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质量检测

合集下载

油脂检测项目的检测标准

油脂检测项目的检测标准

油脂检测项目的检测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酸价:衡量油脂中酸性物质的含量。

一般来说,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
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较高。

2.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
已被氧化而变质。

3.溶剂残留量:食用油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溶剂的,在成品油中会有一定量的
溶剂残留。

溶剂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溶剂后未能彻底清除。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检测项目和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油脂类型、生产工艺和用途有所区别。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参考相关行业标准或专业机构发布的指南。

油脂质量检测

油脂质量检测

油脂的质量检测第五组★油脂的酸价本标准适用于商品植物油脂酸价的测定。

酸价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一.仪器和用具1.1滴定管;1.2锥形瓶:250ml;1.3试剂瓶;1.4容量瓶、移液管、称量瓶等;1.5天平:感量0.001g。

2 试剂2.10.1N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2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溶剂:临用前用0.1N碱液滴定至中性。

2.3指示剂:1%酚酞乙醇溶液。

二. 操作方法称取均匀试样3~5g (W)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混合溶剂50ml,摇动使试样溶解,再加三滴酚酞指示剂,用0.1N碱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s不消失,记下消耗的碱液毫升数(V)。

三. 结果计算油脂酸价按下列公式计算:V × N × 56.1酸价(mgKOH/g油) = ────────W式中:V——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体积,ml;N——氢氧化钾溶液当量浓度;56.1——氢氧化钾的毫克当量;W——试样重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mg KOH/g油,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注:①测定深色油的酸价,可减少试样用量,或适当增加混合溶剂的用量,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变色明显。

②测定蓖麻油的酸价时,只用中性乙醇不用混合溶剂。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碘价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1理解碘价的含义,测量的原理和意义。

1.2掌握用wijs(韦氏)试剂测定油脂碘价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碘价定义:100g油脂所能加成碘的克数(gI2/100g油)。

衡量油脂不饱和程度。

油脂中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在适当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可与卤素起加成反应。

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越多,不饱和度越高,则加成卤素的量越大。

油脂吸收卤素的程度以碘价(亦称碘值)来表示。

根据碘价可以判断油脂的组分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可以作为鉴别单一油脂种类的指标。

碘价愈高的话,表示含较多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安定性较差,不适合高温使用,因为容易产生过氧化脂质。

油脂出入库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油脂出入库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食用油出入库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第一条检验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

第二条扦样前要检查扦样器及容器是否有沉淀、乳液层或游离水,确保扦样器及容器清洁、干净、无异味、无污染。

扦取的样品要混合均匀,具有代表性。

第三条严格把好食用油出入库质量关,检验项目包括:油脂的熔点、酸价、过氧化值、色泽、折光指数、水分、不溶性杂质、碘价。

第四条入库时应对每一车油进行检验,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对于立即轮换的油脂要抽样至少两次。

第五条保存样品且样品保存期为一个月,以备复查。

第六条凡事进入化验室的样品必须建立保管与处理制度,逐样进行编号、登记,并妥善保管。

第七条将检验结果与供应商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检验和对比结果向主管部门汇报
第八条必须建立食用油出入库检验质量档案,对样品、检验原始记录本、检验报告等进行管理、
油脂定期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第一条化验室必须根据油脂储存日常情况、结合国家油脂质量标准中对油脂质量检测项目的要求对油脂进行日常检测。

第二条要求油脂检验人员严格执行标准,真实的记录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三条按下表储藏指标的检测进行检验操作,并做好储备油原始记录
第四条质量指标:水分、不溶性杂质、色泽、折光指数等每月检测一次。

第五条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对库存油脂提出处理意见,分为宜存、不宜存、陈化等。

第六条对于建议轮换的油脂要密切关注,准确掌握其变化状态,随时准备出库。

第七条得出检验结果后,做出检验报告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汇报。

第八条建立储存期间检验质量档案,对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等进行存档,妥善保管。

油脂质量表征指标

油脂质量表征指标

油脂质量表征指标(1)酸价(acid value)AV1.定义: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化钾的毫克数。

2.测定原理:油脂经加热后,游离脂肪酸增多,酸价也愈高,故可以酸价来作为劣变油脂之指标。

酸价会随加热时间增加。

3.酸价愈高,油脂的发烟点会降低,油炸时容易冒烟,且会有刺鼻味。

(2)过氧化价(peroxide value)POV1.定义:油脂1000克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克当量数。

