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砖吸水率、表观相对密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陶瓷砖吸水率、表观相对密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陶瓷砖吸水率、表观相对密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2页
第1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1年月日
七、试验报告
1.依据GB/T3810本部分;
2.试样的描述;
3.每一块砖各项性能试验的试验结果;
4.各项性能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9.玻璃烧杯,或者大小和形状与其类似的容器。将试样用吊环(3.8)吊在天平的(3.4)一端,使试样完全浸人水中,试样和吊环不与容器的任何部分接触
10.真空容器和真空系统:能容纳所要求数量试样的足够大容积的真空容器和抽真空能达到10kPa士1kPa并保持30min的真空系统。
五、试验步骤
1.每种类型取10块整砖进行测试。
四、仪器设备
1.干燥箱:工作温度为110℃士5℃;也可使用能获得相同检测结果的微波、红外或其他干燥系统。
2.加热装置:用惰性材料制成的用于煮沸的加热装置。
3.热源。
4.天平:天平的称量精度为所测试样质量0.01%。
5.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6.干燥器。
7.鹿皮。
8.吊环、绳索或篮子:能将试样放人水中悬吊称其质量。
显气孔率:
用下列公式计算表观体积V(cm3)
用下列公式计算开口气孔部分体积Vo和不透水部分V1的体积(cm3)
显气孔率P用试样的开口气孔体表观相对密度:
计算试样不透水部分的表观相对密度T,计算公式如下:
容重:
试样的容重B(g/cm3)用试样的干重除以表观体积(包括气孔)所得的商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悬挂称量:
试样在真空下吸水后,称量试样悬挂在水中的质量(m3),精确至0.01g。称量时,将样品挂在天平一臂的吊环、绳索或篮子上。实际称量前,将安装好并浸人水中的吊环、绳索或篮子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处于平衡位置。吊环、绳索或篮子在水中的深度与放试样称量时相同。
作业指导书——陶瓷吸水率仪.

陶瓷吸水率仪作业指导书
NTZJ-03J-QJ/CZ-025
1、将吸水率水箱装满所需用水,调整所用仪表数值。
并打开或关闭所有气阀。
2、将所测样品置入容器中,并将器盖盖好,接通电源,开启开关,仪器开始工作,并观察真空表是否工作及各定时开关是否按给定值进行工作。
3、当到达各给定值观察样品是否按标准规定的要求高于水平面并达到规定的时间。
4、检验完毕,切断电源,打开水阀,将样品取出进行称量。
做好清洁卫生,仪器仪表擦干。
对使用的真空表按检定规程要求送计量部门进行定期检定,并贴好标志。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GBT3810.3-1999陶瓷砖-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陶瓷砖-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Ceramic tile——Determination of water absorption,apparentporosity,apparentrelative density and bulk densityGB/T 3810.3—1999Idt ISO 10545—3: 1995代替:GB/T 2579 – 198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陶瓷砖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方法。
祥品的开口气孔吸入饱和的水份有两种方法:煮沸和真空下浸泡。
煮沸法水份进入容易浸入的开口气孔;真空法水份注满开口气孔。
煮沸法适用于陶瓷砖分类和产品说明,真空法适用于除分类以外的显气孔率、表观相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2 原理干陶瓷砖吸饱水后吊挂在水中。
用于干质量、饱和后质量和吊挂质量之间相互关系参数的计算。
3 仪器3.1 能在(110±5)℃温度下工作的烘箱。
能获得桢栓测结果的微波、红外或其他干燥系统也可适用。
3.2 供煮沸用适当的情性材料制成的加热器。
3.3 热源。
3.4 能称量精确到试样质量0.01%的天平。
3.5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3.6 干燥器。
3.7 麂皮。
3.8 吊环、绳索或篮子:能将试样放入水中悬吊称其质量。
3.9 玻璃烧杯或者大小和形状与其类似的容器。
将试样用吊环(3.8)吊在天平的(3.4)一端,使试样完全浸入水中,试样和吊环不与容器的任何部分接触。
3.10 能容纳所要求数量试样的足够大容积的真空箱和真空系统,而且能达(100±1)Kpa的真空度并保持30min。
4 试样4.1 每种类型的砖用10块整砖测试。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01批准 2000-01-01实施4.2 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04m2时,只需用5块整砖作测试。
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16m2时,至少在三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割最小边长为100mm的五块试样。
陶瓷砖吸水率抗冻性试验作业指导书共7页文档

1检测目的及适用范围1.1目的:测试陶瓷砖的抗冻性及吸水率。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等工程的陶瓷砖性能测试。
