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蛇的民间传说故事
怪蛇民间传说故事

怪蛇民间传说故事
怪蛇民间传说的故事源远流长,据说它来自一只神奇的蛇,它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将精神、护体和健康的力量赋予人类。
传说中,这只怪蛇是一只神秘的黑蛇,由自古以来、仰望星空的少数民族传承而来,它可以被呼唤出来,并与人相处,使其获得和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
该神秘的蛇曾经帮助过一个受害者,他被一条邪恶的巨蛇准备吃掉,但怪蛇出现了,它冲到了受害者身边,把它从巨蛇怪物的腹部抓出来,然后让受害者跑回家中。
此外,怪蛇民间传说还记载了一种独特的“蛇神秘学”,它认为蛇代表着完美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可以提供保护,引导着人们走出黑暗,改变人生。
蛇也被认为代表着自由、智慧和生命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实现梦想并实现人生的意义。
怪蛇民间传说还揭示了蛇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蛇的智慧和灵性如何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精神和心理健康。
怪蛇也被视为一种象征,它代表着古老的传统,被认为能够禁足于某物,保护和引导人们前行,而不是把人们逼入死胡同。
怪蛇民间传说是一种传递灵性力量及其他神秘特性的精神传说,它展现了蛇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向人们传达了一种充满信仰和希望的精神。
关于蛇的神话故事100字

关于蛇的神话故事100字关于蛇的神话故事蛇在许多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赋予了各种神秘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神话传说中,蛇经常出现并引发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故事。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些有关蛇的神话故事。
故事一:中国神话中的白蛇在中国神话中,最为人熟知的蛇神话故事之一就是《白蛇传》。
传说中,有一条名叫白素贞的白蛇精,它修行成仙,拥有超凡的智慧和神奇的力量。
而人间的草民许仙则因缘际会与白蛇相识、相爱,二人结为夫妻。
然而,白蛇的存在引来了一位封建时代的法师法海的妒忌。
法海为了阻止这段非人类与人类的爱情,施展法力抓住了白蛇,企图将其镇压。
最终,在青蛇、青蛇的身躯浸泡着仙露的辅助下,白蛇成功解救了许仙,并战胜了法海,保住了自己的爱情和人形。
故事二: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希腊神话中,蛇女美杜莎是一位长着蛇发的怪物。
据说,美杜莎的容貌如此可怕,任何看见她的人都会立刻变成石头。
因此,美杜莎被视为恶魔,许多英雄前往战胜她。
最著名的英雄之一是珀尔修斯。
他利用反光镜帮助自己看清美杜莎,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故事三:北欧神话中的耶梅尔岛巨蟒在北欧神话中,有一个关于巨蟒的故事。
据说,巨蟒居住在耶梅尔岛的深海之中,它拥有庞大的身躯和不可思议的力量。
巨蟒咬住了世界树尤格德拉西尔的根部,企图摧毁整个世界。
众神们为此而焦急不安,最终,索尔这位雷神挺身而出,成功战胜了巨蟒,保护了世界的安宁。
这些蛇的神话故事虽然在不同的文化和国家中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以蛇作为主要角色,耐人寻味。
蛇因其神秘而独特的特性被赋予了各种寓意和象征。
它们被视为精神和身体的治愈者,也象征着智慧与力量。
蛇的形象在神话中经常与爱情、勇气、智慧等主题相连。
这些故事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蛇在人类心灵深处的重要地位的机会。
