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曲 辕 犁 构 造 示 意 图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 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便 于调节翻耕深浅,能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古代灌溉工具
筒车模型
筒车应用
2.手工业 A.制瓷:
① 隋唐时期,陶瓷工业臻于成熟,已形成南青北 白两大制瓷体系。 ②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远达欧、非, 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陶瓷之路。 B.丝织业: 丝织技术高,以轻盈著称,并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 图案风格。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C.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制度,官 营手工业规模相当大;民间手工业也发达,朝廷赋 税户调的布、绢、锦等来自农夫织妇之手。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 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 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 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 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 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 (2)述: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 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 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 (4分) 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 评: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 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6分)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跨越了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分别在公元581年至618年和618年至907年间统治了中国。
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1. 盛世强统隋朝由隋炀帝杨广创立,统一了分裂的北方政权,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短暂而强大的王朝。
杨广推行一系列严厉的改革政策,例如增设官吏、推行法制、修建灌溉工程等,使隋朝政权得以稳定。
然而,隋炀帝的暴政和残酷统治最终导致了自身的衰亡。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王朝之一,以其开放的政策和宽容的统治而闻名。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将中国重新统一,并采用了多样化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的稳定。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加强地方行政管理,继续推行法制,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稳定。
2. 对外交往隋朝和唐朝都积极发展对外交往。
隋朝时,隋文帝通过外交手段加强了对北方蛮族的控制,扩大了对外贸易。
唐朝时期,唐太宗推动西域出使,扩大了对中亚和欧洲的影响力,开展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贸易,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富裕和繁荣的国家之一。
同时,唐朝通过外交婚姻等手段,巩固了对边疆民族的统治,维护了边疆的稳定。
二、经济1. 农业发展隋朝时期,隋炀帝推行了一系列治水工程,例如修建大运河,使得农业生产从南方向北方迅速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粮食储备。
唐朝时期,农田的扩大和耕地的合理利用使得农业产量大幅增长。
唐朝推行均田制,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此外,唐朝推广了新的农业技术,如水稻、柑橘等作物的引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 商业繁荣隋唐时期,对外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东方和西方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
此外,唐朝时期的都城长安和洛阳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各类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在城市中交易繁忙。
商业的繁荣使得手工业和金融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与繁荣盛世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与繁荣盛世隋唐时期,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从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建立隋朝,至唐玄宗被安史之乱推翻,唐朝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被称为繁荣盛世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制度的完善、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的辉煌。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一、政治制度的完善隋唐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是这个时期繁荣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隋朝继承了汉唐制度,建立了集权制度。
隋文帝杨坚实行了改制革新,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为后来的唐朝奠定了良好基础。
唐朝时期,政治机构更加完善,设立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了科举制度,选拔了一批杰出的才子,进一步推动了政府的发展。
这种完善的政治制度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经济的繁荣隋唐时期,经济的繁荣也是中国古代繁荣盛世的重要标志。
在隋朝时期,隋文帝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废除了均田制,实行了租佃经营制度,促进了土地的流转和农田的开垦,农业生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土地制度,推行了富国政策,修建了大运河,便利了交通,促进了商品流通。
此外,唐朝还积极与丝绸之路的西域进行贸易,促进了中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地产业蓬勃兴起,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三、文化的辉煌隋唐时期的文化辉煌是这个时期被称为繁荣盛世的重要体现。
隋朝时期,隋文帝重视文化事业,推行了开元盛世的教育政策。
唐朝时期,文化更是达到了巅峰,唐玄宗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唐朝的文人雅士辈出,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诗人、画家。
杜甫、白居易等著名的诗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唐朝还积极引进外来文化,吸收了中亚、西亚文化的精华,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隋唐时期的文化辉煌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也对后来的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与繁荣盛世紧密相关。
政治制度完善、经济繁荣以及文化辉煌是这个时期繁荣的重要原因。
隋唐时期的繁荣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辉煌,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
(完整版)通史:隋唐

隋唐(6世纪晚期至10世纪中期)
1、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坊市、夜市); 经济 主要商业城市(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长安出现柜坊和飞钱;广州外贸港口,设市舶 使管理)。
政治
文化
一、经济
1、发达的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 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灌溉工具的革新:
