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原因及其预防
足球运动中的伤病预防与康复技巧

足球运动中的伤病预防与康复技巧足球是一项激烈而充满激情的运动,但同时也伴随着伤病的风险。
为了保持健康和提高竞技水平,足球运动员需要掌握一些伤病预防和康复技巧。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足球运动中常见的伤病,并提供一些预防和康复的建议。
一、常见的足球运动伤病1. 扭伤和拉伤:扭伤和拉伤是足球运动中最常见的伤病之一。
这种伤病通常发生在脚踝、膝盖和大腿肌肉等关节和肌肉部位。
扭伤和拉伤的主要原因是突然的转身、冲刺或跳跃动作。
2.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这种伤病通常发生在大腿后侧的肌肉群,如股二头肌和半腱肌。
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是肌肉过度伸展或突然收缩。
3. 膝盖损伤:膝盖是足球运动员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
膝盖损伤包括半月板撕裂、韧带拉伤和软骨损伤等。
这些损伤通常发生在剧烈的冲撞、转身和跳跃动作中。
二、伤病预防技巧1. 热身运动:热身运动是预防伤病的关键。
在每次训练或比赛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可以提高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受伤的风险。
热身运动包括慢跑、拉伸和关节活动等。
2. 强化肌肉:强化肌肉可以增加肌肉的稳定性和抗拉伤能力。
特别是对于大腿前后肌群的锻炼可以减少拉伤的风险。
常见的强化肌肉训练包括深蹲、腿举和腿弯举等。
3. 正确的装备:穿着合适的装备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足球运动员应该选择合适的鞋子、护膝和护踝等装备,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三、伤病康复技巧1. 休息和冷敷:在受伤后,休息是康复的关键。
运动员应该给予受伤部位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使用。
同时,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康复。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足球运动员康复的重要手段。
物理治疗师可以通过按摩、牵引和热敷等手法来促进受伤部位的康复和恢复。
3. 逐渐恢复运动:在康复过程中,逐渐恢复运动是必要的。
运动员应该根据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频率,以避免再次受伤。
四、心理康复的重要性除了身体上的康复,心理康复也是足球运动员重要的一部分。
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与预防对策足球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常常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运动损伤。
对于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我们可以进行致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第一种常见的足球运动损伤是扭伤。
扭伤是比较常见的足球运动损伤,主要是因为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时,韧带和肌肉容易遭受撕裂。
这种扭伤的主要致因是运动员动作不准确、不规范,运动过程中没有做好热身准备和肌肉拉伸。
为了预防扭伤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运动员的基本功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训练前要做好热身活动,让身体充分准备好承受高强度的运动。
第二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是拉伤。
拉伤是由于肌肉过度伸展或肌肉撕裂引起的。
这种损伤的致因多为肌肉没有得到足够的热身,或者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动作过大或者不规范。
为了预防拉伤的发生,我们需要注意热身准备的重要性,对肌肉进行适当的拉伸,使其准备好承受高强度的运动。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规范和力量的控制,避免给肌肉带来过大的压力。
第三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是跟腱炎。
跟腱炎是因为跟腱发炎引起的脚跟疼痛。
这种损伤的致因多为过度使用或受伤引起的。
为了预防跟腱炎的发生,我们需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长时间的过度使用。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跟腱的保护,避免受伤。
如果出现跟腱炎的症状,一定要及时休息,给予足够的恢复时间。
足球教学训练中的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致因并采取预防对策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通过加强基本功训练、做好热身准备和肌肉拉伸,规范运动动作和力量控制,以及注意保护关节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足球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们很容易遭受各种运动损伤。
解析这些运动损伤的致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对于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1. 扭伤:
扭伤是足球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主要发生在踝关节以及膝关节。
其主要致因包括技术不熟练、地面不平整、鞋底缺乏抓地力等。
预防对策包括:
