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牧星湖杯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科技竞赛报名表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官网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官网简介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官网是一个为全国范围内的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爱好者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的网站。
该网站的目的是鼓励创新设计,并提供一个机会让设计师展示他们的作品,与其他设计师进行互动和学习。
关于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是一个面向全国各地的设计师和创意人士的比赛。
该比赛旨在促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的发展和交流,提高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技术能力。
该比赛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包括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设计等。
参赛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别进行参赛,并提交他们的作品。
作品将由一组专业评委进行评审,评选出最佳作品,并颁发奖项。
官网功能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官网提供了以下主要功能:1. 参赛信息:网站上提供了有关参赛的详细信息,包括参赛资格、参赛类别、评选标准等。
参赛者可以在这里了解比赛的要求和细则,以及如何提交作品。
2. 作品展示:网站上展示了参赛者提交的作品,包括文字介绍和相关图片。
参赛者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通过评论和点赞与其他设计师进行互动和交流。
3. 赛程安排:网站上发布了有关比赛的时间表和日程安排。
参赛者可以在这里查看比赛的重要日期和截止日期,以便及时准备和提交作品。
4. 获奖公告:网站上发布了获奖作品的公告,包括获奖者的名单和作品的简介。
参赛者可以在这里了解最新的获奖信息,并向获奖者致以祝贺。
5. 资源下载:网站上提供了一些与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相关的资源下载,包括教程、模型素材等。
参赛者可以在这里获取一些有用的资料,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6. 交流互动:网站上提供了一个交流论坛,供设计师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设计师们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与其他设计师进行互动和交流。
总结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官网为设计师和创意人士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通过参与该比赛,设计师们可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技术能力,获取与其他设计师互动和学习的机会。
《三维数动画创新设计大赛》赛事预案

《三维数动画创新设计大赛》赛事预案赛事名称:三维数动画创新设计大赛赛事背景:三维数动画是一种结合数学和动画的创新形式,通过数学原理和算法来制作出精美的三维动画。
在当今数字化和科技发展的时代,三维数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推动三维数动画的发展,吸引更多有创意和设计才华的人参与其中,特举办此次三维数动画创新设计大赛。
赛事目的:本次比赛旨在激发广大设计师和创意人才的创新潜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数学原理和动画技术,设计出令人惊艳的三维数动画作品。
通过这次比赛,希望能够促进三维数动画的发展,推动数字艺术的进步,培养更多优秀的三维数动画设计人才。
赛事时间:报名时间:2024年5月1日-2024年6月1日作品提交时间:2024年6月1日-2024年7月1日评审时间:2024年7月1日-2024年7月15日颁奖时间:2024年8月1日参赛对象:本次比赛面向全球开放,欢迎所有对三维数动画感兴趣的设计师、动画师、艺术家、学生等参与。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可以报名参赛。
参赛要求:1.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作品内容必须符合主题要求,体现三维数动画的特点和创新性。
3.作品格式为视频文件,时间长度不超过5分钟。
4.作品提交时需附上作品说明和创作思路。
评审标准:1.创意性: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2.技术水平:作品的制作技术和效果。
3.视觉效果:作品的视觉表现和美感。
4.故事性:作品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2000元三等奖5名,奖金1000元优秀奖若干名,奖金500元活动流程:1.报名阶段:参赛者填写报名表格并提交作品简介。
3.评审阶段: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打分。
4.颁奖礼: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发奖杯和奖金。
赛事宣传:1.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赛事宣传,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2.邀请知名三维数动画设计师作为评委或嘉宾,提升比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规则全国三维数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规则全国三维数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3D-CAD-VR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规则1总则1.1“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等部门共同指导,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3D办与3D动力网(全国3D-CAD-VR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主办,简称3D大赛(3DDS)。
大赛组委会下设秘书处与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大赛事项;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赛区,组建赛区组委会,在全国大赛组委会指导下,具体负责赛区大赛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1.2“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推动三维数字化技术普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题,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赛促新,推动制造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选拔优秀院校、应用人才和成功案例,掀起全国“学3D、用3D、我创造、我快乐!”的热潮,并在3D技术应用企业与3D人才培训院校间搭建直通就业的桥梁,促进就业,推动创新。
1.3“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突出体现三维数字化技术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和推进。
要求首先是实用创新的设计活动,同时必须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平台或使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工具实现,并且体现现代三维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流程,最终以三维数字化形式表现设计结果。
1.4“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3D FOR ALL”的理念,设置“工业工程组”与“数字表现组”两个方向,鼓励多元应用。
大赛着重考察设计文档、设计过程、设计源文件及设计结果(形式),评审标准包括视觉美观性、工程实用性、技术复杂性、设计创意性等因素。
1.5“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推动“设计实践、全民创新”为目标,设置“学生组”与“职业组”两个组别。
鼓励学生参与设计、科技创新,并以数字仿真方式进行设计实践活动。
河北科技大学牧星湖杯