2检测依据标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GB/T3810.12-2019》《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GB/T3810.3-2019》《陶瓷砖GB/T4100-2019》3所需设备材料:3.1干燥箱:能在110℃±5℃的温度下工作。
3.2天平:精确到试样质量的0.01﹪3.3陶瓷砖真空吸水率检测仪3.4陶瓷砖抗冻性检测仪3.5麂皮3.6水,温度保持在20℃±5℃3.7 仪器设备的计量要求: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设备应有检定/核准有效期内的计量证书,4试样4.1真空吸水率样品:每种类型取10块整砖进行测试。
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04m2时,只需要5块整砖进行测试。
如每块砖的质量小于50g,则需足够数量的砖使每个试样质量达到50g至100g。
砖的边长大于200mm且小于400mm时,可切割成小块,但切割下的每一块应计入测量之内,多边形和其他非矩形砖,其长和宽均按外接矩形计算。
若砖的边长大于400mm时,至少在3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取最小边长为100mm的5块试样。
4.2抗冻性样品:使用不少于10块整砖,并且其最小面积为0.25m2,对于大规格的砖,为能装入冷冻机,可进行切割,切割试样应尽可能的大。
砖应该没有裂纹,釉裂,针孔,磕碰等缺陷。
如果必须用有缺陷的砖进行检验,在试验前应用永久性的染色剂对缺陷做记号,试验后检查这些缺陷。
5检测人员要求:5.1技术关键岗位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临时人员和长期雇佣或签约人员经科室培训、由管理科考核合格后上岗。
5.2检验人员能熟悉本检测项目中检测依据标准,能熟悉操作本检测项目中检验所需设备。
5.3检验人员应有很强的责任心,不从事损害本检测的活动,如与检测相关方存在利害关系,应自动提出回避,确保数据准确公正。
陶瓷砖尺寸和表面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

测头直径为5-10㎜的螺旋测微器或其他合适的仪器。
五、试验步骤
1.每种类型取10块整砖进行测量。
2.对表面平整的砖,在砖面上画条对角线,测量四条线段每段上最厚的点,每块试样测量4点,测量值精确到0.1㎜。
3.对表面不平整的砖,垂直于一边在砖面上画四条直线,四条直线距砖边的距离分别为边长的0.125;0.375;0.625和0.875倍,在每条直线上的最厚处测量厚度。
四、仪器设备
1.色温为6000K~6500K的荧光灯。
2.1m长的直尺或其他合适测量距离的器具。
3.照度计
五、试验步骤
1.对于边长小于600m m的砖,每种类型至少取30块整砖进行检验,且面积不小于1m2;对于边长不小于600mm的砖,每种类型至少取10块整砖进行检验,且面积不小于1m2,
2.将砖的正面表面用照度为3001x的灯光均匀照射,检查被检表面的中心部分和每个角上的照度。
四、仪器设备
游标卡尺或适合测量长度的仪器。
五、试验步骤
1.每种类型取10块整砖进行测量。
2.在离砖角点5㎜处测量砖的每条边,测量值精确至0.1㎜。
六、试验结果
1.正方形砖的平均尺寸是四条边测量值的平均值。试样的平均尺寸是40次测量的平均值。
2.长方形砖尺寸以对边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相应的平均尺寸,试样长度和宽度的平均尺寸分别为20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直角度=
式中: —在距角点5 mm处测得的砖的测量边与标准板相应边的偏差值。
L—砖对应功的长度。
七、试验报告
1.依据GB/T 3810本部分;
2.试样的描述;
3.所有直角度的测量值;
4.对于相应工作尺寸偏离直角的最大偏差,用百分比表示。
GBT3810.3-1999陶瓷砖-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陶瓷砖-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Ceramic tile——Determination of water absorption,apparentporosity,apparentrelative density and bulk densityGB/T 3810.3—1999Idt ISO 10545—3: 1995代替:GB/T 2579 – 198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陶瓷砖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方法。
祥品的开口气孔吸入饱和的水份有两种方法:煮沸和真空下浸泡。
煮沸法水份进入容易浸入的开口气孔;真空法水份注满开口气孔。
煮沸法适用于陶瓷砖分类和产品说明,真空法适用于除分类以外的显气孔率、表观相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2 原理干陶瓷砖吸饱水后吊挂在水中。
用于干质量、饱和后质量和吊挂质量之间相互关系参数的计算。
3 仪器3.1 能在(110±5)℃温度下工作的烘箱。
能获得桢栓测结果的微波、红外或其他干燥系统也可适用。
3.2 供煮沸用适当的情性材料制成的加热器。
3.3 热源。
3.4 能称量精确到试样质量0.01%的天平。
3.5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3.6 干燥器。
3.7 麂皮。
3.8 吊环、绳索或篮子:能将试样放入水中悬吊称其质量。
3.9 玻璃烧杯或者大小和形状与其类似的容器。
将试样用吊环(3.8)吊在天平的(3.4)一端,使试样完全浸入水中,试样和吊环不与容器的任何部分接触。
3.10 能容纳所要求数量试样的足够大容积的真空箱和真空系统,而且能达(100±1)Kpa的真空度并保持30min。
4 试样4.1 每种类型的砖用10块整砖测试。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01批准 2000-01-01实施4.2 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04m2时,只需用5块整砖作测试。
