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检测办法

合集下载

煤炭检测办法

煤炭检测办法

煤的质量分析方法参照GB212-9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煤热值的计算、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i.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ii.仪器、设备a.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内装有鼓风机,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b.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c.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d.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iii.分析步骤a.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1)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1.5h。

注:1)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

将称好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c.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干燥。

d.分析结果的计算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式(3)计算:??????????????????????????????????????? (3)式中:m 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m——煤样的质量,g。

B.水分测定的精密度水分测定的重复性如表1规定:表1, %水分(M ad)重复性<50.205~100.303.灰分的测定缓慢灰化法i.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入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815±10℃,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

煤矿煤炭质量检测与分析

煤矿煤炭质量检测与分析

煤矿煤炭质量检测与分析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其质量检测与分析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煤矿煤炭质量检测的必要性入手,介绍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技术,以及对于煤炭质量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煤矿煤炭质量检测的必要性煤炭质量检测是为了确保煤炭的质量符合使用的要求,保证煤炭的安全可靠运用。

煤矿煤炭质量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煤质的成分和热值分析、灰分和硫分含量测定、各种工艺性指标测定等。

通过煤质检测,可以了解煤炭的品质,帮助煤矿企业掌握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煤矿煤炭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技术煤矿煤炭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有物理学方法、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

其中,物理学方法包括煤的堆积密度、体积、颗粒度等的测定。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煤质的元素组成、灰分和硫分含量等进行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利用现代仪器设备,例如光谱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质谱仪等,对煤炭样品进行分析。

常用的煤炭质量检测技术包括:近红外光谱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热重分析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煤炭的热值、硫含量、挥发分等重要指标,为煤矿企业提供科学依据,为煤炭的优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三、煤炭质量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煤炭质量分析是对煤炭的质量特性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帮助煤矿企业合理选择煤炭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煤炭质量分析主要包括煤质特性分析和煤质评价。

煤质特性分析主要是对煤炭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热值等进行分析。

通过测定煤炭的密度、水分含量、颗粒度、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和硫含量等指标,可以判断煤炭的可燃性、燃烧性能和适应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特殊分析方法,如红外光谱和质谱等,对煤炭的气体组成、有机质成分和有害元素等进行深入分析。

煤质评价是对煤炭的品质进行评估和分类。

根据煤炭的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和硫分等指标,将煤炭划分为不同等级。

同时,还可以根据煤质的特点,如发热量、最高温度、燃烧特性等,对煤炭的适用范围和用途进行评价,为煤炭的应用提供参考。

煤炭质量抽检方案 (2)

煤炭质量抽检方案 (2)

煤炭质量抽检方案引言煤炭质量抽检是保障煤炭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煤炭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煤炭质量抽检方案,确保对煤炭质量的抽检工作能够进行规范、高效和可靠的管理。

1. 抽样方法1.1 抽样原则在进行煤炭质量抽检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代表性原则:抽样样品应能够真实反映煤炭成分和质量,具有代表性。

•均匀抽样原则:抽取样品时应保证在整个批次中均匀分布,以避免局部差异。

•归一化原则:对于大批量的煤炭,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抽取,以确保比较的准确性。

1.2 抽样方法根据煤炭堆场的布局和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抽样方法:•直线抽样法:在煤堆的横截面上按照一条直线进行抽样,确保样品的分布均匀。

•Z形抽样法:在煤堆上采取Z形路径进行抽样,以覆盖整个煤堆的不同部位。

•随机抽样法:通过随机数来确定抽样位置,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随机性。

抽样器的选择应根据煤炭的性质和堆场环境进行合理选用,常见的抽样器包括旋转分流器、自动抽样机和手动抽样器等。

2. 检测方法2.1 基本检测项目煤炭质量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检测项目:•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全硫含量•发热量•含碳氢化合物2.2 检测仪器设备根据煤炭质量抽检的要求,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的仪器设备,常见的包括:•硫分析仪•碳氢分析仪•发热量测定仪•灰分测定仪•挥发分测定仪2.3 检测流程在进行煤炭质量检测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样品接收和标识:对样品进行接收,并在样品上做好标识和记录。

