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种群生命表分析 (1)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学题库(最终版)

农业生态学题库(最终版)

农业生态学题库(最终版)农业生态学题库一、填空题1、农业的效益可分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农业生物常以种群或群落的状态存在。

3、农业生物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4、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根据年龄锥体,可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5、生命表可以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根据取得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和各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方法的不同。

6、种群的发布有3种基本类型:扩张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7、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8、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9、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10、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所制约。

11、碳主要储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水圈和岩石圈几个库中。

1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13、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大气,其次是煤等化石燃料。

14、循环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几个重要过程。

15、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三种。

16、自然界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17、钾循环是以地质大循环为主,生物小循环为辅的物质循环管。

18、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雨水。

19、根据杜能的农业圈层结构理论,围绕中心城市有6个同心圈层,分别为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轮作农业圈、谷物农作圈、三圃农作圈、畜牧圈,第六圈层以外则是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20、根据农业圈层结构,XXX得到两个结论,分别为生产集约度理论和生产结构理论。

2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三个方面。

22、农艺节水主要包括地面覆盖、耕作改良、水肥耦合、抗旱品种选育等。

种群生命表及其应用(6.9)

种群生命表及其应用(6.9)

种群生命表及其发展段沛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 610041)摘要:种群是生物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种群(population)是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

本文通过介绍种群生命表的概念、特征、基本结构和类型及其在某些方面的应用,使得对种群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并阐述了种群生命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种群生命表1 种群生命表概述1.1种群生命表的概念生命表是记载某一种群或一定数量的同一时间出生的个体,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于个体死亡而逐渐较少的统计表[1]。

1.2种群生命表的特征综合判断种群数量变化,并能反映种群中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关系。

1.3种群生命表的基本结构简单的生命表只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死亡数据编制,综合生命表则包括出生数据,从而能估计种群的增长率。

Conell(1970)对某岛上1959年出生并固着在岩石上的所有藤壶(Balanus glandula)进行逐年的存活观察,其中的x和nx栏,到第9年全部死光。

生命表有若干栏,每栏均有惯用的符号,其含义:x为按年龄的分段;nx为x期开始时的存活数;lx为x期开始时的存活分数;dx为从x到x+1的死亡数;qx为从x到x+1的死亡率;ex为x期开始时的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Tx和Lx栏一般不列入表中,但为计算ex方便需要Tx和Lx栏。

Lx是从x到x+1期的平均存活数,即Lx=(nx+nx+1)/2。

Tx则是进入x龄期的全部个体在进入x期以后的存活总个体一年值,即只要根据表中x 和nx两栏数据推算一次,就不难了解各栏符号及其含义。

从这个生命表可获得三方面信息:①存活曲线(survivourship)。

以lx栏对x栏作图可得存活曲线即lx由1.0降为0.437,0.239……直到全部死亡。

存活曲线直观地表达了该同生群的存活过程。

Deevey (1947)曾将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Ⅰ型:曲线凸型,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

例如大型兽类和人的存活曲线。

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考试试卷(857)

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考试试卷(857)

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20分,每题5分)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沉积循环与全球性三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和酸雾、臭氧层破坏)密切相关。

()答案:错误解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气相循环与全球性3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酸雾,臭氧层破坏)密切相关。

2. 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只属于气体型循环。

()答案:错误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属于沉积型循环和气体型循环。

3.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不协调所产生的。

()答案:正确解析: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4. 初级生产是将无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答案:正确解析:初级生产是指自养生物即无机营养性生物所进行的有机物的生产。

在一般生态系统中,光合成生物(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所进行的有机物生产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因此,一般也多指光合成生物的有机物的生产。

它是一个能量转化和物质的积累过程,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稳态答案:稳态是指有机体在可变动的外部环境中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内部环境。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生物体自由生存的条件。

解析:空2. 生活史对策答案:生活史对策(又称生态对策)是指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

自然选择有利于形成这样的生活史对策:其能量分配合理,各个生命过程协调最佳,并使物种的繁殖和存活效益或适合度达到最大。

解析:空3. 原生演替[扬州大学2019研]答案:原生演替又称初生演替,是指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

