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的循环 导学案

合集下载

32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导学案.doc

32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导学案.doc

固氮固氮固氮固氮3.2.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导学案一、 白然界中氮的循坏 1. 氮的存在形态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以 ____ 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以 _______ 的形式存 在于动植物体、土壤和水体中。

2.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 在自然界中豆科植物根部的 ________ 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 _________ 等含氮的 化合物。

在放电条件卜空气屮少量的________ 与 ____ 化合牛成NO, NO 和。

2迅速牛成 _____ 并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2) 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再根据需要进一步转化成各种含氮 化合物(如 ____ 、 _____ )。

二、 氮气 1. 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 气味 水中的溶解性 无色气体无味难溶于水2. 化学性质与氧鼻 与氢气3. 氮的固定⑴概念:使空气中 ________ 的氮转化为 ___________ 的过程。

⑵分类自然固氮, 氮的固定f人工固氮“三、氮的氧化物 1. 氮的氧化物化合价 +1+2+3 +4 + 5对应氧化物N 2O、 N2O4N2O52. NO 2⑴物理性质物质NO NO2性颜色无色红棕色状态气体气体气味无味刺激性气味毒性冇毒冇毒水溶性难溶易溶(2)相互转化1N0 N02: o;I②NO? NO:』I⑶影响©NO:是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了” ,但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体缺氧。

②NO?:能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站,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

知识点1氮的固定1.下列属于口然固氮的是()A.N2和。

2在雷电作用下生成NOB.某金属化合物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C.在一定条件下使N2、出合成NH3D.NO 生成NO?知识点2氮气的性质2.氮气能人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木原因是().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卜•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牛反应B.氮气比空气轻,一H.不溶于水C.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D.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少其他物质反应3.下列关于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卜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在电焊时作保护气B.N2+O2旦=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4C.N2在空气小约占总质量的&D.在反应:3Mg + N2^=Mg3N2«|>, N2作氧化剂知识点3 —氧化氮的性质4.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

《第二节 氮的循环》导学案(三课时)(可打印修改)

《第二节 氮的循环》导学案(三课时)(可打印修改)
[练习]氧化铜和氨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阅读学习]阅读教材第 74 页,了解几种化学氮肥。
化学氮肥包括:


铵态氮肥包括
。 等。
[观察与思考]观察教师演示《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实验、碳酸氢铵的分解、氯化铵固体与
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现象并思考,如何检验产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由最终结果可知,原气体中______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CO2、NO、2:3)
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
2、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Na+、Ba2+、Cl-、SO42-
B. Na+、Ba2+、AlO2-、NO3-
C.NH4+、K+、Cl-、NO3-
D. Na+、K+、NO3-、SiO32-

[观察和思考] 观察演示实验一《氨的喷泉实验》,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 ⑴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⑵氨气溶于水仅仅是溶解么?喷入烧瓶中的溶液显红色这说明了什么?
[阅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氨气与水的反应和一水合氨的电离。
氨气溶与水时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

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可以部分电离电离 :
的物质的量为( ) A 2mol B 3mol C 4mol D 5mol
3.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下,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 )
A.Ag B.Cu C.Al D.Fe
4.为了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硝酸 B.浓硝酸 C.浓盐酸 D.浓硫酸

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

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

1第二节 氮的循环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方式,认识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

2、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的过程。

3、认识氨气的溶解性、氮气与水的反应及氨的还原性。

通过认识铵盐的性质,了解铵态氮肥的生产使用问题。

4、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1.请从动植物体,自然界中的雷雨放电、人类的活动三方面分析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2.由于氮分子结构稳定,所以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 ,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氧气、氢气等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条件:①N 2和O 2 ,②N 2和H 2 ,此反应是工业上 的反应原理。

3.氮的固定是指 。

氮的固定主要有 和 两种方式。

自然固氮有: 和 等。

人工固氮的方式有 和 。

NH 4+、NO 3-是自然界中 氮的主要形态。

氮气是惰性的,只有通过 和 而活化。

4.氮循环中的物质有多种氧化物,如 等(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2、+3、+4、+5)。

其中NO 、NO 2均为 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

NO 为 色 溶于水的气体,它与 结合的能力比CO 还强;另外,它在生物学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NO 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息分子”,在使血管扩张、免疫、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1992年,NO 分子被世界著名杂志Science 评为 分子。

NO 2为 色 溶于水的气体。

在通风厨内打开盛NO 的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为 。

5.用化学方程式及简要的文字说明“雷雨发庄稼”的科学道理。

6.可逆反应是指 。

【方法指导】[例题] 雷雨天气,雷鸣电闪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假设某次雷电放出能量约为1.5×107kJ 。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

《鲁科版必修1第⼆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第⼆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与鞍态氮肥课前预学案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 ⽓味的______ 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 771g/L,⽐空⽓ _______ , _____ 溶于⽔⽉?能快速溶解,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能溶解_____ 体积氨⽓。

氨的⽔溶液叫 ___________在常压下冷却⾄⼀33. 5°C或在常温下加压到700KPa?800 KPa,⽓态氨就液化成⽆⾊液体,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的热。

