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干燥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喷雾干燥法-3

喷雾干燥法-3

喷雾干燥技术在口服固体制剂生产中的应用喷雾干燥技术是用喷雾的方法,使物料以雾滴状态分散于热气流中,物料与热气体充分接触,在瞬间完成传热和传质的过程,使溶剂(包括水和有机溶媒)迅速蒸发为气体,达到干燥的目的。

喷雾干燥技术在我国制药行业中应用广泛,在口服固体制剂领域,常用于高热敏性药品和料液浓缩过程中易分解药品的干燥。

所得产品粒度细小、均匀,流动性和速溶性好。

喷雾干燥机的特点及分类喷雾干燥机是将溶液或悬浮液直接干燥为固体颗粒的干燥设备。

可由料液直接获得干燥产品,省去蒸发、结晶、分离及粉碎等单元操作,可连续、自动化生产,操作稳定。

采用这种干燥方法,喷雾干燥机中气固两相接触表面积大,干燥时间短,一般干燥时间为5~30s,适宜于干燥热敏性物料。

干燥所得产品质量良好,可获得30~50μm的微粒,产品流动性和速溶性好。

缺点是干燥器的体积大,传热系数低,导致热效率低,动力消耗大。

喷雾干燥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气液流向可分为并流式、逆流式和混流式;按雾化器的安装方式可分为上喷下式、下喷上式;按雾化器的结构可分为离心式、压力式和气流式;按加热气体是否循环可分为开放式、部分循环式和密闭式。

喷雾干燥的基本流程(密闭式)料液通过雾化器雾化,分散为细小雾滴进入干燥腔,同时,加热气体经鼓风机送入加热器升温,然后进入干燥腔。

料液雾滴与热气体在干燥腔内充分混合、接触。

液滴中的液体瞬间蒸发为气体,物料干燥成细小的颗粒。

混合的气固两相被引风机吸入旋风分离器,两相分离,固体物料沉降到底部收集器,气相被引送至粉尘过滤器,捕集逃逸的物料。

过滤气相经过冷凝器冷凝后,气相携带的溶剂变成液体,可收集套用,作为载体的气体被干燥后则在系统中循环使用。

流程图如下:口服原料药的工艺要求口服固体制剂种类繁多,具体的工艺要求也千差万别,在喷雾干燥机设计制造的过程中,最好针对不同的品种做不同的设计,以达到设备和工艺相适应的最佳状态。

固体制剂生产在选用喷雾干燥机时,经常会提出下面所列的一些要求:1.洁净要求(以下7个小标题请改成斜体)原料药生产的主要工序需要在十万级的洁净环境中进行,喷雾干燥就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序。

干燥的定义原理方法药剂学

干燥的定义原理方法药剂学

干燥的定义原理方法药剂学
干燥在药剂学中的定义、原理和方法:
1. 定义:通过蒸发使固体中的水分或其他挥发性液体减少或除去的过程,以延长保存期和改善应用性能。

2. 原理:利用气固之间的热传递、质传递规律,控制湿固料的温度和湿度,使其中的液体持续蒸发。

3. 方法:常见的有自然风干、烘箱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

4. 自然风干利用大气条件让水分自然蒸发,操作简单,但干燥时间长。

5. 烘箱干燥使用热风迫使水分蒸发,速度快但可能破坏热敏成分。

6. 真空干燥在低压条件下进行,温度低,保护成分,但设备复杂。

7. 冷冻干燥先冷冻再真空升华冰晶,产品质量好但耗能大。

8. 喷雾干燥将材料喷雾后迅速蒸发液滴,操作简便。

9. 干燥法的选择要考虑材料特性、效果要求、设备条件等。

10. 干燥是药剂加工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关系到产品质量。

药物制剂中的粉末喷雾干燥技术研究

药物制剂中的粉末喷雾干燥技术研究

药物制剂中的粉末喷雾干燥技术研究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一直是医药行业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药物的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制剂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其中粉末喷雾干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处理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制剂过程中。

