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学与组成分析思考题
石油化学与组分分析

第一章1. 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支撑材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石油产品及石油化工中间体。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药,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2. 了解石油化学组成有何实际意义?因为原油虽在表观特征上与烃类相似,然而在利用原油和加工原油的角度看,各种原油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有的原油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产率较高的合格汽油,有的却只能得到很低产率的低质汽油。
有的原油常温下要凝固,有的在0℃仍能流动。
有的原油很容易获得沥青,有的却非常困难。
原油及其加工后产品的性质都是由它们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包括烃类的组成和非烃类的组成。
因此,在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它的性质和组成。
3. 石油的定义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4. 常规石油是指哪些石油资源?常规石油就是指油气田可以用传统的技术(自喷、人工举升、注水气)采油等进行开发。
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5. 非常规石油指哪些石油资源?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明确定义,人们采用约定俗成的叫法将其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等,后者主要指低渗透气压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气成因油气。
此外,油页岩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后产出的可燃气和石油,也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6. 世界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在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
石油炼制思考题

的函数,其具体关系如下式:
式中 T 为油品平均沸点,以绝对温
度(K)来表示。特性因数 K 与油品的化学组成有关。当沸点相近时,烷烃的 K 值最大,环烷烃的次之,芳香烃的最小。因此,可大体按照其特性因数 K 值将原 油分为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基,具体来说: K>12.1 石蜡基原油 K=11.5~12.1 中间基原油 K=10.5~11.5 环烷基原油
2、油品粘度有哪些表示方法?什么是油品的粘温性质,用什么指标来表示? 油品粘度表示方法:绝对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 粘温性质: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油品的粘温性。 表示指标:粘度指数、粘度比。 3、闪点与自燃点的区别,各自与油品性质的关系? 闪点: 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 油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 在有火焰接触时, 能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一闪即灭。(轻质油品闭口杯、重质油品和润滑油 开口杯) 自燃点:指油品在无外界火源的情况下,由于空气的剧烈氧化而导致自行燃烧的 最低温度。 与油品性质关系: (1)随油品的沸程升高,其闪点和燃点增高,而自燃点降低。 (2)同一族烃中,分子量小的烃其自燃点高而闪点、燃点低。 (3)轻质油品闪点、燃点低,自燃点高,要严禁火源接触 重质油品自燃点低,闪点、燃点高,要严防高温泄露,引起火灾 4、浊点、结晶点、冰点、凝点、倾点、冷滤点、软化点、熔点和滴点等 多种流动性指标各自适用于什么油品? 浊点:煤油 结晶点:航空煤油、喷气燃料
第五章 1、我国采用哪种原油分类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大 庆原油、胜利原油各属于哪种原油? 我国目前采用关键馏分特性分类和硫含量分类相结合的方法。 如: 大庆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含硫中间基原油。 2、原油加工方案根据目的产物不同,可分为哪三种 基本类型?分别画出其工艺流程。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体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燃料型 (2)燃料-润滑油型 (3)燃料-化工型
石油炼制工程超详解思考题课后题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解读

石油炼制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及产品组成与性质1.什么叫石油?它的一般性质如何?本书中指液态的原油石油是气态(天然气)、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
石油分为:气态—天然气,干气——含CH4 ,80%以上,不能凝结成液体湿气——含CH4 ,80%以下,能凝结成液体液态—原油固态—焦油、沥青、石蜡原油的性质与状态:颜色:随产地不同,颜色不同。
原油的颜色一般是黑色或暗绿色气味:原油有浓烈的臭味,主要是硫引起状态:多数原油是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体2.石油中的元素组成有哪些?它们在石油中的含量如何?3.什么叫分馏、馏分?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分馏:用蒸馏的方法将其按沸点的高低切割馏分:分馏切割的若干个成分网上查询:分馏: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的互溶有机物馏分:表示分馏某种液体时在一定范围内蒸馏出来的成分分馏是一个操作,馏分是蒸馏出来的成分。
4.石油中有哪些烃类化合物?它们在石油中分布情况如何?原油中主要以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等烃类所组成。
其的分布情况:气态、液态、固态。
烷烃:存在于石油全部沸点范围,随沸点升高其含量降低。
环烷烃:低沸点馏分中,相对含量随馏分沸点的升高而增多。
高沸点馏分中,相对含量减少。
芳烃:相对含量随馏分沸点的升高而增多5.烷烃在石油中有几种形态?什么叫干气、湿气?烷烃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存在。
