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的关系

论文中的关系
论文中的关系

论文中的关系

一、论文与教材关系

教材:一般规律研究成果

论文:具体课题研究成果

顾客行为研究

电信顾客行为研究

网络环境下顾客行为研究

二、论文中宏观与微观关系

《孙子兵法》------宏观研究,适宜古今中外

《论持久战》------中观研究,适宜特定时间、地点《台儿庄作战计划》-----微观研究,适宜一次性使用三、论文中理论与实践关系

《论绿色营销》

《重庆电信营销策略研究》

四、论文与调查报告关系

报纸:

调查报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侧重事件真相研究。

论文:

现状,优劣,问题,原因,对策、趋势。

侧重问题提出及规律性研究。

五、论文中理论色彩与方法、应用技巧关系

二者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理论研究:

宏观性、全面性、规律性、事件本质的归纳。

如:影响制定价格的因素分析

方法、技巧研究:

微观性、短期性、局部性经验总结。

如重庆3G业务价格制定技巧

六、论文中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关系

理论价值:

原则、规律、特征、趋势、方向、对策、模式。

追求长期效益。

实用价值:

解决具体问题方案、思路、短期效益。

策划学:概念研究、规律、要素、趋势研究。

理论价值:

绿色营销

虚拟经济

网络电信整合营销

实践价值:

神州行品牌策划方案:时间、地点、应用

条件研究、应用方案研究。

学术刊物注重的,不是文章的实用性,而是“模式性”,或者叫“学术八股文”的风格。

注重论点提出,概念争论。如相对论,虚拟财产。

对于大学生毕业论文来说,如果纯粹按照“学术八股文”的方式来写作,很可能被认为是一篇好的论文,但是,如果论文和实践过于脱节,那么论文也就只能是应付毕业了,对自己将来的实际工作可能没有太大价值。

报纸:调查报告类

学术期刊:归纳性质,争议性质。

七、论文中有用与无用关系

研究高层次与低层次关系

驾校培训

汽车设计研究:空气动力学

厨师培训

营养师专业:蛋白质

人际关系论文

论人际关系 彭赛男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11级英语一班2011310407) 内容提要:社会是一张网,个人只是网上的点,其实不管你做什么,你都在以某种方式与别人联系。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也是他人际关系的成功,与人协作也就是认识别人的价值,借用别人的价值,哪怕是在最纯粹的理论研究领域,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人际关系沟通友情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益处 据统计,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某地被解雇的4000人中,人际关系不好者占90%,不称职者占10%;大学毕业生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15%,比普通生高出33%。对于一个人来说事业的成功,其中80%归因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心灵。人类是群居型动物,人的成功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只有做到游刃有余、八面玲珑,才可以为自己事业的成功开拓一条宽广的道路,没有非凡的交际能力,也就免不了处处碰壁。这本身也就体现了一个铁血定律:人脉就是钱脉!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确是这样的,在美国,曾经有人向2000多名雇主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的雇主,其中三分之二都是这样的一个答复:“他们是因为不会与别人相处而被解雇的。” 美国钢铁大王以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的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拥有无限发达的信息,就拥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信息来自你的情报站,情报站就是你的人脉网,人脉有多广,情报就有多广,这是你事业无限发展的平台。换句话说,职场人最重要的情报来源是“人”。对他们来说,“人的情报”无疑比“铅字情报”重要得多。越是一流的经营人才,越重视这种“人的情报”,越能为自己的发展带来方便。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生命中的“贵人”,在关键时刻或危难之际能帮我们一把。贵人相助确实是我们成功的道路上宝贵的资源,他可以一下子打开我们机遇的天窗,让我们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直接进入成功的序列和境界;他可以大大缩短我们成功的时间,提升我们成功的速度,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 二、朋友之于我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那些再苦再痛的日子,因为有你们相伴而美好。人生道路很漫长,我也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他们,

