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多组分系统自测题

第4章  多组分系统自测题
第4章  多组分系统自测题

第4章 多组分系统自测题

1. 在一定外压下,易挥发溶剂A 中加入不挥发溶质B ,形成稀溶液。在此稀溶液浓度范围内A 与B 可形成固溶体。此稀溶液的凝固点随着b B 的增加而( ),它的沸点随着b B 的增加而(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发生变化;

D 无法判断。

2. 在某一定温度T 下,由纯液态的A 与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已知**

A B p p <,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组成y B总是( )液相组成x B 。

A >;

B <;

C =;

D 正比于。

3. 在T =300K , p =102.0 kPa 的外压下,质量摩尔浓度b =0.002 mol ?kg -1的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1∏。b =0?002 mol ?kg -1 KCl 水溶液的渗透压为2∏,则必存在2∏( )1∏的关系。

A >;

B <;

C =;

D 无法判断。

4. 在101.325 kPa 的大气压力下,将蔗糖在水中的稀溶液缓慢地降温,首先析出的为纯冰。相对于纯水而言,加人蔗糖将会出现:蒸气压( );沸点( );凝固点(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一定变化规律。 5. 在恒温、恒压下,理想液态混合物混合过程的①mix m V ?( );②m ix m H ?( );③ m ix m S ?( );④mix m G ?( );⑤m ix m U ?( );⑥m ix m A ?( )。

A >0;

B =0:

C <0;

D 不能确定。

6. 在T ,p 及组成一定的真实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可表示为:B μ=B μ

+B ln RT a ,采用不同的标准态(x B =1, b B =b ,c B =c ,…)时,上式中的B μ ( );a B ( ), B μ( )。 (a)变;(b)不变;(c)变大;(d)变小。

7. 在一定压力下,在A ,B 二组分溶液的温度-组成图的最高(或最低)恒沸点处,气-液两相组成的关系为:气相摩尔分数y B ( )液相摩尔分数x B 。

A >;

B <;

C =;

D >>(远远大于)。

8. 在一定压力下,若在A ,B 两组分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即T -x B 图)中出现最高恒沸点,则其蒸气总压对拉乌尔定律必产生( )偏差。

A 一般正;

B 一般负;

C 最大正;

D 最大负。 9. 在温度为T 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A p ,化学位为*A μ,在p 下凝固点为*

f T ,当在A 中溶入少量与A 不形成固溶液的溶质B 而形成稀溶液时,述三物理量分别为A p ,A μ,f T ,则( ) A *A p <A p ,*A μ<A μ,*f T <f T ; B *A p >A p ,*A μ<A μ,*

f T <f T ; C *A p >A p ,*A μ<A μ,*f T >f T ; D *A p >A p ,*A μ>A μ,*f T >f T 。

10. 集合公式∑==

k i i

i n z z 1的成立须满足什么条件?

A 恒容恒熵

B 恒温恒容

C 恒熵恒压

D 恒温恒压

E 不需要任何条件

11. 糖可以顺利溶解在水中,这说明固体糖的化学势与糖水中糖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2. 重结晶制取纯盐的过程中,析出的NaCl 固体的化学势与母液中NaCl 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3. 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与纯溶质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A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4. 过饱和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与纯溶剂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A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5. 溶液中组分A的化学势与纯组分B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A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6. 反应3NO2(g)+H2O(l)===2HNO3(l)+NO(g)在标准状态下进行,体系的压力应为多少?

A 1.01?102kPa

B 2.02?102kPa

C 3.03?102kPa

D 4.04?102kPa

17. 混合理想气体中组分i的标准态与混合非理想气体中组分i的标准态相比较,其关系如何?

A相同 B 不同 C 不一定相同 D 无关系

18.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A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肥料不足 D 水分倒流

19. 为马拉松运动员沿途准备的饮料应该是哪一种?

A白开水 B 兴奋剂 C 含适量维生素的等渗饮料

20. 下述各方法中,哪一种对于消灭蚂蝗比较有效?

A用手拍 B 用刀切成几段 C 扔到岩边晾晒 D 扔到岸上向其身体撒盐

21. 海水不能直接饮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不卫生 B 含致癌物 C 有苦味 D 含盐最高

22. 沸点升高,说明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该溶剂的化学势比未加溶质前如何变化?

A升高 B 降低 C 相等 D 不一定

23. 上题所述过程中,溶质的化学势如何变化?

A升高 B 降低 C 相等 D 不一定

24. 25℃时,0.01m糖水的渗透压为π1,0.01m食盐水的渗透压为π2,则π1和π2有何关系?

Aπ1>π2 B π1<π2 C π1=π2 D 无确定关系

25. 恒压下,将分子量为50的二元电解质5g溶于250g水中,测得凝固点为-0.744℃。问该

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度为多少?(水的冰点降低常数K f=1.86)

A100% B 76% C 27% D 0

26. 下述说法中哪一个正确?在未平衡的多相体系中,组分i若在各相中的摩尔分数都相等,则

A其在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 B 其在各相中的标准化学势相等

C 其在各相中的活度相等

D 都不一定

27. 当某溶质溶于某溶剂中形成浓度一定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浓标,则下列各廉洁中哪一个正确?

A溶质的浓度数据相同 B 溶质的活度数据相同

C 溶质的活度系数相同

D 溶质的化学势数据相同

E 溶质的各标准态化学势数据相同

28. 在可逆途径中,体系的化学势将如何变化?

