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学案 氮的循环 第3课时

合集下载

《第二节 氮的循环》导学案(三课时)(可打印修改)

《第二节 氮的循环》导学案(三课时)(可打印修改)
[练习]氧化铜和氨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阅读学习]阅读教材第 74 页,了解几种化学氮肥。
化学氮肥包括:


铵态氮肥包括
。 等。
[观察与思考]观察教师演示《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实验、碳酸氢铵的分解、氯化铵固体与
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现象并思考,如何检验产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由最终结果可知,原气体中______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CO2、NO、2:3)
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
2、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Na+、Ba2+、Cl-、SO42-
B. Na+、Ba2+、AlO2-、NO3-
C.NH4+、K+、Cl-、NO3-
D. Na+、K+、NO3-、SiO32-

[观察和思考] 观察演示实验一《氨的喷泉实验》,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 ⑴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⑵氨气溶于水仅仅是溶解么?喷入烧瓶中的溶液显红色这说明了什么?
[阅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氨气与水的反应和一水合氨的电离。
氨气溶与水时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

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可以部分电离电离 :
的物质的量为( ) A 2mol B 3mol C 4mol D 5mol
3.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下,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 )
A.Ag B.Cu C.Al D.Fe
4.为了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硝酸 B.浓硝酸 C.浓盐酸 D.浓硫酸

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氮的循环(第3课时) 学案-最新教学文档

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氮的循环(第3课时) 学案-最新教学文档

第2节 氮的循环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目标导航] 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原因。

3.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一、硝酸1.物理性质 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低,易挥发,在空气中呈“白雾”状,质量分数95%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1)酸性:属于强酸,具有酸的通性,如CaCO 3与HNO 3反应CaCO 3+2HNO 3(稀)===Ca(NO 3)2+CO 2↑+H 2O 。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HNO 3=====见光或受热4NO 2↑+O 2↑+2H 2O 。

(3)强氧化性:①与金属反应: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除金、铂、钛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

a .Cu 与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Cu 与稀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

b .与Fe 、Al 反应: 常温时浓硝酸可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所以可以用铁容器或铝容器盛放浓硝酸。

②与非金属反应: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3.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二、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1.含氮氧化物的危害(1)臭氧层空洞:主要是氮氧化物、氟氯代烃等的排放引起的;会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加剧。

(2)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形成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3)酸雨: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和亚硝酸是酸雨的成分。

(4)水体富营养化:当进入水的氮含量增大时,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疯长”并覆盖在水面上。

高中化学_氮的循环(第3课时)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化学_氮的循环(第3课时)教学课件设计
1)指示剂: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中和: H++ OH-= H2O 3)与碱性氧化物:2 H+ + CuO = Cu2+ + H2O 4)与盐反应: 2 H+ + CO32- = H2O + CO2
5)与金属反应:
硝酸
2.化学性质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
稀硝酸与铜
浓硝酸与铜
实验 装置
液态
气味
刺激性
密度 水溶性 挥发性
比水
大.
易溶

通常市售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为 68%-70% 雾 ;
其中质量分数为__95_%_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
硝酸
(1)不稳定性
受热或见光
4 HNO3 ==== 4NO2 ↑ +O2 ↑ +2H2O
长时间放置的硝酸
硝酸 2.化学性质
(2)酸的通性 HNO3 = H+ + NO3-
__8_H__+_+_2_N_O__3+_3_C__u_=_=== 3_C__u_2_++__2_N_O__↑_+_4_H_2_O
浓硝酸与铜 4_H__N_O__3(_浓__)_+_C_u_=__=_= C__u_(N__O_3_)_2+_2_N__O_2_↑_+_2_H__2O
__4_H_+_+_2_N__O_3_+_C__u_=_=== __C_u_2_+_+_2_N_O__2↑_+_2__H2O
A.氧化铝和硝酸
B.少量氧化铁和硝酸

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3.2 氮的循环(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3.2 氮的循环(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3.2 氮的循环(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3课时硝酸及其应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 2。

