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档案工作概论
2档案管理学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

1996年9月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 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 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完全,便于社会 各方面的利用。这就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领导、分级 管理是组织和制度保证,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是基 本要求,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是目的和宗旨。它们 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是档案工作 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在社会 历史的各个阶段,档案工作都必然为 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档案 工作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支 持,归根到底是因为各行各业都需要 档案为之服务。
第二节 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我国第一次明确地规定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 1955年,中共中央批准了一个《文书处理工作和 档案工作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了档案工作的基 本原则:“集中统一地管理机关档案,维护档案 的完整与安全,便利机关工作,反对分散保存。” 195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 决定》中规定: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 一地管理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 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
三、档案工作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档案工作的八项内容,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工作系 统。八项工作中,除了鉴定和统计环节外的六项 工作基本构成了一个流程性的工作过程,收集是 档案管理的起点,整理是档案管理的核心,提供 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
文书处理 阶段
收集
整理
保管
鉴定
统计 登记
反馈 调整
编研
提供 利用
1、档案工作概论

1、档案工作概论一、单选题(共15题)1、()是我国档案行政事务的最高管理机关?A、中央档案馆?B、国家档案局?C、国务院?D、中共中央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年通过,并于1996 年通过修改?A、1980?B、1987?C、1988?D、19903、《档案法》通过修改的时间是()?A、1987年9月?B、1988年1月?C、1996年7月?D、1999年5月4、()明确了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行政执法主体?A、1987年通过的《档案法》?B、1996年修改后的《档案法》?C、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D、1956年《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5、《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发布于()?A、1980?B、1987?C、1988?D、19906、()年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A、1966?B、1976?C、19967、()年,国家档案局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档案专业报纸—《中国档案报》?A、1950?B、1967?C、1995?D、20108、《档案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年向社会开放?A、3?B、10?C、30?D、509、《档案法》第二十二条:“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
”规定了()?A、档案的开放权?B、档案的使用权?C、档案的公布权?D、档案的利用权10、《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属于()?A、档案行政法规?B、档案法律?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11、《广东省档案条例》属于()?A、地方性法规?B、行政法规?C、法律?D、地方政府规章12、《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党政档案工作实行()?A、分级管理?B、集中领导?C、统一管理?D、重点管理13、《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具备()?A、政治素质?B、一定学历?C、职业道德?D、档案专业知识14、“档案”在唐宋以前不称“档案”,在秦汉叫做()?A、典籍?B、文卷?C、文书?D、册15、“档案”一词最早见于()?A、周朝?B、《康熙词典》?C、《清太宗皇帝实录》?D、甲骨文书二、多选题(共15 题)1、1996年修改的《档案法》,其内容涉及到以下哪几个方面?()?A、行政执法主体的确立?B、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变动时档案的处置?C、集体和个人所有档案的处置?D、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惩处规定2、《档案法》规定涉及()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A、教育文化?B、国家安全?C、国家重大利益?D、其它到期不宜开放3、《档案法》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统一性强?B、社会性强?C、管理性强?D、阶级性强4、《档案法》规定公民在档案事务方面的义务有()?A、保护档案的义务?B、继承国家档案的义务?C、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采取保护措施或征购的义务?D、开发国家档案利用的义务5、195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规定了()?A、县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档案局,机关、企事业单位也要设立档案室或配专人管理档案工作?B、划定了国家全部档案的范围?C、档案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D、确立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6、档案法律法规体系是以《档案法》为核心,以()组成的档案法制管理体系?A、行政法规?B、地方法规?C、部门规章?D、政府规章7、档案法律法规适用的原则是()?