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症34例疗效观察
清燥救肺汤临床应用

清燥救肺汤临床应用【主治】主治头痛身热,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放射性肺炎、干燥综合征等病症。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60例,与棕色合剂治疗60例作对照,疗程7日。
以原有症状基本消失,总积分≤1分为临床控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6.7%。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1期)2.放射性肺炎: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燥救肺汤治疗放射性肺炎32例,对症口服复方甘草片及咳必清治疗20例作对照。
以咳嗽、喘息、胸痛等症状消失,胸部X线片示阴影基本消散为治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5%。
(《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第11期)3.干燥综合征:清燥救肺汤合大黄蜇虫丸治疗干燥综合征26例,与左旋咪唑治疗12例对照,疗程1个月。
以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 5%,对照组58.3%。
(《浙江中医杂志》2000年第2期)【方解】本方具有清宣燥热,养阴益气之功,主治燥邪伤肺的病证,是治疗秋燥致病的名方。
方中重用桑叶轻清亘泄肺中燥热,并可止咳;以石膏、麦冬清肺经之热,调肺经之燥,宣中有清,清中有润,主在清宣燥热,有以宣为清之妙;杏仁、枇杷叶利肺气,使肺气肃降有权;阿胶、胡麻仁润肺养阴;甘草、人参益气和中,培土生金。
诸药相合,燥邪得宣,肺热得清,气阴得复,共奏清燥救肺之功。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不明原因肺内结节、放射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妊娠恶阻、小儿百日咳、支气管扩张、上感后顽固性咳嗽等症属温燥伤肺的病症。
【方歌】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清燥救肺汤的临床运用(附5例报告)

清燥救肺汤的临床运用(附5例报告)关键词清燥救肺汤临证治疗验案清燥救肺汤出自《医门法律·秋燥论》,由清代医家喻家言所创。
用治“诸气喷郁”及“诸痿喘呕”之证。
由石膏、桑叶、麦冬、火麻仁、阿胶、枇杷叶、杏仁、人参、甘草组成。
具有清热润肺、滋阴功效。
主要用于温燥伤肺,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数等。
但在临床运用中,笔者认为除此之外,只要出现与肺功能有关的病证如痿证、咳喘、呃逆、鼻衄、咯血、隆闭、便秘、尿血等属燥盛津竭,肺气喷郁者,出现口干、咽燥、鼻燥、舌红光剥,脉细数等症,均可用此方化裁,疗效皆佳。
例1:痿病。
男,42岁,1999年12月6日就诊。
自述双下肢软弱无力月余,伴口干欲冷饮,咽干、呛咳无痰,鼻腔干燥,有时鼻涕带血丝,大便干,小便黄少。
在某医院服中药治疗1周效果不佳,今来我科求治。
问其病史,1个月前因患流感引起高热,体温高达39~41℃,持续1周,经住院治疗1周后体温逐渐下降。
10天后体温正常出院。
出院后自觉双下肢软弱无力,自认为高热后体虚所致。
调理数日后会自行恢复,但近1周来双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困难,需要搀扶。
查之皮肤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根据脉证病史诊断为“痿病(肺热伤津)”,治以清热润肺,濡养筋脉为法。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西洋参、杏仁、阿胶、川贝各12g,桑白皮、麦冬、枇杷叶、玉竹、花粉、沙参各15g,生石膏20g,甘草6g,每日1剂,连服10剂后咽干呛咳,鼻涕带血丝消失,口干欲冷饮明显好转,舌脉变化不大。
前方去川贝,守方连服30剂后可自行行走,但活动后仍感下肢无力,食欲稍差,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属邪热已去,津液得复,肺脾气虚之象。
后以健脾补肺调之,病获痊愈。
按:本例属温热邪毒犯肺,燥热炽盛,烁津灼筋而致,故此方之清热润燥,濡养筋脉而治痿废之疾。
例2:呃逆。
女,66岁。
2000年11月28日就诊,素有肺气肿病史,经常咳嗽咳痰,胸闷气喘。