本文将对粉末喷雾干燥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粉末喷雾干燥技术概述粉末喷雾干燥技术是将溶液或悬浮液通过喷雾装置将液滴喷雾到热空气中,使液滴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形成粉末颗粒的过程。

该技术能够将液体药物制剂快速转化为固体粉末,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储存性能。

同时,粉末喷雾干燥技术还可以控制颗粒的形态和大小,使制剂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可吸收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二、粉末喷雾干燥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一)微球制备利用粉末喷雾干燥技术,可以将药物制剂制备成微球形式,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通过控制粉末喷雾干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喷雾速度、喷雾角度、干燥温度等,可以得到理想的微球形状和尺寸。

(二)改善可吸入性对于气雾剂、干粉吸入剂等需要通过呼吸道给药的制剂而言,粉末喷雾干燥技术可以改善药物的可吸入性能。

通过控制粉末颗粒的大小和密度,使其适应于不同的吸入装置,并且满足药物在呼吸道中的沉积和释放要求。

(三)保护药物活性成分某些药物的活性成分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去活性。

粉末喷雾干燥技术可以通过在制剂中添加保护剂,或者调节喷雾干燥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保护药物的活性成分,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三、粉末喷雾干燥技术的优势和挑战粉末喷雾干燥技术在药物制剂中有许多优势,如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制剂质量稳定等,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该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粉末喷雾干燥技术需要对各项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如液滴大小、干燥温度等,以获得理想的制剂性能。

这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其次,粉末喷雾干燥技术在制剂过程中会对药物产生一定程度的热应力,可能导致药物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活性发生变化。

因此,在采用粉末喷雾干燥技术进行制剂设计时,需要对药物的特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评估。

喷雾干燥技术总结

喷雾干燥技术总结

喷雾干燥技术总结引言喷雾干燥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等多个领域的干燥方法。

其通过将液体喷雾成微小颗粒,使其与热空气充分接触并迅速蒸发,实现物料的快速干燥。

本文将对喷雾干燥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喷雾干燥技术原理喷雾干燥技术基于两个主要原理:蒸发和传热。

在喷雾干燥过程中,液体物料被喷雾成微小颗粒,其大量表面积与热空气接触,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液体的快速蒸发。

在蒸发的同时,热空气中的热量传递给物料颗粒,使其温度升高,促进蒸发过程。

喷雾干燥技术特点1.高效性:喷雾干燥技术能够实现物料的快速干燥,处理容量大,生产效率高。

2.可控性:通过调节不同参数,如喷雾速度、喷雾角度、进风温度等,可以精确控制喷雾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满足不同物料的需求。

3.适应性强:喷雾干燥技术适用于各种物料,包括液体、悬浮液、乳液等,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4.产品品质高:喷雾干燥技术可以实现物料的均匀干燥,避免了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引起的物料品质问题。

5.设备结构简单:喷雾干燥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维护成本低。

喷雾干燥技术应用化工领域在化工领域,喷雾干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染料、颜料等物料的干燥过程。

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可以实现液体颗粒的瞬时蒸发,避免了传统干燥方法中可能出现的颗粒团聚和结壳问题。

食品加工领域在食品加工领域,喷雾干燥技术常用于乳制品、水果粉末、咖啡粉等食品的干燥过程。

喷雾干燥技术可以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香味和颜色,并保持食品颗粒的均匀性,提高产品质量。

制药领域在制药领域,喷雾干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颗粒药物、药物包衣等工艺过程中。

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快速干燥,并保持药物颗粒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

喷雾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喷雾干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未来,喷雾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干燥效率:通过改进喷雾器的结构和喷雾参数的调节,提高干燥效率,缩短干燥时间。

