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练习题 马斓
马第二课时

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对比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布封。
3、安排一个学生准备书法作品。
教学安排:导入展示书法作品:学生用小篆和隶书写的马及教师用楷书在黑板上写的马。
要求学生说出三个马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语:时代不同,马的写法也不同,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马马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1、问题探究: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能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研读赏析(一)读二、三段1、自读读二、三段,发现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力求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3、班上交流,重点研讨以下几句: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2)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及思考题21页word文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及思考题一、简答及论述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5.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实用性。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8、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里?9、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10、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1、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12、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哪里?13、运用所学原理谈谈人如何超越自我?14、论述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15、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16、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如何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17、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18、如何理解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9、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0、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有何区别?怎样理解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21、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性?22、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2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别有什么样的关系?2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25、货币有哪些职能,其中基本职能又是什么?2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实现形式和作用。
27、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分别是什么?28、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各有什么特点?2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历史的必然?30、资本积累的源泉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分别是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各是什么?34、谈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的认识。
语文必修ⅲ粤教版第2课《巩乃斯的马》同步练习讲解

《巩乃斯的马》练习一、运用和累积1、把以下句子改写为构造齐整的句子。
油画般的辽阔草原,群雕在斜阳落照中兀立于荒野,大规模转场时铺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
改写:2、以下加点词语使用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1)在我看来,牛老是有点落伍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贫知命的样子,这大体是因为过分倡导“老黄牛”精神惹起的生理讨厌。
(2)它是马群的灵魂,作为这群马的领袖当之无愧,因为它确实是无与伦比的强健和漂亮。
(3)在巩乃斯草原度过的那些日子里,我与世界间隔,生活单一。
(4)强度的体力劳动其实不可以打击我对生活的热爱,精神上的压迫却有可能摧毁我的信念。
3、你能写出荆轲刺秦王出发前所唱的悲壮的歌吗?二、课内文段阅读阅读下边文字,按要求达成4—— 6 题。
有一次我碰上巩乃斯草原夏季迅疾剧烈的暴雨。
那雨来势之快,能够使悠闲在晴空回旋的孤鹰来不及闪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旷野瞬时打得烟尘滔滔。
就在那场暴雨的豪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
忧如分别在全部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落的怒雷恫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失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愿本分的牲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地在这旷野上聚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杂、迅速挪动的公司冲锋!你追我赶,前呼后应,蓬首垢面,酣畅淋漓!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往返奔跑,俨然像无所畏惧、整理残局的大将;小马随着母马仔细而紧张地跑,不再调皮、撒欢,一下子变得干练了很多;牧人在不行整理的潮水中被携裹,大喊大喊,却毫无声响,叫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跑喧哗的大河。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挺秀的嘶鸣、叫唤在拥堵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雪声雨声交叉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
而这全部,得在飞快挪动中显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留,你再看不见了。
【创新方案】高中政治 专题二 第二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货币能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表明( )①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④答案:A2.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解析:商品要进行交换,必须确定适当的比例,这种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商品的价值。