2.测定原理:油脂氧化后会产生过氧化物,过氧化价是测定油脂中的过氧化物含量。

过氧化物含量增加至某一程度后,会自行分解,过氧化价又会降低,因此过氧化价仅可作为油脂酸败初期的酸败度指标。

3.过氧化价愈高,油脂酸败油耗味会愈明显。

(3)色泽(color)1.方法:油脂厂大都依照诺威朋比色计(Lovibond Tintometer)之方法,将试样装于长度5又1/4"液槽中,以诺威朋比色计测定其颜色。

通常检测红色R值及黄色Y值,数值愈高,颜色即愈深。

2.油脂在加热后,会引起许多化学反应,导致油脂颜色加深。

此外也可由油炸食品的颜色来判定油质量的好坏,通常新鲜的油,所炸出来的食品,颜色是漂亮的金黄色。

(4)油脂稳定性试验(活性氧法)AOM1.定义:将空气以每秒2.33ml的速度流经97.8℃,20克油脂使过氧化价POV 值到达100所需的时间。

此法是用来测定油脂的安定性。

AOM值愈高,油脂安定性愈佳。

2.通常精制黄豆油AOM值约10小时;精制棕梠油约50~60小时;氢化植物油之AOM值可达100小时以上。

添加抗氧化剂(BHA、BHT、TBHQ)亦可提升AOM值。

(5)油脂安定性指标OSI1.定义:将空气以 5.5psi 的压力通入5克、 120℃的油脂中,使油脂氧化产生可溶性挥发性物质,再利用电极测定水中导电度大小,由此可计算油脂氧化诱导期的时间。

2.油脂安定性愈高,OSI值亦愈大。

OSI值可由公式换算成AOM值。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油脂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标准酸值

油脂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标准酸值

油脂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标准酸值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油脂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标准酸值引言油脂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安全受到广泛关注。

设计性实验:食用油脂的检验

设计性实验:食用油脂的检验

设计性实验:食用油脂的检验[实验目的]1、充分了解摄入存在掺假及安全性问题油脂对人体的伤害。

2、了解不同种类植物油特性,掌握其感官评定方法。

3、学习对食用植物油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性质测定方法,从而判断其是否掺假及品质的好坏。

[实验原理]1、食用植物油感官评定:利用食品感官评定的基本技术和食用油的一些感官特性进行鉴别判断。

2、浓硫反应法植物油成分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浓硫酸与之反应时主要是脱水反应,也就是碳化,将里面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反应,不同植物油会呈现不同颜色,以此判断是否掺假。

3、冷冻试验法待检油样倒入试管至其高度的2/3处,于冰箱冷藏放置4小时,取出观察,不同植物油会呈现不同状态,可以此区分,鉴别是否掺假。

4、油脂酸价: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 g油脂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酸价是反映油脂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测定酸价可以评定油脂品质的好坏和贮藏方法是否恰当。

常用酸碱中和法,其原理: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氢氧化钾产生中和反应,从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量。

新鲜油脂的酸价很小,随着储存期的延长和油脂的酸败,其酸价随之增大,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可直接说明油脂新鲜度和质量的下降。

在GB1535-2003《大豆油》、GB156-2004《菜籽油》中规定,其原油质量指标中酸值(即酸价)不得超过4.0 mgKOH/ g,四级成品油质量指标中酸值(即酸价)不得超过3.0 mgKOH/ g 。

酸价高于3.5 mgKOH/ g时,油脂出现不愉快的哈喇味;酸价超过4 mgKOH/g 较多时,人们如果食用了这种油脂后会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现象,酸败严重的油脂不能食用。

5、碘价: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

最常用的是氯化碘﹣乙酸溶液法(韦氏法),其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加成反应,游离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从而计算出被测样品所吸收的氯化碘(以碘计)的克数,求出碘价。

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案分析

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案分析

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案分析油脂的质量检测一、饲料油脂质量评价的难点及目前面临的问题:(1) 如何检测油的过度氧化?传统的衡量指标-过氧化值已证实不再能用,因为它反映的是油脂最初阶段的氧化程度,当氧化到一定程度,特别是过度氧化后此值反而下降。

