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池常数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电导率

电导率
电导(electric condutance) 电导(G)是电阻的倒数,单位为-1或S。
1 G R
U R , I
I G U
电导可以用来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
电导率(electrolytic conductivity)
电导率()也就是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S·m-1或 -1·m-1。
A G l
F R1 R2 A
G M R3
Rx
B C I
交流电源
电导测定注意事项
(1)使用适当频率的交流电源。 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由于电解使电解质 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并会在电极上析出产物而改 变电极的特性。 (2)采用检零计(耳机或示波器)检测电桥是否达到 平衡。 (3)与电导池相对应的电路中的电阻需并联一个可 变电容用以抵消电解池电容的影响。 (4)电导池中的电极一般采用镀铂黑的铂电极以增 大电极表面积,降低电流密度,减少电极极化。
电解质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S.m-1)
90 80 HCl 70 60 50 40 30 20 10 HAc 0 2 4 6 c/(mol.dm-3) 8 10 KCl LiCl KOH
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由于溶液中物质的量已给定,都为 1mol。当浓度变化时,溶液的摩尔电导 率的变化与以下两种因素有关。 ①导电离子数目的变化 ②离子间的作用力的变化 不同的电解质,其摩尔电导率随浓 度变化的规律也不相同。
科尔劳乌施(Kohlrausch)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 科尔劳乌施:在无限稀释溶液中,每一种离子是独 立移动的,不受其它离子的影响。某种电解质的 Λm∞可认为是正、负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之和。 • 用公式表示为:


m
m
m,

2-1实验室电导率仪法

2-1实验室电导率仪法

1.概述1.1原理由于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因此,当两个电极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一定时,这个电阻值与电极的间距L (cm)成正比,与电极的截血积A(cm2)成反比即:R=pL/A,由十电极面积A和间距 L都是固定不变的,故L/A是一常数,称电导池常数(以Q表示)比例常数p称作电阻率其倒数l/p称为电导率,以K表示。

S=1/R=1/pQS表示电导度反映导电能力的强弱所以,K=QS或K=Q/R.当己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即可求出电导率。

2.1仪器2.1.1 电导率仪:误差小超过1%2.1.2 温度计:能读至0.1℃2.1.3 恒温水浴锅:25℃士0.2℃2.2试剂2.2.1 纯水:将蒸馏水通过离子交换桂,电导率小于1uS/cm2.2.2 0.0100mol/L标准氯化钾浴液:称取0.7456g十105℃干燥2h,并冷却后的优级纯氯化钾,溶解于纯水中,于25℃下定容全1000mL。

此浴液在25℃时电导率为1413us/cm。

3.操作步骤3.1电导池常数测定3.1.1用0.01mol/L标准氯化钾溶液冲洗电导池三次。

3.1.2将此电导池注满标准溶液,放入恒温水浴中约15min3.1.3测定溶液电阻Rkcl,更换标准液后再进行测定,重复数次,使电阻稳定在士2%范围内,取其平均值计算对于0.01mol/L氯化钾溶液,在25℃时K=1413uS/cm, 3.1.4用公式Q=KRKCL则:Q=1413R KCl4.1样品的测定用水冲洗数次电导池,再用水样冲洗后,装满水样,同3.1.3步骤测定水样电阻R,由已知电导池常数Q,得出水样电导率K 。

同时记录测定温度· 3.注意事项最好使用和水样电导率相近的氯化钾标准溶液测定电导池常数 如使用已知电导池常数的电导池,不需测定电导池常数,可调节奸仪器直接测定 5.结果计算电导率K( uS/cm)=RQ =R Rkcl 1413式中: R KCl -0.01mol/L 标准氯化钾溶液电阻R 一水样电阻 Q-电导池常数。

电导率、电导池常数

电导率、电导池常数

电导率中文名称:电导率英文名称:conductivity; electric conductivity定义1: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定义2:边长为1cm的立方体内所包含溶液的电导。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分析仪器(二级学科);电化学式分析仪器-电化学式分析仪器一般名词(三级学科)定义3: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单位以每米毫西门子(mS/m)表示。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水域生态学(二级学科)电导率电导率,物理学概念,指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