答案:C3.关于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②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个劳动过程先后不同的两次劳动④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 D.①③④解析:①说法错误。
②从含义和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角度说明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是正确的,因此应选。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③错误,④正确。
答案:C4.在旅游淡季,航空公司为争抢客源,往往实行机票打折优惠,而在春节等出行季节,又普遍提高机票价格。
用马克思的理论来分析上述现象,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A.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B.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受到服务质量的影响C.价格是由季节变化决定的D.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所以A、C两项是错误的。
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服务质量对商品选择的影响,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答案:A6.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发生变化,这时生产的商品的( )A.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B.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C.价值不变,价格发生反方向的变化D.价格不变,价值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解析: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变小,价格降低,B项符合题意。
2024年高一语文同步课堂(统编版必修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分层练习)解析版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分层练习.这本书不只是教人认清剥削,消灭剥削;还教人认识生产力和宵节他都会带队在各地演出,让更多人了解这项肩负着文化传承意义的民俗活动。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望着石榴花,遐想着金秋时满树的石榴“灼热”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红红的石榴花”本是视觉描写,运用了“灼热”化视觉为触觉,写出了石榴花开的热烈;“烂漫”则进一步写花颜色的鲜艳;“飞扬”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石榴花以人的行为,形象地写出石榴花蓬勃的生命力。
句子中多短句,如“灼热,烂漫,飞扬”这样的二字短句,“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这样的三字短句,都是描写石榴花的摇曳多姿,语言明快活泼,读来节奏感强,突出花的生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④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第29课《马》同步练习(人教七级下)(1)

马》同步练习1. 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觑()鬣()剽()悍()疆()场驯()良勇毅()窥()伺()迎合()疮()痍()枉()然2. 相信你肯定能给下列词语以合理解释。
窥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羁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疮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阔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庇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遒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妒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下列给出的词语造句。
疆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勇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枉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遒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犷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本文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作比较。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9 马 练习题.马 习题

29、马布封(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剽悍..()..()驯.良()窥伺..()疮痍..()羁绊庇荫..()阔绰.()妍.丽()项鬣.()..()鞍辔相得益彰.()畸.形()颚.骨()妒忌..()观瞻.()面面相觑.()锦毡.()遒.劲()犷.野()(二)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作者写了哪两种状态下的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分别是哪些自然段?2、请你运用找关键句子或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出这两种马的特征?3、第5自然段作者拿马和其他的动物进行了对比,请你归纳它们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对比?分别有什么作用?4、作者借对两种马的描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态度?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三)拓展延伸古今中外关于马的成语、诗句、故事,你知道多少?请列举一至二个。
(四)拓展练习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
应当说,这城市里还有一样会飞的生物,那就是麻雀。
可麻雀却是媚俗的,飞也飞不高的。
它一飞就飞到人家的阳台上或者天井里,啄吃着水泥裂缝里的残汤剩菜,有点同流合污的意思。
它们是弄堂的常客,常客也是不受尊重的常客,被人赶来赶去,也是自轻自贱。
它们是没有智慧的,是鸟里的俗流。
它们看东西是比人类还要差一等的,因为它们没有人类的文明帮忙,天赋又不够。
它们与鸽子不能同日而语,鸽子是灵的动物,麻雀是肉的动物。
它们是特别适合在弄堂里飞行的一种鸟,弄堂也是它们的家。
它们是那种小肚鸡肠,嗡嗡嘤嘤,陷在流言中拔不出脚的。
弄堂里的阴郁气,有它们的一份,它们增添了弄堂里的低级趣味。
鸽子从来不在弄堂里流连,它们从不会停在阳台、窗畔和天井,去谄媚地接近人类。
它们总是凌空而起,将这城市的屋顶踩在脚下。
它们扑喇喇地飞过天空,带着不屑地神情。
它们是多么傲慢,可也不是不近人情,否则它们怎么会再是路远迢迢,也要泣血而回。
它们是人类真正地朋友,不是结党营私的那种,而是了解的,同情的,体恤和爱的。
假如你看见过在傍晚的时分,那竹稍上的红布条子,在风中挥舞,召唤鸽群回来的景象,你便会明白这些。
