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复位方法

合集下载

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手术修复方法

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手术修复方法

出血处理
02
术后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
使用止血药物等,并及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功能康复
03
术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
治疗、功能锻炼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
05
康复训练与随访管理
Chapter
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原则
1 2 3
个体化康复计划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深 静脉血栓形成。
物理预防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或穿弹力袜等物理方法,可以增加静脉回流 ,减少血液淤滞,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他并发症处理策略
疼痛管理
01
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等方法进行缓解。
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手术修复方法
2024-01-25
目录
• 引言 • 术前评估与准备 • 外科手术方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康复训练与随访管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Chapter
股骨颈骨折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 折,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
关节面损伤情况
观察关节面的损伤情况, 判断是否合并有关节脱位 或半脱位。
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前准备
手术时机
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和局部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一般建议在伤后 24-48小时内进行手术。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进行术前讨论,制定详细的 手术计划和应急预案;备皮、备血等常规术前准备。
优缺点
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手术创伤较大 ,出血较多,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康复锻炼。同时,人工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远期可能 面临翻修手术的风险。

股骨颈骨折手法复位

股骨颈骨折手法复位

(1)牵拉推挤外展内旋正复法:一助手按压两髂前上棘固定骨盆,一助手持小腿下段顺势牵拉。

术者站于患侧以手掌根部向下推挤大粗隆部,同时牵拉小腿之助手在保持牵拉力下,逐步使患肢外展、内旋,即可复位。

若有向前成角错位,可在牵拉下稍抬高患肢,或术者向后按压腹股沟部以矫正远折断向前错位(图10-4-16)。

(2)屈曲提牵内旋外展正复法:一助手按压两髂前上棘固定骨盆,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持小腿下段,将另一前臂横置腘窝部,使膝、髋关节屈曲60°~90°位,然后用力向前提牵,同时将大腿内旋、外展逐步伸直,即可复位(图10-4-17A、B)。

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攻略

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攻略

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攻略发布时间:2023-06-07T09:50:39.91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3期作者:习鑫林[导读]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攻略习鑫林(平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巴中636400)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多发生在冬季,尤其是下雪天,由滑倒和摔跤所导致。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发病率日益增加,特别是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出现股骨颈骨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年纪大了骨质疏松,同时又有肌肉萎缩的情况,骨头骨质强度不足,较为脆弱,所以容易发生骨折。

另一方面是年纪大了,或者眼神不好使、行动迟缓、反应速度下降等,容易摔倒造成骨折。

那么,老人股骨颈骨折该如何治疗呢?1.保守治疗1.1保守治疗股骨颈骨折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这四种类型,如果是Ⅰ型,说明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甚至没有完全骨折,这时骨折的对位对线比较好,是可以保守治疗的。

同时,对于不愿手术或身体条件不允许的患者,如体质差、肺部感染、褥疮、年龄较大者,应采取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方法:即卧床休息3个月,3个月后可以拄拐杖,不过要双拐下床活动。

但长时间卧床容易引起四大卧床并发症: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泌尿系感染,这些并发症严重时会造成生命威胁。

2、手术治疗2.1闭合式复位如果是Ⅱ型、Ⅲ型、Ⅳ型,说明骨折基本上是完全骨折,并且发生了骨折移位,这时候想愈合必须进行手术。

闭合式复位其中一个方案是空心钉内固定术,手术采取三根空心钉进行固定,但这手术也有对位对线良好的要求,而且手术后一般也需要3-6个月才能下床活动,也有四大卧床并发症的威胁。

2.2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中关节置换术是更好的选择,包括全髋置换和半髋置换,但不管是哪一种置换,一般在手术后3到4天就可以适当站立和行走了,可以有效避免卧床并发症发生,只是手术后要积极进行抗凝治疗,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同时,因为该方法可以尽快完成骨折修复,有利于骨折后血管的扭曲、受压和痉挛尽快恢复,减少骨折影响。

股骨颈骨折复位标准

股骨颈骨折复位标准

股骨颈骨折复位标准
股骨颈骨折复位标准是指在股骨颈骨折发生后进行复位治疗时应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原则。

1. 解剖解剖标准:根据股骨颈骨折的类型,确定合适的复位方向和角度。

通常情况下,复位后应使股骨颈与股骨干的角度保持在120度到140度之间。

2. 软组织松弛:在进行复位治疗前,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周围软组织松弛,减少复位时的阻力。

例如,可采用中年患者T型
拉皮术,在臀部和大腿周围形成松弛皮袖。

3. 适当应力:在进行复位治疗时,应施加适当的应力,有助于恢复骨折处的正常位置。

但应注意不要过度施加应力,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

4. X线引导:在进行复位治疗过程中,应经常进行X-ray检查,确保复位位置正确。

如果复位位置不准确,应及时调整。

5. 骨折固定:完成复位后,应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骨折固定,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常用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内固定术、外固定术和闭合复位。

6. 注意并发症:进行复位治疗时,应注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血管和神经损伤、骨折非愈合等。

