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原子吸收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火焰将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化,然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原子吸收光的强度,从而确定金属元素的浓度。
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将样品进行稀释或消解处理,以使金属元素的浓度达到分析要求。
2.火焰原子化:将经过稀释或消解处理的样品通过火焰原子化器,使金属元素原子化为离子态。
3.原子吸收光谱测量:将经过火焰原子化的样品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其吸收光谱,并计算金属元素的浓度。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测定低至微克级别的金属元素浓度。
同时,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样品的处理要求较高、对仪器的要求较高等。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用于测定水质、土壤、食品、药品等样品中的金属元素浓度,以及工业生产中的金属元素分析等领域。
火焰原子吸收法富燃火焰

火焰原子吸收法富燃火焰火焰原子吸收法是一种高效而广泛应用的富燃火焰分析方法。
该方法利用火焰温度高、气氛稳定等特点,结合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能够对各种元素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原理基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即样品中的元素原子在火焰中被电解,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
通过测量被吸收的光线的强度,可以间接计算出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在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元素分析时,首先需要将样品转化为可溶性的化合物。
常见的转化方法包括酸溶、干燥灰烬法等。
接着,将转化后的样品溶液喷入火焰燃烧区,使样品中的元素原子激发,然后通过光路系统将火焰中产生的光信号引导到光谱仪进行测量和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不同元素的测定可以在同一样品中进行。
此外,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样品所需的前处理工作相对简单,不需要进行繁杂的样品制备。
因此,该方法在实验室和工业环境中广泛使用。
其次,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准确度高。
该方法对于大多数元素的测定范围广泛,灵敏度较高。
同时,该方法在分析过程中能够自动进行内标法校正、零校准和曲线校准,从而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最后,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分析结果可靠。
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其他精密分析方法(如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测量结果经常被用作验证和校验其他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然而,火焰原子吸收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于分析样品中同时存在的元素之间的干扰较为敏感。
其次,由于火焰燃烧条件和光谱仪的性能限制,该方法不能对超微量含量的元素进行测定。
此外,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于不同元素的灵敏度差异较大,需要根据不同元素的特性进行选择和优化。
综上所述,火焰原子吸收法作为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研究等领域。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原理是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原理是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原理。
咱就说啊,这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它能把那些隐藏在各种物质里的微量元素给揪出来。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特别厉害的“元素猎手”。
样品被送进这个“猎手”的地盘,也就是火焰里。
在那火焰的高温下,样品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里面的原子都兴奋起来啦,开始释放出它们特有的光芒。
这光芒可不得了,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每颗星星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元素。
而我们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呢,就专门盯着这些“星星”,准确地捕捉到它们的特征,从而确定样品中都有哪些元素,以及它们的含量是多少。
你看,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你能透过一层迷雾,清楚地看到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宝贝。
这可不像大海捞针那么难,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法。
比如说,我们想要知道一杯水里有没有某种特定的金属元素。
把水放进火焰里,然后通过光谱仪一观察,嘿,立马就能知道答案。
这多厉害呀!而且哦,这个方法还特别精准。
它不会随随便便就给出一个模糊的结果,而是能精确到让人惊叹的地步。
就好比你要找一个特别小的东西,一般人可能找半天都找不到,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这个“超级侦探”就能一下子就给你找出来,还能告诉你它到底是啥样的。
再想想,如果没有这个厉害的方法,我们好多事情可就难办啦!比如在医学上,怎么检测人体里是不是缺少某些重要的元素呢?在环境监测中,又怎么知道水和空气有没有被污染呢?所以说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真是我们探索物质世界的一把利器!它就像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无比重要的幕后英雄,为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着强大的支持。
总之呢,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原理就是这么神奇,这么重要!它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发现那些隐藏在微小之处的奥秘。
