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揭煤防突专项设计方案内容与相关要求

合集下载

井巷揭煤防突专项设计编制规范暂行规定(探究)

井巷揭煤防突专项设计编制规范暂行规定(探究)

井巷揭煤防突专项设计编制规范暂行规定(探究)1范围本标准基于自身公司经历及行业有关标准总结归纳,标准规定了煤矿井巷揭煤防突专项设计的编制要求、编制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石门(立井、斜井)揭煤技术规范》(Q/JM J 1.0067-2014)3编制要求3.1凡属下列条件之一者应编制井巷揭煤防突专项设计:a)经评估认为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揭穿各煤层;b)突出矿井井巷揭穿各煤层及煤巷掘进工作面过落差超过煤厚的断层;c)高瓦斯矿井在开拓工程首次揭穿各煤层;d)井巷揭穿按突出煤层管理的煤层。

3.2井巷揭煤前,应当探明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瓦斯地质、水文地质及顶底板等地质条件,编制揭煤地质说明书。

3.3井巷揭煤防突专项设计应依据井巷工程设计、揭煤地质说明书等资料编制,设计内容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晋煤集团相关要求。

3.4层间距在20 m及以内的煤层群,应编制井巷联合揭煤防突专项设计;大于20 m的应分别编制井巷揭煤防突专项设计。

3.5揭煤防突专项设计应在距待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 m前(构造复杂带20 m前)完成审批;若新开井巷工程距待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不足10 m(构造复杂带20 m)时,揭煤防突专项设计应在开工前完成审批。

3.6本规范所涉及的煤层均指厚度大于等于0.3m的煤层。

4编制内容4.1概述4.1.1地质概况揭煤区域煤层厚度、顶底板、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等概况,并附煤层地质综合柱状图。

4.1.2工程概况井巷工程施工工艺、用途、标高、方位、断面形状、支护方式、迎头位置、测点控制、周边开采关系(包括煤柱、采空区、地面钻孔)、采掘活动、揭煤工程范围等,并附巷道剖面图。

4.1.3瓦斯参数参照构造单元内及相邻区域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涌出量、突出区域划分、历史上瓦斯突出的基本情况和已经探明的瓦斯情况,初步评价揭煤区域的突出危险性。

区域防突专项设计方案

区域防突专项设计方案

保存单位:编号:湘煤集团嘉禾矿业公司浦溪井14516区域防突专项设计地点:14516区域编制人:杨献东编制日期:2018年2月16日会审意见会审时间:2018年2 月20 日会审地点:公司会议室主持人:张为平会审人员:张为平、唐湘平、扶晓临、唐小生、杨献东、刘斌、刘权、曹敏会审意见:1、区域防突措施以穿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为主。

2、整个14516区域沿走向每隔30m布置一个测压孔。

3、补充采区巷道布置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

4、岩巷掘进要采取防误穿煤层的措施,即地质部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设计地质钻出探煤,根据钻孔资料,下达允掘距离,测量部门现场标定允掘标志,做到不超掘。

5、通风区要及时收集区域预测、校检、验证和局部预测、校检等资料,为防突效果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目录一、编制依据4二、工作面简况4三、地质情况4四、瓦斯地质情况<煤层名称、产状、结构、厚度、顶底板岩性、瓦斯压力及动力现象)5五、采煤方法6六、通风系统7七、防突设施<设备)7八、区域综合防突措施8九、局部综合防突措施7十、安全技术措施8十一、防突工程计划1114516区域防突专项设计一、编制依据本防突专项设计编制的主要依据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湖南省煤业集团嘉禾矿业有限公司浦溪矿井V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编制而成的。

二、工作面简况14516工作面位于矿井北翼的14采区,南与12采区接邻,北与16采区接邻,上至-50m标高,下至-75m水平,工作面走向长度250M,倾斜度52M。

三、地质情况1、围岩特征2、水文地质和地质构造①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水害威胁。

②地质构造简单,各倾向小断层及节理发育,对施工无大影四、瓦斯地质情况<煤层名称、产状、结构、厚度、瓦斯压力及动力现象)工作面主采Ⅴ煤。

Ⅴ煤位于斗岭组中段的中部,上距Ⅱ煤约19--102M,一般40M。

顶底板属软性至中硬性岩石。

煤厚0--13M,平均 2.42M。

西大巷掲煤专项防突设计方案

西大巷掲煤专项防突设计方案

贵州徐矿花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花秋二矿西皮带大巷揭9煤专项防突设计贵州徐矿花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一年六月十日花秋二矿550西皮带大巷揭9煤会审意见一、参加会审人员:二、会审意见:1、测定瓦斯原始含量时,务必要认真负责。

