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隧道窑

合集下载

隧道窑焙烧车间管理制度

隧道窑焙烧车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隧道窑焙烧车间的生产秩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隧道窑焙烧车间所有员工及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车间的安全生产。

第二章车间安全管理第四条车间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五条车间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车间。

第六条定期对隧道窑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故障应及时上报,不得擅自修理。

第七条车间内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员工应严格遵守。

第八条车间内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

第九条员工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耳塞等。

第十条车间内不得随意堆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确保生产安全。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十一条车间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配置人员,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第十二条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三条定期对隧道窑进行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测,确保焙烧效果。

第十四条员工应熟练掌握隧道窑的操作技能,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参数。

第十五条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生产,及时上报,待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生产。

第十六条生产结束后,对隧道窑进行清洁、保养,为下一班次做好准备。

第四章车间纪律第十七条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第十八条员工应遵守车间纪律,不得在工作时间内聊天、玩手机、睡觉等。

第十九条员工应爱护生产设备,不得随意损坏、丢弃设备。

第二十条员工应保持车间环境卫生,不得随意丢弃垃圾。

第五章奖惩制度第二十一条对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由车间主任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隧道窑操作说明书

隧道窑操作说明书

75米日用瓷轻型装配式环保节能气烧隧道窑操作说明书第一章窑炉设计说明一、一般说明㈠用途本系列新型节能隧道窑主要用于日用陶瓷行业的盘、蝶、杯、碗类制品的烧成。

㈡工作原理本系列隧道窑是连续性工作的陶瓷烧成热工设备,配备全套自动控制。

燃料、助燃空气和雾化空气(以液体燃料工作时),通过各自的管路系统,受调节阀门控制,以所需的压力、流量进入烧嘴内均匀混合燃烧,高速喷入窑道内并在那里进一步进行充分燃烧。

窑道内高温燃烧产物与制品直接接触从而高效地加热制品,然后以与制品前进相反的方向自烧成带向窑头流动,并继续加热低温区的坯体,最终在窑头集中经由排烟管路系统排出窑外。

坯体分层装载于窑车上,由液压顶车机推动窑道内的窑车运行,将坯体匀速、平稳地自窑头向窑尾输送。

在坯体前进过程中经历自低温预热到高温烧成各个温度带,不断与燃烧产物直接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升温,伴随着水份蒸发、结构水脱离、氧化物分解、新的晶相形成和玻璃相熔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烧制成为陶瓷制品进入急冷带、冷却带。

然后受合理直接冷却、缓慢冷却一整套冷却工作系统,安全、有效地冷却产品出窑。

在配有自动、进出窑机衔接的情况下,上述整个过程完全脱离人工操作而自动完成。

㈢燃料本系列窑仅适用于洁净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

在为用户提供窑炉时,是以其中某种燃料为特定条件设计、制造的。

当以后燃料供应条件发生变化时,需改换燃料供应管路、阀门及燃料系统,可供选择互换的燃料有:㈣特点本系列隧道窑经广泛吸收八十年代末国外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优化设计制造。

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采用明焰裸烧工艺,燃烧产物与被烧制品直接接触,热交换效率高,制品受热均匀,可以实现低温快烧。