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单位以每米毫西门子(mS/m)表示。

目录编辑本段(1)英文:conductivity (or specific conductance)(2)定义: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σ=1/ρ。

除非特别指明,电导率的测量温度是标准温度(25 °C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S/m),其它单位有:s/cm,μs/cm。

1S/m=1000ms/m=1000000μs/m=10ms/cm=10000μs/cm。

(4)说明: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

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

另外,不少人将电导跟电导率混淆:电导是电阻的倒数,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编辑本段影响因素(1)温度: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

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高。

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

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

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时常可以表达为,电导率对上温度线图的斜率。

kcl的电导池常数

kcl的电导池常数

kcl的电导池常数
KCl(氯化钾)的电导池常数是指在特定条件下,KCl 溶液的电
导率与溶液浓度之间的比值。

电导池常数通常用 K 表示,单位为
cm^-1/(mol/L)。

在常温下,KCl 溶液的电导池常数大约在 0.146
cm^-1/(mol/L) 左右。

KCl 溶液的电导池常数受到温度、溶液浓度和离子活度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下,KCl 溶液的电导池常数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随
着温度的升高,电导池常数会增加。

此外,当 KCl 溶液的浓度增加时,电导池常数也会随之增加。

而溶液中的离子活度对电导池常数
也有一定影响,因为它会影响离子的迁移率。

电导池常数的应用包括电导率测量、离子浓度测量以及在化学
分析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等。

通过测定电导率和已知的电导池常数,可以计算出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这在环境监测和化学实验中具有重
要意义。

总之,KCl 溶液的电导池常数是描述其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
要意义。

TDS、电导率及硬度相互关系

TDS、电导率及硬度相互关系

一、TDSTDS 是英文total dissolved solids 的缩写,中文译名为溶解性总固体,又称总含盐量。

测量单位为毫克/ 升(mg/L ), 它表明 1 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总固体,或者说1 升水中的离子总量。

一般可用公式:TDS=[Ca+Mg+Na+K]+[HCO3+SO4+Cl]。

由于水的溶解性超强,所以水里包括钙镁离子、胶体、悬浮颗粒物、蛋白质、病毒、细菌、微生物及尸体以及更微小的重金属离子。

我们都知道纯净的水中含有的溶解性固体是很少的,一般只有零到几十毫克/升左右。

若水污染或已经溶进许多可溶性物质后,其总固体的含量也就随着可溶解物质增多而增多。

TDS 概念是个舶来品,在美国、台湾水处理领域广泛使用。

TDS 值的测量工具一般是用TDS 笔,其测量原理实际上是通过测量水的电导率从而间接反映出 TDS 值。

在物理意义上来说,水中溶解物越多,水的 TDS 值就越大,水的导电性也越好,其电导率值也越大。

通俗的讲: TDS 值代表了水中溶解物杂质含量, TDS 值越大,说明水中的杂质含量大,反之,杂质含量小。

影响TDS 值测试的因素:水温:TDS 笔不可用于测量高温水体(例如:热开水)水的流速:TDS 笔不能用于测量晃动较大的水体水质污染:TDS 笔不能用于测量污染浓度较高的水体中文的意思是溶解于水中的总固体含量,TDS计是针对此设计的计量器,可看出水中无机物或有机物的ppm值。

但这只是初期性的检验,无法提供完全正确的资料及内含物是什么?若需要正确的内含物成分,仍以送检为准。

检测水中总溶解固体值(TDS)即检验出在水中溶解的各类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总量,使用单位为ppm或毫克/升(mg/l)。

它的导电仪器能测出水中的可导电物质,如悬浮物、重金属和可导电离子。

如何使用呢?(一)测量时的水温应维持在摄氏25度左右,切记,温度过高会使TDS值增加,影响正确性。

(二)液晶屏幕所显示的数值即为TDS值,若TDS计显示100度数字,那代表溶于水中的物质含量正离子或负离子总数为100ppm(公差为±5ppm),数字愈高,表示水中的物质愈多。

