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联赏析及对联故事

合集下载

趣联赏析

趣联赏析

趣联赏析1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从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2刘贡父善属对。

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

刘对道:四诗风雅颂。

王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

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

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4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

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

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

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天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

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

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7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

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8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

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

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

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9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学趣对联巧对的故事

学趣对联巧对的故事

《学趣对联巧对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几个有趣的对联巧对的故事。

有一个小书生,他特别聪明。

有一天,他的老师出了一个上联:“独角兽”。

小书生想了想,对出了“比目鱼”。

老师直夸他对得好,因为“独”不是数字,却有“一”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字,却有“二”的意思,是不是很巧妙呀?还有一次,一个村子里过年,大家想写一副对联。

有人出了上联“福无双至今日至”,大家都想不出下联。

这时候,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说:“祸不单行昨夜行”。

大家都惊呆了,觉得这个小朋友太厉害了!小朋友们,对联是不是很有趣呢?《学趣对联巧对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来听听对联巧对的事儿。

从前呀,有两个小朋友在比赛对对联。

一个小朋友出了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另一个小朋友想了一会儿,对出了“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大家都拍手叫好。

还有呢,有个老爷爷过生日,有人写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一个聪明的叔叔对出了“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原来呀,花甲是六十岁,两个花甲就是一百二十岁,再加上三七二十一岁,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

古稀是七十岁,两个古稀就是一百四十岁,再多一岁就是一百四十一岁。

是不是很有意思?小朋友,你想不想试试对对联呀?《学趣对联巧对的故事》小朋友们,我来讲讲对联巧对的故事啦。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看到花园里的花开得很漂亮,就出了个上联“红花不香,香花不红,玫瑰花又香又红”。

他的小伙伴想了半天,对出了“响屁不臭,臭屁不响,连环屁又臭又响”。

虽然有点调皮,但是大家都笑得很开心。

又有一次,一家人在中秋节赏月,爸爸出了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孩子马上对出“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家人都觉得这个中秋过得特别有意思。

小朋友们,对联巧对好玩吧?。

有趣的对联故事(通用6篇)

有趣的对联故事(通用6篇)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趣的对联故事(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对联吧,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对联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对联故事(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趣的对联故事篇1(1)诸葛亮一生数字对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

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

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绝对”逢生,传为佳话。

(2)杨贵妃妙对唐明皇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坐”拆成两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符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

(3)谢觉哉撰联嘲绅士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

1905年7月,在湖南宁乡县为山区肖家湾这个僻静小村里,人们奔走相告:“谢焕南中秀才了!”谢焕南是谢觉哉青少年时代的名字。

他自幼学习勤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21岁时,他承父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末一科的秀才。

谢觉哉的父亲很自豪,他决定办几桌酒席庆贺。

这一天谢家热闹非常,道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也来了一些绅士。

父亲忙叫谢觉哉出来陪客。

但是寻遍屋里屋外,连他的人影都不见。

这时,一位绅士发现收礼的地方贴了一副对联,忙叫道:“你们快来看对子!”大家跑去一看,原来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妙趣横生的趣联故事(六)

妙趣横生的趣联故事(六)

妙趣横生的趣联故事(六)妙趣横生的趣联故事(六)(2010-04-10 15:22:59)趣联故事(106)李自成联惊知府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陕西米脂县李继寨人。

那时朝廷无道,官绅横征暴敛,弄得百姓民不聊生。

李自成一家更是穷得丁当响,经常挨饿受冻,饱尝人间疾苦。

李自成的父亲是个明白人,宁肯一家人吃糠咽菜,也要儿子读书识字,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这一年,村里关帝庙来了个秀才坐馆收徒,他爹就叫儿子上学去了。

穷人家的孩子肯吃苦,李自成上学比谁都用心,天资又聪明,所以学业日进。

老秀才十分喜欢,教得很尽心。

没多久,他便学会了对对子,不仅合辙押韵,对仗工整,而且对出句来非同一般,使人瞠目结舌。

有一天,老秀才出了一个上联: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李自成略一思索,对了句:天昏地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老秀才听了,异常兴奋,逢人就夸李自成是他教出来的好学生,日后必然有所作为,前途无量。

