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燥救肺汤
中医《方剂学》治燥剂(轻宣润燥)——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中医《方剂学》治燥剂(轻宣润燥)——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一、组成冬桑叶三钱(9克)、石膏二钱五分(7.5克)、人参七分(2克)、甘草一钱(3克)、胡麻仁炒,研,一钱(3克)、真阿胶八分(2.4克)、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3.6克)、杏仁去皮尖,炒,七分(2克)、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3克)。
二、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热服。
三、歌括1.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嘉。
2.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四、功用清燥润肺。
五、主治温燥伤肺。
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六、方解本方所治乃温燥伤肺之重证。
燥热伤肺,肺失肃降,故气逆而喘,胸胁满痛。
热伤气燥伤阴,燥热偏胜,则耗气伤阴,故其病除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外,并见咽喉干燥,心烦口渴,脉虚大等气阴两伤之症状,治宜清燥润肺,切忌辛香苦燥之品,重损气阴。
方中以桑叶为君,清宣肺燥。
以石膏麦冬为臣,一者清肺经之热,一者润肺金之燥。
如此配合,宣中有清,清中有润;石膏虽质重沉寒而量少,故不碍桑叶轻宣之性。
余皆为佐药,杏仁、枇杷叶利肺气使肺,气肃降有权;阿胶、胡麻仁润肺养阴,使肺得濡润之性;人参、甘草益气和中,使土旺金生,肺气自旺。
诸药相伍,燥邪得宜,气阴得复而奏清燥救肺之功,故以清燥救肺名之。
若痰多难咯者,加贝母、瓜萎以润肺化痰。
本方与桑杏汤同治温燥伤肺,但邪气有深浅,病症有重轻。
桑杏汤证燥热较轻,故身热不高,咳嗽不甚;清燥救肺汤证燥热较重,故身热偏高,咳嗽较频,甚则气逆而喘,胸胁满痛,以及心烦口渴,咽而痛等。
故桑杏汤以轻宣肺燥为主,兼以润肺;清燥救肺汤是轻宜润肺与养阴并进。
七、附方及方论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沙参三钱(克)、玉竹二钱(6克)、生甘草一钱(3克)、冬桑叶、生扁豆花粉各一钱五分(各4.5克)、麦冬三钱(9克)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清燥救肺汤化裁治疗转化酶抑制剂致咳嗽体会

刺 激作用 , 引起 支气 管痉 挛 。还 有人 认 为 卡 托普 利 可 为 二肽基 碳 酸肽酶 、 激肽 Ⅱ和激 肽二肽 水解 酶 , 在转 化 的过程 中 , 水解 产 生 激肽 和 P物 质 。P物 质 和 神 经 能 激 肽分 布于气 管和 支气 管 的 黏膜 下 , 部 分受 迷 走 神 大 经 支配 , P物 质 是 速 激 肽 族 中的 一 种 , 肽类 均 能 而 激
病2 0多年 来疗效 肯定 , 得到广 泛 的应用 。但 随着使 用
的增 加 , 类药 的一 些 副作 用 也 逐 渐受 到 重 视 。其 呼 该
吸 系统 的副 作 用 尤 其是 咳 嗽 , 文 献 报 道 , 生 率 为 据 发 5 ~0 , % 3 % 常在用 药 的早 期 ( 天 ~几 周 ) 个 别 迟 至 几 ,
以卡 托 普 利 为代 表 的血 管 紧张 素 转 化 酶 抑 制 剂
( C I, A E ) 以其 扩 张 动 脉 、 制 心 室 重构 等 多 重 药 理 作 抑 用机 制 , 临床 应用 治 疗 慢 性 心 功 能不 全 、 血 压 、 心 高 冠
作 者 单 位 :. 北 工 业 大 学 医 院 中 医 科 ( 1西 西安 7 0 7 ) 10 2 ; 2 陕西中医学院( 阳 724 ) . 咸 10 6
灭活 , 缓激 肽在 血 中堆 积 , 列腺 素浓度 随着缓 激肽 活 前
性 上 升而增 加 。而 缓 激 肽 和 前 列 腺 素 E对 呼 吸道 有
过 1 , 周 咳嗽 剧 烈者 加 代 赭石 ( 细 ) 2 , 复 花 ( 捣 1g 旋 包
煎 )2 1 g以降逆肺 气 ; 有痰者 加川 贝母 l g 瓜 萎 1 g化 O, 2
扰所致 的慢 性头 痛 比较多 见 。
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小儿百日咳30例