说明:金点子是科学、合理、规范的智慧设想,作品必须具有原创性、倡导设计可行性强、价值高、易实现、便操作的特点。所提交作品杜绝抄袭、仿制、仿照、侵权行为和现象。
河北科技大学“牧星湖”杯
第四届建筑工程学院“金点子”创意征集大赛报名表
参赛作品名称
项目负责人
姓名
手机
邮箱
指导
教师(最多3名)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
1
2
3
参赛者(最多7名)
姓名
性别
班级
所学专业
1
2
3
4பைடு நூலகம்
5
6
7
作品内容简介
(限500字)
主要创新点
(限200字)
推广应用价值
(限200字)
参赛承诺
本人代表本作品所有参赛者和指导教师承诺:已知晓并自愿接受本大赛章程、评审规则和评审办法;本参赛作品没有抄袭他人创意、作品和专利技术;不以任何方式干扰评审委员会的工作;服从大赛组委会最终裁决。如有违反,一切后果由本参赛队承担。
全国三维数字化大赛创新设计大赛参赛要求

全国三维数字化大赛创新设计大赛参赛要求全国三维数字化大赛创新设计大赛是由中国协会数字媒体艺术分会、中国数字文化产业联盟主办,旨在推动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数字设计与制作水平,促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二、参赛要求1. 参赛对象:全国各大高校、设计机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均可参赛,无国籍限制。
2. 参赛作品要求:(1)作品风格:参赛作品应符合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相关领域研究方向,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艺术性,且与主题紧密相关。
(2)作品形式:参赛作品可以是静态或动态,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影像、数字雕塑、数字游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3)作品要求:①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作品,未曾在其他比赛或展览中获奖或展出过;②参赛作品应具有完整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创意性和技术性需平衡;③参赛作品应为高清晰度、高保真度、高品质的数字作品,同时要符合版权法律法规;④参赛作品应提供详细的设计说明书和制作流程。
3. 提交材料:(1)参赛报名表;(2)参赛作品的设计说明书和制作流程;(3)参赛作品的原始设计文件及制作成品(如为视频、游戏等动态作品,应提供完整的演示版);(4)其他相关证明资料(如获奖证书、获奖作品图片等)。
4. 提交方式:参赛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提交至指定邮箱。
5. 评审标准:参赛作品将由专业评审团进行评选,评分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创意性、技术性、实用性、艺术性、制作品质等。
6. 奖项设置:根据评分情况,评审团将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同时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技术奖等奖项。
所有获奖作品将由主办方进行宣传推广,并与指定媒体对接,进行宣传报道。
三、注意事项1. 参赛者应确保作品原创性,如有侵权行为,由参赛者自行承担责任。
2. 参赛者应确保作品制作品质符合比赛要求,如评审团发现作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将取消参赛资格。
3. 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宣传和推广,但须保证参赛者的知情权和署名权。
2022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湖北赛区参赛回执表