总之,股骨颈骨折复位标准需要综合考虑骨折的类型、复位位
置、软组织松弛、X-ray引导及固定方法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股骨颈骨折诊疗技术

股骨颈骨折诊疗技术

股骨颈骨折诊疗技术一、概论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年龄的增长,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年轻人中股骨颈骨折的发生主要由于高能量创伤所致,常合并有其他骨折。

股骨颈骨折存在2个主要问题:①骨折不愈合;②晚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因此一直是创伤骨科领域中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

二、股骨颈骨折的病因学因素1.骨骼质量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由于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女性的体力活动相对较男性少,再加上由于生理代谢的原因其骨质疏松发生较早,故即便受伤暴力很小,也会发生骨折。

目前普遍认为,尽管不是唯一的因素,但骨质疏松仍是引起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因素,甚至于有些学者认为可以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看做是病理性骨折。

骨质疏松的程度对于骨折的粉碎情况(特别是股骨颈后外侧粉碎)以及内固定后的牢固与否有直接影响。

2.损伤机制大多数股骨颈骨折创伤较轻微,年轻人股骨颈骨折则多为严重创伤所致。

Kocher认为创伤机制可分为2种:①跌倒时大转子受到直接撞击;②肢体外旋。

在第2种机制中,股骨头由于前关节囊及骼股韧带牵拉而相对固定,股骨头向后旋转,后侧皮质撞击髋臼而造成颈部骨折。

此种情况下常发生后外侧骨皮质粉碎。

年轻人中造成股骨颈的暴力较大,暴力沿股骨干直接向上传导,常伴有软组织损伤,骨折也常发生粉碎。

三、股骨颈骨折的分型股骨颈骨折的分型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3类:①根据骨折的解剖部位进行分类;②根据骨折线的方向进行分类;③根据骨折的移位程度进行分类。

Garden(1961)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将股骨颈骨折分为4型。

I型:不全骨折,股骨颈下方骨小梁部分完整,该型包括所谓“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该型骨折X线片上可以发现骨折远端上移、外旋,股骨头常表现为后倾,骨折端尚有部分接触;IV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该型骨折X线片上表现为骨折端完全失去接触,而股骨头与髋臼相对关系正常。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你需要知道这些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你需要知道这些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你需要知道这些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种:对于围术期并发症风险过高或不能走动的疼痛较轻的老年患者可以采取卧床制动的保守治疗方式;人工半髋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往往是 75 岁或以上患者的标准治疗,此外还是合并退行性疾病,对功能需求较低的65-75 岁的患者、骨坏死风险高的患者的适应症;内固定可采取空心螺钉或成角固定设备,最常见的是动力髋螺钉。

成角固定设备(短DHS、髓内钉)可能更适用于角度垂直和更靠近基底的骨折,因为经过这些骨折线的高剪切力使空心螺钉不能获得牢固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适应症:•所有未移位的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年龄小于 65 岁的股骨颈骨折;•65 -75 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且具有良好骨质密度并对功能有较高的要求。

•检查:髋部骨折通常是老年患者,有明确的低能量外伤史。

患者通常主诉髋部疼痛,且可能有屈曲外旋,还常伴有患肢短缩畸形。

外展位上内外旋产生明显的疼痛,应格外小心地处理。

大转子和耻骨支触诊的压痛可提供线索,有助于判断骨折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和相关的损伤(耻骨支骨折)。

影像学检查:1. X 线平片:标准成像包括了髋关节前后位和侧位,需从压缩、移位及分离程度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需考虑是否合并关节退行性变和是否合并骨盆损伤。

通过与对侧的比较可以发现更加细微的损伤。

2. 骨扫描:可以发现隐匿的股骨颈骨折,对于X 线平片上未发现骨折征象但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患者可以考虑行骨扫描检查。

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72 小时后进行骨扫描检查可以明显提高敏感度。

3. CT:CT 可以用于诊断股骨颈骨折,尤其是考虑合并骨盆损伤时。

4. MRI :在诊断隐匿性股骨颈骨折上其准确性与骨扫描相当,在骨折后24 小时后再行 MRI 可以提高敏感度。

外科解剖:对于骨性解剖和股骨近端的血运有清晰的认识,基于解剖的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1)骨性解剖:•成人颈干角130±7°•平均前倾角10°•从侧位上看股骨颈位于股骨中轴的前方,在手术置入内植物时应牢记这一点以避免向后侧穿透股骨颈。

右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

右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

右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
右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适用于年轻患者或骨折较轻的情况。

保守治疗包括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来减轻股骨头的负重,以及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来恢复肌力和功能。

2. 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大或骨折严重的情况。

外科手术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a. 内固定手术:将钢板、钉子或螺钉插入骨折部位,固定骨折碎片。

b. 髋关节置换手术:将患者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置换为人工关节。

c. 骨折复位手术:通过外科手术重新定位骨折部位,然后固定碎骨片。

3. 双能X线吸收仪治疗:该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殊的X射线设备来刺激骨折部位的骨组织再生,加速愈合过程。

