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练习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课时作业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Ⅰ 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B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C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D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答案 D解析 A 项“取”通“娶”,娶妻。
B 项“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C 项“傍”通“旁”,旁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C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D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答案 C解析 A 项古义:在一起过日子。
今义:在一起工作。
B 项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D 项古义:安排,处理。
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相见.常日稀儿童相见.不相识B.⎩⎪⎨⎪⎧ 始适.还家门源殊派异,无所适.从C.⎩⎪⎨⎪⎧ 谢.家来贵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 叶叶相.交通洛阳亲友如相.问答案 A解析 A 项均为动词,见面。
B 项动词,出嫁/动词,往,到。
C 项动词,辞别/动词,谢罪。
D 项副词,互相/副词,偏指一方。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答案 D解析 A 、B 、C 三项均为偏义复词。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孔雀东南..飞 B .手巾..掩口啼 C .足以荣.汝身 D .卿当日.胜贵 答案 C解析 C 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A 、B 、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向东南;用手巾;一天天地。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仲卿母所遣A .自缢于庭树B .渐见愁煎迫C .何言复来还D .老姥岂敢言 答案 B解析 B 项和例句均为被动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

《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一、填空1.《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卷一,原题为《》。
它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并称为“”。
2.“乐府”是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或简称“”,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诗体3.足下蹑丝履,。
,。
,。
,。
4.君当作磐石,,,。
5.举手长劳劳,。
6.磐石方且厚,;,。
7.生人作死别,?,!二、文言字词积累1、难字注音(给加点的字注音)(1)十五弹箜篌..()(2)便可白公姥.( ) (3)自名秦罗敷.( )(4)槌.床便大怒( ) (5)伶俜..自生光( )..萦苦辛( ) (6)威蕤(7)留待做遗.施()(8)纤纤..作细步()(9)君当作磐.石( )(10)阿母大拊.掌( ) (11)便.言多令才( ) (12)踯躅..青骢马( ) (13)青雀白鹄.舫( ) (14)否.泰如天地( ) (15)赍.钱三百万( ) 2.重点字词(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 时人伤.之 (2) 不图.子自归(3) 十六诵.诗书 (4) 守节情不移.(5) 徒.留无所施 (6) 便可白.公姥(7) 堂上启.阿母 (8) 何意致.不厚(9) 会不相从许. (10) 再.拜还入户(11) 卿但.暂还家 (12) 不久当归还.(13) 谢.家来贵门 (14) 于今无会.因(15) 多谢.后世人 (16) 却.与小姑别(17) 君既若见.录 (18)便言多令.才(19) 府吏见.丁宁 (20) 始适.还家门(21) 寻.遣丞请还 (22) 否泰..如天地(23)赍.钱三百万(24)掩掩日欲暝.(25)因.求假暂归(26)卿当日.胜贵(27)渐见.愁煎迫(28)戒.之慎勿忘(29)不堪.母驱使(30)交广市.鲑珍(31)足以荣.汝身(32)渠.会永无缘(33)适.得府郡书(34)莫令事不举.3.古今异义词(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守节....情不移(2)汝岂得自由(3)可怜....体无比(4)妾不堪驱使(5)共事..二三年(6)勿复重纷纭..(7)自可断来信..适兄意..(8)处分(9)便利....此月中(10)蹑履相逢迎(11)感君区区....怀(12)叶叶相交通(13)多谢....后世人(14)承籍有宦官(15)本自无教训..(16)府吏再.拜还(17)不久当归还..作死别..(18)生人4.一次多义(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相:(1)相见常日稀(2)及时相遣归(3)儿已薄禄相(4)会不相从许(5)久久莫相忘(6)嬉戏莫相忘(7)誓天不相负(8)不得便相许(9)登即相许和(10)仰头相向鸣(11)还必相迎取(12)好自相扶将施:(1)徒留无所施(2)留待做遗施适:(1)始适还家门(2)处分适兄意(3)适得府君书为:(1)为仲卿母所遣(2)阿母为汝求(3)为诗云尔(4)非为织作迟(5)始尔未为久(6)慎勿为妇死(7)时时为安慰(8)自名为鸳鸯谢:(1)谢家来贵门(2)多谢后世人作:(1)何不作衣裳(2)故作不良计(3)君当作磐石见:(1)府吏见丁宁(2)慈父见背(3)君既若见录(4)渐见愁煎迫幸:(1)幸可广问讯(2)幸复得此妇(3)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故:(1)故作不良计(2)知是故人来(3)大人故闲迟(4)故谴来贵门5.词类活用(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孔雀东南飞(2)手巾掩口啼(3)卿当日胜贵(4)谢家事夫婿(5)交广市鲑珍(6)足以荣汝身6.通假字(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终老不复取(2)箱帘六七十(3)蒲苇纫如丝(4)府吏见丁宁(5)摧藏吗悲哀(6)合葬华山傍7.偏义复词(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便可白公姥(2)昼夜勤作息(3)我有亲父兄(4)勤心养公姥(5)逼迫兼弟兄(6)其日牛马嘶三、翻译句子。