清燥救肺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清燥救肺汤《中医治法与方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组成】冬桑叶10g杏仁10g枇杷叶(刷去毛)3片真阿胶(烊化)6g 麦门冬6g胡麻仁(炒研)3g人参10g甘草3g石膏15g【用法】水煎,频频热服。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虚,头痛身热,鼻燥咽干,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
【证析】此为温燥伤肺而设。
多因初秋久晴无雨,空气干燥,肺吸燥热之气,灼烁肺津,影响肺气正常宣降而成。
燥伤肺经气分,则头痛身疼;肺气不利,则干咳无痰;燥邪伤津,肺系失満,则鼻干、舌干、咽燥;邪热伤气,则肺气亦为之损伤。
综上,此证的基本病理是:温燥犯肺,宣降失常,津气两虚。
【病机】温燥伤肺,津气亏损。
【治法】清宣燥热,养阴益气法。
【方义】温燥犯肺,津气两伤,法当清宣燥热,养阴益气,使感受燥热得清,痹郁肺气宣降,损失津气得补,诸证才可向愈。
此方用桑叶清宣燥气,杏仁、枇杷叶宣降肺气,石膏清解肺热,是为消除病因,调理功能而设。
阿胶、麦冬、胡麻滋润肺阴,人参、甘草补益肺气,是为津气两虚而设。
合而成方,能呈清宣燥热,津气双补功效。
此方配伍宣肺、清热、益气、滋阴四类药物,展示了宜中有清,泻中有补,祛邪扶正,津气兼顾的配伍形式。
治疗温燥犯肺何以要配宣降肺气药物?宣降肺气何以不用麻黄而用桑叶?须知燥邪犯肺,也要引起肺气郁而不宣,逆而不降,如不配伍宣降肺气药物,也就不能恢复肺卫功能。
但因肺阴已为燥邪所伤,辛温在所当禁,喻昌有感于辛温药物绝非肺感燥气所宜,才用桑叶宣散燥邪,辅以清润,只此一变,遂开治疗外燥犯肺先河。
【应用】1.此方首开治疗外感燥热之端,凡燥热伤肺,热象显著,即可使用。
痰多可加贝母、瓜蒌清热化痰;血枯可加地黄滋阴补血;心肝火旺,木火刑金,可加水牛角、羚羊角或牛黄清心肝之火。
亦不限于外燥,审其肺阴亏损,宣降失常,均可使用。
2.印会河以咳喘白沫为主症,不论其为肺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见此证即用此方,效果非常明显,虽不能尽愈请疾,但对缓解证象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清燥救肺汤治疗咳嗽的疗效观察

2 5 加 强 中 药 注 射 剂 合 理 用 药 研 究 及 中西 药 注射 剂 配 伍 .
变 化 的 研 究 , 临 床 提 供 用 药依 据 : 床 医 师在 使 用 中药 注 为 临 射 剂 之 前 , 详 询 患 者 是 否有 过 敏 史 , 要 对有 过敏 史 的患 者 一 般 不 用 或 慎 用 , 保 用 药 安全 有效 。 确 参 考 文 献
2 3 加 强 安 全 性 试 验 : 床 应 用 前应 加强 中药 注 射 剂 的 基 . 临 础 研 究 和应 用 研 究 , 真 细致 地 开 展 动 物 试 验 , 要 考 察 对 认 主 肝 肾功 能 的 影 响 , 行 安 全 性 评 价 一 i 后 及 时 做 好 随 访 进 二 市 观察 , 行安全性再评价 , 保临床用药安全。 进 确 2 4 严 格 执 法 , 强 新 研 发 中药 注 射 剂 的审 批 : 格 按 照 . 加 严
1 陈 雅 , 汶华 . 芪 及 制 剂 的药 理 作 用 和 临床 应 用 进 展 .中 国药 余 黄
业 , 0 , 5( : 8 6 . 2 06 1 3) 6 9
13 生 产 因 素 : 由于 中药 注 射 剂 多 为 复 方 制 剂 , 分 复 . ① 成 杂 , 知 成分 不 十分 确 切 。 未 给有 效 的单 体 化 合 物 提 纯带 来 一
别 是 危重 症 患 者 的 抢 救 工作 中发 挥 了 巨 大 的作 用 , 为 患 在
者 解 除病 痛 时 , 中药 注 射 剂 在 临 床 方 面 具 有 化 学 药 品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在 某 些 疾 病 的 治 疗 上 , 药 注 射 剂 的 疗 效 高 中
于 部 分化 学 药 品 。然 而 , 着 近 年 来 关 于 中药 注 射 剂 的 负 随 面新 闻报 道 逐 渐 增 多 , 们 对 中 药 注 射 剂 的质 量 安 全 问题 人
干咳克星清燥救肺汤,对肺炎、肺结核、肺癌都有一定的作用

干咳克星清燥救肺汤,对肺炎、肺结核、肺癌都有一定的作用最近温差突然拉大,咳嗽的人也多了起来。
咳嗽患者里,干咳占很大一部分,而且有一定的治疗难度。
然而,在几百年前,有一个中医专家,发明了一个很不错的方子,对于干咳的治疗,可谓是四平八稳,药到病除。
