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矿井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织金县珠藏镇赣贵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编制:审核:总工签发:赣贵煤矿煤矿生产技术科二○一二年月日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1、突出矿井应当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区域预测)。
经区域预测后,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未进行区域预测的区域视为突出危险区。
区域预测分为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前的区域预测(以下简称开拓前区域预测)和新采区开拓完成后的区域预测(以下简称开拓后区域预测)。
2、突出煤层区域预测的范围由煤矿企业根据突出矿井的开拓方式、巷道布置等情况划定。
3、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前,当预测区域的煤层缺少或者没有井下实测瓦斯参数时,可以主要依据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邻近区域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开拓前区域预测。
开拓前区域预测结果仅用于指导新水平、新采区的设计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工程的揭煤作业。
4、开拓后区域预测应当主要依据预测区域煤层瓦斯的井下实测资料,并结合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邻近区域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
开拓后区域预测结果用于指导工作面的设计和采掘生产作业。
5、对已确切掌握煤层突出危险区域的分布规律,并有可靠的预测资料的,区域预测工作可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否则,应当委托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区域预测。
区域预测结果应当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确认。
6、经评估为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建井期间,以及突出煤层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区的新水平、新采区开拓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并达到要求指标。
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应当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7、经开拓后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区的煤层,必须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并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经效果检验仍为突出危险区的,必须继续进行或者补充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经开拓后区域预测或者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地区综合防突举措一、地区综合防突举措基本程序和要求突出矿井应该对突出煤层进行地区突出危险性展望。
经地区展望后,突出煤层区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未进行地区展望的地区视为突出危险区。
地区展望分为新水平、新采区开辟前的地区展望(以下简称开辟前地区展望)和新采区开辟达成后的地区展望(以下简称开辟后地区展望)。
突出煤层地区展望的范围由煤矿公司依据突出矿井的开辟方式、巷道部署等状况划定。
新水平、新采区开辟前,当展望地区的煤层缺乏或许没有井下实测瓦斯参数时,能够主要依照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周边地区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开辟前地区展望。
开辟前地区展望结果仅用于指导新水平、新采区的设计和新水平、新采区开辟工程的揭煤作业。
开辟后地区展望应该主要依照展望地区煤层瓦斯的井下实测资料,并联合地质勘探资料、上水平及周边地区的实测和生产资料等进行。
开辟后地区展望结果用于指导工作面的设计和采掘生产作业。
对已切实掌握煤层突出危险地区的散布规律,并有靠谱的展望资料的,地区展望工作可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实行;不然,应该拜托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判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地区展望。
地区展望结果应该由煤矿公司技术负责人批正确认。
经评估为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建井时期,以及突出煤层经开辟前地区展望为突出危险区的新水平、新采区开辟过程中的全部揭煤作业,一定采纳地区综合防突举措并达到要求指标。
经开辟前地区展望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辟、准备过程中的全部揭煤作业应该采纳局部综合防突举措。