A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

答案:1.D,A; 2.A; 3.A; 4.B,A,B; 5.B,B,A,C,B,C; 6.A,A,B; 7.C; 8.D; 9.D; 10.D; 11.A; 12.C;

13.A; 14.B; 15.D; 16.B; 17.A; 18.D; 19.C; 20.D; 21.D; 22.B; 23.B; 24.B; 25.D; 26.D; 27.D; 28.D

多相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多相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习题及答案 §2. 1 均相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68) 1. 水溶液(1代表溶剂水,2代表溶质)的体积V 是质量摩尔浓度b 2的函数,若V = A +B b 2+C (b 2)2 (1)试列式表示V 1和V 2与b 的关系; (2)说明A 、B 、A/n 1的物理意义; (3)溶液浓度增大时V 1和V 2将如何变化 解:(1) 由b 2的定义“1kg 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因此本题中可视溶剂水为1kg ,从而认为将 b 2=n 2。 ★11 2222,,,,2T P n T P n V V V B Cb n b ???? ??===+ ? ? ?????? 据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V=n 1V 1+n 2V 2,★V 1 = 2211()V n V n -=221 1 ()V b V n - = 2222221 1 [A+Bb +C(b )-Bb -2C(b )]n = 2211[A-C(b )]n = 2211 A C (b )n n - (2)20lim b V A →=,故A 表示当b 2→0,纯溶剂的体积,即1kg 溶剂水的体积; 220 lim b V B →=,故B 表示当b 2→0,无限稀溶液中溶质的偏摩尔体积; 210 1 lim b A V n →= ,A/n 1表示溶剂水的摩尔体积。 (3)由以上V 1和V 2 的表达式可知,溶液浓度(b 2)增大时,V 2 增大,V 1减小。 2. 哪个偏微商既是化学势又是偏摩尔量哪些偏微商称为化学势但不是偏摩尔量 答:化学势表达式: ,,c B B T P n G n μ???= ????= ,,c B T V n F n ?? ? ? ???= ,,c B S P n H n ?? ? ? ???= ,,c B S V n U n ?? ? ? ???

第五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相平衡

第五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与相平衡 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 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对非电解质溶液) 拉乌尔定律: A * A A x p p = 其中,* A p 为纯溶剂A 之饱和蒸气压,A p 为稀溶液中溶剂A 的饱和蒸气分压, x A 为稀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 亨利定律: B B B B B B B c k b k x k p c,b,x,=== 其中,B p 为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B B B c ,b ,x ,k k ,k 及为用不同单位表示浓度时,不同的亨利常数。 2. 理想液态混合物 定义:其任一组分在全部组成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液态混合物。 B B B x p p *= 其中,0≤x B ≤1 , B 为任一组分。 3. 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 的化学势 )ln((l)(l)B * B B x RT μμ+= 其中,(l)* B μ为纯液体B 在温度T ﹑压力p 下的化学势。 若纯液体B 在温度T ﹑压力0p 下标准化学势为(l)0 B μ,则有: m =+≈?* 00 B B B B (l)(l)(l)d (l)0 p *,p μμV p μ 其中,m B (l) * ,V 为纯液态B 在温度T 下的摩尔体积。 4.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 ① 0Δm i x =V ;

② 0Δm i x =H ; ③ B =-∑∑mix B B B B Δ()ln()S n R x x ; ④ S T G m i x m i x ΔΔ-= 5. 理想稀溶液 ① 溶剂的化学势: m =++?0A A A A (l )(l )l n ()(l )d p * , p μμ R T x V p 当p 与0 p 相差不大时,最后一项可忽略。 ② 溶质B 的化学势: )ln(ln((g)ln((g))ln( (g)(g)(0 B 00B 0B 0B B 0 B 0B B B B b b RT )p b k RT μ) p b k RT μp p RT μμμb,b,++=+=+==溶质) 我们定义: ?∞+=+p p b,b,0p V μ)p b k RT μd ln((g)B 0 B 00 B 0 B (溶质)(溶质) 同理,有: ??∞∞+=++=+p p x,x,p p c,c 0 0p V μp k RT μp V μ)p c k RT μd (溶质)(溶质) d (溶质)(溶质)B 0B 0B 0 B B 0 B 00B ,0B )ln((g)ln((g) ???∞∞ ∞++=++=++=p p x,p p c,p p b,0 p V x RT μ p V c c RT μp V b b RT μμd ()ln()(d )()ln()(d )()ln(B B 0B B 0B 0 B B 0 B 0 B B 溶质)溶质溶质溶质溶质(溶质)(溶质)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1.20 ?C下HCl溶于苯中达平衡,气相中HCl的分压为101.325 kPa时,溶液中HCl的摩尔分数为0.0425。已知20 ?C时苯的饱和蒸气压为10.0 kPa,若20?C时HCl和苯蒸气总压为101.325 kPa,求100 g笨中溶解多少克HCl。 解:设HCl在苯中的溶解符合Henry定律 2.60 ?C时甲醇的饱和蒸气压是84.4 kPa,乙醇的饱和蒸气压是47.0 kPa。二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若混合物的组成为二者的质量分数各50 %,求60 ?C时此混合物的平衡蒸气组成,以摩尔分数表示。 解: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的关系为 求得甲醇的摩尔分数为 根据Raoult定律