初中七年级语文题库 语文:第29课《马》综合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第29课《马》综合练习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瞻仰(zhān)妍丽(yán)遒劲(qiú)B.阔绰(chuò)漂洗()嘘气(piǎo)C.畸形(jī)坦率(tǎn)颈部(jīng)D.强劲(jìng)无垠(yín)庇荫(yìn)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A.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记。
()B.它听惯了兵器博击的声音。
()C.它甚至于会迎和别人的心意。
()D.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屁护。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A、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
(喜爱)。
B、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均匀,比例和谐)。
C、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D、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
(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4、选出填入下列横线上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4分)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生着厚密的短毛,还是十分敏感的。
A、因为因为并且却B、由于因为并且却C、虽然因为并且却D、由于由于而且却5、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与马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语言宝库中的许多成语都带有“马”字。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含有“马”字的成语。
(4分)终日奔波谓之“”;不迷失方向称“”;不乱行止是“”;祝事功有成,莫不言“”。
6、填空(6分)《马》一文选《》。
作者,是国家、家。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巨册的《》。
二、整体感悟(12分)1、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
(6分)2、找出文中最能表现两种马的特点的词句、(6分)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8分)①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②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练习题一、概念解释1.青春期: 个体在一生中要经历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1岁左右;第二个高峰期是在10岁至15岁之间,即青春期。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青春期始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长突增,止于性成熟和体格发育完全。
2.神经系统: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3.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
4.激素: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并渗入血液或淋巴,从而影响身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化学物质。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并调节和控制着激素的水平。
激素(Hormone)音译为荷尔蒙。
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肌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就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
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5.睡眠模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晚上睡觉太早,早上又睡得太多,这种称为时间段延迟偏好的睡眠模式的出现,是与青春期的生物性变化直接相关的。
6.早熟与晚熟: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开始时间和发育速度上存在个体差异,早熟与晚熟对青少年男女有着不同的影响。
儿童生理和心理上提早成熟。
生理上指比同龄正常儿童提早发育到完备阶段,如女孩提前一二年开始来月经。
“早熟”,是遗传算法中的一种现象。
指在遗传算法早期,在种群中出现了超级个体,该个体的适应值大大超过当前种群的平均个体适应值。
从而使得该个体很快在种群中占有绝对的比例,种群的多样性迅速降低,群体进化能力基本丧失,从而使得算法较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现象。
晚熟则相反。
7.第二性征:与生殖没有关系的但是区别性别的主要特征。
那些能区分男女性别的,但对生殖能力无本质影响的身体外部形态特征称为第二性征。
第二性征的出现是个体成熟的更为明显的标志。
8.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主体觉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历程。
自我意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
自我意识也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
9.身体意象:身体意象是指一个人心目中对自己身体的美学。
所有时代的人类社会对人体美学寄予了很大的价值,但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可能不符合社会的标准。
身体意象的概念应用在许多学科,包括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学、哲学、文化和女性主义研究。
这个词虽然经常在媒体出现,但相关的学科和媒体也没有对定义达成共识。
在心理学中,它往往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看法、信念和情感态度,这个概念是用来讨论各种疾病和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其他饮食失调、身体变形症(BDD)、身体完整认知失调(BIID)和各种中风后的状态。
身体意象问题也在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和虚无妄想综合征(Cotard delusion)中显现出来。
身体意象经常与身体图式(Body schema)混淆,后者涉及控制姿势和动作。
10.饮食障碍:饮食障碍包括厌食,贪食,偏食等,以神经性厌食较多见。
引起神经性厌食的因素很多,有社会文化因素,如以苗条为美的社会文化习俗,以10~20岁女性多见。
也有忧郁社会环境改变造成的,多发生于儿童,如儿童入托进幼稚园等。
还有精神动力因素及生理因素的干扰。
也有人热内丘脑下部机能障碍引起的神经内分泌中枢功能失调时神经性厌食的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人生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在(A )。
A.青春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2.青少年的脑电波,尤其是(B ),在13~14岁时出现第二次飞跃,这说明大脑机能逐渐发育成熟。
3.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体内( D )水平变化的影响,其变化影响到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机能的增强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
A.儿茶酚胺B.胆固醇C.五羟色胺D.激素4.经历青春期会导致女生的(C )会适度降低。