在确定治疗方法时,医生会考虑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骨密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最佳治疗方法应该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定的。

因此,如果患者遭受了右股骨颈骨折,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应用解剖】股骨上端有球形的关节面称股骨头,向外下变细为股骨颈。

其外上的突起为大转子,后内下的突起为小转子。

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

尤以老年女性较多。

①按骨折两端的关系分为:外展型、中间型、内收型。

②按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基底型。

【适应证】股骨颈骨折手术适应证的骨折类型:外展型、内收型。

按骨折部位分为:头颈型、经颈型、基底型。

【麻醉与体位】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仰卧,静脉开放,在健侧上肢用托手板外展固定,健侧下肢用截石位腿架架起,患侧上肢上举,自然悬挂固定在麻醉头架上。

男病人用美敷将阴茎固定于健侧腹股沟。

【用物准备】
1.器械:缝合包,加压螺纹钉特殊器械,(动力系统)电钻。

2.敷料:剖腹包,手术衣,剖腹被,中单两包。

3.一次性物品:尖刀片、8×20三角针、3/0丝线各一。

4.仪器设备:C臂机。

【注意事项】
1.C臂机是骨科手术必备的设备,机器体积庞大,巡回护士要考虑到设备的出
入路布局及使用,注意射线防护。

放置体位时注意病人的舒适、安全、手术野的显露、静脉通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在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年龄越大,骨质疏松程度严重者,骨折发生几率越高。

而年纪越轻,骨质越好,骨折发生率越低。

但是,年轻患者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必然是受到更大的外伤暴力,骨折断端移位大,股骨头血运损害严重,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均较老年患者增高。

Garden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将股骨颈骨折分为四型(图1)。

Ⅰ型:不全骨折,股骨颈下方骨小梁部分完整,该型包括“外展嵌插型”骨折。

Ⅱ型:完全骨折,但无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X线片上可以看到骨折远端上移、外旋,股骨头常后倾,骨折端尚有部分接触。

Ⅳ型:骨折完全移位,X线片上表现为骨折端完全失去接触,而股骨头与髋臼相对关系正常。

从Ⅰ型到Ⅳ型,股骨颈骨折严重程度递增,而不愈合率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也随之增加,该分型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

图一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
复位方法

牵引
患者卧床,做胫骨结节牵引,患肢置于中立位,轻度内旋。

牵引重量因人而异,一般为6~9kg,牵引时间不宜超过I2小时。

90%以上的患者可通过牵引达到复位要求。


闭合手法复位
如牵引达不到复位要求,可加用手法复位,在硬膜外麻醉下:
1、MC Elvenny法:双下肢同时做牵引,目的是使骨盆固定,将患肢外旋,并加大牵引力量,继之,再将患肢内旋、内收,达到复位目的。

2、Leadbetter法:患者平卧于地面,将患髋及膝屈曲90°,沿患肢股骨轴线牵引,持续2~3分钟,再将患肢内旋,并轻度屈曲,复位后,将患肢轻轻放下,如患肢足部不出现外旋,则多半表明复位成功:执行内固定之前,再以C形臂机验证。


经皮穿针撬拨技术
如上述方法仍达不到复位效果,通常表明或股骨头断端或因刺入关节囊,或因头颈之间已发生旋转分离(图2A),或头颈断端之间某部位发生嵌插。

(此种情况可发生在Garden II、01、IV型中任何一型)。

此时,仅凭旋转患肢,使头、颈骨折断面对接已无效。

为了避免切开复位可使用经皮穿针撬拨技术骨折复位。

在腹股沟韧带与股动脉交界处的外下方1〜2cm处,经皮垂直穿入3.0~3.5mm 直径的骨圆针一枚,直达股骨头前面,在C形臂机监视下,将针向深处旋入,直达股骨头中心(图2B)。

为加强撬拨力量还可与此针平行4~5mm处穿入第二枚骨圆针,针尾均留在皮外。

经大转子按照颈干角和前倾角角度,经皮钻入直径3.5mm骨圆针两枚,直达股骨颈骨折远段的断端(不要穿过断端),将针尾留皮外。

术者双手握住两组针尾,在助手配合下,调节头、颈骨折断面,使其相互对合(图2C~E)。

对位满意后,将大转子处穿入的一枚骨圆针旋入股骨头内,作临时固定用,随即将多枚空心螺钉穿进股骨头内(图2F)。

图2A-F经皮穿针撬拔复位股骨颈骨折
上述闭合复位方法,可使98%左右的股骨颈骨折可达到复位要求。

无论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骨折断端对位越好预后越好。

通常,X线片所显示的骨折错位程度,比骨折实际错位程度要轻,由于骨折复位好坏直接影响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发生坏死的可能性,因此对复位后X线片要有正确的判断。

正常的髋关节正位、侧位X线片上股骨头颈边缘均呈现为两条S形曲线,如果S形曲线不平滑或中
断,则提示股骨颈骨折未达到解剖复位(见图3)。

图3股骨颈骨折X线片的复位标准,解剖对位时,外曲线连续;非解剖对位时,外曲线中
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