经开辟后地区展望为突出危险区的煤层,一定采纳地区防突举措并进行地区举措成效查验。
经成效查验仍为突出危险区的,一定持续进行或许增补分施地区防突举措。
经开辟后地区展望或许经地区举措成效查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一定采纳工作面展望方法进行地区考证。
全部地区防突举措均由煤矿公司技术负责人同意。
地区防突举措应该优先采纳开采保护层。
突出矿井初次开采某个保护层时,应该对被保护层进行地区举措成效查验及保护范围的实质观察。
突出矿井如何实施区域性综合防突

4、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⑴措施效果检验采用残存瓦斯含量或残存瓦斯 压力两个指标之一,若任何一个指标达到或超 过临界值而判定预抽防突效果无效,则此检测 检验点周围半径100m范围内的预抽区域均判定 为预抽效果无效。若检验期间在煤层中进行钻 孔作业时发现了明显突出预兆时,此位置周围 半径100m内预抽区域判定为措施无效,属突出 危险区。 ⑵预抽区钻孔的分布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予 检验。
⑷出煤层鉴定的单项指标临界值
破坏类 瓦斯 放散 煤层 型 初速 度 临界 Ⅲ、Ⅳ、≥10 值 Ⅴ 坚固 瓦斯压 性 力 系数 (相对 压力) P/MPa ≤0. ≥0.74 5
6 、确矿井防突专项设计 (1)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 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2)防突专项设计内容: A、 开拓方式 B、 煤层开采程序 C、采区巷道布置 D、 采煤方法 E、通风系统 F、 防突设施(设备) G、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放突措施等内容
新 建 矿 井 突 出 危 险 性 评 估
危 险 区
区 域 防 突 措 施
区 域 措 施 效 果 检 验
危 险 区 有 危 险 每 采 掘 10 ︱ 50 m 进 行 区 域 验 证
无 危 险 区
非 突 出 矿 井
生产 矿井 突出 煤层、 突出 矿井 鉴定
有 突 出 煤 层 无突出 煤层: 按非突 出矿井 管理
b、对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 措施进行检验时,在煤巷条带每间隔30-50m至 少布置1个检验测试点; c、对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 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至少布置4个检验测试点 ,分别位于要求预抽区域内的上部、中部和两 侧,并且至少有1个检验测试点位于要求预抽区 域内距边缘不大于2m的范围; d、对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 措施进行检验时,在煤巷条带每间隔20-30m至 少布置1个检验测试点,且每个检验区域不得少 于3个检验测试点;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石门揭穿煤层时的震动爆破、采掘工作面的远距离爆破、反向风门、自救器、避难所和压风自救系统等内容。
1、震动爆破。
震动爆破的实质是一种诱导突出的安全措施,用于掘进工作面。
它是通过多打眼、多装药、一次爆破,使地应力的含高压瓦斯的煤体在强大的震动力作用下突然暴露,给突出创造有利条件。
由于爆破前人员已撤到安全地点,所以即使诱导突出也不会伤人。
在突出危险煤层厚度小于0.3m或瓦斯压力小于0.74MPa的煤层中,可直接采用震动爆破揭穿煤层;在严重突出危险煤层中,还必须采取其他防突措施。
震动爆破必须有独立的回风系统,其进风侧应设置两道坚固的反向风门,回风系统严禁人员通行或作业并停电。
如果震动爆破未能一次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仍必须采取预防突出的措施。
所有石门揭穿煤层必须执行震动爆破措施,不得揭露煤层,震动爆破的距离:距煤层法线距离大于10m2、远距离爆破。
在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采用爆破作业时,必须采用远距离爆破。
远距离爆破的操纵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所内,距工作面的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得小于300m。
远距离爆破时,爆破工操纵爆破的地点,配备压风自救系统或自救器。
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以及有人作业的地点,都必须停电撤人,爆破30min后,方进入工作面检查。
3、反向风门。
突出危险区设置反向风门,应遵守下列规定:①反向风门必须设在石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以控制突出时的瓦斯沿着进风道进入进风系统。
②反向风门必须牢固,并须设两道。
风门墙垛可用砖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性质确定,但不得少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少于0.8m。
门框和门扇可采用坚实的木质结构,门框厚度不得小于100mm,门扇厚度不得小于50mm。
两道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m。
③爆破时风门必须关闭,对通过门垛的风筒,必须设有隔断装置。
爆破后,矿山救护队有关人员进入检查时,必须把风门打开顶牢。
煤矿“四位一体”煤与瓦斯综合防突措施

