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实验
临床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营养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人体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相互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制定一份完善的实验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实验目的临床营养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营养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并能够评估和监测其效果。
二、实验内容1. 营养评估实验:学生将通过实际案例,运用营养评估工具和方法,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包括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体质指数、分析血液生化指标等。
2. 营养干预实验:学生将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包括制定饮食计划、推荐适当的营养补充剂、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整等。
3. 营养监测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营养监测,包括测量患者的体重、记录饮食摄入量、分析尿液和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等。
通过监测的结果,学生可以评估干预方案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室模拟: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模拟患者的情况,进行营养评估、制定干预方案和监测效果等操作。
模拟实验能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
2. 病房实习:学生将在医院的病房中进行实习,亲身参与患者的营养评估和干预工作。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干预。
3. 病例分析:学生将通过分析真实的病例,进行营养评估和干预方案的制定。
通过病例分析,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四、实验评估实验评估是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和评价。
评估内容包括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对患者情况的分析和干预方案的制定等。
评估形式可以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小组讨论等。
五、实验教学的意义临床营养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营养学情景模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基本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
2. 掌握营养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营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2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学校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基本营养素样本(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制品等)2. 天平、量杯、剪刀、镊子等实验器材3. 实验记录表五、实验方法1. 观察法:观察人体基本营养素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2. 分离法:将样本中的营养素进行分离,如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蔬菜中的维生素等。
3. 测量法:用天平、量杯等仪器测量样本的重量和体积。
4. 比较法:将实验结果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
六、实验步骤1. 观察法:观察样本的外观特征,如颜色、质地等。
2. 分离法:将样本进行分离,分别取出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制品等。
3. 测量法:用天平、量杯等仪器测量各样本的重量和体积。
4. 比较法:将实验结果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
5. 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实验记录表。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法:谷物呈黄色,质地较硬;蔬菜呈绿色,质地较脆;水果呈红色、黄色等,质地较软;肉类呈红色,质地较韧;蛋类呈黄色,质地较硬;奶制品呈白色,质地较稠。
2. 分离法:谷物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蔬菜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肉类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蛋类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奶制品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
3. 测量法:根据实验记录表,计算出各样本的营养素含量。
4. 比较法:将实验结果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
(1)谷物:实验结果显示,谷物中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符合人体所需。
与已知数据相比,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2)蔬菜:实验结果显示,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符合人体所需。
与已知数据相比,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3)水果:实验结果显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符合人体所需。
营养学实验报告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 划提供依据
实验目的的表述
02
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明确 实验的目标和研 究问题
实验对象:选择 合适的实验材料 和样本量
实验方法:详细 描述实验操作流 程和步骤
实验结果:记录 和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准备:确保实验设备、材料和试剂齐全、准确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方案逐步进行,详细记录实验过程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前后的数据变化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加强营养学 研究,不断 更新和完善 营养学理论
建立完善的营 养监测体系, 及时发现和解
决营养问题
对营养学发展的贡献
促进营养学研究:通过实 验报告,为营养学研究提 供数据支持,推动营养学 发展。
指导实践:实验报告中的 结论和建议可以为营养学 实践提供指导,帮助人们 更好地理解营养学知识。
推动学科发展:实验报告 的结论和展望可以为营养 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向,促进学科的进 步。
实验数据采集