3.80 ?C是纯苯的蒸气压为100 kPa,纯甲苯的蒸气压为38.7 kPa。两液体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若有苯-甲苯的气-液平衡混合物,80 ?C时气相中苯的摩尔分数,求液相的组成。 解:根据Raoult定律 4. A,B两液体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已知在温度t时纯A的饱和蒸气压 ,纯B的饱和蒸气压。 (1)在温度t下,于气缸中将组成为的A, B混合气体恒温缓慢压缩,求凝结出第一滴微小液滴时系统的总压及该液滴的组成(以摩尔分数表示)为多少? (2)若将A, B两液体混合,并使此混合物在100 kPa,温度t下开始沸腾,求该液态混合物的组成及沸腾时饱和蒸气的组成(摩尔分数)。 解:1. 由于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每个组分均符合Raoult定律; 2. 凝结出第

一滴微小液滴时气相组成不变。因此在温度t 混合物在100 kPa ,温度t 下开始沸腾,要求 5. 已知101.325kPa 下,纯苯(A )的正常沸点和摩尔蒸发焓分别为353.3K 和30762J·mol -1,纯甲苯(B )的正常沸点和摩尔蒸发焓分别为383.7K 和31999J·mol -1。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若有该种液态混合物在101.325kPa ,373.1K 沸腾,计算混合物的液相组成。 解:在373.1K 苯的饱和蒸气压为*A,2p ,则 * A,2*A,1 3072611 ln()()0.55518.314373.1353.3 p p =- -= **A,2A,1=1.7422 1.7422176.525p p p kPa θ?=?= 在373.1K 甲苯的饱和蒸气压为*B,2p ,则 * B ,2 *B ,13199911 l n ()()0.28508.314373.1 383.7 p p =--=- * B,2p =0.7520×p =76.198kPa 在液态混合物沸腾时(101.325kPa 下):

物理化学课件及考试习题 试卷 答案第4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习题及答案(DOC)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一、填空题 1、只有系统的____性质才具有偏摩尔量。而偏摩尔量自身是系统的____性质。偏 摩尔量的值与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____。混合适物系统中各组分的同一偏摩尔量间具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分别是____与____。 2、如同温度是热传导的推动力一样,化学势是____传递的推动力。在恒温恒压下多相 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以焓表示的组分i的化学势可写成μi=____。 3、混合理想气体中任一组分B的化学势________;理想溶液中任一组分B的化学 势________;稀溶液中溶剂A的化学势________。 4、由纯组分在恒温恒压下组成理想混合物时,△mix S=__0;△mix G__0;△mix H__0; △ix V__0。 5、理想溶液混合时,?mix V ,?mix S ,?mix G ,?mix H 。 6、比较水的化学势的大小(此处p=101.325kPa):(填>、< 或=) ①μ(l,100℃,p)____μ(g,100℃,p) ②μ(l,100℃,p)____μ(l,100℃,2p) ③μ(g,100℃,p)____μ(g,100℃,2p) ④μ(l,100℃,2p)____μ(g,100℃,2p) ⑤μ(l,101℃,p)____μ(g,101℃,p) 7、非理想溶液溶质的化学势表示式____,其标准态为____。 8、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某物质液汽两相达平衡,则两相的化学势μB(l)与μB(g)_____ 若维持压力不变,升高温度,则μB(l)和μB(g)都______;但μB(l)比μB(g)______。 9、理想溶液中任意组分B的化学势:μB=_______________。 10、298K、101.325kPa,有两瓶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升,溶有0.5mol萘,第二瓶为1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一、选择题 1. 1 mol A与n mol B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65dm3,当x B= 0.8时,A的偏摩尔体积V A= 0.090dm3·mol-1,那么B的偏摩尔V B 为:A (A) 0.140 dm3·mol-1;(B) 0.072 dm3·mol-1; (C) 0.028 dm3·mol-1;(D) 0.010 dm3·mol-1。 2. 对于亨利定律,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仅适用于溶质在气相和溶液相分子状态相同的非电解质稀溶液; (B) 其表达式中的浓度可用x B,c B,m B ; (C) 其表达式中的压力p是指溶液面上的混合气体总压; (D) 对于非理想溶液*B p k x=。 k x≠,只有理想溶液有*B p 3、在293K时,从一组成为NH3·19/2 H2O的大量溶液中取出1molNH3往另一组成为NH3·21H2O 的溶液中转移,此过程的Δμ的表达式为:( C ) A.Δμ=RTln(2/19) B.Δμ=RTln(1/22) C.Δμ=RTln(21/44) D.Δμ=RTln(44/21) 4. 对于偏摩尔量,指出下列说法错误者( C ) (1)偏摩尔量必须有恒温恒压条件; (2)偏摩尔量不随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3)偏摩尔量不随温度T和压力p的变化而变化; (4)偏摩尔量不但随温度T、压力p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也随各组分浓度变化而变化。 (A) (2) (4) (B) (3) (4) (C) (2) (3) (D) (1) (4) 5. 下列气体溶于水溶剂中,哪个气体不能用亨利定律:C (A) N2;(B) O2;(C) NO2;(D) CO 。 6. 298.2K,1×105Pa,有两瓶四氯化碳溶液,第一瓶为1dm3(含有0.2mol的碘),第二瓶为2dm3(含 0.4mol的碘),若以μ1和μ2分别表示两瓶中碘的化学势,则( C ) (A) μ12=μ2(B) 10μ1=μ2(C) μ1=μ2(D) 2μ1=μ2 7. 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B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和c B(c A> c B),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A (A) A杯盐的浓度降低,B杯盐的浓度增加; (B) A杯液体量减少,B杯液体量增加; (C) A杯盐的浓度增加,B杯盐的浓度降低; (D) A、B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8. 化学势不具有的基本性质是( C )

