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咳克星清燥救肺汤,对肺炎、肺结核、肺癌都有一定的作用

合集下载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汤(甘凉滋润法)清喻嘉言《医门法律》经霜桑叶三钱,去枝、梗石膏二钱五分甘草一钱人参七分胡麻仁一钱,炒研真阿胶八分麦门冬一钱二分,去心杏仁七分,泡去皮尖,炒黄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

痰多加贝母、瓜蒌;血枯加生地黄;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黄。

【主治】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痰。

【方论选萃】清喻嘉言:诸气膹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

而古今治法,以痿、呕属阳明,以喘属肺。

是则呕与痿属之中下,而惟喘属之上矣。

所以千百方中,亦无一方及于肺之燥也,即喘之属于肺者。

非表即下,非行气即泻气,间有一二用润剂者,又不得其旨矣。

总之《内经》六气,脱误秋伤于燥一气,指长夏之湿为秋之燥,后人不敢更端其说,置此一气于不理,即或明知理燥,而用药大杂,如弋获飞虫,茫无定法示人也。

今拟此方,命名清燥救肺汤。

大约以胃气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也。

其天门冬,虽能保肺,然味苦而气滞,恐反伤胃阻痰,故不用也。

其知母能滋肾水清肺金,亦以苦而不用。

至如苦寒降火,正治之药,尤在所忌。

盖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阴气,不过一线耳。

倘更以苦寒下其气,伤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

诚仿此增损以救肺燥变生诸证,如沃焦救焚,不厌其频,庶克有济耳(《医门法律》)。

清柯韵伯:古方用香燥之品以治气郁,不获奏效者,以火就燥也。

惟缪仲淳知之,故用甘凉滋润之品,清金保肺之法。

喻氏宗其旨,集诸润剂而制此汤,用意深,取药当,无遗蕴矣。

石膏、麦冬禀西方之色,多液而甘寒,培肺金主气之源,而气可不郁;土为金母,子病则母虚,用甘草调补中宫生气之源,而金有所持,金燥则水无以食气而相生,母令子虚矣。

取阿胶、胡麻黑色通肾者,滋其阴以上通生水之源,而金始不孤;西方虚,则东方实矣。

木实金平之,二叶禀东方之色,入通于肝,枇杷叶外应毫毛,固肝家之肺药,而经霜之桑叶,非肺家之肝药乎、损其肺者益其气,人参之甘以补气;气有余便是火,故佐杏仁之苦以降气,气降火亦降,而治节有权(《古今名医方论》)。

清燥救肺汤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清燥救肺汤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清燥救肺汤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徐癑瑾;万迎新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清燥救肺汤源于清代名医喻嘉言的《医门法律》,具有清宣燥热,养阴益气之功,是治疗秋燥致病的名方。

本方专为燥邪伤肺而设,因本方配伍精当,临床疗效确切显著。

针对因燥邪所致的肺系疾病,如咳嗽变异性哮喘、不明原因肺内结节、放射性肺炎等,采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总页数】3页(P1509-1511)
【作者】徐癑瑾;万迎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北京,10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
【相关文献】
1.肺胃同降理论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J], 杨道文;单大玲
2.武维屏应用清燥救肺汤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J], 秦丽玲;武维屏
3.国医大师王烈治未病思想在儿科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J], 郭婷婷;孙丽平;王烈
4.基于古今医案探索金水六君煎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规律 [J], 丁强;壮健
5.代谢组学在中医诊疗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J], 潘媛媛;唐志宇;王德群;何转为;曹文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燥救肺汤临床应用

清燥救肺汤临床应用

清燥救肺汤临床应用【主治】主治头痛身热,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放射性肺炎、干燥综合征等病症。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60例,与棕色合剂治疗60例作对照,疗程7日。

以原有症状基本消失,总积分≤1分为临床控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6.7%。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1期)2.放射性肺炎: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燥救肺汤治疗放射性肺炎32例,对症口服复方甘草片及咳必清治疗20例作对照。