掌握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3.会用硝酸的氧化性解释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及其他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的特点.【课前预习案】一.硝酸的物理性质①纯硝酸为_______色,易,有___ ______气味的体。

②硝酸沸点________,易挥发,(想一想: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有什么现象?) ③质量分数为95%以上的硝酸称为“___________”.二.硝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硝酸属于强酸,其电离方程是 ,它具有酸的通性:①稀硝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夜显___色。

②与碱性氧化物,如与Cu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与碱,如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④与某些盐,如与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不稳定性光或受热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硝酸应保存在色口的试剂瓶中,密封放置在处。

3、强氧化性(硝酸能与除、、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如:Cu、Ag等)Cu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碳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使金属钝化:常温下,浓硝酸可使、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氮的循环 学案 第三课时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氮的循环 学案    第三课时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第三课时设计人:莱芜四中吕荣海2009.11【学习目标】认识硝酸的性质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和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学法指导】阅读课本和基础训练【自学过程】纯净的硝酸是色、挥发、的液体。

硝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以外,还有以下特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稳定性。

硝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因此硝酸应保存在色瓶里,放在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强氧化性。

硝酸能与除金、铂、钛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有关。

通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

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在常温下,铁、铝等金属能与稀HNO3反应,但在浓HNO3中发生现象。

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还能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反应,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什么叫光化学烟雾?什么是赤潮?全球人工固氮所产生活化氮数量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带来哪些问题?针对性练习1、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中的是()A.AuB.CuC.AlD.FeE. Pt2、有关硝酸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稀硝酸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硝酸能与Na2CO3反应,但不能生成CO2C、硝酸的氧化性很强,能氧化所有金属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3、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FeO + HNO3 B.C + HNO3C.Cu + HNO3D.CuO + HNO34.现有下列物质:①氯水②氨水③浓硝酸④氢氧化钠,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瓶里的是A.全部B.①和⑤C.只有①和③D.①、②和④5.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粉质量减少,则该盐可能是A.FeCl3B.Na2CO3C.KNO3D.FeSO4。

高一化学导学案氮的循环第3课时

高一化学导学案氮的循环第3课时

【归纳提升】硝酸与金属反应规律
探究二:硝酸的性质(二)
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炭发生反应:4HNO 3(浓)+C CO 2↑+4NO 2↑+2H 2O 在这个反应
中硝酸体现何种性质?每生成2molCO 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转移的电子
数是多少?
探究三:评价: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考虑,最好的方法是哪个方案
A.铜−−−→−浓硝酸
硝酸铜
B.铜−−
−→−稀硝酸
硝酸铜 C.23322)(NO Cu AgNO CuCl Cl Cu −−−→−−−→−
D.233
)(NO Cu HNO CuO Cu −−−→−−−→−空气
你选择的理由是:
【学习反思】
总结知识要点,画出知识树,构建知识体系;反思自己课堂上的表现,明确改进措施。

【当堂达标测试】
1. 下列溶液中,不需避光保存在棕色瓶中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硝酸
D .氯水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不反应
B.实验室可用铜片和浓硝酸的反应制取二氧化氮,用铜片和稀硝酸的反应制取一氧化氮
C.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与碳单质反应产生两种气体
D.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 要原因。

3.(1)将足量铜放入少量浓硝酸中,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盐酸,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氮的循环(第3课时) 学案

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氮的循环(第3课时) 学案

第2节氮的循环第3课时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目标导航] 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原因。

3.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一、硝酸1.物理性质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低,易挥发,在空气中呈“白雾”状,质量分数95%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1)酸性:属于强酸,具有酸的通性,如3与3反应3+23(稀)(3)2+2↑+H2O。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342↑+O2↑+2H2O。

(3)强氧化性:①与金属反应: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除金、铂、钛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

a.与浓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3(浓)(3)2+22↑+2H2O。

与稀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83(稀)3(3)2+2↑+4H2O。

b.与、反应:常温时浓硝酸可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所以可以用铁容器或铝容器盛放浓硝酸。