电导率仪基本常识

电导率仪基本常识

查到一些水电电导率值(根据地区而异)
溶液 电导率 us/cm (电阻率)
纯水 0.055us/cm 18.2MΩ
电厂锅炉水 1.0us/cm 1MΩ
城市用水 50us/cm 0.02Ω
2)对于不同的电导率仪,其温度补偿的检定步骤也不尽相同, 安徽赛科环保生产的DDS-307为例:后期生产(新型)的DDS-307电导率仪,调整温度示值时,电导率发生显著变化,定义为I型(DDS-308、国外产的电导率仪如con5等也归于此类)。早期生产的DDS-307电导率仪,调整温度示值时,电导率没有任何变化,为了便于区别我们将其定义为II型(大部分数显式DDS-11A/12A也归于此类)。
对于这类仪器温度补偿的检定,应该先将温度调整为目标温度(15℃或35℃),再调节电导池常数为1.00cm-1, 然后分别读取对应的电导率值, 根据式(3)就能求出仪器的温度系数。但是这一类仪器得到的数据,根据式(3)计算得到的值和标准值(α=2.0%)偏差很大, 且不同温度下得到的温度补偿系数值差别很大。这一类仪器具有相似的偏差,并不是由于某台仪器不合格引起的,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I型仪器,其温度系数的误差可以按JJG376-2007描述方法来测量, 先设置好电导池常数,再调整温度示值。对于II型仪器,温度示值对电导率值没有影响, 并不说明温度传感器模拟电阻器发生了故障,因为如果将仪器调到“检查”状态,发现调整温度示值时,电导池常数也发生了变化,当温度示值调整为15℃和35℃时, 电导池常数分别变化到1.200cm-1 和0.800cm-1左右。
1. 测量时应采用配套使用的电导率仪,不要采用其它型号的电导率仪。
2. 测量电极常数的KCL溶液的温度,以接近实际被测溶液的温度为好。

电导率、电导池常数

电导率、电导池常数

电导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电导英文名称:conductance定义1:电阻的倒数。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定义2:表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量,它是溶液电阻的倒数。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分析仪器(二级学科);电化学式分析仪器-电化学式分析仪器一般名词(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电导diàndao[conductance] 导电能力;对于某一种导体允许电流通过它的容易性的量度:电阻的倒数,欧姆是测量电阻的单位,它就是欧姆的倒数表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符号是G。

对于纯电阻线路,电导与电阻的关系方程为G=1/R,其中G为物体电导,导体的电阻越小,电导就越大,数值上等于电阻的倒数。

电导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

欧姆定律是R=U/I;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

所以,可以得到欧姆电导定律的关系方程:G=I/U。

电导是用来反映泄漏电流和空气游离所引起的有功功率损耗的一种参数。

电导率中文名称:电导率英文名称:conductivity; electric conductivity定义1: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定义2:边长为1cm的立方体内所包含溶液的电导。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分析仪器(二级学科);电化学式分析仪器-电化学式分析仪器一般名词(三级学科)定义3: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单位以每米毫西门子(mS/m)表示。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水域生态学(二级学科)电导率电导率,物理学概念,指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

