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 文言句式 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 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 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只 有“舟”的意义,而没有 “楫”的意义) • 去来江口守空船(只有 “去”的意义,却没有“来” 的意义)
• 1、语义相近 • 今又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 园:种树的地方。 • 圃:种菜的地方。 • 2、语义相反、相对 •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 不宜异同。
②表对象(对、向;给,替) ③表目的(为,为了) ④表原因(因为) ⑤表时间(在,当) (3)助词
表疑问、感叹、反诘等(呢)
所 (1)助词 ①“所+动词” (……的) ②“为……所”(被……) (2)名词(处所) (3)表概数(大概) (4)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②表原因(……的原因)
以 (1)介词 ①表对象(把) ②表工具(拿、用) ③表身份(凭……身份) ④表原因(因、因为) ⑤表凭借(按照、凭借) ⑧表时间(在) (2)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
(而、又、而且、并且) ②表承接(而,或省去) ③表目的(来、用来、以致) ④表因果(……的原因) ⑤表修饰(而,或省去)
(3)副词(通“已”,已经) (4)动词(认为)
四、焉 (1)代词 ①第三人称(它) ②表疑问(什么)
(2)语气助词 ① (啊、呢、了) ②表停顿
(3)兼词(于是) (4)助词(然……的样子)
【双音节文言虚词】
1.不啻(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 2.比及(比至、逮至)(等到了) 3.得无(得亡、得微)(该不会、莫非、恐怕;能不) 4.而后(才、方才) 5.而况(何况) 6.而已(罢了) 7.否则(不然就) 8.何其(胡其、曷其、奚其)(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 ) 9.何况(表递进) 10.何如(若何)(怎么样、什么样) 11.几何(多久、多少” ) 12.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可以、可能) 13.奈何(怎么,怎么办) 14.且夫(再说) 15.若此(如此、这样)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PPT精品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PPT精品课件

• 1、掌握文言文倒装句的特点。
• 2、根据倒装句的特点能区分文言倒装句并进行翻 译。

一、宾语前置


二、定语后置

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句式特点: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35张PPT)
• ①忌不自信
“不自信”
•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之有”
•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 件(35 张PPT)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35张PPT)
• 孔子云:“何陋之有?”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什么实在意义。
• 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C)
• 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一、宾语前置 • 二、定语后置 • 三、状语后置 • 四、主谓倒置
•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 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不仁哉!梁惠王也。
• 巩固练习:
• (3)青,取之于 ,而青于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
•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从而师 之。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今译时一 般作状语。
• 例: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2)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3)具告以事。 • •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代词宾语。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文翻译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文翻译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翻译专项精练真题精练6篇,对话命题人优化练习9篇,掌握解题方法【真题精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2全国甲卷)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

”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

”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

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

”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使人绝齐。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

陈轸曰:“伐秦,非计也。

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

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

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真题精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2全国乙卷)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句式讲解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句式讲解

到高空。
(条件)
(假设)
2、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工作能力强,|所以大家一致推选
他当班长。
(递进)
(因果)
3、镇上的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不同,|也和她说
话,‖但是笑容却冷冷的。
(转折)
(转折)
(并列)
现代汉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 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1.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2.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3.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4. 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5.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6. 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洎牧以谗诛。 2、城之破也。 3、戍卒叫,函谷举。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5、王之蔽甚矣。
句式特点:没有标志,动词从意义上表被动。
被动句主要形式:
一、用“为”“为……所……”表被动。
二、用“于”“见”“见……于……”“被” 表被动。
三、动词在语境中含被动意义。
1、此天子气也。
观察句子,说说句式特点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此亡秦之续耳。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句式特点:(四)
用“此…… ”表示判断, 译为“这(是)……”
(1)荀卿,赵人。 (2)刘备天下枭雄。 (3)秦,虎狼之国。 (4)失其所与,不知。 (5)今臣亡国贱俘。 (6)臣本布衣。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4文言句式考点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14文言句式考点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2024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考点突破掌握五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教学目标辨别并掌握五种常用的文言句式教学重点五种常用的文言句式特征教学难点辨别并掌握五种常用的文言句式教学过程一考情考向文言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等。

文言句式在文言文阅读中不单独命题,多在文言翻译中考查。

因为其是文言文的特殊的语法形式,如果不能熟练掌握,会成为文言文阅读的障碍,直接的影响是译错句子,甚至会造成曲解文意,影响其他题目作答。

本节重点讲解不单独命题的文言句式的特点与翻译,以及翻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相关题目考查句式命题特点2023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翻译:(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奈何①句式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

②固定句新高考翻译:(1)禹曰:“吴汉可。

禹数与语,其人勇鸷何……乎全国Ⅱ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式考查数量不多,每句常有一个。

2022年重点考查“奈何”,意思是“怎么办”全国甲卷翻译:(1)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以待(成语有“翘首以待”“虚位以待”“拭目以待”等)全国乙卷翻译:(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奈……何二突破导航三方法突破把握文言句式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没有单独设题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而是将其隐含在文言文翻译题中。