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同位阶的法律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C、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D、新规定优于旧的规定8、档案的作用有()?A、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B、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C、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D、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9、档案的凭证作用是由()决定的?A、内容的真实性?B、档案的形成过程?C、内容的可靠性?D、档案的本质属性10、档案工作的特殊属性是由()决定的?A、基本矛盾?B、服务性?C、管理性?D、政治性11、档案工作的性质主要有()?A、管理性?B、服务性?C、公开性?D、政治性12、档案工作的机要性是由()决定的?A、档案工作的管理性?B、档案本身的特点?C、国家利益?D、档案工作的服务性13、档案产生的基本前提是()?A、劳动?B、语言?C、文字?D、载体14、按内容性质分,国家档案全宗可分为()?A、科技档案和各种专门档案?B、各类载体档案?C、文书档案?D、民族语种档案15、从档案的本质来看,下列选项中属于档案的是()?A、张积惠日记手本?B、《广州日报》某日定稿?C、某教学楼底图?D、《档案工作概论》三、判断题(共16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1987年9月5日起施行?答案:错?2、1955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国家档案局组织简则》,规定了国家档案局是我国管理档案行政事务的最高管理机关答案:对3、1955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国家档案局组织简则》,规定了国家档案局的职责、权利和任务答案:对4、1959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从此党的档案和政府的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档案工作机构受双重领导,既是党的机构,同时又是政府的机构答案:对5、1999年国务院批准修订,国家档案局重新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答案:对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各级政府政务公开的场所答案:对7、《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是关于档案馆工作的规章?答案:错8、档案的前身是文件,文件的归宿是档案,档案与文件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称呼答案:对9、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答案:对?10、档案的真实性是指档案的保存过程和形成过程是真实的和符合《档案法》的要求的,真实的档案也可能包含不真实的内容答案:对11、档案的内容真实,档案的形成过程就一定真实。
档案工作概述

档案工作概述档案工作是一个机构或组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涉及到对文件、记录和信息的整理、保管、管理和利用。
档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信息的合理获取和保护,以支持机构的运作和对外服务。
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工作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或机构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档案是记录过去事件和活动的载体,对于保留历史资料、形成组织文化、证明法律权利和维护知识产权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档案是组织运作中的重要工具,能够为机构的管理、研究和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最后,档案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对于公众的知情权、隐私权和产权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档案工作的内容档案工作包括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档案整理、分类、编目、保管、利用和销毁。
首先,档案整理是指对已有文件和记录进行系统整理和排序,保证档案的完备性和合理性。
其次,档案分类是将档案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分门别类,有助于管理和查找。
编目是为了方便检索和利用,对档案内容进行索引和描述。
保管是指对档案的安全存放和管理,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利用则是指在合法范围内对档案信息进行查阅、传递和利用。
最后,销毁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档案进行清理和销毁,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合规。
档案工作的原则在进行档案工作时,需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保真原则是档案工作的核心原则,要求对档案信息进行真实和准确的记录和保管。
其次,保密原则是指对于档案信息的保密和保护,要求对敏感信息进行限制使用和保密管理。
再次,便民原则是档案工作的宗旨,要求为用户提供便捷和及时的服务。
最后,法律遵从原则要求档案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确保档案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档案工作的挑战与展望档案工作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技术支持,使得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更加便捷和高效。
另一方面,信息爆炸和数据泛滥导致档案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海量信息成为当前档案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档案人员岗位证培训课堂笔记-1-档案工作概论笔记

《档案工作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事业第一节档案的概念一、档案的起源2个基本条件:1.文字(有影响的3个社会实践活动:结绳、刻契、图画和雕塑;最初文字的出现:象形符号类文字、甲骨文字(甲骨档案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国家档案,是现代意义的档案))2.记录文字的载体出现(甲骨档案中的甲骨是今天可见最早的档案载体)二、档案的词源:夏代“图籍”,有档案工作者;我国官方记录中有“档案”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末清初;学者多引用杨宾(1650-1740)所著《柳边纪略》中对于档案的描述。
“档案”一词的使用不过300多年。
三、档案的定义及含义(一)档案的定义:档案定义一般包括三个要素:1档案的形成者——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个人;2档案的作用——档案具有查考价值;3档案载体和形式的多样性。
(二)档案定义的基本分析:1.档案是历史记录2.档案直接形成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3.档案是由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使用或办理完毕;有保存价值;按照规定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4.档案的物质载体和记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载体:甲骨、纸张、胶片、光盘等主要记录方式:手写、刀刻、摄影、录像、电子记录等信息的表达方式: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电子数据等四、档案的属性(一)本质属性档案的基本含义中,最重要的是“档案是历史记录”,是指它的本质属性,即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
