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论教养实用PPT1-PPT精美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8《论教养》课件(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8《论教养》课件(共33张ppt)

彬彬有礼bīn bīn yǒu lǐ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大发雷霆dà fā léi tíng暴怒,发泄出强烈的怒气。
随心所欲suí xīn suǒ yù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 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意孤行yī yì gū xíng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 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 zì chuī zì léi擂,打鼓。意为自己吹喇 叭,自己打鼓。借以比喻自我吹嘘。
8.论教养
利哈乔夫
导入新课 1.“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 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 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他人乃至对 社会和自然的态度。教养是表现在个人行 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论教养》的文 章,领会作者对教养的看法和认识,以及 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8.论教养
利哈乔夫
走近作者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他生 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 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 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 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 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 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 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3.分析作者在文章中围绕“论教养”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的现象,探
究了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作者认为 “教养”很深刻,它折射了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 对社会和大自然的态度,就是“尊重”。

部编版(新)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养》-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新)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养》-教学课件PPT
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 稳重随和。
部编版(新)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 养》-教 学课件 PPT【P PT上课 课件】 推荐
部编版(新)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 养》-教 学课件 PPT【P PT上课 课件】 推荐
(4)5-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 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 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 论家。
字词积累
1.生难字 贸然(mào) 大发雷霆(tínɡ) 恕我直言(shù) 恪守(kè) 自持(chí) 矫揉造作(jiǎo) 箴言(zhēn) 絮絮叨叨(xù)
疲惫不堪(kān) 涵养(hán) 自吹自擂(léi) 允诺(nuò) 汲取(jí) 扭捏(nie) 嚼东西(jiáo) 尴尬(ɡān)
部编版(新)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 养》-教 学课件 PPT【P PT上课 课件】 推荐
部编版(新)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 养》-教 学课件 PPT【P PT上课 课件】 推荐
板书设计
1.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之 于自身。
论 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教 养 3.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
部编版(新)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 养》-教 学课件 PPT【P PT上课 课件】 推荐
部编版(新)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 养》-教 学课件 PPT【P PT上课 课件】 推荐
(3)请你结合4-10段,分析“优雅” 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 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 “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 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 形成优雅的风度。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 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 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的名字屹立不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 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新知讲解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论教养
解释题目
题目含义:题目简洁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新知讲解
zhēn 箴言 kè 恪守
记准字音
jí 汲取 gān gà 尴尬
bīn 彬彬 jiǎo 矫揉 nuò 允诺 tíng 雷霆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新知讲解
贸然: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涵养: 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箴言:劝诫的话。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 严格遵守。 遵循:遵从;依照。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汲取:文中是吸取养分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九年级语文上册
8 论教养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新知导入
部编人教版《论教养》PPT课件完美1
初读感知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 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 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 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 人”。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一个在社会上 能积极帮助其他妇女而在家庭中却不愿意帮助妻子干 家务的男人是一个教养上有缺陷的男人,从而表现了 作者的观点——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2)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赞同作者的看法。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 举止就是“教养”的具体体现,我们对待家人的态度 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 。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论教养精品PPT1-PPT精美课件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论教养精品PPT1-PPT精美课件

学习目标
1、学习议论文围绕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培养学 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并从 自己做起。 3、模仿本文,学写能够表述自我观点的议论文。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20 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 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 乔夫的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 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 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 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5.上述情境体现了观众在体育赛事中 文明有 礼的行 为,也 体现了 我国良 好的国 家形象 。

6.这种文明有礼的行为有助于人们友 好交往 ,增进 人们的 团结友 爱,有 利于形 成安定 有序、 文明祥 和的社 会。

7.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按 联合国 宪章精 神所进 行的各 项工作 ,积极 参加联 合国及 其专门 机构有 利于世 界和平 与发展 的活动 。
合作探究
事例:
(1)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费尽19年光阴。 (2)曹雪芹为《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3)贝多芬学弹钢琴,手指在键盘上磨得滚烫,他把双手 浸在水盆中,等手指降温后再继续弹,他撩起的水顺着楼板 缝隙渗入楼下,女房东常为此大喊大叫。 (4)马克思写《资本论》,四十年如一日,以至在大英博 物馆里,他曾经坐过的座位下,留下两个深深的脚印。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级上《论教养》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级上《论教养》