采集时间:实验开始前、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 采集方法: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仪器测量等 采集对象:实验参与者、样品等 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
实验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 标和研究问题
实验原理:阐述实验的理 论依据和科学原理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 的操作流程和步骤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经过多次测量和校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人员的专业性:实验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实验经验,确保结果的可 靠性。
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实验结果可重复验证,证明结果的可靠性。
04
结论
植物营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2. 熟悉植物对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及其生理作用。
3. 学习利用实验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为植物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实验(1)实验材料: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等不同植物种子,氮、磷、钾标准溶液,土壤样品。
(2)实验步骤:① 分别将不同植物种子在土壤中种植,并设置不同浓度的氮、磷、钾肥料处理;② 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植物生长指标(如株高、叶片颜色、产量等);③ 收集植物样品,测定其氮、磷、钾含量;④ 分析不同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差异。
2. 实验二:土壤养分测定实验(1)实验材料:土壤样品,过氧化氢、浓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试剂,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仪器。
(2)实验步骤:① 称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过氧化氢、浓硫酸、盐酸等试剂进行消解;② 将消解后的溶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③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氮、磷、钾含量;④ 分析土壤养分状况,为植物施肥提供依据。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1. 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实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养分浓度下的生长状况,可以了解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差异。
实验方法:(1)采用不同浓度的氮、磷、钾肥料处理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2)测定植物样品中的氮、磷、钾含量;(3)分析不同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差异。
2. 土壤养分测定实验实验原理: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氮、磷、钾含量,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状况,为植物施肥提供依据。
实验方法:(1)采用消解法将土壤样品中的氮、磷、钾等养分转化为可溶性形态;(2)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消解后的溶液中的氮、磷、钾含量;(3)分析土壤养分状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存在差异。
动物营养学实验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实验设计和饲料制备

动物营养学实验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实验设计和饲料制备动物营养学实验: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实验设计和饲料制备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饲养和饲料营养的科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的饲养和饲料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科学家们常常进行动物营养学实验。
本文将介绍动物营养学实验的设计和饲料制备的相关内容。
一、动物营养学实验设计动物营养学实验的设计非常重要,它需要考虑到实验的目的、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组的划分和实验参数的测定等因素。
1.实验目的在进行动物营养学实验之前,研究人员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是研究某种饲料对动物生长的影响,还是评估不同饲料成分对动物产蛋率的影响?不同的实验目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
2.实验动物的选择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对象,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非常重要。
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猪等。
不同的实验动物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代谢方式,因此在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3.实验组的划分在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将实验动物划分为不同的实验组,以便比较不同处理对动物的影响。
例如,可以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实验组饲喂添加某种成分的饲料。
此外,还可以设置多个实验组,比较不同剂量或配方的饲料对动物的影响。
4.实验参数的测定为了评估实验结果,需要对一些关键参数进行测定。
例如,可以测定动物的体重、体长、饲料摄入量、饲料转化率等指标,以评估饲料对动物生长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测定动物体内的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群落等来了解饲料对动物的影响。
二、饲料制备饲料是动物营养学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制备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饲料配方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动物的需要,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是非常重要的。
饲料配方应包含适宜的能量来源、蛋白质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需求。
2.原料选择和处理饲料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对饲料的质量和口感有重要影响。
应选择新鲜、无霉变、富含营养的原料,避免使用含有毒物质或反式脂肪酸的原料。
营养学实验报告