总结:蛇作为神话故事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它们所扮演的角色和故事情节,向我们揭示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对蛇的看法和解读。
蛇的形象常常被视为神秘而神圣的,同时也具有更为普遍的象征意义。
蛇的相关传说

蛇的相关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蛇并非脱皮,而是人。
人活到一定岁数会变老,便会躲到门的角落。
七天七夜之后,便脱掉身上的老皮,而变地年轻。
但是这样会很痛苦。
于是上帝说,不如让蛇脱皮吧,让人活着少一点痛苦。
于是蛇便每一年都脱皮。
可是不脱皮的人却依然痛苦的活在这世界上。
还有一种传说:有人说蛇是龙在天庭犯了天条被玉帝就派人.把它的手脚.头等全砍掉了并且被扁下天庭就变成蛇了,所以蛇没有四肢。
关于蛇的风俗
逢巳年出生的人属蛇,北方大都说属小龙的,也有说属长虫儿的。
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厌恶,而对龙情有独钟,因龙为神物,也有点“攀龙附凤”的味道。
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
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
”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
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
认为若杀死蛇或蛇没有被子打死,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
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琏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
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信平安。
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
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
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
关于蛇的典故和真实传说故事_传说

关于蛇的典故和真实传说故事蛇是12生肖之一,其实很多人都惧怕蛇这种动物的,有关蛇有哪些传说故事呢?下面小编就介绍关于蛇的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蛇的传说故事一:农夫与蛇妇的传说在客家地区河源山乡田间地头劳作的老一辈农民,大都知道一个传说,一个关于他们自己的传说。
话说在许久以前,有一户贫苦且善良的农户,家里世世代代以种植水稻为生。
其一家世代以人为善,厚待亲邻。
故事发生在第四代农夫身上。
有一天,农夫去田地里干活,看到稻田里没有水了,便去沟渠里引水。
这时候,一个漂亮的女子站在农夫身后,说:“我家的稻田也没水了,可不可以先让我引水灌溉?”农夫没有丝毫犹豫,说道:“你先。
”女子很高兴,说:“我这是跟你开玩笑,我家不种稻谷。
”一溜烟便消失在农夫眼前。
农夫还以为看花眼了,没多想安心回了家。
可是,一到家门口,眼前所见让农夫十分诧异。
这时候,他的父母正陪着一位穿着花里花俏媒婆,媒婆旁边是刚刚在田间看到的那位美丽女子。
媒婆见农夫进了家门,连忙迎出来,说:“好福气,好福气啊,这位姑娘对你一见如故,看上你了,欲与你结为夫妻。
”农夫搔搔脑袋,不知如何回答。
父母听了,万分高兴,连连说:“好,好,好。
”农夫家里虽然贫穷,但是其父母还是准备了许多礼物让儿子带上,前去拜会女子的家人。
女子和媒婆带着农夫又来到今天上午他们第一次相见的地方。
农夫惊异,问:“姑娘家住何处?为何来到此地?”女子嫣然一笑,回道:“我家就住此处,你随我来。
”于是,一挥手,农夫跟着女子就到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如同宫殿般的地方。
走到门口,女子的迎了上来,她的身后还跟随子女子的其他众姐妹。
这些姐妹一个个貌美如花,娇羞可人,女子的母亲也是貌比天仙。
农夫惊讶至极,询问:“这真是姑娘的家?你如何能看上我?”女子并不答话。