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
(581—907年)公元6—10世纪 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的发展时期。
【阶段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后,经 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赋税 制度出现重大改革。 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 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 对外政策。 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 深远。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 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 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 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 重要人类遗产。完成下列问题。
唐沿用隋开辟的大运河。唐高祖、唐太宗在位期 间,每年从外地通过运河输送到长安的粮食约20万石. 唐玄宗天宝年间增加到250万石。安史之乱后,唐朝 还能再延续150多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靠运河转动 的东南财赋支持。大运河把长安、洛阳、涿郡、江都 ( 扬州 )、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系起来。杭 州在中唐以后日益繁华,“万商所聚,百货所殖……
历史隋唐时期知识点总结

历史隋唐时期知识点总结一、隋朝(581-618)1. 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统一了全国,创立了隋朝。
他还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将南北朝时期的诸侯割据统一起来。
2. 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修建了大运河,加强了中央集权。
然而,他的暴政和奢侈的生活方式导致了社会的不满,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3. 隋朝的政治制度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在之后的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
此外,隋朝还建立了州县制度和均田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二、唐朝(618-907)1. 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位君主。
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府兵制、均田制、和田制等,这些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国家的繁荣。
2. 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是唐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设立国子监、加强科举制度等,这些政策大大推动了国家的文化繁荣。
唐玄宗还推崇儒家思想,推行了“开元盛世”,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被后人称为“开元盛世”。
3. 唐朝的政治制度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千余年。
唐朝还建立了州县制度和均田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此外,唐朝还建立了长安城,使得长安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交通中心。
4. 唐朝的经济繁荣唐朝时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的联系。
此外,唐朝还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的经济蓬勃发展。
5. 唐朝的文化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化人物,包括杜甫、李白、王维等。
唐代的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唐朝的科技进步唐朝是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发明包括了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瓷器制作技术等。
此外,唐代还推行了农田水利、养蚕、制盐、炼铁等农业和工业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涵盖了隋朝(581年-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两个朝代。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巅峰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全面地探讨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一、政治1. 隋朝政治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短暂而强大的朝代,它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
首先,隋文帝杨坚实行了统一法制,制定了《隋律》和《隋历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其次,杨坚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实行直接任命制,削弱了地方豪强势力,提高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效率。
隋炀帝杨广则大力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平定了农民起义,加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2. 唐朝政治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了“贞观之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平定了安史之乱,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地位。
唐玄宗时期,通过推行科举制度、扩大文人阶层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封建帝国的统治。
二、经济1. 隋朝经济隋朝时期,由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
隋朝政府实行均田制,确保了农民的耕作权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此外,隋朝还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修筑了大运河,方便了南北货物交流和水运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2. 唐朝经济唐朝时期,农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垦和提高利用率,农业产品的生产大大增加。
同时,唐朝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商业贸易活动,广泛与外国进行交流与贸易,丝绸之路成为了著名的国际贸易通道。
唐朝的繁荣经济为社会各阶层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使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社会之一。
三、文化1. 隋朝文化隋朝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隋文帝杨坚开创了隋乐府,流传至唐代,成为当时文艺作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同时,佛教在隋朝兴盛并传入了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唐朝文化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被誉为“盛唐”。
唐朝时期,诗歌成为了主要的文学形式,唐诗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隋唐时期的社会习俗

隋唐时期的社会习俗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社会俗也有许多特点和特色。
以下是对隋唐时期社会俗的简要介绍:1. 婚姻俗:隋唐时期,婚姻俗相对严格。
通常是由父母和媒人安排,娶妻过程注重礼节。
结婚时,男方需要送娘家礼物,并举行盛大婚礼。
婚后,夫妻双方应尊敬父母和长辈,男方有责任养家糊口,女方要贤良淑德。
婚姻习俗:隋唐时期,婚姻习俗相对严格。
通常是由父母和媒人安排,娶妻过程注重礼节。
结婚时,男方需要送娘家礼物,并举行盛大婚礼。
婚后,夫妻双方应尊敬父母和长辈,男方有责任养家糊口,女方要贤良淑德。
2. 服饰俗:隋唐时期,人们注重穿戴整齐华丽的服饰。
富贵人家的衣物常用丝绸、缎子等贵重材料制作,色彩鲜艳。
在社交场合,男士通常穿着长袍、短衣,女士则穿着长裙、褙子等。
服饰习俗:隋唐时期,人们注重穿戴整齐华丽的服饰。
富贵人家的衣物常用丝绸、缎子等贵重材料制作,色彩鲜艳。
