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2高一化学氮的循环测试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3.2《氮的循环》测试题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3.2《氮的循环》测试题

第二节 氮的循环1.下列方法中不宜用浓HNO 3作试剂的是( )A .判断黄金首饰中是否掺有铜B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 .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D .配制溶解金的王水2.某工厂用CaSO 4、NH 3、H 2O 、CO 2制备(NH 4)2SO 4,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直接蒸干滤液得到纯净的(NH 4)2SO 4B .生成1 mol (NH 4)2SO 4至少消耗2 mol NH 3C .CO 2可被循环使用D .往甲中通适量CO 2有利于(NH 4)2SO 4生成3. 对于 1 mol·L -1的氨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A .将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气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即可得到1 mol·L -1的氨水B .1 mol·L -1的氨水的质量分数小于1.7%C .1 mol·L -1的氨水与水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5 mol·L -1D .将1 mol·L -1的氨水与3 mol·L -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14.将盛有12 mL 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 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 2的体积是( )A .1.2 mLB .2.4 mLC .3.6 mLD .4 mL5.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 4的是( )A .Fe(NO 3)2溶液――→+过量盐酸 ――→通过SO 2――→+BaCl 2溶液白色沉淀B .Ba(NO 3)2溶液――→+过量盐酸――→+Na 2SO 3溶液白色沉淀C .无色溶液――→+硝酸――→+BaCl 2溶液白色沉淀D .无色溶液――→+过量盐酸无沉淀――→+BaCl 2溶液白色沉淀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分析其组成,实验过程如下:①观察集气瓶内气体呈红棕色,②加入足量水后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棕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再打开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A.N2NO Br2(g)B.NO2NO N2C.NO2NO O2D.N2O2Br2(g)7.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2++2H22+2H+,若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则溶液的颜色()A.变黄B.绿色变深C.绿色变浅D.无变化8.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A.NO2B.NO C.N2O D.N29. 将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10.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A.NO与NO2的混合气体B.O2与NO21∶1的混合气体C.N2与NO2的混合气体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11.将3.84 g铜粉与一定质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2.24 L(标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0.11 mol B.0.22 mol C.0.16 mol D.0.1 mol12.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3节 氮的循环》(同步训练)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3节 氮的循环》(同步训练)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3节氮的循环》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中,哪一种微生物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式?A. 酵母菌B. 霉菌C. 固氮菌D. 放线菌2、下列关于氮的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氮气在大气中的含量约为78%,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之一。

B、生物固氮是指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直接转化为氨。

C、氨氧化过程是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生成的主要途径。

D、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前体物,它们在大气中进一步氧化生成氮氧化物。

3、在氮的循环过程中,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的过程主要通过下列哪种生物活动实现?A、植物的光合作用B、固氮细菌的活动C、硝化细菌的活动D、动物的呼吸作用4、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大气中的氮气循环的一部分? ( )A、氮气(N₂)B、氨(NH₃)C、硝酸盐(NO₃⁻)D、二氧化碳(CO₂)5、关于氮的固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固氮仅限于豆科植物与其根瘤菌之间的共生关系B. 大气中的氮气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C. 雷电作用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D. 工业合成氨过程中,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此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6、下列关于氮的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占大气总体积的78%B. 硝酸根离子(NO3^-)在土壤中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C. 铵态氮(NH4+)在土壤中易被土壤微生物氧化成硝态氮(NO3-)D. 生物固氮是指一些微生物能将大气中的氮气直接转化为氨(NH3)7、大气中游离氮的固定是生物氮循环中的重要一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生物能够进行这种固定作用?A、噬菌体B、硝化细菌C、蓝细菌D、真菌8、在氮的循环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不会产生氨(NH₃)?A、氮气(N₂)与氧(O₂)在雷电作用下生成氮氧化物(NOₓ)B、化肥生产过程中,通过哈柏法合成氨(NH₃)C、土壤中,微生物将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氨(NH₃)D、动物泌尿系统进行氨基硝化作用生成尿素(CO(NH₂)₂)9、关于氮气在大气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氮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3.2《氮的循环》练习题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3.2《氮的循环》练习题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对点训练知识点1 氮的固定1.下列属于自然固氮的是( )A .N 2和O 2在雷电作用下生成NOB .某金属化合物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C .在一定条件下使N 2、H 2合成NH 3D .NO 生成NO 2知识点2 氮气的性质2.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A .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B .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C .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D .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3.下列关于N 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通常情况下N 2性质很稳定,所以N 2可在电焊时作保护气B .N 2+O 2=====高温2NO ,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C .N 2在空气中约占总质量的45D .在反应:3Mg +N 2=====高温Mg 3N 2中,N 2作氧化剂知识点3 一氧化氮的性质4.最新研究表明:NO 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 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