2、耐火保温材料全部采用高热阻、低蓄热的轻质隔热材料,因而,升温降温速度快,保温性能极好;窑外表面温度低,散热小。

以上两大特点使得本系列隧道窑能耗接近了理论烧成能耗。

3、工作系统灵活,调整余地大,通过调节控制各温度点,可以灵活地改变烧成曲线,实现一条窑烧制不同产品之目的。

四、隧道窑的原理与结构PPT课件

四、隧道窑的原理与结构PPT课件
四、隧道窑的原理与结构
隧道窑的特点
隧道窑属连续式窑炉。其热工制度不随时间 而变化,只与窑长有关。窑体各部位的温度 也是稳定的。欲烧成的陶瓷坯体由其一端— —窑头入窑后,在沿窑长运动的过程中,完 成包括预热、焙烧、冷却等阶段在内的整个 烧成过程,然后由出窑端——窑尾离窑。
用于烧成陶瓷的隧道窑一般都是直形隧道。
膨胀缝的宽度与砌筑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冷、 热面平均温度及该段窑体的长度有关。
膨胀缝的宽度往往是固定的,一般20~ 30mm。
在温度较低的预热带和冷却带,每隔3~4米 设一条;而在温度较高的烧成带则每隔2~3 米设一条。
膨胀缝的砌筑,上下应留成弓字形,内,外 层应互相错开成封闭式,以保证窑体的密封 性良好。
.
23
思考?
同一条窑,窑宽可以不同吗? 同一条窑,窑高可以不同吗?
.
24
隧道窑内宽(即两侧窑墙之间的距离)略大 于其有效高宽,有的隧道窑,三带窑宽不相 等,一般是烧成带扩大,也有将窑墙作成倾 斜的,下宽比上宽大40mm左右,以有利于 下部通风、传热。
隧道窑的内高,即车台面至窑顶最高点的距 离,也有三带不相等的,一般是烧成带加高。
.
10
冷却带还可根据对冷却速度的要求分为 急冷段(烧成温度至800℃),
缓冷段(800℃~400℃),
最终冷却段(400℃以下)。
.
11
隧道窑的工作系统与热工制度
隧道窑的工作系统是指窑内气体的运动 路线,包括送风系统、排烟系统等。
隧道窑的热工制度是指沿窑长的温度分 布和压力分布曲线以及各带的气氛要求。
因此,一般认为隧道窑适宜的长度为70~80米左右。
.
22
有效内宽和有效内高尺寸主要决定于制品的 品种、规格(外形尺寸)、单窑产量、装载 方法和窑内温度均匀性等。

隧道窑烧成工安全操作规程

隧道窑烧成工安全操作规程

隧道窑烧成工安全操作规程隧道窑烧成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隧道窑烧成工作的安全进行,保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隧道窑烧成工是指通过对隧道窑内的材料进行燃烧,以达到烧结效果的工作。

第三条隧道窑烧成工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四条作业前,必须对隧道窑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窑体和设备的安全工作状态。

第五条具体操作前,必须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隧道窑内的有害气体浓度,确保安全气体浓度在规定范围内。

第六条隧道窑内的甲烷浓度不得超过0.1%,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第七条作业前必须开展安全交底,告知工作人员作业风险和应急措施,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工作要求。

第八条作业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面罩、耳塞、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第三章作业操作第九条作业过程中,必须按规定操作流程进行,严禁擅自变动操作步骤。

第十条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有效。

第十一条窑内设备和管道必须经过通风处理后方可进入操作,不得在未通风的状态下进行任何作业。

第十二条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窑内的燃烧温度在稳定状态,不得出现突然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第四章安全事故处理第十三条在窑烧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有降温异常、燃烧不稳定、有无法解决的故障,必须立即停工并向上级汇报。

第十四条发生可燃气体泄漏时,必须立即停工,关闭窑体内部燃烧器,并采用适当的灭火方式进行灭火。

第十五条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并及时报警。

第十六条事故处理结束后,必须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分析,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安全检查与管理第十七条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隐患。

第十八条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时,必须携带相应安全设备,并按照程序检查。

第四章 隧道窑

第四章 隧道窑
第四章 隧道窑
(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卫生洁具制品和较大的坯件)
❖ 隧道窑是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在 内装有窑车等运载工具的与隧道相似的窑炉。
❖ 隧道窑工作时,运载工具(窑车)上装载有待烧的制品,随运 载工具从隧道窑的一端(窑头)进入,在窑内完成制品的烧制 以后,从隧道窑的另一端(窑尾)随运载工具(窑车等)输出, 而后卸下烧制好的产品,卸空的运载工具(窑车)返回窑头继 续装载新的坯体后再入窑内煅烧。
(二)燃烧室的布置
分布在两侧窑墙,布置在靠近 窑车的台面上,可分为集中和 分散布置、相对与相错布置、 一排和两排布置
①集中或分散 ②相对或相错 ③一排或二排
集中布置:在烧成带集中布置1~2对烧嘴(燃烧室); 特点: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自动调节, 但窑内温度均匀性难以保证。
分散布置:在烧成带自低温起,先稀后密地布置多对烧嘴。 特点:分布足够多燃烧室能保证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
六.气幕
概念:气幕是指在隧道窑横截面上,自窑顶及两侧 窑墙上喷射多股气流进入窑内,形成一片气体帘幕。 气幕分类:(按照其在窑上作用和要求的不同分)
窑头-------封闭气幕, 预热带-----循环搅动气幕 烧成带------氧化气氛幕, 冷却带-----急冷阻挡气幕。
封闭气幕:位于预热带窑头
最理想的压强控制操作是将窑内维持为 零压,但是办不到。只能将窑内的关键部 位——烧成带与预热带的交界面附近维持在 零压左右。
3.气氛制度
烧成带的气氛控制 烧氧化气氛的隧道窑,其气氛制度比较容易控制, 只需要控制空气过剩系数大于1,但不要太大,以 节约燃料和提高燃料的燃烧温度。 烧还原气氛的隧道窑在烧成带之前的一小段要控 制为氧化气氛,后一段要控制为还原气氛,用氧化 气氛幕来分隔这两段。