1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9 《论教养》课件(共16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9 《论教养》课件(共16张PPT)
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共同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
重点探究
探究二:通过生动的事例和逻辑推理来论证自己观点的写法
作者在文章中举出了大量事例,这些生动的事例对观点的论证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平时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请小组合作,搜集一些关于名人有教养的故事, 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示例:(1)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 声,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 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朱师傅听了总理的话深受 感动。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拉近了人们心灵的距离,而且反映出 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
文章首先提出本文论题,然后论述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 谈有教养的表现,而后论及风度的问题,指出优雅与有教养的关系,最后总结全文。
重点探究
探究一: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1.第二部分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2.文中作者由论述“教养”转向论述“风度”,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内 在联系?作者在论述“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3.学习本文后,你对个人修养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阐述自己的观点。
自 chí( 持 ) jí取( 汲 )
箴言(zhēn) 大发雷霆( tíng ) 矫揉造作( jiǎo ) 扭捏作态( niē ) 自吹自擂( léi ) 附庸风雅( yōng) 彬彬有礼( bīn) 一意孤行( gū ) 随心所欲( suí)
预学检测
3.议论常识小宝库。
(1)议论文的一般论证过程: 提出 问题(提出论点)—— 分析 问 题(论证论点)—— 解决 问题(得出结论)。

第9课《论教养》课件(共17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9课《论教养》课件(共17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出自善良愿望的远大志向从小事开始——
愿自己的亲人幸福,这一愿望逐步扩大,就包
括了范围更加广阔的内容。这有点像水面上的
涟漪。水面的圆形波纹一圈一圈向外荡漾,波
及越远渐趋微弱。而爱与友情逐渐增长,扩展
到许多方面,却能不断获得新的力量,变得更
加崇高,而站在爱与友情中心的人-则变得更
加明智。
——《择善而从最重要》
③ 再谈“有教
养”的表现
批驳关于风 度的错误观 点
揭示优雅风 度的基础

列举优雅风 度的表现
总结全文:揭示教养的本质是:⑥ 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突破重难点
(3)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 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
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 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 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 优雅的风度。
论教养
利哈乔夫
许兰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 思路。
2. 学习通过对比分析加以说理、得出结论的论证 方法。
3.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思考教养的真谛,学会 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课文导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
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她是
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
②为什么要有教养(第13-14段)
首先引出话题,人们都想从书籍中学会如何在社会交往让自己学 会自持,懂得如何与人交往,“遗憾的是",人们很少从书中汲取 到有益的见解。 然后提出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 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第13段) 接着从反面批驳错误观点:有些人有一些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 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最后提出观点给出答案: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 经验积淀而成的……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第14段)

第9课《论教养》课件(共17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9课《论教养》课件(共17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得很平常了。 • 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含贬义。
自吹自擂
表示敬畏、憎恨等。
侧目而视
含贬义。
矫揉造作
附庸风雅
也可说“扭捏作态”。
忸怩作态
轻而易举
絮絮叨叨
也作“虚有其表”,
用于贬义。 徒有其表
读“yìnɡ”。
随机应变
• 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 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
疲惫不堪含ຫໍສະໝຸດ 义。彬彬有礼 大发雷霆含贬义。
漠不关心 理所当然 随心所欲
含贬义。
一意孤行 习以为常
• 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 指疲乏到了极点。 • 文雅而有礼貌。 • 指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 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 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
6、读课文,总结: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本文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 第11、12段阐释了“有教养”的人的具体表现。第17段集 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 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举例论证:本文第5—10段连续列举了六种无教养的表 现的例子,论述了什么是缺乏教养的人,从反面论证了“一 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6、读课文,总结: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第5— 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 “一个男人”在外献殷勤,在家里却懒得做家务,通过对 比,论述了这个男人在教养方面的缺陷。
对比论证:将一个男人在社会上能积极帮助其他妇 女和在家中却懒得做家务作对比,论述了这个男人在教 养方面的缺陷,突出强调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第9课《论教养》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9课《论教养》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写作特点
XIEZUOTEDIAN
写作特点
XIEZUOTEDIAN
一、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
本文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篇写给青少 年的“书简”,文中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 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
鲁迅先生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

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

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有一次,鲁迅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
客人均说新鲜可口。唯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
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鲁迅听
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与“教养”、“尊重”、 “风度”有关的故事或名人名言,结合课文中 的观点,加深对优秀品质的理解。
列宁的故事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 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 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 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 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 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①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②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 ③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④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 ⑤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⑥无论何时何地,言行举止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4.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 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第5-10段主要从反方面论述了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 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的表现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 表现的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才算有教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赏析
“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外的。”“可能” 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⑭
不能去掉。“可能”表推测,体现了作 者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去掉后就成了 “优雅风度是外在的”,过于武断,与事 实不符。
语言品析
第8自然段中“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 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 的关联词起着怎样的作用?
议论文
论教养
利哈乔夫 2021/3/29
新课导入
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 那么,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来自哪里? 体 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 教养 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 去一探究竟。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 2、了解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并学会运用。 3、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 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 实存在。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 论,符合人们的思维,映射某种社会现象, 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
语言品析 部编人教版九级上册《论教养》课件
品味“切记不要互相妨碍”中加点词语的 作用。
“切记”是务必牢记的意思。这里既是一 种警告,又是在表明作者的观点。
合作探究
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列举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 ”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探 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自然 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真正的有教养和 优雅风度的本质是尊重他人。
合作探究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
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1、举例论证:
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 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 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说明你对别人的尊 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 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
合作探究
第1段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引出论题——教养,用递 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 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合作探究
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说“我不敢贸然提供有 关教养的‘处方’”,又说“倒是愿意就某 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 如何理解的?
不矛盾。“不敢贸然”是作者谦虚、谨慎 的表现,既表现了他谦虚谨慎的文风,又在情 感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7.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按 联合国 宪章精 神所进 行的各 项工作 ,积极 参加联 合国及 其专门 机构有 利于世 界和平 与发展 的活动 。

