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史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已整理.doc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唐三彩:其釉彩有黄绿白赭篮等色,色彩协调,光泽灿烂,因其流动性强,在焙烧时任其下淌,每件艺术品的颜色都呈现高淡低浓,上浅下深的层次,几种颜色融合在一起,交相辉映,斑驳淋漓,形成一种天然绚烂的美的效果。

多为殉葬的冥器造型生动,富有神韵。

2:古画品录:著名的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写于粱代。

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

书中对魏晋27位画家进行评论,文章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即“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门画派:画史上的“吴门画派”是明代后期董其昌明确提出的,因核心人物沈周,文征明是江苏吴县(吴门)人故称“吴门派”主要人物还有唐寅,仇英。

其艺术风格主要继承宋元以来文人画传统,变元人的疏简放逸为文雅蕴藉,其画风以标士气,精笔墨,尚意趣为旨归,艺术上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风格,进而抒写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文人画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的代表,影响深远。

4:徐黄异体:实则为两种美学风格。

即黄筌,徐熙的花鸟艺术风格,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黄筌花鸟画题材多取决于宫廷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采用勾勒填色的画法,使画面形象准确生动,色彩丰富浓艳,笔致工整细腻。

徐熙的绘画题材多表现大自然的禽鸟,花竹,草虫蔬果。

其特点是“落墨为格”,整个画面以墨为主,色彩占次要地位,用质朴精谨的手法,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格调,创“野逸”风格,开水墨花鸟画之先河。

(两种美学风格的形成,是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接触的环境和事物不同,以至人生态度,思想意识也不尽相同的原故。

)5: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入窑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下烧制后,于橙红色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突图案的一种陶器。

其陶质细腻,表面有光泽,彩绘不会脱落,形成纹样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与美化的效果。

中国美术史整理资料

中国美术史整理资料

中国美术史考试整理资料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三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多人舞蹈纹彩陶盆)第二章先秦美术青铜器的品种、用途和青铜器礼制商代晚期几形成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分礼器(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等四大类商代前期:饕餮乳钉纹方鼎最大的: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河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战国时期最突出的作品:《人物御龙帛画》第四章雕刻艺术秦汉------造型艺术最高峰(秦始皇兵马俑)西汉前期(长信宫灯)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著名画家:顾恺之(最著名,最伟大,早期绘画理论家)代表作:女史箴图《烈女传。

仁智图》《洛神赋》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画卷曹仲达:被誉为“曹家样”样式“曹衣出水”谢赫《画品》六法理论提倡者,六法“气骨应随经传”应勿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指绘画艺术饿造型基础,形、色及构图山水画家与作品展子虔(qian)《游春图》唐。

韩滉,《五牛图》张彦《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董源《潇湘图》重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样貌结构分三段: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断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

宋李唐《采薇图》* 范宽《谿山行旅图》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公麟“白画”创造性发展成为白描书法领域赵孟頫《秋郊饮马图》《鹤华秋色图》元四家:黄公望(“画中之兰亭序”富春山居图)、吴镇、倪瓒、王蒙吴镇《渔夫图》倪瓒《鱼庒秋霁图》徐渭---晚号,青藤陈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号白阳山人,长洲人重点南北宗论;1.山水画理论2.以禅喻画3以文人化进入禅宗董其昌、松江派------南北宗论提出者四王:第一代;王时敏王鉴第二代:王原祁王翬(hui)代表人恽(yun)寿平:没骨画法创始人,昌州人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髡残、石涛“二石”黄山流派:弘仁、梅青(宣城画派)、石涛金陵八大家;代表人物:龚贤(湿画法,注重画面层次,明暗对比)功力、法度严谨,重视师从自然,画风写实,其中龚贤影响最大扬州八怪:创造革新,开创题材,提倡书法入画,诗书画结合。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其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代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以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He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

中国美术史资料全国考研必备.doc

中国美术史资料全国考研必备.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前言一、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种类?(一)什么是美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艺术”这个专门名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s”,由此演变成现代英语中的“art”,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制衣、栽培、医术等。

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

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

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

当时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

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很大的范围。

“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部分。

一种精神产品,“美术”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意义、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造型性(形象)、可视性(视觉)、静态性(瞬间)、物质性(材料)的一种空间(二或三维)艺术。

名词概念:1.美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映。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一)G分享中西绘画比较山水一直作为纯粹而且重要的精神象征存在于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生活中。

古人认为,白然山水在空间形态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在时间状态上也是无比生动千姿百态的。

从山石、树木、水泽、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正是中国古代艺木家创作山水画本源的真实意图。

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特征,更接近于一种时空的转换,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克了什么,更关心人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

用生命的状态表达对象。

由于没有象西方绘画中光影、质感、透视的约束,中国山水画更多地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而使得对自然的表现更加肆意、主观、淋漓尽致。