操作系统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文件管理 1、何谓数据项、记录和文件?P203 P204 答:数据项:数据项是最低级的数据组织形式,是数据组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若干个基本数据项组成的。记录: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文件:文件是指由创建者所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素的集合,可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两种。在有结构的文件中,文件由若干个相关记录组成;而无结构文件则被看成是一个字符流。文件在文件系统中是一个最大的数据单位,它描述了一个对象集。 2、文件系统的模型可分为三层,试说明其每一层所包含的基本内容。P206图答:1、对象及其属性:文件、目录、硬盘(磁带)存储空间;2、对对象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文件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3、文件系统的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 3、试说明用户可以对文件施加的主要操作有哪些。P207 答:1、最基本的文件操作:创建文件、删除文件、读文件、写文件、截断文件、设置文件的读/写位置;2、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3、其它文件操作; 4、何谓逻辑文件?何谓物理文件?P208 答:逻辑文件:这是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观察到的文件组织形式,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它独立于文件的物理特性,又称为文件组织。物理结构:又称为文件的存储结构,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这不仅与存储介质的存储性能有关,而且与所采用的外存分配方式有关。 5、如何提高对变长记录顺序文件的检索速度?P210 答:对于变长记录的顺序文件,在顺序读或写时的情况相似,但应分别为它们设置读或写指针,在每次读或写完一个记录后,须将读或写指针加上Li。Li 是刚读或刚写完的记录的长度。 6、试说明对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的检索方法。P211 P212 答:在对索引文件进行检索时,首先是根据用户(程序)提供的关键字,并利用折半查找法去检索索引表,从中找到相应的事项;再利用该表项中给出的指向记录的指针值,去访问所需的记录。在对索引顺序文件进行检索时,首先也是利用用户(程序)所提供的关键字以及某种查找算法去检索索引表,找到该记录所在记录组中第一个记录的表项,从中得到该记录组第一个记录在主文件中的位置;然后,再利用顺序杳找法去查找主文件,从中找到所要求的记录。 7、试从检索速度和存储费用两方面来比较两级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P212 答:两级索引文件:存储费用高,检索速度较快。 索引顺序文件:存储费用不高,检索速度快。 8、试说明顺序文件的结构及其优点。P209 P210 答:第一种是结构:各记录之间的顺序与关键字无关。第二种情况是顺序结构:指文件中的所有记录按关键字(词)排列。可以按关键词的长短从小到大排序,也可以从大到小排序;或按其英文字母顺序排序。顺序文件的最佳应用场合是对诸记录进行指存取时,即每次要读或写一大批记录时。此时,对顺序文件的存取效率是所有逻辑文件中最高的;此外,也只有顺序文件才能存储在磁带上,并能有效地工作。 9、在链接式文件中常用哪种链接方式?为什么?p215 答:采取离散分配方式:链接方式又可分为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两种形式,。在

物理化学习题第三章化学势

第三章化学势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混合物的特点,熟悉多组分系统各种组成的表示法。 2. 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及其应用。 3. 掌握化学势的狭义定义,知道化学势在相变和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4. 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了解气体标准态的含义。 5. 掌握RoUIt定律和Henry定律的含义及用处,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和不同之处。 6. 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7. 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知道如何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和如何描述溶质在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非理想程度。 8. 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来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 混合物是多组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组分平等共存,服从同一个经验规律(即Rault定律),所以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一般是先掌握对混合物的处理方法,然后再扩展到对溶剂和溶质的处理方法。先是对理想状态,然后扩展到对非理想的状态。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化学势的定义有相似之处,都是热力学的容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任一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偏微分。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偏微分的下标上,这一点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偏摩尔量的下标是等温、等压和保持除B以 外的其他组成不变(CHB )。化学势的下标是保持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和保持除B 以外的其他组成不变。唯独偏摩尔GibbS自由能与狭义化学势是一回事,因为GibbS自由能的特征变量是T,p ,偏摩尔量的下标与化学势定义式的下标刚好相同。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比以前恒定组成封闭系统的基本公式,在最后多了一项,这项表示某个组成B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dn B时所引起的相应热力学函数值的改变。最后一项中化学势J B是常数,说明dn B的改变并不是随意的,在数量一定的系统中只发生了dn B的变化,或在数量很大的系统中改变了1 mol, 这样才能维持JB不变。 单组分理想气体的化学势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即

多组分系统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4.1 引 言 1.基本概念 1)多组分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所组成的系统。(多组分系统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相互均匀混合而构成的系统。 (可以是气相、液相或固相) 3)溶 液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在分子级别呈均匀混合而成的系统。 (2)溶液组分命名:溶质,溶剂。 (3)分类: (1)固态溶液、液态溶液。 (2)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4)应注意问题:形成溶液后,一般溶质、溶剂受力 情况与纯组分受力情况不同,所以对它们研究方法是不同的。 2.溶液中物质受力情况 溶剂-溶剂 f 11 ,溶质-溶质 f 22 ,溶剂-溶质 f 12。 1) 纯态: 溶质 f 22 溶剂 f 11 2) 稀溶液: 溶质 f 22 溶剂 f 11 3) 中等浓度: 溶质 f 22,f 12 溶剂 f 12, f 11 4) 高浓度: 溶质 f 22 溶剂 f 12 3.受力变化同热效应关系 1) 放热 2) 吸热 3) 不吸热不放热 §4.2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1.组成表示法 1)B 的质量浓度: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所含B 的质量。 1211,22f f f >121122,f f f <121122f f f ==()B B m V ρ=