2.样品制备:根据样品的要求,进行样品的制备和研磨,确保样品的均质性。

3.仪器校准:进行仪器的准确校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样品检测:将样品按照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记录并保存检测结果。

5.数据分析与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形成评估报告。

6.结果反馈:将评估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质量改进。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煤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燃料之一,其质量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的检测是确保煤炭质量符合相应标准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煤炭检测项目及相关标准。

1. 煤质分析项目:煤质分析是通过对煤炭的物理、化学、热学等性质进行测试,以评价其可利用性和适用性。

常见的煤质分析项目包括煤质元素含量测定、灰分测定、挥发分测定、固定碳测定、硫含量测定等。

国际上常用的煤炭质量分析标准包括ISO 1987、ASTM D 3176、GB/T 212等。

2. 煤炭灰熔融性分析项目:煤炭灰熔融性是指在燃烧过程中,煤炭所产生的灰分在高温下的熔化性能。

该指标对于煤炭的燃烧特性和锅炉操作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煤炭灰熔融性分析项目包括煤炭的初熔温度、软化温度、流动温度等。

国际上常用的煤炭灰熔融性测试标准包括ISO 540、ASTM D 1857、GB/T 219等。

3. 煤炭燃烧性能分析项目:煤炭燃烧性能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的燃烧特性。

煤炭的燃烧性能 directly影响其热效率和环境排放。

常见的煤炭燃烧性能分析项目包括发热量测定、燃烧速率测定、灭爆性分析等。

国际上常用的煤炭燃烧性能测试标准包括ISO 11341、ASTM D 5865、GB/T 213等。

4. 煤炭粒度分析项目:粒度是指煤炭颗粒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

煤炭的粒度对于煤炭的燃烧效率和利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煤炭粒度分析项目包括颗粒大小分布测定、颗粒形状测定等。

国际上常用的煤炭粒度分析标准包括ISO 17892、ASTM D 4749、GB/T 6974 等。

5. 煤炭中工业矿物分析项目:工业矿物是指煤中与燃烧过程无关的矿物质含量。

工业矿物对于煤炭的装船、洗煤、病煤等工艺环节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煤炭工业矿物分析项目包括二氧化硅含量测定、铁含量测定、钒含量测定等。

国际上常用的煤炭矿物分析标准包括ISO 7404、ASTM D 2796、GB/T 4820等。

煤质煤样检测实施方案

煤质煤样检测实施方案

煤质煤样检测实施方案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煤质煤样检测是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煤炭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煤质煤样检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煤质煤样检测的目的、方法、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检测目的煤质煤样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价煤炭的质量特性,为煤炭的生产、利用和贸易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检测,可以了解煤炭的热值、灰分、水分、硫分、挥发分等指标,为煤炭的选煤、洗煤、燃烧以及煤炭贸易提供科学依据。

二、检测方法1. 采样方法:煤炭采样是煤质煤样检测的第一步,采样的质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应根据煤炭的储存情况和使用要求,采用分层采样或者混合采样的方法进行采样。

2. 检测仪器:煤质煤样检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如煤质分析仪、元素分析仪、水分测定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检测结果至关重要。

三、检测流程1. 样品制备:将采集到的煤样进行样品制备,包括破碎、磨粉等步骤,制备成符合检测要求的样品。

2. 检测操作:将制备好的样品进行煤质分析、元素分析、水分测定等操作,获取煤炭的各项指标数据。

3. 数据处理: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煤炭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形成检测报告。

四、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煤质煤样检测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保证检测环境:检测过程中需要保证良好的检测环境,避免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 仪器设备维护:定期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煤质煤样检测实施方案是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和流程,可以为煤炭的生产、利用和贸易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保证煤炭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本文提供的实施方案能够为相关单位在煤炭检测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化验煤的步骤和方法