- 确保运动员在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包括关节的屈伸、拉伸和扭转动作,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 进行踝部和膝部力量训练,强化相关肌群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 选择合适的球鞋,确保鞋底具有良好的抓地力,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
- 给予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运球技术指导,避免脚步不稳造成的扭伤。
4. 骨折:
骨折是足球运动中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以及脚踝等。
其主要致因包括剧烈的碰撞、摔倒等。
预防对策包括:
- 进行全身的骨骼和肌肉的强化训练,以增加骨骼的强度和韧性。
- 穿着适合的护腕、护膝、护肘等保护器材,减少外力对骨骼的冲击。
- 给予正确的运动技术指导,教会正确的摔倒姿势和保护自己的方法,减少骨折的发生。
针对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对策,包括充分的热身活动、肌肉和关节的力量训练、正确的球鞋选择、正确的运动技术指导等。
通过这些预防对策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与预防对策足球是一项极具热情和激情的运动,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
在足球的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高强度训练和比赛中,足球运动员更容易遭受伤害。
因此,了解足球运动伤害的致因分析和预防对策,对于足球运动员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1. 微创伤:足球经常需要奔跑、跳跃和转身等活动,这类活动会使身体的肌肉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拉伤、扭伤等。
2. 过度训练:在训练和比赛期间,足球运动员可能会遭受过度训练的伤害,这是由于长时间高度负荷的运动所导致的。
3. 骨折:在足球比赛中,因撞击或跌倒而导致的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伤害,尤其在攻守交替时,球员投入激烈的争抢中更容易遭受骨折。
4. 囊肿:在足球比赛和训练中,脚和脚踝受到外部压力、撞击或扭曲时,可能会导致囊肿,这是因为关节腔内的积液被压缩而形成的。
5. 膝盖损伤:膝盖是足球运动员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因其承受着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和力量,并且在足球运动中会经历突然的变化方向和快速停止。
1. 热身和拉伸:每次比赛和训练前都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帮助肌肉组织渐进式地增加运动量,降低受伤的风险。
此外,在运动前或休息期间进行拉伸锻炼可以防止肌肉和关节僵硬。
2. 适应性训练:足球运动员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条件制定训练计划,而不是直接模仿其他人的训练方法。
运动员应该逐渐增加强度和持续时间,以适应身体的变化。
3. 恢复时间:在训练和比赛期间,足球运动员需要安排一定的恢复时间,以使肌肉和关节组织恢复并预防过度训练。
4. 确保安全:在足球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应该穿着适合的装备,如护膝、护踝、球鞋等保护装备,以确保安全。
5. 合理饮食和补充营养:足球运动员应该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补充营养,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充满活力。
总之,足球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是足球运动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和合适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足球运动损伤的发生,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足球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与预防对策足球是一项高强度运动,由于其特殊的运动方式和对身体的极限要求,常常会引发各种不同的运动损伤。
了解和预防这些常见的运动损伤是足球教学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足球运动损伤的致因,并提出一些预防对策。
一、扭伤扭伤是足球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它通常发生在踢球或转身时,踝关节受到侧向冲击或过度扭转而发生。
扭伤可能引发踝关节韧带的撕裂或拉伤,疼痛和肿胀是常见的症状。
预防对策:1. 足球运动员应该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运动,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弹性,减少扭伤的风险。
2. 穿着合适的鞋子和踝关节支持器,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保护。
3. 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减少发生扭伤的可能性。
二、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足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它通常发生在肌肉突然受到过度拉伸或过度收缩时,导致肌肉纤维的损伤。
拉伤可能导致疼痛、肌肉僵硬和功能障碍。
三、脚踝韧带撕裂四、头部撞击头部撞击非常常见,尤其是在争球和对抗中。
它可能导致脑震荡、头部外伤和颈椎损伤等严重后果。
预防对策:1. 带上适当的头盔或其他防护装备,提供足够的头部保护。
2. 学习正确的头球技术,包括使用合适的身体姿势和颈部力量来减轻撞击的冲击力。
3. 加强颈部肌肉的训练,提高颈部力量和稳定性,增加对头部撞击的抵抗能力。
预防足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需要综合施策。