由此派生出基本属性:1.原始性(强调的是档案的唯一性)2.真实性(强调档案形成过程的真实,真实反映历史,不论其内容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二)档案的信息属性1信息性是档案一般属性2档案是一种最真实、最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性固化信息(三)档案的文化属性档案是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档案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四)档案的价值属性档案价值是指档案的实用性。
五、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异同(一)档案与文件(二)档案与图书资料(三)档案与文物(四)档案与文献第二节档案的种类一、从档案的来源分类1、以历史时期为标准2、以档案产生的“原生地”和反映的内容为标准3、以来源于档案记录和形成的语种为标准4、以档案形成领域的公、私属性为标准二、从档案的载体分类1、甲骨档案2、金石档案3、简牍档案(简册档案)4、缣帛档案5、纸质档案6、胶片档案(声像档案)7、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第三节档案的作用一、档案的基本作用1、档案的凭证作用(直接性)2、档案的参考作用(间接性)二、档案作用的具体表现1、档案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2、档案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3、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是推动科学进步的有效阶梯4、档案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5、档案是管理社会事务的主要依据第四节档案事业概述一、我国档案事业的基本构成档案行政管理(包括管理机构局、处、科和法制等)、机关单位档案工作(档案室)、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专业教育、档案科学研究(档案现代化管理)、档案宣传与出版、档案学术理论研究(档案学会)、档案外事工作等八大方面。
第二章 档案工作概论

(二)档案室的基本任务 1.对本单位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的归档工作, 进行指导和监督。 2.接收和保管本单位各部门应归档的文件,进行必 要的整理、鉴定、统计、编目和研究,积极开展 利用工作,同时收藏和管理一些有关的内部书刊 等资料,配合档案提供利用。 3.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二、文件中心和档案寄存中心 (一)文件中心 文件中心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 业化的档案管理机构。文件中心不同于档 案室,并不是一个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机 构,而是介于单位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 渡性的档案管理机构。
(二)档案寄存中心 档案寄存中心是由国家综合档案馆设 立的,为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提 供文件与档案寄存服务的机构。
三、档案馆 (一)档案馆的性质 根据《档案法》 根据《档案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 档案馆属于党和国家的科学文件事业机构, 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 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
(二)档案馆的基本职责和具体任务 档案馆的基本职责是:集中统一地管 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有关资 料,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为现实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的长远需要服务。
(一)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加强党和政府对档案工作的统一领导, 统一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以及党政档案工 作统一管理的原则,至今仍然适合我国的 情况。
(二)国家全部档案由各级档案机构分别集 中保存,并实行党、政档案的统一管理 一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 他组织形成的档案,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 均由本单位的档案机构集中管理,不得据 为己有或由承办单位和个人分散保存。
一、档案室 档案室是各组织(包括机关、团体、 学校、工厂、企业、事业单位等,下同) 统一保存和管理本单位档案的内部机构。 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属于单位管理和 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
档案事业概论

档案事业概论档案事业概论第一节档案一、档案的起源与发展(一)档案的萌芽与起源档案的产生是以处理复杂事物为目的、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载体条件的。
我国历史上主要有结绳和刻契等原始记事方法。
结绳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方法。
刻契,即在木片、骨片或玉片上刻上符号以记事。
原始人还善于用图画以记事。
原始记事在一定范围内有历史记录、契约、凭证、备忘等作用,因此可以看做是档案的萌芽,即档案起源的初始形态。
(二)档案的产生与发展1.档案产生的条件(1)记录符号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但原始记事并非档案。
(2)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字记录的产生,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逐渐形成,进入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定的社会需要等诸因素影响下,档案逐渐产生与发展。
2.早期档案形态我国古代社会有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等。
二、档案的概念与性质(一)档案的概念档案概念有学术概念和法律概念。
学术概念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法律概念:过去或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或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概念包含了一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档案的形成主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
2.档案还有保存价值的文件3.档案的实存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有文字的、图像的、声音的、数码的等等。
档案载体,古代主要有龟甲古兽、竹木、金石、贝叶、缣帛、纸张等;近代主要有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及各种实物的等。
4.档案室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档案信息是特定的行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自然的形成的,而不是事后编写或随意收集的材料,更不是凭空杜撰的。
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特点,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也是档案的根本价值所在,保管保护好档案,最根本的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原始性,保持档案的历史面貌。
