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练习
小学科学3沙子与黏土(教案)2022年一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3沙子与黏土(教案)2022年一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沙子与黏土: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思维引言: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验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2022年一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教材中,沙子与黏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学习到沙子和黏土的特性和用途,培养动手实验、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进行沙子与黏土的实验,并提供相关的教学建议。
一、实验目的和预期效果通过实验,希望学生能够:1. 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性以及区别;2. 掌握沙子和黏土的用途;3. 培养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4.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1. 沙子和黏土;2. 玻璃容器或盘子;3. 水;4. 密封袋。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玻璃容器或盘子分别放在课桌上;b. 将一些沙子放在一个容器中,将一些黏土放在另一个容器中;c. 准备好一些水和密封袋。
2. 实验过程:a. 请学生观察沙子和黏土的外观和质地,让他们描述它们的特点;b. 让学生分别用手指触摸沙子和黏土,并比较它们的手感;c. 向沙子和黏土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并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变化;d. 提示学生把沙子和黏土放入密封袋中,加入一些水后密封袋,再观察和记录变化。
3. 实验总结:a. 让学生总结沙子和黏土的特性和用途;b.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沙子适合做沙滩和沙堆,而黏土适合做陶器和雕塑等。
四、教学建议1.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并展示沙子和黏土的样本,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和思考。
在观察和记录变化的同时,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现象的原因和意义。
3. 在实验总结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分享,让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特性和用途有更深入的理解。
4.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验,并引导他们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和解释。
五、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沙子和黏土的制作活动,让他们亲手制作出一些小工艺品或模型。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性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
性土》教案
1.了解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和区别;
2.掌握沙土和黏性土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对土壤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1.课程教材: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2.土壤样本:沙土和黏性土各一份;
3.实验材料:、水、砂子、黏土等。
1.导入(5分钟)
通过呈现一些沙土和黏性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土壤的兴趣,让学生描述土壤的外观和触感。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拿出沙土和黏性土样本。
让学生分别触摸这两种土壤,比较它们的差异,并描述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找出一些使用沙土和黏性土的例子,并讨论它们的用途。
复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沙土和黏性土有哪些特点和区别?
沙土和黏性土对水的渗透性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哪些使用沙土和黏性土的例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和区别。
通过
拓展部分的讨论,学生也能在生活中发现土壤的应用,并加深对土壤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和区别。
通过拓展部分的讨论,学生也能在生活中发现土壤的应用,并加深对土壤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3课《 沙子与黏土 》同步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同步练习题xuǎn zé tí一、选择题cí wá wɑ shǐ yònɡ zuò chénɡ de1. 瓷娃娃使用()做成的。
shā zi nián tǔshuǐA.沙子B.黏土C.水shā zi de kēlìbǐnián tǔ2.沙子的颗粒比黏土()。
dàxiǎo yīyàng dàA.大B.小 C.一样大shā zi ké yǐ yònɡ lái zuò3.沙子可以用来做()。
shā bǎo pào cài tán jiǎn dāoA.沙堡B.泡菜坛 C.剪刀pàn duàn tí二、判断题nián tǔ bú huì zhān shǒu1.黏土不会沾手。
()shāzi shèn shuǐ xìnɡ méi yǒu nián tǔ qiánɡ2.沙子渗水性没有黏土强。
()nián tǔ de kēlì xiǎo3.黏土的颗粒小。
()huà tú tí三、画图题zài shāo bēi zhōnɡ huà chūdào shuǐ hòu nǐ kàn dào de qínɡ kuànɡ1.在烧杯中画出倒水后你看到的情况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A3.A二、判断题1. ×2. ×3. √三、画图题zhuānɡ shā zi de shāo bēi zhōnɡ shuǐ duō;zhuānɡ nián tǔ de shāo bēi zhōnɡ shuǐ shǎo 。
苏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沙子与黏土》说课稿

苏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沙子与黏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沙子与黏土》是苏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掌握沙子和黏土的基本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沙子和黏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2.难点:沙子和黏土的微观结构及其转化过程。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沙子和黏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沙子和黏土的性质,如颜色、形状、溶解性等,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3.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沙子和黏土在生活中应用的原因,如建筑工程、艺术创作等。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沙子和黏土的微观结构,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转化过程。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及其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沙子:颜色较浅,颗粒较大,不易溶解黏土:颜色较深,颗粒较小,易溶解沙子:建筑工程、混凝土、玻璃制造等黏土:陶瓷、砖瓦、艺术品等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3.沙子与黏土【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废弃物,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教材分析】《沙子与黏土》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的第三课时。
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本课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本课并不要求一年级学生建立沙子和黏土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识别并指出“这就是沙子”、“这就是黏土”。
本课遵循学生同时认识两种事物的一般过程展开,即识别——比较——了解用途,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沙子与黏土,意识到沙子与黏土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沙子与黏土,从多个方面描述沙子与黏土的特征;(3)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沙子与黏土的区别,进一步认识沙子与黏土的特征;(4)举例说出沙子与黏土有哪些用途。
沙子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部分学生都有玩过沙子的经历。
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创建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动手等方法丰富对沙子与黏土的感性认识。
3.沙子与黏土(课件)一年级下册科学

结论:沙子比黏土的渗水性好。
bǐ jiào gān shā zi hé gān nián tǔ de shèn shuǐ xìng.
