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小角散射和衍射区别

合集下载

X射线衍射原理及应用_XRD

X射线衍射原理及应用_XRD
X射线衍射原理及应用
X射线 射线
短波长的电磁波
1895年伦琴(Roentgen) 1895年伦琴(Roentgen) 年伦琴
本报告主要包括两部分
X射线衍射 射线衍射
(X-Ray diffraction,XRD) - , )
小角X射线散射 小角 射线散射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
4.衍射数据的处理- 4.衍射数据的处理-晶体结构的解析 衍射数据的处理
(1)选择大小适度,晶质良好的单晶体作试样, 收集衍射数据 收集衍射数据。 (2)指标化衍射图 指标化衍射图,求出晶胞常数,依据全部衍射线的衍射指 指标化衍射图 标,总结出消光规律,推断晶体所属的空间群。 (3)将测得的衍射强度作吸收校正,LP校正等各种处理以得出 得出 结构振幅| | 结构振幅|F|。 (4) 相角和初结构的推测 相角和初结构的推测。常用推测相角的方法有派特逊函数 法及直接法。
解决方法有二个: 解决方法有二个: 1、晶体不动(αo,βo,γo固定)而改变波长,即用白色 射线; 、晶体不动( 固定)而改变波长,即用白色X射线 射线; 2、波长不变,即用单色X射线,转动晶体,即改变αo,βo,γo。 、波长不变,即用单色 射线 转动晶体,即改变α 射线,
能提供晶体内部三维空间的电子云密度分布,晶体中分 子的立体构型、构像、化学键类型,键长、键角、分子间距 离,配合物配位等。
(5) 结构的精修 结构的精修。由派特逊函数或直接法推出的结构是较 粗糙和可能 不完整的,故需要对此初始结构进行完善和 精修。常用的完善结构的方法称为差值电子密度图,常用 的精修结构参数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方法,经过多次反复, 最后可得精确的结构。同时需计算各原子的各向同性或各 向异性温度因子及位置占有率等因子。 (6)结构的表达 结构的表达:获得精确的原子位置以后,要把结构完 结构的表达 美的表达出来,这包括键长键角的计算,绘出分子结构图 和晶胞图,并从其结构特点探讨某些可能的性能。

小角X射线散射

小角X射线散射
利用电子 在作加速运动时能辐射电磁波的原 理,辐射电磁波的光子能量在2479.7—0.0496 keV 范围的称为同步辐射X射线。
(2)同步辐射光源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是速度接近光速的带 电粒子在作曲线运动时,沿切线方向发出电磁辐 射—同步光(同步辐射)。 电子同步加速器 (1947美国通用电器)。 同步辐射最初是作为电子同步加速器的有害 物而加以研究的,后来成为一种从红外到硬X-射 线范围内有着广泛应用的高性能光源。
计数管接收散射X射线强度。第一二狭缝宽度固定。 第三狭缝宽度可调,可挡住前两个狭缝产生的寄生散 射
Kratky U 准直系统
较高的角度分辨率,扩展了粒度的研究范围。可获得小角度 的散射强度数据,使得外推的零角散射强度值精确,提高积 分不变量的计算精度
锥形准直系统
多用于定量测定
Bruker SAXS仪(德国布鲁克)
产生小角X射线散射的体系
• • • • 纳米尺寸的微粒子 纳米尺寸的微孔洞 存在某种任意形式的电子云密度起伏 在高聚物和生物体中,结晶区和非晶区交 替排列形成的长周期结构(long distance)
• 其物理实质在于散射体和周围介质的 电子云密度的差异。
小角X射线散射的体系
• 单散系。由稀疏分散、随机取向的、大小和形状一 致的,具有均匀电子云密度的粒子组成。所谓的大 小和形状一致是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的近 似。随机取向是粒子处于各种取向的几率相同,总 散射强度是粒子各种取向平均的结果。稀疏分散是 粒子的尺寸比粒子间的距离小得多,可忽略粒子间 散射的相干散射,将散射强度看做多个粒子的散射 强度之和。均匀电子云密度指的是各个粒子的电子 云密度相同。 • 稀疏取向系。由相同形状和大小、均匀电子云密度, 但相同一致取向的粒子组成。

