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氮的循环第一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1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1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1学习目标1。

知道自然界中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2。

知道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了解氮的固定的相关知识.3.熟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的过程。

学习过程【联想·质疑】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你知道在雷电交加的时候,空气里的氮气和有关的含氮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产生了哪些物质?这些化学反应和所产生的物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______态和______态。

(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下图所示:(2)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_____,进一步转化为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二是森林、农作物和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__________参与氮的循环.2.请你预测氮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完成下列填空: (1)氮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气体,____溶于水,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空气____。

(2)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两个氮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要破坏这种牢固的结构,需要很高的________。

故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3)通常情况下氮气与氧气________,但是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4)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情况下,能与氢气化合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

若从反应进行的程度分析,该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雷雨天气,空气中的N2、O2在放电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NO,而NO又立即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NO2在随雨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又与水反应生成了HNO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高一化学学案氮的循环 第1课时

高一化学学案氮的循环 第1课时

利辛高级中学一年级化学学案(二十八)撰写人:陆化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2、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NO 、NO2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N2、NO 、NO2的性质三,学法指导1,学习本学案之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73---P762,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知识归纳与解析(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存在形式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73----74,读图3-2-2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和氮循环的主要形式。

(二)氮循环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1. 氮气(N2))(1)物理性质氮气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78%,占其质量的75%。

(2)氮气的稳定性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和氧气,并没有起反应,原因是氮气非常稳定。

但是在雷雨季节闪电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是可以反应的。

(无色,不溶于水)生成的一氧化氮(NO)非常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参考教材P76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打开瓶盖后立即变成红棕色)(无色气体)(红棕色气体)生成的二氧化氮又遇到雨水立即又会反应生成硝酸,同时又放出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溶解在雨水里形成硝酸溶液,降到地面后能溶解地面的矿物质形成硝酸盐,给土壤提供大量的氮肥。

“雷雨发庄稼”就是这个道理。

[补充实验] 收集一满试管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倒扣在水里,一段时间后,水面上升到试管高度的2/3处,上面还有1/3高度的气体。

请同学们思考原因,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3)氮的固定空气中的氮气非常多,可是氮气并不是氮肥,植物不能吸收。

植物能吸收的是化合态的氮,而不是游离态的氮。

所以要给植物提供氮肥必须把游离态的氮(N 2)转化为化合态【如氨气(),氯化铵(),尿素()等】这个过程就叫氮的固定。

目前市售的氮肥主要是通过工业固氮而生产的,利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合成氨气。

化学:3.2《氮的循环》优秀教案(鲁科版必修1)

化学:3.2《氮的循环》优秀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二节《氮地循环》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氮循环地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地重要物质;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方式,认识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2、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地性质.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地过程联想质疑材料阅读原理方法技巧天下奇闻在新疆和青海两省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有时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地晴天顷刻间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常遇雷击而倒毙,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奇怪地是这里草木茂盛,你知道其中地原因吗?一氮地循环请仔细观察课本页图,并仔细阅读页你知道氮地循环地意义吗?看一看读一读:你发现氮地循环有那几种方式?请从动植物体,自然界中地雷雨放电、人类地活动三方面分析氮在自然界中地循环1)2)3)写一写:细心地你在氮地循环过程中找到了几种有关氮地物质,请写出他们地化学式二氮地性质想一想:在这些含氮地物质中,我们首先感受一下我们身边地氮气,他能看地见吗?能摸得到吗?能闻得到吗?(1)氮气地物理性质联想·质疑:老人们常说雷雨丰庄稼1,雷电交加时,空气中地氮气和有关地含氮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产生了哪些物质?请写出有关反应. (2)化学性质1)2)3)2,有人说NO是明星分子,你对她有哪些了解,如何看待她地功与过3,,NO她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吗?她与氧气反应得到地产物你对他了解吗,能说一说吗4,现有一试管二氧化氮,将其倒置于盛满水地水槽中,足够长地时间后,有什么现象?若使试管中液面上升,可采取什么措施?三氮地固定阅读材料:粮食危机据联合国地统计资料,全球中国肥料信息网资料:化肥在农业增产中地作用功不可没.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耕地使用面积为 1.41亩,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使用面积地40%.中国有60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粮农组织地标准.就这样一个耕地匮乏地国家,用占世界7%地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地人口,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化学肥料在保证农产品产量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优化产品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证耕地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地作用.有40%以上地人受到各种不同程度地粮食危机地威胁,至少有3亿儿童在饥饿与死亡边缘挣扎……5,雷电中发生地化学反应和所产生地物质对于人类地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氮地固定:氮地方式有几种:在人工固氮地过程中,氮气与氢气地反应有何特点,写出反应地化学方程式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地特点:可逆反应地表示方法:本节小结:分析当堂测试1.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B.氮元素是构成生命地基本元素C.大气、陆地和水体中地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地循环.D.仿生固氮是一种自然固氮分析2.关于NO地下列叙述不正确地是A.NO不溶于水,是一种大气污染物B.NO是一种红棕色地有毒气体C.NO结合血红蛋白地能力比CO还强D.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体现其还原性分析3,请写出雷雨过程中形成硝酸地化学反应:1)2)3)4将一收集满15mLNO2气体地试管倒立于水槽分析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反应后剩余什么气体?其体积为多少?课后自我评价:。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3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氧化物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学业要求能应用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关系,分析和探讨某些化学过程对人类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物质及其变化。