那么,这个方子是什么呢?它就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记载的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汤的作用是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针对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主治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清燥救肺汤治疗温燥,对由感受温燥而见发热、咳喘并津亏者有治疗作用。
中医辨证为燥热犯肺、气阴两伤者亦可使用。
首都国医名师印会河先生在谈到此方时,还提到:凡是病中以咳喘吐白沫不爽为主症的,则不论其病为肺炎、肺结核、老慢支,肺气肿以及肺癌等等,见此症即用此方,效果非常明显。
虽不能尽愈诸病,但对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期,有时能起到十分满意的疗效(包括肺癌在内)。
配方:桑叶三钱、石膏二钱五分、甘草一钱、人参七分、胡麻仁一钱、真阿胶八分、麦门冬一钱二分、杏仁七分、枇杷叶一片。
此方虽然用药不多,但对药材的炮制比较严格。
桑叶要经霜收下,还要去枝、梗;比如说石膏要煅,胡麻仁要炒,还要研为细末,麦门冬要去心,杏仁要先泡,去皮尖,再炒黄;枇杷叶要先刷去毛,再蜜涂炙黄。
书里记载的方法为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
现在可以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二至三次热服。
方中重用桑叶质轻性寒,轻宣肺燥,透邪外出,为君药。
温燥犯肺,温者属热宜清,燥胜则干宜润,故臣以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热;麦冬甘寒,养阴润肺;胡麻仁、阿胶助麦冬养阴润肺,肺得滋润,则治节有权,为佐药。
人参益气生津,合甘草以培土生金;用少量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为佐药。
甘草兼能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此方宣、清、润、降四法并用,气阴双补,且宣散不耗气,清热不伤中,滋润不腻膈。
同时,此方在用量上也十分精妙。
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肺燥咳嗽的临床观察

2 . 2 疗效 判 定 标 准 参 照 《 临床 疾 病 诊 断 依 据 治 愈
好转 标准 》 。 临床 控 制 : 治疗 7天 内 , 咳嗽 消 失 , 热退 , 偶有痰 ,
口干 、 咽 痒 消失 , 肺 部 湿 罗 音及 哮 鸣 音 消 失 。好 转 : 治 疗 7天后 , 咳嗽减 轻 , 热退 , 痰量 减少 , 口干 、 咽痒缓 解 ,
( 本文校对 : 李娜
收 稿 日期 : 2 0 1 4一O 1—0 9)
刺 络 拔 罐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前 期 皮 肤 敏 化 1例
李鹏 程 关键词: 蛇缠疮; 刺络拔罐; 带状疱疹前期; 皮肤敏化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2 0 1 4 . 0 7 . 0 5 2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8 91 4( 2 0 1 4 ) 7 . 1 4 5 0 — 0 1
因长夏 少雨 , 温燥 主令 , 则 使外 感燥 热 , 久 化 为火 , 肺 为
“ 肺 苦气 上 逆 , 急 食 苦 以 泻 之 ”, 故 用杏仁 、 枇 杷 叶 之 苦, 降泄肺 气 , 玄参 滋 肾阴 , 共 为 佐药 。
参 考 文 献
[ 1 ] 胡亚美 , 江载芳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 M] . 7版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准 。肺 燥 咳嗽 的症 候 特 点 : 反复咳嗽、 咳黄 痰 , 痰 难 咯 出, 痰 中带血 丝 , 并 伴 有 口干 咽 痛 、 喉痒、 声音嘶哑、 便
治 疗一 周 后 两组 患者 临床 疗效 率 比较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P<
清燥救肺汤(古代经典名方1099)治肺癌干咳

清燥救肺汤(古代经典名方1099)治肺癌干咳
清燥救肺汤出自清代喻嘉言所著《医门法律》卷四伤燥门。
功效为清燥润肺、益气养阴,主治温燥伤肺重证,可见气阴两伤者。
方中重用霜桑叶为君,取其质轻寒润入肺,以清泄宣发肺中燥热。
石膏辛甘大寒,善于清气分之热兼生津止渴,煅用使其不过于寒凉且有收敛之效;麦冬甘寒,养阴润肺生津,两者相伍共为臣药。
胡麻仁、阿胶滋阴养血润燥;杏仁、枇杷叶肃降肺气,化痰止咳平喘;人参、甘草益气和中,健脾益肺,培土生金,上六味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兼为使药。
