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

生产技术规程 作用 利于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内容 经济技术指标、
种子、选地、整地、 播种、育苗、移栽(定植) 防预低温冻害、 诊断(形态与营养)田间管理 收获贮藏。
产品质量标准化 种植业产品质量标准 作用
是对种植业产品质量性能所作的技术规定。 是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 是产品质量分级和产品质量检验的主要依据。
蔬菜标准化栽培是指在设施蔬菜作 物栽培中,对生产环境、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采用相关标准进行监督和 认证,从而生产出安全的蔬菜产品。 蔬菜栽培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这项工程的基础是相关的蔬菜标准 体系、蔬菜质量监测、追溯体系和 蔬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建设 。
种植业标准化 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种植业的 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指标
品质、外观形态、加工技术和安全卫生。
一、蔬菜标准化栽培首先要做好标准园创建
蔬菜标准园创建,就是集成技术、 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优势产区建设一 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 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 范带动蔬菜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
二、蔬菜标准园创建的内涵是什么?
目
的:通过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的样板,
四、标准化栽培要达到“五化”
一是规模化种植。 在重点区域,选择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
开展标准园创建,推进蔬菜规模化种植,发展适 度规模经营,露地蔬菜标准园集中连片1000亩以 上,设施蔬菜集中连片200亩(设施内面积)以上。
二是标准化生产
1、推广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等生态栽培技 术,减少农药用量;
2、推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农民生产行为,实现 科学安全用药;
3、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 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质量管理制度,构建产 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蔬菜种植标准化实施方案

蔬菜种植标准化实施方案一、背景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然而,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药滥用、化肥过度施用等问题逐渐凸显,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制定蔬菜种植标准化实施方案,对于保障蔬菜的安全品质,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化种植原则1.农药合理使用原则:选择适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合理控制使用剂量和频次。
定期对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测试,确保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2.化肥科学施用原则:根据不同蔬菜的营养需求,科学配比化肥,并在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
避免过度施肥、连续单一施肥等问题。
3.土壤保护原则:加强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质量,避免土壤沉淀、流失等问题。
通过有机肥和绿肥的使用,促进土壤健康。
4.水质保护原则: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水体污染的可能性。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三、标准化种植措施1.选种和良种繁育:根据蔬菜品种特性和区域特点,选择适合的蔬菜品种,并保证种子的质量。
鼓励农民进行良种繁育,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2.土壤准备与改良: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测土施肥,确定施肥方案。
根据土壤情况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3.农药使用管理:建立农药登记和使用记录制度,明确农药的使用种类和使用剂量。
加强对农药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使用意识和技术水平。
定期对蔬菜进行残留农药检测,确保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4.化肥使用管理: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配比化肥。
严格控制化肥的施用量,避免过度施肥和单一施肥。
定期对土壤进行肥力检测,调整施肥方案。
5.病虫害防治管理:建立蔬菜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定期对蔬菜病虫害进行调查和分析。
采用防治一体化的方式,结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6.灌溉水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的效率。
减少灌溉的频次和用水量,保护水资源,避免农药和化肥的流失。
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

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而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则离不开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就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详细讨论,介绍其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重要性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蔬菜的种植、管理和采收,以保证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稳定提高的栽培方法。
首先,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和技术操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害防治成本,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
其次,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质。
通过统一的栽培标准和规范,可以使蔬菜的品种纯度、形态、口感等方面都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提高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还可以降低农药残留和污染物含量。
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保障蔬菜的食品安全。
二、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实施方法1. 选择合适的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蔬菜品种进行种植。
2. 种植基质的调整。
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合理调整种植基质的配方,保证其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提高蔬菜的根系发育。
3. 控制灌溉和施肥。
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期和需水量,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
在施肥方面,根据不同蔬菜的养分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4. 病虫害的防治。
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间套作物、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5. 采收和处理。
在蔬菜成熟后,及时采收,并注意采收技术和方法,避免对蔬菜的损伤。
采收后,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包装,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和品质。