干气:纯气田天然气湿气:凝析气田天然气干气——含CH4 ,80%以上,不能凝结成液体湿气——含CH4 ,80%以下,能凝结成液体6.石油中所含的石蜡、微晶蜡有何区别?7.与国外原油相比,我国原油性质有哪些主要特点?我国原油含硫量较低,凝点及蜡含量较高、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
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高,减压渣油含量较高,汽油馏分含量较少8.石油分别按沸程(馏程)、烃类组成可划分为哪些组分?按沸程:汽油馏分、煤柴油馏分、润滑油馏分、减压渣油汽油馏分:初馏点~200℃;AGO常压瓦斯油(煤、柴油馏分):200~350℃;VGO减压瓦斯油(润滑油馏分):350~500℃;VR减压渣油:〉500℃)按烃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9.汽、煤、柴油的沸程范围是多少?它们的烃类组成如何?直馏汽油中主要单体烃有:正构烷烃、C5-C9、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油气地球化学课后思考题

1.Tmax:是由Rock-Eval热解仪分析所得到的S2峰的峰顶温度,对应着实验室恒速升温度的条件下热解产烃速率最高的温度。
2)氢指数:IH=S2/TOC*100 (S2干酪根,TOC总有机碳) 反映有机质生烃能力的高低。
3)氧指数:IO=S3/TOC*100 (S3有机氧)4)庚烷值:庚烷值=正庚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之间的馏分和)*100%5)异庚烷值:异庚烷值=(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1顺3+1反3+1反2)-2甲基戊烷6)甲基菲参数:MPI1=[1.5(2-甲基菲+3-甲基菲)]/(菲+1-甲基菲+9-甲基菲)MPI2=3(2-甲基菲)/(菲+1-甲基菲+9-甲基菲)1.说明生物的发育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能解释原因吗?1)海洋环境分为滨海、浅海、海湾和深海。
滨海水体动荡,含氧量高,由于水体能量过高,陆源,水生生物、高等植物、细菌、浮游动物均发育较少。
浅海环境由于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江河、波浪、潮汐带来陆岸大量营养,故水生生物、浮游动植物、细菌均发育良好,陆源生物、高等植物发育良好。
海湾水生生物、细菌,浮游动植物十分发育。
深海区由于远离大陆缺乏营养来源,温跃层、盐跃层的存在又使深层含营养物的水不易升到表层,生物极少产量最低。
2)海陆过渡相:潮汐、河流、波浪作用强,营养物质丰富,盐度、温度、阳光适宜,各种生物都发育。
3)湖泊分为滨湖、深湖、浅湖、半深湖相。
滨湖水体能量高,各种生物均不发育,浅湖区由于河流的注入,同时带来营养物质的陆源生物、水生生物、浮游动物发育中等,深湖、半深湖区由于比海洋浅的多,阳光充足,河流注入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各种生物均十分发育。
4)沼泽:沼泽是土壤充分湿润,季节性或长期积水、丛生着多年生喜湿性植物的低洼地段。
湿度变化大、含氧多、透光性好,水生生物、高等植物十分发育,而陆源、浮游动植物、细菌发育很少。
二. 影响有机质沉积和保存的因素有哪些。
1.水体能量:能量过高则含氧量增加氧化作用强,有机易被氧化,又加之有机质难以埋藏,如滨海、滨湖、河流显然有十分充足的光照也不行。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复习资料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复习资料(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各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地球化学类型,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微量元素钒和镍的石油地质意义,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的石油地质意义;3.石油颜色、比重、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特点,石油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的原因;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组成、产状类型;;5.油气中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油气中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6.油田水的基本特征、主要化学组成、水型,苏林水型划分方案7.重要名词术语: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凝析气(藏)、固态气水合物、油藏饱和压力。
第二章思考题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两大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2.生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成烃潜力,干酪根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相关特征;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理化条件;4.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征;5.烃源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226.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的主要特点,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煤型气和油型气、有机和无机成因CO2的主要识别标志;7.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的异同;9.重要名词术语:生油门限、时间-温度指数、低熟油、煤成烃、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烃源岩、油源对比、氯仿沥青A、干酪根。
