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一节分离定律第1课时孟德尔单因子杂交实验过程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案浙科版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4)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
无中生有 相同性状的 是隐性 亲本杂交
有中生无 相对性状的 是隐性 亲本杂交
子代出现不 同性状
子代只出现 一种性状
子代所出现 的新的性状 为隐性性状
子代所出现 的性状为 显性性状
紫花×紫花 紫花和白花 紫花×白花
紫花
具有一对相对性 状的亲本杂交
F2性状分离 比为3∶1
分离比为3的性 状为显性性状
P 高茎×矮茎
F1 F2
高茎 :矮茎
3: 1
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 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B )
杂交组合 ① 甲(顶生)×乙(腋生) ② 甲(顶生)×丙(腋生) ③ 甲(顶生)×丁(腋生)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101 腋生,99 顶生 198 腋生,201 顶生
现有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和白花,如何设计实验判断其显隐性?
A.杂交法 红花×白花
B.自交法 红花×红花
白花×白花
红花 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白花 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 红花:白花=1:1 无法判断显隐性 红花 无法判断显隐性
红花:白花=3:1 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白花 无法判断显隐性
白花:红花=3:1 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
互斥事件
两个互斥事件A与B 的和的概率,等于事 件A与B的概率之和
P(A+B)=P(A)+P(B)
例如: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B )
A.25%
B.50%
C.75%
D .100%
3 0
(5)遗传概率计算
乘法定理
一个事件A的发生,不影 独立
响另一个事件B的发生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隐性关系?( D)
A.黑色×黑色→全是黑色 B.黑色×白色→100黑色:105白色 C.白色×白色→全是白色 D.黑色×黑色→3黑:1白
2.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
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C )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人类怎样认识到基因的存在?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遗
传
基因是什么?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与
基因是怎样行使其功能的?
进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化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生物进化时基因频率如何变化?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显现出来的性状
显性性状
F2
787高茎 277矮茎 3 ∶1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
性性状的现象
性状分离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显性、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 (1)杂交法: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
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 显性 性状。eg:红色×白色
→全为红色,则为 红色 显性性状。
两性花,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纯种
易区分的性状,稳定遗传
花较大,便于人工授粉
生长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
一.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当堂训练
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D )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 ②开花后人工去雄 ③自花授粉前人
工去雄 ④去雄后自然授粉 ⑤去雄后人工授粉 ⑥授粉后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1AA
2Aa
1aa
××
×
杂合子比例
1
1/2
纯合子比例
0
1/2
第2代
4AA 2(1AA+2Aa+1aa)
4aa
数据整理 6AA
4Aa
6aa
1/4
3/4
××
×
第3代 24AA 4(1AA+2Aa+1aa)
24aa
数据整理 28AA
8Aa
28aa
1/8
7/8
第n代
1/2n
1-1/2n
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想得到一种植物某显性性状的纯合子,只需把该显性性状的个体逐代连 续自交,多代后,得到的该显性性状的个体基本上都是纯合子。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显性遗传因性子: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用大写 字母(如D)表示。 隐性遗传因性子: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用小写 字母(如d)表示。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 DD、dd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 Dd
去雄
采集 花粉
传粉
一、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容易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相关概念:
性状:生物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特征。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请再列举几个相对性状的实例
一、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人 的 几 个 相 对 性 状 的 实 例
一、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做人工杂交实验时,结果既可 靠,又容易分析
在课本上找到以下概念,并结合初中知 识理解和叙述: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1.1 分离定律教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举例说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讲出分离定律中的相关概念〔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说出遗传规律中常用符号以及概念〔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实验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2.能力与方法〔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性模拟小游戏,提高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通过疑问探究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积极思考问题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重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显性相对性5.[教学准备]塑料筒2个,四色小球各10个,多媒体课件6.[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是按科学史的发展线索来安排的,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上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论方法,能深刻体会到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某某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和推理,通过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通过讨论,明白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及相关概念,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结果。
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突破显性相对性这一难点。
7.[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课题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一串的规律。
教师:同学们,谁知道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生物史上的哪一位科学家?学生回答:孟德尔。
教师:对。
这首诗里所说的遗传规律大家也应该都知道了。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B )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6
方法三:花粉鉴定法
结果 分析
若某个体产生的花粉 纯合子
答: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 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5) 为什么每次抓取小球后都必须先放回原位,然 后才重新抓取?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 是什么?