随后,在女子母亲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厅,她出言:“公子和父母既然都答应与我的小女儿成亲,那礼物我收下了,三日后便可带上你父母,来我家里举办仪式。
”农夫懵然,点点头,又随媒婆回到了田边那条沟渠旁农夫回到家中,把在未婚妻家中的所见所闻与父母细说一遍,父母均十分诧异。
关于蛇的民间故事

关于蛇的民间故事蛇特有的灵性,蛇血独具的法力,风水中常见,有天然形成,也有人为运用,或正亦邪。
那你知道蛇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蛇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蛇的民间故事篇【1】有一个农村,夏日的一天,两个小孩一起在放牛,把牛放在山坡上吃草,两个小孩在山坡上玩,当他们把头搁在山的一边向下眺望的时候,发现山下稻田里有一条超级大的蛇在稻田里游来游去仿佛在洗澡。
山上离山脚大概有一百多米,一个小孩胆子大,拾起一块小石头向下扔去,突然,还在稻田里嬉戏的蛇腾空而起,用尾巴在山上边缘的地方“啪啪啪”刷了一圈,那个胆大的孩子呢,扔了小石子,马上掉头跑了,胆小的那个小孩被他的行为吓呆了,还一直把头搁在那儿,于是被大蛇的尾巴刷飞起来了,腾空而起,被大蛇吞到肚子里了。
另一个小孩,只见和他一起的小孩掉下山去,再往下望,不见踪影了,于是飞快跑回家向大人报告,于是村里人决定要为被它吃掉的小孩报仇。
一个聪明的人,他自告奋勇,出决策。
因为蛇是变温动物,这次出来之后,随着天气转凉就回洞里去了,所以想要报仇只能等到第二年夏天了。
据观察,这条蛇是稻田旁边里的一个山洞里的,向水稻田里是一个下坡。
于是,那个年轻人做了许多的尖锐锋利的小铁片,埋在蛇向稻田的那个下坡里,露出几厘米的尖锐的刀芒。
到了第二年夏天,蛇又要出洞了,于是向下滑向稻田里,那个年轻人在远远的地方每天巡逻,这天看见那条大蛇出洞后滑到稻田里不久整片稻田染成血红色。
因为这条大蛇太大,滑下来的速度又太快,于是滑到稻田里的时候,整个下腹都被剖开了。
过了几天,人们打算去处理大蛇的尸体,发现大蛇的头朝向洞穴,于是人们猜想大蛇打算游回洞里,但是发现已经没有力气了。
蛇的民间故事篇【2】个身穿麻布衣的老道,站在浩海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浩海无心和他计较,最近烦心的事情太多,欲绕过老道而行。
老道却有意和浩海过不去,左右让了三五个来回,两人对立站着,互相大眼瞪小眼。
浩海一百八十度转弯,准备打道回府。
蛇的传说故事

蛇的传说故事
在古老的传说中,蛇一直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存在。
它们的
形态各异,行踪诡秘,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下面就让我
们来听听关于蛇的一些传说故事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
在《山海经》
中记载了许多关于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蚩尤和后羿的
故事。
相传蚩尤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英雄,他能够化身为蛇形,用蛇的力量来对抗敌人。
而后羿则是一位神箭手,他的妻子嫦娥在
他不在家时误食了长生不老药变成了一只白蛇。
这些故事都让人们
对蛇产生了许多神秘的联想。
在印度教中,蛇被看作是一种神圣的生物。
据说蛇神舍沙,是
印度教中的一位重要神祇,他被认为是宇宙的守护神,能够带来好
运和财富。
而在希腊神话中,蛇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看作
是智慧和神秘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循环和变化。
在许多民间传说中,蛇也是一个常见的角色。
有的地方认为蛇
是一种灵巧的生物,能够带来好运;而有的地方则认为蛇是一种邪
恶的象征,会给人们带来厄运和灾难。
在一些地区,人们还会举行
蛇神节,以示对蛇的崇拜和敬畏。
总的来说,蛇在各种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形象多种多样,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丽而又神秘的传说。
