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合集下载

定稿-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和对策

定稿-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和对策

编号无锡太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对策经管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号: 0911813 学生姓名:姚敏洁指导教师:王朝滨(职称:副教授)(职称:)二〇一三年五月摘要浙江是我国继山东、广东和福建之后兴起的第四大农产品出口省市。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持续,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到了深刻和广泛的负面影响,浙江省作为全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省份之一,其农产品出口同样受到了严重制约。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复杂的整体国际环境、“后危机时代”以绿色贸易壁垒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等各方面问题和影响的存在,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仍然面临着不太乐观的发展环境和前景。

本文在阐述和分析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茶叶和水产品两大出口贸易案例的分析,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做了总结,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研和推广、建立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和行业主导管理、重视特色品牌的建立以及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促进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

关键词: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ABSTRACTZhejiang is our country after Shandong, Guangdong and Fujian, the fourth largest agricultural export provinces and cities ris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crisis triggered by the global economic recession continues, by the negative impact of extensive and profound development of the export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e of the main provinces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the country's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lso severely constrained by. With the gradual recovery of the world economy, Zhejiang's export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has improved,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overal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 post-crisis era "to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ade protectionism, the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and influenc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Zhejiang Province export trade is still facing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not optimistic and prospects.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port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a and water products two export trade case, summarizes faced Zhejiang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problems, and aimed at the issues related to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Shi Jianshe and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exten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the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leading management, pay attention to measures to establish brand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ely respond to trade friction and so on, hope can help to promote the export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healthy, st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Keywords: Zhejia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trade barriers目录第1章导论 (1)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2文献综述 (1)第2章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3)2.1浙江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3)2.2浙江农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 (3)2.3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 (4)第3章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案例分析 (5)3.1浙江省茶叶出口案例分析 (5)3.2浙江省水产品出口案例分析 (6)第4章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7)4.1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7)4.1.1削弱浙江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 (7)4.1.2影响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金额 (7)4.1.3阻碍市场范围的扩大 (7)4.1.4削弱浙江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7)4.1.5增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门槛 (8)4.2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 (8)4.3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8)4.4特色产品和品牌意识没有重视 (9)4.5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导致贸易摩擦 (9)第5章促进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11)5.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研和推广 (11)5.2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11)5.3加强政府和行业主导管理 (11)5.4打造农产品的特色品牌 (12)5.5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12)第6章结论与展望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7)第1章导论1.1选题背景和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国赖以生存的根基。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与对策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与对策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与对策浙江,作为我国的经济强省,其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全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一、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1、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逐年增长。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茶叶、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为出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一些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出口市场多元化浙江省农产品出口市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亚洲市场,逐渐拓展到欧美、非洲等地区。

多元化的市场布局降低了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但在不同市场的份额和增长速度仍存在差异。

3、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从过去以初级农产品为主,逐渐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转变。

例如,农产品加工制品、有机农产品等的出口比例有所上升。

然而,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

1、质量安全问题部分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质量安全隐患,这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日益严格,一旦检测不合格,将导致产品被召回或禁止进口。

2、贸易壁垒的制约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

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增加了出口的难度和成本。

3、品牌建设不足虽然浙江省有一些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但总体而言,品牌建设仍相对滞后。

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有限。

4、物流成本较高农产品具有易腐、保鲜要求高的特点,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

浙江省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冷链物流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物流成本较高,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效益。

二、促进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1、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从源头抓起,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农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

2、突破贸易壁垒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壁垒的研究,帮助企业了解和应对各种贸易限制措施。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STATIS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中国是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农产品出口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战略意义。

浙江省自然环境资源独特、农业产业环境优良,是中国继山东、广东、福建之后的第四大农产品出口省。

2018年,浙江省出口农产品5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7%,高于全国同期的平均增速5.54%。

但近年来,因世界经济的低迷,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加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农业产业结构亟须转型升级,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变;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前景不容乐观。

因而,从深入分析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切入,通过SWOT分析,来探讨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浙江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农产品出口贸易一直领先全国。

但近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受挫,其基本贸易结构和主要特征是:(一)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入新世纪后,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图1),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15.15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56.87亿美元,增长了近三倍。

2001-2006年间,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三。

2007-2009年间,相继被辽宁与福建两省超越而退居全国第五位,尤其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首次出现10.3%的负增长;但2010年和2011年分别以21.99%和23.94%的高速增长扭转了出口负增长的不利形势,重新追回并保持全国第四位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省地位。

