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疗效评定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急性白血病铁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铁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 关 键 词 】急性 白血病 ; 铁 蛋 白水平 ; 临床 意义
[ 中图分类号】R 7 3 3 . 7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 0 3( c ) 一 O 1 1 2 — 0 2
急 性 白血 病 是 一 种 相 对 严 重 的 病 症 , 血 清 铁 蛋 白在 骨 髓 增 生 血 病 初 发 期 以及 复 发 期 、 难 治 期 患 者三 组 之 间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的异 常 综 合 症 表 现 中又 呈 现 出一 定 的 水平 , 并且 有 增 高 的趋 势 , 此 外, 血 清 铁 蛋 白水平 也 会 随 着 病 情 的 改 善 而 发 生 相 应 的 变 化 , 具 有 很 大 的关 联 性 , 在 全 面 观 察 并 研 究 急性 白血 病 铁 蛋 白水 平 的 基
1 . 2 方 法
加, 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从 当前 的 治疗 情 况 来 看 , 急性 白血 病 只 是 由于 造 血干 细胞 的恶
3 例、 ANL L 7 例其中C ML 急 变2 例, 年龄3 3 ~ 7 8 岁, 平均年龄4 6 . 3 5 性 克隆性疾病 , 在治疗 的不同阶段 , 尤其是在 出发期、 复发期 以及
2 3 ~ 6 5 岁, 平均年龄4 O . 7 5 岁; 完 全缓解组 l 0 例中, AL L 4 例、 ANL L 果, 促 使 铁 蛋 白的 整 体 运 转 , 增 强 整 体 的 清 除 能 力 和 释放 血 量 增
9 例, 年龄2 4 ~ 6 6 岁, 平均年龄3 8 . 7 5 岁; 复发 组1 0 例中, ALL 5 例、 ANL L 5 例, 年龄3 2 ~ 7 6 岁, 平 均年 龄4 3 . 6 5 岁。 难治组1 O 例 中, AL L 岁。 所 有病 人 6 个月内均 未 用 过铁 剂 及 其他 有影 响 的药 物 。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方法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中恶性白细胞增殖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它主要影响粒细胞系列和红细胞系列,导致异常白细胞增加和正常血细胞减少。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是关键,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来确定。

以下是急性白血病的常用诊断方法。

1. 临床症状与体征评估: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常表现出疲劳、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易出血,容易感染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用药、家族史等信息。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首要方法。

全血细胞计数可以显示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或降低,而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则会减少。

此外,血片检查可以观察到异常的白细胞,如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

3. 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急性白血病的“金标准”。

通过骨髓穿刺可以观察到骨髓中是否存在异常的白细胞,并确定白血病的亚型。

骨髓样本通常会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以确定细胞类型和表面标记物。

此外,可以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以检测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

4. 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急性白血病的亚型和分型。

例如,流式细胞术可以检测表面标记物,如CD34、CD13和CD33等,以确定细胞的成熟度和起源。

此外,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检测特定的标志物,如酸性磷酸酶(ALP)、MPO(髓过氧化物酶)等。

5. 骨髓活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骨髓穿刺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时,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髓组织结构信息,并观察是否存在髓外浸润。

6. 分子遗传学检查:分子遗传学检查可以检测特定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这对于确定预后和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和FLT3基因突变,可以确定药物靶点和治疗方案。

总之,急性白血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血液检查、骨髓穿刺检查、免疫学检查、骨髓活检和分子遗传学检查等多种方法。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检查结果,可以确定是否患有急性白血病,亚型和预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临床分析中的血清铁测定及其诊断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血清铁测定及其诊断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血清铁测定及其诊断意义血清铁测定是临床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内铁的储存和代谢情况。

铁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氧合作用、能量代谢和免疫反应等。

因此,通过血清铁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铁过载等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一、血清铁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血清铁的测定基于FerroZine荧光法或巴黎绿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化学试剂与血清中的游离铁发生反应,产生荧光或色素,通过测量荧光或色素的强度来定量血清铁的含量。

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稳定的特点。

通常,医生会将患者的静脉血抽取一定量,并离心分离血清。

然后,将血清样品与化学试剂反应,形成特定的荧光或色素。

最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或荧光光度计对血清样品进行测量,并根据标准曲线来确定血清铁含量。

二、血清铁测定的临床应用1.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足够的铁供应,导致红细胞合成受阻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类型。

通过血清铁测定,可以判断血清铁是否减少,从而辅助诊断缺铁性贫血。

通常情况下,血清铁水平低于60微克/分升可以提示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

2. 铁过载的判断铁过载是指体内铁的储存超过正常范围,对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常见的铁过载病症包括先天性血色素病、酒精性肝病以及长期输血等。