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把握,是正确理解文意的关键一步。

1.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

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用作代词,很少用作判断词。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复习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复习
。 于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九》) 【参考译文】
于休烈不久调任工部侍郎、修撰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帝非常赞许他。 宰相李揆为人骄傲且嫉妒贤能,因为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齐列,嫉妒他,上奏折让 于休烈任国子祭酒,权且留在史馆修撰(史书)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恬然处之,丝 毫不介意。
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
古代有很多专用名词,如官名、地名、族名、书名、物名、制度名、年号、谥号、 帝号、时间等,还有天文、地理、科举、宗法、称谓、避讳等,同样可以作为断句的辅 助。平时注意熟悉和积累古代文化常识,一来可以帮助疏通文意,二来避免从中间误断。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 是儿E 爱我F 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答案] BDG [解析] “母异之”,意思是母亲对此感到惊异,B处应断开。“谓……曰”是一个固定结构, 意思是“对……说”,“曰”领起后文说话内容,主语是母亲,对象是族人,D处应断开。 “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两句完整,可联想课文中“劳苦而功劳如此”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等,判断“多”属于后句,G处应断开。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
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参考译文】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白天
(1)“以、于、为、则、而”如果用于句中起连接作用时,其前后一般不断开。 (2)“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 (3)“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 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但如 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 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文言文考点复习 理解文言特殊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文言文考点复习 理解文言特殊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
D项为一般句式。
3.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于以在后作补语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最常见的标志词是介词 “于”“以”“乎”,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况: (1)于+宾语,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乎+宾语,如:生乎吾前 (3)以+宾语,如:申之以孝悌之义 [特别注意] 翻译状语后置句时,一般要把介宾短语提到谓语动词 前,有的则不能提前,有的可提前可不提前,关键要看是否符合现代汉 语的表达习惯。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A项“度”前蒙后省略主语。 B项“军”后省略介词“于”。 C项“掭”后省略“之”。
2.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而衰,三( 鼓 )而竭。 ②将军战( 于 )河北,臣战(于 )河南。 ③竖子不足与( 之 )谋。 ④杀人如( 恐 )不能举,刑人如恐不( 能 )胜。 ⑤军中省略。有些文言句子的谓语动词后面直 接带了宾语,尤其是处所性宾语,这时就需要考虑宾语前面是否省略了 介词。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为动词,而“函陵”和 “氾南”均为处所名词,所以前面应该省略了介词“于”。
1.下列各句中,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沛公军霸上 C.掭以尖草
D项为被动句。
(二)省略句:主谓宾语加介词 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语、宾语、介词。 此外,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还有省略谓语。识别省略句的方法,主要有以 下两种: (1)“瞻前顾后”,看有无主语省略。所谓“瞻前顾后”,是指在理 解句意时要注意该句前后的语境,因为主语可能会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如《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 就承前省略了主语,补充出来,即“(蛇)黑质而白章”。这种情况在文 言文中非常普遍。
(1)下列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 固定句式 (1)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  固定句式 (1)

译: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 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难 道值得奇怪吗!
5.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 吗?”
•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 吗?
• 独不怜公子姊乎?
4、师不必贤于弟子。( D )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E )
6、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E )
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 手植也。 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闻姊 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 拔剑割肉,壹何壮也!(《汉书·东方 朔传》)
3、“……之谓也”、“其……之谓也”、 “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 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 译: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 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
五、表示揣度的固定句式
译: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 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 如太行、王屋何?
3、何……焉为。译为“有什么…… 呢?”。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 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墨子·公输》
命:教导、见教
焉为,两个字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
•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 传·襄公二十六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文言句式专题复习《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掌握的四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其他如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不作要求)。

这四类句式与固定句式是文言文翻译题中对有关句式的要求和采分点。

一、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判断句的类型:
(1)“……者,……也”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者,……”句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3)“……,……也”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4)无标志句刘备天下枭雄
(5)“为”字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是”字句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被动句的类型:
(1)“于”字句:谓语+于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见”字句:见+谓语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受”字句:受+谓语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为”字句:为+动词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5)“为……所”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6)“被”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无标志句而刘夙婴疾病
三、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动词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

其常见的类型有三种:
宾语前置句的类型:
(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用“之”或“是”为标志,强调宾语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唯利是图(成语)
四、省略句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略以及概括性省略等。

省略句主要有五种形式:省略句的类型:
(1)省略主语: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2)省略谓语: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省略宾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4)省略介词: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5)省略兼语:以相如功大,拜(其)为上卿
五、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熟练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翻译文言文非常有帮助。

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
(一)表示一般疑问的固定句式
句式标志翻译格式
(1)奈何,奈……何怎么办,把……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4)何所……所……的是什么
(5)如……何对(把)……怎么办
(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与……相比,谁更……
(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二)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
句式标志翻译格式
(1)何……哉(也) 怎么能……呢
(2)何……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3)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4)如之何……怎么能……呢
(5)岂(其)……哉(乎,耶,邪) 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6)庸……乎,安……哉(乎) 哪里……呢,怎么……呢
(7)不亦……乎不也是……吗
(8)……非……欤……不是……吗
(9)顾……哉难道……吗
(10)岂独……耶(乎、哉) 难道……吗
(三)表示感叹的固定句式
句式标志翻译格式
(1)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2)直……耳只不过……罢了
(3)惟……耳只是……罢了
(四)表示揣度的固定句式
句式标志翻译格式
(1)无乃……乎(与) 恐怕……吧,只怕……吧
(2)得无……耶,得无……乎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
吧,能……吗
(3)其……欤岂不是……么
(4)……庶几……与(欤) ……或许……吧
(五)表示选择的固定句式
句式标志翻译格式
(1)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