档案工作概论

档案工作概论档案工作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1、广义上说,是指档案事业所包括的档案馆工作、档案室工作、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档案科学研究和出版工作等。
2、狭义上说,是指档案室和档案馆所从事档案业务工作,即用科学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档案业务工作内容有六环节之说和八环节之说。
1、六环节之说档案业务工作内容可分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
其中前五环节为基础工作,后一环节为提供利用的工作。
2、档案业务工作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检索和编研成为独立的工作内容,把它们加上去,六个环节就变成八个环节。
档案工作的性质1、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的工作A、档案工作是专门负责管理档案的一项业务工作B 、是某种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C、是专门管理档案的科学性工作2、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3、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条件性、科学性"等提法。
1996年9月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完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这便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
旧书上采用的是1950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中规定: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
我们采用比较新的提法。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_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所谓统一领导,就是对全国档案工作实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制定统一档案法规和业务标准,提出统一的方针政策,实行统一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2、所谓分级管理,是指全国档案工作由各级档案事业管理机关分层负责地进行管理。
各地方档案事业管理机关,要按照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统一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本地区的档案工作规划、制度和办法,指导、监督和检查本地区档案工作。
档案工作概论(多选)

档案工作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档案的凭证作用是由()决定的A 、内容的真实性B 、档案的形成过程C 、内容的可靠性D 、档案的本质属性2、195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规定了( )A 、县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档案局,机关、企事业单位也要设立档案室或配专人管理档案工作B 、划定了国家全部档案的范围C 、档案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D 、确立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3、按内容性质分,国家档案全宗可分为( )A 、科技档案和各种专门档案B 、各类载体档案C 、文书档案D 、民族语种档案4、档案法律法规体系是以《档案法》为核心,以( )组成的档案法制管理体系A 、行政法规B 、地方法规C 、部门规章D 、政府规章5、档案的作用有( )A 、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B 、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C 、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D 、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6、档案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 、劳动B 、语言C 、文字D 、载体1、档案工作的性质主要有( )A 、管理性B 、服务性D 、政治性2、《档案法》规定涉及()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A 、教育文化 B、国家安全 C、国家重大利益D 、其它到期不宜开放3、《档案法》规定公民在档案事务方面的义务有( )A 、保护档案的义务B 、继承国家档案的义务C、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采取保护措施或征购的义务 D、开发国家档案利用的义务4、档案工作的机要性是由( )决定的A 、档案工作的管理性B 、档案本身的特点 C、国家利益D、档案工作的服务性5、档案的凭证作用是由( )决定的A 、内容的真实性B 、档案的形成过程 C、内容的可靠性 D、档案的本质属性6、档案法律法规适用的原则是()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 、同位阶的法律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C 、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D 、新规定优于旧的规定1、《档案法》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 、统一性强B 、社会性强C 、管理性强D 、阶级性强2、档案工作的特殊属性是由( )决定的A 、基本矛盾B 、服务性D 、政治性3、《档案法》规定公民在档案事务方面的义务有()A 、保护档案的义务B 、继承国家档案的义务C 、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采取保护措施或征购的义务 D、开发国家档案利用的义务4、档案法律法规适用的原则是()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 、同位阶的法律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C 、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D、新规定优于旧的规定5、档案的作用有( )A 、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B 、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C 、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D 、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6、195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规定了( )A 、县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档案局,机关、企事业单位也要设立档案室或配专人管理档案工作B 、划定了国家全部档案的范围C 、档案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D 、确立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档案工作概论
一、单选题(共15题)
1、()是我国档案行政事务的最高管理机关
A、中央档案馆
B、国家档案局
C、国务院
D、中共中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年通过,并于1996 年通过修改
A、1980
B、1987
C、1988
D、1990
3、《档案法》通过修改的时间是()
A、1987年9月
B、1988年1月
C、1996年7月
D、1999年5月