所谓“低仰自得,心游太空,心融融于玄境,意飘飘于白云,忘情勿我之表,纵志于有无之间。

”一-幅画可以从山前到山后,从山顶到山脚,一幅长卷可容下一年四季、阴睛、雨雪。

它不是特定的山,特定的水。

它有明暗、有表情、有灵性、更有生命,可以使欣赏者与之一起喜怒哀乐。

这种神奇这种中国哲学文化所独特的眼光和心灵,你是无法在西方风景绘画中看到的。

为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再现自然,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 尤其在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中表现突出。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及兴趣自古希腊起由来已久。

古希腊人钟情于人体的表现,他们对于人体结构的精通、体积空间的塑造,完全在于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各门科学意识的渗透。

在健康美丽的人体艺术表现中,饱含着人类的生命力, 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而这种题材在古代中国画中绝对少有O此中反映着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

人体与着衣人物画从文艺复兴之时起迅猛发展,除因人文主义精神对人自身价值肯定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就是模特。

若无模特,西方人物绘画单凭记忆想象,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模特儿为画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创作灵感和依据。

但光有模特还不够。

中国美术史学习知识点总.doc

中国美术史学习知识点总.doc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下游: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 [ 仰韶、马家窑 ] 、下游素面陶 [ 大汶口、龙山 ]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

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

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鹳鱼石斧缸》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 :蒸煮食物的炊具——鼎,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的凶猛。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李茂昌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一、旧石器时代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是打击石器,大量的是人们利用自然的石块进行打猎和防御野兽旧石器时代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

二、早期石器;中国猿人时代,还有1965年在云南远谋县发现的170万年前的远谋人及其石器。

三、中期石器;中国古人时代约20万年前。

当时人们已经能双手劳动使用的石器已制成片、尖状器和石球并刻有装饰纹。

在造型上多长而薄是其特点。

如许家窑人及其文化、山西丁村人的石器等。

四、晚期石器;新人时代约在4——5万年前。

五、母系系族;大约距今四五万年的时候,火的产生与应用也是在这个时期。

约4000年前,母系氏族经过长过长期发展农业畜牧业相当发达又发明了金属冶炼与制陶技术农业取代了渔猎的主导地位。

一、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初期除打击石器外还出现一种精细的“细石器”。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主要表现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工艺品上。

这些工艺品既是这个时代的物质财富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财富;新石器时代共分六期;齐家期、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沙井期、仰韶期。

二、细石器;细石器多见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所用的材料有玛瑙、碧玉、石英石、黑耀石等。

这些材料大都是质地坚硬色彩美丽的矿石。

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玉器;是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约在7000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把美石有意识地制成装饰品来美化自己由此发端了中国的玉文化约在5000年前辽河、黄河及长江流域都有这些玉制器。

其中以太湖良渚文化和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玉器最为夺目。

玉琮、玉璧、玉铖等的造型艺术与线刻技术已经使后人惊叹不已。

一、原始社会的陶器;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

二、原始社会的陶器共分三种;1、灰陶;特点是制作粗糙但时间最早2、黑陶;特点是烧制精细时间较晚3、彩陶;特点是烧制精美变化奇异色彩华丽但时间最晚;三、作为绘画来说;主要是彩陶的出现而产生了绘画;四、《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遗物它以三组舞蹈图案组成每级皆为5人舞者手拉着手动作协调地在踏跳。

中外美术史 重要知识点 考试复习整理

中外美术史 重要知识点 考试复习整理

中美史重要知识点中西绘画比较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

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

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

①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

②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③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⑤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⑥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与西方美术重体面,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是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

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

统一完整,薄衣贴身,衣纹阴线。

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

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

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

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

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

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①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

②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既体又一派。

中唐以且有所发展。

③以张躁为主的呈派,以重视墨法巧变、笔色清润为主要手法。

这种画法在唐代虽影响小,但它在唐以且影响逐渐扩大唐代雕塑艺术特点:①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精神及社会政治风貌,具有现实主义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周时期(先秦时代)
三•青铜文化
1)概论
(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二者的集中体现就是青铜器,所以三代之时,集绘画、雕刻、金属冶炼为一体的青铜艺术 成为美术最辉煌的代表。
(2)分类。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实用器四大类。礼器是代表社会等级的器物。"藏礼于器"
(3 )制作工艺。模铸法,失蜡浇铸法,错金银工艺。
(2)艺术特点(造型手法):严谨写实,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细节的处理五官面形 发髻 胡须 带钩靴等都是非常 丰富多彩的。)
⑶总体布局:采取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排山倒海的气势,敬畏。
2)百戏俑:反映秦代宫廷娱乐竞技,真人大小。
3)大型器作4)高立国大型水鸟
汉(深沉雄大)
六•西汉石刻
1)霍去病墓石刻(汉代最为大气的艺术典范之一)
2)图案纹饰:生活气息浓郁如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台榭
3)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
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盘,大型铜编钟
秦汉
四.汉代书法
隶书(程邈)代表人物:曹全,张迁,乙瑛
五.秦汉雕塑