通过血清铁测定,可以评估患者体内铁的储存情况,及时发现和监测铁过载的程度。

3. 铁代谢相关疾病的筛查血清铁测定还可用于筛查与铁代谢相关的疾病,如遗传性血患(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

这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导致铁在体内大量积累。

早期通过血清铁测定可以发现这些患者并进行进一步的基因检测。

三、血清铁测定的局限性尽管血清铁测定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血清铁测定只能反映短期内的铁代谢情况,无法评估长期铁负荷的情况。

其次,血清铁测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作息、感染等。

《2024年SF、LDH、WT-1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范文

《2024年SF、LDH、WT-1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范文

《SF、LDH、WT-1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篇一一、引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以造血干细胞异常为特征的克隆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样,其诊断与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学指标在MD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SF(血清铁蛋白)、LDH (乳酸脱氢酶)及WT-1(Wilms肿瘤基因1)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二、SF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SF,即血清铁蛋白,是一种与铁代谢密切相关的蛋白质。

在MDS患者中,SF的水平可因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异。

研究表明,SF水平的升高可能与MDS患者的贫血程度相关,其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MDS的诊断中,SF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铁过载的风险,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MDS的进展。

然而,由于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SF水平升高,因此,在诊断MDS时需结合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

在预后评估方面,SF水平可反映MD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持续升高的SF水平可能提示患者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不佳,这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LDH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LDH(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参与糖酵解过程的酶。

在MDS 患者中,LDH水平的变化可反映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情况。

在MDS的诊断中,LDH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提示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有助于早期发现MDS。

此外,LDH水平的动态变化也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及疾病进展。

在预后评估方面,LDH水平可作为评估MDS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LDH水平升高的MDS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

因此,医生在评估MDS患者的预后时,应充分考虑LDH水平的变化。

四、WT-1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WT-1是一种与造血干细胞分化及增殖密切相关的基因。

在MDS中,WT-1的表达水平可反映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情况。

在MDS的诊断中,WT-1的表达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MDS。

《2024年SF、LDH、WT-1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范文

《2024年SF、LDH、WT-1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范文

《SF、LDH、WT-1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篇一一、引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以骨髓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难治性血细胞病。

其诊断及预后评估依赖于多方面的医学检测与指标。

其中,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及WT-1基因表达水平,作为血液肿瘤及造血系统疾病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在MD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三项指标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二、SF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血清铁蛋白(SF)是一种与铁代谢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其水平的变化能够反映体内铁代谢的状态。

在MDS中,SF水平可反映患者贫血的程度和造血功能状态。

当SF值显著升高时,可能提示骨髓病态造血活动的增加和病情的进展。

因此,SF检测有助于MD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三、LDH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乳酸脱氢酶(LDH)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酶,其水平变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MDS中,LDH 的升高往往与骨髓病态造血的严重程度和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关。

因此,LDH可以作为M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高水平的LDH可能提示患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四、WT-1在M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WT-1基因是一种与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密切相关的基因。

在MDS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疾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WT-1的高表达可能提示MDS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较高,且与疾病的转化和不良预后相关。

因此,WT-1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有助于MD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五、结论SF、LDH、WT-1作为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在MD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SF能够反映患者贫血的程度和造血功能状态;LDH则与骨髓病态造血的严重程度和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关;而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则与疾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综合运用这些指标进行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助于提高MDS的诊断准确性和预后判断的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血清铁蛋白测定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意义

血清铁蛋白测定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意义

血清铁蛋白测定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意义
阳本孝;李安柏;何铁山;陈松年
【期刊名称】《铁道医学》
【年(卷),期】1993(21)4
【摘要】28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及输血前的血清铁蛋白(S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13例缓解病例的SF含量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亦显著低于7例未缓解病例,(P<0.01),与正常对照的组SF水平相接近(P>0.05)。

因此,SF测定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病情判断以及化疗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

【总页数】2页(P223-224)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白血病
【作者】阳本孝;李安柏;何铁山;陈松年
【作者单位】衡阳铁路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10.4
【相关文献】
1.IL-12,IFN-γ,EPO及铁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张鲁壮;宋晓洁;崔喜才;祁振国;于兰
2.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血清铁、铁蛋白测定在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J], 姚晨;叶亚军
3.血清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李妍;
刘俊闪;史利欢
4.血清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王玮;刘烨;黄垚
5.血清铁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J], 丁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SF)临床意义:一、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铁蛋白是一种含有铁离子的水溶性蛋白质,为人体内仅次于血红蛋白的铁含量丰富的蛋白质,是检查体内铁缺乏的最灵敏指标。

在缺铁性贫血时由于体内铁离子含量减少,血清铁蛋白会明显下降,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造血功能停滞,铁蛋白未被利用,导致体内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

