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自身免疫性脑炎——NMDAR脑炎
突发精神异常,警惕抗NMDAR脑炎

精神异常使人痛苦不堪,甚至会毁掉一生。
“疯子”“精神病”等不雅称号存在于现代人的记忆中。
在这些词语的背后,我们要高度警惕一个不易觉察的幕后黑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
抗NMDAR脑炎并不多见,但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少见,更多的是缺少发现。
在讲这个病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两例我们亲身诊治的典型病例。
康某某,男,17岁,学生,在校期间突然出现精神异常,有恐惧感、幻觉,夜间休息时自感有人在叫他,并偶有半夜无目的外出游走的行为发生。
家中老人怀疑他是“鬼附身”,从外地请来“神婆”驱鬼,效果不佳。
无奈之下将其送至当地精神病医院,经过一系列精神药品治疗后仍然没有效果。
武某某,女,23岁,职员,同事发现其近期突然情绪低落,易哭泣,本来性格开朗的人变得孤僻,不合群。
同事误以为其可能受到了精神刺激,劝说下送其到心理诊所治疗,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症状愈演愈烈,变得易激惹,时不时与人发生口角,并偶有殴打家人的情况发生。
上述两位患者转来我院就诊后,均及时进行了腰穿检查,随着结果出炉,病因也水落石出。
两位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呈阳性,确诊“抗NMDAR脑炎”无疑。
经过一系列规范化免疫治疗,患者精神异常症状消失,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首先我们先初步了解一下什么叫脑炎。
脑炎按病因主要分为直接感染性、感染后性及非感染性三大类。
其中感染后性及非感染性脑炎中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E)约占全部脑炎患者的20%左右。
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本质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而激发一系列的炎性症状。
抗NMDAR脑炎则是AE中最常见类型,2007年由Dalmau等首次提出概念,占AE患者的54%~80%。
该病发病年龄6~64岁不等,以儿童和青年为主,发病率在5~10/10万/年,男女患病比例为1∶3,其中女性患者中约52%伴有肿瘤,而男性医诊通全科80RRJK患者仅为5%。
抗NMDAR脑炎虽多以精神异常起病,但属神经内科治疗范围,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世界中约77%成人病例首诊于精神科。
什么是NMDAR抗体脑炎

什么是NMDAR抗体脑炎我们的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并摆脱感染,但是有时候免疫系统内叫做抗体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我们体内正常的蛋白质发生错误的攻击,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一种,如果那个受攻击的蛋白质是大脑内的NMDA受体(R),那么这个疾病就被称为NMDAR抗体脑炎或抗NMDAR脑炎。
NMDA受体是大脑中的一种蛋白质,它有助于控制思想、情绪和运动。
因此针对NMDA受体的抗体可能在改变这些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比起单纯影响边缘系统,这种脑炎会更广泛地影响大脑。
临床表现发病时,最明显的特征是一些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癫痫发作、精神错乱和记忆力减退。
患者有时会表现出怪异的且令人不安的行为,还会出现情绪变化。
在发病最开始时,他们通常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他们可能会看到不存在的事物,出现奇怪的信念,并显得烦躁不安。
通常在10到20天后,患者会出现运动障碍,血压,心率及体温变化,并且可能会出现意识减退。
运动障碍通常包括面部和四肢的连续性扭动和抽搐,但也可表现为运动功能的逐渐下降。
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较多的症状,但也有个别患者仅仅出现其中几个症状。
诊断这些症状和体征在NMDAR抗体脑炎患者中的表现很独特,并提示临床医生需要进行NMDA受体抗体检测明确诊断。
该病主要影响年轻人,约40%的病例在18岁以下。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患病。
一旦诊断出患者患有NMDAR抗体脑炎,就应该寻找是否有潜在的肿瘤。
尽管很少有男性患者被发现有肿瘤(通常<5%),但近期研究表明,大约20-30%的女性患有肿瘤,尤其是20至35岁的女性。
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肿瘤是卵巢畸胎瘤。
这通常是非癌性肿瘤,但被认为可刺激NMDA受体抗体的产生。
此外,一部分患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人会在后不久发展为NMDAR抗体脑炎,因此它被认为是该病的另一种诱发因素。
但在大多数患者中,致病因仍然未知。
治疗和预后如果识别出这些症状和体征,排除了其他原因(尤其是感染),并且在脑脊液中发现了抗体,则应开始治疗。
抗nmda脑炎ppt课件

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提高公众对NMDAR脑炎的认识,了解其早期症状。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 避免接触可能的诱发因素,如某些药物或化学物 质。
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01