云南省镇雄县东煌集团“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目录第一章“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编制的法律、法规依据第二章矿井概况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第四章局部防突措施第五章瓦斯事故的汇报程序及避灾路线第六章培训和教育第一章“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编制的法律、法规依据为加强东煌集团各煤矿的瓦斯管理和有效防止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并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平安矿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其它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结合本集团实际情况,特制定各煤矿“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第二章矿井概况一、地理概况:1、交通位置2、地形、地貌3、气象矿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5—9月为雨季,常有季节性雨天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据镇雄县气象资料,最高气温360C,最低气温-70C年平均气温150C,年平均降雨量为14384mm。
4、河流大营煤矿井口范围内有一条季节性河流。
二、地质特征:1、地层:2、地质构造三、煤层:四、矿井瓦斯等级、无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冲击地压及地温情况:1、瓦斯等级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0年12月19日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知,煤尘无爆炸性。
3、煤层自燃性、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采面和正常掘进从未有过煤与瓦斯突出,但掘进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方,有煤与瓦斯突出的迹象,因而瓦斯抽放工作和局部防突工作在“一通三防”的工作中非常重要,整个矿井生产过程中,“一通三防”工作是重中之重。
5、冲击地压,从未发生过冲击地压,地压正常。
6、地温情况煤矿在几年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从未发生过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型矿井。
五、水文地质条件煤矿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非常简单,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m3/h,最大涌水量91 m3/h,地表水体对于煤层的开采影响级小。
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综合措施

在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需实行以防止突出措施为主时有避开人身事故的综合措施。
综合措施的内容包括:(1)突出危(wei)险性猜测(2)防治突出措施(3)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4)安全防护措施1、突出危(wei)险性猜测依据突出猜测的范围和精度,煤层突出危(wei)险性猜测分为区域突出危(wei)险性猜测和工作面突出危(wei)险性猜测。
区域猜测应猜测煤层和煤层区域的突出危(wei)险性,并应在地质勘探、新井建立、新水平和新实行开辟或者豫备时发展。
在发展区域猜测后,把煤层划分为突出煤层和非突出煤层。
突出煤层经区域猜测后可划分为突出危(wei)险区、突出威逼区和无突出危(wei)险区。
突出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假如已准确把握煤层突出危(wei)险区域的分布规律,并且有牢靠的猜测资料,在确认的无突出危(wei)险区内可不实行防治突出措施。
猜测方法有单向指标法、瓦斯地质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在突出危(wei)险区内,工作面发展采掘前应发展工作面猜测。
采掘工作面经猜测后,可划分为有突出危(wei)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wei)险工作面。
在突出威逼区内,依据煤层突出危(wei)险程度,采掘工作面每推动30~100m,应用工作面猜测方法连续发展不少于两次猜测验证。
惟独连续两次验证都为无突出危(wei)险时,该区域才干连续定为突出威逼区域。
工作面猜测是猜测工作面四周煤体的突出危(wei)险性,应在工作面推动过程中发展。
其他方法有综合指标法、钻屑指标法、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发和 R 值指标法等。
(二) 防止突出措施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需实行综合防突措施,在采用防治突出措施时,应优先选择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假如不具备实行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的条件,必需实行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1、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1)开采爱护煤层。
