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合集下载

《诉衷情》译文及赏析

《诉衷情》译文及赏析

《诉衷情》译文及赏析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背景选自《放翁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的爱国人。

注释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

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霜: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

译文1: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江湖!译文2: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建功立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景,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译文3: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译文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译文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译文《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译文《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注释⑴诉衷情:词牌名。

⑵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⑶戍(shù):守边。

梁州:《宋史·地理志》:“兴元府,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

”治所在南郑。

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⑷关河:关塞、河流。

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

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

梦断:梦醒。

⑸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⑹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

南宋词中多指金人。

此处指金入侵者。

⑺鬓:鬓发。

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⑻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

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⑼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

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有“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句。

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赏析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赏析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赏析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匹马奔赴边境戍守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注释诉衷情:词牌名。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戍(shù):守边。

梁州:治所在南郑。

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关河:关塞、河流。

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

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

南宋词中多指金人。

此处指金入侵者。

鬓:鬓发。

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

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

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赏析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

全词格调苍凉悲壮,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诉衷情》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

①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②弱柳蝶交飞,依依。

③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注释】
①雨霏微:细雨蒙蒙。

②“金带枕”三句:极言女主人公的居室和床上用品十分华美。

帷:这里指“帷房”,妇女居住的内室。

③交飞:比翼齐飞。

④辽阳:地名,在今辽宁沈阳市以南的辽河之东,这里指征人所在的地方。

梦中归:丈夫远征未归,近来连书信都少了,女主人公极为思念,以至在梦中见到丈夫归来了。

【译文】
莺儿娇语,花儿飞舞,这春天的白昼已过正午。

蒙蒙细雨满天飞,女郎独守空屋。

望着床上的金带枕、宫锦被,伤心地拉上绣着凤凰的帐帷。

柔嫩的柳枝下,粉蝶儿比翼齐飞,那依依不舍的样子令人心醉。

远戍辽阳的丈夫近来书信稀少,只能在梦中看他把家回。

【集评】
清·陈廷焯:“节愈促,词愈婉,结三字凄绝。

”(《别调集》卷一)
【赏析】
本首对思妇独处时的百无聊赖场景刻画得很生动。

时间是春天的中午,虽然细雨蒙蒙,却不能稍减鸟语花香的赏心悦目。

然而,女主人公都无心无绪,只是在华屋中懒洋洋地午睡。

原来她的丈夫远在辽阳未归,而且近来连书信都越来越稀少
了。

所以,越是杨柳依依,蝴蝶双飞,越是勾起她的孤独感,越是加重对丈夫的思念,以致白天短短的午睡中,都梦见丈夫意外地归来,难怪陈廷焯说“结三字凄绝”。

陆游《诉衷情》全文赏析

陆游《诉衷情》全文赏析

陆游《诉衷情》全文赏析陆游《诉衷情》全文赏析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

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龙榆生《格律》原书收平仄韵错叶格(格二),双调平韵格未收。

平韵格流传较广,宜为定格。

平仄韵错叶格,《金奁集》入“越调”。

三十三字,六平韵为主,五仄韵两部错叶。

原为单调,后演为双调。

韦庄、黄庭坚、张先、陆游、李清照、吴文英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

陆游《诉衷情》全文赏析篇1《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宋陆游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年代: 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作品赏析陆游有《诉衷情》词二首,其中一首的首句是“ 当年万里觅封候”,另外一首即此词。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陆游六十六岁,闲居山阴(浙江绍兴),曾作诗《予十年间两坐斥,罪虽擢发莫数,而诗为首,谓之‘ 嘲咏风月’。

既还山,遂以‘风月’名小轩,且作绝句》,这首词中有“平章风月,别是功名”之句,可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可以此为参照。

词的上片是忆旧。

起首两句写早年的政治生活。

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 ),陆游由福州决曹掾被荐到临安,以右从事郎为枢密院敕令所删定官,由九品升为八品,这是他入朝为官的开始。