X射线衍射和小角X射线散射详解

X射线衍射和小角X射线散射详解
线产生衍射的条件是相邻散射X射线间的光 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满足Bragg方程
2d sin n
晶体参数解析
当用单色X射线(波长已知)测定时结晶体 时,从实验测得掠射角,进而由Bragg方程 求得晶面间距(即晶胞参数)。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Physics Volume 16 Polymers, Part B Cryst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p. 53]
定量分析WAXS数据可得到如下信息:
(i)晶胞参数; (ii)结晶度; (iii)取向度。
WAXS应用实例之区别结晶和非晶聚合物
衍射环
弥散环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Physics Volume 16 Polymers, Part B Cryst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p. 54]
WAXS与SAXS工作距离的比较
[Polymer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p. 179]
SAXS装置示意图
[Two-Dimensional X-Ray Diffraction, p. 332]
SAXS装置实物照片及剖面图
[Two-Dimensional X-Ray Diffraction, p. 337]
小角X射线散射
如果被照射试样具有不同电子密度的非周 期性结构,则次生X射线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该现象被称为漫射X射线衍射(简称散射)。
X射线散射需要在小角度范围内测定,因此 又被称为小角X射线散射(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
WAXS(XRD)原理
在不同的观测点,从不同的次生源发出的X 线间的光程差通常是不同的。

X射线衍射和小角X射线散射详解

X射线衍射和小角X射线散射详解

SAXS及其应用
X射线的散射现象
晶体中的原子在射入晶体的X射线的作用下 被迫强制振动,形成一个新的X射线源发射 次生X射线。
[X-Ray Diffraction by Macromolecules, p. 15]
广角X射线散射(X射线衍射)
如果被照射试样具有周期性结构(结晶), 则次生X射线会发生干涉现象,该现象被称 为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 )。
X射线衍射需要在广角范围内测定,因此又 被称为广角X射线衍射(Wide-Angle X-ray Scattering, WAXS)。
小角X射线散射
如果被照射试样具有不同电子密度的非周 期性结构,则次生X射线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该现象被称为漫射X射线衍射(简称散射)。
X射线散射需要在小角度范围内测定,因此 又被称为小角X射线散射(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
[Fundamentals of Powder Diffrac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2nd Edition, p. 153]
粉末衍射图
[Fundamentals of Powder Diffrac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2nd Edition, p. 156]
SAXS装置示意图
[Two-Dimensional X-Ray Diffraction, p. 332]
SAXS装置实物照片及剖面图
[Two-Dimensional X-Ray Diffraction, p. 337]
SAXS装置实物俯视图

小角散射

小角散射

一、什么是X射线小角散射一种区别于X射线大角(2θ从5 ~165 )衍射的结构分析方法。

利用X射线照射样品,相应的散射角2θ小(5 ~7 ),即为X射线小角散射。

二、X射线小角散射的用途用于分析特大晶胞物质的结构分析以及测定粒度在几十个纳米以下超细粉末粒子(或固体物质中的超细空穴)的大小、形状及分布。

对于高分子材料,可测量高分子粒子或空隙大小和形状、共混的高聚物相结构分析、长周期、支链度、分子链长度的分析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

三、X射线小角散射的原理小角散射效益来自物质内部1~l00nm量级范围内电子密度的起伏,当一束极细的x射线穿过一超细粉末层时,经粉末颗粒内电子的散射,X射线在原光束附近的极小角域内分散开来,其散射强度分布与粉末粒度及分布密切相关。

20世纪初,伦琴发现了比可见光波长小的辐射。

由于对该射线性质一无所知,伦琴将其命名为X射线(X-ray)。

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以固态纤维和胶态粉末为研究物质发现了小角度X射线散射现象。

当X射线照射到试样上时,如果试样内部存在纳米尺度的电子密度不均匀区,则会在入射光束周围的小角度范围内(一般2=<6&ordm;)出现散射X射线,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小角散射或小角X 射线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简写为SAXS 。

其物理实质在于散射体和周围介质的电子云密度的差异。

SAXS已成为研究亚微米级固态或液态结构的有力工具。

横坐标是散射峰的位置,纵坐标是散射峰的强度,这一点与XRD是类似的。

纵坐标的绝对数值没有意义,只是表示相对的强度。

而对于横坐标,XRD的位置通常用角度ө或2ө标示,而SAXS的位置是用q 标示的,q一般叫做散射矢量或者散射因子,q与ө有简单的换算关系q = 4πsinө/λ。