喷雾干燥的原理及应用

喷雾干燥的原理及应用

喷雾干燥的原理及应用1. 喷雾干燥的原理喷雾干燥是一种常用的固体颗粒物的干燥方法,它通过将液体通过喷嘴雾化成小液滴,然后在热空气中进行瞬间干燥,使液滴快速转化为固体颗粒。

喷雾干燥的原理主要涉及到液体雾化、热传导和传质等过程。

1.1 液体雾化喷雾干燥的第一步是将液体雾化成小液滴。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喷嘴来实现,喷嘴通过高速气流将液体分散成小液滴。

液体的物理性质、喷嘴的结构和操作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液滴的大小和分布。

1.2 热传导当液滴被雾化形成后,它们会被热空气包围,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液滴。

随着热量的传导,液滴中的水分开始蒸发,使液滴逐渐变小。

1.3 传质除了热传导,喷雾干燥还涉及到传质的过程。

在热空气中,水分子会从液滴的表面蒸发到气相中,这个过程称为传质。

传质的速度受到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液滴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2. 喷雾干燥的应用由于其高效、快速的干燥特性,喷雾干燥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喷雾干燥应用案例:2.1 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喷雾干燥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咖啡、香精和调味品等的生产。

通过喷雾干燥,液体食品可以迅速转化为可储存和运输的固体颗粒,同时保留其营养成分和风味。

2.2 医药工业在医药工业中,喷雾干燥常用于制备药物颗粒。

通过喷雾干燥,药物可以转化为可溶性粉末,有助于药物的稳定性和服用便捷性。

2.3 化工工业化工工业中的某些化合物由于其特殊性质而难以通过传统的干燥方法进行处理,而喷雾干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喷雾干燥,这些化合物可以迅速转化为固体粉末,便于储存和使用。

2.4 环境保护喷雾干燥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在废气处理中,喷雾干燥可将液体废物雾化成小液滴,然后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接触,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3. 小结喷雾干燥作为一种常用的干燥方法,通过将液体雾化成小液滴,然后在热空气中进行干燥,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喷雾干燥技术及其应用

喷雾干燥技术及其应用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M edical Science) Feb. 201冷 冻干燥 和过 热蒸 汽喷雾 小 ,易发 生沾壁 现象 ,一次 性投资 较大 等 。
干 燥 ]。
3 喷雾 干 燥在 不 同行 业 的 应 用
1.3.1 喷 雾冷 冻干 燥 常 规喷雾 干燥采 用 的干燥介
质在 整个蒸 发干燥 的过 程 中会 达 到一定 的温 度 ,但是
喷雾 干燥 的最早 应用 是在 20世纪 初期 用于开 发
考虑 到一 些 特 殊 物料 的 特性 ,例 如 医 药 及 生 化 产 品 脱 脂牛乳 ,发展 到现 在 已经广泛运 用 到医药 、食 品 、化
术在我 国的发展起步较 晚 。我 国第 一 台喷雾干燥 机是 1.2 喷雾干 燥 的过程 阶段
2O世 纪 50年代吉林 染料 厂从 苏联 引进 的旋 转式 喷雾
喷雾 干燥 的过 程 可分为 三个基 本 阶段 :①料 液的
干燥机 ,当时是对染料进 行喷 雾干燥_1]。如今 ,我 国对 雾化 。② 雾滴 和干 燥 介 质 接 触 、混 合 及 流 动 ,即传 热
喷雾干燥 最早是在 1865年用 于蛋 品的处 理 ,这种 到 一些有 机 溶 剂 在 空气 中 易 燃 易 爆 ,改 用 惰 性 气 体
将液态物 料经雾化 和干燥 后在极 短时 间内变成 固体粉 (如 氮气 等 )作 为 干 燥 介 质 ,流 程 也改 为 闭路 循 环 系 末 的过程 ,在 20世纪取得 了长足 的进展 。喷雾 干燥技 统 。有机 溶剂 进行 回收处理 ,惰性 气体循 环使 用 。
知识 、特 点 、在各行 业 的 应 用 以及 发 展 前 景对 其 进 行 混 合 ,进 行传 热 和 传质 ,完成 干燥 的 过 程_2]。最 终 产