(新课标)高中语文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训练落实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新课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孔雀东南飞(并序)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C.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D.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解析】B.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认识。
C.便利: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D.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答案】A二、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6.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了兴的手法;为全诗写下感情的基调,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
7.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采用了赋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
高中语文 重难点 第六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练习(含解

《孔雀东南飞》并序【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概括诗歌的内容☆☆☆☆重点2人物形象分析☆☆☆☆☆【重点详解】重点1:诗歌的内容概括【要点解读】诗歌的内容概括是诗歌试题中常见的题目,一般为概括景物的特征,概括所写的事件等,注意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或事件的主题进行概括【考向】概括诗歌的内容【例题】诗歌可分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解析】这是一道划分诗歌结构的题目,注意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注意抓住诗歌中一些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语。
【名师点睛】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进行分析,通过意象分析特征。
【对点练习】这首诗的许多地方注意了前后照应,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真实自然,整首诗的结构也显得非常紧凑。
哪些地方是前后照应的?重点2:人物形象分析【要点解读】人物形象分析是诗歌中常见的题目,一般为人物的类型,具有什么特征,回答时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探究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考向】人物形象分析【例题】探究文中的人物形象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同时,兰芝身上还有很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
诗前小序里说她“为仲卿母所遣”,而诗歌的一开头写她主动提出离开焦家。
当然,她不会无缘无故地让焦母将她“遣”回娘家,很可能是焦母长期的百般挑剔,让她认识到焦母根本不喜欢自己,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博得她的欢心,甚或是焦母近来脾气愈加坏,已经向兰芝暗示或明说她不愿再让她做儿媳妇。
可是,从诗歌一开头兰芝向焦仲卿提出请求的话语看来,完全是她不堪忍受焦母的无理指责而主动要求回娘家的口吻。
这是长期忍让、顺从后的爆发,她的话里有委屈、不满,又坚决有力,毫无伪饰。
后来焦母也对仲卿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虽然焦母对兰芝的评价不免是偏颇之词,但也透露出兰芝确实不是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
兰芝向焦母作别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高中语文 必修2 6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1. 下列加线词从词义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便可白公姥②贵贱情何薄③昼夜勤作息④会不相从许⑤仍更被驱遣⑥我有亲父兄⑦留待作遗施⑧逼迫兼弟兄⑨其日牛马嘶⑩否泰如天地A.①⑥⑧⑨/②③④⑤⑦⑩B.①②④⑥⑧⑨/③⑤⑦⑩C.①⑥⑧/②③④⑤⑦⑨⑩D.①③⑥⑧⑨/②④⑤⑦⑩二、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
更有当头的棒喝,______________,让你心生敬畏。
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______________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
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
山梁便是桥面,()。
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害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______________。
浩劫与创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______________的传说消费。
