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范画在美术课堂上的作用

合集下载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画和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范画是指教师或专业画家绘制的示范作品,而演示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和解释范画的过程。

以下将介绍范画和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范画和演示能够提供学生可观察和借鉴的艺术范例。

范画是教师或专业画家根据教学要求绘制的作品,它能够展示正确的技法、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通过观察范画,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感,了解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学生也能够从范画中学习到一些具体的绘画技巧,如如何搭建透视图、如何利用色彩表现物体的形状和质感等。

范画和演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参考模板,让他们在学习绘画技巧时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和方向。

范画和演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观察范画和演示,学生可以获得一些启发和灵感,从而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

当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范画和演示能够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将范画中的元素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

在范画和演示的帮助下,学生们可以建立起对艺术的兴趣,培养自己的艺术眼光和创造力。

范画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理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可以逐步解释范画中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到艺术作品背后的设计原理和艺术语言。

通过范画和演示,学生可以学习到艺术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如透视、明暗对比、色彩搭配等,从而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生通过理解和鉴赏范画和演示中的作品,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他艺术作品。

范画和演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通过观察教师在演示过程中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到正确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范画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铅笔的描绘和渲染、水彩的湿画法和干画法等。

范画和演示还能够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感知物体的形状、质感和颜色,提高他们的绘画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摘要】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范画和演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范画和演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美术课堂。

范画和演示还能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并且,通过范画和演示,可以促进学生艺术表达能力的发展,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范画和演示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范画及演示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范画, 演示, 小学美术课堂, 教学, 提高审美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作能力, 艺术表达能力, 丰富教学形式, 结论1. 引言1.1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范画及演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范画是指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士展示的范本作品,通过观摩、模仿、学习,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而演示则是老师以实际动作演示绘画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

范画及演示相辅相成,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们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观摩范画和老师的演示,学生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美学特点和技法,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范画及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动直观的示范和实践操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范画及演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通过模仿范本和实践演示,学生可以掌握绘画技巧,启发自己的创造力,提升绘画水平。

范画及演示也能促进学生艺术表达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用艺术语言表达内心情感和观点。

范画及演示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范画及演示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作能力,还能促进艺术表达能力的发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美术课当中,美术老师时不时的在黑板上或纸上画上

在美术课当中,美术老师时不时的在黑板上或纸上画上

美术课中的当堂范画在美术课中,美术老师时不时的动手示范,下面我就美术课的当堂范画谈谈我的看法。

1、范画能增加直观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记得我在上三年级蜡笔水粉画的第一课时时,为了形象地展示蜡笔水粉画的特点,我画了一幅雪景,用白色的蜡笔,勾画出建筑物和树上的积雪,还有天空飘舞的雪花,再用水粉颜料大面积的涂色。

学生们在惊奇之余,很快地总结出了蜡笔水粉画的特点——蜡笔画过的地方水粉颜料涂不上去了。

而且很多学生很想马上动笔自己来尝试一下。

当堂范画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激发了学生绘画的兴趣。

刚才老师们也看到了,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范画能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

其实很多学生存在着不敢下笔的心理。

“我不会画”这句话在美术课的课堂内随处可以听见。

看着老师在黑板上随手几笔就把一个物体画好了‘学生们会觉得——这挺容易的吗。

所以我觉得,教师的当堂范画是给学生的一个定心丸,把他们觉得抽象的、难以下笔的的东西,呈现在他们的眼前,能减轻因不会画而导致不画的现象。

在美术课上,我认为,不一定要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画出好的作品,只要能使每一个或大部分学生能动手做,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3、范画应贴近孩子的绘画水平。

怎样的范画,才算是好的,或是对孩子有帮助的,这也是一直困扰着我的,毕竟成人绘画和儿童绘画有一定的距离。

记得在上三年级“我们的自行车”这一课时,我用成人绘画的方式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让学生动手画时很多学生说:“这太难画了,我不会画。

