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专项防雷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现场数量逐年增加。
雷击事故在施工现场时有发生,给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建筑设施等带来严重危害。
为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特制定本专项防雷方案。
二、防雷目标1. 降低雷击事故发生率,确保施工现场人员、设备、建筑设施安全;2. 减少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3. 保障施工现场的正常施工。
三、防雷措施1. 避雷针设置(1)在施工现场的最高建筑物、塔式起重机、井字架、龙门架等机械设备上安装避雷针,确保其高度在20m以上。
(2)避雷针选用16mm圆钢,长度为1~2m,顶端车制成锥尖,并进行热镀锌处理。
(3)避雷针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需保证电气连接。
2. 避雷带设置(1)在施工现场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上设置避雷带,其高度应高于避雷针。
(2)避雷带采用40mm×4mm扁钢,每隔1m焊接一点,确保其与避雷针连接。
3. 防雷接地(1)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2)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N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
(3)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要求。
4. 避雷器设置(1)高压架空线路及电力变压器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
(2)避雷器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
5. 雷电监测(1)施工现场应配备雷电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雷击情况。
(2)当监测到雷击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四、应急预案1. 当监测到雷击时,立即停止室外作业,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2. 对已安装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对受损的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4. 对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加固。
五、方案实施与监督1. 本方案由施工现场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
2. 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对违反本方案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施工现场防雷工作得到有效实施,降低雷击事故发生率,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施工现场防止雷击的措施

防止感应雷击的措施(一)、施工现场人员防雷措施1、遇有雷雨天气,特别是听到雷声后,安全管理人员应到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同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防雷,必要时停止可能有危险的作业,将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内。
2、雷雨天气不宜在空旷地区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各类通讯工具,不要拨打或接听固定电话,尽量使用免提电话。
3、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
4、雷雨天气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5、雷雨天气时,室内人员不宜使用水龙头,不要靠近水管暖气管等金属管道及配电箱,关好门窗不要停留在门窗处。
6、雷雨天气施工时,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潮湿木料等易导电的材料扛在肩上,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
(二)、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脚手架和临时设施防雷措施1、塔吊等现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安装时应做好接地,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
2、塔吊供电系统电源PE需和塔吊做共地处理,配电箱内宜安装适配的电涌保护器(SPD)。
3、建筑工程基础形成后,临时支撑需和工程防雷接地做好共地连接,临时支撑应多点接地。
4、雷雨天气施工人员禁止进行临时支撑及钢结构安装。
5、各类临建设施宜安装直击雷防护装置,金属棚架宜做接地处理,特别是金属油罐虽然有静电屏蔽,但是至少做两三个点接地。
6、雷雨后要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
如雷雨过后,应检查安装在电话程控交换机、电脑等电器设备电源和信号线上的过压保护器有无损坏,发现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7、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再次遭受雷击。
(三)、临时支撑的防雷临时支撑随相应钢结构构件(分段)标高位置的升高而不断增高,当临时支撑不在相邻避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时,则必须对临时支撑采取以下防雷保护措施:1、临时支撑应至少有两处与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对称可靠连接(接地电阻经过测试且符合要求),连接线可采用截面不小于25×4mm2的镀锌扁钢。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防雷与防静电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防雷与防静电措施施工现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地方,特别是在临时用电的情况下,防雷与防静电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防雷与防静电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防雷措施在施工现场,雷击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防雷措施:1. 合理选择设备安装位置:应避免将设备安装在露天、高处或者接近高大金属构筑物的地方,特别是容易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的地方。
设备应尽量安装在靠近建筑物的位置,使用避雷针进行保护。