三、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案例以番茄标准化栽培技术为例,该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番茄品种,建立合理的水肥管理制度,并采取定植密度、覆膜栽培、支架培育等措施,同时进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
黄瓜基质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

·11·只有合作,才会成功。
吉林蔬菜杂志,圆您致富之梦!黄瓜基质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王国政金秀玲滕龙吕艳玲曲彤(辽宁省农科院蔬菜所110161)作者简介:王国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沈阳市东陵路84号,110161,E-mail :wanggzcow@ 。
基金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25)1生产技术1.1育苗1.1.1春季育苗:选择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
营养土配制:营养土用细筛过的田园土和腐熟细筛的猪粪及砻糠灰,按6∶3∶1比例,并加入适量的广谱杀菌剂充分搅拌均匀。
装入8厘米口径的育苗钵内,4/5满即可。
苗床准备:苗床一般设在单栋大棚或连栋大棚内,苗床的面积应根据种植数量和育苗钵大小来确定,为便于操作,宽度不应超过1.5米,否则应在苗床中设立纵向走道。
将苗床整平,等距离地排上电加温线,拉直拉紧,线距6~8厘米,覆上一层细土或砻糠,将电加温线盖没并稍加压实即可。
将育苗钵排放在苗床上,播种前一天浇透水,电加温线通电,苗床预热。
催芽:种子用50~55℃温水浸种20分钟并搅拌,等水温降到30℃后停止搅拌,浸泡4小时,捞出,用纱布包好,甩去过多水分,放入28~30℃恒温箱中催芽12~15小时。
也可干籽直接播种。
播种:播种前1小时在育苗钵内浇少量水,把种子平放在营养钵中央,每钵一粒。
由于出苗率及死苗等原因,可增加10%~20%的用种量。
播完后在种子上撒一层1.5厘米厚的细土,不再浇水。
钵子上盖一层黑地膜,四周压实。
另外,苗床上还要搭小环棚,盖2层薄膜保温。
电加温线控制在28℃,2~3天便可齐苗。
苗期管理:待50%以上种子破土就可以揭去黑地膜见光绿化,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保持在16~20℃。
同时注意预防苗期猝倒病。
定植前2天开始炼苗,夜温10~15℃,昼温20~25℃,以适应温度较低的大棚环境。
1.1.2夏秋季育苗:选用耐热、丰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合夏秋高温季节栽培的品种。
2023年蔬菜种植标准化实施方案

2023年蔬菜种植标准化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蔬菜种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土壤质量下降、农药残留超标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提高蔬菜种植的质量和效益,有必要对蔬菜种植进行标准化管理和规范。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实施蔬菜种植标准化,达到以下目标:(1) 提高蔬菜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2) 促进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3)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2. 原则:(1) 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制定的标准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2) 创新性和适应性原则:标准应适应不同地域的蔬菜种植条件,鼓励农民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
(3) 综合性和协同性原则:标准应综合考虑蔬菜种植的各个环节,促进农业与其他领域的协同发展。
三、实施方案1. 制定蔬菜种植标准化技术规范(1) 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和种植方式,制定适用于各种蔬菜种植的技术规范,包括土壤改良、无土栽培、有机肥料的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2) 将技术规范分为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定和可选遵守的推荐性规定,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2. 建立蔬菜种植标准化管理体系(1) 设立蔬菜种植标准化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修订标准,并监督和指导蔬菜种植的实施。
(2) 建立蔬菜种植标准化登记制度,对符合标准要求的农户进行登记并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
(3) 开展蔬菜种植标准化评估,对参与标准化种植的农户进行评估和认证,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
3. 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1) 建立蔬菜种植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问题解答。
(2) 组织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和演示试验,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专业协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转化。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汇报人: 2023-12-06
• 无公害蔬菜概述 •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无公害蔬菜的品质控制 • 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01
无公害蔬菜概述
无公害蔬菜的定义
01
无公害蔬菜是指产地环境未受到 严重污染,生产过程符合质量安 全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无有 害物质残留的蔬菜。
05
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无公害蔬菜的市场需求与供给现状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潜 力巨大。
VS
供给能力提升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标准化生产 模式的普及,使得无公害蔬菜的供给能力 逐年提升。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与发展趋势
标准化生产逐步推广
量安全控制。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操作规程
产地选择
无公害蔬菜产地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 ,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 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病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 治方法,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严格控 制农药残留量。
01
0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虫害、优质、高产、适应当 地环境的蔬菜品种。
03
种植管理
病虫害防治技术
01
02
03
预防为主
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提 高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 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生 物手段防治病虫害,减少 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 但应选用低毒、低残留的 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 明进行配制和使用。
03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以下步骤:
1.产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壤
土地块,并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并使用经过登记的
蔬菜种子和种苗。
3.整地与施肥:在播种前进行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
公斤,并配施适量化肥。
4.播种与育苗:根据蔬菜的生育期和茬口安排,合理确定播种期。
对于需要移栽的蔬
菜,如大白菜、萝卜等,可采用塑料盘或营养土进行育苗。
5.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浇水和