本方宣、润、降、清、补五法并用,补泻兼施。
宣中有清,清中有润,润中又兼补,使气阴得复,诸症自除。
清燥救肺汤临床使用以身热、干咳、少痰、气逆而喘、舌红少津少苔、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临床,清燥救肺汤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顽固性咳嗽、干眼症、干燥综合征、口唇皲裂、手足皲裂症、荨麻疹等病症。
随证加减:痰多者,加川贝母、瓜萎皮;咳嗽痰血者,加生藕节、侧柏叶、三七粉;痰热壅肺者,加葶苈子、鱼腥草、黄芩;燥热咽干者,加玄参、桔梗、生地黄;失眠盗汗者,加酸枣仁、远志、牡蛎;失音者,加胖大海、牛蒡子;胃蒸潮热者,加青蒿、地骨皮。
清燥救肺汤中人参性温易滞气化火,可用太子参或党参代替,或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胡麻仁润肠通便,大便稀溏者不用;阿胶性味甘平,滋腻易滞气上火,虚火较盛者不建议使用。
孟如教授辨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7
孟 如 教授 辨治 干 燥 综 合 征 经 验
杨坤 . 寻 ( 南省 陆 良县 中医 医院,云 南 陆 良 6 5 0 ) 云 5 6 0
关键词 : 孟如 ; 医药 疗 法 ; 燥 综 合 征 中 干
1 ( 5g 烊化H ) E 枣皮 1 ,I 子 1 。随证加减 : 5g 川 楝 5g 内热甚者 加
身关节疼痛 、 心悸 、 不欲食 , 上腹胀满 , 左 时有肠鸣腹 痛 , 可、 纳
症见 : 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稠 、 以咯 出, 干 难 口 眠差 , 便 2次 / l 先 干 后 溏 , 痛 则 便 , 干 红 、 干 黯 红 、 大 E, 腹 唇 舌
2 1 燥 邪 伤肺 .
干咽燥 , 常伴发热恶 寒、 节肿痛 等症 , 关 舌质 红 、 苔薄 黄而 干, 脉浮数 。治则 : 清肺 润 燥 止 咳。方 药 : 清燥 救 肺 汤 化裁 。组 成: 桑叶 1 , 5g 杏仁 1 , 2g 石膏 1 , 5 银花 1 , g 2g 连翘 1 , 5g 沙参
地 骨 皮 1 , 蒿 2 。 5g 青 0g 2 4 脾 胃 阴虚 . 症 见 : 干 咽 燥 , 干 不 欲 多 饮 、 干 、 脘 口 口 眼 胃
中 图分 类 号 : 5 . R24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O 7 3 92 1 )2 O 7 2 1¨ —2 4 ( 0 0 1 一O 2 —0 0
外邪入里化热 , 使阴津耗伤而发本病 。 总之 , 本病为阴津亏虚 , 病位在 口、 眼等 清窍 , 亦可 累及全 身, 与肺 、 胃)肝 、 脾( 、 肾密 切相关 、 则可 累及皮 肤 、 肉、 甚 肌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症34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4-26T16:40:31.500Z 来源:《求医问药》2010年第12期供稿作者:吴振成1徐秀云2 [导读] 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症疗效确切,见效迅速,治愈后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吴振成1徐秀云2
(1山东省临清市刘垓子镇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清,252660;2山东省临清市松林镇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清252652) 【摘要】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症的效果。
方法:将68例干燥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予以清燥救肺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34例,予以口服强的松片治疗,疗程4周。
通过量化计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
结论: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症疗效确切,见效迅速,治愈后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清燥救肺汤;干燥综合症;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0)12-0136-01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以中年后女性发病居多。