以咳嗽、喘息、胸痛等症状消失,胸部X线片示阴影基本消散为治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5%。

(《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第11期)3.干燥综合征:清燥救肺汤合大黄蜇虫丸治疗干燥综合征26例,与左旋咪唑治疗12例对照,疗程1个月。

以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 5%,对照组58.3%。

(《浙江中医杂志》2000年第2期)【方解】本方具有清宣燥热,养阴益气之功,主治燥邪伤肺的病证,是治疗秋燥致病的名方。

方中重用桑叶轻清亘泄肺中燥热,并可止咳;以石膏、麦冬清肺经之热,调肺经之燥,宣中有清,清中有润,主在清宣燥热,有以宣为清之妙;杏仁、枇杷叶利肺气,使肺气肃降有权;阿胶、胡麻仁润肺养阴;甘草、人参益气和中,培土生金。

诸药相合,燥邪得宣,肺热得清,气阴得复,共奏清燥救肺之功。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不明原因肺内结节、放射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妊娠恶阻、小儿百日咳、支气管扩张、上感后顽固性咳嗽等症属温燥伤肺的病症。

【方歌】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清燥救肺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清燥救肺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清燥救肺汤《中医治法与方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组成】冬桑叶10g杏仁10g枇杷叶(刷去毛)3片真阿胶(烊化)6g 麦门冬6g胡麻仁(炒研)3g人参10g甘草3g石膏15g【用法】水煎,频频热服。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虚,头痛身热,鼻燥咽干,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

【证析】此为温燥伤肺而设。

多因初秋久晴无雨,空气干燥,肺吸燥热之气,灼烁肺津,影响肺气正常宣降而成。

燥伤肺经气分,则头痛身疼;肺气不利,则干咳无痰;燥邪伤津,肺系失満,则鼻干、舌干、咽燥;邪热伤气,则肺气亦为之损伤。

综上,此证的基本病理是:温燥犯肺,宣降失常,津气两虚。

【病机】温燥伤肺,津气亏损。

【治法】清宣燥热,养阴益气法。

【方义】温燥犯肺,津气两伤,法当清宣燥热,养阴益气,使感受燥热得清,痹郁肺气宣降,损失津气得补,诸证才可向愈。

此方用桑叶清宣燥气,杏仁、枇杷叶宣降肺气,石膏清解肺热,是为消除病因,调理功能而设。

阿胶、麦冬、胡麻滋润肺阴,人参、甘草补益肺气,是为津气两虚而设。

合而成方,能呈清宣燥热,津气双补功效。

此方配伍宣肺、清热、益气、滋阴四类药物,展示了宜中有清,泻中有补,祛邪扶正,津气兼顾的配伍形式。

治疗温燥犯肺何以要配宣降肺气药物?宣降肺气何以不用麻黄而用桑叶?须知燥邪犯肺,也要引起肺气郁而不宣,逆而不降,如不配伍宣降肺气药物,也就不能恢复肺卫功能。

但因肺阴已为燥邪所伤,辛温在所当禁,喻昌有感于辛温药物绝非肺感燥气所宜,才用桑叶宣散燥邪,辅以清润,只此一变,遂开治疗外燥犯肺先河。

【应用】1.此方首开治疗外感燥热之端,凡燥热伤肺,热象显著,即可使用。

痰多可加贝母、瓜蒌清热化痰;血枯可加地黄滋阴补血;心肝火旺,木火刑金,可加水牛角、羚羊角或牛黄清心肝之火。

亦不限于外燥,审其肺阴亏损,宣降失常,均可使用。

2.印会河以咳喘白沫为主症,不论其为肺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见此证即用此方,效果非常明显,虽不能尽愈请疾,但对缓解证象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汤【组成】冬桑叶三钱(9g)石膏二钱五分(7.5g)人参七分(2g) 甘草一钱(3g) 胡麻仁炒,研,一钱(3g) 真阿胶八分(2.4g) 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3.6g) 杏仁去皮尖,炒,七分(2g) 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3g)【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肺润燥,益气养阴。