②与非金属反应: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3(浓)2↑+42↑+2H2O。

3.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二、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1.含氮氧化物的危害(1)臭氧层空洞:主要是氮氧化物、氟氯代烃等的排放引起的;会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加剧。

(2)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形成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3)酸雨: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和亚硝酸是酸雨的成分。

(4)水体富营养化:当进入水的氮含量增大时,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疯长”并覆盖在水面上。

2.减少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的措施(1)控制进入大气、陆地和海洋的有害物质的数量。

(2)增强生态系统对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如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等。

3.环境问题与产生原因(1)“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烃等引起的。

氮的循环导学案第三课时

氮的循环导学案第三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导学案第3课时:硝酸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硝酸的强氧化性、不稳定性和酸性。

主要让学生了解浓、稀硝酸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不一样。

2、掌握硝酸与碳、铜的反应。

3、通过了解人类对氮循环的影响,使学生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难点;掌握硝酸与碳、铜的反应,浓、稀硝酸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不一样。

预习点硝酸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_____________ 色、____________ 挥发、_____________ 刺激性气味的O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试剂瓶中,放置在处。

质量分数在95%以上的称为硝酸。

预习点2:什么叫钝化?怎样运输浓硝酸?为什么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车来运输?预习点3:什么叫光化学烟雾?什么是赤潮?全球人工固氮所产生活化氮数量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带来哪些问题?预习点4:硝酸见光易分解,我们在保存硝酸时应注意什么?盐酸具有挥发性,保存时应注意什么?与硝酸的保存有何不同?一、硝酸的化学性质回顾思考1.具有酸的通性: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硝酸的不稳定性:实验1与探究①放出的红棕色气体是什么?②说明硝酸有什么性质?③从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的角度预测另一种产物是什么?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硝酸的保存:3 •强氧化性1)浓硝酸和石蕊试液的反应①、稀硝酸遇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___ 色;②、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____________ (IT作用),随后________ (氧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辛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化学学案(三十)
撰写人:陆化
第三章 第二节 氮的循环 第3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硝酸的重要性质;
2、理解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
3、了解硝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 硝酸的性质
三,学法指导
1, 学习本学案之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79---P82
2, 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自主学习习惯。

学习本节内容要多记、多理解、多掌握实验现象,一定要弄清楚其中的道理。

只有这样才能把“支离破碎”的知
识点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在应用和考试中才能自由发挥。

3,小组成员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大胆质疑,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做课堂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知识归纳与解析
一辆装载了12吨浓度为69%的浓硝酸的铝槽车发生严重泄漏事故,一瞬间看到车辆
周围升起一团白雾,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还不停地冒出浓浓的红棕色的“雾”……消防员紧急的有条不紊的处理着这次事故……
同学们你想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故吗?首先我们要了解硝酸的性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硝酸的世界……
[实验1]观察浓硝酸的色、态、味
1.物理性质
(1)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2)硝酸低沸点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状。

95%以上的硝酸称为“发烟硝酸”。

既然纯净的硝酸是无色的为什么长时间放置的浓硝酸会显黄色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硝酸的化学性质。

2.硝酸的化学性质
一、不稳定性
长时间放置的浓硝酸会分解放出二氧化氮,生成的二氧化氮又溶于硝酸,所以才会显黄色。

32224HNO ===4NO O +2H O ∆↑+↑或光照
请同学们思考实验室里浓硝酸应如何保存呢?
硝酸浓度越大越易分解,因此,浓硝酸应放入棕色细口瓶中(避光),阴凉处保存(避免受热分解),且不能用橡胶塞。

特别提醒:凡见光易分解的化学试剂均须避光放入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如:氯水、HNO 3 、AgNO 3等。