我的目光与之相撞,仿佛碰到了时光凌厉的刀锋上,那刀刃伤着了我的心,好疼。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B.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C.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如果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D.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振聋发聩千钧一发唾手可得穿凿附会B.醍醐灌顶千钧一发触手可及牵强附会C.醍醐灌顶危在旦夕唾手可得牵强附会D.振聋发聩危在旦夕触手可及穿凿附会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脚下便是滔滔流水,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B.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滔滔流水便在脚下C.滔滔流水便在脚下,桥侧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万丈深渊D.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
高中语文第6课孔雀东南飞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1.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终老不复取②伏惟启阿母③箱帘六七十④摧藏马悲哀⑤幸复得此妇⑥泪落便如泻⑦蒲苇纫如丝⑧嬉戏莫相忘A.②③④⑧B.①③④⑦C.①⑤⑥⑦ D.②⑤⑥⑧答案:D解析:①取—娶;③帘—奁;④藏—脏;⑦纫—韧.2.下列各句中的“自"都指代“自己”的一项是( )A.进止敢自.专举动自.专由B.葳蕤自.生光自.名为鸳鸯C.自.君别我后我自.不驱卿D.本自.无教训自.名秦罗敷答案:A解析:B。
副词,自然/代词,相当于“其”;C。
介词,自从/副词,本来;D。
副词,本来/代词,相当于“其”。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既若见.录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B.渠.会永无缘渠:第二人称代词“你”。
C.我自不驱卿.卿: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D.妾.不堪驱使妾:旧时妇女自称。
答案:B解析:“渠”是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仍更被驱遣 B.汝是大家子C.为仲卿母所遣 D.渐见愁煎迫答案:B解析:B项是判断句。
A、C、D三项是被动句。
5.对下面句子中“书”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十六诵诗书.②视历复开书.③适得府君书.④人多以书.假余⑤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⑥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发A.①②同 B.③④同C.⑤⑥同 D.都不同答案:D解析:①书经;②历书;③书信;④书籍;⑤写;⑥文字。
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君尔妾亦然....嬉戏莫相忘B.共事..体无比..二三年可怜C.汝岂得自由..处分..适兄意D.叶叶相交通..不复全..千万答案:A解析:B项“共事”古义为“一起过日子”,“可怜”古义为“可爱”;C项“自由”古义为“自作主张”,“处分”古义为“处理”;D项“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千万"古义为“无论如何”。
以上这些词语的今义均发生了变化。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练习:2.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Word版含解析.docx

6孔雀东南飞并序达标训练·固双基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自缢.(yì)伶俜.(pínɡ)葳蕤..(wěiruǐ) 玳瑁..光(dàimào)B.遗.施(wèi) 赍.赏(jī)便.言(pián) 明月珰.(dānɡ)C.踯躅..(zhízhú) 摧藏.(cánɡ)鲑.珍(xié) 箜篌..吟(kōnɡhóu)D.磐.石(bān) 窈窕.(tiǎo)否.泰(pǐ) 日欲暝.(mínɡ)解析:A项,“俜”应读“pīnɡ”,“葳蕤”应读“wēiruí”;C项,“藏”应读“zànɡ”;D项,“磐”应读“pán”。
答案:B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白:告诉,禀告B.何意致.不厚致:招致、招来C.自可断来信.信:信札,书信D.作计何不量.量:思量、考虑解析:C项,信:使者,指媒人。
答案:C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①便言多令才令美好②莫令事不举令让B.①故作不良计故故意②大人故嫌迟故特地C.①幸可广问讯幸希望②幸复得此妇幸希望D.①徒留无所施施用②留待作遗施施施舍解析:B项,②仍旧。
C项,②幸而。
D项,②赠送,施与。
答案:A4.“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
对下列各句中“相”的用法的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及时相.遣归②会不相.从许③还必相.迎取④好自相.扶将⑤嬉戏莫相.忘⑥誓不相.隔卿⑦誓天不相.负⑧蹑履相.逢迎⑨怅然遥相.望⑩不得便相.许A.①⑤/②③⑥⑦⑩/④⑧⑨B.①③⑤/②④⑦⑩/⑥⑧⑨C.①⑤/②④⑥⑧⑩/③⑦⑨D.①②⑥/③⑦⑨/④⑤⑧⑩解析:①⑤第一人称代词,我/②③⑥⑦⑩第二人称代词,你/④⑧⑨第三人称代词,他(她)。
高中语文必修二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并序练习题

6 孔雀东南飞并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徘徊./脚踝.哽咽./咽.喉伶俜./聘.娶B.葳蕤./祥瑞.玳.瑁/逮.捕蒲.苇/公仆.C.窈.窕/杳.然娇.逸/骄.纵婀娜./挪.动D.踯躅./踌躇.梧.桐/醒悟.宝藏./心脏.解析:A项,分别读huái,yè/yān,pīng/pìn;B项,分别读ruí/ruì,d ài,pú;C项,分别读yǎo,jiāo,nuó;D项,分别读zhú/chú,wú/w ù,zàng。
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伶俜..萦苦辛伶俜:孤单的样子。