在突出矿井中,在煤层群中首先开采没有突出危(wei)险或者突出危(wei)险小的,并能使相邻的突出煤层消退危(wei)险的煤层叫爱护层,而后开采具有突出危(wei)险的煤层叫被爱护层。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王家寨煤矿“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一、煤与瓦斯突出概念:定义:煤与瓦斯突出是指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的增加,煤层中形成在地应力和瓦斯引力的共同作用下,使软弱煤层突破抵抗线,破碎的煤与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喷出到采掘空间的动力现象,分为煤与瓦斯突出、煤的突然倾出、煤的突然压出、岩石与瓦斯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预兆:1、有声预兆:1)响煤炮。
在煤层内发出像机枪声、炮击声。
由于条件不同,声音大小、间隔时间也不相同。
2)突然支架压力增大。
支柱来劲,发出咔咔的响声,或发出劈裂折断的响声,手摸煤壁能感到冲击和震动,有煤岩层的破裂声,有时会听到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2、无声预兆:1)压力增大,顶板来压,片帮、掉碴、煤壁向外鼓,煤岩自行剥落。
2)煤层发生变化。
层理紊乱,变软、暗淡无光,煤层粉碎,煤质干燥。
3)瓦斯及温度变化。
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气味异常,发闷,打钻时喷煤、喷瓦斯,煤壁发冷,气温下降等。
二、局部防突措施1、抽放瓦斯、排放钻孔、大直径超前钻孔,水力冲孔及水力割缝、水力压裂,金属骨架,深孔松动爆破,震动放炮等。
2、小直径排放钻孔防突,主要利用钻孔周围形成的破坏圈,使煤体透气性增加,煤体瓦斯解吸加快,达到降低工作面前方煤体瓦斯应力,从而在钻孔所控制的范围内形成一个排放瓦斯的卸压带。
3、小直径排放钻孔排放半径的确定,(1)掘进工作面:在掘进工作面正前方打3个孔径∮=42mm、深8-10m的观测孔,用封孔器封孔,然后在距观测孔不同距离的位置打平行于观测孔的排放孔,孔深10m 以上;与此同时,测定观测孔在排放前后的瓦斯流量变化。
经测定我矿掘进工作面∮=75mm钻孔的影响半径为0.25m。
(2)采煤工作面:在采煤工作面沿走向方向打1个孔径∮=75mm、深8~10m的观测孔,用封孔器封孔,然后在距观测孔不同距离的位置打平行于观测孔的排放孔,孔深10m以上;与此同时,测定观测孔在排放孔前后的瓦斯流量变化。
煤矿区域防突措施设计和措施效果检验方法

焦硐煤矿区域防突措施设计编制单位:防突部编制人:胡大红二0一二年度目录第一章概况 (1)一、巷道基本情况 (1)二、防突设计的依据 (3)第二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4)第一节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4)一、巷帮钻场顺层抽放钻孔设计 (4)二、工作面顺层钻孔设计 (7)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12)一、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指标及临界值 (12)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孔布置及检验 (12)第三节区域验证 (13)一、验证方法 (13)二、验证要求 (13)第三章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3)第一节工作面防突措施 (13)一、工作面浅孔超前抽放设计 (14)二、全岩掘进防突措施 (18)三、注水卸压措施 (19)四、水力压裂措施 (20)五、巷帮钻场掘进防突措施 (21)第二节突出危险性预测与效果检验 (22)一、突出危险性预测与效果检验临界值 (22)二、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22)三、钻场突出危险性预测与效果检验 (24)第三节安全防护措施 (25)一、独立通风系统 (25)二、防突风门 (25)三、远距离爆破 (26)四、压风自救系统 (26)五、个体防护 (27)第四章安全技术措施 (28)一、抽放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8)二、注水安全技术措施 (29)三、水力压裂安全技术措施 (31)四、监测监控 (33)五、机电防爆管理: (33)六、综合防尘 (34)七、避灾路线 (34)八、其它 (34)第五章组织管理措施 (36)第六章煤与瓦斯突出应急预案 (37)附图第一章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焦硐煤矿属于整合矿井,由原原焦硐煤矿、光华煤矿于2007年5月整合形成,属私营小型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
焦硐煤矿位于纳雍县城北西方向,属纳雍县化作乡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5′45″—105°36′45″,北纬26°54′45″—26°55′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百灵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突出危急性猜测区域性猜测方法主要有单项指标法、综合指标法和地质统计法也可以采纳其他经试验证明有效的方法。
1)石门揭煤猜测法:(1)当石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按规定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并具体记录岩芯资料。
在地质构造简单、岩石破裂的区域,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需布置肯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准确把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状况。