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关系 来源

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关系来源:高雅的日志 还是那句老话,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进来就有很明确的想法了,自然可以把硕士论文作为博士论文的一个章节。如果想法不明确,中途再换一个题,也是很正常的。我现在做的题目和硕士时候的题目,在经验研究的层面上就完全不相关。硕士论文写的是中产阶级,现在写的是activists和intelligentsia;硕士论文写的是组织和事,现在写的是人和他们的网络。其实如果按照系里大多数人做论文的方法,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上海的业委会和业主运动,那么博士论文就应该比较中国三个城市的业委会和业主运动。然后分析一下这三个城市的背景,找出几个相关的变量,最后说因为这些这些都不同,所以最后什么什么表现出来也不同。但看了一下大家用的那些理论框架,莫不是国家与社会关系,或者参与式民主和公民社会,好像坐在家里拼拼弄弄就有结论了,觉得实在无趣。我也不想花好几年时间做研究,最后得出诸如“广泛参与的政治更民主”之类的结论(如果能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没准我还有兴趣做做)。所以最后还是没走“主流”的道路。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个人的选择。对我来说,研究最大的魅力在于非预期性的后果。就是说,很多东西是你之前预料不到的,通过理论上的思索,和田野调查的经历,一层一层往深处探寻,找一些让人惊讶的说法,最后回过神来发现还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已知的领域是漆黑的世界里被灯照亮的那一小块,我更喜欢做的是站在光明和黑暗的边界线上向外摸索,而不是站在已经有光明的地方通过整理和重复去完善我们已有的认知。我不是在做价值评判,说哪一种更好或者更高级。我说了这就是个人的选择,也跟个人的性格有关吧。读书学习到后来呢,就发现选择路径的过程也是在了解自己。总之没有什么必然的标准的,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说不定还有人会喜欢站到完全黑暗的地方去摸索。 系里总会强调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之间的联系,也会强调上课对于研究思路形成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有道理的,我们也得听。毕竟时间和资源都有限制,不是由着你到处听课,想想玩玩,慢慢积累。前五年的奖学金基本上都是无条件保证的,但是之前准备得越充分,后面的压力就越小,出现手忙脚乱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但你也不要因此就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觉得一定要在硕士论文阶段,甚至是设计硕士论文的阶段,就跳出来一个很宏大的、很有价值的、配得上博士论文名号的想法。你越是那样想,很有可能就越找不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了。事实上,我现在觉得,很多“宏大”的想法倒是从一些很细小很具体的问题里面来的,因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和管理里面的经验,往往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这些东西,你观察得越细致,描述得越贴切,就越能帮助你说出一些理论上的突破。这和那种为了“理论创新”而找变量、凑机制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 理论和经验研究之间的有机连接,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磨合的。这个问题对社会学的学生来说总是特别麻烦,因为我们读的很多理论,尤其是在做学徒的初级阶段读的理论,和现在的经验研究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直接,很多时候那些理论只是为现在的经验研究设定了一些大的框架和背景罢了。你不能指望自己读了一本韦伯,或者斯密,就直接和他们对话,设计出一个经验研究的问题来。这起码不是美国的学术共同体里通行的做法。这个gap会长期存在。所以我的建议是,你设计这么小的一个研究,就先忘掉你现在读的那些大的理论和概念。就当这是一个和读理论不相关的、生活里的另一个任务。然后你再去找一个题。可以从你个人的兴趣出发,也可以翻翻近一两年来相关期刊上的研究,甚至跟老师聊聊,看看他们最近关心什么,要不要研究助理。随便怎样。但要找到一件具体的让你感兴趣的事,让你觉得有兴致来说一说的事。而不是“通过研究这件事能总结出什么理论”。找到这件事以后你就去网上查查相关的资料,看看这件事是否具有复杂性。如果两三句话说不清楚,或者和其他很多

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人际交往问题的探讨 摘要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人际交往问题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在各种困扰大学生生活的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理性分析原因,科学探究合理的方法,指导大学生更好地与人交往,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11)03-0062-02 Relationships with College Students on State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Du Juan, Chen Xiao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life, directly affecting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re the largest university campus life issues, troubled students in a variety of factors of life in a very prominent position. Interpersonal situ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problems, the reasons for

