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单选1.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该词作内容不能反映出当时()A.人口众多B.市民殷富C.交子的出现D.商业繁荣2.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C.南宋 D.明朝3.关于中国古代外交,错误的说法是()A.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B.贸易、互派使节、宗教人士往来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C.南宋时水陆两条丝路并进,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要位D.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4.如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南朝 B.唐朝C.北宋 D.南宋5.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朝农作物平均亩产约1.5石,而宋代平均亩产约2石,比唐代高约30%……而且农产品种类也有明显增多的迹象。

宋朝较唐朝农业更发达的原因不包括()A.宋朝政府注重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和引进B.宋朝人口数破1亿,劳动力有增加C.宋朝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农业工具的改进D.宋朝社会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苦6.“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经济格局完成于()A.南北朝B.五代十国C.北宋D.南宋7.反映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是()A.交子的出现B.植棉淮河流域C.引进占城稻D.景德镇成为瓷都8.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主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①广州②连云港③泉州④天津港。

A.①③ B.①②C.③④ D.①④9.宋代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史》也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记载,出现该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B.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10.下表是科举考试在不同时期南北方状元人数的对比(单位:个),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C.统治者更重视南方人才D.南方社会环境比较安定11.宋代商品经济呈现繁荣局面的突出表现是()A.“苏湖熟,天下足”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江南的瓷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12.“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思维导图及同步训练

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思维导图及同步训练

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思维导图及同步训练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思维导图及同步训练【同步练习】1、《南宋社会⽣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吃惊,货币经济、纸钞、⾼度发展的茶盐企业⾮常独特。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临安是全国最⼤的商业城市B .南宋政府⿎励海外贸易C .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D .宋代商品经济⾼度繁荣2、如图两幅⽰意图反映的变化是()A.商品经济发展B.耕地⾯积增加C.海外贸易兴起D.经济重⼼南移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化繁盛”表现的是()①发明了造纸技术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③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陈寅恪《邓⼴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观点的是()①以理学为核⼼的新儒学形成②指南针、⽕药和印刷术取得重⼤进步③词成为⽂学的主流形式④⼠⼤夫的⽂⼈画成就最为突出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5、《宋书》记载:“江南……地⼴野丰,民勤本业,⼀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出现南移趋势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平赶上北⽅D.宋代我国经济重⼼正式转移到南⽅6、某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经济发展与重⼼南移》⼀课应出现在下列哪⼀单元中?()A.《国家的产⽣和社会变⾰》B.《⼤⼀统的秦汉帝国》C.《多元⽂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度发展》D.《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7、“⾃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了变化。

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这⾥的局势⼜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风尘之警’,⽔利兴修和农⽥垦辟在持续进⾏,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在南宋后期,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A.辽河流域B.黄河流域C.淮河流域D.长江以南2、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宋代纸币(纸币铜版拓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铁钱太重使用不便B. 活字印刷术发明C. 江南经济的发展D. 北宋商业活动频繁3、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蕃市B.蕃学C.市舶司D.蕃坊4、假如你七世纪时居住在长安,你要到哪里去购买日用品()A、宫域B、坊C、行D、市5、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从唐朝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6、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7、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8、“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经济格局完成于A.南北朝 B.北宋 C.五代十国 D.南宋9、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A.宋朝、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B.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宋朝C.魏晋时期、宋朝、唐朝中后期 D.宋朝、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10、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

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什么沿岸的大城市()A.渤海地区B.黄河流域C.长江沿线D.东南沿海11、某一朝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生产精品瓷器的有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定窑合称五大名窑。

这一朝代指的是()A. 陏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12、“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答案解析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答案解析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一.选择题1.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A. 茶树、烟草B. 棉花、小麦C. 棉花、茶树D. 棉花、玉米【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南宋的经济作物。

南宋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和茶树。

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2.根据表格中的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写( )品名原产地传入特点占城稻宋朝成熟早,抗旱力强A. 日本B. 越南C. 印度D. 朝鲜【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开始于()A. 西汉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代手工业发达,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4. 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成就。