在社交场合,男士通常穿着长袍、短衣,女士则穿着长裙、褙子等。
3. 礼仪俗:隋唐时期,礼仪俗非常重要。
人们注重尊敬和遵守社会等级和家族伦理。
例如,在正式场合要行拜礼,尊重长辈和贵族。
同时,随着的传播,人们还注重举行宗教仪式和祭祀。
礼仪习俗:隋唐时期,礼仪习俗非常重要。
人们注重尊敬和遵守社会等级和家族伦理。
例如,在正式场合要行拜礼,尊重长辈和贵族。
同时,随着佛教的传播,人们还注重举行宗教仪式和祭祀。
4. 文化娱乐俗:隋唐时期,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样。
诗词成为社交的一种方式,人们喜欢进行琴棋书画等艺术活动。
宫廷里举行音乐舞蹈会等娱乐活动,还有各种庙会和人间乐园等娱乐场所。
文化娱乐习俗:隋唐时期,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样。
诗词成为社交的一种方式,人们喜欢进行琴棋书画等艺术活动。
宫廷里举行音乐舞蹈会等娱乐活动,还有各种庙会和人间乐园等娱乐场所。
5. 食俗惯:隋唐时期,人们注重饮食礼仪。
富贵人家的餐桌上常有丰盛的菜肴和美酒,特别是宫廷宴会更为讲究。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知识点梳理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知识点梳理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1. 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在统一北方后,于581年建立隋朝,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
2. 隋炀帝的改革:隋炀帝杨广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包括封禅制度、均田制度等,但后期统治不善导致国家内外交困。
3. 安史之乱:唐朝初年的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的安史之乱爆发,给唐朝带来严重的政治动荡和战乱。
4. 延续与发展:唐朝通过变法和政治手段,逐渐稳定国家局势,实行科举制度,开创了贞观之治。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与农业1. 天下统一:隋文帝杨坚统一华北后,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筑了大运河,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2. 粮食生产:隋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度,有效分配了土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保证了国家的稳定。
3. 经济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国家开展了轮作耕作、水利工程建设等,加强了农田开垦和水利灌溉。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与教育1. 科举制度:唐朝贞观年间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进入官府,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2. 文学艺术: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王勃、杜甫、李白等。
3. 文化交流:隋唐时期与西域、中亚等地的交流频繁,带来了佛教、回纥文化等的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隋唐时期的科技与发明1. 造纸术:隋朝末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书写、阅读和传播知识的便利性。
2. 印刷术:隋唐时期,唐朝宰相韩愈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书籍的大规模印刷和流通。
3. 航海技术:隋唐时期的航海技术大幅提升,促成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加强了东西方交流。
五、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1. 与北方民族的关系:唐朝通过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与突厥、回纥等北方民族建立了友好关系,确保了边疆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6世纪晚期至10世纪中期) 封建社会的繁荣
1、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 •经济繁荣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坊市、夜市); 经济 主要商业城市(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长安出现柜坊和飞钱;广州外贸港口,市舶 使)。
•政治制度完善 政治 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
文化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对外开放
1、文艺:唐诗李杜白;楷书欧颜柳;草书张旭、 •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 文化 怀素。绘画展阎吴、莫高窟。 响深远 2、科技:雕版印刷、火药用于军事。
唐朝筒车复原图
1、发达的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 世所沿用 (2)灌溉工具的革新: 唐朝时出现筒车 2、手工业的进步 (1)制瓷业 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2)丝织业
青瓷
青瓷
白瓷
1、发达的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 世所沿用 (2)灌溉工具的革新: 唐朝时出现筒车 2、手工业的进步 (1)制瓷业 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2)丝织业 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 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高考真题】(2011· 广东文综· T13)隋唐以前,官府设 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 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解析】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重点考查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被隋唐的科举制所取代的 史实。解题关键是要梳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 的历程及演变趋势。材料反映隋唐以前,魏晋南北朝 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品评官根据出身门第 划分等级选官,门阀世族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隋唐 以后,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把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杢, 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官 府考定门第现象就逐渐消失了,故D符合题意。
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 手。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隋唐时期商业概况 (1)原因: 农业、手工业发展、运河的开通、国家统一,政 局稳定、政府开明的政策 (2)表现: ①金融方面: 柜坊和飞钱出现 ②城市繁荣: 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③市场发展: 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 ④对外贸易: 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
【典型例题】(2011· 潮州模拟)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 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 在“会馆”中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他将茶叶贩卖到 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解析】选A。本题考查唐代商品经济的现象。南北朝时期 草市出现,唐代草市已经十分显著,成为相对集中的商业 中心,故A项符合题意。“会馆”是明清时期出现于京城、 省会和大商埠,供给同一地域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场 所,排除B项;唐朝时期中国社会仍然“重农抑商”,商人 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排除C项;“海禁政策”主要出 现在明清时期,唐朝时期海上和陆上交通发达,排除D项。
隋唐(6世纪晚期至10世纪中期) 封建社会的繁荣
1、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坊市、夜市); •经济繁荣 经济 主要商业城市(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长安出现柜坊和飞钱;广州外贸港口,市舶 使)。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政治制度完善 政治 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 •对外开放