mo t . s l : h o a fe t e r t s 9 .% i e t a e tg o p a d t e tt le e t e r t s 6 .% i e n h Re ut T e t tlef ci a e wa 2 7 s v n t e t n u h r m r n o f c v a e wa 4 5 h a i nt h c n o r u . h h u d rf n t n i h r u s r in fc t r v d t a e o ete t n . n e ewe o t l o p T e s o le c o t et g o p esg i a l i o e n b f r ame t a d t r r r g u i n wo we i n y mp h r h e
cn o go p14cssw i ci dmasg .h fcc dso l ru ci arc vr r cmp rd f r n ot lru (2 ae) hc r e e sae e i aya ud nt n leo ey e o a e o e r he v T e n h ef o we ea t
h r a me tt n t ame t o ain swi p rat rt . eh d : 4 ain r n o y dv d di t r u s e b l o na i e t n r te t f o r f p m ei r i s h i M t o s 8p t t we er d ml i i e ot g o p , 2 es a n wo
从“肺主皮毛”论清燥救肺汤治疗皮肤病

脉 ,脉气流经 ,经气 归于肺 ,肺朝百脉 ,输精 于皮 毛 ,毛脉 气养 阴 ,主治 温燥 伤肺重证 ,可见气 阴两伤者 。方 中重用
合精 ,行气 于府 。”《灵 枢 ·决气》云 :“上焦 开发 ,宣 五谷 霜桑 叶为君 ,取其 质轻寒润入肺 ,以清泄宣发肺 中燥热 。
味 ,熏肤 ,充身 ,泽 毛 ,若雾露之 溉 。”形 象地描述 了肺脏 石膏 辛甘大寒 ,善 于清气分 之热兼 生津 止渴 ,煅 用使其
季 某 ,男 ,42岁 。2016年 10月 22日初诊 :全身 皮肤 反复起 红斑 、鳞屑伴瘙 痒 7年余 ,加重 20天 。患者 7年前 无 明显诱 因下双下 肢皮肤开始 出现红斑 ,上覆少量 白色 鳞 屑 ,伴 有轻度 瘙痒感 。但未 予重视 ,之 后逐渐蔓延 至全 身 。曾至本地多 家医院就诊 ,诊 断为银屑病 ,予 以西药 口 服 及外 治 ,病 情 时有 好 转 ,但 常反 复 ,每 于秋 冬 季节 加 重 ,未 曾 口服过 中药 。近 20天 以来 ,病 情加重 ,来我科 就 诊 。刻下 :全 身散在 多发 斑块状 红斑 ,上 覆厚 白色鳞 屑 , 以腰背 部 和双 下肢 为甚 ,刮去 皮 损 表 面鳞 屑 可见 筛 状 出血点 。躯 干 、四肢 皮肤 干燥 粗糙 ,自觉 患处灼 热瘙 痒 。 伴 有 困倦 乏 力 、干 咳无 痰 、心 烦 口渴 、大 便 秘 结 。舌 质 红 、少 苔 ,脉细数 。西 医诊断 :寻 常型银 屑病 。中 医诊 断 : 白疙 。辨 证 属 温燥 伤肺 、气 阴两伤 证 。治 宜 清燥 润肺 止 痒 ,益 气 养 阴 生 津 。方 用 清 燥 救肺 汤 加 味 :生 石 膏 (先 煎 )、白 鲜 皮 、白蒺 藜 各 30g,人 参 、桑 叶 、枇 杷 叶 (包 煎 )、制 首乌 各 15g,阿胶 (烊 化 )、火 麻 仁 、苦杏 仁 、麦冬 各 10g,蝉 衣 6g,炙甘 草 5g。7剂 。二诊 :服上 方后 ,皮损 颜 色 呈淡 红 色 ,瘙 痒感 有 所 缓解 ,仍觉 口干 口渴 ,上方 加知 母 、天冬 各 10g。7剂 。三诊 :红斑 大部 分 开始 消退 , 皮损 明显 变薄 ,鳞屑 减少 ,偶 有 轻度瘙 痒 ,口中有 津液 , 纳食 可 ,夜 寐安 ,二便 调 。上方 继服 14剂 。临 床随访 3个 月 ,未 见 明 显 复 发 。
清燥救肺汤治疗咳嗽的疗效观察