第三章思考题1.重要名词术语:储集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什么是孔隙结构?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3.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4.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渗滤通道;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5.盖层的基本特征、封闭油气的机理,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和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石油化学与组成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1.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支撑材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石油产品及石油化工中间体。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药,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2.了解石油化学组成有何实际意义?因为原油虽在表观特征上与烃类相似,然而在利用原油和加工原油的角度看,各种原油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有的原油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产率较高的合格汽油,有的却只能得到很低产率的低质汽油。
有的原油常温下要凝固,有的在0℃仍能流动。
有的原油很容易获得沥青,有的却非常困难。
原油及其加工后产品的性质都是由它们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包括烃类的组成和非烃类的组成。
因此,在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它的性质和组成。
3.石油的定义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4.常规石油是指哪些石油资源?常规石油就是指油气田可以用传统的技术(自喷、人工举升、注水气)采油等进行开发。
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5.非常规石油指哪些石油资源?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明确定义,人们采用约定俗成的叫法将其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等,后者主要指低渗透气压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气成因油气。
此外,油页岩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后产出的可燃气和石油,也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6. 世界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在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思考题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各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地球化学类型,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微量元素钒和镍的石油地质意义,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的石油地质意义;3.石油颜色、比重、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特点,石油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的原因;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组成、产状类型;;5.油气中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油气中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6.油田水的基本特征、主要化学组成、水型,苏林水型划分方案7.重要名词术语: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凝析气(藏)、固态气水合物、油藏饱和压力。
第二章思考题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两大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2.生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成烃潜力,干酪根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相关特征;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理化条件;4.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征;5.烃源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6.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的主要特点,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煤型气和油型气、有机和无机成因CO2的主要识别标志;7.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的异同;9.重要名词术语:生油门限、时间-温度指数、低熟油、煤成烃、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烃源岩、油源对比、氯仿沥青A、干酪根。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广东地区试题江苏地区试题第三章思考题1.重要名词术语:储集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什么是孔隙结构?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3.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4.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渗滤通道;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5.盖层的基本特征、封闭油气的机理,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和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2石油的化学组成

§2-2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
石油中的元素组成:C、H、O、N、S。 O、N、S元素在石油中(1~4%)是以非烃类化 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氧、 含氮化合物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非烃类化合物对石油加工、油品储存和使用 性能有较大影响。
一、含硫化合物 不同产地的石油,其含硫量差别很大;而且, 不同类型的油品中含硫量也不同。
几种烷烃的性质比较表
名称
分 子 式
分 子 量
2 0 ℃ 密度
熔点, ℃
沸点, ℃
丁烷
异丁烷 戊烷 2—甲基丁 烷
