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题命制的特点与要求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题命制的特点与要求作者:袁日芹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1年第12期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单项选择题命题的特点与要求,以求能给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予以指导。
关键词:初中英语;单项选择;命题;特点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2-065-01一、单项选择题命题特点分析(一)从分值设置和考查内容上看试题的考查特点1.除了宿迁(20题)和常州(10题),其余市区都设置了15题的单选。
2.试题覆盖了初中英语牛津教材7A至9B中的主要语言现象,其中像冠词、代词、动词、情态动词、特殊句式、固定搭配、交际用语和宾语从句等除了个别地区没考,其余均考到。
另外,形容词、副词、连词、时态语态等考查的频率也比较高。
(二)从命题所涉话题及呈现方式上看试题的考查特点1.紧密联系教材,有些题目所涉及的话题或知识点直接来自于牛津教材。
2.图文并茂,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增强解题的趣味性。
3.强化语境意识,将具体的语言知识点的考查放在特定的语境里4.贴近生活,关注时事热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5.突出英语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倡导英语为交际服务的理念6.将德育蕴含于题目中,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7.打造地方特色,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单项选择题命题要求(一)题干设置的若是对话,上下句应该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如:— Look! The girl looks like Miss Wang. — It can t be her. She_______ Shanghai.上句中并没有明确表明那个女孩就是Miss Wang,所以下句不能说“她已经去了上海”,不存在逻辑关系。
可以这样命题:My cousin wants to keep slim. She does exercise every morning and_______ eats meat.(宿迁)A. seldomB. alwaysC. usuallyD. often(二)设置的题干上下句应该互相影响,每一句都必须是有效的。
初中英语试题的科学命制和有效应用

初中英语试题的科学命制和有效应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来说,试题的科学命制和有效应用尤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试题的命制原则和应用方法,以期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学习的效率。
一、试题命制的原则科学的试题命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明确:试题的命制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计划,明确试题的命制目标,确保试题覆盖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
2.贴近实际:试题的命制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试题可以结合经典故事、日常对话和实际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3.区分度适中:试题的命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设置不同难度和区分度的题目。
既要有易于理解的基础知识题目,也要有能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性题目。
4.考查多样性:试题的命制应包含不同类型的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
各种题型可以相互配合,充分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试题应用的有效方法除了科学的试题命制,试题的应用也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方法,以提高评价和教学效果。
1.定期检测:试题应该定期地与学生进行检测,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检测的频率可以根据学期安排和学生情况来确定,既不能过于频繁影响正常教学,也不能过于稀少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2.试题分析:在评阅试卷后,对试题的得分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了解学生在不同题型和知识点上的表现,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常见错误。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试题反馈:在评阅试卷后,及时将试题的得分情况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和问题所在。
可以通过讲解试题解析、个别辅导或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为下次考试做好准备。
4.试题改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试题分析结果,及时对试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中考英语阅读题目的命制原则总结

XX年中考英语阅读题目的命制原那么总结
《中考英语阅读题目的命制原那么》由。
本内容时间为05月12日,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中考英语阅读题目的命制原那么
1.考查学生在阅读中准确捕获信息的能力。
这就要求通过阅读短文,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法、词组、短语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情节,能答复短文后面所给的问题。
2.要求学生既理解详细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既理解文章的表层意思,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弦外之音。
3.要求学生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展推理和判断。
4.要求学生既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自己应有的常识去理解。
中考英语试卷阅卷标准

一、评分原则1. 评分应以《英语课程标准》和《中考英语考试说明》为准绳,客观、公正、准确。
2. 评分标准要统一,评分人员应充分理解评分标准,确保评分的一致性。
3. 评分时应注意区分不同难度的试题,对考生在考试中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给予合理评价。
二、评分细则1. 听力部分(1)正确听懂并理解对话或短文的主旨大意,能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概括。
(2)正确理解对话或短文中的人物关系、事件经过和原因。
(3)正确拼写所听到的单词和短语。
2. 单项选择部分(1)正确选择符合语境的选项。
(2)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和语用知识。
3. 完形填空部分(1)正确理解短文的主旨大意,能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
(2)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和语用知识。
4. 阅读理解部分(1)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概括。
(2)正确理解文章中的细节信息,能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
(3)正确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5. 翻译部分(1)准确、通顺地翻译所给的句子或段落。
(2)注意中英文表达的差异,尽量使翻译符合中文习惯。
6. 写作部分(1)内容完整,符合题目要求。
(2)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3)用词准确,表达流畅。
(4)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三、评分标准1. 听力部分:满分30分,根据正确率评分。
2. 单项选择部分:满分15分,每题2分,根据正确率评分。
3. 完形填空部分:满分20分,每题2分,根据正确率评分。
4. 阅读理解部分:满分30分,每题2分,根据正确率评分。
5. 翻译部分:满分15分,根据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评分。
6. 写作部分:满分20分,根据内容的完整性、结构的清晰性、用词的准确性、表达的流畅性和卷面整洁度评分。
四、注意事项1. 评分人员应熟悉《英语课程标准》和《中考英语考试说明》,确保评分的准确性。