1.能依据元素化合价列举、描述、辨识含氮元素的典型物质——N2、NO、NO2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

2.能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N2、NO、NO2的性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3.能分别根据N2、NO、NO2的性质分析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问题和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对环境的影响。

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1)自然循环(2)人类活动的影响01N2→NH3→氮肥、硝酸等含氮化合物。

02氮氧化物。

(3)03游离态和化合态。

2.氮气(1)氮气的物理性质04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稍小;难溶于水。

(2)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分子的结构稳定,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05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①与O 2反应:06N 2+O 2=====放电2NO 。

②与H 2反应:07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3)氮的固定①定义:将空气中08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简称固氮。

②氮的固定的分类3.NO 和NO 2的性质比较 NONO 2物理 性质13无色、14难溶于水的气体15红棕色、16有刺激性气味、17易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不反应183NO 2+H 2O===2HNO 3+NO(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HNO 3)与O 2 反应 192NO +O 2===2NO 2不反应毒性有毒,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 还强20有毒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编写:李飞艳审核:李琳使用时间:2010、12、20班级:姓名: .【学习重点】氨、铵盐性质。

【课堂互动区】一、氨的性质1、氨气的物理性质:〔学生归纳1〕课本P76 观察与思考并完成实验记录【练习】:《非常学案》P47页:变式突破12、氨的化学性质〔问题组一〕1、描述实验一操作顺序及你看到的现象2、挤压胶头滴管的目的是什么?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3、红色喷泉的产生,使你对氨气的性质,有了哪些鲜明的认识?4、氨水中含有哪些微粒?氨水具有怎样的性质?〔学生归纳2〕【练习】:《非常学案》P48页:变式突破3(1)氨气与水反应:思考:氨气的检验方法:【练习】:《非常学案》P48页:当堂检测第4题〔问题组二〕1、描述实验二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对比实验现象,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各具有什么性质?3、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了O2和NH3两瓶气体,因急事离开后,忘了哪一瓶是NH3。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采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加以鉴别。

〔学生归纳3〕(2)氨气与酸的反应〔设问〕根据氨气中氮的化合价预测氨气还应该有什么化学性质?(3)氨与氧气的反应〔实验录像〕在氨气中不断通入氧气并用红热的铂丝加热和作催化剂,发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并有少量白烟生成,试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归纳3〕是工业上制的基础。

二、铵盐的性质:常见的铵态氮肥:硫铵、氯铵、碳铵、硝铵〔整理〕1、铵盐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课本P78观察思考并完成实验记录根据实验三思考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本质)。

2、实验室怎样制取氨气?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否改写成离子方程式的形式?3、怎样检验铵根离子?[学生归纳4](1) 铵盐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铵盐与碱的反应:【练习】:《非常学案》P49页:实践导练第3题(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3)NH4+的检验:【学以致用】课本P84 第4题【当堂练习】:1、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B.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2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g2、下列几种固氮方式中属于人工固氮的有()A.闪电时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B.豆科作物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C. NO与O2反应制备NO2D.由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NH33、实验室干燥氨可选用的干燥剂是( )A.无水氯化钙B.P2O5固体C.浓硫酸D.碱石灰4、将NH4HCO3置于干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A.NH3,O2B.H2O,O2C.CO2,O2D.O2。

高中化学:第2节 氮的循环 第一课时学案

高中化学:第2节 氮的循环 第一课时学案

第2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影响。

2.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掌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氮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赞赏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学习重点】氮气、NO和NO2的性质。