”毕竟大多数学生的绘画能力相对而言薄弱的,他们只能画一些相对而言简单的物体形象。

所以在当堂范画应接近孩子的生活,贴近他们的思维方式或表现方式。

4、范画也能使孩子产生依赖性。

范画也起着一定的反作用,那就是把学生的思维方式局限了。

本来我们说由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解读或者表现物体的形象也不近相同。

可是当把想象中的物象具象化了,理所当然,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被限制了。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范画是指教师制作的具有示范作用的作品,演示则是指教师通过手工操作展示具体的画法和技巧。

这两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创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范画和演示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示范。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常常有一些画不好的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画法和技巧也难以把握。

通过范画和演示,教师可以用具体的实例向学生展示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给他们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习和理解老师的画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范画和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是一门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但对于一些刚接触美术的学生来说,创作时常常会感到迷茫和无从下手。

范画和演示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参考,让他们对美术创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可以通过观摩范画和演示,启发自己的灵感,增加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追求。

范画和演示可以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和技术能力。

范画和演示都是基于教师丰富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展开的,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绘画的基本原理和技法。

在范画和演示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学会如何运用空间和形状进行构图,学会如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等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技术水平会得到提高。

范画和演示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范画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美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理解绘画的表现手法和表现主题。

通过观摩和分析范画和演示,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对美的感知和欣赏,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堂中老师要不要范画-最新年文档

美术课堂中老师要不要范画-最新年文档

美术课堂中老师要不要范画尽量灵活代替及时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范画好还是不范画好,存在着很多争论。

有人认为,老师的范画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好不要范画。

有人认为,老师不范画,学生就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画,不范画不行。

有的美术老师在美术课堂上从头讲到尾,并在黑板上演示作画步骤、方法,学生的美术作业一发下来,大部分都和老师画的一样,缺乏创造性。

而有的美术老师是从不范画,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图片、模型或欣赏多媒体为主,学生的作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

有的美术老师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到底要不要范画呢一、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说,美术老师能不范画尽量不范画老师一范画,大部分学生都会照着范画画。

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老师的范画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确实需要在技能技法方面范画,老师要提醒学生,每个人要画出自己的特点,不要模仿别人,不要照着范画画。

杨景芝老师在《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里说到,绘画能力随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向前发展,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的。

儿童绘画能力是依靠认识和知觉能力发展的,是随年龄成长的自然结果。

在我的美术课堂实践中,我也发现,老师不范画,学生反而画的更好,画面的内容更丰富,表现的方法多种多样,创造性更强。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思维活跃,创作的画面不受生活真实的约束,看上去虽然与生活中的物体不十分相似,甚至不合比例,但有自己的特点,纯真、可爱,充满童趣。

创作的画面,老师只需要稍加点拨引导即可。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包办”。

杨景芝老师在《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中说到,儿童不需要教他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

她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的创造力。

她认为,儿童艺术的语言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儿童通过感知进行的创造性表达。

我们鼓励儿童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自己的色彩表现方式,不受成人偏见的束缚,没有一套死的程式和方法,使儿童有极大的空间去自由自在地画。

浅谈教师“范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教师“范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当今,有理论家和教育走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误区,他们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理念,极力宣扬艺术的自我表现理论。

由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他们常常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轻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迷信那种随意自由的儿童即兴绘画,从而不可避免地削弱了艺术创造的内涵,造成教育的极大浪费,使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师“范画”浅谈教师“范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蔡莉【仁怀市盐津第二小学,贵州遵义564500】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人鄙视和拒绝“范画”,他们简单地认为“范画”是用来让学生依样画葫芦,会扼杀儿童天性的自由发展,会阻碍创造力的培养。

但我认为,“范画”是美术这门视觉艺术的可视的、直观的、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能使学生了解传统,了解美术基础知识,形象直观地感受技法,有其存在的价值。

其一,“范画”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美术的信心。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些术语、概念、法则很生疏且抽象,有些学习内容难度也较大。

这时,单凭教师的讲解,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接受,作画时也仍感到茫然失措无从下笔,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导致学习兴趣淡漠,学习信心减退。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若能将一幅幅美观生动的“范画”展示或演示给学生看,并辅以一定的讲解,让他们直观感受、亲身经历,则可使学生一目了然,并激起良好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此,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而且增强了学习美术的自信心,也激活了美术课的运转机制,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其二,欣赏“范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因此,欣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小学美术课本中供学生欣赏用的古今中外的名画和同龄学生的优秀习作由于版面有限,它们都缩得非常小,有不少地方模糊不清,根本无法辨认。