2、通过瓦斯含量测定仪测定的瓦斯原始压力应只作为参考,应通过实测原煤瓦斯压力。

3、工程部地质组要及时更新+550西皮带大巷区域揭煤的地质资料,防止误揭煤。

4、揭开9煤后要及时对两帮采取预测措施,控制范围在10M以上。

5、揭煤期间救护队要做好随时救援准备。

6、在揭煤前机运工区要对550西皮带大巷及550区域所有的机电设备做好检查,严禁有失爆现象。

7、揭煤前所有参加揭煤人员要进行考试,考试不及格的要进行补考,否则禁止下井工作。

8、在进入法距3M至1.5M时,采取长探钎子探清前方情况,严格控制法距。

9、煤层揭开9煤变平之后,应每循环采取长探钎子施工俯角钻孔,确定巷道底板与9煤顶板的法距。

花秋二矿+550西皮带大巷揭9煤专项防突设计审查会签编制人:中宇公司:机电工区:通防工区:工程技术部:安监部:防突副总:通风副总:生产副总:地质副总:总工程师:目录一、编制依据61、《煤矿安全规程》;6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63、《徐矿集团贵州能源有限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规定》;64、《贵州徐矿花秋二矿有限责任公司安全专篇》。

6二、工程简况61、工作面简况62、巷道揭露岩层情况73、巷道揭露煤层情况74、地质构造75、煤层瓦斯地质简况76、+550皮带大巷设计及施工简况:77、作业方式78、通风系统8三、防突设计8<一)、法距7M位置停头揭煤通知8<二)、区域“四位一体”安全技术措施8<三)、局部“四位一体”安全技术措施10四、施工注意事项17五、安全组织保障措施18(一>安全技术保障措施181、成立+550西皮带大巷揭煤管理领导小组182、成立揭煤现场指挥小组18<二)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8<三)防突措施的贯彻保障措施201、实施防突预测孔的安全技术组织保障措施202、放炮警戒人员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203、防突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管理保障措施204、通风系统的稳定保障措施215、掘进工作面煤层、构造、瓦斯等的检查汇报保障措施216、技术监督保障措施21<四)组织保障措施21六、相关设计23附件一:+550西皮带大巷局部通风设计23<一)掘进工作面通风量计算23<二)局部通风机选型计算23附件二:+550西皮带大巷掘进供电设计241、686采区变电所负荷统计表24七、附图271、+550西皮带大巷地质剖面图272、+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探煤钻孔设计图273、+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区域措施钻孔设计图274、+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脱离9煤法距5M区域措施钻孔设计图275、+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区域措施效果检验钻孔设计图276、+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脱离9煤法距5M区域措施效果检验钻孔设计图277、+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区域验证钻孔设计图278、+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5M法距局部措施钻孔设计图279、+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5M法距局部措施效果检验钻孔设计图2710、+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3M法距验证钻孔设计图2711、+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1.5M法距验证钻孔设计图2712、+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通风系统、避灾系统及警戒点设置图2813、+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过煤段炮眼布置图2814、+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过煤段加强支护示意图2815、+550西皮带大巷掲9煤供电系统图28+550西皮带大巷揭9煤专项防突设计一、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3、《徐矿集团贵州能源有限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规定》;4、《贵州徐矿花秋二矿有限责任公司安全专篇》。

关于规范防突专项设计专项防突设计和区域防突措施的规定

关于规范防突专项设计专项防突设计和区域防突措施的规定

附件13关于规范防突专项设计专项防突设计和区域防突措施的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和石门揭煤、采掘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以及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编制工作,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安徽省构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实施办法》、《安徽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和验收实施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石门(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开拓工程首次揭穿高瓦斯矿井各煤层、突出矿井的非突出煤层时,在揭煤作业前必须编制专项防突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突出煤层每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都应当编制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突出危险区工作面必须编制区域防突措施,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第三条防突专项设计是该区域煤层区域防突的原则、方法与要求,指导石门揭煤、采掘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和突出危险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的编制,煤矿相关单位管技人员依据批准的防突专项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专项防突设计与区域防突措施,指导现场具体实施。