A.学习能力B.情商C.自尊D.学习成绩三、填空题1.青少年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生长突增、第一性征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发育身体结构的变化、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育。
2.到青春期时,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逐步成熟完善,为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3.内分泌系统主要通过下丘脑、脑垂体和性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发挥其功能,三者不断循环调节构成了内分泌系统的反馈环。
4.与青春期的身高飞跃相伴的是体重的增加,其原因在于肌肉和脂肪增长。
5.那些能区分男女性别的,但对生殖能力无本质影响的身体外部形态特征称为第二性征。
6.青春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机能与行为表现。
7.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开始时间和发育速度上存在个体差异,早熟和晚熟对青少年男女有着不同的影响。
四、判断正误1.到青春期结束,青少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已经完全发育成熟。
(×)2.平均而言,女生成长的飞跃要比男生完出现大约两年左右。
(×)3.一般来说,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大多都是由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单独引起的。
(×)4.与男孩相比,女孩在整个青春期对自己的身体更不满意。
(√)5.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绪的变化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6.肥胖是青少年中最常见的一种饮食障碍。
(√)五、简答题1.青少年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答:一般来说,青少年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生长突增,主要表现为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2)主要性征的发育,包括性腺的发育;(3)第二性征的发育,包括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变化,阴毛、胡须和体毛的生长;(4)身体组成成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脂肪和肌肉的数量与分布上;(5)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育,这使得青少年活动的力量和耐力增强。
上述每一项生理变化都受到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完善是个体青春期的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2.青春期青少年的内分泌系统的发育特点是什么?答:内分泌系统主要通过下丘脑、脑垂体和性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发挥其功能,三者不断循环调节构成了内分泌系统的反馈环。
下丘脑释放促垂体激素刺激或抑制脑垂体的活动;脑垂体开始分泌激素;性腺和肾上腺皮质开始分泌激素;下丘脑继续监控血液循环中的激素水平,必要时它会通过控制自身的分泌物来维持体内激素含量,使其保持在适当水平。
下丘脑—脑垂体—性腺的反馈系统说明了个体青春期的发动机制,即青春期的出现是由脑决定的,而非脑垂体所发动的。
3.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答:首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可以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研究发现,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机能与行为表现。
比如,青春期睾丸酮的增长就会直接导致处于青春期的男性性欲增强和性活动增多(Halpern,Udry, &Suchindran,1996)。
还有研究者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那些与同龄人相比体内激素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报告了较多的消极情感和过剩的精力(Brooks - Gunn & Warren,1989)。
其次,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导致青少年自我意象的转变,这会继而影响其行为。
例如,刚开始经历青春期的男孩子在家中穿衣服或者洗澡的时候,可能会要求更多的私人空间。
他关自己房间的房门要比以前更勤快,而且在父母面前也要比以前更加规矩最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改变了青少年的外貌,这会进而引发别人与该青少年交往方式的转变。
一个最近达到生理成熟的青春期少女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受到了年长男生的关注,而这些男生以前并没有太多的注意过她。
她可能会因所有这些不曾有过的关注而感到紧张,也可能会对该如何应对感到困惑。
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社会对这种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度而间接发生作用的。
青春期身体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并不在于变化本身,而在于青少年对这些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解释,在与青少年对他人反应的理解,以及对这些变化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模式的认识。
具体来说,在青春发育期,青少年的发育是早熟、晚熟还是正常发育本身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真正起作用的是本人或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和看法。
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青春期变化的反应还受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社会对于青春期和身体成熟的看法通过电视商业广告、报刊广告以及电影和其他媒体中对青少年的刻画而得以展现。
人们难以抗拒这些形象的影响,这种影响改变了人们对对青春期的看法,进而决定了他们对青春期的反应。
4.青春期青少年体内激素的改变对其情绪会产生哪些影响?答:一般认为,青少年比年幼儿童和成年人更加情绪化、更喜怒无常、波动大。
有研究发现,青春期的激素变化同青春期的情绪及行为间有联系,但这一效应在青春早期最为明显,此时的系统刚刚“投入运行”,而且激素水平的变化幅度也很大。
例如,研究表明,多种激素水平的快速增长都可能与脾气暴躁、易冲动和攻击行为有关系,尤其当这种增长发生在青春期刚开始的时候。
对此发现的一种解释是,不是这些激素在青春期过程中的绝对增长量,而是它们在青春期早期的快速波动可能影响到了青少年的情绪。
一旦激素水平在青春期晚期稳定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则它们的负面效应也就随之消退(Buchanan et al.,1992)。
也有证据表明,脑部对情绪加工起作用的主要区域在青春期早期会发生重要的变化。
同样,大多数研究者都同意,激素变化对青春期情绪和行为的效应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很大影响(Booth,Johnson,Granger,Crouter,&Mchale,2003;Suaman,1997)。
研究发现,尽管青春早期激素的快速增加与女孩的压抑情绪相联系,但与激素水平的变化相比,生活压力事件(例如家庭、学校或与朋友中出现的问题)在青少年压抑情绪的发展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1.如何开展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是个体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