在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大量被破坏,铁离子释放入血,也会导致血清铁蛋白的升高。

二、血液疾病的辅助诊断白血病时以体内白细胞广泛而无控制的增生为特点的~~~且白细胞大多为未成熟和形态异常的白细胞,这些细胞合成铁蛋白的能力增强,故血清铁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时增高显著,同时它的含量和外周血和骨髓中的原始幼稚细胞的数量正相关。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急变期血清铁蛋白升高,所以血清铁蛋白也可作为白血病治疗和预后的一个指标(注意:需排除肝储备功能损害造成的血清铁蛋白升高)。

淋巴瘤时,由于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细胞恶性增生,血清铁蛋白含量升高,呈进行性递增,与病情的活动性和肿瘤扩散性有关。

血清铁蛋白可作为淋巴瘤,特别时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非特异性病情观察的有价值的指标。

铁蛋白升高的原因可能与白血病铁蛋白升高的原因相似。

三、恶性肿瘤的诊断原发性肝癌,当怀疑患者有原发性肝癌时,一般认为血清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的第一标志物之后,SF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第二标志物。

SF的显著升高的机理主要有:一、肝组织变性坏死,使贮存的铁蛋白释放,(与SGPT 类似)二、肿瘤细胞可以大量合成铁蛋白。

三、肝脏功能下降,对于铁蛋白的廓清率降低。

同时,血清SF的浓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肝硬化存在,肝脏贮存亚铁离子量及肿瘤的大小有关。

所以,在AFP(-)肝癌拟诊者。

SF测定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补充检查项目。

其他肿瘤的诊断据国内外多数学者报道:肺癌,乳癌,宫颈癌,等患者SF均有明显的升高,且与病情程度相关。

可作为肿瘤处与活动期的指标之一。

亦可作为恶,良性胸水和腹水的鉴别指标。

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发热患者中的价值

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发热患者中的价值

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发热患者中的价值李燕妮;何新发【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发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6例急性白血病伴发热患者,其中肿瘤热组16例,药物热组19例,细菌感染组71例(一般感染50例,血培养阳性21例),各组患者发热期间(12 h内)检测血清SF、CRP、PCT、D二聚体.结果细菌感染组、肿瘤热组、药物热组血清SF、CRP、PCT、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肿瘤热组及药物热组(P<0.05),肿瘤热组与药物热组PCT、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PCT 水平高于一般感染组(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P<0.05).结论 SF、CRP、PCT、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发热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CRP、SF、D二聚体对鉴别发热类型意义不大,而PCT对鉴别细菌感染类型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6(038)011【总页数】3页(P1611-1613)【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发热【作者】李燕妮;何新发【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玉林市537000;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玉林市5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发病率较高[1]。

AL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化疗后出现发热的患者较多,发热原因常见的有细菌感染、药物、肿瘤本身引起的肿瘤热等。

在目前的医疗检查手段中能快速明确发热原因的并不多,微生物血培养耗时长,阳性率低,其他检测项目如血沉、白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特异性不强,对发热原因分析没有针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铁蛋白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疗效评定中的价值发表时间:2016-06-21T09:26:33.0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作者:刘志刚唐川张松徐善亮[导读] 近年研究[1-3]发现,许多恶性肿瘤可以合成和分泌SF,使血清SF 的浓度增高。

刘志刚唐川张松徐善亮(大竹县人民医院血液科四川达州 63510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疗效评定中的价值。

方法:将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归为研究组,随机分化疗前的初诊患者为研究1组可31例;经过化疗后缓解的患者为研究2组33例;再30例健康人员归为对照组,通过对照组与研究1组进行SF对比研究分析,研究1组与研究2组进行SF对比分析。

结果:经研究表明,研究组1组血清铁蛋白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比较差异(P<0.05)。

研究1组与研究2组的SF对比,研究2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说明通过1-6个疗程化疗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铁蛋白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具有显著的比较差异(P<0.05)。

结论:由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铁代谢紊乱等情况,血清铁蛋白检测的结果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诊断和疗效的观察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检测;急性白血病;诊断;疗效评定;价值【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029-02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ferritin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leukemiaLiu Zhigang, Tang Chuan, Zhang Song, Xu Shanlia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azhu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Dazhou 635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erum ferritin (SF) detection in acute leukemia diagnosis and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value.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were classified as group, random points before chemotherapy was as the study group 1 to 31 cases; For study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remission after chemotherapy in 33 cases; 30 cases of healthy persons as control group, again through the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1 SF,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study 1 and study 2 group SF, contrast analysis. Result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eam 1 set of serum ferritin level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of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Study 1 and study 2 group of SF, contrast, study two groups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serum ferritin, explanation by 1-6 courses of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after serum ferritin gradually returned to normal level, the comparison of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Due to the presence of iron metabolism disorders such as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serum ferritin detection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cute leukemia diagnosi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indexes, has very important valu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The serum ferritin detection; Acute leukemia; Diagnosis;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The value of近年研究[1-3]发现,许多恶性肿瘤可以合成和分泌SF,使血清SF 的浓度增高,因此常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但是在急性白血病诊断、疗效评定中SF的价值研究文献报告较少,故我院从2014年1月~2015年10月针对该课题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4例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归为研究组,然后将30例健康人员归为对照组。