论文中的关系

论文中的关系 一、论文与教材关系 教材:一般规律研究成果 论文:具体课题研究成果 顾客行为研究 电信顾客行为研究 网络环境下顾客行为研究 二、论文中宏观与微观关系 《孙子兵法》------宏观研究,适宜古今中外 《论持久战》------中观研究,适宜特定时间、地点《台儿庄作战计划》-----微观研究,适宜一次性使用三、论文中理论与实践关系 《论绿色营销》 《重庆电信营销策略研究》 四、论文与调查报告关系 报纸: 调查报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侧重事件真相研究。 论文: 现状,优劣,问题,原因,对策、趋势。 侧重问题提出及规律性研究。

五、论文中理论色彩与方法、应用技巧关系 二者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理论研究: 宏观性、全面性、规律性、事件本质的归纳。 如:影响制定价格的因素分析 方法、技巧研究: 微观性、短期性、局部性经验总结。 如重庆3G业务价格制定技巧 六、论文中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关系 理论价值: 原则、规律、特征、趋势、方向、对策、模式。 追求长期效益。 实用价值: 解决具体问题方案、思路、短期效益。 策划学:概念研究、规律、要素、趋势研究。 理论价值: 绿色营销 虚拟经济 网络电信整合营销 实践价值: 神州行品牌策划方案:时间、地点、应用 条件研究、应用方案研究。

学术刊物注重的,不是文章的实用性,而是“模式性”,或者叫“学术八股文”的风格。 注重论点提出,概念争论。如相对论,虚拟财产。 对于大学生毕业论文来说,如果纯粹按照“学术八股文”的方式来写作,很可能被认为是一篇好的论文,但是,如果论文和实践过于脱节,那么论文也就只能是应付毕业了,对自己将来的实际工作可能没有太大价值。 报纸:调查报告类 学术期刊:归纳性质,争议性质。 七、论文中有用与无用关系 研究高层次与低层次关系 驾校培训 汽车设计研究:空气动力学 厨师培训 营养师专业:蛋白质

人际关系的论文

人际关系的论文 上大学除了学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因此,青年期的大学生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许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 实际上在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需要的矛盾,我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或方法来缓解或解除这些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和增进接纳自己的意识,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从而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要改善人际关系,就必须明确人际关系的原则。从心理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就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能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据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同他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别,但他们在交往中却都刻意追求平等,强者不愿被迎合,弱者不愿被鄙视。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善大,莫过于诚”,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要学会帮助别人。心理学家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 大学生必须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由于我们最初获得的信息及由此信息形成的第一印象在总的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更大,然而我们在

亲密关系.论文

河南科技大学 课程论文 题目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姓名 学号121425050107 院系专业国际教育学院工商1班 2014年5月20日

The importa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Cui Chao 670100366@https://www.360docs.net/doc/4f6998362.htm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role of attracting and clos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relationship as a starting point, with sever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ctivity. Thus, the article furth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loving others, loving others will encounter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 Keywords—cultural difference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pproach to love 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崔超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洛阳471003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吸引和亲密的作用。亲密关系贯穿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是我们对人生体验的核心所在。文章从概念关系作为切入点,联系影响关系的几个因素,进而探讨了亲密关系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由此,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的重要性、将会遇到的问题和正确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文化差异亲密关系经营爱情 1引言 人与人之间最终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开天辟地以后,就存在着吸引——男性和女性间的吸引,我们应该为自己得以来到世间而对它心存感激。亚里士多德将人称为“社会性动物”。确实,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的关系的需要。 2社会中的自我 在我们的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这种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度。人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并不能总是对事情做出冷静的判断。当亲密关系,比如婚姻关系中出现问题时,个体通常会把责任更多的推在配偶身上。可当在工作、家庭甚至游戏中的情况好转时,个体却往往会认为自己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威尔逊(1985,2002)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截然不同。理性的解释可能会因此而忽略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威尔逊及同事认为,这说明我们有双重态度系统。我们关于人或事的自动的内隐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有趣的缺陷。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行动。这些控制我们