4、()明确了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行政执法主体
A、1987年通过的《档案法》
B、1996年修改后的《档案法》
C、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D、1956年《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发布于()
A、1980
B、1987
C、1988
D、1990
6、()年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
A、1966
B、1976
C、1996
7、()年,国家档案局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档案专业报纸—《中国档案报》
A、1950
B、1967
C、1995
D、2010
8、《档案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年向社会开放
A、3
B、10
C、30
D、50
9、《档案法》第二十二条:“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
”规定了()
A、档案的开放权
B、档案的使用权
C、档案的公布权
D、档案的利用权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属于()
A、档案行政法规
B、档案法律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11、《广东省档案条例》属于()
A、地方性法规
B、行政法规
C、法律
D、地方政府规章
12、《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党政档案工作实行()
A、分级管理
B、集中领导
C、统一管理
D、重点管理
13、《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具备()
A、政治素质
B、一定学历
C、职业道德
D、档案专业知识
14、“档案”在唐宋以前不称“档案”,在秦汉叫做()
A、典籍
B、文卷
C、文书
D、册
15、“档案”一词最早见于()
A、周朝
B、《康熙词典》
C、《清太宗皇帝实录》
D、甲骨文书
二、多选题(共15 题)
1、1996年修改的《档案法》,其内容涉及到以下哪几个方面?()
A、行政执法主体的确立
B、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变动时档案的处置
C、集体和个人所有档案的处置
D、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惩处规定
2、《档案法》规定涉及()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
A、教育文化
B、国家安全
C、国家重大利益
D、其它到期不宜开放
3、《档案法》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统一性强
B、社会性强
C、管理性强
D、阶级性强
4、《档案法》规定公民在档案事务方面的义务有()
A、保护档案的义务
B、继承国家档案的义务
C、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采取保护措施或征购的义务
D、开发国家档案利用的义务
5、195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规定了()
A、县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档案局,机关、企事业单位也要设立档案室或配专人管理档案工作
B、划定了国家全部档案的范围
C、档案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D、确立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6、档案法律法规体系是以《档案法》为核心,以()组成的档案法制管理体系
A、行政法规
B、地方法规
C、部门规章
D、政府规章
7、档案法律法规适用的原则是()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同位阶的法律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C、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D、新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8、档案的作用有()
A、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
B、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
C、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D、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9、档案的凭证作用是由()决定的
A、内容的真实性
B、档案的形成过程
C、内容的可靠性
D、档案的本质属性
10、档案工作的特殊属性是由()决定的
A、基本矛盾
B、服务性
C、管理性
D、政治性
11、档案工作的性质主要有()
A、管理性
B、服务性
C、公开性
D、政治性
12、档案工作的机要性是由()决定的
A、档案工作的管理性
B、档案本身的特点
C、国家利益
D、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13、档案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劳动
B、语言
C、文字
D、载体
14、按内容性质分,国家档案全宗可分为()
A、科技档案和各种专门档案
B、各类载体档案
C、文书档案
D、民族语种档案
15、从档案的本质来看,下列选项中属于档案的是()
A、张积惠日记手本
B、《广州日报》某日定稿
C、某教学楼底图
D、《档案工作概论》
三、判断题(共16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1987年9月5日起施行
答案:错
2、1955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国家档案局组织简则》,规定了国家档案局是我国管理档案行政事务的最高管理机关
答案:对
3、1955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国家档案局组织简则》,规定了国家档案局的职责、权利和任务
答案:对
4、1959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从此党的档案和政府的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档案工作机构受双重领导,既是党的机构,同时又是政府的机构答案:对
5、1999年国务院批准修订,国家档案局重新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答案:对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各级政府政务公开的场所
答案:对
7、《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是关于档案馆工作的规章
答案:错
8、档案的前身是文件,文件的归宿是档案,档案与文件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称呼
答案:对
9、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答案:对
10、档案的真实性是指档案的保存过程和形成过程是真实的和符合《档案法》的要求的,真实的档案也可能包含不真实的内容
答案:对
11、档案的内容真实,档案的形成过程就一定真实。
反之,档案的形成过程真实,档案的内容也一定真实
答案:错
12、档案的凭证作用决定了档案具有最权威的真实性,因此档案中的记载都是真实的
答案:错
13、档案的基本作用是法律和凭证作用
答案:错
14、办理完毕但没有使用完毕的文件不能转化为档案
答案:错
15、参与历史和地方史研究是档案工作人员的任务之一
答案:对
16、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广州市林业局形成的档案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10年即向广州市档案馆移交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