超声喷雾干燥

超声喷雾干燥

超声喷雾干燥
超声喷雾干燥(Ultrasonic Spray Drying)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微小气泡将液体喷雾成微粒,然后通过干燥过程将其转化为粉末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常用于制备粉末状的颗粒,例如在药物制剂、食品工业、化妆品等领域中。

超声喷雾干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微小气泡将液体分散成微小颗粒,并将其喷雾到干燥室中。

在干燥室中,利用热气流或其他干燥方法将这些微粒进行干燥,从而得到粉末状的产物。

与传统的喷雾干燥技术相比,超声喷雾干燥具有以下优点:
1. 粒径均匀: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微小气泡可以使液体喷雾成微粒,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2. 保留活性成分:由于干燥过程中温度较低,可以有效保留颗粒中的活性成分,适用于制备药物、生物制品等需要保持活性的颗粒。

3. 高效节能:超声喷雾干燥过程中,喷雾和干燥同时进行,节省了能源和时间。

4. 操作简便:设备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实验室和中小规模生产。

超声喷雾干燥技术在制备微粒状颗粒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制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制药新技术喷雾干燥技术(实验室小型喷雾干燥机)

中药制药新技术喷雾干燥技术(实验室小型喷雾干燥机)

中药制药新技术喷雾干燥技术(试验室小型喷雾干燥机)干燥在制药生产中占有紧要地位。

近年来有很多适合中药生产的干燥技术和设备问世喷雾干燥是干燥技术(试验室小型喷雾干燥机)中较为的方法之一,由于其干燥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破坏少,浸膏粉溶解性好又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已越来越多地被利用于中药提取液的干燥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目前已有利用此技术制备微囊、应用PVA进行薄膜包衣等新工艺的讨论报道。

因此,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生产以及新剂型的开发上起着愈来愈紧要的作用。

1 基本原理、设备及流程喷雾干燥是流化技术用于液态物料干燥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雾化器将yi定浓度的液态物料,喷射成雾状液滴,落于yi定流速的热气流中,使之快速干燥,获得粉状或颗粒状制品。

其特点是:瞬间干燥,适用于热敏性物料;产品质量好,保持原来的色香味,且易溶解;可依据需要调整和掌控产品的粗细度和含水量等质量指标;制剂体积小;有利于制剂卫生。

喷雾干燥设备一般由干燥室、喷头、空气滤过器、预热器、气粉分别室、收集桶、鼓风机构成。

喷雾器是喷雾干燥设备的关键部分,它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能量消耗。

常用试验室小型喷雾干燥机有三种类型:压力式小型喷雾干燥机、气流式小型喷雾干燥机、离心式小型喷雾干燥机。

压力式小型喷雾干燥机应用较多,它适用于粘性药液,动力消耗Z小。

气流式喷雾器结构简单,适用于任何粘度或稍带固体的药液。

离心式喷雾器适用于高粘度或带固体颗粒料液的干燥,但造价较高。

另外还有流动造粒干燥机、喷粉塔以及适用于教学和科研的自动间歇喷雾干燥机等。

喷雾干燥简单工艺流程为:药材提取浓缩喷雾收集药粉。

实在操作过程(压力式喷雾干燥)如下:中药饮片置提取罐内蒸汽加热浸出数次,浸出液通过真空抽滤管抽入减压浓缩罐内,浓缩至yi定浓度,药物由导管经流量计至喷头下,进入喷头的压缩空气(39123104~49104104Pa),将药液自喷头经涡流器利用离心力增速成雾滴喷入干燥室,再与热气流混合进行热交换后很快即被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雾干燥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喷雾干燥技术是指将药物溶液或混悬液等用雾化器喷雾于干燥室内的热气流中,使水分蒸发以直接制成干燥细颗粒的一种造粒技术。