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关系.doc

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关系 2020年4月

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关系本文关键词:综述,文献,关系,论文 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关系本文简介:文献综述与论文的区别与联系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是指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 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关系本文内容: 文献综述与论文的区别与联系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是指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 论文 论文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通过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理论、观点与现实问题结合分析,发现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

C类关系分析毕业论文

C++类关系分析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 课题背景 (1) 1.2 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1) 1.3 国外的研究现状 (1) 1.4 难点、核心问题 (2) 第2章需求分析 (3) 2.1 主要任务 (3) 2.2 功能需求 (3) 2.3 性能需求 (4) 2.4 需要的技术 (4) 第3章相关知识 (5) 3.1 程序设计语言 (6) 3.1.1 C、C++语言 (6) 3.1.2 Lex & Yacc (6) 3.1.3 Dot图形编程语言 (7) 3.2 C++的类之间关系 (9) 第4章系统设计 (9) 4.1 环境和工具 (11) 4.1.1 Flex (11) 4.1.2 Bison (11) 4.1.3 Graphviz & Dot (12) 4.1.4 GNU套件 (13) 4.2 流程图 (14) 4.3 模块和设计 (15) 4.3.1 C++解析器模块 (15)

4.3.2 图像生成模块 (16) 第5章C++的解析 (16) 5.1 C++语法的特点 (17) 5.1.1 命名(names) (17) 5.1.2 声明符、声明、和类型 (18) 5.2 歧义文法的解析 (19) 5.2.1 逆歧义解析(parsing against an ambiguity) (19) 5.2.2 无歧义解析(多遍遍历) (20) 5.3 回溯搜索 (21) 5.3.1 Yacc中的线性搜索 (21) 5.3.2 Yacc中的二叉树搜索 (23) 第6章抽象语法树(AST)的生成 (27) 6.1 抽象语法树(AST)的结构 (27) 6.2 AST的生成算法描述 (28) 第7章AST转换成Dot (33) 7.1 算法 (33) 7.2 实现的功能 (35) 第8章系统测试 (36) 8.1 测试工具 (37) 8.2 测试用例 (38) 8.3 功能性 (43) 8.4 可靠性 (43) 第9章结论 (44) 9.1 已经完成的工作 (44) 9.2 需要改进的工作 (44)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6) 附录 (47) 外文资料原文 (50) 外文资料译文 (60)

相关性研究论文

相关性研究 相关性研究即流行病学的生态学研究 相关性研究 概念:探索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探索是否存在关系的研究。同描述性研究相同点是没有任何人为的施加因素,差异是相关性研究要有比较明确的几个变量,以便回答所变量间是否有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如:了解结核病人的信息支持水平和自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适用范围:1.分析某种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的关系,查找相关线索; 2.为疾病监测提供依据 相关性研究包括比较研究和趋势研究 1)生态比较研究(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 指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了解这些人群中暴露因素的频率或水平,并与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作对比分析,从而为病因探索提供线索.生态比较研究也可应用于评价社会设施、人群干预以及在政策、法令的实施等方面的效果。 生态比较研究中最为简单的方法是观察不同人群或地区某种疾病的分布,然后根据疾病分布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这种研究不需要暴露情况的资料,也不需要复杂的资料分析方法。 如描述胃癌在全国各地区的分布,得到沿海地区的胃癌死亡率较其他地区高,从而提出沿海地区环境中如饮食结构等可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2)生态趋势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 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患病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同时也掌握这些人群中有某因素者占人口的百分数或比数及变动趋势; 如果疾病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动与人群中哪个因素的变动趋势相一致。该疾病与此因素有联系的可能性就大。 生态学趋势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是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变和(或)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变化的关系,了解其变动趋势;通过比较暴露水平变化前后疾病频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某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