运动员应该加强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适当使用防护装备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损伤情况及预防对策

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损伤情况及预防对策足球运动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尤其在中小学校园中更为普及。
由于运动的特殊性质,足球运动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本文将探讨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损伤情况以及预防对策。
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包括扭伤、拉伤、摔伤以及骨折等。
这些损伤主要是由于运动时的剧烈身体接触以及运动技巧不熟练所致。
缺乏正确的运动准备和不合理的训练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1. 充分准备:在进行足球运动之前,重要的是进行充分的身体准备工作。
这包括进行热身运动和肌肉拉伸,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抗受伤能力。
2. 合理训练:确保参加学校组织的足球训练和比赛是在合理的安全环境下进行的。
训练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技能水平进行调整,避免过度训练和过度疲劳导致的损伤。
3. 正确装备:确保穿戴适当的装备,包括足球鞋、护踝器材和护齿器材,以保护受伤的部位。
确保球场和比赛场地的安全,避免不平整的地面和其他潜在的危险。
4. 学习基本技巧:学生应该接受足球基本技巧的训练,包括正确地传球、射门、盘带等。
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减少技术不熟练导致的受伤风险。
5. 督促学生注意安全:教练和老师应该督促学生在比赛和训练中注意安全,避免无谓的身体接触和粗野的行为。
鼓励学生在运动中保持适当的协调和平衡,避免意外摔倒和碰撞。
6. 及时处理受伤:如果学生在运动中受伤,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接受合适的急救和治疗。
也需要恢复期间的充分休息和康复训练,以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的风险。
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损伤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通过合适的预防对策和措施,可以减少受伤的发生率。
学校、家长、教练和学生本人都有责任共同努力,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足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和康复-体育保健学论文-体育论文

足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和康复-体育保健学论文-体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运动康复论文最新范文10篇之第六篇:足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和康复足球运动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
外伤程度最轻的是擦伤,重的可以有骨折、脱位、及内脏破裂。
因此,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伤及伤病,则要求教练员、运动员及医务人员小心预防并对足球常见的运动损伤加以认识和重视。
1 足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1.1 训练中产生的损伤1.1.1 老伤新发运动员本身有些尚未痊愈或沉积性伤病,如踝关节创伤骨关节病(又名足球踝,共成因之一是局部劳损,X线拍片表现为踝关节前后骨质增生)[1],趾骨炎及髌骨软骨病等。
在训练中不适应运动强度而造成这些老伤加剧或在原本受伤部位造成新的伤病。
伤病的处理及康复越来越被当代体育人所重视,在没有老伤的前提下最少可以减少30%的伤病率。
在训练前要将易受伤部位或已有老伤的部位提前做预热,并将其作为准备活动的重点[2,3].在训练过程中要对易受伤部位和已有老伤部位加以必要的保护和支撑,避免老伤复发和产生新的伤病。
1.1.2 训练及比赛的身体疲劳在训练和比赛中,疲劳的身体是造成身体局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运动性疲劳大致可分为肌肉疲劳、神经疲劳和内脏疲劳3类:肌肉疲劳的主要原因是肌力的下降,肌肉疲劳时肌肉的伸缩能力和放松能力都会减弱,造成足球运动员在身体对抗及自我保护方面的弱势,易造成损伤;神经疲劳主要原因为大脑皮层功能的下降,出现类似反应迟钝、判断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在运动中被迫做应急动作,造成肌肉骨骼关节等的应急损伤;内脏疲劳多表现为呼吸和心脏的疲劳,呼吸肌疲劳使呼吸变浅变快,气体交换能力下降,肌肉及关节供养不足,运动能力下降,载外界环境的强迫下,易造成运动损伤。
因此,足球运动员应注意训练和比赛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保证合理的生活制度和规律,通过合理的膳食和药物,加上冷水浴、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尽快恢复身体方面的机能,清除疲劳。
足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足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一、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1. 足球运动员自身条件限制运动员个人的体质条件、技战术水平以及体能水平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一些运动员由于身体条件不佳、技战术水平不够、体能水平不足,容易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运动损伤。