无论是神话故事中的英雄蛇,还是民间传说中的神秘蛇,都让人们对这种生物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神秘和神奇,蛇才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传奇。
蛇的民间故事

蛇的民间故事自古以来,蛇在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国,蛇更是被视为神秘、智慧和吉祥的象征。
诸多民间故事中,蛇以不同的角色出现,传达了丰富多样的寓意和道德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蛇的民间故事,展示了蛇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一、白蛇传白蛇传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说,讲述了白蛇青蛇两条蛇精修炼千年后,化为女子与人间郎中许仙相识相爱、共度一生的故事。
白蛇青蛇在故事中象征着善良、忠贞和仁爱,她们为了拯救爱人许仙,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展现了蛇的柔情与牺牲精神。
此外,故事中的法海和尚则代表了正义与道义,他竭力阻止蛇精为害人间,彰显了善恶分明、正邪对抗的主题。
二、蛇郎君蛇郎君的故事流传于我国南方地区,讲述了一个蛇精化身为英俊少年,与一位美丽善良的村姑相识相爱,最后喜结良缘的温馨故事。
蛇郎君在故事中象征着聪明、勇敢和善良,他为了追求真爱,不惜冒充人类与村姑交往。
当身份暴露后,蛇郎君受到了村民的误解与排斥,但他的爱人始终坚信他的善良,最终感动了天地,蛇郎君得以化为人身,与爱人共度余生。
这个故事传达了爱情战胜一切、善良为本的道德观念。
三、蛇神的故事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蛇被尊奉为神灵。
比如瑶族民间故事中的蛇神,传说它能为村民驱邪治病,保佑村寨安宁。
在一次突如其来的瘟疫中,蛇神显现真身,告诉村民要用草药治疗病患。
在蛇神的庇佑下,村民最终战胜了瘟疫,恢复了幸福生活。
这个故事展示了蛇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传达了感恩图报、敬畏自然的道德观念。
四、蛇与农夫这是一个关于蛇与农夫善待动物、和谐共生的故事。
农夫在田间劳作时,救了一只被捕猎的蛇。
蛇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化身为人与农夫结为好友。
两人共同劳作,生活美满。
然而,蛇的仇敌发现了它们,设计陷害。
在危急关头,蛇挺身而出,保护了农夫和村庄。
最后,在村民的帮助下,蛇战胜了仇敌,继续与农夫共同守护家园。
这个故事传达了善待生命、互助合作的道德观念。
总之,蛇在民间故事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道德寓意。
关于中国蛇的神话故事

关于中国蛇的神话故事中国蛇的神话故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其中不乏许多关于神话传说的故事。
其中,蛇作为一种神秘动物,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
1. 蛇的修炼故事在中国神话中,蛇不仅仅是一个动物,它也象征着智慧和神秘。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蛇精白娘子的。
据说白娘子原本是一个蛇精,但修炼功法后获得了人形。
她温柔善良,喜欢帮助人,被流传为了一个正义的伟大女仙。
她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不仅仅是人类可以修炼成仙,蛇精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类的形态。
2. 蛇的陪伴故事中国神话中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叫做“龙”。
与蛇有着相同的外表,但比蛇更大更长,拥有神奇的能力。
在古代的故事传说中,蛇常常是龙的伴侣。
龙和蛇经常在人间出现,对人类进行教诲。