单位 与T 有关 2)B 的质量分数:单位质量混合物中所含B 的质量。 单位为1,与T 无关 3)B 的浓度: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所含B 的物质的量。 单位 或 同T 有关。 4)B 的摩尔分数( 或 ):组分B 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中总物质的量的比值。 单位为1,与T 无关 液体用 ,气体用 5)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每千克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单位 与T 无关。 6)溶质B 的摩尔比:单位物质的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单位为1,与T 无关。 2.常用的浓度表示法之间的关系 1) 与 的关系:若取1000 g 溶剂 对稀溶液 2) 与 关系: -3 kg m ?B B W w W =B B n c V =-3 mol m ?-3mol dm ?B x B y B B n x n = B x B y ()B B A n m m = ?-1 mol kg B B A n r n =B x B m B B B A B n n x n n n ==+∑A B B A B B B A 10001000m x m m M M m M == ++∑∑A B 1000 M m <<∑B A B 1000 m M x = B x B C A B B B W W c M ρρ=-=-∑∑A B B B B A A B B B B B B B A A c c c M x W c M c M c M c c M M ρρ===--+++∑∑∑∑∑()B A B A B B c M x c M M ρ=+-∑

操作系统第六章

第六章 一、问答题 1、磁盘容错技术可以分为哪三级? 2、目前最广泛采用的目录结构是哪种?它有什么优点? 3、文件在磁盘上存放的形式有几种?它们与存取方法有何关系? 4、简述文件控制块中包含的内容。 5、假设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文件目录系统,用户甲要用文件A、B、C、E,用户乙要用文件A、D、E、F。已知用户甲的文件A与用户乙的文件A实际上不是同一个文件;用户甲的文件C与用户乙的文件F实际上是同一个文件;甲、乙两用户的文件E是同一个文件。试问你是否可以拟定一种文件目录组织方案,使得甲、乙两用户既能共享文件而又不造成混乱? 6、比较电梯调度算法和最短寻找时间优先调度算法。 7、简述一种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 8、文件在磁盘上存放的形式有几种?它们与存取方法有何关系? 9、为了能够查找到文件的位置,在采用连续文件、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时,在目录中需要登记哪些内容? 10、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什么是文件的物理结构? 11、一个比较完善的文件系统应该具备哪些功能? 12、什么叫文件? 13、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常用的逻辑结构有哪几种?有何特点? 14、文件目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15、总结文件的物理结构和文件存取方法间的关系。