大家说是不是很了不起呢?。
水质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

水质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1. 实验原理火焰原子吸收法是测定水中总铬的一种常用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通过火焰中的铬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水中总铬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满足水质监测的要求。
2. 仪器与试剂实验所需仪器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铬空心阴极灯、气体净化器、雾化器等。
试剂包括铬标准溶液、硝酸、氢氟酸、磷酸等。
所有试剂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样品处理采集的水样应保存于清洁、干燥的玻璃瓶中,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变质。
样品处理前需进行摇匀,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适当稀释。
对于含有机物较多的水样,需进行氧化处理,以破坏有机物,使铬离子释放出来。
4. 标准曲线绘制按照实验要求,配制不同浓度的铬标准溶液,并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应呈线性关系,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 样品测定将处理后的样品导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测定。
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火焰类型、工作电流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查找出对应的浓度值,即为水中总铬的浓度。
6. 结果计算根据测定的浓度值和样品体积,计算出水中总铬的含量。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常用的公式为:总铬含量= (测得浓度值x 稀释倍数x 样品体积)/ 样品体积。
结果应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注明单位。
7. 精密度与准确度对于准确度的评估,我们采用了加标回收实验的方法。
在已知浓度的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铬标准溶液,然后按照本方法进行测定。
计算回收率,回收率应在90%-110%之间,以表明本方法的准确度较高。
此外,我们还对比了本方法与其他方法(如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的测定结果,以验证本方法的可靠性。
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本方法在测定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如共存离子的影响、样品基质的复杂性等。
火焰原子吸收原理

火焰原子吸收原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溶液中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检测等领域。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火焰原子吸收原理。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首先被转化成气态原子或离子,然后进入火焰。
在火焰中,样品原子或离子被激发至高能级,随后又跃迁至低能级,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
光经过光谱仪分析后,就可以得到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首先,样品原子或离子在火焰中被激发。
当样品进入火焰时,火焰的高温会使得样品原子或离子吸收能量,从而跃迁至高能级。
这个过程需要的能量是特定的,与原子的能级结构有关。
其次,样品原子或离子跃迁至低能级。
在激发之后,样品原子或离子会很快地跃迁至低能级,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
这个波长是与样品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有关的,不同的金属元素释放出的光波长是不同的。
最后,光被光谱仪分析。
释放出的光经过光谱仪的分析,可以得到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光谱仪会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然后测量其强度,从而得到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总的来说,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了样品原子或离子在火焰中被激发、跃迁和释放光的原理,通过光谱仪的分析,可以得到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火焰的温度、样品的制备、光谱仪的性能等。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化学方法,它利用了火焰中样品原子或离子的激发、跃迁和光释放的原理,通过光谱仪的分析,可以得到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检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火焰原子吸收主要操作步骤

火焰原子吸收主要操作步骤火焰原子吸收(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简称FAA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测定各种金属元素的浓度。
它利用火焰中的化学反应和原子吸收现象来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火焰原子吸收的主要操作步骤。
首先,进行样品的制备。
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但在进行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之前,需要将其转化为溶液形式。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采用酸溶解、干燥研磨或微波消解等方法;对于液体样品,如果样品中存在悬浮物或杂质,还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过滤或沉淀。
制备好的溶液样品应该具有适当的浓度范围,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接下来,准备工作台和火焰。
工作台应该保持清洁,并确保没有任何可能引入杂质的物质。
火焰是火焰原子吸收仪的核心部分,通常使用乙烷、丙烷或天然气作为燃料,配合氧气供应。