2. 错误的运动姿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如果出现动作不标准、姿势错误,会导致肌肉等组织受力分布不均,从而增加受伤的风险。
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的踢法不正确,容易导致肌肉拉伤或韧带扭伤等。
3. 不合理的训练方法训练过程中,如果教练采取了不合理的训练方法,比如过度训练、单一训练强度过大等,会增加运动员的受伤风险。
4. 训练场地和装备条件训练场地的硬度、平整度、装备的合理性等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受伤风险。
训练场地的地面硬度不够,运动员在比赛中猛烈奔跑时易受伤。
5. 疲劳和过度训练疲劳和过度训练会导致运动员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受伤的可能性。
2. 规范运动动作教练在训练中应该重点强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的规范性,确保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动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受伤风险。
4. 优化训练场地和装备条件教练和管理者应该优化训练场地布置,确保场地的硬度、平整度等符合要求,同时要关注装备的合理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为装备问题导致运动员受伤。
5. 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的时间教练和管理者要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的时间,避免因为过度疲劳和过度训练导致运动员受伤。
6. 定期体检和休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定期接受身体健康检查,保持良好的体魄。
在训练和比赛之外,要合理安排休息,避免疲劳导致受伤。
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运动损伤需要教练和管理者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合理的训练和管理策略,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训练效果。
希望随着教练和管理者们的共同努力,足球运动损伤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原因及其预防
作者:马海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25期
[摘要]足球受到了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的运动,在对抗过程中容易发生损伤。
及时做好损伤的处理和预防是足球运动的必要工作。
[关键词]足球;损伤;定义;类型;预防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5-0225-01
1 前言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攻防节奏转换的不断加快,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严重困扰运动员的正常训练与比赛,甚至有的造成残疾,缩短了运动寿命。
2 关于足球运动损伤的定义
在关于足球运动损伤发生率的不同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标准所以对足球运动损伤的定义是有所不同的。
这使得直接的比较和对结果的解释变得困难,同时也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研究结果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
最通常的关于损伤的定义是,因为需要接受医治和解剖组织诊断而缺席训练和比赛。
这个定义会造成误导而导致错误的解释。
缺席训练或比赛不仅受内在组织的影响,也受比赛频率、药物治疗的可行性,还受到球员的重要性和对比赛结果的期望等因素的直接影响。
在许多研究中,足球损伤是基于保险公司的记录而进行记录的,也就是说这些损伤的运动员经过医师的治疗或在医院中接受治疗。
这种方法有可能低估不严重的损伤或机体使用过度而引起的症状,而对此往往不采用医治手段。
欧洲委员会将足球损伤定义为在参加正式足球活动中损伤,其产生以下一个或几个结果:减少足球活动的数量、需要进行治疗咨询和严重的社会或经济损失。
3 足球运动损伤的特点
3.1 足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足球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的对抗性项目。
AMnahna报道足球运动的损伤率是球类项目中最高的,为56.9%。
我国足球运动的损伤较高,大多数超过200%,与国外报道相比更高。
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高于大学生,大学生的损伤率高于少儿。
在专业运动员和大学生中每人平均至少损伤2次以上,受伤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较高。
张立等报道湖北武汉红金龙队在
1年比赛平均每场比赛有4人次受伤,平均每人重复损伤4.7次。
郭培杰对少儿足球运动损伤调查发现,平均每场比赛有2.56人次受伤。
3.2 足球运动损伤的部位
足球运动主要是以足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
下肢在足球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是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
国际足联的运动医学专家曾对1300场比赛进行统计,共发生1400次损伤,头部和上肢占15%,胸和腹占10%,下肢占75%。
我国足球运动的损伤发生较多部位也是在下肢,而且发生损伤率高于国外。
其中踝、膝、大腿、腰背、小腿是常见的主要发生损伤的部位,这些部位的损伤发生率以踝最高,其次是膝、大腿、腰背、小腿。
它们的损伤超出运动损伤77.1%以上。
并且专业运动员更容易发生这些部位的损伤。
3.3 足球运动损伤的种类
足球运动损伤的种类主要包括挫伤、檫伤、拉伤、撕裂伤、关节脱位、骨折、劳损及其他。
足球运动损伤的最常见的种类是挫伤、檫伤、扭伤和拉伤,其中挫伤最常见,其次是檫伤、扭伤和拉伤。
它们占运动损伤种类的90%以上,青少年运动员尤其容易发生这种损伤。
4 损伤发生的类型