注意事项
02
03
04
如有疑似NMDAR脑炎症状, 应及时就医。
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生 的建议和指导。
抗NMDAR脑炎的症状与表现
记忆障碍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 、健忘等症状。
运动障碍
表现为肢体无力、 肌肉萎缩等症状。
精神异常
表现为情绪波动、 易怒、焦虑、抑郁 等。
言语障碍
表现为言语不清、 表达困难等症状。
其他症状
如睡眠障碍、食欲 不振等。
02
抗NMDAR脑炎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特点
多发于年轻女性,通常表现为精 神异常、记忆障碍、言语障碍等 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甚 至死亡。
抗NMDAR脑炎的发病机制
免疫系统异常
抗NMDAR脑炎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免 疫系统将NMDAR误认为是外来物质 ,从而产生抗体攻击NMDAR,导致 神经元功能障碍。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抗NMDAR脑炎可能与某 些基因突变有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 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01 问题1
抗NMDAR脑炎的诊断标准是 什么?
02
解答1
抗NMDAR脑炎的诊断标准主 要包括临床特征、脑影像学检 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 中临床特征包括精神行为异常 、癫痫发作等。
03
问题2
04
抗NMDAR脑炎与其他脑炎有何 不同?
自身免疫性脑炎、自边缘叶脑炎、AR脑炎、皮质脑炎、小脑脑干脑炎等疾病分类、影像学特征和疾病要点

自身免疫性脑炎、自边缘叶脑炎、AR脑炎、皮质脑炎、小脑脑干脑炎等疾病分类、影像学特征和疾病要点自身免疫性脑炎及分类概念回顾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脑实质的弥漫性或者多发性炎性病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改变以灰质和神经元受累为主,也可累及白质和血管。
脑炎分为感染性和分感染性,感染性脑炎就是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如COVID-19感染导致脑炎。
非感染性脑炎,如免疫介导性的,妊娠引起的和药物引起的。
而免疫介导这组疾病就以自身免疫性脑炎多见,重要特点为:①非感染性;②经过临床治疗后大多数可以缓解。
AE分类:按抗原部位分类,按离子通道分类,按解剖部位来分类。
①重点关注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其中的抗NMDAR脑炎是最常见但又最不典型的,它的临床表现各异,各种情况都会出现,包括肢体无力、记忆下降、精神异常等,同样也可能没有任何特殊的症状。
特别是当病人早期以反应迟钝、活动缓慢到急诊室就诊时,需要特别警惕,容易漏诊和误诊。
②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抗GABABR抗体相关脑炎、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和抗AMPAR抗体相关脑炎较易识别,这四种脑炎的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边缘系统,以精神、行为、记忆下降为突出表现,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抗NMDAR脑炎同样也可以累及边缘系统,从而出现相关症状。
③自身免疫性脑炎还包括抗GAD65抗体相关脑炎,抗细胞内抗原抗体介导的以副肿瘤综合征为代表的疾病。
自边缘叶脑炎影像学特征概念回顾边缘系统是包含海绵体及杏仁体在内,负责多种功能如情绪、嗅觉、行为及长期记忆的大脑结构。
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为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边缘叶脑炎,主要表现为海马和/或杏仁核肿胀、信号增高。
发病初期,MRI可表现为正常,随着疾病进展出现颞叶内侧高信号,长期随访发现41%-95%的患者发展为海马萎缩。
图1 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影像学表现①为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的脑炎,主要是以边缘系统损害为主,影像学上大多数以颞叶对称性损害,亦可为非对称性。
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1.自身免疫性脑炎人体免疫系统常常会产生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是具有毒性的。
当自身抗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神经功能和精神障碍时,称为自身免疫性脑炎。
目前已经发现多种具有神经毒性并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抗体,如抗NMDA、抗Hu、Ma2、CV2(CRMP5)、AMPA受体1、AMPA受体2、GABAB受体、LGI1及Caspr2抗体等。
以抗NMDA受体抗体脑炎为例来进一步说明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脑炎。
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acidreceptor)的中文名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如大脑、脊髓。