有些故事中,蛇也会变成人的模样,来帮助人类解决问题。
这些故事告诉了我们,蛇并不是那么可怕,它们也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
3. 蛇的神话传说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也有一些关于蛇的故事。
比如,有一个叫做“后羿射日”的故事,讲述了古代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被封为神的传说。
据说他妻子是一条蛇精,后来为了救后羿,她选择变成人形负责生活,但仍然有着蛇尾巴,所以被人称为“蛇妖”。
这个故事中,蛇妖通过自己的牺牲和努力,实现了从惹事群众到守护者的转变。
4. 蛇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蛇也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中国人认为蛇是一种吉祥的动物。
在中国年画中,蛇通常是神仙或财神的坐骑,被视为幸福与财富的象征。
此外,许多人相信蛇可以预测未来,并听从蛇的建议。
这种信仰始于古代,并一直延续至今。
蛇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被大家广泛认可,蛇也成了神化的动物之一。
总结:中国蛇的神话故事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充满了神秘、陪伴和象征意义。
这些故事不仅富有情节,还传达了一些道德和价值观念:努力修炼可以蜕变,蛇也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即使是蛇妖也能通过努力转变自己。
而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视为吉祥之物,成为幸福和财富的象征。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媒介,还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深厚文化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蛇的民间传说故事清朝康熙二十四年仲夏,杭州南屏山下来了一群叫花子,老老少少十几人,为首的是一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年乞丐,众小乞丐都称他为张九公。
众乞丐身上都斜背着一只鼓溜溜的布囊,手里都提着一只带盖的竹篮。
这时晨曦初露,他们先在山下的净慈寺外歇了歇脚,就在张九公率领下向南屏山进发了。
他们此行是去南屏山中捕蛇。
却说这南屏山一带长期以来蛇类繁多,其中不少蛇属于剧毒,致使远远近近游客居民遭蛇咬伤乃至送了性命的情况时有发生。
现在见到众乞丐要进山捕蛇,附近人们顿觉精神一振,年轻的、胆子大点儿的就索性跟在乞丐们后边,一道进山去看看新鲜。
于是,呼啦啦这队伍竟接近百十人,好不热闹!大约一袋烟的工夫,人们来到一山坳深处。
但见这石幽草茂之间露出一孔黑的洞口。
洞口直径有一尺多,四周石滑草偃,无遮无挡,一看就像是常有大活物出入的所在。
近前的人们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本能地退到了后边。
张九公目光如电,迅即扫视了一下洞口周围形势,然后就在洞口前面的小片平地上迈开禹步,转了几个圈圈儿。
他一边转,嘴里还一边念念有词。
那位问了:什么叫“禹步”呢?相传远古时候大禹治水,终年奔波劳累,脚上生了病,走路一颠一跛,世人称之为“禹步”。
后代的巫师、道士作法,往往仿效这种步法,所以也称“禹步”。
禹步祈祷已毕,张九公俯身上前,面对洞口,双唇聚缩成喇叭状,运足满腹之气,向着洞里“呼、呼、呼”连喷三口,便听洞里传来“隆、隆、隆”的响声,直让人发瘆。
再看众乞丐,这时早已排成雁字分立洞口两旁,各自伸手从布囊中取出大把的青草叶塞进嘴里猛嚼起来,眼睛却瞪成铜铃般盯住洞口。
说时迟,那时快。
洞里响声刚过,就见一条一米多长的火赤练黑首花身,率先“噌噌”出洞;紧接着,蛇群便直扑洞口,潮涌而出。