亲子关系研究 论文

本论文为参加云南师大附小2008年“小博士”论文评审而提交 2008.11 承诺书 我们自愿参与云南师大附小2008年“小博士”论文评审活动。我,和我的家长、指导教师、以及合作者共同承诺: 我们完全明白,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评审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资料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评审规则,以保证评审活动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评审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参评论文标题: 云师大附小金牛校区六三班学生亲子合作情况与学习生活能力相关调查研究及其启示 第一作者:[校区金牛][班级六年级3 班]【名字龚千容】 第一作者联系方式:【邮箱:kelukeshan@https://www.360docs.net/doc/4f6998362.html,】;[联系电话:6750979] 指导教师情况: 姓名:【名字黄蜀昆】 单位:[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 姓名:【名字龚学艺】 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云师大附小金牛校区六三班学生亲子合作情况与学习生活能力相关调查研究及其启示 关键字: 亲子合作;亲子关系;能力;调查研究 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对孩子成长问题的日渐关注,社会上出现了“亲子活动”、“亲子合作”这样的词汇,但是,关于亲子活动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很少有关于青少年的。本文从对云南师大附小金牛校区六(3)班学生亲子合作情况及亲子关系的调查入手,通过对一定范围的亲子合作、亲子关系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了关于亲子合作、亲子关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亲子合作项目与促进亲子关系并提高能力的方法。 正文: 亲子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家庭中长者对孩子的单向教育,父母具有威严的、居高临下的、不可拂逆与不可违拗的地位。而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则亲切、温和得多,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在父母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它可以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父母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成长问题。社会上频繁出现“亲子活动”、“亲子合作”这样的说法,但是,关于亲子活动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很少有关于青少年的。本文从对云南师大附小金牛校区六(3)班学生关于亲子合作及亲子关系的调查分析入手,通过研究一定范围的亲子问题,获得关于亲子合作、亲子关系与青少年能力提高的一些启示。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撰写论文的需要,我共设计了两份调查表(调查表明细见后)。这两份调查表(调查表明细见附件)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表一主要针对亲子合作问题进行调查,而表二则针对亲子关系的问题进行调查。全班有66名同学(除作者外)参与了调查,并填写了调查问卷。在对两份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时,我以实际需要按各同学的综合能力情况将他们分为了四类(一类为好、二类为良、三类为中、四类为较弱),以便日后分析,以下是数据统计情况。 表一分类统计情况: 一类同学: 二类同学:

论文(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终稿

毕业论文题目: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学校:成都电大龙泉分校 姓名:吕婧 专业:会计 层次:本科 班级:2012秋 学号:1251101253790 日期:2014.5

目录 写作提纲 (3) 【内容摘要】 (4) 【关键词】 (4) 一、关联交易含义 (5) 二、关联人的范围 (7) 三、关联交易的分类 (8) (一)公平、公正的关联交易与不公平、不公正的关联交易。 (9) (二)零星的关联交易、普通的关联交易与重大的关联交易。 (9) (三)第一类关联交易与第二类关联交易。 (10) (四)真实的关联交易与虚构的关联交易。 (10) 四、关联交易对公司的影响及对策 (10) (一)关联交易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 (10) (二)关联交易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影响 (10) (三)关联交易定价方式的影响 (11) 五、减少关联交易影响的对策 (11) (一)规范关联交易定价政策 (11) (二)通过资本运作,逐步减少现有可避免的关联交易 (12) (三)制止新的可以避免的关联交易产生 (12)