这样无论教师讲解怎么生动,对作品的评价怎么高,就是不能好好吸引学生的目光,更别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了。

浅谈“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科技信息
0教学研究0
S IN E&T C NO O YI O MA I N CE C EH L G NF R T O
21 0 0年
第3 5期
浅谈“ 范画” 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 阳 中学 岳
欧 阳 仲 柏 湖南 岳 阳
4 40 ) 1 0 0
【 摘 要 】 美术教 学过 程 中 , 样 利 用 “ 画 ” 在 怎 范 来提 高教 学 质 量 , 以及 “ 范画 ” 在教 学 中 的 重要 性 。 【 关键 词 】 谱 教 学 ; 画教 学 画 范
1 欣 赏式 育 . 时 也 是 培 养 学 生 的 审 美 情 趣 , 不 同 使 他 们学 会 审美 , 高 他们 对 艺 术 的 鉴 赏 能 力 , “ 育 ” 重 要 途 径 。 提 即 美 的
比如 欣 赏 古 典 素 描 代 表 人 物 中 达 芬 奇 、 勒 、 斐 尔 、 尔 拜 因 、 本 丢 拉 荷 鲁
斯、 凡代 克 , 代 素 描 代 表人 物 中 的米 勒 、 采 尔 、 近 门 德加 , 代 素 描 代 表 现 人 物 中罗 丹 、 勒 惠 支 、 珂 费欣 等 大 师 的 作 品 . 以 让 学 生 们 了 解 什 么 样 可 的 才 是优 秀 的素 描 作 品 。但 课 本 中可 供 欣 赏用 的 优 秀 作 品 , 特别 是 国 外 的 优秀 作 品 , 版 面 有 限 , 们 都 被 缩 印 的非 常 小或 印刷 得 特别 差 , 因 它
美 术 教 学 是 一 种直 观 的形 象 教 学 , 它是 通 过 教 师 一 系列 的教 学 方 画造 成 了较 大 的 难 度 。如 果 教 师 只 是 按 照 课 本 上 的 画 面 讲 授 , 学生 是 往 学 或 法 和手 段 , 向学 生传 授 知 识 、 能 、 巧 。 技 技 一直 以来 , 认 为 范 画是 美 术 很难 理 解 和 接 受 的 。 往 是教 师 讲 了一 大 套 , 生 面对 作 业 不 会 画 , 我 教 学 中必 不 可 少 的 要素 。 国传 统 的 绘 画教 学 , 来 主 张 “ 从谱 出 ” 中 历 画 , 者作 画方 法 不 对 。 果 教 师在 课 前 . 有 “ 制 品 ”把 作 画 的 方 法 步骤 如 早 预 ,

美术教学中的范画作用

美术教学中的范画作用

美术教学中的范画作用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它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其中“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十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对“范画”教学的认识和体验有以下几方面:一、步骤范画。

是启发指导学生最形象具体的作画方法步骤图,在教学中占的比例较重。

现行美术课本中,“步骤图”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很少,加之画面太小某些地方印刷的又不够清晰,给学生作画造成了较大的难度。

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画面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

往往是教师讲了一大套,学生面对作业不会画,或者作画方法不对。

如果教师在课前,早有“预制品”,把作画的方法步骤范画放大绘制好,到讲课时依次张挂,边挂边讲,既直观又简练,事半功倍。

二、启示范画。

启示范画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有效地进行创作画(命题画、想象画、设计创作)。

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教师应结合自己的作品,设计创作范画,将创作的体验、构思的方法、制作的过程及技法详细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成新的思维,让学生逐步学会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三、对比范画。

它主要表现在绘画方法上的正确与错误,学生作业中的正确与错误。

如:上“绘画构图知识课”时,教师仅展示出几种正确的构图范画还不够,必须展示出有错误的几种构图,两种构图范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构图中的正确与错误认识明确,过目不忘。