(2)当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时,在工作面迎头布置3~4个猜测钻孔,其中沿巷道中心顶部、中部各布置一个钻孔、腰线两侧各部置一个钻孔,钻孔终孔距离距巷道轮廓线外3~5m,进展压力测定。
(3)当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3m时,为安全起见,在工作面迎头补打2个猜测钻孔,进展压力测定。
(4)封孔测压1)法向距离5m时,在迎头施工猜测钻孔。
2)在钻孔插入带有压力表接头、挡板和导气管(1寸无缝镀锌钢管和聚氨酯封孔剂),导气管在孔口外端安设球阀。
导气管节长2m,中间用管箍连接,在连接前将丝扣用生料带缠好,以确保其气密性,测压室为1m,管四周打上导气孔,测压室管端头用1mm的细铜纱网包裹,以防煤屑及杂物进入堵塞管路;封孔深度视钻孔岩石段详细状况确定,应进入煤层顶(底)板并超过岩石裂隙带,依据防突规定封孔长度为5~8m。
3)封孔前必需用压风将孔内水排净,同时严禁岩粉渣掉入孔内,采纳1.5寸导气管和聚氨酯封孔剂进展封孔,用麻袋片缠裹在导气管上,将聚氨酯封孔剂A、B两剂风别涂抹在麻袋片上,要涂抹匀称,立即放入孔内。
4)钻孔封好后在48小时后安装压力表,并定期观测压力值,待压力稳定至少一周以上,该值即为煤层瓦斯压力。
5)附图1~28-排放钻孔;1#、2#为效果检验孔布孔方式根据从0~70角度每隔10打钻,方位角根据沿巷道方向确定,可依据实际状况分几个循环来打,排放钻孔排放时间依据实际状况而定,一般不少于15天。
三、效果检验1、采纳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应当以预抽区域的煤层剩余瓦斯压力或者剩余瓦斯含量为主要指标或其他经试验(应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二条要求的程序)证明有效的指标和方法进展措施效果检验。
其中,在采纳剩余瓦斯压力或者剩余瓦斯含量指标对穿层钻孔、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和穿层钻孔预抽石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展检验时,必需依据实际的直接测定值,其他方式的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可采纳直接测定值或依据预抽前的瓦斯含量及抽、排瓦斯量等参数间接计算的剩余瓦斯含量值。
对穿层钻孔预抽石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也可以参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七十三条的方法采纳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展措施效果检验。
检验期间还应当观看、记录在煤层中进展钻孔等作业时发生的喷孔、顶钻及其他突出预兆。
2、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展检验时,应当依据经试验考察(应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二条要求的程序)确定的临界值进展评判。
在确定前可以根据如下指标进展评判:可采纳剩余瓦斯压力指标进展检验,假如没有或者缺少剩余瓦斯压力资料,也可依据剩余瓦斯含量进展检验,并且煤层剩余瓦斯压力小于0.4MPa或剩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的预抽区域为无突出危急区,否则,即为突出危急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也可以采纳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对穿层钻孔预抽石门(含立、斜井等)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展检验,假如全部实测的指标值均小于表4的临界值则为无突出危急区,否则,即为突出危急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
但若检验期间在煤层中进展钻孔等作业时发觉了喷孔、顶钻及其他明显突出预兆时,发生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四周半径100m内的预抽区域判定为措施无效,所在区域煤层仍属突出危急区。
当采纳煤层剩余瓦斯压力或剩余瓦斯含量的直接测定值进展检验时,若任何一个检验测试点的指标测定值到达或超过了有突出危急的临界值而判定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时,则此检验测试点四周半径100m内的预抽区域均判定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即为突出危急区。
3、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展检验时,均应当首先分析、检查预抽区域内钻孔的分布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予检验。
4、采纳直接测定煤层剩余瓦斯压力或剩余瓦斯含量等参数进展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①、对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展检验时若区段宽度未超过120m,以及对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展检验时若回采工作面长度未超过120m,则沿回采工作面推动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布置1个检验测试点;若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区段宽度或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回采工作面长度大于120m时,则在回采工作面推动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沿工作面方向布置2个检验测试点。