填写日期:2022年10月 日
校称 学名
学校全称
联系电话
手机号
号
000000
电子邮箱
能够接收电子发票的邮箱
参赛队1
作品名称
指导老师
姓名
姓名
参赛学生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参赛队2
指导老师
参赛学生
参赛队3
指导老师
参赛学生
•・・
.・・
转账 金额(元)
XXX元
转账 附言
XX学校XX学院会务费
支付
方式
□转账至银行卡口微信扫码支付口支付宝扫码支付
票息 发信
发票类型
□专用发票口普通发票
发票抬头
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单位地址、电话(办公座机电话)
开户行名称及账号
注1:本回执表以参赛学校的二级学院为单位填写,每个参赛的学院填写一张回执表,开设电子发票;注2:本回执请于10月18日17:00前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注3:收到会务费以后,将按照缴费顺序开具电子发票,发送到本回执中所填写的邮箱中。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规则 全国三维数

3D-CAD-VR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规则1总则1.1“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等部门共同指导,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3D办与3D动力网(全国3D-CAD-VR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主办,简称3D大赛(3DDS)。
大赛组委会下设秘书处与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大赛事项;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赛区,组建赛区组委会,在全国大赛组委会指导下,具体负责赛区大赛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1.2“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推动三维数字化技术普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题,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赛促新,推动制造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选拔优秀院校、应用人才和成功案例,掀起全国“学3D、用3D、我创造、我快乐!”的热潮,并在3D技术应用企业与3D人才培训院校间搭建直通就业的桥梁,促进就业,推动创新。
1.3“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突出体现三维数字化技术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和推进。
要求首先是实用创新的设计活动,同时必须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平台或使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工具实现,并且体现现代三维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流程,最终以三维数字化形式表现设计结果。
1.4“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3D FOR ALL”的理念,设置“工业工程组”与“数字表现组”两个方向,鼓励多元应用。
大赛着重考察设计文档、设计过程、设计源文件及设计结果(形式),评审标准包括视觉美观性、工程实用性、技术复杂性、设计创意性等因素。
1.5“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推动“设计实践、全民创新”为目标,设置“学生组”与“职业组”两个组别。
鼓励学生参与设计、科技创新,并以数字仿真方式进行设计实践活动。
鼓励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创新设计,使社会涌现更多面向实际、面向市场的平民创新人物。
1.6“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分宣传动员(3-4月)、初赛选拔(5-6月)、复赛评审(7-10月)和全国现场总决赛与颁奖典礼(11月)四个赛程。
全国三维数字化大赛创新设计大赛参赛要求

全国三维数字化大赛创新设计大赛参赛要求为了促进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强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国三维数字化大赛创新设计大赛特制定如下参赛要求:
1. 参赛对象:本次比赛面向全国大学生、职业学校学生、科研
机构及企业单位等团体和个人。
2. 参赛作品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包括但
不限于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化仿真等相关领域的作品。
3. 参赛作品主题:本次比赛主题不设限制,参赛作品可以是基
于工业、建筑、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化创新设计,也可以是基于社交、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数字化应用设计。
4. 参赛作品评选:参赛作品将由评审团进行评选,评分标准包
括创新性、技术水平、实用性等相关要素。
5. 参赛作品提交:参赛作品需按要求提交作品说明书、作品展
示视频等相关材料,并通过官方网站进行在线提交。
6. 活动时间:本次比赛报名截止时间为XX月XX日,作品提交
截止时间为XX月XX日,评审结果将于XX月XX日公布并进行颁奖典礼。
7. 奖项设置:本次比赛将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
奖等奖项,并提供奖金和证书等奖励。
8. 其他注意事项: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未经过网络或其
他渠道公开发布或参加过其他比赛,参赛者需承担作品的知识产权责
任。
同时,参赛者需具备相应的法律责任能力。
以上就是全国三维数字化大赛创新设计大赛的参赛要求,希望广大数字化技术爱好者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赛作品名称
作品类别
联系人
手机
参赛者
姓名
性别
班级
所学专业
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
姓名
性别
职称
专业
签名
1
2
作品内容简介
(限400字以内)
参赛承诺
本人代表本作品所有参赛者和指导教师承诺:已知晓并自愿接受本大赛章程、评审规则和评审办法;本参赛作品没有抄袭他人创意、作品和专利技术;不以任何方式干扰评审委员会的工作;服从大赛组委会最终裁决。如有违反,一切后果由本参赛队承担。
指导教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