当地知府冯驯,是个颇有才华的人,本是官宦后代,年轻轻的就升任知府。

那日他下乡办案,中途遇雨,避雨来到关帝庙。

见是个学堂,就走了进去。

言谈之间,听老秀才夸奖李自成,便想当场考他一番。

他唤来李自成,装腔作势,傲慢地以自己为题,出了一句上联: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李自成一听,不假思索地对道: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之宰。

冯驯闻句,不由大吃一惊,但他不甘心,继续出题道:龙门三级浪;李自成对道:平地一声雷。

这时候,冯知府原先以“五马诸侯”自居的高傲气焰,顿时烟消云散,荡然无存,舌头伸出老半天,也没有缩回来。

他对老秀才感慨地说:“此子才华过人,出语不凡。

将来出山,我辈望尘莫及。

”趣联故事(107)凌濛初五十中举传说凌濛初五十多岁才中举人,为了这点功名,还差点送了老命。

这一年冬天,凌濛初上京赶考,信心十足,可偏偏遇上个贪财的考官。

凌濛初没有送礼,又一次名落孙山。

凌濛初又气又恨,要找考官说理。

半路上下起了雪,凌濛初见路边有个破草帽,就戴在头上挡雪。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哪些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哪些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哪些有趣的对联故事1,纪晓岚讽对石先生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

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

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2,哑联兴味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老地主袭改旧楹联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

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

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

最有趣的19则对联趣闻故事

最有趣的19则对联趣闻故事

最有趣的19 则对联趣闻故事古往今来,对联不仅在民间流传广泛,也一直备受文人推崇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以下10 则最有趣对联,不仅立意精巧,还令人忍俊不止。

王羲之巧防小偷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张贴都被贼偷走。

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偷春联的人一看,都摇头而去。

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贵妃妙对唐明皇一日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机敏伶俐,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唐明皇的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 坐”拆成两个“人”和一个“土”。

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 明”字拆成“ 日”和“ 月”,又采用暗喻手法,将皇上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聪慧机敏尽显无遗。

李白对句戏权臣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才华,总想奚落他一番。

一天,杨国忠约李白去对三步句。

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则暗指李白。

李白微微一笑:“请大人起步,三步之内对不上,算我输。

” 不想杨国忠刚想抬腿,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对得刚刚好。

杨国忠刚抬脚就被讥讽“畜生出蹄”,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秀才巧改进士联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仗着有财有势欺负百姓。

进士的儿子也花钱买了进士,为了炫耀,老进士在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有个穷秀才,因无钱送礼,年年落榜。

见了这副对联,计上心头。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一大堆看热闹的百姓,无不拍手叫绝。

进士老爷打开大门一看,立马昏倒在台阶上。

原来对联被秀才改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唐伯虎戏弄商人苏州有个商人请求唐伯虎为自己题写一幅对联,唐伯虎多番推辞,无奈经受不住纠缠,大笔一挥写下: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专题 趣联趣诗欣赏

专题 趣联趣诗欣赏

两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
上联合“坐”字,下联合“明”字。
(四)回文倒顺联

对联中的上联可以倒读成下联,或者上、 下联同时倒读成一副新的对联, 且文句通 顺,意思完整,或称「倒顺对联」。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雪映梅花梅映雪 莺宜柳絮柳宜莺

其他较知名的叠字复字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纪晓岚对
乾隆皇帝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三)拆字合字联

拆字与合字联是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或 把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 当然,有一些也含有分析字的成份,蕴含 某种微 妙的思想内容。
(一)同旁部首联

偏旁,或称同旁,指的是汉字字形中相同 的偏旁部首。利用汉字的偏旁为构思方法, 以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成联,叫做偏旁法。 同旁组合千姿百态。有的利用相同偏旁, 有的在对仗处使用一个偏旁,以表达一个 完整的内容。这类对联的难点和妙处在于 串组的自然合理,一旦生硬牵强,便索然 无味。利用偏旁法做联,大致有四种情况:

山海关孟姜女庙有一副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对联上下联中都各有一个字重复出现了七次,但它
字同音不同,义也不一样 上联读: Hǎishuǐcháo zhāozhāocháo zhāocháozhāoluò;意思 是海水涨潮,时时都在涨潮,时时也在落潮,涨落不停。 下联读: Fúyúnzhǎng chángchángzhǎng chángzhǎngchángxiā o。意思是浮云也在不停的变化。此联寓意世事变化无穷, 沧海桑田。 另外还有一种读法: haishuizhaozhaochao zhaochaozhaozhaoluo Fuyunchangchangzhang changzhangchangchangxiao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上联:举臂试天高;下联:俯身探地厚。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非常有趣的故事,欢迎阅读。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1.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白天没吊事下联夜里吊没事横批无比痛苦2.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到:上联:不论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接受;下联:且看干进湿出,只论深浅要钱。

横批:好色者来。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

除夕夜,这位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者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4.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

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

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5.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

大年三十晚上,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

”两个儿子点头称是。

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今年好!”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

”二儿子接着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

邻居们来拜年。

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6.曾经在铁路施工队一线施工,一年春节将至,因抢进度,保工期,故施工队决定节日加班,突击生产。

寒风瑟瑟,草木枯黄,万物萧条,虽然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可施工驻地却冷冷清清,少了些气氛,缺了点年味。

恰巧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某校老师利用严谨、公正的对联幽他人一默的故事,深受启发,于是在自己所住的电、钳、车、焊等工种繁多的综合班门上草书对联一幅:上联:架银线送光明点点焊焊下联:精心车细工琢敲敲打打横批:样样精通此联一贴出,顿觉简陋的施工板房生动了不少,多了些喜庆的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联赏析及对联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墓联
赏析:岳飞的墓在西湖湖畔,墓的旁边就有一对用白铁铸成的秦桧夫妇的塑像。

因为岳飞是忠臣,所以诗人说青山是幸运的,因为它埋着忠臣的尸骨。

秦桧夫妇是大奸臣,所以遭世人唾骂,但是铸像的白铁是无辜的。

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忠臣的敬重、对奸臣的憎恶。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联
赏析:此联一妙在一语双关,“毫末”字面意为“发梢”(扣“理发”),暗含意为“微小、不值一提”,“顶上”字面意为“头顶”,暗含意为“最好”;二妙在先抑后扬,
“毫末技艺”意在抑,“顶上功夫”,意在扬。

自古未闻尿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讽趣联
赏析:这是民国时期的一副讽刺苛捐杂税的对联。

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这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题《青藤书屋图》联。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官,必定有我!
——师出,郭沫若对,人小志气大。

讲述: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到先生告状,先生斥责学生,但没有人承认。

先生说,我出个上联,谁能对出下联,就可以免罚。

先生出联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于是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
——某人出,郑板桥对。

气魄宏大。

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歇后联
赏析:此联借用了歇后语的形式,比喻也巧妙诙谐。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赏析:此联难度极大,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对出来的。

为什么呢?因为“三”,下联对应位置就不可能对“三”(这是对来的最起码要求),那如果对“三”以外的任何数字,那后面罗列的项目就不会是三项,那么,上下联的字数就不一样多了。

妙就妙在诗经又称“四诗”,诗经又刚好可分为“风、雅(“雅”又分为“大雅”“小雅”)、颂”三部分。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赏析:这是解放前某人的一副对联,上下联意谓:缺衣少食;横批:没有东西。

非常含蓄,且寓意深刻。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头,年年年底接年头。

——叠字联
于谦(7岁)的故事:
老师出:手攀屋柱团团转:
于谦对:脚踏楼梯步步高。

师出:三跳跳落地;
谦对:一飞飞上天。

师出:子坐父立,礼乎?
谦对:嫂溺叔援,权也。

注:《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权也。

”权,变通。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无不低头屈膝;
世间贞女节妇,进来纷纷解带宽裙。

——某公厕对联
小结:
对联,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
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想必对对联这种艺术形式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继续搜集和研究,也可以自己试着拟写对联。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