过度氧化的油脂用TBA值来衡量被氧化的程度。

(2) 酸价也因搀假者加碱而失去了原来的衡量油脂水解程度的意义。

(3) 油脂加碱后由于皂化而造成的利用率下降,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含皂量?皂化率?理论皂化值应怎样估测(因为饲料用油脂,尤其是猪油是混合油,无文献皂化值可参考)?(4)油脂掺假:矿物油、生物柴油、石蜡、 (潲水油?)和其他杂质(粕、油渣、沙土)。

二、氧化反应:脂质过氧化反应(自由基反应)(1)引发:RH + O2→R·+·OOHROOH ,RO·, ROO·, ·OH(2)延伸:R·+ O2 →ROO·RH + ROO·ROOH + R·(3)终止:R· + R·→R-RR·+ROO·ROORROO·+ ROO·ROOR + O2三、油脂被氧化的指标过氧化值:TBA值:≤5PPM羰基价:四、酸价(Acidvalue, A.V.)的含义酸价为油品劣败常用的指标,是表示油品本身酸败的程度。

油品中酸价越高,油品的品质也随之下降。

酸价高说明油脂精炼程度较低,或由于某种因素如温度较高、含水量过多、含有某些金属离子或长期存放与空气接触氧化,导致油脂劣变。

酸价高的油脂不宜储存,也不宜食用。

酸价:反应的是油脂水解的程度油脂皂化后造成的利用率下降被皂化的油脂不能被动物利用衡量指标:皂化率要求:皂化率≥98%五、油脂掺假矿物油、生物柴油、石蜡油、过度被养化的潲水油和其他杂质(粕、油渣、沙土)生物柴油按油脂方法检测不出。

加水并用乳化剂乳化。

大豆油检测标准

大豆油检测标准

大豆油检测标准
大豆油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泽:观察大豆油的色泽,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2.透明度:检查大豆油的透明度,透明度越高,说明油质越好。

3.气味和滋味:闻大豆油的气味,品尝其滋味,判断是否具有正常的油脂气味和滋味。

4.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检测大豆油中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以确保油质纯正。

5.不溶性杂质含量:检查大豆油中不溶性杂质的含量,要求越低越好。

6.酸价:测定大豆油的酸价,酸价越低,说明油脂质量越高。

7.过氧化值:检测大豆油的过氧化值,过氧化值越低,说明油脂新鲜程度越高。

8.含皂量:测定大豆油中的含皂量,含皂量越低,说明油脂质量越好。

9.烟点:评估大豆油的烟点,烟点越高,说明油脂的稳定性越好。

10.溶剂残留量:检测大豆油中的溶剂残留量,要求残留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11.油墨中的大豆油含量:对于大豆油墨,需要检测其中大豆油的含量,以确保油墨的质量。

以上是大豆油检测的主要标准,实际检测过程中,还需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综合评估。

大豆油的国家标准(GB/T1535-2017)规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在检测过程中,需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的质量检测第五组★油脂的酸价本标准适用于商品植物油脂酸价的测定。

酸价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一.仪器和用具1.1 滴定管;1.2 锥形瓶:250ml;1.3 试剂瓶;1.4 容量瓶、移液管、称量瓶等;1.5 天平:感量0.001g。

2 试剂2.1 0.1N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2 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溶剂:临用前用0.1N碱液滴定至中性。

2.3 指示剂:1%酚酞乙醇溶液。

二. 操作方法称取均匀试样3~5g (W)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混合溶剂50ml,摇动使试样溶解,再加三滴酚酞指示剂,用0.1N碱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s不消失,记下消耗的碱液毫升数(V)。

三. 结果计算油脂酸价按下列公式计算:V × N × 56.1酸价(mgKOH/g油) = ────────W式中:V——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体积,ml;N——氢氧化钾溶液当量浓度;56.1——氢氧化钾的毫克当量;W——试样重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mg KOH/g油,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注:①测定深色油的酸价,可减少试样用量,或适当增加混合溶剂的用量,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变色明显。

②测定蓖麻油的酸价时,只用中性乙醇不用混合溶剂。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碘价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1理解碘价的含义,测量的原理和意义。

1.2掌握用wijs(韦氏)试剂测定油脂碘价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碘价定义:100g油脂所能加成碘的克数(gI2/100g油)。

衡量油脂不饱和程度。

油脂中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在适当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可与卤素起加成反应。

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越多,不饱和度越高,则加成卤素的量越大。

油脂吸收卤素的程度以碘价(亦称碘值)来表示。

根据碘价可以判断油脂的组分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可以作为鉴别单一油脂种类的指标。