如比例对不对,结构准不准,色调是否统一和谐等,很快就一目了然,成败是非让学生欣然翻悟在分秒之间。

此种方法也常用于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像黑白的节奏、色调的关系,教师就可以用范画的形式,多幅相比,然后汰劣择优,直到剩下最完美的一幅。

这样做,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在教师胸有成竹的展示中“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何“优”何“劣”有一个比较肯定的、明确的鉴别,成为学生从“知其然”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范画在美术课堂上的作用
一副成功的教学范画,会给你的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大量的课堂范画中,我积累了点滴经验,取得了一点成绩,同时也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我认为一张好的范画可以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欣赏课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占着重要的位置,但现行教材中供学生欣赏用的古今中外名画和当代学生的优秀习作,因版面有限,它们都缩得非常小,有不少地方根本无法辨认。

因此学生常常对它一看了之,不肯细细品味。

上课时即使教师把课本高高擎起,在“方寸”之间使劲地比划,也很难吸引学生的目光。

每当遇到像中国画中的水理韵味、西画中的色彩渗化衔接之类的东西、教师根本无法言表。

要是事先把它们放大绘制成范画(无法仿绘的也该收集大幅印刷品),在上课时悬挂,效果就截然不同,学生会对挂图目不转睛而较快地心领意会,产生较强的感受与共鸣。

其次,凡作画总得有个步骤,可课本中的“步骤图”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却是很少,教帅要指导,又不能光靠一枝粉笔.而且时间也容不得教师在课堂上那么“慢条斯理”。

比如讲素描,不等教师把明暗讲好,教时已经过半,叫学生哪还有完成作业的时间?遇到色彩的水分干湿.掌握起来更麻烦,这就要求教帅按作画一、二、三的顺序,课前有“预制品”,到用时依次张挂,边挂边讲,既直观,又简炼。

在讲评分析学生作业时,光一味地讲述如何如何.一味地指出不
应这样那样,往往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好”、“差”之间始终趋于含糊的状态。

如果二幅“范画”并列对照,如色彩的浓淡效果、景物的大小疏密,很快就一目了然,成败是非让学生领悟在分秒之间。

此种方法也常用于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如黑白的节奏、构图的位置,教师就可以用范画的形式,多幅相比,然后汰劣择优,直到剩下最完美的一幅。

这样做,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在教师胸有成竹的展示中防患于末然;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优”和“劣”有一个比较肯定的、明确的鉴别,成为学生从“所以然”的感性认识飞跃到“之所以然”的理性认识的催化剂。

“范画”不仅可以用来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是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才智的有效方式。

有些人一听“创作”简直不敢下笔,低幼时期的那种毫无顾忌的“胆量”丧失殆尽。

这个中原委很难用别的理由来解释,它完全应归结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失误,是我们在教学中没有调度“导”与“创”的关系所致。

如果教师在每次创作画(包括记忆画、命题画、想象画)教育中,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能按班级实际水平、事先组织几幅范画,用各种不同的构思(常用前届学生的优秀作业)来启示学生,促成他们人人都有新于范画的构思。

同时,范画中使用的技法又都是已学过的分散零星的集成(这是绘制范画时要注意的,不要超越),这就要求启发学生如何“学用结合”,培养学生把平时积累的技法,经常应用于自己笔端的习惯。

尽管教师在课前淮备了各种各样的范画,但还是很难一应惧全,如间色、复色和浓墨、淡墨的调和,油画棒、水彩颜料的混合使用等
等都必须让学生亲眼一见才能真正分晓,特别是对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有许多更需要教师当场挥笔明示方能令人满意。

工艺制作又何尝不是这样。

虽然这与绘画的材料、用具、造型方法不同,但在学生需要欣赏、需要学会制作过程、需要创新上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它同样需要教师示范作品的指引(包括收集的),只是名称叫做“范作”罢了。

范画与范作(整体的、局部的)是构成课堂美术教学别的任何形式无法完全更替的中坚柱石。

范画教学,集审美、直观、趣味、创造、实践性多项原则于一身,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必须勤于此道,精于此道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教育的列车。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应用的到各个地区,如果把它和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范画结合起来,更会相得益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的点滴经验,和大家共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