其最早用于蛋品处理,20世纪40年代以来应用于药学领域,是目前制药行业常用的干燥方式之一。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喷雾干燥技术已从当初简易的喷雾干燥发展到当今多功能、组合型及高效性的喷雾干燥。

1. 技术介绍1.1 基本原理喷雾干燥器属于热风直接式干燥设备。

喷雾干燥可分为四个过程:①药液雾化成微小粒子(液滴);②热风与液滴接触;③水分蒸发;④干品与热风的分离与干品的回收。

工作时,料液由贮槽进入雾化器,经过雾化器喷成雾状的液滴,液滴群的表面积增大,其与高温热风接触后水分迅速蒸发,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成为干燥产品,落入干燥器底部,可连续出料或间歇出料。

其中,热风与液滴接触后温度迅速降低而引起湿度增大,作为湿热废气由排风机抽出,废气所夹带细粉用分离装置回收。

整个干燥分为等速和减速二阶段。

在等速阶段,水分蒸发是在液滴表面发生,蒸发速度由蒸汽通过周围气膜的扩散速度所控制,其动力是周围热风与液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蒸发速度越快,水分通过颗粒的扩散速度大于蒸发速度。

然后,当扩散速度降低而不能再维持颗粒表面的饱和时,蒸发速度开始减慢,干燥开始进入减速阶段。

在减速阶段,颗粒温度开始上升,干燥结束,此时物料温度接近周围空气温度。

喷雾干燥的原料液可以是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熔融液或膏糊液。

干燥产品可根据工艺要求制成粉状、颗粒状、团粒状甚至空心球状。

由于物料的干燥是在瞬间完成,受热时间非常短,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

1.2 特点喷雾干燥的主要特点是:(1)生产过程简化、操作控制方便。

喷雾干燥能将液态物料直接干燥成固态产品,简化了传统工艺所需的蒸发、结晶、分离、干燥、粉碎等一系列单元操作,且通过改变操作条件,方便地调节产品的粒径、松密度、水分含量等。

(2)干燥迅速,与热风接触时间短,且干燥过程中物料的温度不超过热空气的湿球温度,不会产生过热现象,物料有效成分损失少,故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

(3)干燥产品粒度较小,中空球状粒子多,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流动性和溶解性。

(4)由于喷雾干燥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因此可防止污染环境。

(5)喷雾干燥可连续操作,能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此外,喷雾干燥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缺点:设备体积较大,清洗工作量大,空气和动力的耗用量大;设备热效率低(约40%以下);操作弹性小,易发生沾壁现象,应用时需注意。

1.3 主要影响因素喷雾干燥设备的操作参数以及料液的性质对产品性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进料速度。

成品的颗粒大小和松密度随进料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2)料液中的固含量。

成品的颗粒大小和松密度随料液中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料液中固含量增加,蒸发负荷将减少,因而得到含水率较低的产品。

(3)料液温度。

料液温度升高,降低了物料的黏度,减小了雾滴粒度和松密度。

(4)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影响到雾滴中微细液滴的比例,使雾滴分布更宽。

表面张力高的料液产生的雾滴更大,粒度分布较窄。

(5)空气进口温度。

空气进口温度取决于产品的干燥性能。

对于在于燥时会膨胀的雾滴,升高干燥温度将产生松密度较低的大颗粒。

然而,如果把温度升得更高,使蒸发速率迅速提高,从而使液滴膨胀、破裂或分裂,就会产生密集的碎片而形成松密度较大的粉尘。

(6)雾滴—空气接触。

增加雾滴与空气接触的速度就会提高混合程度,缩短蒸发时间,干燥产品颗粒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