2. 评分过程中,应注意区分不同难度的试题,对考生在考试中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给予合理评价。
河北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河北中考英语试题试卷分析河北中考英语试题的命制不受教材的制约,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来确定考查内容。
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做事情、完成任务、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尽量使用真实、地道、典型的当代英语素材,力求接近现代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河北英语中考试题共包括:听力、基础知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及基础写作五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单项选择和词语运用两个题型,所有试题均借助于一定语言环境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习惯用语和常见表达法的掌握,考生在答题时必须从理解“语境”入手,才能确定正确答案。
单项选择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知识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词语运用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高频基础词汇如单词、短语和固定搭配的掌握情况。
既考查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情况,又更加侧重考查其对词汇在语境中的真实运用能力。
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四年中考题型分布情况词语运用部分旨在考查学生对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和固定搭配的掌握情况,设题选择了一些高频基础词汇作为考点,目的是在考查学生词汇记忆水平的同时,侧重考查词汇在语言环境中的真实运用能力。
中考词语运用考点分布情况名词的变化包括复数、所有格等;动词包括单三、过去式、分词等;形容词副词主要包括原型及比较等级;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倍数词;11年的代词为名词性物主代词;词组主要为动词性词组,同时包括名词词组或介词词组等。
完型填空题旨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它要求考生以语篇语境为线索,通过阅读理解进行语意辨析的逻辑推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的答案。
此种题型的设置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短文首尾句均未设空,为学生整体理解短文提供了足够的线索;每小题设空时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越来越侧重于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及对上下文的准确把握;主要对实词(名、动、形、副、数等)进行考察,虚词多集中于连词和介词,占10%-20%左右。
广东中考英语命题原则

广东中考英语命题原则广东中考英语命题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命题依据: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为指导,全面考查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引导创新思维、提升素质、发展能力。
2. 命题原则: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确保试题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导向性。
3. 命题要求:在真实情境和完成真实任务过程中,全面考查考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试题命制应强调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适当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题目,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试题质量:保证试题的覆盖面、难易度、区分度适中,语言准确、规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同时,要控制好试题的长度和阅读量,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负担。
5. 内容选择:在选择试题内容时,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具有时代性、教育性和人文性的素材,避免偏题、怪题和超纲题的出现。
同时,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确保试题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6. 创新导向: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试题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可以尝试引入新的题型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 技术支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命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试题命制过程中,可以使用专业的命题软件或平台,实现题目的随机生成、自动评分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8. 培训与反馈:加强对命题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命题技能。
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师生对试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命题工作。
综上所述,广东中考英语命题原则旨在确保试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导向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页眉内容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命题指导项目组 199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专家,就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对9个省(市) 的16 000 多名学生、2 000 多名校长、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与数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调查结论认为,当时的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着较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研究新的课程方案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中考改革。
1998 年4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江苏省苏州市、湖北省荆门市、福建省莆田市、山东省烟台市、吉林省辽源市、上海市闽行区、北京市顺义县等七个地区进行初中毕业、升学语文考试改革试点。
以语文学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帷幕。
1999 年和2000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两次下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改革。
1999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建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从1999~2003 年连续五年对各地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进行分学科的评价,并于2000 年、2001 年、2003 年三次组织全国命题单位的研修培训,对命题、审题、阅卷和试卷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2 年12 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行动纲领和基本要求。
通过上述措施,全国各地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思想、试题命制、考试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重庆中考英语命题标准

重庆中考英语命题标准中考英语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科目之一,其命题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备考至关重要。
