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旅游风景区旅游开发工程环评报告书

1 总则1.1 任务由来酒埠江风景区(含酒仙湖、白龙洞、太阳山、天蓬岩、孟子山五个景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东部、处于湘赣交界地带,景区面积150.76km2,紧邻湘中经济带,是通往名胜区炎帝陵(120 km)、井岗山(180 km)的中转通道,西距南岳衡山仅120 km,距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城市不到200 km(其地理位置见附图1),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酒埠江风景区景观丰富、类型齐全,不仅有旖旎的水库、神奇的山石、幽深的峡谷,迷人的田园、神秘的溶洞、奇异的动植物等自然风光,而且有悠久的寺庙和光辉的革命历史等人文景观。
早在宋代,攸县籍太学博士彭士益向宋徽宗(1102~1110)介绍攸县风土时,就曾用“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佳句对该地的自然美景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该风景区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支柱产业。
攸县人民政府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更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特委托中南林学院进行了该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并于2001年12月成立了县旅游局。
为了贯彻“保护第一、科学开发”的指导思想,保护大自然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特殊的自然地质地貌、景观生态得到有效保护,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开发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作出科学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和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攸县旅游局于2002年1月委托株洲市环境保护研究院承担酒埠江风景区旅游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2 编制依据1.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濒危动植物管理办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10)《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建设部[1987]第281号);(12)《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旅游业对环境影响调查报告

旅游业对环境影响调查报告1. 引言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对环境的一系列影响。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 水资源的消耗旅游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包括酒店、餐饮等设施以及游客的日常用水等。
许多旅游目的地的水资源供应已经出现供需矛盾,甚至出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2.2 自然景观的破坏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一些旅游景区不惜破坏自然景观,进行开发建设,导致了许多珍贵的生态环境和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破碎化。
2.3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人类活动,这直接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部分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开发过程中,砍伐、采石等活动破坏了原有的生物栖息地,使得一些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
3. 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3.1 大气污染旅游业带来的交通工具、酒店和旅游景区的排放物质,增加了大气污染的风险。
例如,旅游巴士、游船等大型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对周边空气质量有一定的污染影响。
3.2 垃圾和废水排放旅游景区的大量人流带来了大量的垃圾和废水排放。
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地区来说,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的问题是严峻的挑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4.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4.1 提高环境意识旅游从业者和游客应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
例如,酒店应推行节水、节电措施,游客应遵守旅游景区的相关规定,不随意破坏环境。
4.2 调整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采取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大压力。
例如,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推广低碳旅游方式。
4.3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景区和企业的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定和标准,确保旅游业的发展不对环境造成过大的破坏。
5. 结论旅游业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包括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1-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

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1-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2017年12月·福州目录1规划概述 (3)2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7)2.1自然资源及社会环境概况 (7)2.2生态系统现状 (8)2.3旅游资源现状 (10)2.4环境质量现状 (10)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12)3.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2)3.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3.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3.4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3.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3.6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3.7社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4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18)4.1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 (18)4.2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21)5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 (21)6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1)6.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6.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27)6.3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28)6.4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28)6.5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29)6.6声环境保护措施 (30)6.7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 (32)6.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风险防范措施 (32)7评价结论 (34)1规划概述1.规划范围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福州市连江县境内,毗邻连江县城,距城关约6km。
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11.31km2。
本次的规划范围:规划区范围西起塘坂水库坝址,东至朱步村,含潘渡乡的贵安、潘渡、朱步、陀市、溪利、东雁、仁山、坡西8个村的全部范围,以及敖江镇长汀村、江南乡连沙村的部分范围。
2.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1)发展定位以良好的温泉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便利的区位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成为以温泉休闲养生为基础,集旅游度假、会议展览、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具有国际品质的温泉度假区。
(2)旅游定位“中国温泉之都”的王牌旅游目的地,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创建海峡旅游圈内第一个具有国际品质的温泉度假区。
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旨在全面了解该项目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
本报告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整体保护。
二、项目概况该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位于XXX市,占地面积XXX平方公里。
项目拟建设景区包括XXXX等,主要服务于游客的观光、休闲和文化体验需求。
该项目计划建设期为X年,建成后每年预计接待游客人数约为X万人次。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大气环境影响根据预测结果显示,项目建设及运营阶段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施工期间的扬尘、废气排放和交通引起的尾气排放。
为减少对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议在施工期间采取喷水、覆盖和道路湿润等措施,控制施工扬尘;在运营阶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
2. 水质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
主要包括建设阶段的土地平整、开挖和建筑工程对地表水造成的污染风险,以及运营阶段的生活污水和景区排放的废水。
为保护水质环境,建议在施工阶段加强污水治理和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污水不外排;在运营阶段实行景区内分区采取污水处理设施,保证废水的达标排放。
3. 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当地植被、动物栖息地和保护区的破坏。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议在施工期间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运营阶段,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和改善栖息地,推动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
四、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进行定期的扬尘监测,严格执行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 建设合理的交通道路网,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2. 水质环境保护措施:- 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并监测施工期间的水质变化;- 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加强对周边水体的监测和定期的水质评估。
风景名胜区建设环评报告书