昆虫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昆虫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VS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 昆虫种群的分布、数量和生态习性都 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使得对昆虫种群 生命表的研究更加重要和迫切。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通过对昆虫种群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 揭示昆虫种群的生长、繁殖和死亡规 律,为害虫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 供科学依据。
研究问题
如何组建和分析昆虫种群生命表?如 何利用生命表数据评估昆虫种群动态 变化?如何利用生命表数据预测昆虫 种群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生命表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昆虫生态学、 种群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促进相关 科研工作的进展。
03 昆虫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收集数据
野外调查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收集昆虫种 群在不同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下 的数据,包括出生率、死亡率、
繁殖率等。
实验研究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不同环境因 素,观察昆虫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 生长和繁殖表现,收集相关数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结论
昆虫种群生命表是研究昆虫种群动态的重要工具,通过组建和分 析生命表,可以深入了解昆虫种群的生长、繁殖和死亡等过程, 为害虫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昆虫种类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 组建方法和分析方法,以确保生命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命表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昆虫种群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繁殖能力和生存策略,对于保护和利用昆虫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02 昆虫种群生命表基础
生命表概念
01
生命表
记录昆虫从卵到成虫各阶段存活 率的表格,是研究昆虫种群动态 的重要工具。
组建生命表
02
03
分析生命表

《生命表分析》课件

《生命表分析》课件

02
生命表的基本概念
生命期望
总结词
生命期望是描述一个个体预期能够生存的年数,基于其年龄和性别。
详细描述
生命期望是生命表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一个个体预期能够生存的年数。这个指标基于年龄和性别进行 计算,反映了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在特定条件下的预期寿命。生命期望的计算有助于了解不同人群的生命风险 和生存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生命表分析在保险精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不同年 龄、性别、地区等人群的生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保 险产品的风险和价值,为保险公司制定保险策略、产品设 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健康风险评估
总结词
健康风险评估是生命表分析在健康领域的应用,通过分 析人口健康数据,评估个人和群体的健康风险。
详细描述
生命表分析在健康风险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 健康状况、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等数据的分析,评估个 人和群体的健康风险,为制定健康管理策略、预防措施 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生命表分析还可以用于评估新 药、新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风险函数
总结词
风险函数描述了在给定年龄段内个体死亡或 患病的概率。
详细描述
风险函数是生命表分析中用于描述个体在给 定年龄段内死亡或患病的概率的函数。这个 函数提供了关于健康风险的综合信息,有助 于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的 健康问题。通过比较不同群体或不同时期的 风险函数,可以评估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
未来人口变化的不确定性问题
总结词
未来人口变化的不确定性是生命表分析面临的另一个 挑战。
详细描述
生命表分析通常需要对未来人口变化进行预测和估计, 但这些预测和估计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人口变化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育率、死亡率、移民率等,这 些因素的变化可能难以准确预测和估计。此外,未来人 口变化的趋势也可能受到政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进一 步增加了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生命表分析中,需 要充分考虑未来人口变化的不确定性问题,并采取适当 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和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对分析结果的 影响。