化验煤的步骤和方法

化验煤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准备样品。

从煤矿或煤场中取得煤样,要求样品具有代表性,即要求样品中包含煤矿或煤场中所有种类的煤。

其次,对样品进行破碎。

将样品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使其颗粒度均匀,这样有利于后续的化验操作。

然后,进行煤样的分析。

将破碎后的煤样进行分析,包括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化验设备进行测定,以确定煤样的质量。

接着,进行热值的测定。

煤炭的热值是衡量其能源价值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热值仪器进行测定,得出煤样的热值数据。

最后,进行其他有关指标的测定。

除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热值之外,还可以对煤样进行其他有关指标的测定,比如灰熔点、硫含量等。

在进行化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化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化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化验煤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准备样品、破碎样品、分析煤样、热值测定和其他有关指标的测定。

通过这些步骤和方法,可以得出煤样的各项指标数据,为煤炭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以上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化验煤的步骤和方法,为煤炭行业的发展和利用提供帮助。

煤炭检验检测标准

煤炭检验检测标准

煤炭检验检测标准
煤炭检验检测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挥发分:指煤样在高温下失去重量的百分数,通常与煤炭的燃烧性质有关。

国家标准规定,烟煤的挥发分不得低于20%,焦煤的挥发分在10%-28%之间。

2. 灰分:指煤样在高温下所残留的无机物百分数,主要由铁、铝、钙、镁、钾、钠等元素或其氧化物组成。

灰分是煤炭中的一种重要的杂质,对煤炭的燃烧、气化等技术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国家规定,烟煤的灰分不得超过35%,焦煤的灰分在6%以下。

3. 固定碳:表示在加热过程中,煤样中未揮发的有机物的质量百分数。

固定碳是衡量煤炭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固定碳含量高的煤炭有更高的热值和更强的可燃性。

国家标准规定,烟煤的固定碳含量不应低于45%,
焦煤的固定碳含量不应低于80%。

4. 水分:指煤样中所含的水分的百分数,也是煤炭检测指标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水分含量高会导致煤炭的发热量降低,同时也会增加煤炭的运输难度。

国家规定,烟煤的水分不得超过8%,焦煤的水分不得超过10%。

5. 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的煤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发热量是煤炭最重要的质量参数之一,其数值越高表示煤炭的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国家规定,烟煤的发热量不得低于25MJ/kg,焦煤的发热量不得低于28MJ/kg。

这些标准可以作为对煤炭质量的评估依据,不同种类的煤炭有不同的标准。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煤炭检验检测标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煤炭是一种广泛用于能源和工业生产的重要燃料。

为了确保煤炭的质量和可用性,煤炭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煤炭质量检测项目:- 灰分:用于评估煤炭中非燃烧性残留物的含量。

标准方法:GB/T 212-2008《煤炭灰分测定方法》。

- 挥发分:用于评估煤炭的燃烧性质和可燃性。

标准方法:GB/T 212-2008《煤炭挥发分测定方法》。

- 低位发热量:用于评估煤炭的热值。

标准方法:GB/T 213-2008《煤炭低位发热量测定方法》。

- 全水分:用于评估煤炭中水的含量。

标准方法:GB/T 212-2008《煤炭水分测定方法》。

2. 煤炭灰渣检测项目:- 灰熔点:用于评估煤炭灰分的熔融特性。

标准方法:GB/T 219-2008《煤炭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 灰分化学成分:用于评估煤炭灰分的组成元素。

标准方法:GB/T 214-2007《煤炭灰分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3. 煤炭质量参数检测项目:- 粒度分布:用于评估煤炭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

标准方法:GB/T 23698-2009《煤炭粒度分布测定方法》。

- 氧含量:用于评估煤炭中氧气的含量。

标准方法:GB/T 28713-2012《煤质气体吸附法测定表层和孔隙氧含量》。

4. 其他常见煤炭检测项目:- 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用于评估煤炭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