营养学实验报告营养学实验报告引言:营养学是研究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的科学,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数据收集,得出结论并提供相关建议。
实验设计:本实验共招募了50名年龄在25至40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A组)接受高纤维、低脂肪的饮食,包括大量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第二组(B组)接受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包括肉类、乳制品和坚果。
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前,对实验对象进行了身体检查和营养评估,包括身高、体重、体脂率、血压和血液检测。
实验对象被要求在实验期间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习惯,并按照所分配的饮食方案进行饮食。
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后,我们重新对实验对象进行了身体检查和营养评估。
结果显示,A组实验对象的体重和体脂率明显下降,血压和血脂水平也有所改善。
而B组实验对象的体重和体脂率略有上升,血压和血脂水平则有所升高。
进一步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纤维、低脂肪的饮食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全谷物则提供了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和必需的营养物质。
相比之下,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虽然蛋白质是身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量的蛋白质摄入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并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高脂肪的饮食则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血脂水平升高,增加患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高纤维、低脂肪的饮食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减少肉类和乳制品的摄入量,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此外,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脂肪和蛋白质,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总结:营养学实验的结果表明,饮食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营养学实验

营养学实验指导何计国戴蕴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06年5月修订实验一体格测量原理: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体形的维持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营养因素的影响,所以常常把身长、体重、以及体形方面的测量参数用作评价营养状况的综合观察指标。
一.测量指标1.体重2.身长3.胸围4.上臂围、上臂肌围5.皮褶厚度等。
上述指标中以身高和体重最重要,它综合反映了蛋白质,热能等心摄入利用和贮备情况反映了机体、肌肉、内脏的发育和潜在能力。
二.测量方法1、体重:被测者在测量之前1小时内禁食,排空尿液粪便。
测量时脱去衣服、帽子和鞋袜,只着背心(或短袖衫)和短裤,安定地站(坐或卧)于秤盘中央。
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
2、身高:测量身高应当固定时间。
一般在上年10时左右,此时身长为全日的中间值。
3、胸围:成人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
取平静呼吸时的中间数读至0.1厘米。
4、上臂围:左臂自然下垂,用软尺先测出上臂中点的位置,然后测上臂中点的周长。
5、皮脂厚度:测量一定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表示或计算体内脂肪量。
脂肪的变动与热能供给十分密切。
(1)三头肌部: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2厘米处。
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后方,使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定者以左手姆指及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然后从姆指下测量1厘米左右之皮脂厚度。
(2)肩胛下部:左肩胛骨下角下方约2厘米处。
上肢自然下垂,与水平成45°角测量。
(3)腹部:用左手姆指及食指将距脐左方1厘米处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与正中线平行捏起呈皱褶,不要用力加压,在约距姆指1厘米处的皮肤皱褶根部,用皮褶计测量。
一般要求在一个部位测定3次、取平均值。
三、评价可以根据体测量评价参考数值所列的正常参考值进行评价。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测量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然后进行评价。
(一)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身长(厘米)–105。
(二)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BMI(体质指数)= ———————身长(米)2体质指数也是较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以体质量(kg)/身高(m)2表示。
临床营养学实验课程设计

临床营养学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临床营养学基本概念,了解营养在临床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2. 使学生熟悉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3. 帮助学生掌握膳食指南、营养评估和营养干预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临床营养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营养评估、制定营养干预方案的技能;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熟练使用营养学实验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其认识到营养在健康维护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临床营养学实验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学生为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生理学基础,对临床营养学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临床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营养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支持。