C4H10
C4H10 C5H12 C5H12
58.124
58.124 72.151 72.151
0.5788
0.5572 0.6262 0.6197
-138.35
-159.60 -129.73 -159.91
-0.50
-11.27 36.06 27.84
2.烷烃的特性
⑴状态看: 在 常 温 常 压 下 , C1~C4 的 烷 烃 为 气 体 ; C5~C16的正构烷烃为液体,是液体燃料的主 要组分;C17 以上的正构烷烃为呈蜡状固态 (是石蜡的主要成分),大都存在于柴油和润 滑油馏分中。 ⑵气味看: 甲烷和乙烷无色无味,其它易挥发的低分子 烷烃具有汽油味,碳原子多的高分子烷烃无 气味,不易挥发。
三、含氮化合物
碱性氮化物:吡啶、喹啉等及其同系物,约 占石油中总含氮化合物地20~40%,它们能与 有机酸作用生成盐类。
N 吡啶
N 喹啉
非碱性氮化物:吡咯、吲哚、 咔唑等及其同 系物,显弱酸性,能与碱、金属等作用生成盐 类。 通常采用酸洗涤、催化加氢精制等不同方法除 去油品中的氮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支撑材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石油产品及石油化工中间体。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药,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2.了解石油化学组成有何实际意义?因为原油虽在表观特征上与烃类相似,然而在利用原油和加工原油的角度看,各种原油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有的原油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产率较高的合格汽油,有的却只能得到很低产率的低质汽油。
有的原油常温下要凝固,有的在0℃仍能流动。
有的原油很容易获得沥青,有的却非常困难。
原油及其加工后产品的性质都是由它们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包括烃类的组成和非烃类的组成。
因此,在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它的性质和组成。
3.石油的定义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4.常规石油是指哪些石油资源?常规石油就是指油气田可以用传统的技术(自喷、人工举升、注水气)采油等进行开发。
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5.非常规石油指哪些石油资源?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明确定义,人们采用约定俗成的叫法将其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等,后者主要指低渗透气压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气成因油气。
此外,油页岩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后产出的可燃气和石油,也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6. 世界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在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
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7.中国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57%的剩余可采资源有待探明。
总体属于石油勘探中级成熟阶段。
但中国待探明石油资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等等,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技术要求和成本费用越来越高。
未来中国石油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在西部和海上。
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资源丰富。
根据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约为100亿吨,其中70%在中国断续国界以内。
8.世界石油资源消耗的大致情况9.中国石油资源消耗的大致情况1950年原油和天然气只占总能源的0.9%,到1960年、1970年就分别增加到3%和15.3%,1980年达到26.8%,近年来,我国石油能源在总能源中的比重一直在20%左右。
这与石油能源在世界总能源的比重58%相比还是相当低的。
10.我国在石油资源方面面临哪些重大问题?1后备可采储量不足2风险勘查投入不足3缺乏供给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变化4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增储上产需要5环境问题严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11. 石油资源有哪些重要的应用?各种机械需要的各种润滑油,各种内燃机需要的不同规格的汽油和柴油,公路上铺沥青,飞机需要的喷气燃料,食品工业需要的食品级石蜡,橡胶工业需要的溶剂油,等等。
12. 如何合理地利用石油资源?(1)要真正认识到石油天然气是宝贵资源,才能做到经济合理地利用。
(2)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可以大量吸引外资,能真正地实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
利用天然气,再加上炼油厂的石脑油,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然后再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化肥、玩具、提包、纺织品、服装、人造宝石、鞋帽、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等等。
这些产品,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外,还有大力向外出口。
第二章1.天然气为何要分干气和湿气?伴随原油出产的湿性天然气叫做湿气,不含液体成分的为干性天然气。
2.干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干气是油田的伴生天然气,经过脱水,净化和轻烃回收工艺,提取出液化气和轻质油以后,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处理天然气。
3.湿气和干气主要有什么不同?烃类气体中,CH4≥95%,C2+<5%的烃气,称为干气,又叫贫气;CH4≥95%,C2+>5%的烃气,称湿气,又叫富气。
4.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天然气主要可用于发电,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汽轮机电厂的废物排放水平大大低于燃煤与燃油电厂,而且发电效率高,建设成本低,建设速度快;另外,燃气轮机启停速度快,调节能力强,耗水量少,占地省。