此外,从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结构看,2007年前一直保持顺差;2008年后,浙江省农产品的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增速,因而,除2009年外,出现了持续逆差,并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二 、测算结果及评价
采 用 贸 易 竞争 力指 数 法 ,利 用 国 研 网 相 关 数 据 ,对 浙 江 省 农

产 品贸易竞 争力计算如下
参考文献 :
表 浙 省 产 贸竞 力 教 江 农 品 易 争指
22 0 。 0 26 0 28 值 0 23 O 0 O 27 0 均 0 0 《 5 0 0 0 2 2
羯 32 49 6 871倒 1523 20 6 4 52 O 1 68 1740 2 0 8 4 2 1 9 6 5 1 7 0 弱 2 3 4 8 5 6 3 4 0 0
帼 1 10 4 17 5 25 5150 稚 1 坞 14 9 23 7 3 1 卿 5 嘲 0 o 7 9 2 0 5 6 昭 5 0 7 9 2 0 8 34 彻 4髓 7 1 7g 必 = 3 35 o 栅8 1 5 8 率 i l 9 2 0 0 5 0 1 6 鼬 3 4
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评价
鞠 谷 尚勇 浙 江工 业大 学
『 摘 要]国际贸 易竞 争指 数计算结 果 表明,浙江省 的农产品
除 粮 油 产品 外 ,其 余各 大 类 农 产 品仍 具 有 很 强 的 国际 竞争 力;而
明 6 7 1 14 7 29 23 ㈣ 5 御 l 3 l4 0 3 40 2 2 3 6 2 1  ̄ 0 鼬 o 3 2 4 2 3 d 8 麟 2 2 3 5 f 94 6 5 1 9 8 2 9 9 9 2 1 3 哟 9 4 9 1 1 3 0 6 2 9 6 ∞ 幽 1。 0
出 口 因此 越 来 越 受置 于 部 分 国家 的 经 济 发 展 与 进 口需 求 , 江 省 浙
贸易竞争力指数法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国某产业的出 口额减去其进 口额之差 与该 国该产业 出1额加其进 口额之和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3 :

浙江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浙江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浙江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不少于1000字浙江省是中国著名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茶叶产业一直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浙江茶叶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具有完整产业链和较高国际竞争力的茶叶生产和销售体系。

本文主要从浙江茶叶产业的生产、销售、品牌、技术和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对其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生产方面1、产量和质量浙江省茶叶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浙江省茶叶总产量为6.21万吨,位居全国第3位。

在茶叶品质方面,浙江省茶叶含有丰富的香气、鲜爽口感和健康成分,特别是龙井茶、绿茶、铁观音等茶叶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茶园管理浙江省茶叶产业注重茶园的管理和保护。

为了确保茶叶品质和产量,浙江省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如改进土壤质量、控制害虫和病害、科学施肥等等。

茶农也注重人工化管理,利用灌溉系统、喷灌器等机械装备,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二、销售方面1、销售渠道浙江茶叶产业在销售方面具有比较成熟的销售网络。

茶叶生产基地广泛分布于浙江省的各个地区,拥有一定的终端销售渠道。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浙江茶叶产业的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扩大。

通过在线电商和移动端销售进行网络推广,加快销售茶叶的速度。

2、注重品牌建设浙江茶叶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举例来说,浙江传统名茶龙井茶、六安瓜片、武夷岩茶等都是中国著名的茶叶品牌之一,其品牌价值已经超过了产品本身的价值。

特别是龙井茶所代表的生产基地杭州市西湖区及钱塘新区,围绕龙井茶打造了一条特色旅游及茶文化推广路线,为进一步打造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技术方面浙江茶叶产业在科学技术研发方面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目前,浙江省的茶叶产业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机械化和信息技术,如机器剪裁、加工和智能化种植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茶叶的质量。

同时,浙江省在细化浓香型、清香型、花香型等茶叶品种的基础上,也研制生产了多种特色的混合型茶叶,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变化的口味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浙江水果出口现状分析报告

浙江水果出口现状分析报告

浙江水果出口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水果资源和良好的生产环境。

近年来,浙江省水果出口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对外贸易的支持和推动作用逐渐凸显。