火焰的稳定性和燃烧温度对于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试和优化。
然后,校准仪器。
为了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定量分析,必须首先校准火焰原子吸收仪。
校准通常使用标准溶液进行,包括不同浓度的待测金属元素标准溶液。
根据所需分析元素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校准曲线类型,如直线、曲线等。
通过绘制校准曲线并用待测样品的吸收峰高度与标准峰高度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准确的浓度测量结果。
接着,进行样品的测量。
将样品溶液放入专用的进样装置,例如玻璃雾化器或喷雾器,通过微量喷射将待测样品引入火焰中。
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将在火焰中被激发成原子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
使用光学系统测量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吸收峰高度,并与校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最后,进行结果分析和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吸收峰高度与校准曲线对应,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根据所需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要求,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校核和统计处理。
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数据处理软件来生成标准曲线、绘制图表,以及进行数据解释和结果呈现。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介

茶叶中重金属铅的测定
0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介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介
1.1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 1.2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1.1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
它是基于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 当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原子蒸 汽时,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在一定范围与条件 下,入射光被吸收而减弱的程度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呈正相关,由此可得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此方法主 要测定金属元素及少数非金属元素,应用于定量分析。
作用:将待测样中待测元素变成气态 的基态原子。
种类:火焰原子化器; 石墨炉原子化器。
燃烧器 火焰原子化器
预混合室 雾化器
19:41:21
石墨炉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
作用:将待测元素的吸收线与邻近线分开。 组成:入射狭缝,出射狭缝和色பைடு நூலகம்元件(棱镜或光栅)。
分光系统
包括检测器、放大器、对数转换器、显示器几部分。
1.2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原子分光光度计由四个部分构成:
光源 原子化系统 分光系统 检测显示系统
光源
作用:产生原子吸收所需要的特征谱线。 要求:能发射待测元素的共振线;能发射锐线;辐射光强度大,稳 定性好;寿命长;价格便宜。 类型: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蒸气放电灯、激光光源灯。
原子化系统
检测系统接收信号,经过转换和放大,然后转化为数据,最后 用电脑进行处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
光源(发射特征谱线)→原子化器(试样转化为原子蒸气)→分光系统 (分离特征谱线)→检测系统 (信号转换、放大、显示)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测量物质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其原理基于火焰中金属原子在特定波长的UV-VIS辐射下的电磁吸收。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溶解或转化为气态,通常需要进行前处理,如酸溶解、焙烧等。
2. 火焰装置:将样品溶液或气体送入火焰燃烧器中,通过一定的燃烧条件将样品转化为金属原子气态。
3. 光路设置:在火焰燃烧器中设置透射光路和反射光路,透射光路用于测量火焰中金属原子吸收光的强度,反射光路用于对比基准信号。
4. 光源:使用UV-VIS光源,通常为具有多个波长的中空阴极灯(HCL),在特定波长下发射光线,激发样品中金属原子的电子跃迁。
5. 分光装置:样品光与参比光通过分光装置分光,并经过滤光束器得到特定波长的光线,进入光电探测器。
6. 光电探测器:记录吸收光的强度,光电探测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PMT)或者光电倍增管(PMT)。
7. 数据处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号采集和处理,得到相对吸收值(A)与浓度(C)之间的标准曲线,从而测量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基于比尔-朗伯定律,即吸光度与溶液中物质浓度成正比。
当样品中的金属原子吸收特定波长
的光线时,吸收光的强度与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相关,利用标准曲线可以测量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基础知识分类号:W9-0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答案:原子化器分光系统2.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原子化装置包括和。
答案:雾化器燃烧器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器的作用是,用以吸收来自锐线源的。
答案:产生基态原子共振辐射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常用的锐线光源有、和蒸气放电灯3种。
答案: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过程中主要干扰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等。