在SAXS中由于ө的数值变化范围很小,所以用q标示更方便。

在XRD中,衍射峰对应的ө可以换算出对应的晶面间距,实际上就是样品中一定范围内的周期性长度。

X射线普通衍射和小角度衍射的区别

X射线普通衍射和小角度衍射的区别

X射线普通衍射和小角度衍射有何区别概述小角度X射线衍射和普通X射线衍射,这是X射线衍射的两个应用方向。

它们的英文名称分别是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X射线小角度衍射)和Wide Angle X-ray Scattering (WAXS,X射线广角衍射)。

无论中子衍射、电子衍射还是X 射线衍射,其原理都能用布拉格定律来解释,具体的应用场合则因为入射射线的本质和被检测样品的本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布拉格方程:2dsinq=nl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三个变量:入射线经过样品时的光程差D(对于一般晶体材料,主要由面间距d决定;对于胶体颗粒,主要由颗粒电子密度起伏决定);入射角度q和入射射线的波长l。

电子衍射和普通X射线衍射的区别在于入射线本质不同;普通X射线衍射和小角度X射线衍射在于样品对光程差的贡献不同。

2. X射线衍射与电子衍射要区分小角度X射线衍射和普通X射线衍射,我们可以先考察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的区别。

用厄瓦尔德倒易球描述的二者的衍射机理如图1所示。

图1a表明电子波长特别小使得倒易球截得的倒易点阵为二维阵列,而所有参与衍射的晶面与电子束的夹角基本都在2°以内,或者说基本平行。

例如金的晶胞参数为a=0.4078nm,200KV下的电子波长为0.00251nm,计算得金密排面(111)的衍射角q=0.205°。

图1b表明X射线波长与晶体的晶胞尺寸相当,一个衍射角度一般只能激发一个晶面的衍射。

为了让所有晶面参与衍射,就必须让倒易球和倒易点阵相互旋转,从而获得大角度范围的衍射谱图。

3. SAXS与WAXS现在固定X射线波长不变,均为CuKa=0.154nm,设想如果被检测的样品不是粉晶样品,也不是大块单晶(例如单晶衬底和金属),而是晶胞巨大的无机化合物、高分子乃至生物分子这样的具有胶体尺度的样品,常规X射线衍射能获得怎样的谱图和分析出怎样的结论呢?胶体尺度的样品具有如下两个性质:一是统计上各向同性,二是长程无序。

第四章X射线衍射与散射详解

第四章X射线衍射与散射详解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朱诚身
第四章:X射线衍射与散射
X射线衍射法概述
X射线分析法原理 广角X射线衍射法 多晶X射线衍射在高聚物中的应用 小角X射线散射法 X射线法应用
第一节 X射线衍射法概述
一. X射线的发现 1895年,W.K.Rontgen(1845—1923)发现 了X-Ray。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巴克拉(1874— 1944)确定了不同金属都有自己特征的X-Ray。1912 年,Max ue(劳厄)发现X-Ray在晶体中的干涉现 象。1913年提出布拉格(Bragg)方程,用于晶体结 构分析。不久在20年代即开始应用于聚合物的结构测 定,最大分子确立的基础之一。
二. X射线的性质
1 .波长范围:0.001~10nm,对高分子有用的是 0.05~0.25nm,最有用的是CuKα线,入=0.1542nm, 与聚合物微晶单胞0.2~2nm相当。
2 . X-Ray的产生 X-射线管效率: E=1.1×10-9 Z V 上面的“E”—效率,“Z”—原子序数,“V” —电压。 电能的0.2%转变为X-Ray,绝大部分变成热,帮阳 极靶须导 热良好,同时水冷。 3 .连续X-Ray和特征X-Ray (1)连续(白色)X-Ray:由于极大数量的电子射到阳 极时穿透阳极物质深浅程度不同,动能降低多少不一, 产生各种波长的X-Ray。
3.典型聚集态衍射谱图的特征 衍射谱图是记录仪上绘出的衍 射强度(I)与衍射角(2θ)的关 系图。右图中:a 表示晶态试样衍 射,特征是衍射峰尖锐,基线缓平。 同一样品,微晶的择优取向只影响 峰的相对强度。图b为固态非晶试 样散射,呈现为一个(或两个)相 当宽化的“隆峰”。图c与d是半晶 样品的谱图。C有尖锐峰,且被隆 拱起,表明试样中晶态与非晶态 “两相”差别明显;d呈现为隆峰 之上有突出峰,但不尖锐,这表明 试样中晶相很不完整。 四种典型聚集态衍射谱图的特征示意图