二、教学内容1. 临床营养学基本概念:营养素、能量、营养需要、营养状况评估;2. 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3. 膳食指南与营养干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干预策略、特殊人群营养;4. 临床营养学应用案例: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5. 营养学实验操作:营养素含量测定、膳食调查、营养评估、营养干预实施。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临床营养学基本概念、营养素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第二周:膳食指南与特殊人群营养、营养干预策略;第三周:临床营养学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四周:营养学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撰写。
教材章节关联:1. 《临床营养学》第一章:临床营养学基本概念;2. 《临床营养学》第二章: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3. 《临床营养学》第六章:膳食指南与特殊人群营养;4. 《临床营养学》第七章:临床营养学应用案例;5. 《临床营养学实验指导》全书:实验操作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反应式如下: 血红蛋白 铁氰化钾 高铁血红蛋白 氰化钾 氰化高铁
血红蛋白
【仪器】 1.10μl 血色素吸管(或定量毛细管)。 2.5ml 或 10ml 带盖试管。 3.721 或 72 型分光光度计。
【试剂】称取碳酸氢钠 140mg、铁氰化钾 200mg、氰化钾 50mg,用 蒸馏水溶解并稀释到 1000m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内,在 4℃冰箱保存, 至少可稳定数月到一年。
实验三 尿中还原型抗坏血酸测定
【原理】抗坏血酸(维生素 C)具有—C= C—基,有还原性。还原型
抗坏血酸能还
OHOH
原染料 2,6-二氯酚靛酚,该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
红色失去。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
酸。一定量的尿样二氯酚靛酚被抗坏血酸还原的反应如下:
2,6-二氯酚靛酚
抗坏血酸 2,6-二氯二对酚胺
(酸液中呈粉红色) (还原)
540
DH i C C4 N× 251
t= 4×0.5
×6 = 1
4458 73.6
0000
540
DH i C N×
Ct=待测之血红蛋白含量(g%)
540
DH iC N =在 540nm 波长下测得之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之光密度
251=测定时血液的稀释倍数(血 10μl分子消光系数。
(2)肩胛下部:左肩胛骨下角下方约 2 厘米处。上肢自然下垂,与 水平成 45°角测量。
(3)腹部:用左手姆指及食指将距脐左方 1 厘米处的皮肤连同皮下 组织与正中线平行捏起呈皱褶,不要用力加压,在约距姆指 1 厘米处 的皮肤皱褶根部,用皮褶计测量。一般要求在一个部位测定 3 次、取 平均值。
三、评价 可以根据体测量评价参考数值所列的正常参考值进行评价。除此 之外,还可以用测量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然后进行评价。 (一)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身长(厘米)–105。 (二)体质指数(BMI)
4.如以上二点难以实现,宜采用标准曲线法或直接比较法进行。 5.血样放入试剂后所形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极为稳定,经试 验,在 4℃冰箱存放 70 天之久前后结果仍能保持一致。为此,可将各 地采集的样品在加入到试剂后,在 2~10℃环境中,集中到中心实验室 进行比色测定。 6.有材料证实,取血部位对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耳垂血的血红 蛋白含水量量高于指尖血。 7.血色素吸管必须保持洁净与干燥,每做一份后应用水洗净后, 用无水乙醇洗,最后用乙醚洗。否则取量不准,影响结果。
0.5=比色杯光径
64458=血红蛋白的分子量
10000=将 mg/L 换算成 g/100ml 的数字
【评价】
年龄
缺乏(g/100ml)
正常(g/100ml)
6 月~6 岁
<11.0
>11.0
6~14 岁
<12.0
>12.0
成年男子
<13.0
>13.0
成年女子
<12.0
>12.0
【附】
1.本法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所推荐,具有操作简便、
【操作步骤】 1.吸取 2.5ml 试剂于 5ml 带盖试管中,加 10μl 入血液,混匀后放 置 15 分钟。 2.选用 0.5cm 光径比色杯,于 540nm 波长下,以试剂调节仪器零 点,测定各样品管之光密度,将所测得之光密度乘以 73.6 即为血红蛋 白之含量(g/100ml)。 计算公式如下:
个以上测量的部位,多选择肩胛下、肱三头肌、脐旁 3 个测量点。以平
均值作判断标准:
消瘦
正常
肥胖
男 <10mm
10~40mm >40mm
女 <20mm
20~50mm >50mm
实验二 血红蛋白的测定(氰化法)
【原理】血红蛋白在铁氰化钾和氰化钾的作用下,生成极为稳定的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红色),其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氰 化高铁血红蛋白在 540nm 波长下,毫克分子消光系数为 44,据此,用 分光光度法测其光密度,运用消光系数作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其化
不需要标准、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
2.应用本法进行血红蛋白的测定,所用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必需
事先经过校正。 3.实验条件改变,如更换了光电池或灯炮、电压不稳、试剂换了
批号等等均会引起光密度的改变。为了获得正确结果,可用标准液校 正或采用色泽近似的无机盐人工永久标准液来核对,这也是一种行之 有效的方法。
自编 教材
营养学实验指导
何计国 戴蕴青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006 年 5 月修订
实验一 体格测量
原理: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体形的维持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受营养因素的影响,所以常常把身长、体重、以及体形方 面的测量参数用作评价营养状况的综合观察指标。
一.测量指标 1.体重 2.身长 3.胸围 4.上臂围、上臂肌围 5.皮褶厚度等。 上述指标中以身高和体重最重要,它综合反映了蛋白质,热能等 心摄入利用和贮备情况反映了机体、肌肉、内脏的发育和潜在能力。 二.测量方法 1、体重:被测者在测量之前 1 小时内禁食,排空尿液粪便。测量时 脱去衣服、帽子和鞋袜,只着背心(或短袖衫)和短裤,安定地站(坐或 卧)于秤盘中央。读数以 kg 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 2、身高:测量身高应当固定时间。一般在上年 10 时左右,此时身 长为全日的中间值。 3、胸围:成人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平静呼吸时的中
体重(公斤)
BMI(体质指数)= ———————
身长(米)2
体质指数也是较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以体质量(kg)/身高(m)2
表示。判断标准是: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男 <20 20~25 25~28 >28
女 <19 19~24 24~27 >27
(三)皮褶厚度
皮褶厚度用来表示皮下脂肪的厚度,为防止误差应选择 3 个或 3
间数读至 0.1 厘米。 4、上臂围:左臂自然下垂,用软尺先测出上臂中点的位置,然后
测上臂中点的周长。 5、皮脂厚度:测量一定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表示或计算体内脂肪
量。脂肪的变动与热能供给十分密切。 (1)三头肌部: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 2 厘米处。测量者立于被测者
的后方,使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定者以左手姆指及食指将皮肤连 同皮下组织捏起、然后从姆指下测量 1 厘米左右之皮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