碘价愈高的话,表示含较多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安定性较差,不适合高温使用,因为容易产生过氧化脂质。

碘价愈低的话,表示含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安定性较高,适合高温使用,但容易累积在血管。

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wijs(韦氏)试剂,在规定的时间后加入碘化钾和水,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析出的碘,过量的未反应的ICl与KI反应生成碘,生成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IC l + —CH=CH—→ —CHI—CH Cl—KI + ICl → KCl + I2I2 + 2Na2S2O3→ 2NaI + Na2S4O6备注:依据碘价称取试样量m(g),见表(2-1)。

因所用Wijs试剂为一定量,为满足参与反应的氯化碘足够量,并且过量的氯化碘能够保证硫代硫酸钠溶液消耗的体积量符合滴定要求,试样量必须按表称取。

表(2-1)三、实验仪器、试剂和材料大豆油:a.非油炸油样;b.油炸油样碘量瓶250 ml、碱式滴定管50ml、容量瓶1000ml、小坩埚、烧杯、玻棒、量筒,移液管,分析天平,铁架台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000ml、10%碘化钾140ml、0.5%淀粉指示剂50ml、三氯甲烷80ml、冰醋酸120ml,韦氏试剂。

四.实验试剂的配制4.1 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4.1.1 配制:称取26g硫代硫酸钠,加0.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ml水中,缓缓煮沸10min冷却,放置一周后过滤。

4.1.2 标定:称取0.18g于120ºC±2ºC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重铬酸钾,置于碘量瓶中,溶于25ml水,加2gKI及20ml硫酸溶液(20%),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150ml水15~20ºC,用配置好的硫代硫酸钠滴定。

近终点时加2ml淀粉指示液(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4.2韦氏试剂:取2.5gICl溶于150ml冰醋酸中。

4.3淀粉指示剂:称取可溶性淀粉0.25g,加5ml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2min,放冷,临用时现配。

五、操作步骤5.1称取0.13g左右豆油a,b,注入干洁的碘量瓶中。

5.2往碘量瓶中加入20ml三氯甲烷和冰醋酸2:3的混合溶液溶解油样。

加入25ml韦氏碘液,立即加塞(塞和瓶口均涂以碘化钾溶液,以防碘挥发),摇匀后,在暗处放置1h。

5.3 立即加入碘化钾溶液20ml和水150ml,不断摇动,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直至蓝色消失。

5.4 相同条件下,不加油样做两个空白试验,取其平均值作计算用。

六、结果计算6.1 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按下列公式计算:C(Na2S2O3)=m*100/[(V2-V1)*M] (6-1)m:重铬酸钾的质量V1:Na2S2O3溶液的体积,mlV2:空白试验Na2S2O3溶液的体积,mlM:重铬酸钾(1/6K2Cr2O7)的摩尔质量,49.031g/ml空白消耗Na2S2O3 体积:①0.69ml ②0.71ml ③1.29ml 取平均值后 V(空白)= 0.90ml取平均值C(Na2S2O3)= 0.043mol/ml6.2 油脂碘值按下列公式计算:碘价(gI/100g油)=(V2—V1)×C×0.1269/W×100(6-2)式中V1-油样用去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V2-空白试验用去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C-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W-油样质量0.1269- 1/2碘的毫摩尔质量,g/mmol表(6-2)七.结果分析此次试验结果不准确,以失败论。

一周前配制了1L Na2S2O3 溶液,结果在滴定时发现将溶液滴澄清就需要180ml左右,Na2S2O3 溶液不够,实验无法进行。

7.1经粗略实验可得油炸油的碘价大于非油炸油碘价值,表示含较多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安定性较差。

碘价也0.13g油脂所在围,但未做平行,结果不准确。

7.2配制的0.1mol/LNa2S2O3 溶液在放置了一周之后,浓度减少至0.04mol/L,应加大Na2S2O3 溶液浓度或是将KI和韦氏试剂的浓度降低。

如韦氏试剂改为加入5ml。

八.说明及注意事项8.1 Na2S2O3 标准溶液标定过程中:至终点时经过5min以上溶液又出现蓝色,这是由于空气氧化I-所引起的,不影响分析结果;如果到终点后溶液又迅速变蓝,这表示Cr2O72-与I-的反应不完全,也可能是有与防治时间不够或溶液稀释过早,应另取一份重新标定。