施肥应根据蔬菜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安排;中耕和除草可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6.采收与贮藏:蔬菜成熟后应及时采收,并采用适当的贮藏方式进行保鲜。
对于不同
种类的蔬菜,采收和贮藏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7.生产档案:应建立蔬菜生产档案,包括生产地点、土壤和环境条件、生产投入品(农
药、化肥等)使用情况、田间管理措施、产品流向等内容。
生产档案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
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方案

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方案蔬菜种植按照AA省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种植,并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增加蔬菜产品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从周年生产均衡供应考虑,以淡季供应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安排茬口。
(1)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必须切实防止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质、土壤以及工业的“三废”污染),防止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污泥垃圾、粉尘的污染,对于酸雨也应有所预防。
基地的建设还必须综合考虑周围其它污染源,要求距离公路主干线50〜100m以外,基地要相对集中成片,便于规模化生产。
地下水位控制在80cm左右。
②无公害蔬菜基地各种不同土壤中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附表1所列的限值。
③无公害蔬菜基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本章第三节所列浓度值。
④无公害蔬菜基地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本章第三节所列的浓度值。
⑤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基地,要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达标后才能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2)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a、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危害、商品性好的高产优质品种。
大力开发天然新型无公害蔬菜,如:野生蔬菜、芽苗菜等。
引进推广新品种时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植物检疫的有关法规。
b、合理轮作、间作、套种。
防止同类蔬菜连作,实行水旱轮作或其它轮作方式,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 增强抗逆性;提倡与葱蒜类蔬菜间作套种,减少病虫害发生,到达不用或少用农药。
C、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播种期,避开病虫为害高峰期。
苗期加强肥、水、光、温和通风管理,降低床内空气湿度,控制病害发生。
培育壮苗并及时定植,定植前要炼苗。
d、土壤耕作及时清园,采用深耕、夏炕、冬冻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推广高垄窄畦栽培,“三沟”(畦沟、腰沟、围沟)配套,防止田间积水。
e、植株调整合理密植,搞好植株调整,利于通风透光;及时清除老、病、虫叶、病残株、虫蛀果,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广东农机2002年第3期
塑l
…一
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一一
.广东省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郑云新一——,一一
蔬菜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与人类健康息息相
关,因此,蔬菜的生产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惠州
市现有蔬菜生产基地800多个,种植面积7.33万}
(110万亩),年产量166万t,为了使蔬菜上市合格率
达到95%以上,农技人员深入基地,进行蔬菜标准化
生产技术指导,推动了我市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发展.
产规程,建立了田问档案,并使生产操作程序化,而
且员工和菜农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使蔬菜标准化生产
走在产业行列的前面,获得较好的效益,年获利润
680万元.
2蔬菜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轰詈差
省委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决定中提出:加证上市.
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蔬菜1)基地选择.蔬菜标准化生产必须选择环境
标准化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市场为导向,(土壤,水源,大气等)条件比较好的基地,其农业
建立,健全规范的蔬菜生产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它生态环境须经县级环保部门检测,做出"农业环境现
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采收,检测,包装,贮藏状质量"评价,经市级环保部门审定认可.环境质量
技术,以及认证上市等诸多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然每2年检测1次.
而,大多数生产者不会采用或不知道如何建立和操作①土壤环境质量:执行GB15618—1995中的二级
标准,因此需大力宣传.我市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标准,土壤不存在有害物质,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
小金口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制定了蔬菜标准化生高,腐殖质含量3%以上,熟土层不少于30em,土壤
容,讲到哪儿写到哪儿,学生理解及记录容易
跟得上;但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用
板书,教学软件已经将文字一一列出,而学生
仍要作笔记,若教师没有注意这一点,讲课速
度快,学生来不及作记录,会感到如此听课比
传统上课困难,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计算
机多媒体教学中,当需要学生作笔记时,停顿
一
定时间,然后再继续往下讲.
2.3提供授课提纲
在授课前给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大纲,这样
可使学生减少作笔记的时间,留下更多时间集
中精力听教师讲解,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课后
复习指导.
3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好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取得良好教
学效果的关键.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要
适时增加教学软件知识库内容和改进课堂教学
软件.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后,课堂信息量
增加,教师要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投入更多
的精力,广泛地参考专业期刊,掌握本领域最新
发展动态,以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这一新教学方式
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发生变化,教学中
难点的突破方式方法有所不同,课堂重点的把
握也将有一定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在进一步
钻研教学参考资料的同时,还应加强多媒体技
术的学习.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
段,进入了高校课堂.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
时,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开发多
媒体技术中人机交互功能,如何引导学生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快更好,
地获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
等,还需要在技术和方法上做
进一步的探讨.