答:答:确保每个小球被抓取的几率相等,数据准确. 重复做 50~100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
如果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实验时,只统 计10株豌豆杂交结果,他还能正确的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A. 5550
B. 3700 C. 2400
A D. 1850
4、人类的某些遗传病分析
、、[思维升华] 1.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1()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
根据性状分离现象,判断某些遗传病的显隐性关系,如果患病的双亲生出 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则该病肯定是显性遗传病;如果正常的双亲生 出患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则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答案】 (1)Aa aa (2)AA 1/3 Aa 2/3 AA 1/3 Aa 2/3 (3)1/9
5、指导农作物的育种实践
3(、2)指导农作物的育种实践 ①如果选用的品种是隐性性状,则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可稳定遗传。 ②如果选用的品种是显性性状,需通过连续自交的方法选育,直到后代不 发生性状分离为止,一般要经过 5~6 代的选育。 ③若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 但每年都要育种。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则被鉴定的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
各种交配类型的作用
杂交 自交
测交 正交与
反交
作用 判断显隐性性状
①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②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可用于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常染色体基因 还是性染色体基因。
学以致用三
1.采用以下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合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学以致用二
2.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
德尔假说的内容( B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疑惑点三:对分离现象的验证---测交
小组合作:假设F1代(Dd)与dd交配,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
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实验验证
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抹与矮茎植抹的比例为1:1
得出结 论
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2
点拨提升三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检测
①自交法
有性状分离,杂合子; 无性状分离,纯合子。
甲
×
甲
乙
提醒: 当待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
分析问题 形成假说 演绎推理
⑴矮茎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在F1代中未表现出来。因为F2代中出现了矮茎。(2)高茎相对于矮茎 来说是显性性状。(3)显性性状可能受遗传因子的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可能有显稳之分。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课件第1章第1节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答案:B
知识点(三)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 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 独立 的颗粒,既不 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 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 一 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随机 的。
1.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解析:无论用显性亲本作父本,还是作母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总是表现 出显性性状。 答案:C
有 易于区分
易观察和分析实验的结果 的性状
花较大
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实验
豌豆的特点
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生长周期短 实验周期短,得出实验结果的时间短
易于栽培 实验成本更低、更容易进行
籽粒较多
数学统计 时实验结果更接近理论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籽粒保留在豆荚 不会散落种子,实验结果更真实
中
2.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
3.相关概念 (1)去雄:除去 未成熟 花的全部雄蕊。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 同一种性状 的 不同表现 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课件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目标素养 1.通过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加深对分离现象解 释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2.分析测交实验,理解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 3.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出发,体会“假 说—演绎法”,并学会利用这一方法进行相关遗传实验的 探究分析。
(5)要认真观察每次的组合情况,记录要如实、准确,统计数 据时不能主观更改实验数据。
(6)要重复进行实验,实验次数足够多才能接近理论值。
结合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相关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数量必须相等? 提示:同一个小桶中的两种彩球模拟杂种子一代(Dd)产生比 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因此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数量必须相 等。 (2)为什么每次把抓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并且摇匀后才可再次 抓取? 提示:为了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被抓出的机会相等。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答案:C
解析: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后代的性状表现只有一种,无法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A项
一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重难归纳
1.模拟内容及结果、结论
模拟内容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
雄生殖器官
①彩球组合类型的数量比为
②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DD∶Dd∶dd≈1∶2∶1
雌、雄配子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性与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孟德尔单因子杂交实验过程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1.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主要特征。
2.学会杂交技术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3.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术语。
4.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作出的假设,并能画出遗传图解。
[学生用书P1]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条件下为纯种,而且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明显区分的相对性状。
2.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确定被研究的相对性状→对母本人工去雄→套袋隔离→授粉→再套袋隔离。
3.杂交实验常用符号及含义符号P 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自交杂交母本或雌配子父本或雄配子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自交,F2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约为3∶1。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作出假设)1.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即基因)控制的。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
(3)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配子中基因成单存在。
(4)两个不同基因在F1体细胞中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5)F1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出现三种基因型,比例为1∶2∶1。
2.利用孟德尔假设解释分离实验现象F 2雄配子1/2C 1/2c雌配子1/2C 1/4CC紫1/4Cc紫1/2c 1/4Cc紫1/4cc白紫花∶白花=3∶1。