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 对SARS 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NO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O 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 .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 和CO 的物质的量相等C .常温常压下,NO 不能与空气中的O 2直接化合D .NO 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5.在体积为V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b mol 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A.ab B.a2b C.aa+2bD.aa+b知识点4二氧化氮的性质6.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A.均可用排水法B.均可用向上排气法C.NO用向上排气法,NO2用排水法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气法7.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A.1∶1 B.1∶2 C.1∶3 D.3∶1课后作业练基础落实1.下列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B.雷雨时空气中的N2与O2化合成NOC.工业合成氨D.NO与O2合成NO2,进而被水吸收生成HNO32.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上册氮循环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上册氮循环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第一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其氧化物课时达标1(原创)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平时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爽朗B.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牢固,其原因是两原子间的结合比较牢固D.跟氢气在必然条件下发生反应,氮气是氧化剂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B.氮元素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C.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

D.仿生固氮是一种自然固氮3.(原创)以下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工业上合成氨B.雷雨天氮气被氧化为氮的氧化物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变为氨D.由氨制备碳酸氢铵或硫酸铵4.(原创)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激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若是CO2 、H2O 、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却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

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A.高温下 N2 遇空气生成 NO2B.NO 遇空气生成 NO2C.CO2 与 NO 反应生成 CO 与 NO2D.NO 和 H2O 反应生成 H2 和 NO25.(变式) N2 与其他单质化合,一般需要高温,有时还需要高压条件,但金属锂在常温、常压下就与N2 化和生成氮化锂,其原因可能是①此反应过程可能吸取能量②此反应过程可能释放能量③此反应中可能氮分子不用先分解为原子④此反应中氮分子可能先分解为原子()A. ①②B.②④C. ②③D. ①④6.(变式 )以下对氮的氧化物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氮的氧化物都是无色气体B.氮的氧化物都难溶于水C.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D.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7(变式)在体积为 V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C.a/(a+2b)D.a/2(a+b)8.采用不相同的分类方法,能够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相同的种类。

高一化学氮的循环试题

高一化学氮的循环试题

高一化学氮的循环试题1.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点钠盐后,铜粉质量减少,新加入的盐可能是下列中的()A.氯化物B.硫酸盐C.硝酸盐D.磷酸盐【答案】C【解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位于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而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能把单质铜氧化,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选C。

【考点】考查稀硫酸和硝酸的化学性质点评:该题属于中等难度试题,间接考查硝酸盐的氧化性。

解题关键是掌握硝酸盐氧化性的条件,即只有在酸性条件,硝酸盐才能具有氧化性,此时相当于是硝酸溶液,然后联系硝酸的性质解答即可。

2.通常状况下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A.H2、O2、N2B.O2、NO、NO2C.H2、N2、NH3D.NH3、HCl、NO2【答案】A【解析】NO和氧气不能共存,二者反应生成NO2;选项C中气体可以共存,但氨气能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来干燥氨气;选项D中,氨气和氯化氢不能共存,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考点】考查浓硫酸的性质点评:该题通过气体的共存判断和干燥剂的选择,主要考查常见气体和浓硫酸的性质,属于基础性试题。

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所以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和碱性气体,例如H2S、HBr、HI和NH3等,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

3.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B.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都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D.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而浓硝酸则使金属钝化【答案】C【解析】硝酸是强酸,和浓稀无关,A不正确;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B不正确;硝酸是氧化性酸,具有强氧化性,C正确;硝酸是氧化性酸,和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而是酸根被还原。

在常温下,浓硝酸能和金属铁或铝发生钝化,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硝酸的性质点评: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硝酸性质的熟练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鲁科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3.2.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同步练习

鲁科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3.2.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同步练习