写作提纲 一、绪论 关联交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为存在,但它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却不相吻合。按市场经济原则,一切企业之间的交易都应该在市场竞争的原则下进行,而在关联交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存在各种各样的关联关系,有利益上的牵扯,交易并不是在完全公开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关联交易客观上可能给企业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 二、本论 1、关联交易的含义 2、关联人的范围 3、关联交易的分类 (1)公平、公正的关联交易与不公平、不公正的关联交易 (2)零星的关联交易、普通的关联交易与重大的关联交易 (3)第一类关联交易与第二类关联交易 (4)真实的关联交易与虚构的关联交易 4、关联交易对公司的影响及对策 (1)关联交易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 (2)关联交易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影响 (3)关联交易定价方式的影响 5、减少关联交易影响的对策 (1)规范关联交易定价政策 (2)通过资本运作,逐步减少现有可避免的关联交易 (3)制止新的可以避免的关联交易产生 三、结论 关联交易是在市场经济中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但是我们必须将其控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这一点对于上市公司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建立严格的市场秩序和监督机制就成为当前规范关联交易的重点。

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研究报告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研究 2014 年5月20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X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XX。 论文题目: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研究 作者单位:XX师X学院文学院 作者签名:(学号:9) 2014年5月20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现代汉语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研究的现状 (2) 二、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关系 (2) (一)单纯词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 (2) (二)合成词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 (3) 三、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研究的意义 (7) (一)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研究对词义猜测的影响 (7) (二)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研究对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9)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研究 摘要: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章以符淮青概括出来的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五种关系类型为依据,以分析单纯词、合成词的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论述,深入探索语素义与词义之间关系不对等产生的原因。最后论述了语素义和词义关系研究的意义,主要从对词义猜测的影响和对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目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语素义;词义;关系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ing of Morphemeand the LexicalMeaning Abstract:Therelationshipbetween the meaning of morpheme and lexical meaning isvery plicated,There are bothdistinctionsand connections.Based on the five kinds of relationship types between the morpheme meaning and the lexical meaning summarized by Fu Huaiqing,the essay makes discussion from analysi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xical meaning of single,pound words and the morpheme meaning,explores in depth the reasons for the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orpheme meaning and the lexical meaning.Finall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illustrates mainly from its impact on wordguessing as well as Chinese teaching、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everyone. Key words:the Meaning of Morpheme;the Lexical Meaning;Relationship Study 前言

音乐与诗歌关系研究论文

音乐与诗歌关系研究论文 一、音乐对《诗经》、《楚辞》文体形式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风》、《雅》、《颂》三大部分。关于《风》、《雅》、《颂》如何分类,现存的先秦文献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毛诗序》说:“《风》,风(讽)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显然,这是汉儒以政治教化的观点所进行的解释,并不符合《诗经》的本来面貌。孔子曾说过:“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以此,知《雅》、《颂》之名原本不是诗体的名称,而是音乐的名称。所以,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就重新指出《风》、《雅》、《颂》的音乐性质。他说:“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义。…… 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孔颖达的这一说法,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同。后人结合《诗经》本身的内容特点,大都认为《风》、《雅》、《颂》属于音乐分类,其中《风》属于地方之乐,《雅》属于朝廷之乐,《颂》属于宗庙之乐。《诗经》与音乐的关系,在此认识中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但是,由于人们只是把《风》、《雅》、《颂》看成是音乐上的分类,由于我们已经不可能重新耳闻目睹先秦古乐,所以,学者们在为此而感到遗憾的同时,并没有在《诗经》的文学形式与音乐的关系问题上做进一步思考,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重新来做。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音乐与《诗