本报告将对浙江省水果出口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浙江省水果出口提供参考依据。

二、浙江水果出口概况截至目前,浙江省主要出口水果品种包括苹果、橙子、柚子、葡萄等。

由于浙江省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优越,种植水果的条件非常有利,因此浙江省的水果品质和口感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赞赏。

近年来,浙江省水果出口总体情况呈上升趋势,不断拓展对外贸易市场。

目前,浙江省主要水果出口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国家、中东国家以及欧美国家。

三、浙江水果出口的优势1. 品质优良:浙江省水果以品质优良、外观精美、口感独特而闻名。

无论是苹果还是橙子,都具有鲜美多汁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偏好。

2. 健康安全:浙江省水果生产过程严格遵循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标准,无任何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这使得浙江省的水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3. 供应稳定:浙江省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可以提供全年稳定的水果供应。

这对于进口国家和地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

4. 多元化品种:浙江省的水果种类繁多,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无论是苹果、橙子,还是葡萄、柚子,都具有不同特色和口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水果的多样化需求。

四、浙江水果出口面临的挑战1. 市场竞争压力:由于水果出口增长迅速,浙江省面临着来自其他省份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特别是一些水果生产大国如美国、新西兰,也在不断提升水果出口的质量和规模。

2. 防疫检验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水果进口有不同的防疫检验标准。

浙江省需要加强与目标市场的合作,了解其防疫检验标准要求,并严格按照要求生产和加工。

这将提高浙江省水果出口的顺利度和成功率。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分析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分析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分析叶丹丹(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6)摘 要:浙江省茶叶在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但是与全球其他重要茶叶出口国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

文章通过与全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就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指出浙江省茶叶在出口竞争力上存在的差距,并基于“钻石理论模型”分析影响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措施提升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34-0059-04DOI:10.13939/ki.zgsc.2023.34.059 茶叶作为浙江省农业支柱产业,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中,浙江省茶叶也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2022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为15.95万吨,出口金额为52854.76万美元,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

虽然在出口市场份额及金额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等主要茶叶出口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甚至某些方面还低于全国其他省份,比如,2022年浙江省茶叶出口价格为3.31美元/千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3美元/千克,也低于同期斯里兰卡的5.03美元/千克,更是严重低于日本的27.3美元/千克,这意味着浙江省茶叶在生产及出口量上的优势没有很好地转换为出口竞争优势。

文章就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找出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有效提高浙江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

1 浙江省茶叶出口概况对比分析1.1 浙江省茶叶出口量对比分析从2012—2021年的数据来看(表1),浙江省茶叶出口量有增有降,但基本稳定在15万吨左右,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50%上下,相当于其他所有省份出口量的总和,并且,对比全球茶叶市场出口总量而言,浙江省茶叶出口总量占全球茶叶出口总量的9%上下,由此可见,浙江省不仅在全国茶叶出口市场中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和地位,是全国茶叶出口的引领和标杆,而且在全球茶叶出口市场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是全球茶叶出口市场的重要力量。