NMDA受体是一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具有独特的双重门控通道(doublygatedchannel)功能,它既受膜电位控制也受其它神经递质控制。
NMDA受体被激活后,主要对Ca2+有通透性,介导持续、缓慢的去极化过程。
NMDA受体不仅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调节神经元的存活,调节神经元的树突、轴突结构发育以及参与突触可塑性的形成等),而且对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亦起着关键作用,参与学习、记忆、以及精神活动的调节。
当人体处在病理状态时,体内会产生较多针对NMDA受体的毒性抗体,这时分布于神经细胞的NMDA受体结构首当其冲受到损害,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筛孔”样地弥漫性破坏,由此诱发神经系统电生理紊乱、神经细胞水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早期轻症时表现为精神异常,此时很难将自身免疫性脑炎和分裂症或是情感障碍区分开;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表现出智力下降、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多汗、失眠),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持续昏迷、呼吸异常。
在病理上,抗NMDA受体抗体脑炎表现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脑实质,并在血管周围形成袖套样结构。
由于在病理表现、临床症状和生化检查等方面自身免疫性脑炎与病毒性脑炎的相似性,使得二者长期以来不能被有效区分,直至2007年法国科学家DalmauJ发现了抗NMDA 受体抗体后,医学界才开始深入研究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疾病规律。
自身免疫性脑炎新版培训课件

自身免疫性脑炎
常需与病毒性脑炎相鉴别 占所有脑炎病例的比例为4%[1] 协和医院神经科284例不明原因脑炎
– 抗NMDA脑炎比例达16.2%[2]
• Granerod J,Ambrose HE.Causes of encephalitis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clinical presentations in England:a multicentre,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study. Lancet Infect Dis, 2010,10:835-844
自身免疫性脑炎新版
13
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VKGC)
Sarosh R.Irani, Jeffrey M.Gelfand.Cell-Surfac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utoantibodies:
Clinical Relevance and Emerging Paradigms.ANN NEUROL 2014, 76:168-184.
• 任20海14涛,4,7崔:11丽9-英12, 2关. 鸿志自。身不免明病疫因性脑脑严炎重N新M版DA受体脑炎的筛2查诊断。中华神经科杂志。
Autoimmune Encephalitis
NMDA receptor antibody encephalitis
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complex antibody encephalitis (VGKC)
二线免疫抑制治疗
– 美罗华
– CTX
自身免疫性脑炎新版
11
预后
抗NMDAR受体脑炎ppt课件

24
诊断
患儿尤其女性患儿出现急性精神行为异常、语言、睡眠、 运动障碍及频繁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通气障碍等时需 要考虑该病。
MRI正常或在海马、额叶等出现短暂异常高信号影。 排除其他感染性、中毒性、代谢性、自身免疫性和其他
类型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 血清和脑脊液中检测到抗NMDAR抗体可以确诊。 所有患者均应检测可能存在的肿瘤,尤其是卵巢畸胎瘤,
抗NMDAR抗体的检测。
27
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脑炎 包括其他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及神经细胞自身抗体相关
性脑炎,如抗AMPA受体抗体相关性脑炎、抗GABA受体 抗体相关性脑炎,依赖于肿瘤的检出及相应抗体的检测。
28
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脑炎 多与一些自身免疫性抗体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抗
18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主要是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一半患者无明显变化。 另一半可伴有T2像或FLAIR像以下区域的异常高信号:海
马、额叶、基底节、岛叶、小脑、大脑皮层、脑干,极 少数发生于脊髓。 病变轻微、短暂、轻度强化,且随着疾病进展加重,影 像学检查并无变化或者变化轻微。
19
抗NMDAR抗体脑炎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不详。
9
发病机制
抗NMDAR抗体主要在蛛网膜下腔合成 ,能够选择性、 可逆性地减少突触后膜表面的NMDAR密度,且与抗体滴 度呈正相关,不影响突触后其他受体的密度(如AMPA、 GABA等)。
选择性的降低NMDAR的突触电流,在补体不参与的情况 下与NMDAR耦联且导致NMDAR的封闭及内化。