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16m2时,至少在三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割最小边长为100mm的五块试样。
h陶瓷砖吸水率抗冻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资料

1检测目的及适用范围1.1目的:测试陶瓷砖的抗冻性及吸水率。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等工程的陶瓷砖性能测试。
2检测依据标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GB/T3810.12-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GB/T3810.3-2006》《陶瓷砖GB/T4100-2006》3所需设备材料:3.1干燥箱:能在110℃±5℃的温度下工作。
3.2天平:精确到试样质量的0.01﹪3.3陶瓷砖真空吸水率检测仪3.4陶瓷砖抗冻性检测仪3.5麂皮3.6水,温度保持在20℃±5℃3.7 仪器设备的计量要求: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设备应有检定/核准有效期内的计量证书,4试样4.1真空吸水率样品:每种类型取10块整砖进行测试。
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04m2时,只需要5块整砖进行测试。
如每块砖的质量小于50g,则需足够数量的砖使每个试样质量达到50g至100g。
砖的边长大于200mm且小于400mm时,可切割成小块,但切割下的每一块应计入测量之内,多边形和其他非矩形砖,其长和宽均按外接矩形计算。
若砖的边长大于400mm时,至少在3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取最小边长为100mm的5块试样。
4.2抗冻性样品:使用不少于10块整砖,并且其最小面积为0.25m2,对于大规格的砖,为能装入冷冻机,可进行切割,切割试样应尽可能的大。
砖应该没有裂纹,釉裂,针孔,磕碰等缺陷。
如果必须用有缺陷的砖进行检验,在试验前应用永久性的染色剂对缺陷做记号,试验后检查这些缺陷。
5检测人员要求:5.1技术关键岗位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临时人员和长期雇佣或签约人员经科室培训、由管理科考核合格后上岗。
5.2检验人员能熟悉本检测项目中检测依据标准,能熟悉操作本检测项目中检验所需设备。
5.3检验人员应有很强的责任心,不从事损害本检测的活动,如与检测相关方存在利害关系,应自动提出回避,确保数据准确公正。
陶瓷材料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的测定

实验三 陶瓷材料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的测定一、目的意义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有的材料内部是有气孔的,这些气孔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它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其他许多物性测试(如颗粒粒径测试)的基础数据。
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是材料结构特征的标志。
在材料研究中,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是对制品质量进行检定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陶瓷材料、耐火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等材料的科研和生产中,测定这三个指标对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①了解体积密度、吸水率、气孔率等概念的物理意义; ②掌握体积密度、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方法;③了解体积密度、吸水率、气孔率测试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二、基本原理材料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都是基于密度的测定,而密度的测定则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由阿基米德定律可知,浸在液体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浮力(即液体的静压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重量是一种重力的值,但在使用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天平进行衡量时、对物体重量的测定巳归结为对其质量的测定。
因此,阿基米德定律可用下式表示:L VD m m =-21 (1) 式中 1m ——在空气中称量物体时所得物体的质量; 2m ——在液体中称量物体时所得物体的质量; V ——物体的体积; L D ——液体的密度。
这样,物体的体积就可以通过将物体浸于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测定其质量的方法来求得。
由于浸于浸液中的物体受到液体静压力的作用,所以这种方法称之为“液体静力衡量法”。
在工程测量中,往往忽略空气浮力的影响,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推导可得用称量法测定物体密度时的原理公式 211m m D m D L-=(2)这样,只要测出有关量并代入上式,就可计算出待测物体在温度t ℃时的密度。
材料的密度,可以分为真密度、体积密度等。
体积密度指不含游离水材料的质量与材料的总体积(包括材料的实体积和全部孔隙所占的体积)之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每块砖的质量小于50g,则需足够数量的砖使每个试样质量达到50g~100g。