好一幅万蛇竞走图!从种类说,乌梢蛇、青梢蛇、眼镜蛇、蝮蛇、金环蛇、银环蛇……还有许多不知其名的蛇,果然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从形状说,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长的、短的、钝的、尖的,像荆条的,像棒槌的,像螃蟹的,像鲇鱼的,像鲜黄瓜的,像干柴棒的,虎头龙身的,尖嘴扁肚的……真是千奇百怪,触目惊心;从颜色说,赤、橙、黄、绿、青、蓝、紫、白,杂色斑斓,炫人眼目,赤的赤似朱砂,青的青同蓝靛,绿的绿若铜青,白的白如雪练,黄的黄赛老姜,还有的黑白相间,红绿夹杂,实在让人浑身肉麻,不寒而栗!面对遍地四窜的群蛇,张九公早已闪让一旁,众乞丐则抖擞精神,加紧操作。
他们将口中草汁涂抹在各自双手的手心手背和腕子上,再将草渣塞住鼻孔,而后便开始放手捉蛇。
他们捉得那么麻利,那么轻松,就像农民捡拾掉在地上的庄稼一样。
看客们百思不解:那么多种毒蛇,包括凶暴残忍的眼镜蛇,到了他们手里,怎么一条条竟软绵绵成了面条,就那么乖乖地听任他们拾来就放进编织细密的竹篮里?这就是那布囊中青草的神秘魔力吗?不大会儿,地上的蛇已经所剩无几。
众乞丐神彩飞扬,看客们惊魂甫定。
然而,就在这当儿,忽听得洞中飒飒骤响,如风雨大作。
在场众人莫不悚然震骇,面面相觑。
只有张九公镇定自若,他告诉大家:“蛇王来了,你们快快躲开!”说罢,他也伸手从布囊中取青草叶嚼将起来,并独自一人面洞而立,将两臂高举在头顶之上。
眨眼工夫,洞口有恶风扑面扫出,险些将张九公击倒。
挟着恶风,一大蛇黄头青身,头上长着短肉角,身子有人的大腿粗,訇然飞将过来,尾巴一甩,便把张九公盘起三匝。
那蛇缠住了人,就昂起带角的巨头,张开大口吐出长芯,连连向张九公头脸上喷气,发出“嗡嗡”的响声。
这番情景,吓得远处的看客们魂飞魄散,惊叫爹娘。
张九公被蛇王缠住身子,顿时呼吸困难,面色如土,但他咬牙强忍,紧闭双目,赶快将嘴里的草汁猛地喷向蛇头。
说来也怪,偌大蛇王,一经挨了张九公这几番喷,居然立马就耷拉下头来,再也不能喷气了。
然而蛇身却如粗大的钢丝绳般更加紧狠地缠住张九公,使他动弹不得。
人们看到这情景,冷汗早已湿透衣衫。
趁着蛇头萎垂的机会,众乞丐赶紧向张九公口中递上草叶。
因为这时他被蛇缠紧,手在头顶上,已无法向下探囊取草了。
张九公口中得草猛嚼,两手在头顶上仍对蛇头作着口诀。
蛇王到底是蛇王。
草汁药力稍过,它便又昂起头来,再用毒气猛喷张九公。
而张九公立马用口中的草汁回喷蛇王。
双方就这样一来一往,生死相搏,难分难解。
旁观者忽然忘却了骇怕,一个个张嘴瞠目,简直看得呆了傻了。
如此这般斗了三四个回合,蛇王终于支持不住,身子软了下来。
它放松尾巴,解除了对张九公的缠绕,然后缓缓掉过蛇头,向洞中蜿蜒退去。
它认输了。
张九公获得解脱,站在那里目送蛇王入洞,也不追逼。
刚才张九公决斗蛇王的时候,众乞丐已将地上的余蛇捉拾一尽,竹篮装满,篮盖拴牢。
这会儿张九公大获全胜,便率众乞丐班师凯旋。
看客们也相随归去。
一行人回到净慈寺前,再看张九公时,头、脸、脖子已经渐渐肿大起来,不大会儿就肿得耳、眼、口、鼻成了平面,可见其毒之烈。
他赶紧吩咐众乞丐,多多咀嚼布囊中的青草叶,轮番不断地往他头上脸上脖子上猛喷。
一直喷了近半个时辰,那毒肿才渐渐消了下去,大家这才放了心。
当场有好事者问张九公道:“你们为何把那条最大的蛇给放掉了呢?”张九公笑道:“那大蛇乃是蛇王,我要是收拾了它,四山的蛇王都会赶来相拼,恐怕我们这些人就没有能活着的了!”天已傍午,寺前的商贾、居民见众乞丐捉了附近山中之蛇,都觉快意。
于是大家凑些银钱,在寺前酒家置办酒席款待众乞丐。
张九公和他的众徒们酒足饭饱十分高兴,临去时将布囊中剩余青草叶留给了主人们,叮嘱他们道:“这种草最能解毒,无论蛇咬蝎蜇,还是生疮长疖,嚼了这草敷在伤口,立马就好。
”说罢,众乞丐提上沉甸甸的竹篮,径奔药铺去了。
宋朝时,华厅县有一个唇红齿白的少年,叫施谔。
施谔聪明过人,读书很用功,常常读到深夜才肯离开书房。
一天深夜,施谔端坐在窗前,专心致志地读着书,突然,窗外一阵怪风吹来,吹熄了蜡烛,书房里漆黑一片。
施谔没有办法再继续读书了,心想,时候也不早了,还是回屋休息吧,他打了呵欠,伸了一下懒腰,便走出了书房。
这时,他无意间看到远处有一只火球在草丛中滚来滚去,光芒四射,十分耀眼。
施谔害怕起来,不敢走近看。
不一会,光亮熄灭没有什么动静。
施谔才安下心来,但又按耐不住好奇之心,再朝前走去。
火球又亮了起来,直滚到他脚边,旋转不停。
施谔定睛一看,见是一颗圆圆的珠子,在那里作怪。
施谔蹲下身子,那球不再发光,停止了转动,跳到施谔的鞋面上。
施谔跺跺脚,想甩掉它,可是,小珠子粘在上面却怎么也弄不掉。
施谔没有办法,就让它粘在鞋面上。
回到书房,点燃蜡烛,坐在椅子上脱下鞋子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颗透明的珍珠。