第四条防突专项设计、专项防突设计和区域防突措施的制定依据为:《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安徽省构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实施办法》、《安徽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和验收实施办法》(试行)。

第二章防突专项设计的编制第五条防突专项设计必须按下列目录内容编制:第一章采区(水平)地质和煤层瓦斯基本参数第一节采区范围与地质第二节煤层赋存及瓦斯基本参数第三节开拓前预测情况与结果第二章采区(水平)生产布局第一节开拓方式与巷道布置第二节煤层开采顺序与采掘作业方法第三章防突有关的主要系统第一节通风系统第二节瓦斯抽采系统第三节安全监控系统第四节避灾与安全防护系统第四章综合防突措施第一节区域综合防突措施1.区域预测(开拓后预测)2.区域防突措施3.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4.区域验证第二节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2.工作面防突措施3.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4.安全防护措施第三节石门揭煤1.石门揭开突出危险煤层措施2.石门揭开非突出区域煤层措施第五章防突工程计划及设备、器材明细表第六条防突专项设计相关章节内容按下列要求说明:1.采区(水平)地质和煤层瓦斯基本参数必须简要说明采区范围、回采起止标高和区内断层、火成岩侵蚀情况,列表说明可采煤层性质、厚度、倾角、硬度、层间距和瓦斯含量、压力、透气性系数等参数,简要说明开拓前预测依据及矿井以往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结果;2.采区(水平)生产布局中巷道布置叙述到首采工作面;3.防突有关的主要系统叙述范围与本条第2款同;4.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中区域预测(开拓后预测)必须明确预测方法、参数指标和测点数量与布置,并附测点布置平面示意图;区域防突措施必须明确方法、钻孔布置原则和控制范围,并用平、剖面图示说明;效果检验必须明确检验方法、参数指标与钻孔布置原则;区域验证要求同上;5.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说明要求与本条4款同,安全防护措施必须说明个人防护及现场防护措施与设施;6.石门揭煤区域及局部措施都必须明确准确控制煤层层位、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明确测压钻孔布置原则,明确突出危险性预测与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和相应钻孔布置原则,用平、剖面图示说明采取防突措施的方法、钻孔布置原则与控制范围,简述安全防护与组织管理措施;7.防突工程计划列至首采工作面。

4.井巷实体煤揭煤防突专项设计编制指南

4.井巷实体煤揭煤防突专项设计编制指南

XX有限公司XX煤矿XX掘进工作面揭X煤防突专项设计(非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内)XX有限公司XX煤矿X年X月X日会审意见会审时间:年月日主持人:会审意见:1.会审意见共条会审人员签字审批意见: (必须经总工程师和矿长审批)审批人签字: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5)第二章概况 (6)一、矿井基本情况 (6)二、工作面概述 (6)第三章安全系统 (8)一、通风系统 (8)二、抽采系统 (8)三、监控系统 (8)四、供电系统 (8)五、人员定位系统 (8)六、通信联络系统 (9)七、矿井压风系统 (9)八、紧急避险系统 (9)九、供水施救 (9)第四章巷道揭煤过程中煤层层位控制及瓦斯参数测定 (10)第五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11)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11)二、区域防突措施 (11)三、区域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 (12)四、区域验证 (15)第六章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6)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16)二、工作面防突措施 (18)三、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22)四、安全防护措施 (24)第七章加强巷道支护的专门措施 (27)第八章组织管理措施 (28)一、成立领导小组 (28)二、明确职责 (28)三、监督、管理及奖惩机制 (28)XX掘进工作面揭X煤防突专项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019年版);三、《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四、《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T23250);五、《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六、其他相关规定和要求(相关规定如有变化,以最新版本为准)第二章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1.开采煤层赋存情况简述矿井开采范围内的各煤层厚度、间距及可采煤层。

包含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情况。

2.突出危险性鉴定情况井田范围内采掘工程揭露的所有平均厚度在0.3m及以上的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情况,及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鉴定或者认定情况。

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

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

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1. 引言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是指在煤巷掘进工作面进行防突措施设计的过程,旨在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本文档将介绍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防突措施。

2. 目的煤巷掘进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核心区域,也是事故易发区域。

防止煤矿瓦斯、煤尘突出事故的发生,保证矿工的安全,是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的目标。

3. 方法3.1 突出原因分析在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中,首要的任务是进行突出原因分析。