2 5 加 强 中 药 注 射 剂 合 理 用 药 研 究 及 中西 药 注射 剂 配 伍 .
变 化 的 研 究 , 临 床 提 供 用 药依 据 : 床 医 师在 使 用 中药 注 为 临 射 剂 之 前 , 详 询 患 者 是 否有 过 敏 史 , 要 对有 过敏 史 的患 者 一 般 不 用 或 慎 用 , 保 用 药 安全 有效 。 确 参 考 文 献
2 3 加 强 安 全 性 试 验 : 床 应 用 前应 加强 中药 注 射 剂 的 基 . 临 础 研 究 和应 用 研 究 , 真 细致 地 开 展 动 物 试 验 , 要 考 察 对 认 主 肝 肾功 能 的 影 响 , 行 安 全 性 评 价 一 i 后 及 时 做 好 随 访 进 二 市 观察 , 行安全性再评价 , 保临床用药安全。 进 确 2 4 严 格 执 法 , 强 新 研 发 中药 注 射 剂 的审 批 : 格 按 照 . 加 严
1 陈 雅 , 汶华 . 芪 及 制 剂 的药 理 作 用 和 临床 应 用 进 展 .中 国药 余 黄
业 , 0 , 5( : 8 6 . 2 06 1 3) 6 9
13 生 产 因 素 : 由于 中药 注 射 剂 多 为 复 方 制 剂 , 分 复 . ① 成 杂 , 知 成分 不 十分 确 切 。 未 给有 效 的单 体 化 合 物 提 纯带 来 一
别 是 危重 症 患 者 的 抢 救 工作 中发 挥 了 巨 大 的作 用 , 为 患 在
者 解 除病 痛 时 , 中药 注 射 剂 在 临 床 方 面 具 有 化 学 药 品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在 某 些 疾 病 的 治 疗 上 , 药 注 射 剂 的 疗 效 高 中
于 部 分化 学 药 品 。然 而 , 着 近 年 来 关 于 中药 注 射 剂 的 负 随 面新 闻报 道 逐 渐 增 多 , 们 对 中 药 注 射 剂 的质 量 安 全 问题 人
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肺燥咳嗽的临床观察

2 . 2 疗效 判 定 标 准 参 照 《 临床 疾 病 诊 断 依 据 治 愈
好转 标准 》 。 临床 控 制 : 治疗 7天 内 , 咳嗽 消 失 , 热退 , 偶有痰 ,
口干 、 咽 痒 消失 , 肺 部 湿 罗 音及 哮 鸣 音 消 失 。好 转 : 治 疗 7天后 , 咳嗽减 轻 , 热退 , 痰量 减少 , 口干 、 咽痒缓 解 ,
( 本文校对 : 李娜
收 稿 日期 : 2 0 1 4一O 1—0 9)
刺 络 拔 罐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前 期 皮 肤 敏 化 1例
李鹏 程 关键词: 蛇缠疮; 刺络拔罐; 带状疱疹前期; 皮肤敏化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2 0 1 4 . 0 7 . 0 5 2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8 91 4( 2 0 1 4 ) 7 . 1 4 5 0 — 0 1
因长夏 少雨 , 温燥 主令 , 则 使外 感燥 热 , 久 化 为火 , 肺 为
“ 肺 苦气 上 逆 , 急 食 苦 以 泻 之 ”, 故 用杏仁 、 枇 杷 叶 之 苦, 降泄肺 气 , 玄参 滋 肾阴 , 共 为 佐药 。
参 考 文 献
[ 1 ] 胡亚美 , 江载芳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 M] . 7版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准 。肺 燥 咳嗽 的症 候 特 点 : 反复咳嗽、 咳黄 痰 , 痰 难 咯 出, 痰 中带血 丝 , 并 伴 有 口干 咽 痛 、 喉痒、 声音嘶哑、 便
治 疗一 周 后 两组 患者 临床 疗效 率 比较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P<
清燥救肺汤的临床应用概况