16、文件的保护和保密措施有哪些? 二、计算题 1、假定有一个磁盘组共有100个柱面,每个柱面上有8个磁道,每个盘面被划分成8个扇区。现有一个含有6400个逻辑记录的文件,逻辑记录的大小与扇区大小一致,该文件以顺序结构的形式被存放到磁盘上。柱面、磁道、扇区的编号均从“0”开始,逻辑记录的编号也从“0”开始。文件信息从0柱面、0磁道、0扇区开始存放,试问: ①该文件的第3680个逻辑记录应存放在哪个柱面的第几磁道的第几个扇区? ②第78柱面的第6磁道的第6扇区中存放了该文件的第几个逻辑记录? 2、有一计算机系统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位示图(行号、列号都从0开始编号)来管理空闲盘块。如果盘块从1开始编号,每个盘块的大小为4KB。 ⑴现要为文件分配两个盘块,试具体说明分配过程。 ⑵若要释放磁盘的第100块,应如何处理? 0123456789101112131415 1 2 3 4 5 6 3、采用UNIX操作系统的某系统的专用块内容为:空闲块数3,然后依次登记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一、判断题: 1 克拉佩龙方程适用于纯物质的任何两相平衡。() 2 克—克方程比克拉佩龙方程的精确度高。( ) 3 一定温度下的乙醇水溶液,可应用克—克方程式计算其饱和蒸气压。() 4 将克—克方程的微分式用于纯物质的液气两相平衡,因为vap H m>0,所以随着温度的 升高,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总是升高的。() 5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总蒸气压大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气压。() 6 理想混合气体中任意组分B的逸度就等于其分压力p B。() 7 因为溶入了溶质,故溶液的凝固点一定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8 溶剂中溶入挥发性溶质,肯定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升高。() 9 理想稀溶液中的溶剂遵从亨利定律,溶质遵从拉乌尔定律() 10 理想液态混合物与其蒸气成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总压力p与液相组成x B呈线性关 系。() 11 如同理想气体一样,理想液态混合物中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12 一定温度下,微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其平衡气相分压成正比。() 13 化学势是一广度量。() 14 只有广度性质才有偏摩尔量。() 15 稀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16 单组分系统的熔点随压力的变化可用克劳休斯-克拉佩龙方程解释。() 17.公式d G = -S d T + V d p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18.某一体系达平衡时,熵最大,自由能最小。() 19.封闭体系中,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G和?G<0,则此变化过程一定能发生。() 20.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得出,从而得到。() 21.只有可逆过程的?G才可以直接计算。() 22.凡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一定都是自发过程。() 23.只做体积功的封闭体系,的值一定大于零。() 24.偏摩尔量就是化学势。() 25.在一个多组分溶液中,只有溶质才有偏摩尔量。() 26.两组分混合成溶液时,没有热效应产生,此时形成的溶液为理想溶液。() 27.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既适合于理想溶液,也适合于稀溶液。() 28.偏摩尔量因为与浓度有关,因此它不是一个强度性质。() 29.化学势判据就是Gibbs自由能判据。() 30.自由能G是一状态函数,从始态I到终态II,不管经历何途径,?G总是一定的。()31.定温、定压及W/=0时,化学反应达平衡,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产物的化学势之和。()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选择题 1.在373.15K和101325Pa?下水的化学势与水蒸气化学位的关系为 (A) μ(水)=μ(汽) (B) μ(水)<μ(汽) (C) μ(水)>μ(汽) (D) 无法确定答案:A。两相平衡,化学势相等。 2.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稀溶液的依数性 (A) 凝固点降低(B)沸点升高 (C) 渗透压(D)蒸气压升高答案:D。稀溶液的依数性之一为蒸气压下降。 3.98K时,A、B两种气体在水中的亨利常数分别为 k1和 k2,且k1> k2,则当P1=P2时,A、B在水中的溶解量C1 和 C2 的关系为 (A) C1>C2 (B) C1<C2 (C) C1=C2 (D) 不能确定答案:B 4.将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将引起 (A)沸点升高 (B)熔点升高(C)蒸气压升高(D)都不对答案:A。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沸点 升高、凝固点下降、蒸气压下降和渗透压。 5.涉及纯物质标准状态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就是标准压力P(100KPa)下的状态 (B)纯液体物质的标准状态就是标准压力P(100KPa)下的纯液体 (C)纯固体物质的标准状态就是标准压力P(100KPa)下的纯固体 (D)不同的物质在相同温度下都处于标准状态时,它们的同一热力学函数值都应相同答案:D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下面的述都与它们有关,其中正确的是 (A) 只有溶质不挥发的稀溶液才有这些依数性(B) 所有依数性都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成正比 (C) 所有依数性都与溶剂的性质无关(D) 所有依数性都与溶质的性质有关答案:B 7.关于亨利系数,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其值与温度、浓度和压力有关 (B) 其值只与温度、溶质性质和浓度标度有关 (C) 其值与溶剂性质、温度和浓度大小有关(D) 其值与温度、溶剂和溶质的性质及浓度标度等因素都有关答案:D 8.定义偏摩尔量时规定的条件是 (A) 等温等压 (B) 等熵等压 (C) 等温, 溶液浓度不变 (D) 等温等压, 溶液浓度不变答案:D 9.关于偏摩尔量,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偏摩尔量的绝对值都可求算 (B) 系统的容量性质才有偏摩尔量 (C) 同一系统的各个偏摩尔量之间彼此无关(D) 没有热力学过程就没有偏摩尔量答案:B 10.关于偏摩尔量, 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 其值与物质的数量无关 (B) 系统的强度性质无偏摩尔量(C) 纯物质的偏摩尔量等于它的摩尔量 (D) 偏摩尔量的数值只能为整数或零答案:D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五章相平衡 一、选择题 1.NH4HS (s) 和任意量的NH3 (g) 及H2S (g) 达平衡时有(Ф代表相数):( ) (A) C = 2,Ф = 2,f = 2 (B) C = 1,Ф = 2,f = 1 (C) C = 2,Ф = 3,f = 2 (D) C = 3,Ф = 2,f = 3 2. FeCl3和H2O 能形成FeCl3·6H2O,2FeCl3·7H2O,2FeCl3·5H2O,FeCl3·2H2O四种水合物,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的相数Ф分别为: ( ) (A) C = 3,Ф = 4 (B) C = 2,Ф = 4 (C) C = 2,Ф = 3 (D) C = 3,Ф = 5 3.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 O (s)、H2SO4·2H2O (s)、H2SO4·4H2O (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 (A) 3 种(B) 2 种(C) 1 种(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4. 某体系存在C (s)、H2O (g)、CO (g)、CO2 (g)、H2 (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H2O (g) + C (s) = H2 (g) + CO (g); CO2 (g) + H2 (g) = H2O (g) + CO (g); CO2 (g) + C (s) = 2CO (g)。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 为: ( ) (A) C = 3 (B) C = 2 (C) C = 1 (D) C = 4 5. 298K 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整个体系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为( ) (A) C = 2,Ф = 2,f = 1 (B) C = 2,Ф = 2,f = 2 (C) C = 2,Ф = 1,f = 2 (D) C = 2,Ф = 1,f = 3 6.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B) 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D)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7. 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 (A) 固定(B) 随温度改变(C) 随压力改变(D) 无法判断 8. 在pΘ下,用水蒸汽蒸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 ( ) (A) 必低于373.2K (B) 必高于373.2K (C)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D)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 9. 水的三相点是:( ) (A) 某一温度,超过此温度,液相就不能存在 (B) 通常发现在很靠近正常沸点的某一温度 (C) 液体的蒸气压等于25 °C时的蒸气压三倍数值时的温度 (D) 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 10. 当Clausius-Clapeyron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 (A) p 必随T 之升高而降低(B) p必不随T而变 (C) p必随T 之升高而变大(D) p随T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 11. 在0 °C到100 °C的温度范围内,液态水的蒸气压p与T 的关系为:lg(p/Pa)=-2265/T+11.101,某高