2002年第3期郑云新: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含氧量大于10%.
②基地灌溉水质:执行GB5084—92标准,尽量
用地下水或引清水灌溉.
③基地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88中的一
级标准,以利于蔬菜的生长和发育.大气污染物最高浓度限制按GB9l37—88规定.
2)选种育苗技术.选择抗病的丰收品种的种
子,种子需消毒.提倡营养钵育苗.冬季用温棚育
苗,夏季用遮阳网,防虫网覆盖育苗.用普通土壤育
苗时需进行土壤消毒,有条件的应实行工厂化育苗.
3)栽培技术.严格限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
用,所用药剂必须经质检部门鉴定合格.温室大棚可防止大气污染,配套无土或有土栽培技术可生产反季
菜,淡季菜;若土壤特性优良,选择园露栽培方式则
较经济,但生产规程操作要点有别于温室大棚.
4)植保技术.病虫害的防治有农业和化学防治两
种.农业防治:实行翻耕,轮作,倒茬,中问除草,
清洁园田,减少初侵染源;化学防治:加强对病虫害
的预测,预报,预查,对症下药.施用农药是蔬菜标
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必须严格按GB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及GB8321.1~3—87《农药
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施药时须注意选择农药
种类,使用剂量,使用次数,操作设备技术,施药人
员安全保护措施.必须进行施药记录,建立农药保管
存放安全管理制度.
5)施肥技术.施肥技术是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关
键技术之二,要科学施肥,合理选肥,掌握施肥原
则.施肥原则是"三主三辅":有机肥为主,其他肥
料为辅;多元素复合肥为主,单元素为辅;施基肥为
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施用化肥.
6)农业设施和设备.先进的农业设施和设备节
能,省力,高效,是提高蔬菜标准化生产的质量和产
量的保证.栽培设施包括:温室,育苗工厂,植物工
厂;流通加工设施包括:清洗,分级,整理,包装,
冷库贮藏,运输,配送;园艺操作机械化设备包括:
耕整机,施肥机,喷雾机,排灌系统和喷,微,滴
灌.设施和设备必须进行标准选型,同时对其经济性,
可靠性,适用性评价把关,让它创出最高经济效益.
7)检测技术.蔬菜采收后,农药残留速测合格
后方可上市.蔬菜中最高农药残留量限量和测定方法
按DBl2/093—1998,DBl2—1999标准执行.检测人
员须持i止l卜岗,并严格按有关标准和各种检测规程操
作
8)认证上市.标准化蔬菜生产由当地农业管
理,技术部门负责指导,同时对生产环境保护实行监控,监测,使每批蔬菜上市后,都可查到各生产工序
的档案记录.经检测合格的蔬菜贴上安全卫生优质标志,进入品牌超市.
3建议
农业部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蔬菜,水
果,茶叶等鲜食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小金口镇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的实践证明,制定的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施简便可靠,操作规范有序,管理
完善科学,制度严格健全,值得扩大推广.为此,提
出如下建议:
1)加强协调.标准,检测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涉
及到农业,卫生,工商,法制,技术监督,环境保
护,贸易市场等多个部门.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建
立专门机构,对上市蔬菜实施强制检测,建立上市品牌蔬菜公示"身份证"的制度,保障消费者安全.
2)从公司基地抓起.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
产运营模式,扩大标准化蔬菜生产规模菜场公司和大型生产基地的技术基础雄厚,管理制度科学,规范,掌握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可指导菜农进行标准化蔬菜生产,提高蔬菜生产优质率.
3)加强科技培训.基地员工,菜农是生产主
体,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及技术水平是实现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决定因素.在农村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 让更多农民掌握设施农业,标准农业,标准蔬菜生产等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种植科学水平,生产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产品.
4)推广应用农业设施和园艺操作机械化园艺
操作机械化是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技术支撑: 目前部分基地设施利用率和机械化水平低,制约了标准化蔬菜生产的发展.
5)掌握蔬菜发展新趋势.世界年销蔬菜量以
10%增加,我国蔬菜人年均占有量为311kg,高于世
界人年均占有量的300%.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
蔬菜应向营养保健型,加工方便型,绿色食品型,无
公害型,出El创汇型,新鲜多样型转变,以适应市场
的不断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