唐宋时九品官服色青,陆游以九品官入京改职,言“青衫”十分贴切。

绍兴三十二年九月,任枢密院编修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这两任都是史官职事。

这期间交识的同辈人士,有周必大、范成大、郑樵、李浩、王十朋、杜起莘、林栗、曾逢、王质等,都是一时俊彦。

所以才说“结友尽豪英”。

下两句词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很鼓舞人的。

“蜡封侯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写任圣政所检讨官时的活动。

这时宋孝宗刚即位,欲有所作为,遂恢复。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原文译文及赏析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原文译文及赏析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原文译文及赏析本词通过女主人公口语式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作为一个闺中弱女子被负心人所折磨而带来的心灵创伤,表现了旧社会情爱悲剧的一个方面。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词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的翻译鉴赏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参考。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唐代:顾夐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译文漫漫长夜你撇下我远走到哪里?没有一点音讯。

香阁门儿关上,眉儿紧紧皱起,月亮就要西沉。

怎么忍心不把你追寻?怨恨这孤眠独寝。

只有换我的心,变作你的心,你才会知道这相思有多么深。

注释①诉衷情:唐教坊曲名。

因毛文锡词句有“桃花流水漾纵横”,又名《桃花水》;因顾夐本词,又名《怨孤衾》。

②永夜:长夜。

③眉敛:指皱眉愁苦之状。

④争忍:怎忍。

⑤孤衾:喻独宿。

鉴赏这首词通过女主人公口语式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作为一个闺中弱女子被负心人所折磨而带来的心灵创伤,表现了旧社会情爱悲剧的一个方面。

主人公怨中有爱,爱怨兼发,心情复杂。

作品在艺术构思与表现手法上甚见匠心,深得后代词评家的赞赏。

这是一首单调小令。

开头五句,奏的是感情音响的主旋律——怨。

“永夜”两句,就悬想负心人行踪着笔。

“长夜漫漫,负心人啊,你抛下我到哪里去了?”自问还复自答:“音信已绝,奈何!”着一“绝”字,点出薄悻者之寡信绝情。

“香阁掩”三句,就闺中人己方情况着笔,从环境描写(闺门紧闭)、表情描写(眉头紧皱)、时间推移(斜月将落、长夜将尽)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终宵坐候之难耐。

这两笔归结到一点——对薄悻者之怨。

“争忍”句以下写心池又起新澜。

“争忍”两句是第一个浪头,特点是思之不已,爱怨兼发。

“叫我怎忍心不苦苦追寻啊?”这一句心灵独白,表明她怨中有爱,情丝难解。

但稍加推究,闺门紧闭,室内一目了然,无物可寻。

“寻”这一动作,正好显示她已陷于身难自主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

等到她头脑稍为清醒,又得面对令人心碎的现实——孤衾独处,因而“怨”字又重上心头。

陆游《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1。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2。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3。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4。

【注释】1.觅封侯:寻觅建功立业以取封侯的机会。

封侯,是功成名就的一个标志。

戍:戍边,保卫边疆。

梁州:今陕西汉中市一带古称。

2.关河:关塞、河防,指边境。

何处:不知何处,无踪迹可觅。

梦断:梦破。

尘暗:尘埃密积,使衣物颜色也变暗淡了。

貂裘:皮裘衣。

暗用苏秦说秦王,失志而归,黑貂之裘已敝破的典故。

3.鬓先秋:秋,秋霜,鬓发白如秋霜。

4.天山:今新疆境内之天山,借指前线。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住处泛指,亦即江湖之谓。

【译文】当年我曾不远万里,去建功立业觅取封侯,独自率军在梁州戍守。

而今,壮志已成梦幻,梦中空有边塞、河流,尘土已使貂裘破旧。

敌国未灭,鬓发先秋,老泪空流。

谁会料到我这一生竟会心在天山边塞,身老隐居沧洲。

【赏析】陆放翁是一位英雄词人,少年即有“上马狂胡,下马草军书”之壮志。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结果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叹流年,又成虚度”(《谢池春》)。

此词亦典型地写照了他壮志当年与英雄失路的心境。

词人以“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与“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之今昔对比,极写词人之悲壮;下片又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鼎足对比,形成第二次反差;结句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形成第三次反差。

在三层对比中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写出了英雄壮志破灭的悲慨。

陆游《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陆游《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陆游《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家的词作。

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陆游《诉衷情》及全词翻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释: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霜:白。

空:白白的。

空空的。

料:预料。

翻译: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从前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黯淡。

金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斑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抗金的前线,人却老死在沧州。