隋唐(6世纪晚期至10世纪中期) 封建社会的繁荣
1、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坊市、夜市); •经济繁荣 经济 主要商业城市(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长安出现柜坊和飞钱;广州外贸港口,市舶 使)。 政治
文化
一、经济 1、发达的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 世所沿用 (2)灌溉工具的革新:
二、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唐中期的藩镇割据 2、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和形成。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①职权:
唐朝三省六部制,并被后世沿袭 皇 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执行政令)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户、礼、兵、刑、工
唐朝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和形成。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①职权: ②实质: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 ③作用: a、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b、三分相权,保证了君权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 c、它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 制度,对后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朝,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 业城市不断兴办,甚至还开有“波斯邸店”。邸店是兼营 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 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柜坊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 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飞钱,又称便换。各地商贾将贷 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 持券可游走四方,合券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 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阅读材料,请思考: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 何作用?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 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 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阶段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后,经 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赋税 制度出现重大改革。 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 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 对外政策。 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 深远。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选官 制度 实行 时间 特点 局限
世官制
西周至 春秋秦 官职 世袭 被限定在 贵族范围
察举制
汉魏晋 南北朝 从社会基 层选用
九品中 正制 秦汉魏晋 南北朝 设立中 正官
科举制 隋唐北宋 明清 择优录取 仕途开放
以官举士 成为世族把 八股取士 权操于上 持政权工具 束缚思想
【高考真题】(2010· 浙江文综· T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 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解析】选C。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 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 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 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 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 杢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 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 除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的制度,故答案为C项。
犁壁
犁评
犁箭
犁铲
唐朝的曲辕犁
【高考真题】(2010· 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 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B,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很明显是犁耕技术 的进步,选B。
1、发达的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 世所沿用 (2)灌溉工具的革新: 唐朝时出现筒车
★ 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比较:
相同点 : 起到了互相牵制与监督的作用。 不同点
目的
唐朝三省六部制
分割相权、加强皇 权 行政权上的分权,
美国三权分立
防止个人专制独裁 司法、行政、立法分权。
内容
性质 封建君主专制的体 (实质) 现;
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的 体现。
【高考真题】(2010· 海南单科· T4)唐代确立三省六 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 要目的是 (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理解。 唐代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实质是分割宰相的权力。 宰相制度的演变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这一矛 盾演变的基本趋势是相权的削弱,君权的加强。
2、科举制的发展。 (1)涵义: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2)发展演变: 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意义: ①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 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 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 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 权; 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高考真题】(2010· 福建文综· T14)《朱子语类》 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 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 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 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 显然根据材料和对概念的理解,A、C、D均是正确 的。B选项转换了概念,它不属于监察范畴。
二、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唐中期的藩镇割据
【典型例题】(2011· 青岛模拟)钱穆在《中国历代政 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 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 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 是 ( )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内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秦汉变动、隋唐变动, 迁移所学知识可知为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故 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