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教案

合集下载

细胞器教案

细胞器教案

细胞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2. 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特点。

3. 理解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2. 难点: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细胞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细胞内部结构的兴趣。

提问: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2. 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讲解细胞器的定义和种类。

依次介绍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图片展示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器的工作原理。

3. 细胞器的结构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细胞器的结构图片,比较不同细胞器的特点。

强调每个细胞器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细胞器工厂”。

4. 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讲解细胞器之间的联系,如内质网与核糖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等。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器之间如何协同工作,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

5. 课堂总结
总结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强调细胞器对于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掌握了细胞器的结构和特点,并理解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不断拓宽知识面。

细胞器教学设计_共10篇

细胞器教学设计_共10篇

★细胞器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细胞器教学设计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了解分离**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

2、能力目标①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②通过资料的阅读和设计问题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综合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如何掌握几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比如:①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细胞器及其分工.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实际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综合的能力.②思维训练: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制作叶绿体,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

细胞器分工总结表【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

细胞器教案

细胞器教案

细胞器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细胞器的相关知识。

教材的章节为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具体内容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和中心体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记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2. 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器在细胞代谢和生理活动中的作用;3. 学生能够运用细胞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2. 教学重点:细胞器的功能及其在细胞代谢和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生物学实验手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细胞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细胞器的形态与结构;2. 讲解:详细讲解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4. 示例:以线粒体为例,讲解其结构与功能;5.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细胞器功能的相关练习题;6.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细胞器观察的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2. 板书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出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2. 答案:线粒体:能量转化;叶绿体: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合成;高尔基体:蛋白质加工;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溶酶体:消化分解;中心体:细胞分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掌握情况良好,但在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方面仍有待提高;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讲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请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是因为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学生需要理解并记住每个细胞器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教学难点,因为它们在细胞代谢和生理活动中扮演着相互协作的角色,学生需要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中生物八个细胞器教案

高中生物八个细胞器教案

高中生物八个细胞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八个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八个细胞器在细胞内的位置和作用。

3. 探讨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作用。

教学内容:
1. 细胞核
2. 线粒体
3. 质体
4. 内质网
5. 高尔基体
6. 液泡
7. 溶酶体
8. 叶绿体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器在细胞内的
作用。

2. 学习八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了解每个细胞器的具体作用。

3. 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或观察镜下的方式,让学生观察细胞器在细胞内的位置和运作过程。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八个细胞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作用,讨论它们在细胞内的相互
作用。

5. 检测评价:设计小测或作业,检验学生对八个细胞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1. 细胞器结构图
2. 实验器材和材料
3. 电子书或视频资料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学习更多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2. 进行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设计实验或展示来展示细胞器的作用和关系。

3.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进行实地考察,增加学生对细胞器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教学反馈:
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及时解答和辅导。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

(教案)细胞器教案

(教案)细胞器教案

(教案)细胞器教案教案:细胞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10章《动物和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二节《细胞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器的基本概念、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器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各类细胞器的结构特点。

2. 掌握细胞器的功能,理解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以及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细胞器模型、挂图。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细胞器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器模型和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引发学生对细胞器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细胞器的基本概念,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类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作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细胞器卡片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对细胞器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细胞器1. 基本概念2. 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 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五种细胞器,并描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2)分析一个具体的细胞器,阐述它在细胞中的作用。

2. 答案:(1)五种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

线粒体:细胞内的能量工厂,负责细胞的能量代谢。

内质网: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修饰和包装。

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过程。

(2)以线粒体为例: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负责细胞的能量代谢。

它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释放出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分享

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分享

高中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分享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则是细胞内分工合作、有序运行的基础。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是高中生物中的重要内容,本教案将介绍细胞器的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并通过案例、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它们在细胞内的调节协调机制。

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器的种类、组成和结构,掌握细胞器的基本功能。

2.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3.掌握常见细胞器的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并了解相关治疗手段。

二、教学内容1.细胞器种类、组成和结构(1)核糖体:分为大、小亚基,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内质网:分为粗面和滑面内质网,是合成分泌蛋白的场所。

