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动物儿歌》。第2套 【省一等奖】优质课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21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的是各种昆虫,而且每种小动物的名字都带虫字旁。
了解每种小动物的习性,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懂得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三、学情分析
课文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的习性,读起来朗朗上口。
天真活泼的一年级学生大多喜欢小动物,并且能够感知到许多小动物的外貌,叫声的不同特点。
但他们的表达的灵活性不够,所以为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互动,图片展示,视频观看,互问互答等形式,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同学们更深刻了解动物的生活和其习惯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逐步提升培养同学们和动物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爱的意识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很多同学对动物的了解只停留在初步的形象认识上,要利用其他。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38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
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
2、认识12个虫字旁的生字,会写1个生字。
3、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正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学生在情景学习中掌握生字的字形,教师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景,运用多种形式教学。
教学与教法
教学:引导法、讲解法
学法:观察法、游戏法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生字。
(学生) 教学过程:
一、师生一起唱儿歌《找朋友》,边做游戏找到自己的朋友。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唱儿歌,听听儿歌里要求我们做些什么?)
二、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
(激趣谈话:师:今天,老师请来的几位小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20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
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
《动物儿歌》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
课文插图色彩丰富,语言趣味盎然,是学生喜爱的课文。
课文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适合引导学生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
课文还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用多样、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
此外,儿歌的诗句工整,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学习儿歌语言的同时进行再创作,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落实语音文字运用。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特性,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
为了使他们正确、规范地学习和运用,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归类,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蜻蜓、蚂蚁、蜘蛛等小动物的名称,通过猜字谜认识“造、迷”,通过“网”字的汉字演变,了解汉字文化。
2、通过观察比较正确书写“造、迷、运”三个生字。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和编写儿歌,提升学生朗读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4小学语文省一等奖获奖微课课件《动物儿歌》

微课背景及目的适应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需求01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02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03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和背诵儿歌,理解儿歌中动物的形象和特点,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0102课程导入儿歌学习词汇拓展课堂活动课程总结030405课件结构及内容概述动物儿歌定义和分类定义分类认知启蒙语言学习情感培养想象力激发动物儿歌在儿童成长中作用经典动物儿歌赏析《小燕子》01《两只老虎》02《小兔子乖乖》03灵感来源及创作初衷灵感来源创作初衷通过动物儿歌的创作,激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传递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的环保意识。
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写作技巧注意事项实例分析:如何创作一首优秀动物儿歌选定主题构思情节编写歌词谱曲演唱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教学方法中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年级学生视频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动物儿歌相关的视频素材,如动物世界、儿歌演唱等,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儿歌的韵律和意境。
课件制作运用PPT 、Flash 等多媒体软件制作精美课件,将动物形象、儿歌内容、相关背景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
互动教学平台借助互动教学平台如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实现师生实时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实践活动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动物模仿秀动物保护宣传儿歌演唱故事创编让学生模仿喜欢的动物叫声、动作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根据动物儿歌内容创编故事,通过讲述、表演等方式展示成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动物习性及生存环境介绍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培养阐述野生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揭示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如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等倡导保护野生动物,拒绝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活动引入社会科学视角,探讨人类活动对动物世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鼓励学生跨学科思考,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解释动物行为背后的生物学、生态学原理跨学科知识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1 2 3动物儿歌的特点和韵律动物形象和特征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学生在本课程中收获成长增强了对动物的了解和喜爱提高了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建议深入挖掘动物儿歌的教育价值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小学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省一等奖】_-优质课件

节肢动物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wén) 蚊子
wú gōng
蜈蚣
A、大 B、力 C、公
wú gōng
蜈蚣
A、大 B、力 C、公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 蜘蛛房前结网忙。
网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242021/10/24October 24,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242021/10/242021/10/242021/10/24
蚯蚓 蝌蚪 蜘蛛
请用上“我喜欢
,因为
”
的句式说一说。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 蜘蛛房前结网忙。
qīng tíng
蜻蜓
hú dié
蝴蝶
qiū yǐn
蚯蚓
mǎ yǐ
蚂蚁
kē dǒu
蝌蚪
zhī zhū
蜘蛛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蝴蝶 蜻蜓 蚂蚁
•1、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2021/10/242021/10/242021/10/2410/24/2021 10:42:47 A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242021/10/242021/10/2410/24/202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143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结合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造、运、迷”3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儿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指名说)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群小动物(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3、小朋友们,让我们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动物名称,齐读)
4、同学们,这些小动物们和我们玩捉迷藏呢!他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认识他们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动物儿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碰到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
蜻蜓迷藏造蚂蚁粮食蜘蛛网
3、生自读提醒同学们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如:平舌音“藏”“造”和翘舌音“食”“蜘蛛”后鼻音“蜻、蜓、藏”。
4、小老师带读、齐读、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
6、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呢?