2. 安装接地保护设施:为了将雷击电流迅速导入地下,设备需要进行良好的接地。
合理布置接地系统,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3. 使用避雷器:根据施工现场所在地区的雷电活动情况,可以配置适当的避雷器。
避雷器可以将雷电冲击导入地下,保护设备免受损坏和人员免受伤害。
二、防静电措施静电是施工现场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临时用电的情况下。
静电的积累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或者设备损坏。
为了预防静电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防静电措施的建议:1. 确保设备接地良好:设备的接地是预防静电的基本手段之一。
设备应正常接地,接地电阻要符合要求。
同时,设备的接地线应与施工场地的统一接地系统连接,确保统一地势。
2. 使用防静电地垫:静电地垫能有效降低人员身上静电电荷的积累,让静电电荷通过地垫迅速导入地下。
在施工现场合适的位置布置静电地垫,使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能够有效地释放静电。
3. 注意防止引起火源:在施工现场,需注意不要使用易燃和易爆物品。
特别是在临近设备的位置,不要使用塑料袋等可能引起静电火花的物品。
同时,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等可能引起火灾的行为。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防雷与防静电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安装位置、安装接地保护设施以及使用避雷器,可以有效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
通过确保设备接地良好、使用防静电地垫以及注意防止引起火源,可以预防静电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在建筑施工现场,防雷保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通常涉及大量金属结构以及高耸的建筑物,使其成为雷击的高风险区域。
因此,合理的防雷保护措施不仅能够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有效防止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坏,确保施工进程的正常进行。
一、建筑物与设备的防雷保护1.接闪装置的安装:接闪装置是建筑物最基本的防雷保护措施之一。
它可以引导和放电来自雷电云的电流,将其导入地下,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物和设备的作用。
接闪装置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导线和金属结构的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现场,大量的金属结构和导线需要进行接地。
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击电流有效地传导到地下,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影响。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确保所有金属结构和导线均符合规范的接地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接地测试和检查。
3.屋顶设备的保护:建筑物屋顶通常安装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如空调机组、通信天线等。
这些设备的防雷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安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来保护屋顶设备,避免雷击对其造成损坏。
4.电源线和信号线的防雷保护:建筑施工现场通常有大量的电源线和信号线,这些线路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
为了确保电力和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应采取合适的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器、设置避雷间隔等,有效隔离雷击电流对线路的影响。
二、施工人员的防雷保护1.制定科学合理的紧急避雷计划:在雷雨天气条件下,施工人员可能会面临严重的雷击风险。
因此,施工团队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紧急避雷计划,明确各人员的避雷责任和行动方案。
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防雷知识培训,提高其防雷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建立合理的安全警示标识: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合理的安全警示标识非常重要。
这些标识可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雷雨天气的风险,警示他们採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如迅速避到安全的地方。
3.合理的避雷器材:施工现场应配备合适的避雷器材,如避雷帽、避雷器、避雷顶等。
施工现场防雷电措施

施工现场防雷电措施
施工现场防雷电措施
在施工现场进行防雷电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保障工人的安全和设备
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措施:
1. 安装避雷针:在施工现场周围安装避雷针可以有效地吸收雷电,并
将其引向大地,避免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坏。
2. 安装接地线:所有设备都应该有接地线,以确保电流能够顺利流回
大地。
同时,接地线应该经过专业人员检测并合格后方可使用。
3. 加强建筑物绝缘:建筑物外墙、屋顶、窗户等部位应加强绝缘处理,以减少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4. 避免高处作业:在雷雨天气时尽量避免高处作业,特别是在没有任
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
5. 禁止使用金属器具:在雷雨天气时禁止使用金属器具,如铁锤、铁
丝等。
如必须使用,则需要进行绝缘处理。
6. 进行安全教育:对所有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7. 安装避雷网:对于一些特殊场所,如油罐、煤气罐等,应该安装避雷网,以保障设备的安全。
8. 定期检测:定期对所有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并及时修缮和更换损坏的部分。
总之,在施工现场进行防雷电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加强预防和维护工作,才能够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安全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安全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变化和工地环境等多种原因,雷击风险大大增加。