效至少维持治疗1年以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优化GCH治疗,最佳剂量、
最佳疗程以及应用二线免疫治疗时GCH的应用等尚未达成 共识。 长期应用GCH治疗,有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剂量越 大、时间越长、不良反应也就越大,如高血压、高血糖、 骨质疏松、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等,应密切观察,及时处 理,以免加重病情。
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封面摄影:邓敏兴老师如果要问最近10年来神经病学方面的进展,个人认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绝对应排前三(其它如支架取栓,DBS治疗PD等)!从2010年我在NICU轮转诊断第一例抗NMDAR脑炎开始,越发对免疫性疾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相对于很多神经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来说,此类疾病毕竟还是有药可医!对于自身免疫性脑炎来说,虽不属于我的专科范畴,但临床工作中也经常遇到,何况会诊时若鉴别诊断想不到该类疾病,必定让人睁大怀疑的眼睛。
鉴于此,我广泛阅读中英文献,密切跟踪最新进展,全面总结前人经验(以上属吹牛致敬环节!),并将其中要点分享与大家。
当然,毕竟不是太专业,如果理解上有偏差,就当我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恳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所谓脑炎,是由脑实质的弥漫性或者多发性炎性病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原因为病原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而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2017版专家共识)。
自2007年抗NMDAR脑炎被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AE被明确诊断(见下表),这当然与抗体检测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抗体,根据其靶抗原部位的不同,大致分为两类(见下表)。
一类针对神经细胞内抗原,如抗Hu,常导致经典的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
因抗体不能达到细胞内的抗原表位,因此最终引起不可逆性神经元损害的是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穿孔素和颗粒酶机制;另一类针对神经细胞表面的蛋白、离子通道或受体(如抗NMDAR),主要通过体液免疫机制引起相对可逆的神经元功能障碍,免疫治疗效果良好。
抗NMDAR脑炎、抗LGI1脑炎、抗GABAbR脑炎……,此类自身免疫性脑炎在2018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统称为抗体介导的脑炎(Antibody-Mediated Encephalitis),其发病过程推测如下:凡事有果必有因,此病的发生也应存在相应的触发因素,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肿瘤(当然也可能有遗传易感性因素参与,不然为什么同样是人(或患肿瘤),有的人发生自身免疫性脑炎(如携带HLA-DRB1*07:01者易感抗LGI1脑炎,携带HLA DRB1*10:01-DQB1*05:01者易感抗IgLON5相关脑炎),而有的人就不发生呢?),病毒损伤的神经细胞或凋亡的肿瘤细胞释放出相应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摄取后,转运至区域内淋巴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自身免疫性脑炎——NMDAR脑炎什么是NMDAR脑炎?小域从金域通讯里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里面包括了NMDAR脑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NMDAR脑炎的诊断和治疗;并对NMDAR脑炎病人伴有肿瘤进行了数据解读。
纯干货,喂饱你们的求知欲!何为自身免疫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是一类由自身抗体介导的、严重的、可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某些因素(感染、某些肿瘤)的诱发下,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活跃,产生了针对自身脑组织正常蛋白的抗体,这种异常免疫攻击所导致的脑炎,即为自身免疫性脑炎, 也称作新型边缘性脑炎。
该病主要累及儿童和青年,临床表现多样,病情严重,可合并或不合并肿瘤,常规血清学、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 若血清和(或)脑脊液检测到相关抗体可明确诊断。
国内最早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报道见于2010年,北京友谊医院报道了首例确诊的NMDAR脑炎。
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脑炎早在200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oseph Dalmua教授报道了一组病情严重的、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但是对治疗有反应的副瘤性脑炎病例。