天然气也可用于化工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主要有合成氨,甲醇,炭黑等近20个品种,经二次或三次加工后的重要化工产品则包括甲醛、醋酸、碳酸二甲酯等50个品种以上。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装置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人员少、环保性好、运营成本低。
天然气广泛用于民用及商业燃气灶具、热水器、采暖及制冷,也用于造纸,冶金、采石、陶瓷、玻璃等行业,还可用于废料焚烧及干燥脱水处理。
6.工业上惰性气体He、Ar2、Ne是如何得到的?一般是通过分离空气制取的,通过对液态空气进行分级蒸馏,可得稀有气体混合物,再用活性炭低温选择吸附法,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稀有气体了。
7.原油的主要元素组成?C 83.0%——87.0%H 10.0%——14.0%N 0.01%——0.7%O 0.05%——1.5%S 0.05%——5.0%8. 原油的H/C比大致在什么范围?与原油的分子量和烃类组成有什么关系?XX——4.0 同一系列的烃类的,其H/C原子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烷烃的变化幅度较小,环烷烃的随分子量的变化幅度较大。
不同结构的烃类,碳数相同时,烷烃的H/C原子比最大,而芳烃最小。
对于环状烃而言,相同碳数时,环数增加,其H/C原子比降低。
9.原油中主要的非烃元素有哪些?S.N.O等,还有金属元素例如Ni.V.Sn.Na等等。
10. 原油的一般物性有哪些?大多数原油是密度比水低的黑色粘稠液体。
原油的一般性质,如密度、粘度、凝点、蜡含量、胶质、残碳等,都有专门的实验分析方法。
11.我国的原油有哪些特点?Ni 高V低,与国外相反。
我国石油一般为偏重的石油。
12.原油中烃类组成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单体烃组成、族组成,结构族组成。
13.何为馏分?为什么要将原油切割为不同的馏分?分馏是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所分成的部分称为馏分。
在理想状况下,可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可通过极精密的蒸馏将化合物按其沸点次序逐一蒸馏出来而得到彻底的分离。
然而对于原油来说,这样的彻底分离难以实现。
原油中化合物组分数极多,不少组分的沸点差距很小,有的大分子量的化合物的挥发性很低,还有的化合物容易受热分解,此外还存在溶液的非理想性,这些因素都使原油难以通过精密分馏来实现单体化合物的彻底分离。
14.来自不同原油的相同馏分(沸程相同)其化学成分是否相同?不相同。
相同沸程的馏分可能互相之间密度会有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化学组成不同所致。
15.何谓原油和馏分的单体烃组成?这是将组成石油馏分的每一种烃类的单体化合物的含量全部表示出来的方法。
(只适用于部分低沸馏分)16.何谓原油和馏分的族组成?这是将组成石油馏分的所有烃类化合物按它们在有机化学中的分类归属,按族表示它们的含量。
(方法适用于各种石油馏分)17.何谓石油和馏分的结构族组成?这是将组成石油馏分的所有烃类化合物中的亚分子的结构单元按类型表示它们的含量。
(最常用的结构族组成分析中将石油馏分中所有烃类分子的碳原子按它们在芳香环、环烷环和烷基侧链上这三种类型进行归属,然后用芳香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A)、环烷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N)和烷基侧链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P)这三个特征指标来表示石油馏分中烃类化学组成。
18.单体烃表示法可用于哪些馏分?部分低沸馏分。
19.汽油馏分的单体烃组成有何特点?各个单体烃相差很悬殊。
在石油轻馏分中丰度较高的烃类主要有正构烷烃,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甲苯,二甲基环己烷以及在2—位或3—位上有单甲基支链的异构烷烃。
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含量明显高于多支链的异构烷烃的含量。
简单取代基的化合物在石油轻馏分中有较高丰度是一种普遍倾向。
20.族组成表示法常用于哪些馏分?几乎都可以使用,常用于轻组分,中间馏分。
21.对轻组分通常用哪几个烃族表示其族组成?链烷烃P 环烷烃N 芳烃A 烯烃O22. 对中间馏分通常用哪几个烃族表示其族组成?链烷烃P 环烷烃N 芳烃A23. 对渣油组分通常用哪几个烃族表示其族组成(广义族组成)?饱和烃(直链、支链、环状)芳香烃。
24.对渣油进行四组分分析时,用正庚烷为溶剂和用正戊烷为溶剂得到的沥青质含量为何不同?渣油中的沥青质溶于正庚烷但不溶于正戊烷。
25.结构族组成表示法常用于哪些馏分?重馏分(可用于轻馏分,中间馏分,但无实际意义)。
26.不同化学组成方法有何实际应用意义?单体烃分析方法适用于低沸点的部分馏分,而将石油馏分中单体烃的含量全部分析清楚很困难,所以需要族组成分析法。
27.何谓虚拟组分?组分可能实际不存在,根据其馏分温度虚拟出来的一个馏分。
28.描述两种虚拟组成方法。
(1)烃类集总组分烃类集总组分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虚拟组分。
它的提出主要是考虑各种烃类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性。
一般根据所涉及的反应和希望解决问题,从实用的角度将性质相近的化合物归并在一组并成为“集总”,从而使石油馏分简化成为若干个集总组分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馏分的虚拟组分石油的中间馏分或高沸馏分都是一些有极多组分数的烃类等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的沸点分布是近于连续分布的。
在有些场合它们可粗略地近似为单元组分,并取混合物的平均性质作为这简化处理的单元组分的性质。
29.结构族组成常用哪几个特征指标来表示结构单元?芳香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A)、环烷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N)和烷基侧链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P)30.原油中主要的非烃元素有哪些?它们的元素含量大致范围是多少?N 0.01%——0.7%O 0.05%——1.5%S 0.05%——5.0%31.原油中的非烃元素对石油加工和石油产品有何影响?它们的存在对原油的加工和产品的使用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32.原油中主要的含硫化合物是哪些?硫化氢、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噻吩等化合物和一些分子量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枫类、亚枫类)的含硫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