重庆中考英语命题标准主要包括试卷结构、题型设计、难度分布等方面,下面将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重庆中考英语试卷结构一般包括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部分。
其中,听力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书面表达部分则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试卷结构的合理性对于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因此,重庆中考英语命题标准中对于试卷结构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各个能力的考查比重,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和平衡。
其次,重庆中考英语命题标准中的题型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例如,在单项选择题中,需要设计一些能够考查学生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的题目,同时也要设计一些能够考查学生语境理解能力的题目;在阅读理解部分,需要设计一些能够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题目,同时也要设计一些能够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题目。
题型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于考查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至关重要,因此,重庆中考英语命题标准中需要对题型设计进行合理安排和精心设计。
最后,重庆中考英语命题标准中的难度分布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应试压力。
试卷中的难度应该分布均衡,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要考查学生的拓展能力和创新思维。
难度分布的合理性对于考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重庆中考英语命题标准中需要对难度分布进行科学安排和合理分配。
总之,重庆中考英语命题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备考具有重要意义。
试卷结构、题型设计和难度分布是命题标准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以及考查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希望通过对命题标准的合理制定和严格执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命题指导项目组199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专家,就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对9个省(市) 的16 000 多名学生、2 000 多名校长、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与数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调查结论认为,当时的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着较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研究新的课程方案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中考改革。
1998 年 4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江苏省苏州市、湖北省荆门市、福建省莆田市、山东省烟台市、吉林省辽源市、上海市闽行区、北京市顺义县等七个地区进行初中毕业、升学语文考试改革试点。
以语文学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帷幕。
1999 年和2000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两次下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改革。
1999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建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从1999~2003 年连续五年对各地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进行分学科的评价,并于2000 年、2001 年、2003 年三次组织全国命题单位的研修培训,对命题、审题、阅卷和试卷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2 年12 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行动纲领和基本要求。
通过上述措施,全国各地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思想、试题命制、考试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具体表现在:在考试的指导思想方面,各地在落实2000 年《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认识不断深化,进一步探索按照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向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及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校创新发展、有利于课程改革健康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努力。
在试题命制方面,各地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普遍关注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成为各地命题单位的共同追求。
在考试管理方面,各地都加强了命题、审题、阅卷、考务、招生的管理制度建设,促进了考试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并初步建立了各地自评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监控机制。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需要各地进一步深化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加大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为了确保2004 年17 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初中毕业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教育司于2003 年成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全国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车宏生教授为组长的“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组”。
项目组将通过专项研究和专业指导,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取得突破,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以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并为2005 年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继续组织国家课程标准组的核心成员、部分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研究人员、评价研究人员、部分省市教研人员共计100 余名专家,对2003 年全国抽中毕业、升学考试情况进行评价。
根据各地上报的材料及专题调查,课题组通过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报告。
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英语毕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落实《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评价理念,有利于促进和引导英语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有利于引导学生改进英语学习方式、拓展英语学习渠道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有利于初中学校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重视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重视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重视对学生在自己的英语学习经历中所获得的对于英语的认识的评价。