(3)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分泌、转运等作用。

(4)线粒体: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5)溶酶体:分解和消化细胞内的有害物质。

(6)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

2.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1)核糖体与内质网: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被加工,并通过高尔基体和囊泡加工后分泌出去。

(2)高尔基体与溶酶体与细胞膜:高尔基体合成的蛋白经过修饰后,通过囊泡运输到溶酶体、细胞膜中。

(3)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进行代谢作用,但它们的代谢产物却正好相反,能互相弥补。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选择常见某些细胞器的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教学:选择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进行相关实验,让学生了解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功能及作用。

四、教学流程1.细胞器种类、组成和结构的介绍。

2.利用案例讲解各种细胞器功能障碍时引起的疾病。

3.介绍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4.进行线粒体相关实验。

五、教学评价1.学生掌握了细胞器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及相关功能。

2.学生能够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掌握常见细胞器功能障碍时引起的疾病。

3.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4.通过实验学生对于某些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中生物细胞器老师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器老师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器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器的概念和功能;2. 掌握常见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 能够解释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作用;4. 能够分辨不同细胞器的特点和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常见的细胞器的特点和功能。

三、教学内容:1. 细胞器的概念和分类;2. 常见的细胞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作用。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细胞器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作用。

3. 结构和功能:逐一介绍常见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掌握每种细胞器的特点和作用。

4. 关联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器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让他们理解细胞器在细胞活动中的重要性。

5. 拓展讨论:让学生思考细胞器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差异和适应性,拓展他们对细胞器的理解和认识。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化学生对细胞器的掌握和理解。

五、课堂练习:1. 请学生根据已学内容列举出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2. 请学生对比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细胞器的知识;2. 思考并总结细胞器在细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细胞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结构及功能,能够解释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作用,并能够分辨不同细胞器的特点和功能。

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高中生物细胞器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器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器的定义和功能。

2. 了解常见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 掌握细胞器在细胞内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1. 细胞器的种类及功能。

2. 细胞器的结构和位置。

3. 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

教学难点:1. 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

2. 理解细胞器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性。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板书和彩色笔3.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盐水、洋红染料、酒精灯等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细胞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细胞内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分别有什么功能?二、细胞器概述1. 教师简要讲解细胞器的定义和功能,介绍常见的细胞器有哪些。

2. 使用PPT展示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快速了解各个细胞器的作用。

三、细胞器的实验1. 实验一:制作显微镜玻璃片上的细胞像,并观察细胞器的位置。

2. 实验二:用盐水和洋红染料模拟细胞内的液体环境,观察细胞器的颜色变化。

四、细胞器的学习1. 学生讨论各大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并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和相互关系。

五、细胞器的练习1. 出示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对细胞器的理解。

2. 学生带着问题展示PPT给同学解答。

六、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提出问题或讨论,加深对细胞器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复习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细胞器的整体认识。

教师提倡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尽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启发他们对细胞学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

3、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4、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二、教学重点
1.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3.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掌握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如何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引出本节内容】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系统的边界——细胞膜,那么细胞还有哪些基本结构呢?
学生:细胞器(或细胞质)、细胞核。

教师:(介绍细胞质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成分:多种物质和酶
细胞质基质功能: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教师:哪位同学说下初中我们接触过哪些细胞器?
学生:线粒体和叶绿体。

教师:那么高中阶段我们将学习更多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等。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所查到的相关信息,并整合。

然后由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成果。

教师:(对照学生所查找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补充。

引导学生利用各细胞器的功能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能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1. 线粒体:
教师:多媒体展示:线粒体的模式图和亚显微结构图,直观展示出其特殊结构和功能并作出说明。

以加深印象。

屏幕显示资料一(学以致用)
通常线粒体均匀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但在细胞内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例如: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集中。

在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也有很大差别,例如:线粒体数量在人的心肌细胞中比在人的平
滑肌细胞中多。

在不同的生物体,因为代谢程度的不同,线粒体数量也有差别,例如:一般动物中线粒体的数量,比植物细胞多一些,飞翔鸟类胸肌细胞线粒体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

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在体外培养细胞时,新生细胞比衰老细胞或病变细胞的线粒体多。