答案:电离干扰光谱干扰6.原子吸收仪的空心阴极灯如果长期闲置不用,应该经常开机预热,否则会使谱线,甚至不再是光源。
答案:不纯锐线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和,使灵敏度下降。
答案:谱线变宽谱线自吸收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扣除背景干扰的主要方法有:双波长法、、和自吸收法。
答案:氘灯法塞曼效应法9.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塞曼效应校正背景的光来自同一谱线的,而且在光路上通过原子化器。
答案:分裂同一10.火焰原子化器装置中燃烧器类型有型和型。
答案:预混合全消耗1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确定空心阴极灯达到预热效果的标志是观察是否稳定、是否稳定和灵敏度是否稳定。
答案:发射能量仪器的基线12.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物理干扰是指试样在转移、和过程中,由于试样的任何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的吸收强度下降的效应。
答案:蒸发原子化1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光谱干扰是指待测元素的光谱与干扰物的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
答案:发射或吸收辐射光谱二、判断题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大多数空心阴极灯一般都是工作电流越小,分析灵敏度越低。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大多数空心阴极灯一般都是工作电流越小,分析灵敏度越高。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分光系统单色器所起的作用是将待分析元素的共振线与光源中的其他发射线分开。
( )答案:正确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中,用10HNO3-HF—HClO4消解试样,在驱赶HClO4时,如将试样蒸干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在驱赶HClO4时,如将试样蒸干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空气-乙炔火焰适于低温金属的测定。
() 答案:正确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提高火焰温度使分析灵敏度提高。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火焰温度,可以使分析灵敏度提高。
6.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化器的效率对分析灵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 ) 答案:正确7.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燃烧器上混合气的行程速度稍大于其燃烧速度时,火焰才会稳定。
( )答案:正确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为避免稀释误差,在测定含量较高的水样时,可选用次灵敏线测量。
( )答案:正确三、选择题1.原子吸收光度法用的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辉光放电管,它的阴极是由制成。
( )A.待测元素的纯金属或合金B.金属铜或合金C.任意纯金属或合金答案:A2.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当空气与乙炔比大于化学计量时,称为火焰。
( )A.贫燃型B.富燃型C.氧化型D.还原型答案:A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光谱于扰是指待测元素发射或吸收的光谱与干扰物的光谱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
( )A.电离B.散射C.辐射D.折射答案:C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氘灯背景校正适合的校正波长范围为nm。
( )A.100~200 B.220~350 C.200~500 D.400~800答案:B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增敏效应是指试样基体使待测元素吸收信号的现象。
( )A.减弱B.增强C,降低D.改变答案:B6.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化学于扰是一种干扰,对试样中各元素的影响各不相同。
( )A.选择性B.非选择性答案:A7.不是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进行背景校正的主要方法。
( )A.氘灯法B.塞曼法C.标准加入法D.双波长法答案:C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的雾化效率与无关。
( )A.试液密度B.试液黏度C.试液浓度D.表面张力答案:C9.原子吸收光度法背景吸收能使吸光度,使测定结果偏高。
( ) A.增加B.减少答案:A四、问答题1.简述原子吸收光度法的工作原理。
答案:由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光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使特征谱线的能量减弱,其减弱程度与基态原子的浓度成正比,依此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2.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光源应满足哪些条件?答案:(1)光源能发射出所需的锐线共振辐射,谱线的轮廓要窄;(2)光源要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应稳定、均匀:(3)灯内充气及电极支持物所发射的谱线应对共振线没有干扰或干扰极小。
3.原子吸收光度法测试样品前,空心阴极灯为何需要预热?答案:通过预热达到空心阴极灯内外的热平衡,使原子蒸气层的分布与厚度均匀后,发光强度才能稳定,才能进行正常测量。
4.原子吸收光谱仪中,衡量原子化器性能的指标有哪些?答案:原子化器能否在适当的时间内,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定量地原子化,少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是主要指标:其次是原子化过程的稳定性以及在原子化过程中引致的噪声大小。
5.为何原子吸收光度法必须用锐线光源?答案:锐线光源即发射线的半宽度比火焰中吸收线的半宽度窄得多,基态原子只对0.001~0.002nm波长的特征波长的辐射产生吸收,若用产生连续光谱的灯光源,基态原子只对其中极窄的部分有吸收,致使灵敏度极低而无法测定。
若用锐线光源,就能满足原子吸收的要求。
6.原子吸收光度法氘灯扣除背景的原理是什么?答案:当氘灯发射的光通过原子化器时,同样可为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和火焰的背景吸收。
由于基态原子吸收的波长很窄,对氘灯总吸收所占的分量很小(<1%),故近似地把氘灯的总吸收看做背景吸收。