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分层训练[基础过关]题组一氮气的性质及氮的固定1.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比较稳定B.氮气可经一步反应转化成二氧化氮C.通常情况下,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D.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氮气是氧化剂答案 B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答案 A解析A项,人工固氮合成氨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错误;B项,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正确;C项,硝酸盐转化为蛋白质及经动物消化使蛋白质转化为氨气和铵盐,实现了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并且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的循环,C正确,D正确。

3.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①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②NO2和H2O反应生成HNO3和NO③Mg在N2中燃烧生成Mg3N2④NO被空气氧化为NO2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 C解析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

题组二NO、NO2性质的定性判断4.为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A.Na2CO3溶液B.NaHCO3溶液C.H2O D.浓硫酸答案 C解析通过A、B两项都会生成CO2,导致带入新的杂质;浓H2SO4不与NO2反应,故不能除去NO中的NO2;由反应:3NO2+H2O===2HNO3+NO知,水洗可除去NO中的NO2。

5.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发生化合反应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 C解析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可由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化合得到,且常温常压下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合反应而生成NO2,故只有C项正确。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氮的循环练习题.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氮的循环练习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本节教材的内容框架: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在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的原因是( )A 氮原子半径小B 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C 氮分子中N≡N三键的键能大D 氮元素非金属性强2.下列气体中,显红棕色的是()A O2 B NO2C COD Cl23.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 SO2 B CO C N2D NO4.雷雨时,植物在土壤中吸收从空气中得到的氮肥是( )A N2 B NO C 稀HNO3D NO3-5.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 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 NO与O2反应生成NO2C 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D 由NH3制碳铵和硫铵6.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A 3﹕1B 1﹕3C 1﹕2D 2﹕17.在常温常压下,两种气体混合不发生反应的是( )A H2和O2B NO和O2C NH3和HCl D NH3和Cl28.由食盐和氯化铵晶体组成的混合物,要使两者分离,最简便的方法是( )A 结晶B 加热C 过滤D 分液9.鉴别黄金制品与黄铜制品的试剂是( )A 浓盐酸B 浓硝酸C 稀硝酸D 稀硫酸二.填空题11. 雷雨天雨水中常含有微量的硝酸,它进入土壤后能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可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促进植物生长.请写出形成硝酸的一系列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氮的重要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1)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能用排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硝酸酐的是_______,它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亚硝酸酐的是________.13 .就实验室制取NH3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2)收集NH3应使用_________法.(3)制取干燥氨气最适合的试剂是( )A 浓H2SO4B 碱石灰C 无水硫酸铜(4)检验集气瓶是否充满NH3的两种方法:a.将湿润的___色石蕊试纸置于瓶口,若试纸变为___色,则证明瓶内已充满NH3b.用玻璃棒蘸取少量____溶液置于瓶口,若产生_______,则证明瓶内已充满NH3.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展示三.选择题14.某二价金属A与稀硝酸反应时,A与硝酸所消耗的物质的量比为2﹕5,则硝酸被还原的产物可能是()A NOB NO2 C N2O D NH4NO315.38.4m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 1.0×10-3molB 1.6×10-3molC 2.2×10-3molD 2.4×10-3mol16.用Cu和HNO3反应制Cu(NO3)2,要使HNO3被充分利用又不污染环境,应选用的方法是( )A Cu和浓HNO3反应 B Cu和稀HNO3反应C 先把Cu粉氧化,再用稀HNO3溶解CuOD 上述任何方法都一样17.下列物质和浓HNO3反应时,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Cu(OH)2B CuC 木炭D FeO18.CO和NO共30ml,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并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到20ml。

鲁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3.2氮的循环 练习(含解析)

鲁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3.2氮的循环 练习(含解析)