(1)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

(4分)(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

(4分)【参考答案】(1)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

本词中“空”字点染出这种近乎绝望的失望与痛苦,感情愈发的悲愤,沉郁。

陆游认为自诩为塞上长城有何用,年事已高,有心无力,“空”“已”二字相映,写出了无限沉痛,极大悲愤。

(回答出相同,且说出相同的情感2分,具体分析两句2分)(2)词人直抒胸臆,把过去的壮志凌云、英姿勃发、渴望建功立业与现实的报国无门、惆怅悲凉、愤慨不满作对比。

塑造了自己鬓发已白、雄心不减、因时时牵挂边关而痛苦呻吟的爱国词人的形象。

(技巧及分析2分,形象及分析2分)二:1、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是:怎样的形象;结合诗句简析形象;形象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词、曲子词(配合乐曲曲调而唱的歌词) 配合乐曲曲调而唱的歌词) 诗余
(“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
长短句(句式长短错落,奇偶相间) 句式长短错落,奇偶相间) 又名乐府、乐章、琴趣…… 从配乐歌词到脱离音乐的独立文体
提问:词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 提问:词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 分类
未酬的浩歌. 未酬的浩歌.词中蕴涵了炽热 梦镜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 2梦镜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 的爱国之情. 的爱国之情.
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 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 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 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 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 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 己废弃荒村. 己废弃荒村.
万里觅封侯: 万里觅封侯:
东汉班超说过,大丈夫当“ 东汉班超说过,大丈夫当“立功异 以取封侯” 后来他出使西域, 域,以取封侯”。后来他出使西域,使 葱岭以东五十余国归附汉朝, 葱岭以东五十余国归附汉朝,因功封为 定远侯。此借指立功报国。 定远侯。此借指立功报国。
尘暗旧貂裘: 尘暗旧貂裘:
传说苏秦十次游说秦王无成, 传说苏秦十次游说秦王无成,回家 黑貂之裘弊” 战国策•秦策 秦策》 时“黑貂之裘弊”(《战国策 秦策》)。 这里则是以貂裘积满灰尘,陈旧变色, 这里则是以貂裘积满灰尘,陈旧变色, 暗示自己长期闲置而功业未成。 暗示自己长期闲置而功业未成。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万里觅封侯
思考: 当年” 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 思考:“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 ), 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 ),投身到四川宣抚 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 使王炎பைடு நூலகம்下。在前线, 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 遭遇战。 当年”二字说明什么? 遭遇战。“当年”二字说明什么?
qiú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 胡未灭,鬓先秋
此指如秋霜似地斑白 此代指 抗金前线 白白地 此代指 闲居之地
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天山 沧洲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 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结合注解,了解大意, 结合注解,了解大意,说说作者 在词中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在词中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忆当年对敌的场景; ①忆当年对敌的场景; 梦旧日战斗, ②梦旧日战斗,醒来发现 战袍早被尘封的场景; 战袍早被尘封的场景; ③晚年无力抗敌,独自 晚年无力抗敌, 悲伤的场景。 悲伤的场景。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 陆游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诗: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游山西村》 《示儿 》《书愤 书愤》等。 书愤 词:纤丽处似秦观,雄快处似苏。 以 《诉衷情 诉衷情》(当年 当年…)、《卜算子 咏梅 卜算子·咏梅 诉衷情 当年 卜算子 咏梅》 最为著名。 名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2011-3-23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当年万里觅封侯, 梁州。
追求,寻求。 追求,寻求。
bìn mì pǐ shù