二者相减(在仪器上,使空心阴极灯和氘灯的光交替通过原子一起来实现),即能扣除背景吸收。
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常用消除化学干扰的方法有哪些?答案:加释放剂、加保护剂、加助熔剂、改变火焰种类、化学预分离等。
8.如何校正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基体干扰?答案:消除基体干扰的方法:(1)化学预分离法;(2)加入干扰抑制剂(基体改进剂);(3)标准加入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校正基体干扰。
9.简述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氧化亚氮—乙炔火焰有何特点?答案:温度高,适用于高温元素,还原性强,透光性好,消除干扰能力较强。
10.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进行背景校正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案:氘灯法、塞曼法、邻近非吸收线扣除法(同种元素非共振线吸收法、非同种元素相邻线法)、“空白溶液”法。
参考文献[1] 李安模,魏继中.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 魏复盛,齐文启.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3] 邓勃,何华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5] 国家环境保护局《指南》编写组.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命题:吴新杰审核:刘京王伟(二)钾、钠、钙、镁、铜、铅、锌、镉、铁、锰、镍、银、钡、铬、锑、铝分类号:W9-1一、填空题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钡时,如果存在基体干扰,则用法进行测定并计算结果。
④答案:标准加入2.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钾、钠时,通常加入消除钾、钠产生的电离干扰。
①答案:铯盐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铜和锌时,通过测定分析线附近1nm内的一条非特征吸收线处的吸收,可判断的大小。
⑤答案:背景吸收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总铬时,共存元素的干扰受和的影响很大。
⑧答案:火焰状态观测高度二、判断题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钠时,其灵敏度随试样溶液酸度增加而降低。
( )①答案:正确2.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钾时,其灵敏度随试样溶液中硝酸浓度变化。
( )①答案:正确3.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镁时,铝对镁的测定存在严重的化学干扰。
( )②答案:正确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铁、锰时,通常采用硫酸介质。
( )⑥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通常采用硝酸介质。
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锰时,当硅的浓度大于50mg/L时,对锰产生正干扰。
( )⑥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当硅的浓度大于50mg/L时,对锰产生负干扰。
6.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铁时,当硅的浓度大于20mg/L时,对铁产生负干扰。
( )⑥答案:正确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水中铁、锰时,铁、锰的光谱线较复杂,为克服光谱干扰应选择最小的狭缝或光谱通带。
( )⑥答案:正确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钡时,测定灵敏度强烈依赖于火焰类型和观察高度。
( )④答案:正确三、选择题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水中铜、锌、铅、镉时,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分析波长又低于nrn时,可能出现非特征吸收。
( )⑤A.200 B.350 C.400 D.800答案:B2.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铜、锌、铅、镉样品,钙的浓度高于mg /L时,抑制镉的吸收,浓度为2000mg/L时,信号抑制达到19%。
( )⑤A.500 B.1000 C.1500 D.2000答案:B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钾和钠时,加入铯盐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干扰。
( )①A.基体B.光谱C.电离D.化学答案:C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铁和锰时,影响其准确度的主要干扰是。
( )⑥A.基体干扰B.光谱干扰C.电离干扰D.化学干扰答案:D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钠时,其灵敏度随试样中盐酸浓度增加而。
( )①A.增加B.减小C.无影响答案:B6.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铬时,加入NH4C1可以增加火焰中的,起到助熔作用。
( )⑧A.铬原子B.铬离子C.氯离子D.铵离子答案:C7.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镍时,使用火焰。
( )⑦A.空气-乙炔贫燃B.空气-乙炔富燃C.氧化亚氮-乙炔D.空气-氩气答案:A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银时,使用火焰。
( )③A.空气-乙炔B.氩气-氢气C.氧化亚氮-乙炔D.空气-氩气答案:A9.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一般通过测定,判断基体干扰程度的大小。
( )⑤A.加标回收率B.分析线附近lnm的非特征吸收C.样品的精密度答案:A四、问答题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钙镁时,有哪些干扰?如何消除?②答案:主要于扰有铝、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它们能抑制钙、镁的原子化,产生干扰。
可加入锶、镧或其他释放剂来消除干扰。
2.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④答案:(1)乙炔—空气火焰点燃后,必须使燃烧器温度达到热平衡后方可进行测量,否则将影响测定的灵敏度和精密度;(2)钡测定灵敏度还强烈地依赖于火焰类型和观察高度,因此必须仔细地控制乙炔和空气的比例,”恰当地调节燃烧器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