8. 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保护环境, 保障人 权和解 决地区 冲突等 一系列 全球问 题上发 挥着重 要作用 ,对世 界和平 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人。
整体把握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 点的?
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 ②要有优雅的风度。
整体把握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分析良好的教 养来自哪里。
第二部分:(2-12)分析讨论真正的教养的表现。 第一层:(2-10)从反面展开论述,列举“无教养”的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 动。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 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扭捏作态:形容言语举止不大方、不爽快。 随机应变:比喻自然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智地应付。
合作探究
事例: (1)孙敬头悬梁 苏秦锥刺股 车胤囊萤学 孙康映雪读。 (2)曹雪芹为《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3)陈景润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演算的草稿纸装了两 麻袋。他坚持每天清晨三点起床学外语,每天去图书馆,沉 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中。有几次因没听见管理员的关馆叫喊 而被反锁在图书馆里,但他豪不介意,仍不倦地回到书堆中 。 (4)贝多芬学弹钢琴,手指在键盘上磨得滚烫,他把双手 浸在水盆中,等手指降温后再继续弹,他撩起的水顺着楼板 缝隙渗入楼下,女房东常为此大喊大叫。 (5)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点以前睡觉,常常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贸然(mào) 疲惫不堪(kān) 大发雷霆(tíng)
涵养(hán) 恕我直言(shù) 自吹自擂(lěi)
恪守(kè) 允诺(nuò)
自持(chí)
汲取(jí) 矫揉造作(jiāo) 絮絮叨叨(xù)
扭捏(niē) 箴言(zhēn) 嚼(jué) 尴尬(gān)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合作探究
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 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 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合作探究
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文章开门见山的提出本文的中心 论点,然后对众多的事例进行比较 、分析,自然而然的得出自己的结 论,强调了优雅的风度就是有教养 的重要表现。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是20世纪俄罗斯著 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 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 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 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 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 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 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 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 ,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 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 . 好 玩 是孩 子的天 性,三 味书屋 后面的 小园, 虽远不 如百草 园那样 多彩有 趣,却 也是孩 子们开 心的好 去处, 在这里 ,孩子 们同样 玩得有 滋有味

3.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 一种不 加色彩 或很少 用色彩 ,而只 用墨线 在白底 上勾勒 物象的 画法。 作为一 种描写 方法是 指抓住 事物的 特征, 以质朴 的文字 ,寥廖 几笔就 勾勒出 事物形 象的描 写方法
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优雅风度”的表现是什么 ?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 种关照态度——即时时刻刻要记住 :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 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合作探究
“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 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 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 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 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
部编人教版九级上册《论教养》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级上册《论教养》课件
板书设计
论教养 利哈乔夫
(1—2)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 成“得之于自身” (3—1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13—17)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 是一种关照态度 (18)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
部编人教版九级上册《论教养》课件
种种表现。 第二层:(11、12)从正面展开论述真正的教养是什么 。 第三部分:(13-18)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
度”,指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第一层:(13、14)探讨优雅风度的表现。 第二层:(15-18)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的准则。
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教养应首先体现在哪里 ?
“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 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 怎么样。”
部编人教版九级上册《论教养》课件
布置作业
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 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事例。 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 一个有教养的人。
部编人教版九级上册《论教养》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级上册《论教养》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级上册《论教养》课件

1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无教养的人和有教养的人的表现形成对比, 突出了有教养的人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
合作探究
3、道理论证
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 。
引用谚语,论证了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 人的时间的观点。
合作探究 假如以“勤能成才”为题写一篇议论
文,你选什么材料来论述? 名言: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6) 勤奋是好运之母。 ——富兰克林 (7)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合作探究
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 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 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 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合作探究
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 谈论“风度”。
合作探究
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 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谦虚不也是有教养的体现吗?
合作探究
第4—12自然段列举了哪些无教养 和有教养的表现?
无教养——不洗餐具、对家人大发雷 霆、对亲人缺乏了解、理所当然地接受父 母的关爱、随心所欲地开大电视或收音机 音量或高声说话、开家人的玩笑却不顾及 其自尊心。
有教养——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对 人谦让、礼让,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 时间,恪守诺言,不摆架子“翘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