这时,珠子却滚了下来,施谔拣起珠子,知道它是件神奇的东西,便小心地把它放入抽屉,回到卧室去睡觉去了。
次日,施谔一早来到书房,打开抽屉。
他没把小珠子的事放在心上,一心专读圣贤书,准备参加秀才的考试。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施谔要考秀才去了。
那颗珠子却发生了变化,它变成了一条小蛇。
施谔回家后,拉开抽屉,眼前金光一闪,一条小蛇朝他游过来,爬上了他的手掌,缠着他的手臂,没有一点恶意。
施谔找来一些吃的东西,喂给小蛇吃,小蛇吃得非常香,吃饱后就躺在他的手掌里睡了。
施谔找来一节竹竿,打通竹节,把蛇放了进去,小蛇很听话,一声不响地钻进竹筒。
施谔,每天给蛇准备些吃的东西,还让小蛇经常到外面来玩一会,透透气。
在这段时间里,施谔一边饲养着小蛇,一边准备着参加省城的举人考试去。
春去球来,年复一年,一天,施谔终于要进省城参加考试去了,临行前他放心不下小蛇,生怕他一去无人照料会饿坏了它,他给小蛇准备了好些吃的东西,才匆匆上路。
施谔一走,小蛇非常孤单,一直在竹筒里也很闷气,便爬出竹筒,在书房里散心,恰巧,施家的一个女佣人从施谔的窗前经过,见少爷的书房里金光四射,十分惊异,捅破窗纸往里一看,见一条金色的小蛇正在书桌上蜿蜒爬行,不禁失声惊叫了一声“我的妈哟”,扭头逃离。
小蛇听到一声惊叫,却迅速变成一条长三丈、粗二尺的大蛇,双目如铜铃,射出两道幽蓝的光,口如血盆,令人害怕,浑身上下披着金色铠甲。
它冲破窗户,腾云驾雾,在空中遨游,顿时华厅县上空金光闪耀。
这惊动了全城的人,人们纷纷涌到大街上,看蛇在空中翻腾。
人群中有一位留这五尺长须的老道,他告诉周围的人,“这是一条金甲蛇,是不祥之物,若不除掉它。
全城都要遭殃。
”老道说完从袖子里拿出一柄鹅毛扇,扇子越变越大,老道使劲地扔出扇子,扇子向金甲蛇飞去。
金甲蛇抬起尾巴,把扇子抽得粉碎,顿时扇子上的鹅毛便纷纷地飘落下来。
老道大叫一声:“神扇无法镇住妖蛇,全城必遭大难。
”老道不敢久留,拔腿就逃。
谁知道就在此时,金甲蛇腾跃而来,一口把老道吞了下去。
在场的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各自逃回家中去了。
也有一些胆大的,手持枪棍棒弓剑,呐喊着向金甲蛇袭来。
金甲蛇便把他们团团缠住,并不断收紧身子,手持刀枪者再也动弹不得了,个个眼珠翻白,断了气。
金甲蛇身子一松便倒下一片尸体。
又有一帮子人来了,金甲蛇用同样的办法,勒死了不少人。
华厅县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尸体。
这一下惊动了县太爷,县太爷派出手下的差役骑着快马十万火急去讨救兵。
过了几天,救兵来了,锣鼓齐鸣,杀声震天。
金甲蛇没想到官府会派这么多人来,但它根本就不在乎,腾跃飞起,长尾横扫过去。
只见金光一闪,大兵纷纷倒下,没死的也丢盔弃甲地逃跑了。
官兵不甘心,派遣五百弓箭手,用五百支箭射向金甲蛇,一声令下,箭朝金甲蛇射去,射去的箭都被金甲蛇挡住,折了箭头。
官兵见状,吓得一哄而散,逃得无影无踪。
话说去省城考试的施谔,听到家乡被金甲蛇闹得天翻地覆,心里觉得很奇怪,考试一结束,便日夜兼程赶回故里。
一回到家,进入书房打开抽屉小蛇已不在。
女佣来报,说金甲蛇就是书房里的小蛇变的,施谔让人带他去看。
这时,金甲蛇正盘在一棵千年古松上睡觉,官兵远远地包围着古松,防备金甲蛇在闹事。
施谔拨开官兵,走到树下,见那金甲蛇和小蛇的样子完全一样,知道真的是小蛇变的,赶忙去找县太爷。
“请老爷下令撤兵,我自有办法对付金甲蛇!”县老爷不信:“你是什么仙人,能镇住妖蛇。
”施谔说:“此蛇是我无意拾到,养了多年。
”县太爷说:“你赶快把他收回去吧!”施谔走到松树下,嘴里念了一阵没有人能听得懂的话,金甲蛇听了以后,就从树上爬下来,越变越小,恢复了原状,钻进了竹筒。
县老爷看这一切以后脸色一变,命令手下把施谔抓了起来,并说:“养妖作乱,该砍头。
”话音刚落,施谔就被五花大绑着推到古松下。
施谔大声争辩,向他们讲述事情的经过,可县太爷一点儿不听,还是下令立即杀掉施谔。
刀举头落,施谔的脑袋滚落在一边,,可是双目睁着,怒视着天空。
县太爷让手下人找来一堆干柴,把施谔的尸体和小竹筒放在柴堆上,点燃了干柴,顿时大火熊熊,浓烟滚滚。
突然,只听见一声爆炸声,金甲蛇从火堆中窜了出来,跃上天空,巨尾扫过官兵人仰马翻,纷纷逃走了。
金甲蛇见主人已经死了,决心为主人报仇,把整个华厅县弄得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