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 领先于日本B. 落后于欧洲C. 居世界首位D. 比阿拉伯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分析能力。

分析题文的“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成就。

”,获得的信息是宋朝造船业发达。

ABC 题文材料不能体现,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理解正确,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5.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新人教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时作业(含答案)

新人教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时作业(含答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农业的发展1.原因:( 1 )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 2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表现( 1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由于宋朝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扩广。

( 2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 3 )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 4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向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知识点2 手工业的兴盛3.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4.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5.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知识点3 商业贸易的繁荣6.城市商业( 1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

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 2 )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一、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

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初一历史第9课配套练习(附答案)

初一历史第9课配套练习(附答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 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B.大运河贯通南北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2.“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

在缺铜的情形下,民间开始发行纸币。

”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在()A.西汉B.唐朝C.北宋D.南宋3.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清明上河图》《宋代纸币铜板拓片》《货郎图》《市舶司遗址》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4.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C.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5.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①交子②在报纸上看新闻③瓦子④发电报问候亲人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6.下列叙述错误是()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茶树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C.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D.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7.宋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B.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C.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8.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9.“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宋代手工业进步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面的材料: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发展》课后精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发展》课后精练含答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精练含答案【单项选择】1.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A.政治中心南移B.城市生活繁荣C.中央集权加强D.南方经济发展2.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

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状如阶梯的田地。

南宋时南方梯田的开垦()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依赖于北方农民南迁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取决于南方社会安定3.(2019·湖北咸宁·15)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A.开封B.景德镇C.苏州D.泉州4.某一朝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生产精品瓷器的有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定窑合称五大名窑。

这一朝代指的是()A. 陏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5.宋元时期,城市发展起来。

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不下十个。

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 广州B. 开封C. 泉州D. 临安6.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 开封B. 北京C. 南京D. 临安7.南宋时,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的功能的市镇,如下图,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其他还有水市、菜市、柴市等,由此可知当时()A.文化发达B.手工业兴旺C.商业繁荣D.海外贸易发达8.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 蕃市B. 市舶司C. 蕃学D. 蕃坊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圆形方孔钱B.汉朝五铢钱C.唐朝开元通宝D.北宋“交子”10.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如下图所示纸币(纸币铜版拓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铁钱太重使用不便B. 活字印刷术发明C. 江南经济的发展D. 北宋商业活动频繁【材料解析】11.小华的学习小组搜集了很多中外学者关于宋朝的评价: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一书中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

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3)管理: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四、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完成。

2.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思考:1.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从而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4)两宋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政府转而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我国经济重心以秦岭——淮河为界,其南移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1)东汉后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2)南朝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3)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练习题
1、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制瓷业中心的是()
A.海南岛 B.邢窑
C.景德镇 D.越窑
2、“国家的财政收人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以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两晋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3、北宋时,成熟早、抗寒能力强的占城稻是从下列哪个国家传人中国的
()
A.越南B.日本
C.天竺 D.朝鲜
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它用铜版印刷,版图精美。

“交子”的出现有利于()
①商业的发展②西域地区的开发③印刷业的发展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控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景德镇陶瓷制品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独特之处独领风骚600多年。

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人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交子”的出现
B.热闹的瓦子
C.景德镇的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
7、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

这一变化表明了()
A.康乾盛世的出现
B.科学技术的突破
C.对外贸易的发展
D.经济重心的南移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它出现在()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9、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A.打击海盗B.监察百官
C.管理海外贸易D.征收赋税
10、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A.水稻B.小麦
C.小米D.玉米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材料二会子(如右图)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勊日可到。

——《文献通考》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绘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名字?出现在什么时期什么地方?
(2)它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纸币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发展?反映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C 2C 3A 4A 5C
6D 7D 8B 9C 10A
11、(1)交子。

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2)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3)应用范围更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