①请同学看第一行,自己读一读,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了这些字都有虫字旁。
(点击课件,虫字旁变红))这些字宝宝:蜻、蜓、蚂、蚁、蜘、蛛他们都带虫字旁,他们都是左形右声,左边的虫字旁表意,。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20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生字,会写“间、迷、”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归类认识带有虫子旁的生字。
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片。
你看到了谁?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和动物有关的儿歌。
请小朋友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识字,第五课,注意标拼音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词识字
1、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听老师读课文。
(边读边走)
2、自读课文。
要求:老师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课文再把预习时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听明白了吗?开始读吧!(注意眼神)
3、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蜻蜓捉迷藏造宫殿蚂蚁粮食蜘蛛结网。
识字5动物儿歌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句子大闯关
“运”字表现突出了蚂蚁勤劳。一 个“运”字侧面写出了“食粮”对于 小小蚂蚁来说是多么重。
第14页
句子大闯关
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 这一句写到了哪两个小动物? 蝌蚪和蜘蛛
第15页
看图说特点
半 空 展 翅 飞
第16页
看图说特点
花 间 捉 迷 藏
第17页
看图说特点
土 里 造 宫 殿
第18页
看图说特点
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 食 粮
第19页
看图说特点
池 中 游 得 欢
第20页
看图说特点
房 前 结 网 忙
第21页
再见
第22页
蜻蜓展翅 捉迷藏 蚂蚁搬家
liángshí hú dié fēi wǔ qiūyǐn sōngtǔ
粮食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kē dǒuyóushuǐ zhīzhū jiē wǎng
蝌蚪游水 蜘蛛结网
第6页
填一填
本文提到了( 六 )种小动物, (蜻蜓)在空中飞,(蝴蝶)在花丛 中飞舞,(蚯蚓 )在土里造宫殿, (蚂蚁)在地上忙着迁居,( 蝌蚪) 在池中游,( 蜘蛛)在房前结网。
第7页
间迷造 运池欢
第8页
网
第9页
迷造运
第10页
我会读
蜻蜓展翅 捉迷藏 蚂蚁迁居 粮食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蝌蚪游水 蜘蛛结网
第11页
句子大闯关
1,蝴蝶花间捉迷藏”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 “捉迷藏”采取拟人手法描写了蝴 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悠然自得样子。
第12页
句子大闯关
“蚯蚓土里造宫殿”利用什么修 辞手法? “造宫殿”利用比喻手法,将蚯蚓写 活了,它好像是在建造自己家园,享 受美好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5:动物儿歌》。
第2套【省一等
奖】优质课
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读写12个生字,如“蜻、蜓”,并掌握7个生字的写法,如“迷.造.运”;能够流利地朗读儿歌;(教学重点)
2.能力目标:通过拼音和多种形式的阅读,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3.德育目标:了解文中小动物的生活性,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预目标:熟悉儿歌内容。
三、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观察发现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课时: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
(出示课文插图)
2.老师:请说一说你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二、初读童谣,看图识字。
1.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就住在我们课本的第54页,快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动物儿歌》吧。
老师:如果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们该怎么办呢?(预设:借助拼音,向老师或同学求助)老师:在平时的阅读中,同学们都积累了一些自己熟悉的识字方法,现在就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大声开始读这首儿歌吧,注意要正确发音。
读完后,坐下来告诉老师。
开始吧!
2.检查朗读,老师:我想请六名同学给我们大家展示一
下他们的朗读,每人读一句。
老师: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你们就跟着读一遍;如果他读错了,你们就教他读一遍。
3.老师:小老师教得好,大家学得更认真!小动物们觉
得大家真厉害,争着从课文里跑出来,还想再考考你们呢!
4.老师:看,谁要考大家呢?PPT出示小动物的图片。
(蜻蜓、蚂蚁、蜘蛛)
5.研究“网”和“藏”老师:谁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预设:会织网。
PPT出示蜘蛛织网图——渔网——“网”字进行对比,
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还知道什么网吗?老师:谁来读读儿歌中带有这个字的句子。
老师:这只小蜘蛛有些顽皮,织了一张奇怪的网,同学们请看:PPT出示藏,逐渐变大。
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儿歌中谁藏起来了?请大家一起读读。
6.三个小动物玩累了回家了,只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你
们还认识他们吗?我请男同学来读读。
7.老师:拼音宝宝也回家了,你们还会读吗?我这次请
女同学来读。
三、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1.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小动物
名字中的规律。
他们发现这些动物名字都带有虫字旁,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昆虫。
这是因为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将长得
像昆虫的小动物也称为昆虫,因此它们都有虫字旁。
这个规律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这些小动物。
2.学生们发现,这些汉字中的一部分与它们的读音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部分被称为形旁或义旁和声旁。
按照形旁和声旁创造出来的汉字被称为形声字。
学生们通过这个规律更好地理解了汉字的构成和读音。
3.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猜测形声字来认识其他小动物的名字。
他们发现,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可以轻松地猜出其他小动物的名字。
这个规律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字的读音和意思。
4.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读儿歌来巩固他们研究的生字。
他们通过合作快速而准确地读出这些生字,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5.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赏读儿歌来熟悉句式。
他们研究了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调和语音,使句子更加流畅和自然。
这个活动帮助他们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师生合作朗读:当看到你们有声有色地朗读这首儿歌时,我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朗读。
我会问问题,你们来回答。
例如:什么东西在半空中展翅飞?举个例子:蜻蜓在半空中展翅飞翔。
生生合作朗读:有谁能问出与老师不同的问题吗?假设:学生1:蜻蜓在半空中做什么?(所有学生齐声回答:蜻蜓在半空中展翅飞翔。
)学生2:蜻蜓在哪里飞?(所有学生齐声回答:蜻蜓在半空中展翅飞翔。
)学生3:蜻蜓做什么?(所有学生齐声回答:蜻蜓展翅飞翔。
)
仿写句子和词语。
使用PPT展示。
六、伴随动作唱儿歌,总结全文: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了一节课。
现在请同学们站起来,边唱边做动作。
如果你能背下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和特点,它们就会更喜欢你。
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二、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六种可爱的小动物,还学会了12个生字,还掌握了一项重要的识字技能——用形声字来认字。
同学们一定要把所学的知识记牢在脑海里。
七、作业布置:书写所学的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