2. 设备介绍喷雾干燥设备一般由干燥室、喷头、空气滤过器、预热器、气粉分离室、收集桶、鼓风机等组成。

喷雾器是喷雾干燥设备的关键部分,它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能量消耗。

喷雾器有三种类型:压力式喷雾器、气流式喷雾器、离心式喷雾器。

1-空气过滤器;2-鼓风机;3-加热器;4-贮液仓;5-料液泵;6-喷雾器;7-干燥器;8-旋风分离器;9-排风机2.1 压力式喷雾器料液在高速转盘(圆周速度90~160 m/s)中受离心力作用从盘边缘甩出,使之与干燥介质接触形成雾滴。

其是利用高速旋转盘作用,当液体注入盘面时,液体受到二种力作用,一是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得到加速而分裂雾化;二是液体和周围空气的接触面处,存在摩擦力促使形成雾滴。

前者为离心雾化,后者为速度雾化,实际上这二者是同时存在的。

离心式雾化器的雾化效果与料液特性、流量、圆盘形状直径及速度直接有关。

单机生产能力大(喷雾量可达200t/h),进料量容易控制,操作弹性大,适用于高粘度或带固体颗粒料液的干燥,应用广泛。

2.2 气流试喷雾器气流式雾化,又称二流体喷雾,采用压缩空气以很高的速度从喷嘴喷出(≥300 m/s),依靠气液两相间的速度差所产生的摩擦力,使料液分裂为雾滴。

由于料液速度不大,而气流速度很高,这二种流体存在着的相对速度,液膜被拉成丝,然后分裂成细小雾滴,雾滴大小取决于相对速度和料液粘度。

气流式雾化器的结构简单,处理对象广泛,但能耗大。

2.3 压力式雾化器利用压力泵将料液从喷嘴孔内高压喷出,直接将压力转化为动能,使料液与干燥介质接触并被分散为雾滴。

压力式雾化器的特点:1)结构简单,操作无噪声;2)改变喷嘴内部结构,易得到所需的雾化形状;3)大规模生产可采用多喷嘴喷雾。

压力式雾化器的缺点:1)生产过程中流量无法调节;2)喷嘴喷孔口径小于1mm时,易产生堵塞;3)不适用粘度高的胶状料液及有固相分解的悬浊液喷雾;4)喷嘴易磨损。

3. 药剂学中的应用3.1 干燥及制粒喷雾干燥技术具有干燥与制粒的双重作用。

喷雾干燥物料受热时间短、干燥迅速,产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在制药工业中应用广泛,特别是中药药液浸膏的干燥。

喷雾干燥可将中药稀药液直接喷雾干燥制成干颗粒,大大简化并缩短了中药提取液到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张志欣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当归干浸膏,以总浸膏收率及阿魏酸含量为指标,并与传统的烘箱干燥法进行比较。

结果喷雾干燥干浸膏的浸膏收率提高了9.41%,阿魏酸含量提高了1倍,总阿魏酸转移率提高约1.5倍。

目前常用流化床喷雾制粒,是喷雾干燥技术与流化技术相结合的制粒方法,将淀粉、糖粒等微小颗粒置于流化床中呈沸腾状态,中药提取液由雾化器喷出,先与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再喷向塔底流化床中的颗粒母核,并在表面上干燥,使其不断生长,最后成为干燥的颗粒。

传统的湿法制粒,通常需要加入大量的赋形剂,导致中药服用剂量过大。

如果采用流化床喷雾制粒,则可以有效减少中药的服用剂量,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喷雾干燥不仅可以和流化干燥相结合,还可以和冷冻干燥、微波干燥等其他干燥形式相结合,使其应用更加广泛。