通过对煤层、顶板、底板和巷道构造等因素的分析,确定突出的可能原因,为后续的防突措施设计提供依据。

3.2 防突措施设计根据突出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防突措施。

常见的防突措施包括:•通风系统设计: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保证煤巷内空气流通,降低瓦斯和煤尘的浓度。

•支护系统设计:采用适当的支护形式,确保煤巷的稳定性,防止顶板、底板冒落。

•瓦斯抽放设计:采用有效的瓦斯抽放措施,降低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煤尘控制设计:采取煤尘控制措施,包括湿法喷雾、覆盖等,减少煤尘的生成和扩散。

•灭火系统设计:配置灭火器材,建立灭火系统,及时处理火灾隐患。

3.3 安全教育和培训在防突专项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通过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4. 注意事项在进行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全面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设计符合规定。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设计工作按时完成。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进行设计方案的风险评估,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防突措施有效地实施。

5. 结论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

通过突出原因分析和防突措施设计,可以有效预防瓦斯、煤尘突出事故的发生。

揭露#煤层专项防突设计说明书

揭露#煤层专项防突设计说明书

马依西一采区回风斜井工作面揭穿5-1#煤层专项防突设计说明书一、概况1、巷道布置马依西一采区回风斜井井筒设计长度674.937m,坡度-20°,开口坐标X=2826182.047,Y=35470940.272,Z=+1850.500m,开口方位角α:112°。

其中K0-40m段设计支护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支护,K0-674.937m段设计支护形式为锚网喷。

巷道自开口点先施工1m平巷,然后以180°方位往前以-20°坡度掘进673.937m落平。

2、揭煤区域煤层预计从设计开口点位置往前掘进159m,巷道底板将揭露5-2#煤层顶板。

3、揭煤区域地质构造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分析,揭5-2#煤层区域内煤层赋存稳定,无较大的地质构造存在。

4、煤层的顶、底板情况巷道顶、底板以粘土泥岩为主,其次为细砂岩或粉砂岩,直接顶板为粉砂岩,灰色夹灰色条带,薄层状,夹层状菱铁矿,直接底板为泥岩,灰~褐灰色,岩石硬度系数f=4—6。

在施工中应加强对顶板观察,对局部破碎带及节理发育处应加强顶板管理。

二、通风系统1、该巷掘进过程中的设计配风量为530m3/min,掘进过程中局扇能保证迎头所需风量满足设计要求,并确保通风系统稳定、畅通。

2、回风斜井工作面揭煤期间,其专用回风系统独立、可靠和安全。

三、工程布置及揭煤实施方案1、工程布置(详见附图一)2、揭煤实施方案(1)先探后掘1)从回风斜井开口位置往前掘进125m,巷道底板距5-2#煤层顶板的最小法线距离为10m,由施工队施工完前探钻孔。

2)前探钻孔用以探明5-2#煤层赋存情况及瓦斯情况,控制煤层层位,掌握煤层赋存位置,厚度、瓦斯压力等参数。

(2)区域防突措施:1)从巷道开口位置往前掘进125m,巷道底板距5-2#煤层顶板的最小法线距离为10m时,施工抽放孔作为区域防突措施。

施工的抽放孔必须控制揭煤处巷道轮廓线外左右(走向方向)各不小于20m,上下(倾向方向)各不小于15m 范围,同时还应保证控制范围的外边缘到巷道轮廓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m。

煤矿井巷揭煤实施细则

煤矿井巷揭煤实施细则

附件1煤矿井巷揭煤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基本要求第一条必须从设计源头避开地质构造破坏带、应力集中带揭煤,不应小角度(井巷与待揭煤层夹角≤15°)、长距离揭煤。

确实避不开的,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地质层位、地质构造探测不清不得揭煤,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测试不准不得揭煤。

第二条矿井开拓新水平、准备新采区时,水平大巷或采区上下山至少有一条布置在煤层底板。

第三条井巷揭煤穿层治理钻孔直径不得小于94mm ,辅助水力冲孔等增透措施,卸煤率不低于10 ‰,充分卸压增透。

下向穿层钻孔施工时,应当采用吹水装置。

第四条井巷揭煤作业优先采用大角度揭煤方式,合理缩短巷道穿煤长度。

详见图1-1~1-6图1-1 下山巷道煤层底板揭煤剖面示意图图1-3 上山巷道煤层底板揭煤剖面示意图图1-6 上山巷道煤层顶板揭煤剖面示意图第五条小角度揭煤作业,当煤层原始瓦斯含量≥8m3/t 或瓦斯压力≥0.74MPa (禹州和登封区域瓦斯含量≥6m3/t 或瓦斯压力≥0.6MP)时,必须采取施工措施巷、调整揭煤角度等方法,优化揭煤作业,便于区域防突措施钻孔布置。