液态氨汽化时要____________ ⼤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作致冷剂。

2.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反应氨溶于⽔时,⼤部分NIL与也0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 NIL-ILO可以部分电离⽣成_______ 和______ ,其溶液显 __________ o(2)氨与酸反应氨与盐酸反应,⽣成______________ o(3)氨的还原性氨⼬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 ,氨具冇_______ 性。

⼯业上利⽤氨在催化剂(如钳等)存在的情况下跟氧⽓反应来制取硝酸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 O3.化学氮肥1)化学氮肥主要包括镀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硝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__ )和冇机态氮肥——尿素__________2)镀态氮肥常见的鞍态氮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历史上最长的氮肥。

碳酸氢钱在—°C以上,即可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储存碳酸氢镀时,应_________ 包装并放在 __________ 处,施肥时,应将其______________ 以保持肥效。

氮的循环导学案鲁科版5(优秀教案)

氮的循环导学案鲁科版5(优秀教案)

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三课时硝酸.关于硝酸的物理性质,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能够与水以随意比互溶.不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质量分数在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宜春高一质检 )长久搁置的浓硝酸常显黄色。

除去此中的黄色最好的方法是 ().在光明处搁置.通入适当的空气.加入足量水.加入漂白粉.单质与浓硝酸混淆,出现的状况挨次为:①反响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响生成最高价含氧酸;③常温下单质发生钝化;④不发生反响。

切合上述要求的单质组是 (双选 )().、、、.、、、.、、、.、、、.以下反响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使石蕊试液变红.与铜反响放出气体,生成().与反响放出气体,生成.与硫单质混淆共热时生成硫酸和--+)同时降落.必定量的和·的稀硝酸反响,假如的浓度降落·,则溶液中 ((假设反响前后溶液体积不变)()--.·.·--.·.·.按以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可察看到锥形瓶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请增补可能察看到的其余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因为气温的原由,上述实验一段时间后现象不太显然,需要向锥形瓶内加入以下哪一种物质才能从头看到显然的现象。

...浓.()经过对照实考证明,在其余条件同样时,用空气取代氧气的实验成效较差,主要原由是。

.(日照高一质检 )如图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某些生成物已经略去 ),此中常温下、、为无色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写出化学式:,。

()写出以下变化的方程式:→:;→:。

()实验室里,常用加热的混淆物的方法制取气体,常采纳法来采集气体。

.某金属单质跟必定浓度的硝酸反响,假设只有单调的复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金属与被复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复原产物是().....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铜与稀硝酸反响产生的是气体,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装置以下图:()设计装置的目的是,为达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导学案》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导学案》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氮的重要性及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 掌握氮的不同形式及其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3. 理解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氮的重要性及循环过程1. 氮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2.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氮固定、氨化、硝化、脱氮二、氮的不同形式及转化过程1. 氮的形式:氮气、氨、硝酸盐、亚硝酸盐、氨基酸2. 氮的转化过程:氮固定、氨化、硝化、脱氮三、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植物对氮的需求2. 氮的循环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氮的重要性及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 钻研氮的不同形式及其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3. 思考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探讨氮循环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干系。

导学问题:1. 为什么氮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作用?2.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包括哪些步骤?3. 氮的不同形式有哪些,它们是如何互相转化的?4. 氮循环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为什么氮循环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导学案参考答案:1. 氮在生物体中是构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重要元素,是生物体发展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

2.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包括氮固定、氨化、硝化和脱氮这四个步骤。

3. 氮的不同形式包括氮气、氨、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基酸,它们通过氮固定、氨化、硝化和脱氮等过程互相转化。

4. 氮循环对生态系统非常重要,植物需要氮来合成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而氮的循环过程能够维持生态系统中氮的平衡,增进植物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导学案总结:通过进修《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氮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及其循环过程,掌握氮的不同形式及转化过程,进一步认识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通过本次进修,加深对氮循环的认识,为珍爱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2节氮的循环导学案第一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导学案第一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导学案第1课时:氮气学习目标:1、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方式,认识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

2、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的过程。

[来源:3、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难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预习点1:自然界中氮的转化(1)自然界中,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的是什么?,经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2)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种_________ ,最后转化成______(3)___________ 在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并随降水进入预习点2: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______________ ,再根据需要把—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

预习点3:氮的固定⑴概念:的方法叫氮的固定。

⑵分类:(约占10%(约占90%I_______ :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预习点4: “雷雨怎么能发庄稼?”试写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预习点5:可逆反应是指有人说,“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水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以反应: H2+O2 =2H2O为可逆反应”。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问题生成【探究1】1、根据你的知识积累,氮气应该有哪些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一种 __________ 色、 _______ 味、__________ 气体。

说明:实验室收集氮气时不能用排空气法,只能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

【探究2】2、根据物质的分类和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氮气应该具有哪些化 学性质? 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 可见氮气分子的结构很氮气主要的化学性质:味、 分子,两个氮原子之间共用 ________ 对电子,由此 化学性质是 ________ (填活泼或不活泼)。