该组病人具有3个特点:年轻发病、卵巢畸胎瘤相关、存在针对海马神经元细胞膜上未知抗原的抗体。
两年后,于2007年,Dalmau等确定了这种表达在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自身抗原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nti–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并首次提出了抗NMDAR抗体在这种脑炎中的病理性作用,对抗NMDAR脑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从此以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的新抗体不断涌现,目前确认的抗体已达十余种,最常见的是抗NMDAR脑炎,此外,还有抗VGKC复合体(LGI1、CASPR2)抗体脑炎、抗AMPA受体抗体脑炎以及抗GABAB受体抗体脑炎等(见下表:神经元表面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特点)。
流行病学一般认为脑炎的发病率在5-10/10万/年,50%的病人发病原因不明。
在明确病因的50%病例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48.2%),免疫引起的脑炎大约占32.5%。
抗NMDAR脑炎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NMDAR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最常发生在育龄年轻女性和儿童,但男性及各年龄段的女性也屡见报道。
在一项577例NMDAR脑炎病人的研究中(81%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21岁,37%的病人小于18岁,大于45岁的病人占5%;有研究报道,在罹患脑炎的30岁以下人群中,抗NMDAR脑炎患者数量是单纯疱z疹病毒(HSV) 、西尼罗病毒以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所致脑炎患者的4倍,NMDAR脑炎的发病率已经高于任何一种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对百余例临床拟诊为边缘性脑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进行抗神经元表面抗原抗体检测,共发现30例抗NMDAR抗体阳性和3例抗GABABR抗体阳性脑炎患者, 说明国内自身免疫性脑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尽早诊断、准确治疗,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肿瘤和感染等因素有关。
Dalmau等在C57/BL6小鼠脑室腔内注射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后,观察到动物海马区NMDA受体因受抗体攻击而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小鼠记忆与行为学异常。
当抗体滴度下降时,NMDAR的数量逐步增加,症状可以出现逆转。
充分证明了NMDAR抗体在脑炎中的病理作用。
哪些因素启动了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产生了NMDAR抗体呢?目前认为感染和肿瘤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encephalitis, HSE)是NMDAR脑炎的重要诱发因素。
在临床上,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在感染被控制后的数周内,有14-26%的病人会出现病情的反复,这种现象尤其在儿童多见。
研究发现,在刚诊断HSE时,这些病人的NMDAR抗体是阴性的,但在随后的2-6周内,体内的自身免疫反应被启动,产生了针对NMDAR的抗体,这些HSE后复发的病例实际上是出现了NMDAR脑炎。
及时诊断这些HSE后的NMDAR脑炎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病人大多对免疫治疗敏感。
感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的机理是多方面的,包括分子模仿、抗原表达的改变、选择性剪接、翻译后修饰、共价修饰、隐蔽神经抗原表位的暴露等。
肿瘤,尤其是畸胎瘤中表达的神经抗原可以诱发免疫反应,产生NMDAR抗体,是抗NMDAR 脑炎的重要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典型的抗NMDAR脑炎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特点, 病程一般经历5期8症状,有些患者可能只出现其中的部分症状,或并不完全按照这5个阶段进展,但是仅有单一孤立症状,如异常运动、精神症状或癫痫的情况极其少见。
另外,年龄<18岁的青少年多以癫痫、言语困难和运动障碍起病,>18岁成人则以精神症状和行为异常为首发多见。
18岁的青少年多以癫痫、言语困难和运动障碍起病,>一、5期是指将患者的整个病程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1、前驱期:约有70%的患者病程中可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类似病毒性感染的症状, 可以持续5~14天。
2、精神障碍期:情绪及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伴癫痫发作。
如:焦虑、失眠、恐惧、妄想、躁狂、以及偏执等, 有时还可出现社交退缩和刻板行为;有些患者可以出现厌食及摄食过度,其中强迫性摄食被认为是抗NMDAR脑炎的特征性表现。
3、无反应低通气期:此期患者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对医生的指令无反应,常表现为缄默或运动障碍;且表现为中枢性低通气,需要气管插管。