(完整版)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文件管理 1. 何谓数据项、记录和文件? a.数据项是最低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可分为基本数据项和组合数据项。基本数据项是用于描述一个对象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即原子数据,又称为数据元素或字段。组合数据项则由若干个基本数据项构成。 b.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某方面的属性。 c. 文件是指有创建者所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提。 4. 何谓逻辑文件?何谓物理文件?(何谓文件逻辑结构?何谓文件的物理 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指从用户的观点出发所观察到的文件组织形式,也就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它独立于物理特性,;而文件的物理结构则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与存储介质的存储性能有关。 5. 如何提高对变长记录顺序文件的检索速度? 为了提高对变长记录顺序文件的检索速度,可为其建立一张索引表,以主文件中每条记录的长度及指向对应记录的指针(即该记录在逻辑地址空间的首址)作为相应每个表项的内容。由于索引表本身是一个定长记录的顺序文件,若将其按记录键排序,则可以实现对主文件的方便快速的直接存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文件较大,应通过建立分组多级索引以进一步提高检索效率。 8. 试说明顺序文件的结构及其优点。 顺序文件中的记录可按照两种顺序进行排列,若各记录按存入时间的先后排列所形成的文件是串结构文件,若各记录按关键字排列所形成的文件是顺序结构文件。定长记录通常采用此种结构的文件。 优点:当系统对记录进行批量存取时,顺序文件的存取效率是所有逻辑文件中最高的。 9. 在链接式文件中常采用哪几种连接方式?为什么? 在链接式文件中常采用显式链接方法,由于这种链接方式是把用于链接文件各个物理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内存的一张链表中,而对于查找记录的过程也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相对于隐式链接方式,在检索记录时能有效地调高检索速度,并能大大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节省系统开销。 10. 在MS-DOS 中有两个文件A 和B,A 占用11,12,16 和14 四个盘块;B 占用13,18 和20 三个盘块。试画出在文件A 和B 中个盘块间的链接情况及FAT 的情况。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小结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小结 一、重要概念 混合物(各组分标准态相同)与溶液(分溶剂与溶质,标准态不同), 组成表示:物质B的摩尔分数x B、质量分数w B、(物质的量)浓度c B、质量摩尔浓度b B, 理想稀溶液,理想液态混合物,偏摩尔量,化学势,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与逸度系数,活度与活度系数 二、重要定理与公式 1.稀溶液的性质 (1)拉乌尔定律:稀溶液的溶剂:p A=p A*x A (2)亨利定律:稀溶液的溶质:p B=k x、B x B , p B=k B、C C B , p B=k b、B b B (3)Nernst分配定律: (4)依数性:溶剂蒸气压降低:?p A=p A*x B 凝固点降低: ?T f=K f b B 沸点升高: ?T b=K b b B 渗透压: ∏B=c B RT 2.理想混合物 定义:任一组分在全部组成范围内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液态混合物。 性质:d p=0, d T=0 混合 (1) ?mix V=0 (2) ?mix H=0(3) ?mix S=-nR∑x B ln x B (4) ?mix G=?mix H-T?mix S=nRT∑x B ln x B 3.偏摩尔量

定 义:X B=(X/ n B)T,p,nc≠nB 性质:恒温恒压下:

4.化学势 (1)定义: B=G B=(G/ n B)T,p,nc'≠n B

自发:朝化学势小的方向 (3)化学势的表达式 理想气体:μB=μB*(T,p,y c)=μB(T)+RT ln(py B/p) 实际气体:μB=μB*(T,p,y c)=μB(T)+RT ln(p B/p) 逸度 :有效压力逸度系数:?B= /p B= /py B 理想液态混合物:μB=μB*+RT ln(x B) 真实液态混合物:μB=μB*+RT ln(αB) 活度α=f B x B 在常压下,压力影响可忽略不计,故 μB=μBθ+RT ln(αB) 若气相为理想气体,则活度的计算式: αB=p B/p B* f B=αB/x B=p B/p B*x B 稀溶液:溶剂或溶质:μA=μA+RT ln(x A) 真实溶液 溶剂: μA=μA+RT ln(αA) 溶质:采用质量摩尔浓度时:μB=μB,b+RT ln(αb,B) 采用浓度时μB=μc,B+RT ln(αc,B)

第02章多相多组分系统热力学教案

第二章多相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2.1 均相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混合物和溶液都是一种多组分均相系统。 混合物:用来描述多种物质的气态、液态或固态均相系统,系统中所有物质用不分彼此的方法处理。可以选用相同的方法研究每一个组分的性质。 溶液:用来描述多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均相系统。相对含量较少的叫溶质,较多的叫溶剂。对于溶质的溶剂需建立不同的标准研究。 一组成标度(组成表示法) 1 混合物常用的组成标度 B的质量分数w B=m B/m B的摩尔分数x B=n B/∑ B B n 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n B/V 2 溶质B常用的组成标度 质量摩尔浓度:b B= n B / m A 溶质B的摩尔分数x B=n B/∑ B B n 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n B/V 不同浓度之间可以相互换算。二偏摩尔量

对于一定量的单组分单相封闭系统,一般只要两个状态变量就可以确定系统的状态。而对与均相多组分系统大量实验事实说明: ①均相多组分系统或均相敞开系统其容量性质如体积V ,热力学能U 等不仅是T ,p 的函数,还是系统中各组分物质的量n 的函数,因此要确定均相多组分系统的状态就必须考虑系统的组成。 ②均相多组分系统的容量性质不具有简单的加和性,即V ≠∑B V (B)。 1 偏摩尔量的定义对于任一容量性质Z ,若系统中所含物质的量分别为n 1, n 2,…,则 Z = f (T ,p ,n 1,n 2,…) Z 的微小变化 d Z = n p T Z ,??? ????d T +n T p Z ,? ??? ????d p + 1,,1dn n Z nc P T ???? ???? + 2,,2 dn n Z nc P T ???? ???? +… =n p T Z ,??? ????d T +n T p Z ,???? ????d p + c B B Z n ,p ,T n ∑???? ????d n B 等温、等压条件下 d Z =c B B Z n ,p ,T n ∑???? ????d n B 令: Z B =c B n ,p ,T n Z ?? ?? ???? Z B 表示系统中任意物质B 的偏摩尔量,Z 可为任一容量性质,例 V B =c ,,B n p T n V ???? ???? G B =c ,,B n p T n G ???? ???? S B =c ,,B n p T n S ???? ???? 偏摩尔量的含义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操作系统第六章答案

