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反应微观实质专题
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课件(微课)

知识相关:中和反应实质:H+ + OH- =
例题解析 作业 H2O中和反应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请你课后
上网或查阅资料搜集一些相关的例子。
宏观: 酸+碱=盐+水;
课堂小结
微观: H+ + OH- = H2O
酸碱 中和
粒子相结合,形成 难电离的物质(如 :水、沉淀登)
这节课
我认为
重点是……
我需要
知道的是……
我的感受
是……
我还想
去了解的是……
谢谢
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温故知新
微观上,酸和碱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化学反应:分子 原子
新分子
稀盐酸
氢氧化钠
= HCl + NaOH
NaCl + H2O
ClH+
Na+
Na+ Cl-
O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2O
红色
无色
中和反应实质:H+ + OH- = H2O
中和反应
实 质
H+ + OH- = H2O
离子个数比:H+ : OH- = 1:1
知识讲解
3 HCl+ 1 Al(OH)3= AlCl3+3H2O
3 2 H2SO4+ Al(OH)3= Al2(SO4)3+6H2O
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 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
微观实质

1.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1)甲烷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2.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
请回答:(1)反应前后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用图形表示);(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实质是(3)若用A、B表示和两种元素的原子,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回答:(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据此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3)已知大球的代表的原子的相对质量是小球的16倍,则两种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的之间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4.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回答:(1)生成物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微观的角度说出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是盐酸滴人氢氧化钠溶液时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比较归纳后,写出你所发现的信息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首先假设,然后实验验证,还可以借助仪器验证或者直接观察,以下图像或表达式是对苯分子的研究。
(1)其中属于假设阶段的是 ___________;属于实验研究结果的是_______;属于直观结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A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化学晚会上,冬冬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她将两个“空瓶”中问的毛玻璃片抽去.两瓶均由瓶口向瓶底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其奥秘如图所示。
初中化学化学反应微观实质专题

物质的反应实质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的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微粒变化,其中分别表示X 、Y 、Z 三种物质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 、Y 、Z 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 、1∶1∶1?????B 、1∶2∶1C 、2∶1∶2?????D 、4∶1∶2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D . 该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3、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C.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D.D 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5、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6、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 4分子.N 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 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 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 .N 4是一种单质C .N 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 .由于N 4与N 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7、右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 .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D .该反应所得生成物(按图中顺序)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二、填空题8、右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 收集到的气体是 ,?a 、b 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下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 ????? 。
微专题13 微观反应示意图-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微专题专项突破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微专题13微观反应示意图1.(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CO 2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图是CO 2与某种单质反应转化为甲醇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丙为有机化合物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C.物质乙的微粒图示为“”D.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3:1【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3H CH OH+H O 一定条件。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物质丙为CH 3OH,该物质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化合物,故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为氧原子,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根据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氧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则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故说法正确;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物质乙为氢气,该物质的微粒图示为,故说法正确;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故说法错误;故选D。
2.(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1)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CH 2O)可利用如下反应,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D 的微观模型图___________;②画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③由甲醛的化学式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突破一、补画微粒结构图示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P 2O 5___________;Fe 2+___________。
【答案】(1);;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或一个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答案合理皆可给分);2222O O H OCH CO ++催化剂(2);每个(或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两个磷原子;每个(或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解析】(1)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C、H、O 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3,反应后C、H、O 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0、2,所以框内补充D的微观模型图是:;②8号元素氧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③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专题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及能发生反应条件

(原子变离子,离子变原子)
Zn Zn
Cu2+ SO42SO42- Cu2+
请你和全组同学一起分析以下问题:
Cu Zn2+ SO42- SO42-
Cu Zn2+
锌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微观过程如上图所示。 从粒子角度具体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或变化的实质)
锌原子变成了锌离子,铜离子变成了铜原子。
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 程如图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 发生的原因: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蒸馒头时,面团发酵产生的酸与纯碱反应生成气体,使得馒头 送软可口,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H+ 和 CO32- 反应生成H2O 和 CO2 .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工厂,用石墨在 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石墨
高温 高压
金刚石
(1)请问:该变化是 化学 变化,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
Na+
CO32-
+
H+ Cl-
H+ Cl-
Na+ Cl-
+
Na+ Cl-
H2O
+
CO2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1.用化学用语填空:
侯德榜(1890—1974)是我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他的“侯氏联 合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化学工业赢得了声誉。这里的碱指的是纯 碱----碳酸钠,它的化学式为 Na2CO3 。
化合反应
2024中考化学重难点考点专题 微观示意图及微观粒子(含解析)