标准方法:GB/T 16157-2012《工业锅炉燃煤污染物排放标准烟气二氧化硫测定方法》。

- 可燃气体含量:用于评估煤炭中可燃气体(如甲烷)的含量。

标准方法:GB/T 28752-2012《煤质可燃气体体法测定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这些检测项目和标准有助于评估煤炭质量、燃烧性能和环境影响,确保煤炭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质量分析方法参照GB212-9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煤热值的计算、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i.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ii.仪器、设备a.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内装有鼓风机,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b.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c.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d.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iii.分析步骤a.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1)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1.5h。

注:1)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

将称好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c.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干燥。

d.分析结果的计算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式(3)计算:??????????????????????????????????????? (3)式中:m 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m——煤样的质量,g。

B.水分测定的精密度水分测定的重复性如表1规定:表1, %水分(M ad)重复性<50.205~100.303.灰分的测定缓慢灰化法i.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入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815±10℃,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

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分产率。

ii.仪器、设备a.马弗炉:能保持温度为815±10℃。

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

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有一个直径为20mm的通气孔。

b.瓷灰皿:长方形,底面长45mm,宽22mm,高14mm(见图4)。

图4 灰皿c.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d.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e.耐热瓷板或石棉板:尺寸与炉膛相适应。

iii.分析步骤a.用预选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

b.将灰皿送入温度不超过100℃的马弗炉中,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缝隙。

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约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min。

继续升到815±10℃,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

c.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d.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g为止。

用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为计算依据。

灰分低于15%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4.挥发分测定方法A.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在带盖的瓷坩埚中,在900±10℃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7min。

以减少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减去该煤样的水分含量(M ad)作为挥发产率。

B.仪器、设备i.挥发分坩埚:带有配合严密的盖的瓷坩埚,形状和尺寸如图5所示。

坩埚总质量为15~20g。

图5 挥发分坩埚ii.马弗炉:带有高温计和调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900±10℃,并有足够的恒温区(900±5℃)。

炉子的热容量为当起始温度为920℃时,放入室温下的运动坩埚架和若干坩埚,关闭炉门后,在3min内恢复到900±10℃。

炉后壁有一排气孔和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

小孔位置应使热电偶插入炉内后其热接点在坩埚底和炉之间,距炉底20~300mm 处。

马弗炉的恒温区应在关闭炉门下测定,并至少半年测定一次。

高温计(包括毫伏计和热电偶)至少半年校正一次。

iii.坩埚架:用镍络丝或其他耐热金属丝制成。

其规格尺寸以能使所有的坩埚都在马弗炉恒温区内,并且坩埚底部位于热电偶热接点上方并距炉底20~30mm(见图6)为准。

图6 坩埚架iv.坩埚架夹(见图7)。

图7 坩埚架夹v.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vi.压饼机:螺旋式或杠杆式压饼机,能压制直径约10mm的煤样。

vii.秒表。

viii.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HGB3208)。

C.分析步骤i.用预先在9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定的带盖瓷坩埚,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空气干燥煤样1±0.01g,精确至0.0002g,然后轻轻振动坩埚,使煤样摊平,盖上盖,放在坩埚架上。

褐煤和长焰煤应预先压饼,并切成约3mm的小块。

ii.将马弗炉预先加热至920℃左右。

打开炉门,迅速将放有莫过于坩埚的架子送入恒温区并关上炉门,准确加热7min。

坩埚及架子刚放入后,炉温会有所下降,但必须在3min内使炉温恢复至900±10℃,否则此试验作废。

加热时间包括温度恢复时间在内。

iii.从炉中取出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D.焦渣特征分类测定挥发分所得焦渣的特征,按下列规定加以区分:(1)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2)粘着——用手指轻碰即成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较大的团块轻轻一碰即成粉末。