经》的关系,并不仅仅表现在《风》、《雅》、《颂》的乐调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文学语言的形式方面。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不同的乐调,才会有《风》、《雅》、《颂》这三种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巨大差别。 音乐对《风》、《雅》、《颂》语言形式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章法上来看,《周颂》里的诗,几乎都以单章的形式岀现。而《雅》诗几乎都由多章构成,每一章的句子都很完整,而且每一章的篇幅都比较长。《风》诗虽然也由多章构成,但是大多数《风》诗的章节数都少于《雅》诗,每一章的篇幅也较《雅》诗要短。这种分章或不分章,每章句子有多有少的现象,显然都是由《风》、《雅》、《颂》这三种不同的音乐演唱体系决定的。再从文辞的角度来看,《周颂》里的诗句有相当数量都不整齐,词语也不够文雅,但是大多数却非常古奥。而雅诗的句子则非常整齐规范,词语也特别典雅,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象。《风》诗的句子参差错落,轻灵活泼,通俗又是其语言的基本风格。《风》、《雅》、《颂》在语言形式上的这种区别,音乐在里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有什么样的乐调,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礼记?乐记》云: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又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 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也。”孔颖达疏:“《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朱弦,练朱弦,练则声浊。越,瑟底孔也。画疏之,使声迟也。倡,发歌句也。三叹,三人从叹之也。” 由此可知,像《周颂?清庙》这样的诗之所以单章而又简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宗庙音乐本身所追求的风格就是简单、迟缓、凝重、肃穆。简单,就不须长诗来配乐;迟缓,对语言本身的节奏要求就不会过高;凝重,要求诗的语言不能华丽;肃穆,则要求在缓慢迟重的演唱中再加入深沉的感叹式的合唱。

人际关系论文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摘要: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寝室成员彼此之间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每天的情绪状态、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因此,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主要是综述了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各个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研究发现提出新的建议和解决措施,引导大学生建设良性发展的寝室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关系特点影响因素 一、引言 寝室人际关系就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各自的生存和发展为需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包括竞争、合作在内的各种相互作用关系(申艳婷,2008)。而这所有的关系都发生在狭窄的寝室里。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一天,除了在寝室睡觉的时间外,还有长达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呆在寝室,他们在寝室学习、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等,寝室是大学生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看,对大学生来说,社会是影响其成长的宏观环境,学校是中观环境,而主要的微观环境不是家庭而是学校里的寝室。从某种意义上说,寝室替代了班级而成为高校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寝室成员彼此之间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一天的情绪状态、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并且,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寝室人际关系是他们整个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大学期间的寝室人际关系还可能会延续到毕业之后,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社会支持的一部分。可见,大学的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据徐传新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状况是良好的,真正“独来独往”,处于孤立状态的只是极少数人,可见,总体而言,大学生宿舍关系呈良好的状态,但也有研究表明,其中隐藏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寝室冷暴力问题(赵红霞郭倩楠,2013),若不能及时良好的处理,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近两年来,发生的诸如复旦投毒事件,更加证明了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其危害是重大的。人际关系问题既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心理问题的重要表现,更是心理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寝室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因而,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表现,大都集中在寝室(许莉娅,2007)。 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了,本文旨在综述这个研究领域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现有研究所发现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各个因素。 二、呈现特点 前人在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中,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法来获取资料,然后运用spss软件,采用单变量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许莉娅,2007)。发现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寝室人际关系在总体上而言,是呈良性的发展状态,但也隐藏着许多的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善,将很容易愈演愈烈。这是因为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绝大部分人更懂得遵守公共的准则,善于运用人际交往技巧调节寝室关系,处理寝室矛盾。而总有极个别的同学会因为个人因素破坏寝室关系,其中缘由将在下文中具体分析。 2、寝室成员会因为兴趣爱好、个人追求、价值观等的相同或相异容易结成寝室小团体,小团体更有利于团体内部成员关系的促进,却不利于整个寝室的成员相互交流,寝室整体关系和谐发展。 3、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随着年级的变化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年级对大学生宿舍人际

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论文

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在概述前辈时贤对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对于此论题的研究总体上还处于缺乏系统性、开创性的状态,许多问题的论述或语焉不详,或简单比附。要突破这种状态,就要改变目前只关注二者成熟形态的比较研究,注意加强二者关系的发生研究,以为二者关系的研究提供早期形态的参照。并且要明确二者关系研究的目的在于开拓小说、戏曲研究的视界,为具体的小说研究和戏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参照系和观察点,从而使此关系研究具有文体学探讨的意义,而不是罗列一些异同现象材料,作表面化的比较。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研究;回顾;思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小说和戏曲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话本小说与戏曲的关系,它们同生共长,彼此依托;而且早期的艺人和“书会才人”对戏曲和小说同时染指,这不可避免地有题材的相互沿袭、手法技巧交叉使用的现象。虽然后来二者分踪发展,但它们在题材方面、叙述体制方面的相互关联仍很明显。对此现象的关注和探索伴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研究概述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最明显的表现在两方面:一