为什么?
学生:观察资料以及课本45页图3-3和46页图3-7,讨论回答:
答案: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提供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鸟类飞翔,运动员运动需要大量能量,所以,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运动员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多。

同样道理,新生细胞的生命活动比衰老细胞、病变细胞旺盛,所以线粒体多。

教师:作知识小结---------线粒体大多是颗粒状、短线状,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但它在活细胞中能自由移动,往往在细胞内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所以,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95%来自线粒体。

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构成,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加大了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

2.叶绿体:
教师:多媒体展示:叶绿体的模式图和亚显微结构图,直观展示出其特殊结构和功能并作出说明。

以加深印象。

教师:作必要的说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可以看到它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的外面有双层膜使叶绿体内部与外界隔开,叶绿体的内部还有几个到几十个基粒。

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基质。

叶绿体的每个基粒都是由一个个囊状的结构堆叠而成的,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有进行光合
作用的色素,这些色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在叶绿体的基粒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基质中还含有少量的DNA。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他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学生:边听边思考,讨论并作下记录。

教师:请根据叶绿体的有关知识思考下面问题:
1.叶片显绿色的原因?
2.观察菠菜叶叶背面和叶上面的颜色谁的深?为什么?
3.(示有绿色部分的白萝卜)非绿色部分有叶绿体吗?白萝卜照光部分变成了绿萝卜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答案:1. 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体呈绿色;
2. 叶上面颜色深,栅栏组织细胞含叶绿体多;
3. 无,叶绿素(叶绿体)的形成需要光。

教师:这两种细胞器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么现在请同学归纳出它们异同点。

学生:讨论、交流并归纳出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异同点。

3. 内质网:
教师:多媒体展示内质网的模式图和亚显微结构图,直观展示出其特殊结构和功能并作出说明。

以加深印象。

教师:作必要的说明————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有光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两种类型。

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很多种酶,它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糖类、脂质合成的“车间”。

教师:问题探讨1,油菜种子、花生种子细胞内含滑面内质网特别多,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思考、讨论并回答:
答案:滑面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

4. 高尔基体:
教师:多媒体展示内质网的模式图和亚显微结构图,直观展示出其特殊结构和功能并作出说明。

以加深印象。

教师:作必要的说明————高尔基体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它的形状一般呈网状。

是单层膜结构,由一些紧密的重叠在一起、排列比较整齐的扁平囊状结构和囊状小泡组成。

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

高尔基体自身还能合成某些物质,如多糖类。

它还能使蛋白质与糖或脂结合成糖蛋白和脂蛋白的形式。

在某些细胞(如肝细胞),高尔基体还与脂蛋白的合成、分泌有关。

二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所以它是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发送站”。

三是高尔基体还有其他功能,如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学生:边听边思考,然后讨论并作记录。

教师:问题探讨,展示资料——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汗腺细胞能分泌汗液;它们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分布有何异同?说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什么作用?
答案:两种细胞的高尔基体都多,胰岛B细胞内的内质网多。

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有关,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有关。

5.核糖体
教师:多媒体展示内质网的模式图和亚显微结构图,直观展示出其特殊结构和功能并作出说明。

以加深印象。

教师:作必要的说明————
教师:问题探讨,展示资料——显微镜检查发现癌细胞内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特别多,合成蛋白质使细胞快速增殖。

胰岛B细胞中内质网上的附着核糖体特别多,说明两种核糖体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学生:联系三种细胞器的功能,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
答案:这两种核糖体在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游离核糖体合成的是细胞内的蛋白质,而附着的核糖体合成的是分泌出去的蛋白质。

教师:同学们,我们所学的核糖体、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三种细胞器其功能都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那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到底与哪些细胞器有关呢?
学生:同学们思考对着下面这个知识结构通过阅读教材、交流讨论,得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精讲——内质网以类似于“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小泡移动到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成为高尔基体的一部分。

高尔基体又以“出芽”方式形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涉及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通过对细胞质各种成分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大部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虽然不同,但他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课堂小结】
1.请2~4位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自己掌握的情况。

2.教师重新出示“细胞器的比较表”对本节内容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