4.砖的边长大于200mm且小于400mm时,可切割成小块,但切割下的每一块应计人测量值内,多边形和其他非矩形砖,其长和宽均按外接矩形计算。若砖的边长大于400 mm时,至少在3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取最小边长为100 mm的5块试样。
m2v—砖在真空下吸水饱和的质量g;
m3—真空法吸水饱和后悬挂在水中的砖的质量g。
在下面的计算中,假设1cm3水重1g,此假设室温下误差在0.3%以内。
吸水率:
计算每一块砖的吸水率E(b,v),用干砖的质量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1—干砖的质量g
m2—湿砖的质量g
Eb表示用m2b测定的吸水率,Ev表示用m2v测定的吸水率。Eb代表水仅注人容易进人的气孔,而Ev代表水最大可能地注人所有气孔。
0.25
1000<m≤3000
0.50
m>3000
1.00
6.水的饱和
煮沸法:
将砖竖直地放在盛有去离子水的加热器中,使砖互不接触。砖的上部和下部应保持有5cm深度的水。在整个试验中都应保持高于砖5cm的水面。将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煮沸2h。然后切断热源,使砖完全浸泡在水中冷却至室温,并保持4h士0.25h。也可用常温下的水或制冷器将样品冷却至室温。将一块浸湿过的鹿皮用手拧干,并将鹿皮放在平台上轻轻地依次擦干每块砖的表面,对于凹凸或有浮雕的表面应用鹿皮轻快地擦去表面水分,然后称重,记录每块试样的称量结果。保持与干燥状态下的相同精度(见表1)。
5.将砖放在110℃士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即每隔24h的两次连续质量之差小于0.1%,砖放在有硅胶或其他干燥器剂的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不能使用酸性干燥剂,每块砖按表1的测量精度称量和记录。
表1砖的质f和测f精度
砖的质量(g)
测量精度(g)
50≤m≤100
0.02
100<m≤500
0.05
500<m≤1000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
陶瓷砖吸水率、表观相对密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2页
第1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1年月日
一、检验目的:
及时、公正地出具有效检验数据,以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利益。
二、检验项目:
陶瓷砖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方法。
三、检验评定依据:
GB/T3810-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
湖南亚柏技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
陶瓷砖吸水率、表观相对密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2页
第1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1年月日
七、试验报告
1.依据GB/T3810本部分;
2.试样的描述;
3.每一块砖各项性能试验的试验结果;
4.各项性能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四、仪器设备
1.干燥箱:工作温度为110℃士5℃;也可使用能获得相同检测结果的微波、红外或其他干燥系统。
2.加热装置:用惰性材料制成的用于煮沸的加热装置。
3.热源。
4.天平:天平的称量精度为所测试样质量0.01%。
5.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6.干燥器。
7.鹿皮。
8.吊环、绳索或篮子:能将试样放人水中悬吊称其质量。
显气孔率:
用下列公式计算表观体积V(cm3)
用下列公式计算开口气孔部分体积Vo和不透水部分V1的体积(cm3)
显气孔率P用试样的开口气孔体积与表观积的关系式的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表观相对密度:
计算试样不透水部分的表观相对密度T,计算公式如下:
容重:
试样的容重B(g/cm3)用试样的干重除以表观体积(包括气孔)所得的商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悬挂称量:
试样在真空下吸水后,称量试样悬挂在水中的质量(m3),精确至0.01g。称量时,将样品挂在天平一臂的吊环、绳索或篮子上。实际称量前,将安装好并浸人水中的吊环、绳索或篮子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处于平衡位置。吊环、绳索或篮子在水中的深度与放试样称量时相同。
六、试验结果
m1—干砖的质量g;
m2b—砖在沸水中吸水饱和的质量g;
9.玻璃烧杯,或者大小和形状与其类似的容器。将试样用吊环(3.8)吊在天平的(3.4)一端,使试样完全浸人水中,试样和吊环不与容器的任何部分接触
10.真空容器和真空系统:能容纳所要求数量试样的足够大容积的真空容器和抽真空能达到10kPa士1kPa并保持30min的真空系统。
五、试验步骤
1.每种类型取10块整砖进行测试。
湖南亚柏技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
陶瓷砖吸水率、表观相对密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2页
第1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1年月日
真空法:
将砖竖直放人真空容器中,使砖互不接触,加人足够的水将砖覆盖并高出5cm。抽真空至10kPa士1kPa,并保持30min后停止抽真空,让砖浸泡15min后取出。将一块浸湿过的鹿皮用手拧干。将鹿皮放在平台上依次轻轻擦干每块砖的表面,对于凹凸或有浮雕的表面应用鹿皮轻快地擦去表面水分,然后立即称重并记录,与干砖的称量精度相同(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