B.感君区区..怀区区:情意真挚。
C.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D.多谢..后世人多谢:多多致谢。
解析:D项,多谢:多多告诉。
答案:D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徒留无所施.(用) 大人故嫌迟.(起得晚)B.何意致.(招来)不厚卿但.(只是)暂还家C.红罗复.(又,加上)斗帐事事四五通.(遍)D.却.(但是)与小姑别逆.(预想)以煎我怀解析:A项,“迟”,慢;C项,“复”,双层;D项,“却”,退出来。
答案:B4.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为.仲卿母所遣②十七为.君妇③为.诗云尔④非为.织作迟⑤阿母为.汝求⑥始尔未为.久⑦慎勿为.妇死⑧君家妇难为.A.①⑦B.②③C.④⑥D.⑤⑧解析:①被,介词,读wéi;②做,成为,动词,读wéi;③作,写,动词,读wéi;④是,动词,读wéi;⑤替,给,介词,读wèi;⑥是,算是,动词,读wéi;⑦为了,介词,读wèi;⑧做,担任,动词,读wéi。
答案:C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因.求假暂归②于今无会因.B.①蹑履相.逢迎②怅然遥相.望C.①以.我应他人②足以.荣汝身D.①黄泉下相见.②渐见.愁煎迫解析:A项,①副词,于是、就;②名词,缘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遗.施()拊.掌()萦.绕()鲑.珍()缢.死()否.泰()公姥.()纨.素()答案:wèi fǔyínɡxiéyìpǐmǔwán2.辨形组词。
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婆婆(2)工作(3)兄长(4)兄长(5)母亲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孔雀东南飞》是____________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首____________诗。
选自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
它与北朝民歌____________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称为____________。
(2)乐府诗继承了____________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以____________言为主,为以后文人___________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答案:(1)乐府长篇叙事南徐陵《玉台新咏》《木兰辞》“乐府双璧”(2)《诗经》五五言诗5.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1)共事二三年,________________。
女行无偏斜,________________?(2)人贱物亦鄙,________________。
留待作遗施,________________。
(3)新妇初来时,________________。
今日被驱遣,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始尔未为久何意致不厚(2)不足迎后人于今无会因(3)小姑始扶床小姑如我长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为仲卿母所遣.县令遣.媒来B.莫令事不举.举.言谓新妇C.戒之慎.勿忘慎.勿违吾语D.多谢.后世人谢.家来贵门答案:C解析:A项,古代女子被丈夫赶回娘家;派。
B项,成全、完成;提出。
D项,告诫;辞别。
2.下列加点的“相”字不同类的一项是()A.相.见常日稀六合正相.应儿已薄禄相.B.及时相.遣归嬉戏莫相.忘久久莫相.忘C.誓天不相.负登即相.许和蹑履相.逢迎D.黄泉下相.见枝枝相.覆盖仰头相.向鸣答案:A解析:A项中“儿已薄禄相”的“相”是“相貌”的意思,另两个“相”表示“互相”。
B项和C项都是表示单向的“相”,可翻译为“对我或他……”。
D项都表示“互相”。
3.下列句子中的“令”字与例句中的“令”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便言多令.才A.莫令.事不举B.县令.遣媒来C.朝令.而夕改D.有此令.郎君答案:D解析:A项,让;B项,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C项,命令;D项,美好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C.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D.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答案:A解析:B项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认识。
C项便利: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D项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5.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答案:A解析:B项,“丁宁”通“叮咛”,C项,“帘”通“奁”,D项,“取”通“娶”。
6.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仍更被驱遣B.汝是大家子C.为仲卿母所遣D.渐见愁煎迫答案:B解析:B项为判断句。
A、C、D项都是被动句。
7.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初七及下九”中“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是妇女相聚的日子。
B.“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明”五个古时段的名称,按时间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明”、“人定”、“黄昏”。
C.“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D.“槌床便大怒”中“床”应是坐具,而不是卧具。
答案:B解析:顺序不当,应为“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