比 较 干 沙 子 和 干 黏 土 的 渗 水 性。
活动手册P3
bǐ jiào gān shā zi hé gān nián tǔ de shèn shuǐ xì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石头与泥土
3.沙子与黏土
zhè xiē shì shén me
这 些 是 什 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石头与泥土
shā zi yǔ nián tǔ
3 沙பைடு நூலகம்与黏土
cǎi jí shā zi yǔ nián tǔ
采集沙子与粘土
zài shén me dì fang, wǒ men huì jiàn dào shā zi 在 什 么 地 方,我 们 会 见 到 沙 子?
比 较 干 沙 子 和 干 黏 土 的 不 同。
shā zi
沙子
nián tǔ
黏土
bǐ jiào gān shā zi hé gān nián tǔ de bù tóng.
比 较 干 沙 子 和 干 黏 土 的 不 同。
活动手册P3
bǐ jiào gān shā zi hé gān nián tǔ de shèn shuǐ xìng.
瓷罐
nián tǔ 黏土
cāi cāi tā men shì yòng shěn me zuò de.
猜 猜 它 们 是 用 什 么 做 的。
ní rén
泥人
nián tǔ 黏土
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学校.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瓷器是使用()做成的A.沙子B.黏土C.水2.黏土的渗水性(),沙子的渗水性()0A.强B.弱C.一样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0A.石头可以做成工具B.可以用黏土打水漂C.筛孔越小,筛出的泥土越细4.下列正确的是()0A.石头不能做成首饰B.沙子颗粒比黏土颗粒小C.泥塑可以制成陶器5.沙子不可以用来做()0.A.沙堡B.泡菜坛C.玻璃6.下列哪个不是沙子的特点()0A.颗莉大B.比较.粗糙C.沾手.二、填空题:1.干沙子和干黏土有哪些特征?(把序号填在对应的方格内)①渗水性弱②颗粒小.③细腻④不沾手⑤颗粒大⑥粗糙⑦粘.手⑧渗水性强2.你发现土壤中有什么?在方框内打钩。
三、连线题分.别用大、中、小不同的筛子筛.土壤,得到的土颗.粒大小是什么样的?请你连一连。
筛孔大筛孔中筛孔小颗粒细颗粒粗颗粒中四、判断题L石头可以按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表面等特征来进行分类。
()3.沙子和黏土是同一种物质。
()4.干沙子颗粒大、粗糙,干黏土颗粒小、细腻。
(.)5.沙子渗水快,黏土渗水慢。
()6.从原始时代开始人类就会利用石头改变生活了。
()7.泥巴黏性极好,是我们做泥人、做泥塑的好材料。
()五、简,答1、石头有哪些用途?2.沙子有哪些用途?3.黏土有哪些用途?参考答案:1.B2.BA3. B4. C5. B6. C二、干沙子:④⑤⑥⑧干黏土:①②③⑦四、L√2.X3.√4.√5.√6.√五、合理即可。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沙子和黏土的性质和特点;2.能够通过比较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理解它们各自的用途;3.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沙子和黏土的比较;2.不同材料的不同用途。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区分;2.通过实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比较法;2.实验法;3.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幼儿游戏让学生放松,准备好课程内容的开始。
2. 引入老师请学生将手掌上的沙子和黏土分别舒展开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不同之处,引出此课程的话题:“沙子和黏土”。
3. 实验环节老师为学生提供沙子和黏土进行实验观察。
学生会通过观察、摸、压、拉来感受和辨别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特点,老师可在旁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
实验结束后,老师可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实验结果。
4. 活动老师为学生分组,要求每组选出两个代表,在黑板前进行比赛活动。
比赛内容是,两名代表在听到老师数到五的时候,在黑板前用沙子和黏土分别制作模型。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切身感受沙子与黏土不同,并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5. 讲解老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沙子和黏土的区别,并讲解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6. 作业请学生准备一个小盒子,其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沙子和黏土,完成自己的小制作。
学生完成后请在作业簿上记录完成时间和完成情况,明天上课时向老师展示自己的制作。
六、板书设计沙子与黏土沙子•质地松散•含水量低•用途:建筑、过滤、玩具等黏土•质地致密•含水量高•用途:陶艺、陶土、胶黏等七、教学反思此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和实验中较好地理解了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和用途。
但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与其他同学配合不太紧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图像动画、课件等素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