防守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总结
正所谓“心有余(胡未灭) 正所谓“心有余(胡未灭) 而力不足(鬓先秋) 而力不足(鬓先秋)”,虽 略显无奈,但那报国信念却 略显无奈,但那报国信念却 愈老弥坚。 愈老弥坚。
示 儿
陆游
死 去 ⁄ 原 知 ⁄万 事 空, 万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九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中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无 告
词的流派(主要风格): 词的流派(主要风格): 流派
婉约词
多写离情别绪、伤春悲秋; 多写离情别绪、伤春悲秋; 大都婉丽柔美,情景交融…… 大都婉丽柔美,情景交融……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 欧阳修、 欧阳修、李清照 ……
豪放词
山川胜迹、报国壮志……无不入词; 山川胜迹、报国壮志……无不入词; ……无不入词 意境阔远、 激昂慷慨 、意境阔远、气势磅礴
陆游与唐婉
青梅竹马---喜结鸾凤---母命难违---仕途失意---邂逅 沈园---悲题哀词---春暖花开,怅和幽词---远走天涯, 风雨人生---几番重游,痴心不改--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 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 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 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 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钗头凤》
字数
小令【 字以内 字以内】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 中调【59-90字】 字 长调【 字以上 字以上】 长调【90字以上】
结构
单调【为一段,例《如梦令》】 单调【为一段, 如梦令》】 双调【分两段,最常见】 què】 双调【分两段,最常见】上、下两阕【qu 】/片 三叠【分三段】 三叠【分三段】 四叠【分四段】 四叠【分四段】
提示: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 提示: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 前线的勃勃英姿。时至今日, 前线的勃勃英姿。时至今日,虽然军旅生活 依然历历在目,时时入梦,可是那已经是很 依然历历在目,时时入梦, 遥远的事情了。 当年” 遥远的事情了。“当年”二字表现了词人深 深的无奈、 深的无奈、惆怅之情及对过去战斗生活的无 限憧憬。 限憧憬。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思考: 觅封侯” 汉朝班超少有大志, 思考:“觅封侯”——汉朝班超少有大志, 汉朝班超少有大志 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建立功勋, 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建立功勋,被封为 定远侯。的典故.作者借用这一典故, 定远侯。的典故.作者借用这一典故,用 意何在? 意何在? 提示:抒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提示:抒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思考:“觅”有寻觅的意思,用在句 思考: 有寻觅的意思, 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提示: 提示:“觅”既传神地写出了年轻词人 追求功名的急切,也写出了词人自许、 追求功名的急切,也写出了词人自许、 自负、自信和坚定执着的人生态度。 自负、自信和坚定执着的人生态度。
悲 凉 沉 痛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思考:体会“ ”“先”“空 蕴含的情感, 思考:体会“未”“先”“空”蕴含的情感,品味该句 的佳妙之处。 的佳妙之处。 提示: 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 鬓先秋” 提示:“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 己已经无力报国; 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 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 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 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 尽平生不得志。 字写出了内心的不甘与悲愤, 尽平生不得志。 “先”字写出了内心的不甘与悲愤,忧 国之泪只是“ 一个“ 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内心的失望和痛 也写对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苦,也写对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先”“空 三个字说明敌寇依旧, “未”“先”“空”三个字说明敌寇依旧,而自己已经无 力报国, 心有余而力不足” 力报国,“心有余而力不足”,包含了作者满腔的爱国深 情和无奈的悲愤之情。 情和无奈的悲愤之情。
运用对比手法:(鲜明 运用对比手法:(鲜明) 对比手法:(鲜明) 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 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 这是一支英雄迟暮, 这是一支英雄迟暮,壮志 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 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 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找到文中形成反差的 找到文中形成反差的词句 反差
“万里”与“匹马” 万里” 万里 匹马” 突出作者当时作战的英勇气势 突出作者当时作战的英勇气势 当年” 今日” 梦断)对比, “当年”与“今日” (梦断)对比, 突出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痛 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痛。 突出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痛。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心在天山”与“身老沧洲”对比 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悲凉化为沉郁。 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悲凉化为沉郁。
《春游》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 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 太匆匆。 《沈园》(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游沈氏园》城南小陌又逢春,只 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词的别称有哪些? 词的别称有哪些? 别称有哪些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梦断何 旧貂裘.
思考:词人的“关河梦”指的是什么?这句应怎样理解? 思考:词人的“关河梦”指的是什么?这句应怎样理解? 提示: 关河梦” 提示:“关河梦”指的是词人北上抗 收复中原的心愿。 金、收复中原的心愿。在南郑前线 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 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 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 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 而梦醒不知身何处。 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关河梦断何 一句,语势急转直下, 处”一句,语势急转直下,由先前 的慷慨激昂,转为伤感悲凉, 的慷慨激昂,转为伤感悲凉,年轻 时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时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只有旧时貂 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 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 字不仅写出了岁月的流逝, “暗”字不仅写出了岁月的流逝, 人事的消磨, 人事的消磨,而且也写出了心情的 郁闷与惆怅。 郁闷与惆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