阅读下列诗句,然后完成后面各题。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8.“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是指____________时,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____时至____________时;“人定”指____________时,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____时至____________时。
答案:戌1921亥21239.对刘兰芝最后“举身赴清池”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兰芝已答应改嫁,并亲手制作嫁衣,因受仲卿“贺卿得高迁”的责怪和嘲讽,才下定一死的决心。
B.兰芝已同意了改嫁,由于被仲卿“吾独向黄泉”的话所感动,才下定“黄泉下相见”的决心。
C.兰芝被遣离开焦家时,就已经下定以死殉情的决心了。
D.亲兄逼嫁,难以违抗,已知“渠会永无缘”,毅然允婚,就下决心以死明志了。
答案:D解析:从诗中“作衣裳”时“默无声”、“掩口啼”、“泪如泻”等已暗示了“以死明志”的心理,不能理解为“已同意改嫁”,因此A、B两项错误;兰芝离开焦家时曾与仲卿相约“誓天不相负”“不久望君来”,因此C项错误。
10.对“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兰芝和仲卿的死,教育了焦母和刘兄,表示了他们有悔改之意。
B.这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嘲讽。
C.兰芝和仲卿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只有以死来抗争,才能有力地打击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
答案:B解析:A项不可能,C、D项太抬高。
11.对“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几句诗,应如何理解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讽。
12.《孔雀东南飞》被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假如刘兰芝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以自身的娇柔美丽与宿命相抗衡,像在沙漠里幻想绿洲一样找寻着美好的爱情,那清池中层层涟漪是漫漫长夜中的美丽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
“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绽放生与死,绽放爱与恨!让人们眼睁睁看着美丽的爱情在自己眼前轻轻地、轻轻地碎了。
这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2×12=24分)1.文学常识填空。
(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________”,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________,也是我国古乐府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________》被喻为“________”。
(2)“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专门掌管________的机构。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被后世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长篇叙事诗民歌木兰辞乐府双璧(2)音乐乐府诗乐府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葳蕤.() 伶俜.() 大拊.掌()哽咽.() 踯.躅() 日冥冥.()赍.钱() 婀.娜() 明月珰.()箜篌.() 玳瑁.() 流纨.素()答案:ruípīng fǔyèzhímíng jīēdāng hóu mào wán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白:告诉,禀告B.堂上启.阿母启:告诉,禀告C.却.与小姑别却:表转折,但是D.不堪.母驱使堪:胜任答案:C解析:却:动词,退出来。
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箱帘六七十B.郁郁登郡门C.徐徐更谓之D.徒留无所施答案:A解析:“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多谢....后世人B.叶叶相交通C.二情同依依..体无比..D.可怜答案:C解析:“依依”古今义都是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A项,“多谢”,古义:多多告诉。
今义:客套话,表示感谢。
B项,“交通”,古义:交相,通达。
今义:运输事业。
D项,“可怜”,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自名.为鸳鸯A.孔雀东南..于台阁..飞B.仕宦C.手巾..掩口啼D.卿当日.胜贵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做动词。
A、C、D三项均为名词做状语。
7.下列各句中的“相”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枝枝相.覆盖A.仰头相.向鸣B.嬉戏莫相.忘C.儿已薄禄相.D.及时相.遣归答案:A解析:A项与例句中的“相”,都是“互相”的意思。
B项,指“我”,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C项,相貌。
D项,指“我”,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B.我有亲父.兄.C.昼夜勤作息..如天地..D.否泰答案:D解析:“否泰”,这里指运气的好坏。
否,坏运气。
泰,好运气。
无偏指。
A项,“公姥”,公公和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B项,“父兄”,原意指父亲和哥哥,这里专指哥哥。
C项,“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工作。
9.下列各项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B.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C.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答案:D解析:A项,把手指比作削尖的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