(3)弱粘结——用手指轻压即成小块。

(4)不熔融粘结——以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

(5)不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焦渣表面具有较小的膨胀沟(或小气泡)。

(7)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

(8)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高度大于15mm。

为了简便起见,通常用上列序号作为各种焦渣特征的代号。

E.分析结果的计算空气干燥煤样的挥发分按式(5)计算:??????????????????????????????????????? (5-1) 当空气干燥煤样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为2%~12%时,则:??????????????????????????????????????? (5-2)当空气干燥煤样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大于12%时,则:???????????(5-3) 式中:V ad——空气干燥煤样的挥发分产率,%;m1——煤样加热后的质量,gm——煤样的质量,g;M 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CO2)ad——空气干燥煤样中碳酸盐二氧化碳的含量(按GB212测定),%;(CO2)ad(焦渣)——焦渣中二氧化碳对煤样量的百分数,%。

F.挥发分测定的精密度挥发分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如表3规定:5.煤中碳酸Array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适用于褐煤、烟煤及无烟煤。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4-83 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83-87 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3 方法提要用盐酸处理煤样,煤中碳酸盐分解析出二氧化碳,后者用碱石棉吸收,根据吸收器质量的增加,求出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

4 试剂所用水均符合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的三级水,并经煮沸除去二氧化碳。

4.1 盐酸(GB/T 622):(1+3)溶液。

4.2 硫酸(GB/T 625):相对密度1.84。

4.3 无水氯化钙:粒度3~6 mm,4.4 碱石棉或碱石灰;粒度1~2 mm,4.5 粒状无水硫酸铜浮石:把粒度为1.5~3mm的浮石浸入硫酸铜(GB/T 665)饱和溶液中,煮沸2~3h,取出浮石置于搪瓷盘内,然后把瓷盘放人干燥箱中,在160-170℃下经常搅拌干燥到白色,保存在密闭瓶中备用。

4.6 润湿剂:95%乙醇(GB/T 679)。

5 仪器、设备5.1 二氧化碳测定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二氧化碳的测定装置图1、气体流量计;2、弹簧夹子3、洗气瓶;4(9、10、11、12)、 U 形管书5、梨形进气管;6、双壁冷凝器7、管状带活塞漏斗;8、带橡皮塞的平底烧瓶13、10mL气泡计;14、二通玻璃活塞5.1.1 净化系统由内装浓硫酸(4.2)的洗气瓶(3)和内装碱石棉(4.4)的 U 形管(4)组成。

5.1.2 反应系统由一个300mL的平底烧瓶(8),分液漏斗(7),冷凝器(6)和梨形管(5)组成。

5.1.3 吸收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U 形管(9),内装无水氯化钙(4.3),用以吸收从反应系统出来的水分;U 形管(10),前2/3装粒状无水硫酸铜浮石(4. 5),后1/3装无水氯化钙,用以吸收煤分解的硫化氢;U 形管(11),(12),前2/3装碱石棉,后1/3装无水氯化钙,用以吸收二氧化碳及其与碱石棉反应生成的水分。

5. 2 分析天平:感量0.1 mg5.3 气体流量计:量程20~500mL/min,5.4 水力泵或下口瓶。

5.5 万能电炉。

5. 6 平底烧瓶:容量300mL,6 试验准备如图1所示将各部件连接好,夹好弹簧夹(2),关闭漏斗(7)上的活塞,打开各 U 形管和二通活塞(14),开启水力泵抽气,经1~2min后,如气泡计(13) 每分钟漏气不超过2个气泡,即达到气密的要求。

7 测定步骤7.1 准确称量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5g(称准到0.001 g),放入平底烧瓶中,加人50ml水,用橡皮塞塞紧,用力摇动以润湿煤样。

打开瓶塞,再用50mL水将粘附在橡皮塞上的煤样洗入瓶中,若遇到难润湿的煤样,可先加5mL润湿剂(4.6)以后再加水。

7. 2 接通仪器各部件,打开弹簧夹,以(50士5)mL/min 的流量抽入空气,约10min后,关闭 U 形管(9)、(10)、(11)、(12) 及二通活塞,取下 U 形管(11),(12),用清洁干燥没有松散纤维的布擦净,在天平室冷却到室温(约15 min) 后称量。

再将其连到仪器上,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每支 U 形管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g时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