为故事题材的相互袭用;二是小说与戏曲间概念不清,如视《西厢记》为“曲本小说”,是小说中的韵文一类[1],而蒋瑞藻的《小说考证》兼及小说和戏曲。前人有关二者关系的疑问或论定多基于此,如明人胡应麟就疑惑: “传奇”之名,不知起自何代?陶宗仪谓唐为传奇,宋为戏诨,元为杂剧,非也。唐所谓“传奇”,自是小说书名,裴鉶所撰,……然中绝无歌曲乐府,若今所谓戏剧者,何得以“传奇”为唐名?[2] 明人称长篇南曲戏文为“传奇”,那么,这种戏曲形式何得以唐人小说书名作为文体称谓?这一疑惑也曾萦绕在王国维的脑中。他在《录曲余谈》中谈到元人陶宗仪所言“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时,案曰:“九成此说误也。唐之传奇非戏曲……”[3]他们俱对陶宗仪的这一列举线索持有异议。伴随着这些思索与议论,也就开始了对小说与戏曲关系的关注和考察。 早在元代就有人对杂剧开始镜考源流,追索根本,元末夏庭芝、陶宗仪即有言: 唐时有传奇,皆文人所编,犹野史也;但资谐笑耳。宋之戏文,乃有唱念,有诨。金则院本、杂剧合而为一。至我朝乃分院本、杂剧而为二。[4] 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犹宋戏曲之变,世传谓之杂剧。[5]

人际关系论文

中国人际关系特点的探究 [摘要] 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缘”;“人情”、“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这三个因素使中国人际关系呈现出封闭性、非理性等;而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呈现出特点功利性、复杂化、个性化;在网络信息的发展中,中国人际关系呈现虚拟化、和开放性等特点;以及在中国当代生活中,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人际关系。 [关键词]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当代人际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人际关系含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 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变化发展取决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1 (二)人际关系形成 人际关系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人际关系――平等自由是其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人际交往范围极其狭小,团结互助是原始氏族内部人际关系的主要表现,习俗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主要社会规范;奴隶社会的人际关系――极端不平等,虚伪、狡诈、欺骗、背信等不良风气出现;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维护人际间的等级关系,父子夫妻等家庭人际关系也表现为等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利己主义为核心,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际原则,一定范围内存在,而广大工人则少有自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经济、政治、生活上的平等。2 二、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特点 中国人真实的人际关系是由“缘”、“情”、“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只有把握了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认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质。由此,研究者提出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土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又各有自身的功能。三者构成了一个包含价值、心理和规范的系统。它们彼此的合一来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天命观、;家族制度和以儒家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的合一。 (一)封闭性 最早对中国人际关系特点进行研究是社会学家费孝通(1948),他通过对20世纪初期中国农村的分析,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3他把中国人的交往模式看成是自我中心的模式。位于最中心位置的是家庭成员、近亲以及少数挚友,中国人在和远离中心的人进行交往时往往要以格局中心地带的人为中介。(如图所示)受中国传统乡土伦理思想影响,彼此之间人际关系体现更多的是血缘与地缘的关系。血缘关系中主要人际:母子(女)关系,父子(女)等等。血缘关系与婚姻关系结合从而有了家庭,家庭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与作用。中国人受血缘关系影响:敬重与崇拜祖先、血肉家情感的关系。但是血缘关系的圈子较小,人们人际交往过与封闭。地缘关系:邻里关系、老乡关系等等。在古代,人们出乡、出县、以致出国已经都是很频繁了,所以可能就会出现狭隘的地方观念、感情用事等 1人际关系心理学P2 2人际关系学P77 3社会心理学P14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