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毕业论文

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一、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2)(一)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 (2)1.浙江茶叶出口的金额现状 (2)2.浙江茶叶出口的数量现状 (3)3.浙江茶叶出口的价格现状 (4)4.浙江茶叶出口的国别现状 (4)(二)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 (5)1.浙江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MPR)比较 (7)2.浙江茶叶出口贡献率比较 (8)3.浙江茶叶净出口指数(NE)比较 (9)4.浙江茶叶贸易竞争力指数(TC)比较 (10)5.浙江茶叶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 (11)6.浙江茶叶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比较 (12)二、影响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13)(一)优势因素 (13)1.人力优势 (13)2.自然优势 (13)3.位置优势 (14)4.历史优势 (14)(二)劣势因素 (14)1.绿色壁垒加深 (14)2.出口市场单一 (14)3. 国际品牌缺失 (14)4.市场无序竞争 (15)三、提高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5)(一)加强茶叶监测体系建设 (15)(二)执行法治化管理 (15)(三)加强品牌建设 (15)(四)发挥茶叶行业协会作用 (15)(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0级4班王羽迅指导教师:陈晓明【摘要】本篇文章以2007年~2012年之间所统计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在规模方面、价格方面和市场情况方面分别进行浙江茶叶出口的竞争分析,分析浙江茶相关的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评价浙江茶叶相关的国际竞争力指标,其中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MPR)、出口贡献率、净出口指数(NE)、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进行分析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但是随着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遭受到了国际上的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浙江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出口量在我国占据了一定的份额,研究其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对浙江省乃至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其次,分析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情况,并且通过实证分析,对目前浙江省出口农产品的概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提升浙江出口农产品国家竞争力的对策,以促进浙江省农业的出口以及当地农业的大力发展。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
Our country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one of China's major export products.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China's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suffered a seriou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Zhejiang As China's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its export volume in our country occupy a certain share, to study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export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 Based on this, the theory first elaborate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econdly,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empirical analysis, before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Zhejiang Province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and for the problems, Zhejiang make some exporting countries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measures to promote exports and develop local agricultural Zhejiang Agriculture.
Expor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Zhejiang; agricultural
引言 (4)
一、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阐述 (4)
(一)国际竞争力的含义 (4)
(二)农产品竞争力 (4)
(三)国际竞争力基础理论 (5)
1.比较优势 (5)
2.竞争优势理论 (5)
二、浙江省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6)
(一)浙江省出口农产品的状况 (6)
1.浙江省出口农产品的贸易总体情况 (6)
2.出口农产品的贸易市场结构 (6)
3.浙江省出口农产品的主要品种 (7)
(二)浙江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8)
1.浙江省农产品的整体出口竞争力分析 (8)
2.浙江省主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分析 (8)
(三)浙江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分析 (11)
1.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强化升级,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产品出口 (11)
2. 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11)
三、浙江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11)
(一)政策影响因素 (11)
(二)出口模式影响因素 (12)
(三)品牌影响因素 (12)
(四)贸易壁垒的影响因素 (13)
四、提升浙江省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4)
(一)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14)
(二)积极实施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14)
(三)强化浙江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15)
(四)改变农产品以往的出口模式 (15)
结论 (16)
引言
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其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

农产品作为我省的优势产品之一,在浙江省对外贸易活动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是仅次于纺织品和机电产品的主要创汇商品。

浙江省原本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自然资源相对缺乏,但是我省依靠特有的区位优势、先发优势以及较好的政策环境,实现了经济持续地、快速地发展,创造了瞩目的“浙江现象”。

对于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拉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农产品贸易作为我省的第三大贸易商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随着国际竞争形势的演变,国际贸易壁垒成为制约浙江省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鉴于以上状况,本文在前人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浙江省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挖掘浙江省农产品竞争力的根源所在,为如何保持、提高浙江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供切实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一、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阐述
(一)国际竞争力的含义
国际竞争力是在国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

它是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直接产物。

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下,一国企业以较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进行生产并销售货物和服务,或者以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到国外投资办厂,并在当地的企业竞争中不断发展的能力。

(二)农产品竞争力
产业的竞争力是国家具有竞争力的基础,而产业的竞争力又直接来自于产品的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比较是某种特定的产业、产品之间某种优势的比较。

因此,可以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界定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在价格和质量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并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上具有开拓、占领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且能够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

农产品对市场的占有能力主要由农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农产品营销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来决定,农产品的盈利能力则主要由生产数量、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来决定。

搞好市场营销,增强农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农产
品的盈利能力反映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水平,也是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三)国际竞争力基础理论
1.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竞争力的运用中较为普遍,它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虽然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与别的国家相比处于劣势,但这个国家还是可以进行国际贸易。

一个国可专门生产、出口其绝对劣势小的一些产品,进口其绝对劣势大一些的产品。

但是这个理论考虑的并不全面,在竞争力分析的过程中他并没有考虑其它的影响因素。

比较优势的原理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概念,但是现在我们在各种竞争力中都可以运用它。

比如,国家之间的产品竞争、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公司之间的发展能力比较等,只要有发生比较和差异的可能都可以运用比较优势原理。

2.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即波特菱形理论,是由1990 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来的。

竞争优势的分析包括技术、管理、品牌、劳动成本等方面,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个国家或企业在某些方面与其他的国家或企业相比所具备的获利能力。

竞争优势理论包括四个因素即要素条件、本国需求条件、本国支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事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波特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由此而产生具有一流竞争的产业。

但是,现在许多企业并不重视竞争优势,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他们把眼光放在经济利益上,只是一味的注重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早已忘却竞争优势的理念。

这些企业最后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没有把竞争策略与具体的实施步骤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