氮的循环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氮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B. 1mol N2可与3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mol NH3C. 电闪雷鸣的雨天,雨水中会含有一定量的硝酸,其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N2+2O2=2NO2D. 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SO2、NO、NO2都是形成酸雨的因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酸②NH3、H2S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③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④SiO2与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不能与酸反应⑤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Cl2和SO2废气⑥NO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NO2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集气法.A. 2项B. 3项C. 4项D. 5项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0.1mol NH3溶于足量水中(不考虑氨气挥发),溶液中N原子的数目为0.1N AB. 标准状况下,22.4LN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O原子数为3N AC. 0.1molN2与足量的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6N AD. 58.5g的NaCl固体中含有N A个氯化钠分子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5.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①1.2mL②2.4mL③3mL④4mL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下列事实与结论正确的是()A. ①⑥B. ②⑤C. ④⑥D. ③⑤7.NO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而奇妙的作用也使其成为“明星分子”.如可用于制HNO3、肥料、炸药、促进血管扩张、促进免疫功能、增强记忆等.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生成NO的是()A. Cu+HNO3(稀)B. N2+O2C. NH4Cl+O2D. NO2+H2O8.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硝酸铜晶体及NO气体,需经过铜与稀硝酸反应、收集NO、尾气处理、制取硝酸铜晶体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取Cu(NO3)2和NOB. 用装置乙收集NOC. 用装置丙吸收尾气D. 用装置丁蒸发结晶制Cu(NO3)2⋅3H2O9.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A. 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 氨水中的NH3·H2O电离出少量的OH−C. 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D. 氨本身的碱性弱10.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对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室温下测定等浓度氨水和NaOH溶液的pH,比较氨水和NaOH碱性强弱B. 将氨水缓慢滴入AlCl3溶液中,研究Al(OH)3的两性C. 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D. 加热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11.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知识回顾]1、氮气及氮的固定1)通常情况下,氮气为色味溶于水的气体。

由于氮分子结构,所以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氧气、氢气等反应。

(写出并熟记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条件:)①N2和O2 ,②N2和H2③N2和Mg 3Mg + N2 点燃Mg3N2。

2)可逆反应指3)氮的固定是指,简称。

(即:N2氮的化合物)固氮: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固氮氮的固定固氮:通过豆科作物的_______把空气中的N2转化为________合成氨: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固氮固氮2、NO和NO2主要性质氮循环中的物质有多种氧化物,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2、+3、+4、+5,则对应的氧化物为等。

1)NO物理性质:色溶于水的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

化学性质:NO + O2 == 现象:用途:传递神经信息的,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NO2物理性质:NO2为色有气味,溶于水的气体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

化学性质:NO2 + H2O ==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

农业上俗语“雷雨肥庄稼”指什么?(用方程式及适当文字说明)3、氨与铵态氮肥1)氨(NH3)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体积的氨。

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NH3 + H2O[思考] ①氨水中含有哪些微粒?②氨气、液氨、氨水、一水合氨是不是一回事?。

(2)氨与酸反应NH3 +HCl == NH3 + HNO3 ==利用此方法可检验的存在。

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的实质均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3)氨的催化氧化NH3 + O2催化剂△这是工业上制备硝酸的基础。

2)铵盐化学氮肥主要包括氮肥(主要成分为)、氮肥(主要成分为)、氮肥——尿素[CO(NH2)2]物理性质:铵盐都是晶体,都溶于水。

化学性质:①受热容易分解。

NH4Cl △;NH4HCO3△;②与碱反应NH4Cl + NaOH△铵盐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利用该性质可检验的存在。

铵盐与碱液共热都能生成氨气,因此铵态氮肥(填“能”或“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使用。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氨气的收集方法:4、硝酸1)硝酸的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色、挥发(熔点、沸点),的液体。

2)硝酸的化学性质硝酸属于强酸,其电离方程式为,硝酸溶液中含有H+,具有酸的通性,如:遇酸碱指示剂石蕊变红,但稍后又退色。

HNO3 + CuO-- HNO3 + NaOH -- HNO3 + Na2CO3--硝酸的自身性质①不稳定性。

硝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HNO3△,因此硝酸应保存在色瓶里,放在处;②强氧化性。

硝酸能与除金、铂、钛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有关。

通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

Cu + HNO3(浓)==Cu + HNO3 (稀)==在常温下,铁、铝等金属能与稀HNO3反应,但在浓HNO3中发生现象。

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还能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反应,如C + HNO3(浓)△硝酸也能氧化某些还原性的化合物。