昆虫种群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

昆虫种群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

3.M(si)值
M(si) = 1 / si
4.关键因子Ki Ki = lg ( lxi / lxi+1 )
5.存活曲线分析 以发育阶段(X)为横坐标,逐期残存率(Q) 为纵坐标,绘制出枣步曲的存活曲线。根据 曲线形状,进一步分析关键死亡期及其关键 致死因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立生命表应注意的事项
一、抽样
生命表调查所获数据资料要求十分严格。不但各 个虫态要有准确的调查数据,而且各虫态内不同致死 因子所造成的死亡数也要有准确估值。 首先,要进行空间分布图式的研究。 其次,样本单位的选择也很重要。 第三,样本数要按照空间分布图式确定理论抽样 数。 第四,抽样时间和方式。
• 2.步骤(以蚜虫为例):第一天,挑取成蚜50
头放在1盆无虫的植物上,用大玻璃罩将整个花盆 和植株罩住;第二天,挑取初产若蚜称重后接于 待试植物叶片上用微型笼罩住。每头蚜虫用一个 微型罩或玻璃套或叶套,编号并记录若蚜重量。
• 3.实验观察与记载:蚜虫生长发育期每天3次观察 每个蚜虫蜕皮情况并记录,直至成虫,称重后再 反回原处用罩子罩住;繁殖期温度在20℃以下时 每2天观察一次,记载初产若蚜数量并剔除,直至 成虫死亡;20℃以上时,每天观察记录一次,剔 除若蚜,直至成虫死亡。 由于特定时间生命表适于实验种群,所以不 同环境因子组合可以确定环境因子对种群生物学 和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小菜蛾第三代生命表
实验步骤
一、生命表的组建
第一,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确定生命表的具体结 构; 第二,拟定研究方案。如确定取样方法,合理划分 发育阶段或时间间隔,致死因素等; 第三,实施实验; 第四,资料的整理分析及综合。
二、生命表的分析 1.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白处数据 2.种群趋势指数I值

生态学-种群生命表及分析

生态学-种群生命表及分析
λ=erm
2.7 生命表分析
(6)关键因素分析(K因素分析)
K因素:影响着各种群死亡率的 关键因素。(K1是关键因子)
P69-70
2.8 有关概念总结和比较
◆静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其他形式生命表 优点: ①容易使我们看出种群的生存、生殖对策;
②可计算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 ③编制较易。 缺点: ①无法分析死亡原因或关键因素; ②也不适用于出生或死亡变动很大的种群。
(4)世代平均历期(周期):
对于世代重叠的种群来说,一个世代所经历的 时间是不清楚的,可以用个体产仔的平均年 龄来表示世代长短。 T=∑lxmxx/∑lxmx (近似值)
(5) 内禀增长率(innate capacity for increase) (排rm除)捕: 食在者实和验疾条病件的下影,人响为,并地提排供除理不想利的的和环充境足条的件食,
第二部分 种群生态学
第2章 种群生命表及分析
LIFE TABLE AND THE ANALYSIS
本章内容
2.1 生命表的基本概念 2.2 生命表的一般构成 2.3 特定时间(静态)生命表 2.4 特定年龄(动态)生命表 2.5 其他形式的生命表 2.6 生命表建立的一般步骤 2.7 生命表分析 2.8 有关概念总结和比较
2.7 生命表分析:进一步了解种群数量动态的内在规律
和机制
(1)死亡率曲线: 以生命表中的年龄
或年龄组为横坐 标,以相应于各 年龄或年龄组的 qx值(死亡率)为 纵坐标作图所得。
(2)存活曲线
以生命表中的年龄或年龄组(或平均期望寿 命的百分离差)为横坐标,以相应于各年龄 或年龄组的nx值(存活数)(或其对数值)为 纵坐标作图所得。
另外还有动态混合生命表、图解式生命表, 植物生命表等。

第04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

第04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

性比(sex ration)是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 体数目的比例,受精卵的♂/♀大致是50:50,这 叫第一性比(first sex ration);幼体成长到性成熟 这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 ♂/♀比还要继续 变化,到个体成熟时为止, ♂对♀的比例叫第二 性比(second sex ration);以后还会有充分成熟 的个体性比,叫第三性比(third sex ration)。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population growth
model)
种群增长是倍增而不是加成。 种群的增长速度取决于年龄结构。 种群的大小受密度制约因素调节。
四、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1.种群增长 (1)J 型增长类型 (2)S 型增长类型
蓟马种群数量变化
鹿角漆树顶生枝数量的S型增长
2.季节消长 (1)概念 (2)实例
种群增长率:r=lnRo /T
T为世代时间,指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 的平均时间。
控制人口途径:降低Ro值:降低世代增值率,限制每对 夫妇的子女数;T值增大:推迟首次生殖时间或晚婚来 达到。
内禀增长率指当环境(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在理 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 (rm)。
0.50
9
00