目前国内外现代医学没有效治疗药物。
在发生严重的功能改变及广泛的系统累及以及伴同其他结缔组织病时,可采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治疗等。
但是疗效不佳。
本人自1992年8月至2010年6月,采用清燥救肺汤治疗干燥综合症 34例,并且与临床常规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根据1992年董怡等提出的诊断标准:①干燥性角结膜炎;②口干燥症;③血清中有下列一种抗体阳性者:抗SS-A、抗SS-B,ANA>1:20、RF>1:20具有上述3条,并除外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淋巴瘤,AIDS和GVH等疾病者可以确诊。
68例干燥综合症患者,男22例,女66例,年龄11至82岁,平均年龄63.5岁,干燥综合症病程28天至25年,平均7.6年。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治疗组采用清燥救肺汤每日一剂,清煎二次,频频饮用,不计服药次数,以饮用完为止。
方药如下:冬桑叶30g,石膏10g,人参15g,甘草6g,胡麻仁15g,真阿胶33g,麦门冬15g,杏仁10g,枇杷叶15g。
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生产),每次10mg每日三次,饭后服。
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和血清中抗SS-A、抗SS-B,ANA、RF测定值。
评分标准.
1.症状:症状全部消为0分,症状不明显为1分,偶尔有明显的症状为2分,持续有明显的症状为3分。
2.体征:没有阳性体征为0分;没有明显阳性体征为1分,偶尔有明显体征为2分;经常有明显体征3分。
3.血清免疫学检查:抗SS-A、抗SS-B,ANA<1:20、为0分,抗SS-A、抗SS-B,ANA>1:20、RF>1:20,但是比治疗前减少了70%以上为1分;抗SS-A、抗SS-B,ANA>1:20、RF>1:20,但是比治疗前下降了30%至70%之间以为2分;抗SS-A、抗SS-B,ANA>1:20、RF>1:20,但是比治疗前下降了5%至30%之间为3分。
4.副作用:未出现任何副作用0分,有轻微副作用1分,有明显副作用,停药5日内可以恢复2分,有明显副作用,停药5日内不能恢复为3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分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观察组显效(症状、体征、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副作用计分之和减少90%以上)12例;有效(症状、体征、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副作用计分之和减少50%以上,不到90%)17 例;改善(症状、体征、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副作用计分之和减少20%以上,不到50%)3例;无效:(症状、体征、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副作用计分之和减少不到20%)2 例。
有效率85.3%;对照组显效8 例,有效15例,改善7例,无效 4 例,有效率 67.6%。
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
4讨论
清燥救肺汤是治疗温燥伤肺重症的方剂,通过加减方药,治疗干燥综合症效果更佳。
方中桑叶为君,清宣肺燥。
石膏为臣,一者清肺经之热,一者润肺经之燥。
如此配合,宣中有清,清中有润;石膏虽质重沉寒而量少,故不碍桑叶清宣之性。
余药皆为佐药,杏仁、杷叶利肺气,使肺气肃降有权;阿胶、胡麻仁润肺养阴,使肺得濡润之性;人参、甘草益气和中,使土旺金生,肺气自旺。
诸药相伍,燥邪得宣,气阴得复而奏清燥救肺之功。
若痰多难咯者,加贝母、瓜蒌以润肺化痰;兼血瘀证者,加丹参、当归,或加桃红四物汤;兼阴虚者,重用生地,另加土茯苓。
细阅本方,从火燥一端起见,六淫火邪,外伤于肺,肺之津液素亏之人,更易为火邪所伤。
肺主皮毛,故多表现为体表干燥的症状。
外来之火,非徒用清降可愈,火郁发之,故以桑叶之清宣肌表,解外来之邪,桑叶得金气而柔润之不调。
石膏甘寒色白,直清肺部之火,禀四方清肃之气,以治主病。
肺与大肠相表里,杏仁、麻仁降肺润肠,阿胶、麦冬保肺之津液。
人参、甘草,补肺之母气,枇杷叶苦平降气,除热消痰,使金令得行,诸证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