为了确保工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采取适当的防雷安全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施工现场防雷安全措施,以及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保护工人和设备。
一、引导闪电的针对性准备工作1.合理选择施工地点:选择位于地势高处的建筑施工现场有助于降低雷击风险。
避免在容易积水或水面附近的区域进行施工,因为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容易引发雷电。
2.确保建筑物良好的接地系统:在建造建筑物的过程中,应确保良好的接地系统的建立。
接地是防止雷电对建筑物和人员产生危害的重要措施,通过将电流迅速引入地下,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直接冲击。
3.增加建筑物的避雷针配置: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避雷针配置。
建筑施工现场可能需要临时设置避雷针,在合适的位置上设置临时的针状闪电接收器,将雷电引入地下。
二、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1.使用雷达和其他监测设备:在建筑施工现场安装雷达等高精度的雷电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周围的雷电活动。
这能够提供及时的预警,使工人能够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建立预警系统:建筑施工现场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雷电预警系统,通过声光信号或其他适当的方式向工人发布雷电预警信息。
三、工人培训和应急措施1.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向工人宣传雷电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方法。
提高员工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建筑施工现场应配备合适的防雷装备,如防雷帽、防雷鞋等,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3.建立应急预案:建筑施工现场应制定详细的雷电防护应急预案,明确在雷电风险事件发生时的行动指南和安全撤离路线。
四、设备保护和维护1.建立良好的设备接地系统:施工现场的各种设备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接地系统,以降低雷电对设备的损害风险。
2.定期维护和检查:对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防雷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工程施工现场防雷

工程施工现场防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施工现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在这些施工现场,防雷问题往往被忽视,导致雷击事故频发。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防雷的重要性、防雷措施以及如何应对雷击事故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施工现场防雷的重要性施工现场通常是钢筋混凝土、金属结构等大量使用的地方,这些材料在雷电天气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雷击不仅会对施工现场的设施造成损害,还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施工现场防雷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施工现场防雷措施1. 安装避雷针:避雷针是防雷的主要措施之一。
在施工现场,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和地理位置,合理设置避雷针。
避雷针的设置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2.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现场的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规范,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区,可采用联合接地体的方式,提高接地效果。
3. 防雷接地装置:施工现场的变电所、配电所应安装独立避雷针,以保护电力设施免受雷击。
同时,施工现场的塔式起重机、井字架、龙门架等机械设备,以及钢脚手架和在建工程等的金属结构,应安装防雷接地装置。
4. 线路防护:施工现场的电力、通信、信号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以确保线路在雷电天气中的安全。
钢管与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应做电气连接,以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
5. 防雷教育:施工单位应加强防雷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
在雷电天气,施工人员应避免在室外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三、如何应对雷击事故1. 及时切断电源:在雷电天气,应及时切断施工现场的电源,以防止雷击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害。
2. 撤离危险区域:在雷电天气,施工人员应迅速撤离高楼、开阔地带等危险区域,寻找低洼地带躲避。
3. 救治伤员: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援助。
4. 调查原因:雷击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防雷击措施

防雷击措施
一、防雷击措施
1、为保护建筑物、机电设备、人、畜免受雷电破坏及伤害,一般采取装设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引下线及接地极组作防雷电保护;
2、建筑施工工地的临时工棚、施工作业平台、宿舍,要求按实际情况采取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设置避雷针、引下线及接地级组作防雷电保护;
3、要求避雷装置必须有良好接地,必须定期检查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独立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否则应及时处理;
4、对防雷接地装置进行定期巡查,并加强日常维护,重点检查接地线有无损伤、碰断及腐蚀现象;
5、雷电季节内,观察雷电活动的情况,雷电交加天气,施工人员应转移入室内,不得安排露天高空及室外作业;
6、在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7、现场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钢管、铁锹等扛在肩上;