—0 0

注:1. 引自Rrebs,1978;2. lx =nx/n0,dx =nx-nx+1,qx =dx/nx,ex =Tx/nx。
*对1959年固着的种群,进行逐年观察,到1968年全部死亡,资料根据康内尔 (Conell,1970)(引自Krebs,1978)。
(2)存活曲线的类型 从这个生命表
(c)标志重捕法:对移动位置的动物,在调查样地上, 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经一定期限进行重捕。 根据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 相等的假定,来估计样地中被调查的动物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代码:081801学号:080902010081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青桐种群生命表分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年级:2008级姓名:朱其全指导教师:刘映良(教授)完成时间:2012年5月2日青桐种群生命表分析朱其全(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摘要:为了解青桐种群生命过程,对贵阳市云岩区相宝山青桐树林进行群落学调查,编制生命表并分析了生存率、积累死亡率、死亡密度、危险率等生存函数的曲线变化,进而得出青桐种群动态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青桐种群10年以前存活数急剧下降,死亡率达97.5%后期趋于稳定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

生存函数分析表明,积累死亡率单调增加,生存率单调下降,其增加或下降幅度是前期高于后期。

死亡率曲线与损失度曲线变化一致,青桐种群生长过程中出有两次次死亡高峰期。

关键词:青桐;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Life Table analysis of Firmiana platanifolia PopulationZhu Qi-Quan(School of Life Science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1,China) Abstrac: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irmiana platanifolia population life process, surveied the community of XiangBaoshan Firmiana platanifolia woods in Yunyan District, Guiyang City.The static life table of Firmiana platanifolia population was compiled.The curve variations of survival functions including survival rate,accumulated mortality,death density and danger probability were analyzed.Further more,the dynamic tendency of pop ulation amount of Firmiana platanifolia was obtained,obta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under 10 years Firmiana platanifolia survival decreased dramatically,the mortality rate of 97.5% period tends to be s table,the survival curve tended to be De eveyⅢ.The analysis on survival function showed that the accumulated mortality was monotonously increased and the survival rate was monotonously decreasedand.The variation in prophase was bigger than that in anaphase.The curve variation of Firmiana platanifolia’s mortality was similar to the dynamic bend of its loss degree.Two death peaks appeared in the population growth process.Key words:Firmiana platanifolia;Population;Life table;Curves of survival rate; Mortality rate青桐(Firmiana platanifolia),别名青皮梧桐、梧桐,为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1],青桐树干直立高大挺拔,树皮呈现为绿色,树叶大而为掌形,夏天可观叶,冬季可观干,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宜栽植于草坪、庭院、湖畔,可作为行道树及居民区、工厂区绿化树种[2]。

目前,对青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播种育苗技术[2]、种子萌发[3]、花粉性状[4]、分类[5]及脂肪酸分析[6]等方面,还没有人对青桐进行种群生命表的分析。

对青桐进行进行种群生命表分析及生存分析,去探究青桐种群的生命过程,以期为青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贵阳市地处贵州省中部, 南北长79km, 东西宽57km , 总面积2406km2。

在全国自然区划中, 贵阳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常绿阔叶林一红黄壤地带的贵州高原自然省黔中自然州中部[7]。

在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7°22′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mm,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d,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 h,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h,区内主要乔木有青桐(Firmiana platanifolia)、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朴树(Celtis sinens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川楝(Melia toosendan)、楸树(Catalpa bungei)、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等,主要灌木有竹叶椒(Bambooleaf Prickleyash)、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六月雪(Serissa foetida)等。

2研究方法2.1野外调查与数据处理采用样地调查法,一共随机取3个样地,每个样地大小为20m×20m,每一个样地又分为10小个样方。

对样地内所有青桐的地径、树高、冠幅和生境进行调查记录,并在样地中选取胸径较大的植株砍伐,自地径处起,每隔200cm取一圆盘,做解析木分析;将圆盘带回实验室,对圆盘进行打磨,采用十字交叉法,用游标卡尺测量其直径,获得年轮宽度数据;根据测定的青桐年轮宽度,采用生物统计学分析方法,用Microsoft 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