高三一轮 氮的循环复习导学案

高三一轮 氮的循环复习导学案

高三一轮氮的循环复习导学案1【基础知识复习】一、氮气及氮的固定 1、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 ________ 、_______等物质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氮的固定是指的方法,氮的固定主要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

自然固氮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和,人工固氮包括和练习1、起氮的固定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 .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B .NO与O2反应生成NO2C .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D. NH3与 NO2作用生成 N2二、氮的氧化物1、NO是色气体,溶于水,毒,常温下NO可与氧气反应2、NO2是色有气味的气体,溶于水,毒,可与水反应,3、列举含N的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列三点)练习2、为什么说“下一次雷雨相当于施一次肥”?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将盛有24mLNO2、3mL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_三、氨气1、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体积氨气。

喷泉实验装置见右图(1)引发喷泉的操作:⑵用集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盛有水的烧杯里事先滴入少量酚酞溶液),其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4、在进行喷泉实验时,烧瓶中充满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会看到烧瓶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

则a和b不可能是()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和氨水中有_________ ______共六种微粒,存在的平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3种。

(2)与酸反应:NH3+HCl (现象是)NH3+H2SO4(有无白烟产生?______)(3)还原性: NH3 + O2(用于制备生产硝酸所需要的NO)(4)过量氨水与Al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氨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理(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制取装置:固固加热型制气装置(如下图),与制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硫及其氧化物导学案主备人公伟坤
【考纲要求】
1.了解硫的化学性质,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掌握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考点梳理】
考点一、自然界中硫的存在与转化、单质硫:
(一)自然界中的硫的存在与转化
在自然界中,硫既有态,又有态。

思考:氯、碳、氮、硫、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硫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是只有化合态的是
(二)单质硫:
1、物理性质:色晶体,俗称,难溶于,微溶于,易溶
于。

【思考】洗涤试管壁附着的硫,可用、清洗。

2、化学性质:
(1)氧化性:S + Fe ——S + Cu ——
S + Hg ——S + H2——
【注】与变价金属反应,一般生成价态金属硫化物,氧化性Cl2S
(2)还原性: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方程式。

(3)氧化性和还原性:
3S+6NaOH2Na2S+Na2SO3+3H2O,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比为,该
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数目。

3、硫的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火柴及,还可用于制造、
烟花爆竹等。

练习1、下列说法有关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
B. 硫与氧属于同一主族
C. 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
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D. 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E. 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F.硫蒸气与红热的铜丝反应生成硫化铜 G. 硫单质的氧化性比氧气和氯气的弱2、下列物质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Al2S3④FeI2 ⑤Cu2S ⑥FeCl2⑦NO2⑧SO3
考点二、二氧化硫:
(2)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易液化、沸点
较低。

易溶于水( 1:40 体积比)。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与水反应:SO2+H2O =,H2SO3的电离方程式为
②与碱反应:NaOH十SO2(不足)=; NaOH十SO2(过量)=
想一想:当向石灰水通入SO2气体时,能析出白色沉淀,当SO2过量时沉淀又溶解。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
由于SO2中硫元素为价,属于中间价态,所以SO2既有又有。

(2)强还原性
①与氧气的反应: SO2 + O2,注:与O2在催化剂(如V2O5加热、飘
尘等)存在时反应,但在无催化剂存在时可以与
............O.2.共存。

...
②被X2(如氯水、溴水、碘水)氧化:
SO2+ Cl2+ H2O=; SO2+ I2 + H2O=
③HSO3-、SO32-、SO2也能被其他氧化剂所氧化(如Fe3+、酸性高锰酸钾、硝酸、NO2等)。

(3)弱氧化性:
(气体、溶液中均可反应)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漂白性:二氧化硫能跟某些有色物质无色物质,该化合物又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如:SO2能使品红试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工业上常用二氧化
硫漂白某些
..有色物质。

【探究一】SO2的化学性质
【例1】右图是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试回答:
(1)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此实验证明SO2是气体。

(3)②中的品红溶液,证明SO2有性。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证明SO2有性。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证明SO2有性。

(6)⑤的作用是,反应方程式为。

变式训练1.下列实验一定能证明有SO2存在的是()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③能使品红溶液退色④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退色,再滴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⑤先加入足量NaOH溶液,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④⑤能证明
D、只有④能证明
【探究二】漂白剂
【例2】C1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和BaC12 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溶液很快褪色②溶液不褪色③出现沉淀④不出现沉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
变式训练2.下列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①干燥的C12②Na2O2③NaC l O ④活性炭⑤HCl0⑥SO2
A.除①以外 B.除③以外 C.①②③⑤ D.全部可以
【探究三】SO2与CO2的比较
【例3】下列溶液中不能用来区别SO2与CO2气体的是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④溴水⑤品红溶液⑥BaCl2溶液
⑦酸化的Ba(NO3)2溶液⑧紫色石蕊试液
变式训练3. 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量的气体X和一定量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最终肯定有沉淀生成的是(假定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倒吸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