当预抽区段煤层瓦斯的钻孔在回采区域和煤巷条带的布置方式或参数不同时,根据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和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检验要求分别进展检验;②、各检验测试点应布置于所在部位钻孔密度较小、孔间距较大、预抽时间较短的位置,并尽可能远离测试点四周的各预抽钻孔或尽可能与四周预抽钻孔保持等距离,且避开采掘巷道的排放范围和工作面的预抽超前距。
在地质构造简单区域适当增加检验测试点。
5、采纳间接计算的剩余瓦斯含量进展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当预抽区域内钻孔的间距和预抽时间差异较大时,依据孔间距和预抽时间划分评价单元分别计算检验指标;(2)若预抽钻孔掌握边缘外侧为未采动煤体,在计算检验指标时依据不同煤层的透气性及钻孔在不同预抽时间的影响范围等状况,在钻孔掌握范围边缘外适当扩大评价计算区域的煤层范围。
但检验结果仅适用于预抽钻孔掌握范围。
6、效果检验执行消突措施后,要检验其有效性,方法如下:(1)当执行完排放措施后,在掘进工作面迎头施工2个直径ф75mm钻孔,见煤后使用ф42mm麻花钻杆施工,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q 值、钻屑量s。
钻孔见煤后,这三个指标每2m测定一次,同时观测原有措施孔掌握范围内测压钻孔压力表读数,若瓦斯压力P、△h2、q值、钻屑量s均不超过临界值则视为无突出危急性。
(2)假如石门揭煤条件允许(主要指时间),则可重新施工测压钻孔测定瓦斯压力作为效检方法,其详细测定方法也同前,但施工时要避开与其它钻孔沟通。
(3)若效检证明防突措施有效,则实行安全防护措施状况下远距离放炮揭穿煤层。
远距离放炮揭煤范围为距煤层顶板法距2m至见煤层底板全过程。
(4)若效果检验无效则实行补充防突措施,连续排放揭煤掌握范围内的瓦斯,也可在两措施孔之间增加排放钻孔,然后再反复进展效检,直到消突措施有效。
四、实行安全防护措施揭煤4-1防护措施1)戒备地点:工作面距煤层顶板法距2m时,每次放炮时,凡工作面回风流所流经的巷道各岔口入风流侧安全地点设戒备。
2)反向风门设置:详细位置依据现场状况而定,由施工部门负责施工反向风门墙垛,通风区负责安装反向风门。
放炮时反向风门必需关闭。
3)设置二组可供10人使用的压风自救装置,且每人供风量应不得小于0.1m3/min,压风自救装置10个,一组距工作面距离不得大于40m,另一组设置在放炮地点。
4)参与揭煤作业人员必需全部配带隔离式自救器。
①下井人员必需全部佩戴隔离式自救器。
自救器应随身佩带,但当时的确影响作业时,可以把隔离式自救器挂在10米以内随时能取到的安全地点。
放炮时,必需随身佩带。
②佩带中自救器要防止碰撞、挤压,严禁敲打、当坐垫,不准损坏铭牌。
③、遇有以下状况之一时,方可使用自救器,平常不准搬动自救器开启扳手和任意翻开自救器: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当发生沼气喷出事故时;在灾区进展近距离短时间互救和抢救队员呼吸器发生故障时。
④、戴自救器时必需镇静、灵敏,严格按产品要求操作,未到达安全地点严禁取下鼻夹。
⑤、非井下工作人员下井时佩带自救器也必需经过使用自救器示范和训练,做到会使用。
由通风队负责进展示范和训练。
5)揭煤放炮时,专用供电必需实行三专二闭锁,双风机双电源,风筒末端供风量不得小于200m3/min。
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距离不大于5m。
6)揭煤放炮前,必需安装一组瓦斯监测装置,其中工作面对后3~5m,安装瓦斯监测探头T1,报警点1.0%CH4,断电点1.0%CH4,复电点小于1%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20m巷道内全部电器设备;距全风压10~15m的范围内,安装瓦斯监测探头T2。
报警点1.0%CH4,断电点1.0%CH4,复电点小于1%CH4,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的全部电器设备。
7)揭煤时的通风系统:在每次石门揭煤前入风与回风线路均应非常明确,应当规定清晰。
8)便携式甲烷报警仪佩戴:当班跟班区长、技术员、工长必需佩戴100%(量程)便携式甲烷报警仪,下井后悬挂于施工正前方。
以便随时监控工作区域瓦斯状况。
9)防爆检查:机电科防爆检查员每天、施工队每班由跟班电工对该巷道内机电设备进展一次防爆检查,严禁失爆,发觉问题马上处理。
10)技术设计施工位置等详细参数由技术部依据煤层赋存状况供应给通防部,由通防部设计钻孔,技术部现场给定方位。
瓦抽队严格按通防部设计的钻孔参数施工。
由通防部和防突办对抽放钻孔、排放钻孔进展验收,收集打抽放钻孔时的资料,以推断工作面前方的地质状况,做好地质猜测预报工作,如有地质构造,依据实际调整钻场和钻孔设计。
11)探头维护调度室(监测班)要保证监测设备功能齐全,灵敏牢靠,每7天对瓦斯监测传感器进展一次调校,确保瓦斯监测传感器监测精确,断电灵敏牢靠。
瓦检班长每班必需要到该面进展检查,值班干部必需保证每天现场检查,随时把握现场状况,以便实行针对性措施。
12)瓦检职责瓦斯检查员必需随时检查瓦斯,把握突出预兆。
施工过程中,有突出预兆时,如有煤炮声、顶钻、卡钻、夹钻、喷钻;瓦斯涌出忽大忽小、气温、煤温及气味特别、钻孔喷瓦斯,时必需马上停顿作业、快速撤出全部人员、切断电源、提醒警标、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向矿调度和防突办公室汇报。
13)职工培训区队每周对员工进展一次全面防突学问培训,每月进展一次防突学问考试,考试合格的方可上岗。
使每个工人对突出预兆牢记于心,熟识避灾路线。
4-2、安全防护保障措施1)措施贯彻本措施首次贯彻由通防部防突负责人或技术员负责,并与区队技术员作技术交底,以后由区队技术员向职工进展贯彻,同时由区队技术员命题考卷并负责组织全队人员考试,经考试合格前方可上岗作业,同时将考试成绩、考卷、学习签字记录报通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