2024中考化学重难点考点专题微观示意图及微观粒子(原卷版)考点剖析:一:此类考点通常考查两个知识: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进行判定。
2:对初中化学中的化学用语进行考查,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的含义进行正确叙述。
二: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型1:正确识别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含义,正确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判定物质的构成、微粒的个数及质量关系。
2:对一些常见的符号必须掌握它的宏观及微观含义。
3:对于一些离子应掌握它们是否可以形成新物质,相互结合成新物质的特征,在溶液中是否可以共存等。
考点典例例1:.(2023年贵州安顺中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氢、碳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值是________。
②碳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③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乙烯(C2H4)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由乙烯的化学式C2H4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C的微观模型图______。
②该反应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为_______(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例2:(2023年北京中考)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例3:(2023年河北中考)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例4:(2022广东深圳中考)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例5:(2018河北中考试题)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选择题(30题 )之微观模型题-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易错必杀题(解析版)

专练07 选择题(60题)——之微观模型题【易错汇总】一:化学反应实质化学反应实质:分子化分为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产生新分子。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如:上述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为:Na2CO3+2HCl=2NaCl+CO2+H2O↑其反应实质为:C O32−+2H+=CO2+H2O↑二:化学式和物质的类别(1)化学式书写:首先明确每个“球”代表的原子种类及对应原子个数,再据此写出化学式,如①为C5H4(若分子中含有C、H、O原子,一般按C、H、O的顺序排列)(1)纯净物:图中只含一种分子或原子,即图形形状及组合方式完全相同,如图如③和④;(2)混合物: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或原子,即存在不同种形状组合的分子或原子,如如②;(3)单质:图中只含一种原子或由同一种原子组合而成的分子,如③;(4)化合物:图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同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组合而成;(5)氧化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如④;若化合物的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原子,则是氧化物。
三: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判断(1)根据模型图写化学方程式:a.去除不参加反应的粒子,即等个数消掉反应前后一样的粒子(如图①所示);b.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c.配平,标注条件及状态;d.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如①是分解反应,②是置换反应(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数目可能变;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等。
四:变化的类型判断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的是物理变化,如①;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如②。
【纠错有法】首先明确每个“球”代表的原子种类及对应原子个数,再据此写出化学式(若分子中含有C、H、O原子,一般按C、H、O的顺序排列,已学过的物质化学式应按正确顺序书写),依据化学式确定其元素组成、分子中的原子构成等。
《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微课大赛获奖作品)

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温故知新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表达式:酸+碱→盐+水
微观上,酸和碱之间l + NaOH
NaCl + H2O
Cl--
H+
NNaa++
OH-
H2O
中和反应实质:H+ + OH- = H2O
讲授新课
中和反应
实 质
H+ + OH- = H2O
离子个数比:H+ : OH- = 1:1
HCl + H2SO4+
Al(OH)3= AlCl3+3H2O Al(OH)3= Al2(SO4)3+6H2O
随堂练习
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 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反应前后,Na+和Cl-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H+ 和 OH- 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H2O的数目不变
中和反应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请同学们上网或 查阅资料搜集一些相关的例子。
课时小结
宏观: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
微观:H+ +OH- = H2O
产物:粒子相结合,形成难电 离的物质(如:水、沉淀等)
谢谢聆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反应实质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的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微粒变化,
其中分别表示X、Y、Z三种物质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中,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1∶1∶1
B、1∶2∶1
C、2∶1∶2
D、4∶1∶2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D.该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3、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
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
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
是()
A.B.C.D.
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
反应中可再分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D.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
5、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C.D
.
6、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
4分子.N
4
分子
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
4
的说法正确的是()
A.N
4
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N
4是一种单质 C.N
4
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由于N
4与N
2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7、右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所得生成物(按图中顺序)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二、填空题
8、右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
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
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下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②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
2
O”的实验现象是。
9、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可能发生改变的分子的.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
是;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4)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
18、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图①:从微观角度看,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2)图②: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干燥原理:。
分子是由构成的。
(3)图③:一个C
60
(4)图④: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
是。
11、把握微观世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写一条即可)
12、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1)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化学式为;
(2)恩施被誉为世界硒都,具有丰富的硒资源.硒(Se)是人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周期表中与硫同族、化学性质相似.A、B、C、D表示4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物质A和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有机化学中的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比的式子.某有机物中C、H、0元素的质量比为6:1:8,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按C、H、0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