英语学业考试在设计上应力求做到科学、合理,使英语水平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的英语学业成就都能得到全面、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充分发挥考试的鉴定功能和激励功能。
一、命题原则为了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 年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使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既能反映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反映实验区的具体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工作,2004 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要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不拘泥于教材,《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是英语学业考试命题的惟一依据,要根据《课程标准》中五级目标的基本要求来确定合格标准。
根据《课程标准》,初中毕业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应该达到五级目标要求,部分学业优秀的学生可能超过五级要求。
因此,英语学业考试的试题既要充分体现五级目标的基本要求,又要以恰当的形式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展示他们学业成就的机会。
根据上述原则,命题时要坚持做到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制约。
尽管教材的主要内容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是基本吻合的,但教材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2.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命题要以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真正落实“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的评价指导思想,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做事情、完成任务的能力。
3.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试题所选择的语言素材和创设的语言运用情景要充分考虑各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及各地社会发展状况。
要尽可能避免因学生的生活经历的差异而影响试题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此外,试题内容载体的选择和题型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合。
4.要切实考虑英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在选择语言素材时,尽量使用真实、地道、典型的当代英语素材。
可以根据测试目的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对真实的语言材料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改写。
设计试题时,要尽可能提供语义相对完整的语境,要尽可能使考试题型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5.要确保试属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控制题量命题要遵守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保证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以使考试形式有利于实现考查的目的,使考试结果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试题表述形式要规范,指令要清楚、简洁,要明确答题方式;试卷结构要合理、简约;试题数量要适当。
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比例要得当.主观性试题命题既要考虑试题的效度,更要考虑阅卷等工作的可行性。
试卷版面安排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答题空间。
要杜绝有科学性错误的试题,特别是要避免近几年来中考评价报告中已经指出的不合理的试题。
命题人员要充分吸收国内外有关评价理论和试题设计的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结合英语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积极探索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考试题型,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合理配置题型结构,使整卷能够科学、准确、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6.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涉及多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灵活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要根据各种题型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
比如,听力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那么评分标准就应该.因此,在听力理解部分,如果学生需要以书写的形式来呈现答案,那么评分标准要灵活处理书写的准确性问题。
二、考查内容根据《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有五个方面的目标,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有些方面的目标(如情感态度、学习策略) 显然不适合通过学业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考查,而应该通过形成性评价方式来考查。
因此,英语学业考试应侧重考查学生的.在确定具体考查内容和标准时,主要应该参考《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中五级的内容和要求及相关的附录,同时参考三级和四级的内容和要求。
具体地讲,英语学业考试应该考查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技能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能力。
1.听力技能听力技能指学生对的理解能力以及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但英语学业考试不应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单纯考查学生的辨音能力。
2.口语技能口语技能指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特别是在真实语境中沟通信息、描述事物与情感、发表观点和意见的能力。
应所有实验区都要积极进行口语考试的尝试。
确实有困难的地区可以暂不组织口试,但要把对口语技能的考查分散在试题的其他部分,如听力理解部分、语言知识运用部分等。
比如,可设计一些交际情景,让学生指出在这些情景中应该说什么样的话。
3.阅读技能,着重考查学生以及。
要适当考查学生从图表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要适当选用一些实用性的语言材料作为考题的载体,如广告、告示、说明书、指令,不要千篇一律地使用故事或短文作为试题的载体。
4.写的技能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
应着重考查学生5.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指学生运用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用知识的能力。
应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不能孤立地考查某些知识点,更不能机械地考查对知识的记忆。
6.关于词汇范围由于《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只列出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 3 300 个左右的词汇,没有标出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词汇,所以各实验区在确定考试内容时,涉及词汇问题时要特别慎重。
以下建议供命题人员参考。
第一,在选择语言素材时,尽可能避免生僻的词汇;第二,尽量减少单纯考查词汇的试题;第三,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词汇表来确定词汇范围;第四,已经根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的地区可以依据《课程标准》(修订稿)拟采用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词汇表(约 1 600 个单词,见“附件”)来确定词汇范围.《课程标准》(修订稿)将于2004 年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