【药理作用】具有解热、镇咳祛痰、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中医证】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头痛身热,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或数。

【西医病】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者。

【方证分析】本方所治之证乃温燥伤肺,气阴两伤所致。

温热袭肺,扰乱肺气,灼伤肺津,则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口渴;温热之邪,逆乱内外上下,则头痛身热;温热扰心,则心烦;舌干无苔,脉虚大或数,皆为温燥伤肺,气阴两伤之征。

治当清肺润燥,益气养阴。

方中重用桑叶质轻气寒,清透肺中燥热之邪;温热侵肺,以石膏辛甘而寒,甘寒润肺滋燥,辛寒清泄肺热,共为君药。

热伤阴津,以麦冬甘寒清热,养阴润肺;《难经·十四难》曰:“损其肺者,益其气。

”热伤肺气,以人参补益肺脾,生化津液;麻仁养阴润肺滋燥;血可化阴,以阿胶补血养阴润肺;《素问·脏气法时论》:“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杏仁苦润,降泄肺气,兼以润肺;枇杷叶宣泄肺气止逆,共为臣药。

甘草益脾胃,补肺气,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以奏清肺润燥,益气养阴之效。

配伍特点:宣散药配降泄药,使肺气宣降有序;辛凉药配苦温药,温受寒制而不助热;补血药配滋阴药,使阴从血中而化生;宣散药配滋阴药,宣散不伤阴,滋阴不恋邪。

讨论:权衡清燥救肺汤功用,因燥邪为患,其治当滋阴润燥而非清,故理解清燥救肺汤的功用不是清燥润肺,而是清肺润燥。

清燥救肺汤(古代经典名方1099)治肺癌干咳

清燥救肺汤(古代经典名方1099)治肺癌干咳

清燥救肺汤(古代经典名方1099)治肺癌干咳
清燥救肺汤出自清代喻嘉言所著《医门法律》卷四伤燥门。

功效为清燥润肺、益气养阴,主治温燥伤肺重证,可见气阴两伤者。

方中重用霜桑叶为君,取其质轻寒润入肺,以清泄宣发肺中燥热。

石膏辛甘大寒,善于清气分之热兼生津止渴,煅用使其不过于寒凉且有收敛之效;麦冬甘寒,养阴润肺生津,两者相伍共为臣药。

胡麻仁、阿胶滋阴养血润燥;杏仁、枇杷叶肃降肺气,化痰止咳平喘;人参、甘草益气和中,健脾益肺,培土生金,上六味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兼为使药。

本方宣、润、降、清、补五法并用,补泻兼施。

宣中有清,清中有润,润中又兼补,使气阴得复,诸症自除。

清燥救肺汤临床使用以身热、干咳、少痰、气逆而喘、舌红少津少苔、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临床,清燥救肺汤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顽固性咳嗽、干眼症、干燥综合征、口唇皲裂、手足皲裂症、荨麻疹等病症。

随证加减:痰多者,加川贝母、瓜萎皮;咳嗽痰血者,加生藕节、侧柏叶、三七粉;痰热壅肺者,加葶苈子、鱼腥草、黄芩;燥热咽干者,加玄参、桔梗、生地黄;失眠盗汗者,加酸枣仁、远志、牡蛎;失音者,加胖大海、牛蒡子;胃蒸潮热者,加青蒿、地骨皮。

清燥救肺汤中人参性温易滞气化火,可用太子参或党参代替,或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胡麻仁润肠通便,大便稀溏者不用;阿胶性味甘平,滋腻易滞气上火,虚火较盛者不建议使用。

清燥救肺汤——经方解读(六十九)

清燥救肺汤——经方解读(六十九)