(一)小角度煤层底板揭煤,包括下山巷道、水平巷道和上山巷道煤层底板揭煤,应下扎施工措施巷:即距待揭煤层法距7m 前,在工作面迎头或一帮下扎施工措施巷,便于区域措施钻孔布置。

详见图2-1~2-3。

(二)小角度煤层顶板揭煤,包括下山巷道、水平巷道和上山巷道煤层顶板揭煤,应上挑施工措施巷:即距待揭煤层法距 7m 前,在工作面迎头或一帮上挑施工措施巷,便于 区域措施钻孔布置。

详见图 3-1~ 3-3。

(三)回采巷道:不应采用小角度揭煤方式。

(四)开拓巷道、准备巷道:不宜采用小角度揭煤,宜 采取变更设计、多段措施巷等技术措施实现大角度揭煤。

待 揭煤 层≥ 区 域措 m 施钻 孔控制 范 ≥围区域措 施钻孔图 2-1 下山巷道煤层底板揭煤下扎措施巷剖面示意图措施巷≥7m措施巷区域措 施钻孔5m ≥掘进方向30m 区 域措施钻孔控制 范围范围m7m≥待揭煤层区域措施钻图 2-2 水平巷道煤层底板揭煤下扎措施巷剖面示意图 图 2-3 上山巷道煤层底板揭煤下扎措施巷剖面示意图掘进方向措施巷区域措 施钻孔图 3-3 上山巷道煤层顶板揭煤上挑措施巷剖面示意图[注:穿层钻孔有效控制范围, 应为有效边缘孔见煤点或止 煤点圈定的最小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巷揭煤防突设计编报内容一、说明<一)概述。

简述井巷工程用途,施工标高、方位、范围,巷道断面形状、尺寸、支护方式。

迎头位置及测点控制。

周边开采关系<包括煤柱、采空、地面钻孔)及采掘活动。

施工队伍情况。

煤<岩)层倾向、倾角、厚度,所揭煤层顶底板岩性、结构,邻近煤层。

简述区域地质情况<水文地质),巷道前方影响到揭煤范围内的构造及控制程度。

构造单元内及相邻区域煤层瓦斯含量、涌出量、突出指标参数<实测的最大瓦斯压力),历史上突出发生点及基本情况。

预计揭煤处的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

初步评价揭煤区域的突出危险性程度。

巷道掘进供风<局扇、风筒、风量)情况,局部通风系统,揭煤回风影响到的相关区域。

地质说明书。

<二)揭煤工序安排。

简述揭煤防突工序及每道工序的施工组织安排,附防突工序流程图。

二、前探钻孔<一)明确前探孔数量、控制范围和取芯钻孔的孔号,实施时距待揭煤层的法距。

<二)附:钻孔施工钻孔编号、孔径、施工方位、俯角或仰角,预计见煤深度、止煤深度、终孔深度等参数表。

<三)要求:1.前探钻孔控制范围、测斜取芯等内容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2.前探钻孔施工后必须提交的资料:钻孔开孔位置、见煤深、止煤深、孔长、取芯钻孔岩<煤)芯的采取率,以及施工过程有无喷孔、顶钻等异常现象。

三、测压<取样)明确:测压孔数量不得少于3个<具备条件的,哪些前探钻孔兼作测压孔);开孔位置<距待揭煤层的最小法距),选择岩层完整的地方开孔;施工方位、俯角或仰角、终孔深度、终孔点控制范围;哪些孔取样,以及所取煤样测定的内容。

简述测压方法、封孔工艺。

要求:1.测压钻孔必须穿透全煤,一次不能穿透的,必须进入煤层不少于3m。

封孔深度应大于10m。

2.取样时应测定△P、f值及a、b吸附常数值等,并必须计算待揭煤层的瓦斯含量W。

3.瓦斯压力(P>必须测准。

测压孔若出水,必须根据水文地质情况,采取技术手段区分水压和瓦斯压力。

4.加强瓦斯压力观察,设立台帐,绘制压力变化曲线。

四、区域性突出危险性预测明确:揭煤地点的突出区划情况。

区划属突出危险区直接确定揭煤区域为突出危险区;属突出煤层无突出危险区揭煤或非突出煤层首揭的必须在距揭煤层最小法距10m前进行预测,预测同时采用实测瓦斯压力P和瓦斯含量W,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视为突出危险区:1.瓦斯压力P≥0.74MPa;2.瓦斯含量W≥8m3/t;3.前探、预测等各类钻孔施工过程中有吸钻、顶钻、喷孔等动力现象。