8、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9、当雷电频繁、闪电强烈时节,人员不得靠近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引下线附近,不要在大树下面避雨,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点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以防雷击伤人事故发生;
10、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用电设备;
二、大型机械设备防雷措施
1、塔吊等现场施工设备安装时应做好接地。
外用电梯导轨顶端、底部分别接地;
2、塔吊在保护接零的基础上实行重复接地,可改善防雷性能,重复接地对雷电有分流作用,可降低冲击过电压;
3、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不超过4欧,重复接地及防雷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
护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措施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这关系到建筑设施、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特别是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我国近年来不少地域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等原因,致使雷电灾害频率逐年上升,而正处于整体变动中的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更应倍加重视。
一、避雷针的设置
安装避雷针是防止直击雷的主要措施。
当施工现场位于山区或多雷地区,变电所、配电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
正在施工建造的建筑物,当高度在20m以上应装设避雷针。
施工现场内的塔式起重机,井字架及脚手架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设置的保护范围以外,且在表1中规定范围内,则应安装避雷针。
若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且应保证最后退出现场,则其他设备可不设避雷针。
施工现场仙机械设备需安装避雷针的规定
避雷针的接闪器一般选用ф16mm圆钢,长度为1~2m,其顶端应车制成锥尖。
接闪器须热镀锌。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联接。
机械设备所有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
钢管与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作焊接以保证其接地通道的电气连接。
二、避雷器
装设避雷器是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高压架空线路及电力变压器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变电所。
避雷器宜安装在高压熔断器与变压器之间,以保护电力变压器线路免于遭受雷击。
避雷器可选用FS-10型阀式避雷器,杆上避雷器应排列整齐、高低一致。
10kV避雷器安装的相间距离不于小350mm。
避雷器引线应力求做到短直、张驰适度、连接紧密,其引上线一般采用16mm2的铜芯绝缘线,引下线一般采用25mm2的钢芯绝缘线。
避雷器防雷接地引下线采用“三位一体”的接线方式,即:避雷器接地引下线、电力变压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引下线和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引下线三者连接在一起,然后共同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这样,当高压侧落雷使避雷器放电时,变压器绝缘上所承受的电压,即为避雷器的残压,将无损于变压器绝缘。
在多雷区变压器低压出线处,应安装一组低压避雷器,以用来防止由于低压侧落雷或由于正、反变换电压波的影响而造成低压侧绝缘击穿事故。
低压避雷器可选用FS系列低压阀式避雷器或或FYS型低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尚应注意,避雷器在安装前及在用期的每年三月份应作预防性试验。
经检验证实处于合格状态方可投入使用。
此外,配电所的低压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宜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所接地装置用ф8圆钢相连接。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防止雷电侵入波。
三、防止感应雷击的措施
防止感应雷击的措施是将被保护物接地。
遵照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的要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其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即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接闪器。
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均应做到有良好的接地。
这样做可保证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防止感应雷。
在施工中,高度在20m以上施工用的大钢模板,就位后应及时与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连接。
四、接地装置
众所周知,避雷装置是由接闪器(或避雷器)、引下线的接地装置组成。
而接地装置由接地极和接地线组成。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单独安装,与其他保护的接地装置的安装分开,且保持有3m以上的安全距离。
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接地极宜选用角钢,其规格为40mm×40mm×4mm及以上;若选用钢管,直径应不小于50mm,其壁厚不应小于3.5mm。
垂直接地极的长度应为2.5m;接地极间的距离为5m;接地极埋入地下深度,接地极顶端要在地下0.8m以下。
接地极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规格为
40mm×4mm的扁钢焊接。
焊接位置距接地极顶端50mm。
焊接采用搭接焊。
扁钢搭接长度为宽度的2倍,且至少有3个棱边焊接。
扁钢与角钢(或钢管)焊接时,为了保证连接可靠,应事先在接触部位将扁钢弯成直角形(或弧形),再与角钢(或钢管)焊接。
接地极与接地线宜选用镀锌钢材,其将埋于地下的焊接处应涂沥青防腐。
五、工频接地电阻
建筑施工现场内所有施工用的设备、装置的防雷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而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满足施工图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