偏旁,左右组合成为“吟”,上下组合成为“含”。

随着汉字的演变,有些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已经产生了变异,必须仔细识别。

“修,荆,颖”的形旁各是什么?“旗”的声旁是什么?“星”的形旁?“恬”的声旁?形声字中有“省形”和“省声”的现象。

“省形”就是省略形旁的笔画,例如“星”的形旁“日”是“晶”的省略。

“省声”就是省略声旁的笔画,例如“恬”的声旁“舌”是“甜”的省略。

形声造字法,利用原来的象形字、指事字或会意字,采取上述多种结构方式,可以创造大量的形声字。

同一形旁,加上不同的声旁,或同一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都可以构成许多新字。

这种很高的能产性,解决了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难于解决的需要创造无数图形符号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汉字记录汉语的功能。

《说文解字》里的形声字有近7700个,占82%强,而现行汉字中,形声字已占90%以上。

形声字大量增加,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

形声造字法照顾了语言的音和义两个要素,所造的字半表意半表音,能帮助了解这类字的义类和字音。

形声造字法是一种比象形、指事、会意三种纯粹表意的造字法更优越的造字方法。

形声字是表意汉字向着表音方向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进步因素。

但是,形声字也有严重的缺陷和较大的局限性。

一方面,不少形旁由于字义的演变使其表意作用逐渐减弱了。

例如“骗”字以“马”作形旁,“独”字以“犬”作形旁等。

另一方面,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等原因,声旁的有效表音率也逐渐降低。

如“河”“海”二字,“河”与声旁“可”,读音不很相谐;“海”与声旁“每”,读音也不相同。

以上所说的是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

可以看出,不论哪一种结构方式,都带有表意成分,这也进一步证明汉字是表意文字。

五、关于“转注”和“假借”所谓“转注”,根据一般的说法,是指部首相同、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共同点可以互相注释的一组字。

如《说文解字》里“老”字的解释是“考也”,“考”字的解释是“老也”,以“考”注“老”,以“老”注“考”,于是“老”和“考”就成了意义相同、形体相近而声音有了转变的一组字,所以叫“转注”。

要注意的是转注不单是互相注释,还必须“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类”指“形”,就是事物的类别,“一首”就是指同一部首;“同意相受”就是几个字是同一个意思),就是说,转注字必须部首相同,不然就不是转注字。

思考:转注是一种造字法吗?所谓“假借”,就是一种同音代替的方法,即借用同音字表示意思,借用的字就叫假借字。

许慎对假借的解释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就是说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

在古代,“来”,”求”的本义是什么?例如“来”的本义是小麦,借作来往的“来”;“求”(即“裘”字)的本义是皮衣,借作请求的“求”。

“令””长”有几个意思?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县令,发号施令“令”的本义是“发号施令”的令,“县令”的“令”是本无其字,因为“县令”是发号令的人,就借发号令的“令”作“县令”的“令”,“县令”的“令”就是假借字。

长远,县长“长”的本义是“久远”的意思,“县长”的“长”也本无其字,“长远”和“长老”的意思有关(“长老”是年纪大的人,活得长久),而“长老”和“县长”在受人尊敬方面有相同之点,所以就借“长远”的“长”当作“县长”的“长”。

这两个假借字的例子都同意义有一定的关系,其实假借字绝大多数是不管意义的。

“其,北”如“其”是“簸箕”的“箕”的本字,借作代词“其”;“北”字像两人相背,是“背”的本字,借作南北的“北”。

久借不归的字:莫有些字的本义被借用的侵占,久借而不归,就失去了本义,表示本义就只好再造新字。

如会意字“莫”,被长期借用作表示否定的词,它原来表示“日落傍晚”的意思就只好在“莫”字下边加个“日”,成为形声字“暮”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