如HNO3与 H2S 、Na2S、FeCl2、Fe(OH)2等5、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几个环境问题------ 光化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酸雨【A 基础巩固】1、下列反应属于自然固氮的是( )A 、 N 2和O 2在雷电的作用下生成NOB 、 某金属有机物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C 、 在一定的条件下使N 2和和H 2反应生成NH 3D 、 NO 生成NO 22、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 和NO 2,②NO 2和O 2,③NO 和O 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 1、V 2、V 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V 1 >V 2>V 3 B V 1 >V 3>V 2 C V 2>V 3>V 1 D V 3 >V 1 >V 23、将amLNO 、bmLNO 2、xmLO 2混合于同一试管里,将试管口倒插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可全部消失,则x 对a 、b 的函数关系式)],([b a x f 是 ( )A .2)(b a +B . 3)2(b a +C . 4)3(b a +D .5)4(b a +4、如右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a 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震荡烧瓶,然后打开弹 簧夹f ,烧杯中的液体b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 3溶于水后,其水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H 4+B .凡是铵盐都能与苛性钠共热生成NH 3C .NH 3在催化剂存在下与O 2共热生成NO 2D .NO 、NO 2都能溶于水生成HNO 36、.关于铵盐的叙述:①铵盐是易溶于水的晶体②铵盐中的氮元素均为-3价 ③铵盐受热易分解④铵盐只能跟碱反应⑤铵态氮肥不宜跟草木灰混合施用,⑥铵盐都能与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⑤C. ③④⑤D. ①③④⑤⑥ 7、体积不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满了NH 3、HCl 和NO 2,将它们倒扣在水槽中充分溶解后,塞住瓶口取出,烧瓶内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1:1B. 2:2:3C. 3:3:2D. 无法判断8、治理太湖污染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环保工程,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推广无磷洗衣粉,这是继无氟冰箱,无铅汽油推广以来又一重要“绿色化工产品”,下列关于磷污染说法正确的是A. 磷是营养元素,促进鱼类大量繁殖B. 磷是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动植物C. 磷导致藻类疯长,鱼类因缺氧而无法生存D. 磷促进水中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9、下列药品保存在棕色瓶中的是A. 浓硝酸B. 浓盐酸C. 纯碱D. 氢氧化钠 10、硝酸与各种金属单质反应时,一般不会生成的物质是A.NOB.NO 2C.NH 4NO 3D.H 211、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B.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C. 稀硝酸和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D. 稀硝酸跟铜反应,N 的化合价由+5降为+2;浓硝酸跟铜反应,N 的化合价只能由+5降为+4.可见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12、A.Na +、H +、C u2+、NO -3B.Na +、Fe 2+、H +、NO -3 C.NH +4、Cl -、SO -24、OH--3、NH +4、Na +、OH -13、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 FeO + HNO 3 B. C + HNO 3 C. Cu + HNO 3 D. CuO + HNO 3 14、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A. 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B.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C. 二氧化硫D. 氟氯烃15、将红热的黑色固体单质甲放入一久置呈黄色的溶液乙中,充分反应后,产生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作用,将A做如下的实验:(1)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 ___;乙:____ ___;丙:____ _ ___;A:____ ____;B:___ ____;C:______ ___。

(2)写出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种气态氮的氧化物112mL(标准状况),质量为0.38g,其组成里含氧63.16%,其化学式是。

17、在500mL0.2 mol·L-1的稀硝酸中加入1.92克铜片,让其充分反应。

试求.(1)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的体积?(2)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3)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4)若要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Cu(OH)2沉淀,应加入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B 能力提升]1、将盛有12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A.1.2ml B.2.4ml C.3.6ml D.4ml2、一种盐X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将Y经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一种酸Z,再将Y和Z反应又可生成X,则盐X是( )。

A. NH4NO3B. NH4C. (NH4)2SO4D. (NH4)3PO43、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粉质量A.FeCl3B.Na2CO3C.KNO3D.FeSO44、 3.2 g铜与过量硝酸( 8 mol·L-1,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mol,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O3A.(0.2+a)molB.(0.1+a) molC.(0.05+a) molD.a mol5、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剂为,还原剂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6、限用一种试剂,经过一次实验(可加热)就能鉴别:Na2CO3、(NH4)2SO4、NH4Cl、KNO3四种无色溶液。

[供选择的试剂有:AgNO3溶液,NaOH溶液、Ba(OH)2溶液、盐酸]该试剂是。

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现象和被鉴别的物质:7、现有A、B、C三种气体,A在一定条件下能与O2反应生成B,B不溶于水,但却能与O2反应生成C,A和C都能溶于水,前者呈碱性,后者呈酸性,两者水溶液相混合得到了D的溶液,请填写A、B、C、D的化学式:A ,B ,C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