风景名胜区建设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况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独特而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令人难忘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体验。
本报告书将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完整性。
二、项目背景1. 项目位置及规模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位于某省某市,地理坐标为XX°XX'XX" N,XX°XX'XX" E。
项目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包括山岳、河流、森林等众多自然景观。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提升当地旅游业发展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并为当地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
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保护当地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
三、环境影响评价1.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1)地质地形特征风景名胜区所处地质地形属于XX类型,地质构造稳定,无明显断层和地震活动。
(2)水体质量周边水体主要为河流和湖泊,水质良好,pH值、溶解氧含量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3)生态系统风景名胜区内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存在多种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2.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景区游客量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因此,需要做好游客流量管理,避免对当地社会秩序和基础设施造成负面影响。
(2)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名胜区周边存在多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遵守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
四、环境保护措施1. 水环境保护(1)合理规划污水排放口,并确保排放口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2)建设污水处理站,对项目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再利用,减少对周边水体的影响。
2. 生态环境保护(1)制定合理的旅游路线和游览区域,避免对敏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建立监测系统,定期对植物和动物群落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珍稀物种。
3. 噪声和空气污染控制(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芽山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芽山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环评报告宁武县芦芽山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1051号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概述 (1)1.总则 (5)1.1.编制依据 (5)1.2.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7)1.3.评价因子的识别和筛选 (8)1.4.评价等级的确定 (15)1.5.评价工作重点 (16)1.6.评价范围 (16)1.7.评价标准 (17)1.8.环境保护目标 (20)2.工程分析 (31)2.1.建设项目概况 (31)2.2.主要设备及公用工程 (39)2.3.施工方案简述 (43)2.4.施工期污染物产生源强及防治措施 (46)2.5.运营期污染物产生源强及污染防治措施 (51)2.6.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55)2.7.选址可行性分析 (57)2.8.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60)2.9.总量控制 (61)2.10.风险分析 (62)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3)3.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63)3.2.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78)3.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8)3.4.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8)3.5.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8)3.6.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78)3.7.小结 (86)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7)4.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87)4.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7)4.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8)4.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9)4.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92)4.6.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4)4.7.小结 (106)5.环保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07)5.1.施工期环保措施分析 (107)5.2.运营期环保措施分析 (110)5.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11)5.4.环境管理措施 (113)5.5.环境保护对策汇总 (113)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14)6.1.经济效益分析 (114)6.2.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15)6.3.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15)6.4.小结 (118)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19)7.1.环境管理 (119)7.2.环境监测计划 (126)7.3.环境管理和监测经费预算 (127)7.4.项目竣工验收一览表 (128)8.结论与建议 (130)8.1.项目概况 (130)8.2.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 (130)8.3.工程分析 (130)8.4.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132)8.5.环境管理与监测 (132)8.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2)8.7.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对策 (133)8.8.公众对本工程态度 (133)8.9.结论 (133)8.10.建议 (135)概述1、建设项目的特点宁武芦芽山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隶属于山西华青集团,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旅游接待、零售旅游纪念品、景观修缮等,为“山西旅游十大品牌企业”、“旅游发展先进单位”。
XX汤沟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项目

汤沟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目录建设项目简况........................................................项目背景......................................................项目简况......................................................规划符合性分析................................................ 周围环境简况........................................................所在地环境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围................................................ 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环境保护目标..................................................污染防治措施.................................................. 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标准................................................. 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环评总结论.......................................................... 公众意见............................................................征求公众意见的围和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联系方式............................................................1建设项目简况1.1项目背景汤沟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项目(一期)是由汤沟国际温泉旅游度假投资新建的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胡堡村,项目所在的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自然风光优美宜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尚待开发的巨大自然资源。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眉山市仁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项目名称: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景区道路、步行道、自行车游道)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盖章):仁寿县天府水乡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编制日期:2017年12月仁寿县天府水乡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景区道路、步行道、自行车游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专家审查意见修改清单序号专家意见修改情况1细化外环境关系介绍,补充施工场地、临时堆场位置,明确与周边敏感保护目标的距离、方位等并图示;明确项目与黑龙滩风景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位置关系,结合有关风景区规范要求,完善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补充道路周边土地利用现状介绍,完善生态现状调查,明确有无珍稀动、植物分析等。
细化了外环境关系介绍,补充并图示了施工场地和临时堆场位置,并明确了周边无敏感保护目标,见P32~33和附图4;明确了本项目不在黑龙滩风景区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内,据此完善了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见P5及附图7;补充了道路周边土地利用现状介绍,完善生态现状调查,明确有无珍稀动、植物分析等,见P31~32。
2补充施工组织方案、路基施工方式、施工时间等介绍,强化施工期扬尘、噪声工程减缓措施,避免对敏感点造成影响。
完善土石方平衡。
完善周边水系(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补充施工组织方案、路基施工方式、施工时间等介绍,见P36~37;强化施工期扬尘、噪声工程减缓措施,避免对敏感点造成影响,见P P40~42及P49~51。
完善了土石方平衡,见22~24。
完善周边水体黑龙滩的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见P30。
3完善车速预测参数,在类比同类道路基础上,核实交通噪声预测结果,明确对敏感点(光相中学、卫生院及场镇居民等)的影响结论,完善禁鸣标示等要求。
完善车速预测参数,类比同类道路核实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见P65;明确对敏感点(光相中学、卫生院及场镇居民等)的影响结论,见P69;完善了禁鸣标示等要求,见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