2.2 个体年龄的确定与龄级划树木生长周期长,不可能追踪每个个体生命周期。

因此,只能通过现实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来推测种群时间上的动态过程。

由于测定每一个种群个体年龄较困难,故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

分析解析树木在地径处的圆盘,获得年龄后,根据实测标准木的地径大小,建立具有显著相关程度的回归方程:y=aD b,式中Y为年龄,D为地径宽度a b为常数。

将调查得到的青桐的地径代人公式,即可得到青桐的理论年龄。

将各林木年龄按一定大小划分为若干龄级,统计各龄级的株数,编制青桐种群静态生命表,进而分析其动态变化。

这种特定生命表需符合以下3个假设:①种群数量是静态的,即密度不变;②年龄组合是稳定的;③个体迁移是平衡的,即没有移入和移出的差数[8]。

2.3 生命表编制特定时间生命表包含如下项目:x :单位时间(或相当其它单位如径级等);ax :在龄级内现存的个体数;l x :在x 时间开始时标准化存活个体数,l x =a x /a 0×1000;d x :从x 到x+1时间间隔期标准化死亡数,d x =l x -l x+1;q x :从x 到x+1时间间隔期限内死亡率,q x =d x /l x ×100%;L x :从x 到x+1时间间隔内还存活的个体数,L x =( l x +l x+1)/2;T x :从x 时间(径级)到超过x 时间(径级)的个体总数, ;e x :进入x 径级个体生命期望寿命,e x =T x /l x ;K x :各年龄组致死力(损失度), K x =lnl x -lnl x +1;S(t)为生存函数,S i =p 1p 2…p i (p i 为存活频率);F(t)为积累死亡率函数,F i =1-S i ;f(t)为死亡密度函数,f(t i )= (S i -1-S i )/h i = (S i q i )/h i (h i 为时间长度;q i 为死亡频率);λ(t)为危险率函数λ(t i )= f(t i )/S(t i )=2q i /hi(1+p i ) [9-12]。

用年龄作为划分标准,统计不同径级青桐种群个体数,并编制静态生命表。

3 结果与分析3.1年龄结构模型根据对所测得的青桐解析木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到青桐年龄与其地径的回归模型是:Y=0.0591D 1.1481 (1)式中Y 为青桐的年龄;D 为青桐的地径,单位是mm ;样本数N=9,相关指数R 2=0.9944,检验值F=923。

3.2 生命表编制3.2.1生命表中数据的处理静态生命表用同一时期收集到的种群所有个体的径级转化成的年龄编制而成,记录了世代重叠的种群年龄动态历程中的一个特定时间断面,而不是对同生种群整个生活史的追踪。

根据调查得到的青桐种群资料,把种群按10年一个龄级分为8个龄级。

但调查的数据会存在前一个龄级的存活个体小于后一个龄级的情况,使在编制生命表中会出现死亡率为负的情况[13]。

江洪在云杉种群生命表的编制过程中采用了匀滑技术[13]。

在这里用相同的方法对调查得到的青桐种群数据进行处理,认定区段Ⅱ~Ⅵ龄级,分别计算两个区段存活数的累积,并求出平均数分,且认为这个平均数是区段的组中值。

另外,据区段的最多存活数和最少存活数差数及区段的间隔数,可以确定每一相邻年龄组的存活数之间的差数为2左右,故经匀滑修正后,处理后得到a x (表1)。

然后,据此编制出青桐种群特定时间的生命表。

表1 青桐种群调查数据的匀滑处理Table1 The smoothed result of the investigated data of Firmiana platanifoliapopulation∑∞==1i xX L T龄级ⅠⅡⅢⅣⅤⅥⅦⅧ匀滑前353 0 2 8 8 6 1 1匀滑后353 9 7 5 3 1 1 13.2.2生命表的编制以面积为1200 m2的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静态生命表的编制方法和生存理论,编制青桐种群静态生命表(表2)和生存分析函数值表(表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