4.1 擦伤和挫伤
运动员在进行激烈的比赛时,由于对比赛的重视,经常在比赛的时候不得已采取犯规的动作,如拉人、绊人等。
还有在对方铲球时由于自身速度过快经常会造成损伤。
一般发生的部位是四肢,面部等部位。
4.2 拉伤
肌肉拉伤往往是在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下,肌肉过度收缩或被动拉长而导致肌纤维断裂。
足球运动中所发生的主要部位通常是在腿前,后肌群和小腿三头肌。
多见于起动冲刺、射门、长传、急停变向等动作之中。
造成拉伤的原因多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高强度活动的需求状态;身体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伸展性、肌力差;疲劳状态下肌肉机能下降等原因。
4.3 扭伤
扭伤通常发生在关节韧带处,他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活动而造成关节内外侧韧带的闭合性损伤。
这一类伤最容易出现的部位通常是踝关节外侧韧带、膝关节内侧韧带等处。
发生扭伤的原因主要是场地不平,技术动作错误,踩脚,遇到突然情况时的急停、急跳,对方冲撞等等。
4.4 抽筋
人们常说的抽筋,又称肌肉痉挛,是由于肌肉失去正常调节功能后不由自主的强直性收缩的一种反应。
在足球运动中,这种抽筋现象更多地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处。
造成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因奔跑过多,肌肉过于疲劳;或因出汗过去,盐分丧失超量;或因天冷肌肉发僵,受突然动作的强刺激等。
4.5 骨折
骨的完整性遭到跑坏(骨断或骨裂|)称骨折。
骨折是足球运动中较为严重的损伤,骨折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即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和开放性骨折(骨端与外界或体腔相通),其发生率较低。
主要发生部位在小腿腓骨、膝前髌骨、足外踝、肩锁骨以及肘部鹰嘴等部位。
如拿球突破切入时被绊倒跪地引起髌骨骨折、守门员扑球时摔倒造成锁骨骨折或者是“对脚”引起腓骨骨折等。
4.6 脑震荡
这种损伤一般在比赛中很少出现。
它发生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两人争抢头球或者是守门员出击与对方队员相撞造成的。
这种损伤虽然出现机会比较少,但其对运动员的伤害是最大的。
4.7 内脏破裂
一般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球速过快,运动员来不及躲闪,球打在运动员的腹部等没有骨骼支撑的部位。
5 足球运动损伤的防治
5.1 是科学而合理安排教学训练与比赛。
足球的教练或教师应认真研究大纲、教材的要求及竞赛等方面的情况,依据学生年龄、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运用各种练习的手段与方法,全面加强基本技术教学训练、全面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
5.2 是强化热身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原则。
准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应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既包括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又要有贴近实战的专项准备活动。
对运动中易伤部位及身体活动范围较大的区域,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静态与动态的拉伸练习十分必要。
5.3 是加强易伤部位的基础性体能训练原则。
根据足球场上的不同的位置需要,结合基础性的体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一定的评价手段与形式发现在专项运动中相对较弱部位,加强必要的训练改善其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
由于足球运动中运动员的身体和球常处于不规则的活动中,运动要经常做些大幅度的、快速度、突然用力的动作,如倒地铲球、凌空抽射、头顶球射门带球过人等动作,这些对运动的身体柔韧素质的要求更高。
5.4 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原则。
参加体育运动都应首先树立必要自我保护的意识,并掌握相关自我保护的方法。
在学校有组织的进行的相关足球知识培训或讲座学习过程中,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可忽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生理、解剖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全面的理解与把握相关损伤的防护知识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
5.5 加强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练员要了解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善于调整队员的心理状况,并运用放松训练、念动训练、自我暗示训练、摸拟训练等各种心理训练手段,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心理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个体心理品质。
培养良好的心理训练水平,减少因心理因素产生的运动损伤。
6 结语
综上所述,足球运动要想更广泛的推广,首先要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
通过对损伤的预防保护足球运动人员的安全,才能促进足球事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古文东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嘉应大学学报,2016,20(3).
[2] 杨毅.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增刊):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