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2)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3)杂交过程中涉及到两次套袋处理,其目的相同(√)(4)F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此比例为雌、雄配子的数量之比(×)(5)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材料与杂交实验技术[学生用书P2]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分析豌豆的特点成功的关键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避免外来花粉混杂,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具有许多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易于栽培,生长期短实验周期短,实验易于开展和分析能产生较多的种子便于收集数据,利于结果的统计花较大易于进行人工异花授粉突破1 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1.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月季的红花与绿叶B.蚕豆的高茎与圆叶C.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D.兔的长毛与狗的黑毛解析:选C。
相对性状是同一生物某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对性状的理解要点“两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
“一不同”:不同表现类型。
据此可知,豌豆的白花和绿叶、猪的黑毛和牛的黄毛都不能称为相对性状。
突破2 豌豆人工杂交的基本操作2.如图为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杂交实验中,紫花为母本,白花为父本B.过程①为去雄,该操作要在花蕾期进行C.过程②为授粉,授粉前后要套袋D.由于豌豆的相对性状较少,所以容易区分解析:选D。
豌豆的相对性状较多,都较容易区分。
单因子杂交实验分析[学生用书P2]1.实验过程分析2.相关概念辨析(1)性状类(2)交配类①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②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③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
突破1 杂交实验分析3.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 )A.所有的统计结果都等于3∶1B.统计的样本足够大时才符合3∶1C.性状按3∶1的比例出现D.统计的样本越小越接近3∶1解析:选B。
孟德尔之后,科学家们在继续研究中发现,只有满足大样本即实验群体足够大时,才能够实现孟德尔统计的比例关系,越小越偏离,越大越接近。
突破2 性状类与杂交类概念辨析4.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D.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解析:选A。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的现象。
分离现象的解释[学生用书P3]1.重要概念辨析(1)基因类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C表示控制紫花的基因。
②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c表示控制白花的基因。
③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如C和c互为等位基因。
(2)个体类①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如亲本紫花的基因型为CC。
②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如Cc植株称为杂合子。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③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如CC或cc植株称为纯合子。
其特点是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④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如CC和Cc的表现型是紫花。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假说的相关解读(1)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①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一对相对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
③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
显性作用指成对的是显隐基因时,个体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2)注意——“成对”的含义①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才能成对。
如AA、Aa、bb。
②控制不同性状的两个基因不能成对。
如AB、aD、ad。
(3)每个配子中只含每对基因的一个。
(4)雄配子中每种配子与雌配子中每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均等的。
突破1 相关概念辨析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D.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解析:选D。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相对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既会出现纯合子,也会出现杂合子;一般情况下,对于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来说,其性状表现相同,但基因型有纯合和杂合之分。
遗传学概念间的关系突破2 杂交实验的假说解释6.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
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的基因型是Ee,表现为晚熟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C.F1自交后得F2,F2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D.F2的表现类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约为3∶1解析:选B。
在数量上,雄配子数量远大于雌配子数量,但F1自交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数量之比或两种雌配子数量之比为1∶1。
核心知识小结[要点回眸][规范答题]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
2.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3.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随堂检测][学生用书P4]1.(2019·浙江1月学考)下列各项中,互为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长毛与鼠的黑毛B.豌豆的紫花与白花C.牛的有角与羊的有角D.茉莉的白花与绿叶答案:B2.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 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解析:选D。
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并没有出现性状分离。
3.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和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解析:选C。
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中F2中①②③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Yy、yy,故①②的子叶颜色为黄色,③的子叶颜色为绿色。
4.杂合子高茎豌豆(Dd)自交获得F1,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
如图所示各图中,表示F1的表现型及比例的是( )解析:选B。
豌豆的高茎性状由D基因控制,矮茎性状由d基因控制,F1中DD∶Dd∶dd =1∶2∶1,可知F 1中高茎∶矮茎=3∶1。
5.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__,操作②叫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色。
(4)若亲本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________,且比值为____________。
(5)F2开红花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解析:豌豆为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植物,必须适时用合适的方法去雄,再授粉杂交。
本题中涉及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和白花)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提供花粉的亲本为父本,接受花粉的亲本为母本。
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杂合子只表现出显性性状,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后代中会出现三种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A、Aa、aa,比例为1∶2∶1。
F2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比值为1∶2,故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3。
答案:(1)矮茎植株高茎植株(2)去雄授粉要在花蕾期进行要干净、完全、彻底要外套罩子(袋子)(3)红(4)3∶1AA、Aa、aa 1∶2∶1(5)1/3[课时作业] [学生用书P85(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 )A.雌A∶雄a=1∶1B.雌A∶雄a=3∶1C.雄A∶雄a=3∶1 D.雌A∶雌a=1∶1解析: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