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单位以每米毫西门子(mS/m)表示。

目录编辑本(4)说明: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

电化学计算题举例

电化学计算题举例
例1 25℃时在一电导池中盛以c为0.02mol·dm–3的KCL溶液,测得 其电阻为82.4Ω。若在同一电导池中盛以c为0.0025mol·dm–3的 K2SO4溶液,测得其电阻为326.0Ω。已知25℃时0.02mol·dm–3 的 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 S m–1 。试求: (1)电导池系数Kcell;(2)0.0025mol·dm–3K2SO4溶液的电导率 mol·dm 和摩尔电导率。 解:(1)根据公式,电导池系数
κ (难溶盐) = κ (溶液) − κ (H2O)
运用摩尔电导率的公式就可以求得难溶盐饱和溶 液的浓度 c 。 κ (难溶盐) = κ (溶液) − κ (H 2 O) ∞ ∞ Lm Λm (难溶盐) =
c
c
例2 根据电导的测定得出25℃时氯化银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 3.14 ×10―4S·m―1 。已知同温度下配制此溶液所用的水的电导 率为1.60 ×10―4S·m―1 。试计算25℃时氯化银的溶解度。 解: 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微,其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
原电池热力学----热力学与电化学的桥梁 原电池热力学 热力学与电化学的桥梁
桥梁公式: 桥梁公式:
(∆ r G )T , P , R = Wf,max = −nEF nEF (∆ r Gm )T , P , R = − = − zEF
ξ
例: 25℃时,反应Cd+2AgCl→CdCl2+2Ag. 试设计成电池,写出电池的表达式 和电极反应,并计算电池反应的∆G、∆S、∆H. 已知该电池25℃时的电 动势为0.6753V,温度每升高1K,电动势降低6.5×10-4V/K. 解:设计电池: (-)Cd(s)|CdCl2(aq)|AgCl(s),Ag(s)(+) 反应:正极 2AgCl+2e→2Ag+2Cl负极 Cd-2e→Cd2+ 电池 2AgCl→2Ag+CdCl2 由电极反应知Z=2,故: ∆G=-ZFE=-2×96500×0.06573=-130.34KJ ∆S=( dE/dT)p × ZF=2×96500×(-6.5×10-4)=-0.1255J/K ∆H =∆G +T∆S=-130.34+298×(-0.1255)=-167.80K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导池常数计算公式
电导池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测量仪器,广泛用于水质、环境、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中。

在使用电导池时,我们需要知道电导池的电导率,并计算出电导池的电导池常数。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电导池常数的计算公式。

一、电导池的基本定义
电导池是利用电解质溶液在电场作用力下电导性不同而产生电势差及电流的一种装置。

通常由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及其间的电解质构成。

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越大,电流就越大,电导就越大。

二、电导池常数的定义
电导池常数是指一个电导池在标准温度下(25℃)时,单位长度的电极距离下,电导池两端的电势差为1伏时的电导率。

具体公式如下:
K = G × l
其中,K表示电导池常数;G表示电导率;l表示电极间距离,单位为米。

在实践中,我们通常用siemens/m(西门子/米)来表示电导池常数。

三、电导池常数的计算方法
电导池常数的计算方法与电导的计算方法十分相似,实质上,电导池常数就是单位长度下的电导数值。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电导池常数的计算方法。

1. 单极电导池电导计算公式
对于单极电导池,它的电导率G是由它的导电性质决定的。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电导池常数:K=G
其中,K表示电导池常数;G表示电导率。

2. 双极电导池电导计算公式
对于双极电导池,我们需要采用更复杂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它的电导池常数。

双极电导池的计算公式如下:K=G×l/A
其中,K表示电导池常数;G表示电导率;l表示电极间的距离;A表示电极面积。

3. 三极电导池电导计算公式
对于三极电导池,我们需要采用另外一种更复杂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它的电导池常数。

三极电导池的计算公式如下:
K=G×l/[2π(2h+D)]
其中,K表示电导池常数;G表示电导率;l表示电极间距离;h表示中间电极的高度;D表示电极的直径。

四、电导池常数的实验测量方法
1. 实验流程
(1)制备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如NaCl溶液、醋酸钾溶液等。

(2)将电导池插入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

(3)记录下电导池两端的电势差,计算出电导池的电导率。

(4)采用电导池常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电导池的电导池常数。

2. 实验注意事项
(1)在实验前,要清洗电导池,并确保电极表面干净。

(2)实验时,要让电导池在稳定的温度下进行测量。

(3)在实验时,要记得对电解质溶液的温度进行测量,以便进行温度校准。

(4)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洗和消毒。

总之,电导池常数是电导池的一个基本参数,它的计算方法和测量方法都十分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采用不同的电导池常数计算公式,以求准确计算出电导池的电导池常数,从而更为准确地测量出样品的电导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