清燥救肺汤——经方解读(六十九)【组成】桑叶三钱(9克);石膏二钱五分(15克);甘草一钱(3克);人参七分(2克);胡麻仁一钱(3克);真阿胶八分(3克);麦门冬一钱二分(4克);杏仁七分(2克);枇杷叶一片(6克)。

【煎服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讲解】本方为治燥热伤肺的主要方剂,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

具有清燥润肺的作用,方中桑叶轻宣肺燥,石膏清肺胃燥热,两药合用,能泻肺胃燥热,以治其致病之源为君。

燥热伤肺,气阴两伤,故用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滋液为臣。

《难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

故用人参、甘草益气生津;《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用杏仁、枇杷叶之苦,以泄肺气,兼润燥以治咳喘,此四药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使肺金之燥得以滋润,肺气之膹郁者,得以肃降,则诸证自解。

柯韵伯甚赞此方为“用意深,取药当”,故为临床所常用。

原书方后云:血枯加生地,痰多加象贝母,瓜蒌,热甚加犀、羚、牛黄。

本方含滋腻之品,脾胃虚弱者慎用。

【临证应用】本方是治燥热伤肺的主要方剂,症见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头痛身热,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苔燥。

若痰多加贝母、瓜蒌以清热化痰。

若阴虚血热加生地养血清热,益阴补血。

若咳血加侧伯叶、仙鹤草、白芨。

【文献摘录】张秉成:“夫燥之一证,有金燥,有火燥,前已论之详矣。

此云为喻氏独创,另具卓识,发为议论,后人亦无从置辨。

虽其主治因无金燥火燥之分,而细阅其方,仍从火燥一端起见,此必六淫火邪,外伤于肺,而肺之津液素亏,为火刑逼,是以见诸气膹诸痿喘呕之象。

然外来之火,非徒用清降可愈。

经有火郁发之之说。

故以桑叶之轻宣肌表者,以解外来之邪,且此物得金气而柔润不调,取之为君。

石膏甘寒色白,直清肺部之火,禀西方清肃之气,以治其主病。

肺与大肠为表里,火逼津枯,肺燥则大肠亦燥,故以杏仁、麻仁降肺而润肠。

阿胶、麦冬以保肺之津液。

武维屏应用清燥救肺汤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武维屏应用清燥救肺汤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粒1 4剂 。
断为 “ 肺 泡 蛋 白沉 积 症 ” 。 因患 者
2 0 1 0年 6月 2 9 日五诊 : 夜 间
2 0 1 3年 , 给予易维适 、 已不 咳 , 白天 偶 有 咳 嗽 , 大便每 日
精 神 较前 佳 , 咳嗽 胸 憋 明显 减 轻 , 复方 甘 草 片 、 拜复乐、 头 孢 米 诺 等 1 次, 舌 暗红 少 苔 , 脉 细 弦结 代 。6 口舌 干也 较 前 轻 , 咯痰减少 , 头晕 治疗 , 对 咳嗽均无 明显疗 效 。初 诊 月 2 2日方 去 酒 军 , 改瓜蒌 2 0 g , 加
中医药通报
2 0 1 4年 1 2月
第1 3卷
第 6期
( 肺 燥 阴伤 , 痰瘀 内停 证 ) ; 西 医 诊 热 , 无盗汗 , 无 咯血 、 胸 痛 。 自服 止 1 2 g , 前胡 1 0 g , 炙杷 叶 1 2 g , 白僵 蚕
断: ① 肺纤 维化 ; ② 干燥 综 合 征。 咳药 物 可 轻 度 缓 解 , 未 予 特 殊 治 1 0 g , 蝉衣 6 g , 钩藤 1 5 g 。7剂 , 水 煎 治法: 益气阴 , 清虚热 , 化痰瘀 , 通 疗 。2 0 1 0年 3月 咳嗽 加重 , 伴 明显 服 , 日1 齐 0 。 肺 络 。治 予 清 燥 救 肺 汤 加 减 , 处 气短 , 活 动时尤甚 , 劳 动耐 力 下 降 , 2 0 1 0年 6月 1 5 日三 诊 : 夜 间
为1 5 g , 百 合加 为 1 5 g , 加 钩藤 l 2 月 4日复 查 C T示 : 两 肺 弥 漫 性 病 煎 ) , 太子参 1 5 g , 火麻仁 1 0 g , 阿胶 克, 继服 1 4剂 。 变 。5月 1 2 日为进 一 步 诊 治 到北 珠 1 0 g , 杏仁 1 0 g , 麦冬 1 0 g , 炙杷 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咳克星清燥救肺汤,对肺炎、肺结核、肺癌都有一定的作用
最近温差突然拉大,咳嗽的人也多了起来。