要求:必须对揭煤区域测压,并测定揭煤区域瓦斯含量,仔细观察前探预测等各类钻孔施工过程有无瓦斯动力现象情况。

五、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一)简述区域性防突措施实施位置<距煤层的最小法距7m 以外);措施设计方案,如预抽钻孔技术要求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等。

<二)钻孔控制范围,孔底间距,布孔方式。

列表:钻孔编号、孔径、施工方位、倾角或仰角、见煤和止煤深、终孔深度。

附图:钻孔布置<平、剖、断面)示意图。

<三)措施孔要求。

1.控制范围符合《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三)井巷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7m前”第3款要求,钻孔在控制范围内均匀布置,预抽钻孔的孔数、孔底间距等应当根据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确定,预抽钻孔应一次穿透全煤并进入岩石0.5m以上。

2.所有钻孔必须进行抽采,明确如何保持揭煤期间拦截抽采。

3.设计中可选取部分措施孔采用水力冲孔、深孔松动爆破<仅适用于井筒揭煤)等增透,并配合抽采,以提高抽采效果。

但必须说明具体实施办法。

六、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在采取区域性防突措施位置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必须明确效检孔孔数,如何布置等。

施工参数列表:钻孔施工方位、倾角或仰角、见煤和止煤深、终孔深度、控制范围。

要求:效果检验孔布置必须符合《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三)井巷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7m前”第6款要求,且效检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预抽区域内煤层瓦斯预抽率η≥45%;2.残余瓦斯压力P C<0.74MPa;3.残余瓦斯含量W C<8m3/t;4.效检时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

效果检验无效时,必须明确补充措施的具体内容,再次效检的指标,直至效检合格。

七、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可以一孔两用。

必须明确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位置<距待揭煤层最小法距5m前)及区域验证施工孔数、控制范围、验证<预测)合格必须达到的条件。

要求:1.说明钻孔如何布置,并列表:钻孔施工方位、倾角或仰角、见煤和止煤深、终孔深度、控制范围等。

2.检验指标是:采取综合指标法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及验证<预测)钻孔有无瓦斯异常情况。

3.钻孔布置符合《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四)井巷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5m前”第2款要求。

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无突出危险可进尺至远距离爆破位置。

八、工作面防突措施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有突出危险时,必须明确工作面防突措施的具体内容<钻孔控制范围、孔数、孔底间距、布孔方式等)。

列表:钻孔编号、孔径、施工方位、倾角或仰角、见煤和止煤深、终孔深度等。

附图:钻孔布置<平、剖、断面)示意图。

要求:工作面防突措施必须采取抽采措施。

九、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明确:措施孔全部达到设计施工要求,且控制范围内煤体瓦斯抽采率η≥45%后,再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Δh2)值进行效果检验。

要说明效检孔孔数、控制范围及施工参数,并附施工参数表。

要求:1.效检合格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工作面施工至远距离爆破揭煤位置必须再采用S和K1<Δh2)进行验证。

远距离揭煤范围内采取钻屑指标法或复合指标法进行循环效检<验证)。

2.必须明确每次效检不合格后必须采取的具体措施<如钻孔数量、控制范围、孔底间距等)。

十、安全岩柱距待揭煤层最小法距5~2m范围内,必须明确采用何种手段边探边掘,说明具体措施,以保证远距离爆破前工作面到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不小于2m<如果是松软、破碎岩层,最小法向距离不小于3m)。

十一、远距离爆破揭煤对照规定明确远距离爆破的要求,明确远距离爆破起始和终止位置,爆破地点,停电、撤人、警戒范围,明确每班计划爆破次数。

炮眼布置设计图表。

十二、防突系统及其它安全防护设计<一)通风系统。

简述揭煤前后通风系统差异。

明确揭煤系统安设正反向风门数量、位置、规格质量。

局部供风设计和各交叉点的风量。

<二)抽采系统。

简述抽采系统的构成,抽采管路选型、抽采能力计算等。

<三)供电系统。

简述揭煤区域揭煤前后供电系统,电缆、开关、设备布置。

过载、漏地保护计算。

<四)监测监控。

明确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安设数量、位置,设置的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以及断电范围。