1)陶塑兵马俑
(1)规模大。布局严谨、精密,反映出秦高超的战争组织能力。排列面向东方、气势磅踽,再现了秦吞并六国的恢宏气派。
1)特点:(1)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型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达到鼎盛。
(2 )铭文简短,多系几个字的族徽图案。
(3)流行饕餐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 通常在云雷纹地纹上再加浮雕式的主题纹样。
2)举例: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
中国美术史
原始时期
一•新石器时代玉文化
1)分布广泛。由北向南,红山文化、齐家文化、山东龙山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2)品种繁多。玉璜、玉璧、玉环、玉琮、玉钺、玉管、玉珠和玉簪等。
3)非生产工具,而为礼器。宗教,权利与财富的象征;以玉温润比德。
玉器在中国宗教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审美价值。
狮子山兵马俑展示了西汉前期某代楚王拥兵逞骄的面貌。
青铜铸像(宏伟壮丽)
秦[12铜人,车马坑中铜车马]西汉
青铜车马仪仗俩(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
"马踏飞燕"(铜马式)
1"汉承秦制"长于刻画动态,艺术手法趋向简洁概括2陶塑兵马俑(江苏徐州狮子山)
乐舞杂伎陶俩盘(济南无雕山,塑造欢快热烈气氛) 侍女俑(西安东郊姜村白鹿原出土者最为娴静俊美)
舞女俑(西安自家口岀土者最为出色,长袖飘拂,舞步轻盈,体态极为洒脱。)
东汉陶塑
题材扩大,形象愈加生动传神
击鼓说唱俑(四川成都天回山汉墓)立式说唱俑(陳县)。将民间说唱艺人兴高采烈、自我陶醉的神情,刻画得维妙维 肖,令人过目难忘
4)器物造型[形制与器形的演变]夏特点:种类少,器形小,质地薄,纹饰少,简单。
举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岀土的戈、爵、铃、鬲和镶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饰牌
商特点1)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铸造工具、武器和大量青铜礼乐器
2点: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
2)举例: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養孚L钉纹方鼎(代表作);河南郑州二里岗,湖北黄陂盘龙城岀土的鼎、竄 舰、秃、钺后期
(3)各种石刻动物
马踏匈奴石刻(群雕的主体)
1运用寓意手法,以一匹器宇轩昂、傲然卓立的战马来象征骡骑将军
以战马将侵扰者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来赞颂骡骑将军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仰面朝天的失败者,手中握有弓箭,尚未放下武器,这不啻是告诫人们切不可放松警惕。
2外轮廓雕刻极其准确有力,形象醒目
3依势象形,利用大的体面关系,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概括,创造了中国古代雕刻中最高的艺术成就
西周
前期
1)特点:继承了商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器形大。铭文加长。酒器减少,食器增多。
2)举例:陕西临潼岀土的武王征商篦
后期
1)新品种,出现钟、磚、匝、鑫鹽等
2)形制与纹饰日趋简率,饕餐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长篇铭文习见。
3)大克鼎及史遁盘陕西扶风岀土的毛公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四虎磚
春秋(各诸侯国的铸器增多,形成不同地区风格。)
2)分类
礼乐器,"钟鸣鼎食" 礼器:炊煮器,鼎、鬲、甌(音演)等器种
酒器,觥、爵、鮭、眾鑒、尊、弍壶、觥、甑、方彝等品种; 水器,盘、晅、鉴等器种
乐器:铃、铳、鼓、钟、磚(音博,古代乐器,即大钟)等
3)纹饰:兽面纹,鸟,木,乳钉,几何纹和云霄纹。流行饕餐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 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
中期
1)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
2)流行繁缚的蟠虺纹与蟠螭纹
3)燕、赵、蔡等国兴起在青铜器上镶嵌红铜及错金银新工艺
4)吴、越、楚等国出现鸟篆铭文。
5)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墓出土的蟠螭纹大铜禁,”王子午”列鼎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
战国(以精致小巧的日用器为主)
1)装饰技法: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的广泛运用,使青铜器具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格调。
[西汉纪念碑性质,现存陕西省兴平县道常村西北,汉武帝少府属官"左司空"署内的优秀石刻匠师雕造]
⑴包括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石蛙,石鱼二野人,母牛舔犊、卧牛、人与熊、野猪、石蟾等
(2)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恰到好处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不作过 多雕镂。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与力度感,深沉雄大。
二岩画
1)岩画是远古先民使用石器在石质坚硬、石面平滑的岩面研磨、敲凿而成的早期绘画。
2)分布广泛。内蒙古草原的岩石、黄河以北的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等。
3)内容。祭祀、战争、狩猎、畜牧、人(兽)面像、舞蹈、植物和天象等。反映当时人生活状态。
[4)耳弹纯审美,融合原始信仰,作画认真虔诚。]
[艺术风格:独特,豪放粗犷,感染力强。动物凿刻手法简练,形象完整,风格古朴。擅长动态和神态的刻画。]
总之,马踏匈奴石刻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雕刻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东汉石人东汉石俑
李冰石像河北望都二号墓骑马俑一一标志着圆雕技艺成熟
(1)四川灌县都江堰出土
(2)凝重雄健形貌雍容大度
(3)既是一尊历史名人纪念像,又是"水则"。
陶俑,木俑和铜兵马俑一••象征和夸张的手法,艺术感染力 西汉陶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