清燥救肺汤的临床应用概况
曾庆明;景光光;江龙凤;商晓明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5)002
【摘要】清燥救肺汤源自《医门法律》,是治火热伤肺、气阴两伤的主要方剂.近10年中,其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疾病、耳鼻喉科疾病、皮肤科疾病,而对于眼科、妇科、儿科、风湿免疫疾病等的应用,有些只是零星报道的个例.综述近10年来清燥救肺汤的临床应用报道,总结其临床应用思路,以求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总页数】4页(P89-92)
【作者】曾庆明;景光光;江龙凤;商晓明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深圳518001;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深圳518001;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
【相关文献】
1.泻白散合清燥救肺汤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王玉明
2.潜阳封髓丹临床应用概况 [J], 李娇;彭玲;陈蓉
3.蒙药哈它各其-7散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J], 阿斯亚;包苏布道
4.玉屏风散合桂枝汤临床应用概况 [J], 弓艳玲
5.药棒疗法的临床应用概况 [J], 刘洪;崔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燥救肺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35例

清燥救肺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35例
叶昌琼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20)004
【摘要】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清燥救肺汤为主,治疗急性支气管炎35例,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6-6)
【作者】叶昌琼
【作者单位】隆昌县中医院,四川,隆昌,642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
【相关文献】
1.清肺贴穴灵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235例 [J], 贾培琳;宫莉
2.风寒止咳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353例总结 [J], 古献民;黄小燕;曾文新;陆永和;钟政起
3.清燥救肺汤治疗急性高山反应性鼻出血35例 [J], 张国珍;郑小玲
4.泻白散合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支气管扩张症35例临床观察 [J], 陈茹琴;梁兆球
5.咳喘一贴康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喘735例临床及实验研究 [J], 陈振甫;周文秀;高举先;孙江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燥救肺汤
【组成】冬桑叶三钱(9g)石膏二钱五分(7.5g)人参七分(2g) 甘草一钱(3g) 胡麻仁炒,研,一钱(3g) 真阿胶八分(2.4g) 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3.6g) 杏仁去皮尖,炒,七分(2g) 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3g)
【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肺润燥,益气养阴。
【药理作用】具有解热、镇咳祛痰、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中医证】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头痛身热,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或数。
【西医病】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者。
【方证分析】本方所治之证乃温燥伤肺,气阴两伤所致。
温热袭肺,扰乱肺气,灼伤肺津,则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口渴;温热之邪,逆乱内外上下,则头痛身热;温热扰心,则心烦;舌干无苔,脉虚大或数,皆为温燥伤肺,气阴两伤之征。
治当清肺润燥,益气养阴。
方中重用桑叶质轻气寒,清透肺中燥热之邪;温热侵肺,以石膏辛甘而寒,甘寒润肺滋燥,辛寒清泄肺热,共为君药。
热伤阴津,以麦冬甘寒清热,养阴润肺;《难经·十四难》曰:“损其肺者,益其气。
”热伤肺气,以人参补益肺脾,生化津液;麻仁养阴润肺滋燥;血可化阴,以阿胶补血养阴润肺;《素问·脏气法时论》:“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杏仁苦润,降泄肺气,兼以润肺;枇杷叶宣泄肺气止逆,共为臣药。
甘草益脾胃,补肺气,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以奏清肺润燥,益气养阴之效。
配伍特点:宣散药配降泄药,使肺气宣降有序;辛凉药配苦温药,温受寒制而不助热;补血药配滋阴药,使阴从血中而化生;宣散药配滋阴药,宣散不伤阴,滋阴不恋邪。
讨论:权衡清燥救肺汤功用,因燥邪为患,其治当滋阴润燥而非清,故理解清燥救肺汤的功用不是清燥润肺,而是清肺润燥。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干咳无痰,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痰黄量多者,加川贝、瓜蒌,以清热化痰;若热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泻火;若大便干者,加大黄、知母,以泻热通便等。
3.注意事项:凉燥伤肺证者慎用本方。
【方论选录】
王晋三:“石膏之辛,麦冬之甘,杏仁之苦,肃清肺经之气;人参、甘草生津补土,培肺之母气;桑叶入肺走肾,枇杷叶入肝走肺,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阿胶、胡麻色黑入肾,壮生水之源,虽亢火害金,水得承而制之,则肺之清气肃而治节行,尚何有喘呕痿厥之患哉?”(《绛雪园古方选注》)
【方歌】
清燥救肺参草麻,石膏胶杏麦枇杷,
经霜收藏冬桑叶,干咳无痰口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