【学习过程】主题二氮气的结构和性质(1)、物理性质【问题2-1】让我们感受我们身边的氮气,它能看得见吗?能闻得到吗?请结合已有知识总结氮气的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预测氮气的化学性质【问题2-2】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推测氮气可能具有什么性质?能和哪些物质反应,得到什么产物?(请结合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进行分析)验证氮气的化学性质阅读教材74-75页,验证你的推测并用化学方程式总结氮气的化学性质,然后指出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氮气的用途(4)、氮的固定【问题2-3】阅读教材75页,总结一下什么是氮的固定?固氮方式有哪些?练习1、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B. 闪电时N2转化为NOC. 合成氨D.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NH3归纳2(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①与反应②与反应可逆反应:(3)、氮气的用途(4)、氮的固定概念:固氮方式【检测●反思◆评价】A组基础达标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B.氮元素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C.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的进行着氮的循环。

D.仿生固氮是一种自然固氮2、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难溶于水,是一种大气污染物B.NO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C.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还强D.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体现其还原性B组能力提升3、将一收集满15mL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反应后剩余什么气体?其体积为多少?作业:1、84页课后练习3。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案1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案1

《自然界的元素氮的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2、通过了解氮的固定形式,认识N2、NO 、NO2的性质;3、认识NH3、铵盐的性质及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4、认识 HNO3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2、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实验中变量控制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介绍合成氨发展的艰辛历程,体会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生产的过程,渗透化学与技术关系的教育;2、通过介绍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氮气、氨、铵盐和硝酸的性质三、课时安排(3个课时)四、学生准备将学生每6人编为一组,完成小组互教活动和设计“活动·探究”的实验方案。

五、教学模式:学·导·练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2分钟)投影图片引入,每当雷阵雨过后,植物长得特别好,什么原因呢?跟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种元素有关,那就是氮元素。

【板书】第二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投影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分钟,由一学生大声朗读)【投影自学指导】(10分钟)请同学们用10分钟时间快速、独立、安静阅读课本73—76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P73图3-2-2,试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2、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吗?它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3、电闪雷鸣的天气,氮元素发生了哪些一系列的反应?4、什么是氮的固定?有哪两种方式?5、 分别找出NO 、NO 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写出其反应化学方程式。

【教师导学】(15分钟)1、氮气在常温下不活泼,教师通过化学键的角度解释不活泼的原因。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

【板书】1、氮气N 2+O 22NO (有毒、无色、难溶于水)2NO+O 2=2NO 2 (有毒、红棕色、与水反应)3NO 2+H 2O=2HNO 3+NON 2+3H 22NH 3 (可逆反应)【过渡】2、植物只能利用化合态的氮,除了闪电等自然方法外,能否用人工的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化合物呢?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

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3.2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3.2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3.2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氮气及其氧化物)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知道氮循环过程中的基本物质。

2.知道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并且了解氮的固定的相关知识.3.了解氮的两种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状态、溶解性,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了解自然界形成硝酸的过程。

【课前预习案】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氮气以态存在于大气中;以态,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土壤中和水体中。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转化(一)氮气1、氮气的物理性质:氮气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水溶性2、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1)N2与O2反应:(2)N2与H2反应(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可逆反应:在下,能同时向进行的反应,方程式中用表示。

3、氮的固定1.定义:叫做氮的固定,简称。

2.分类:高能固氮 (N2 + O2== 2NO)固氮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氮的固定工业合成氨固氮仿生固氮(二)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化合价+1+2+3+4+5对应氧化物其中、分别是HNO2(亚硝酸)和HNO3的酸酐.2、NO和NO2 (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毒性水溶性NONO2(2)化学性质: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思考:NO的收集方法: NO2的收集方法:(3)NO、NO2的作用分别是什么?NO : NO2 :特别提醒(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级高一化学教、学、练一体化编制人岳荣芝审核人教学案编号
学案设计
教案设计(学生总结)
当堂检测
1.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且含量很大,现已有科学家设计出了液氮蒸汽机,即利用液氮的蒸发来驱动机车,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其主要依据是()
A.液氮的沸点为-195.8°C,远低于常温B.氮气与氧气反应放热
C.氮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D.氮气在空气中约78%(体积分数) 2、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B.闪电时N2转化为NO
C.合成氨D.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NH3
3、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2B.NO C.O2D.Cl2
4.下列气体能造成空气中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是()
A.CO B.SO2C.NO2D.Cl2
5.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B.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C.在水中溶解度小(通常情况下)D.跟氢所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氮气是氧化剂
6.将12LC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到8L(相同状况),则原混合气体中CO2和NO的体积比可能为
()
① 1 :2 ②2 :1 ③2 :3 ④3 :2
A.①B.②④C.①③D.②
7、同温同压下,在三支相同体积的试管里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V1>V2>V3B.V1>V3>V2C.V2>V3>V1D.V3>V1>V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