X射线普通衍射和小角度衍射有何区别

X射线普通衍射和小角度衍射有何区别

2. X射线衍射与电子衍射
要区分小角度X射线衍射和普通X射线衍射,我们可以先考察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的区别。用厄瓦尔德倒易球描述的二者的衍射机理如图1所示。图1a表明电子波长特别小使得倒易球截得的倒易点阵为二维阵列,而所有参与衍射的晶面与电子束的夹角基本都在2°以内,或者说基本平行。例如金的晶胞参数为a=0.4078nm,200KV下的电子波长为0.00251nm,计算得金密排面(111)的衍射角q=0.205°。图1b表明X射线波长与晶体的晶胞尺寸相当,一个衍射角度一般只能激发一个晶面的衍射。为了让所有晶面参与衍射,就必须让倒易球和倒易点阵相互旋转,从而获得大角度范围的衍射谱图。
.X射线普通衍射和小角度衍射有何区别
概述
小角度X射线衍射和普通X射线衍射,这是X射线衍射的两个应用方向。它们的英文名称分别是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X射线小角度衍射)和Wide Angle X-ray Scattering (WAXS,X射线广角衍射)。无论中子衍射、电子衍射还是X射线衍射,其原理都能用布拉格定律来解释,具体的应用场合则因为入射射线的本质和被检测样品的本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不知道上述问题这样回答能否差强人意,后文给出SAXS的一点介绍以为参考。
4. 附加内容:SAXS
已经知道当入射角非常小的时候,X射线相干散射变得非常微弱,胶体颗粒对X射线散射可以这样想象:样品中的电子与入射X射线频率发生共振并发出二次相干波,发生小角度散射。
我们先考察单个小颗粒散射现象。假设图2a中的小颗粒内部两个电子具有散射角2q和一个波长的光程差。该颗粒所有电子在2q方向的光程差涵盖任一位相,总体衍射强度将为零。如果减小散射角2q,则各散射波将趋于同位相而互相加强,散射最强将发生在0度,然后按统计规律递减,如图2c中的曲线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角x射线衍射缩写是SAXD,小角x射线散射的缩写是SAXS,二者的原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衍射对应的是周期性结构引起的相干,而散射对应的是电子密度的波动。

小角X射线衍射:
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发生相干散射(存在位相关系)的物理现象叫衍射,即使发生在低角度也是衍射。

例如,某相的d值为31.5A,相应衍射角为2.80°(Cu-Kα),如果该相有很高的结晶度,31.5A峰还是十分尖锐的。

薄膜也能产生取决于薄膜厚度与薄膜微观结构的、集中在小角范围内的X射线衍射。

在这些情况下,样品的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主要来自样品的衍射,称之为小角X射线衍射。

对这类样品,人们关心的是其最大的d值或者是薄膜厚度与结构,必须研究其小角X 射线衍射。

小角衍射,一般应用于测定超大晶面间距或薄膜厚度以及薄膜的微观周期结构、周期排列的孔分布等问题;
小角X射线散射:
X-射线照射到超细粉末颗粒(粒径小于几百埃,不管其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也会发生相干散射现象,也发生在低角度区。

但是在实验方法、由微细颗粒产生的相干散射图的特征与上述的由超大晶面间距或薄膜产生的小角X射线衍射图的特征完全不同。

这就是小角X射线散射。

小角散射则是应用于测定超细粉体或疏松多孔材料孔分布的有关性质。

小角散射得到的结构信息有两类,一个是微颗粒信息,一个是长周期信息。

与原子尺度和小分子晶体点阵相比较,可以认为这些是结构的“大尺度”信息。

因此小角散射方法主要有这两方面的应用:一个是测量微颗粒形状、大小及其分布,另一个是测量样品长周期,并通过衍射强度分析,进行有关的结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