<五)安全设施。

爆破喷雾、净化喷雾、隔爆设施、压风自救及避难峒室设置位置及要求等。

<六)避灾。

通风系统图中明确标示避灾路线。

对揭煤队伍及进入揭煤区域个体人员防突知识培训的具体要求。

十三、组织管理<一)成立揭煤领导小组,总工程师任组长,附成员名单。

明确设计贯彻程序和防突、地测、技术、通风、抽采、监测、爆破、机电、安监、调度、生产等部门终端责任。

<二)对照《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中的其他部分,提出本矿具体的组织管理要求。

十四、揭煤设计附图<一)预计的煤、岩层综合柱状图<1:200)。

<二)所揭煤层巷道地质剖面图<1:1000)、水平切面图<1:1000)。

<三)所揭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1000)或立面图<1:1000)。

<四)综合平面布置图<1:1000)。

<五)设计的前探孔及测压孔<预测孔)布置平、剖面、断面图<1:200),测压封孔工艺图<1:200)。

<六)区域性及工作面防突措施钻孔布置及卸压范围图<1:200)。

<七)通风抽采图<1:2000)。

要求:通风系统图中必须标明从局扇进风至回风井的通风系统、风量、通风设施、远距离爆破的爆破地点、所有警戒位置、救护基地、电话位置、避难峒室、各传感器及断电开关的安设位置,主要相关巷道应标明标高。

<八)供电系统示意图<A3图纸)。

要求:说明供电变压器、进回风电缆敷设、电器设备安设及断电开关位置情况。

供电系统图中必须标明供电变压器、施工单位使用的所有供电设备及相关供电设备<包括监控分站);标明T1、T2、T3、…T n传感器对应控制的断电开关及断电开关型号、编号。

附件2井巷揭煤防突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内容一、概述<一)揭煤巷道工程用途,施工标高、方位、工程范围,巷道断面形状、尺寸,支护方式。

<二)迎头位置及距所揭煤层最小法距<最近测点号),施工过程中基本情况,承担揭煤施工队伍的情况。

<三)简述防突设计执行情况、验收情况,对揭煤准备条件作客观评价。

二、防突设计执行情况<一)前探钻孔。

1.述前探钻孔施工过程的动力现象。

2.前探钻孔施工质量,附钻孔施工记录资料。

3.根据探孔资料,采取<地质作图或几何计算)推算方法,掌握的地质构造情况、煤层赋存情况、层位控制情况。

4.附前探地质资料成果:推测的相关地质图件。

<二)预测预报。

1.测压情况:测压方法、钻孔布置、测压时间及过程描述、压力变化及稳定值、最大瓦斯压力。

客观评价测压值的准确性。

2.煤样实验室测定指标及复印件。

3.测压孔钻进过程瓦斯涌出及其动力现象描述。

4.预测预报结论。

5.测压<预测)报告必须由揭煤单位总工程师签字确认。

<三)防突措施。

1.钻孔开孔、完孔、封孔、抽采的具体日期。

2.简述钻孔施工过程瓦斯涌出、动力现象。

3.简述钻孔验收、成孔情况。

附钻孔验收资料记录表。

4.根据钻孔成孔验收资料,用地质作图或几何计算法反演其控制范围。

附钻孔控制平、剖面图,断面图。

5.简述抽采情况:累计抽采时间,系统抽采浓度,抽采总量。

计算设计卸压影响范围的瓦斯抽采率。

<四)防突措施效果及检验。

1.定量检验方法:钻孔数量、布置参数,指标临界值设定,测定过程及测得指标值。

附钻孔布置。

要求:采用与预测预报相同方法以利于对比。

2.检验孔施工过程瓦斯涌出及动力现象情况描述。

3.总结系统抽采浓度、抽采量变化趋势,单孔瓦斯涌出量变化<抽采前后钻孔孔口、孔内瓦斯涌出情况),巷道瓦斯涌出量。

4.措施效果总体评价和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检验结论。

要求:从措施孔的施工质量和控制范围、瓦斯抽采时间和抽采率以及措施实施前后瓦斯涌出情况对比,综合评价措施卸压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