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人群: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34.5±5.7)岁,凡具有肝病、感染等可干扰血清铁蛋白测定的研究对象不列入对照组;研究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3例,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0.6.5±8.4)岁,有肝病、感染等病例先进行治疗,待干扰血清铁蛋白测定因素排除后再采集标本进行SF测定,如果SF测定的干扰因素不能排除的病例不列入研究组。

1.2 方法将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归为研究组,随机分化疗前的初诊患者为研究1组31例;经过化疗后缓解(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的患者为研究2组33例;再30例健康人员归为对照组,通过对照组与研究1组进行SF对比研究分析,研究1组与研究2组进行SF对比分析。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为健康人群,已排除有肝病、感染等可干扰血清铁蛋白测定的研究对象不需用特殊治疗;研究组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入院后若发现有干扰SF检测因素的患者,首先是治疗影响SF检测的疾病,如有感染存在的进行联合抗生素治疗,有肝功异常的则保肝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则抗病毒治疗,疗程7天,待干扰因素排除后所有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采集SF检测标本,经过治疗若仍然不能排除影响SF检测疾病该病例不列入研究组。

急性白血病的化疗:AML采取DA、MA或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疗,1~6疗程,ALL采取VP、VLP或VDLP 方案治疗,1~6疗程,根据张之南关于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4]进行评定达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

1.2.2标本采集和检测研究组所有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在没有输血与化疗前进行抽血;而健康人员则进行空腹非抗凝血(4mL)检测;将血清分离后,放置到冰箱进行冷藏,1周后进行血清铁蛋白检测。

主要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SF检测,其中正常参考值为23~274 g/L。

1.3 评价指标经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在排除干扰的情况下可能预示着病人患有急性白血病或存在白血病复发等情况,之后如果白血病患者血清铁蛋白下降,可以表示患者白血病治疗后得到缓解。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χ2检验。

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经研究表明,研究组1组血清铁蛋白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比较差异(P<0.05)。

通过长时间的抗肿瘤治疗后,研究1组与研究2组的SF对比,研究2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说明在1~6个疗程化疗后急性白血病达到PR、CR患者的血清铁蛋白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具有显著的比较差异(P<0.05)。

表两组人员的SF的测定结果( g/L)列数 AML ALL研究1 31 763.6±200.5 743.6±310.7研究2 33 476.7±124.7 563.1±189.2对照组 33 156.87±108.53.讨论血清铁蛋白(SF) 是一种高分子的铁结合蛋白,是铁的主要储存形式之一,它主要分布于肝脏、脾脏、骨髓组织中,能够反映体内铁存储量,是判断体内铁缺乏及超负荷的有效指标[5]。

1972 年Addison 首先采用免疫法测定SF, 发现其较好地反映体内储存铁的情况, 有很好的相关性[6] ,SF按机体的需要向血清中释放,当人机体出现疾病时,血清中SF可出现异常改变。

白血病患者SF升高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合成铁蛋白异常增加,随着白血病细胞的大量破坏,铁蛋白释放入血中,血清不能及时清除过量的铁蛋白,是导致白血病患者SF水平升高的重要因素。

另外,网状内皮系统释放SF过多,以及白血病细胞代谢产物干扰了血红蛋白合成,铁利用下降,使SF进一步升高[7]。

但我们研究发现急性白血病组在化疗有效时其SF明显降低, 在病情复发时SF 又升高, 与薛继强等[8] 报道一致, 提示SF 在急性白血病可作为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

急性白血病属于造血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恶性疾病[9]。

诱导化疗是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化疗会对患者产生很多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机体防御能力减退、免疫功能及造血功能下降,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生命[10]。

经临床研究发现,研究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在排除干扰的情况下可能预示着病人患有急性白血病或存在白血病复发等情况,如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铁蛋白下降,可以表示患者急性白血病治疗后得到缓解。

这就说明SF降低,铁表示代谢紊乱得以纠正,但要注意的是,SF不能完全反映近期治疗效果,只对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说明急性白血病是否能长期缓解还与其他原因具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经研究表明,研究组1组血清铁蛋白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比较差异(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