8.1.1发生反应时溶液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室温下进行。

8.1.2滴定时不能剧烈摇动溶液,使用带有玻璃塞的锥形瓶。

8.1.3析出I2后不能让溶液放置过久。

8.1.4快速滴定。

8.1.5淀粉指示剂应在滴定终点时加入。

8.1.6所用KI溶液不应含有KIO3或I2。

8.1.7每次标定时均应使用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将蒸馏水重新煮沸10min,冷却后使用。

正常空白值为1~2滴,若超过此值表明蒸馏水制备过久,肯能其中溶解了较多的氧,KI会与氧发生反应产生I2,同时蒸馏水中的氧本身也会和Na2S2O3 标准溶液发生反应,这两方面都会增加Na2S2O3 溶液消耗量使空白值过大。

8.2韦氏试剂的配制过程中:8.2.1配制韦氏试剂的ICl价格昂贵需精确计算后使用。

8.2.2配制韦氏试剂的冰醋酸应符合质量要求,且不得含有还原物质。

有则需精制。

8.2.3由移液管流下的时间各次实验应为一致,试剂与油样接触时间应注意维持恒定,否则易产生误差。

8.2.4配制好的韦氏试剂需放置在棕色瓶中保藏。

8.3试剂:光和水分对氯化碘起作用,因此,所用仪器必须干净,干燥并避光操作。

8.4滴定过程中:8.4.1先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再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直至蓝色消失,否则ICl的颜色会妨碍颜色观察。

8.4.2记得记下滴定前数据,估读至小数点后两位。

8.4.3分清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

8.4.4滴定时发现溶液底部会有红紫色不溶物,是I2溶于油中,需不停振摇让其析出,直至淀粉指示剂蓝色消失。

九.思考9.1在碘价测定中:使用Wijs试剂而不用氯,溴加成物质。

氯,溴加成对定量反应有一定困难,其不仅能与双键起加成反应,还会发生氢原子取代反应。

碘的加成可定量,但反应速度慢。

因此常用ICl,IBr等卤素试剂加成,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9.2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制中:9.2.1配置后需1个月后标定原因。

此试剂一般都含有少量杂质,如S、Na2SO3、Na2SO4、Na2CO3、NaCl等,同时容易风化、潮解,故不能直接配成标液,需标定。

配制成溶液后,要待其中的杂质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然后把沉淀物过滤,才可标定。

其间需历时8~14天,标定后一般可使用1~2个月。

9.2.2加入碳酸钠作用。

在pH<4.6的溶液中如含有CO2,会促使硫代硫酸钠分解:Na2S2O3 + H2CO3 = NaHCO3 + NaHSO3+ S↓加入碳酸钠是为了使溶液呈微碱性(pH>8),避免上述现象发生。

9.3 标准溶液标定过程中:9.3.1滴定前加入大量水稀释原因。

Cr2O72-+6I-+14H+=2Cr3++3I2+7H2O此步反应要在弱酸性或中性溶液中进行,因此需要加水稀释以降低酸度,防止Na2S2O3分解。

此外由于Cr2O72-还原产物是Cr3+显墨绿色,妨碍终点观察,稀释后使溶液中Cr3+浓度降低,墨绿色变浅,使终点易于观察。

9.3.2加入过量KI和H2SO4,在暗处放置10min原因。

这一反应速度较慢,需要放置10min后反应才能定量完成;加入过量KI 和H2SO4,不仅为了加快反应速度,也为了防止I2的挥发;此时生成I3-络离子,由于I-在酸性溶液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I2易被日光照射分解,故需要置于暗处避免见光。

9.3.3淀粉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加入的原因。

如果过早的加入,淀粉会吸附较多的I2,是滴定结果产生误差。

9.3.4所用KI溶液不应含有KIO3或I2的原因。

如果KI溶液显黄色或将溶液酸化后加入淀粉指示剂显蓝色,则应事先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无色后再使用。

★油脂中折射率的测定一,实验容采用阿贝折光仪测定油脂的折射率二,实验目的和要求①理解阿贝折光仪测定油脂折射率的原理。

②掌握阿贝折光仪的使用和测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当一束光从一种介质m进入另一种介质M时,不仅光速会发生改变,如果传播方向不垂直于界面,还会发生折射现象。

分界面上的入射光线称为入射光线,进入第二种介质中的光线称为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αm),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β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