3.2 制备微囊和微球喷雾干燥制备微囊微球的基本原理是将芯材均匀分散于壁材溶液后,在热气流中喷雾雾化,溶解壁材的溶剂迅速挥发而得到微囊和微球产品。

3.2.1 西药缓控释制剂微囊化技术在西药中主要用以制备缓控释制剂,以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避免血药浓度的波动,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目前,西药中应用喷雾干燥法制得微囊、微球的药物非常广泛,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唑胺、阿霉素、盐酸氨溴索、阿米妥、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阿司匹林、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硝苯地平、环丙沙星等。

卡莫司汀(carmustine,BCNU)是治疗脑肿瘤最常用、最有效的化疗剂,全身应用虽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因其具有骨髓抑制、肝毒性、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且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生物利用度低,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王虹等以喷雾干燥法制备卡莫司汀—聚乳酸缓释微球,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包载化疗药物,瘤灶定位注射,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结果认为喷雾干燥法制备时,以乙酸乙酯为溶剂时效果最佳,可得到高BCNU包载率(14%~42%)的聚乳酸缓释微球,且球形颗粒好,BCNU突释放较小,释放较平缓。

3.2.2 中药微囊制剂中药微囊制剂主要用于:(1)中药活性成分的微囊化,用以提高中药质量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降低刺激性和毒副作用,如川芎嗪壳聚糖微球、二氢杨梅素微胶囊、麦冬皂苷肠溶微球等;(2)挥发油的包囊,可防止其挥发性和掩盖不良气味,如丁香油、陈皮挥发油、莪术油、生姜油、月见草油、大蒜素等。

川芎嗪在体内的半衰期短,药物消除较快,给药次数频繁造成患者依从性差,且给药后药物浓度有起伏的峰谷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蔡鑫君等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的工艺,壳聚糖质量浓度0.01 g/mL,川芎嗪与壳聚糖的质量比1:4,进风温度120℃,空气流速500 L .h-1时,制得的川芎嗪壳聚糖微球表面圆整,载药量为(18.60± 0.15)%,包封率(93.01±0.76)%,平均粒径为(10.69 ±0.64)m,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在1-15 h内拟合Higuchi方程,结果显示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川芎嗪壳聚糖微球包封产率较高,制备工艺简单、过程稳定,有望成为实现中药微球工业化的有效方法。

3.2.3 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球蛋白多肽类药物普遍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体内生物半衰期短,使它们在治疗上受到很大限制。

通常应用适当的载体材料对这类物质进行微囊化而提高其稳定性。

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蛋白多肽类药物胰岛素,直接口服容易失活且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也很短,患者需频繁注射治疗。

李保国等采用低沸点溶剂喷雾干燥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胰岛素缓释微球。

在进风温度45℃,空气流量10 L. min-1,进料量60 mL .min-1的条件下,制得的胰岛素微球粒径分布较窄,具有较高的包封率。

经过体外释放特性考察,发现胰岛素微球在人工胃液中释放的情况要好于磷酸缓冲液,并且突释也较小,即大部分胰岛素药物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后再释放,且释放过程比较符合人体生理代谢的模式。

3.3 制备固体分散体将药物与载体共溶于溶剂中,然后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除尽溶剂,即得。

喷雾干燥法生产效率高,可连续生产。

冷冻干燥法制得的固体分散体尤适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稳定性好,但工艺费时,成本高。

国外报道以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Eudragit 固体分散体具有良好的控释作用。

3.4 制备粉雾剂粉雾剂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给药后以干粉形式进入呼吸道,发挥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种给药系统,具有靶向、高效、速效、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色甘酸钠用于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防治哮喘的安全性药物。

一般将其制成极细的粉末,与等量的乳糖载体混合,经特殊的吸入装置直接到达肺部而产生作用。

金方等人应用喷雾干燥技术研制了色甘酸钠粉雾剂,将药物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分散剂制成溶液,经喷雾干燥形成共沉淀物,制备色甘酸钠粉雾剂,并比较了喷雾干燥与机械粉碎微粉化技术的差异,进行了粉体流动性、荷电荷性及吸湿性的研究,为开发大剂量药物的粉雾剂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