精品文档 第六章文件管理 1、何谓数据项、记录和文件?P203 P204 答:数据项:数据项是最低级的数据组织形式,是数据组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若干个基本数据项组成的。记录: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文件:文件是指由创建者所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素的集合,可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两种。在有结构的文件中,文件由若干个相关记录组成;而无结构文件则被看成是一个字符流。文件在文件系统中是一个最大的数据单位,它描述了一个对象集。 2、文件系统的模型可分为三层,试说明其每一层所包含的基本内容。P206图答:1、对象及其属性:文件、目录、硬盘(磁带)存储空间;2、对对象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文件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3、文件系统的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 3、试说明用户可以对文件施加的主要操作有哪些。P207 答:1、最基本的文件操作:创建文件、删除文件、读文件、写文件、截断文件、设置文件的读/写位置;2、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3、其它文件操作; 4、何谓逻辑文件?何谓物理文件?P208 答:逻辑文件:这是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观察到的文件组织形式,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它独立于文件的物理特性,又称为文件组织。物理结构:又称为文件的存储结构,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这不仅与存储介质的存储性能有关,而且与所采用的外存分配方式有关。 5、如何提高对变长记录顺序文件的检索速度?P210 答:对于变长记录的顺序文件,在顺序读或写时的情况相似,但应分别为它们设置读或写指针,在每次读或写完一个记录后,须将读或写指针加上Li。Li 是刚读或刚写完的记录的长度。 6、试说明对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的检索方法。P211 P212 答:在对索引文件进行检索时,首先是根据用户(程序)提供的关键字,并利用折半查找法去检索索引表,从中找到相应的事项;再利用该表项中给出的指向记录的指针值,去访问所需的记录。在对索引顺序文件进行检索时,首先也是利用用户(程序)所提供的关键字以及某种查找算法去检索索引表,找到该记录所在记录组中第一个记录的表项,从中得到该记录组第一个记录在主文件中的位置;然后,再利用顺序杳找法去查找主文件,从中找到所要求的记录。 7、试从检索速度和存储费用两方面来比较两级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P212 答:两级索引文件:存储费用高,检索速度较快。 索引顺序文件:存储费用不高,检索速度快。 8、试说明顺序文件的结构及其优点。P209 P210 答:第一种是结构:各记录之间的顺序与关键字无关。第二种情况是顺序结构:指文件中的所有记录按关键字(词)排列。可以按关键词的长短从小到大排序,也可以从大到小排序;或按其英文字母顺序排序。顺序文件的最佳应用场合是对诸记录进行指存取时,即每次要读或写一大批记录时。此时,对顺序文件的存取效率是所有逻辑文件中最高的;此外,也只有顺序文件才能存储在磁带上,并能有效地工作。

操作系统-第6章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六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C )的物理结构对文件随机存取时必须按指针进行,但效率较低。 A 连续文件 B 索引文件 C 链接文件 D 多级索引文件 2、在用户使用完文件后必须做文件的关闭操作,这是为了(D )。 A 把文件的内容写到存储介质上去 B 释放使用文件时所占用的内存 C 切断进程与用户的联系 D 把文件控制块的有关内容写到文件的目录项中去 3、相同名字的文件应允许在一个系统中同时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C )。 A 采用索引文件 B 通过文件共享 C 采用多级目录管理D利用文件分级安全管理 4、设某文件系统采用两级目录结构,主目录中有10个子目录,每个子目录中有10个目录项。在如此同样多目录情况下,最多时,单级目录结构所需的目录项数是两级目录结构检索的目录项数的( C )倍。 A 10 B 8 C 5 D 2 5、下列哪一个选项的描述不是树型目录的优点( C )。 A 解决了文件重名问题 B 提高了文件的检索速度 C 根目录到任何文件有多条通路 D 便于进行存储权限控制 6、下列选项中,( D )不是删除文件中所需要完成的工作。 A 释放文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B 在目录中删除该文件相应的目录项,即文件控制块。 C 若文件为共享文件,还要对共享设置进行处理。 D 对文件原存储单元全部清零。 7、下面对顺序文件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对记录进行批量存取是顺序文件的最佳应用场合,此时对顺序文件的存取效率是所有逻辑文件中最高的。 B 顺序文件的一个缺点是增加或删除一个记录都比较困难。 C 查找一个记录,定长记录的顺序文件比变长记录的顺序文件开销大。 D 磁带只适合存放顺序文件。 8、某系统中,一个FCB占用64B,盘块大小为1KB,文件目录中共有3200个FCB,故查找一个文件平均启动磁盘次数为( C )。 A 50 B 64 C 100 D 200 9、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 )。 A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 实现虚拟存储 C 提高对外存的读写速度 D 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10、下列文件中属于逻辑结构的文件是( D )文件。 A 连续文件B系统文件C 库文件D 流式文件 11、文件系统用( C )组织文件。 A 堆栈 B 指针 C 目录 D 路径 12、为了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B)。 A 约定的方法 B 多级目录 C 路径 D 索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