4、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期:此期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 如口-面-肢体运动障碍、手足徐动症、动眼神经危象等)和多种多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恢复期或死亡。
二、8症状是患者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1、精神症状:疾病早期即出现,包括焦虑、失眠、恐惧、妄想、躁狂、偏执、易激惹、怪异行为等,此外还可伴有语言障碍,且病情进展十分迅速。
多因此首诊于精神科医生;2、癫痫发作:可发生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多在早期发生,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癫痫,以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常见;3、记忆障碍:出现近记忆下降或丧失;4、意识障碍:反应迟钝、嗜睡、无动性缄默、昏迷、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或拒绝睁眼等表现;5、语言障碍:表现为喃喃自语、模仿言语或完全丧失语言能力;6、运动障碍:尤其以口-舌-面肌的不自主运动表现最为突出。
其他运动障碍症状还可有肢体及躯干肌肉舞蹈样徐动、手足不自主细小运动、肌强直、角弓反张、动眼危象等同时或交替出现;7、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唾液分泌亢进、高热、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尿便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等;8、中枢性低通气:多由于严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所致,患者常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NMDAR脑炎与肿瘤38%的NMDAR脑炎病人伴有肿瘤(尤其在12-45岁年龄段),小于12岁或者男性患者伴发肿瘤者少见(6%左右)。
94%的肿瘤是卵巢畸胎瘤,2%为卵巢外畸胎瘤,4%为其他肿瘤。
NMDAR脑炎的临床表现没有人种的差异,但亚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的肿瘤发生率高于高加索人和西班牙人。
NMDAR脑炎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诊断主要依靠:1、临床表现:迅速出现的精神症状、行为异常、癫痫、异常的姿势或不自主运动,肺换气不足都应考虑NMDAR脑炎的可能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和儿童。
2、脑脊液和血清中检测出抗NMDAR抗体。
3、伴发卵巢畸胎瘤(并非必要条件)。
4、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较好。
年轻患者如出现迅速的精神行为改变,伴随异常的姿势或运动、癫痫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通气不足等症状,MRI表现为边缘系统异常信号;CSF及血清中抗NMDAR抗体阳性等,应考虑抗NMDAR脑炎的可能性;同时进行肿瘤排查,尤其是卵巢畸胎瘤。
确诊后应及时进行免疫治疗及肿瘤切除,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作用。
NMDAR脑炎的治疗抗NMDAR脑炎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给予免疫治疗及肿瘤的检查和切除。
其中免疫治疗又分为一线治疗、二线治疗以及长期治疗。
目前一线免疫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或者血浆置换,有50%的病人对一线药物反应良好;另外50%的抗NMDAR脑炎患者,可以考虑二线药物,即利妥昔单抗和环磷酰胺,治疗效果较好。
肿瘤切除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有研究显示,当患者切除肿瘤后,治疗的有效性及症状缓解的速度都将加快,复发率更低。
Dalmua教授推荐的治疗流程见下图。
推荐的NMDAR脑炎治疗流程NMDAR脑炎是否可以彻底治愈?大约75%的NMDAR抗体阳性患者经治疗后可缓慢康复或伴有轻度后遗症。
约有12% ~ 25%的患者病情可反复发作,其缓解期从数月至数年不等,复发多出现在疾病的头24个月内,首次发作时未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更易复发。
儿童复发几率比较高,占所有复发病例的23%左右。
再次免疫治疗对复发病人通常是有效的。
有研究指出,合并肿瘤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比没有肿瘤的患者复发几率低;使用二线药物(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病人比使用一线药物治疗的病人复发的几率低。
因此,临床很多医生在一开始就选择利妥昔单抗治疗。
NMDAR脑炎的死亡率约为7%,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循环衰竭和颅内感染,一般发生在重症监护阶段。
总之,随着临床神经病学和神经免疫学的发展,临床病例的积累以及新的免疫指标的不断出现,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认识会逐步深入,诊断和治疗措施会逐步完善,更多原因不明脑炎病人会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略)作者:集团风湿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