咳嗽患者里,干咳占很大一部分,而且有一定的治疗难度。

然而,在几百年前,有一个中医专家,发明了一个很不错的方子,对于干咳的治疗,可谓是四平八稳,药到病除。

那么,这个方子是什么呢?
它就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记载的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汤的作用是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针对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主治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清燥救肺汤治疗温燥,对由感受温燥而见发热、咳喘并津亏者有治疗作用。

中医辨证为燥热犯肺、气阴两伤者亦可使用。

首都国医名师印会河先生在谈到此方时,还提到:凡是病中以咳喘吐白沫不爽为主症的,则不论其病为肺炎、肺结核、老慢支,肺气
肿以及肺癌等等,见此症即用此方,效果非常明显。

虽不能尽愈诸病,但对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期,有时能起到十分满意的疗效(包括肺癌在内)。

配方:桑叶三钱、石膏二钱五分、甘草一钱、人参七分、胡麻仁一钱、真阿胶八分、麦门冬一钱二分、杏仁七分、枇杷叶一片。

此方虽然用药不多,但对药材的炮制比较严格。

桑叶要经霜收下,还要去枝、梗;比如说石膏要煅,胡麻仁要炒,还要研为细末,麦门冬要去心,杏仁要先泡,去皮尖,再炒黄;枇杷叶要先刷去毛,再蜜涂炙黄。

书里记载的方法为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

现在可以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二至三次热服。

方中重用桑叶质轻性寒,轻宣肺燥,透邪外出,为君药。

温燥犯肺,温者属热宜清,燥胜则干宜润,故臣以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热;麦冬甘寒,养阴润肺;胡麻仁、阿胶助麦冬养阴润肺,肺得滋润,则治节有权,为佐药。

人参益气生津,合甘草以培土生金;用少量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为佐药。

甘草兼能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此方宣、清、润、降四法并用,气阴双补,且宣散不耗气,清热不伤中,滋润不腻膈。

同时,此方在用量上也十分精妙。

石膏虽沉寒,但用量轻于桑叶,则不碍君药之轻宣;麦冬虽滋润,但用量不及桑叶之半,自不妨君药之外散。

君臣相伍,宣中有清,清中有润,是清宣润肺的常用组合。

另外,在临床使用清燥救肺汤时,如果痰多的话,可以加贝母、瓜蒌等药配合使用;如果是血枯的话,可以酌加生地黄;如果是热甚,可以酌情加水牛角、羚羊角,或加牛黄等药。

与此方相似,桑杏汤也是治温燥伤肺的。

不同之处在于桑杏汤证属温燥邪伤肺卫,肺津受灼之轻证,症见身热、咳嗽不甚、右脉数大者,治以轻宣清透合以凉润为法。

清燥救肺汤证为燥热伤肺,卫气同病而气阴两伤之重证,症见身热较高、咳嗽较频,甚则气逆而喘、胸膈满闷、脉虚大而数者,治以清宣润肺与养阴益气并进。

【注意事项】肺胃虚寒者忌服。

如需使用此药方,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求嗣
出行
2020
4月9日

祈福
开市
人以道立
以中医之道宣明华夏大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