在上述硝酸泄露事件中,因为硝酸是溶解于水的,所以消防员用水雾来压住并稀释烟气。

硝酸有腐蚀性,因此消防员紧急调来大量的沙子,在酸液流经之处垒起一个小堤坝,然后迅
速运来熟石灰加以覆盖,这是为什么呢?
二、酸的通性
HNO=H+NO-
硝酸的酸性:+
33
a. 使指示剂变色:稀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HNO+NaOH=NaNO+H O
332
b.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2HNO+CuO=Cu(NO)+H O
3322
c. 与某些盐反应:
2HNO+Na CO=2NaNO+H O+CO↑
323322
三、强氧化性
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活泼金属可以和盐酸、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是活泼金属和硝酸反应却不能放出氢气,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1)硝酸和金属的反应------见课本P80页有关实验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和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铜与稀硝酸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开始时候试管内液
面以上有红棕色的气体出现,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液面以上
的红棕色消失,只在试管口附近看到红棕色气体。

溶液由无色
变成蓝色。

其同学们思考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铜与浓硝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红棕色的气体,溶液变成蓝绿色。

【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铁片,再分别加入稀硝酸和浓硝酸,观察现象。

铁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铁片在浓硝酸中没有明显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强氧化性的浓硝酸迅速将铁片表面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组织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钝化”。

如同我们生活中用到的铝制品,铝虽然很活泼,但是铝的表面很容易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的内部继续反应,所以铝制品才能经久耐用。

铝在浓硝酸中也能发生钝化现象。

特别提醒:①一般情况下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硝酸的浓
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②Fe、Al在冷的浓HNO3中由于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

③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放出H2 。

.④硝酸能氧化除Au、Pt以外的几乎所有金属。

(2)浓硝酸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例如将红热的炭加入到浓硝酸中发生剧烈的反应
(3)与还原性离子反应:我们以前做离子共存问题是曾经碰到过当溶液中存在H+和NO3-时就不能存在还原性较强的如Fe2+、S2-、I- 等,因为硝酸能够氧化这些离子。

3.硝酸的应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一下硝酸的应用,例如硝酸常用在炸药、燃料、化学试剂、塑料等工业生产中。

教材P82交流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1.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重要原因
2.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形成的一种有毒烟雾
3.水体中氮元素含量的增加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疯长”。

教材P82交流讨论:减少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可参考以下几点:
(1)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体的焚烧。

(2)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3)减少汽车的数量,发展公共交通及无污染的电动交通工具。

(4)汽车尾气排放前加装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5)加大城市绿化,植树造林,提高空气的自净能力。

分组讨论一
1、浓HNO3常呈黄色的原因是
A.浓HNO3易分解产生NO B.浓HNO3中混有Fe3+
C.浓HNO3易分解产生NO2D.浓HNO3显强酸性
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B.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
C.稀硝酸和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
D.稀硝酸跟铜反应,N的化合价由+5降为+2;浓硝酸跟铜反应,N的化合价只能由
+5降为+4.可见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3.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氮的排放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分组讨论二
4. 在下列变化中,能表明硝酸具有氧化性的是()
A. 能使石蕊试剂变红色
B. 能跟Ag反应生成AgNO3
C. 能和醋酸钠反应
D. 能和FeO反应生成Fe(NO3)3
5.下列试剂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的是:( )
A、浓HNO3
B、NaCl溶液
C、新制氯水
D、AgNO3
6.常温下,能溶于浓HNO3的单质是()
A.铝
B.铁
C. 炭
D.铜
分组讨论三
7.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最多的是()
A.Cu+HNO3 (浓)
B.Cu+HNO3 (稀)
C.CuO+HNO3
D.Cu(OH) 2+HNO3
8. .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硫酸或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A.变浅
B.变为红色
C. 没有变化
D.变为黄色
9、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粉质量减
少,则该盐可能是()
A、FeCl3
B、Na2CO3
C、KNO3
D、FeSO4
10.碳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分为两份,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A.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变浑浊。

B.第一份变浑浊;第二份不变浑浊。

C.第一份变浑浊;第二份变浑浊。

D.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不变浑浊。

分组讨论四
11.在一定量的浓硝酸中放入Cu片后
(1)开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浓硝酸变稀,若Cu有剩余,则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反应停止后,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产生的原因是。

分组讨论五
12. ①向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再滴加几滴硝酸的现象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中,若有8mol硝酸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硝酸为_______mol,产生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③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中,若有8mol硝酸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硝酸为_________mol,产
生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