隧道窑的管理制度

隧道窑的管理制度

隧道窑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隧道窑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和效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隧道窑管理制度适用范围:全公司所有隧道窑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隧道窑管理制度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而成。

第四条隧道窑管理制度由公司总经理负责领导和监督实施,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具体管理。

第五条隧道窑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操作规程、设备维护、环境保护、安全培训等。

第六条公司每年对隧道窑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及时调整和修订。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一条隧道窑各项生产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落实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到人。

第二条隧道窑生产经营活动均需进行安全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安全防范措施。

第三条隧道窑生产车间和设备周边需要设置显眼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第四条隧道窑生产设备必须定期维护保养,做到设备完好,操作无隐患。

第五条隧道窑员工应按照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并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第三章操作规程第一条隧道窑生产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更改操作流程。

第二条隧道窑生产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必须由专门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第三条隧道窑操作熟练的员工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四条隧道窑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必须明确,不得擅自越权操作。

第五条隧道窑生产流程中遇到异常情况,员工必须立即向主管汇报,暂停操作并进行处理。

第四章设备维护第一条隧道窑的设备维护必须按照维护计划进行,定期进行例行检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条隧道窑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维护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三条隧道窑设备维护工作必须做到及时、专业、完善,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四条隧道窑设备维护工作中必须做好记录,记录维护的时间、方式和维护内容。

第五条隧道窑设备故障维修需由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人员需做好维修记录,并上报负责人。

隧道窑操作说明书

隧道窑操作说明书

隧道窑操作说明书75⽶⽇⽤瓷轻型装配式环保节能⽓烧隧道窑操作说明书第⼀章窑炉设计说明⼀、⼀般说明㈠⽤途本系列新型节能隧道窑主要⽤于⽇⽤陶瓷⾏业的盘、蝶、杯、碗类制品的烧成。

㈡⼯作原理本系列隧道窑是连续性⼯作的陶瓷烧成热⼯设备,配备全套⾃动控制。

燃料、助燃空⽓和雾化空⽓(以液体燃料⼯作时),通过各⾃的管路系统,受调节阀门控制,以所需的压⼒、流量进⼊烧嘴内均匀混合燃烧,⾼速喷⼊窑道内并在那⾥进⼀步进⾏充分燃烧。

窑道内⾼温燃烧产物与制品直接接触从⽽⾼效地加热制品,然后以与制品前进相反的⽅向⾃烧成带向窑头流动,并继续加热低温区的坯体,最终在窑头集中经由排烟管路系统排出窑外。

坯体分层装载于窑车上,由液压顶车机推动窑道内的窑车运⾏,将坯体匀速、平稳地⾃窑头向窑尾输送。

在坯体前进过程中经历⾃低温预热到⾼温烧成各个温度带,不断与燃烧产物直接进⾏热交换⽽受到加热升温,伴随着⽔份蒸发、结构⽔脱离、氧化物分解、新的晶相形成和玻璃相熔化等⼀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烧制成为陶瓷制品进⼊急冷带、冷却带。

然后受合理直接冷却、缓慢冷却⼀整套冷却⼯作系统,安全、有效地冷却产品出窑。

在配有⾃动、进出窑机衔接的情况下,上述整个过程完全脱离⼈⼯操作⽽⾃动完成。

㈢燃料本系列窑仅适⽤于洁净⽓体燃料和液体燃料。

在为⽤户提供窑炉时,是以其中某种燃料为特定条件设计、制造的。

当以后燃料供应条件发⽣变化时,需改换燃料供应管路、阀门及燃料系统,可供选择互换的燃料有:㈣特点本系列隧道窑经⼴泛吸收⼋⼗年代末国外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优化设计制造。

具有如下⼀些特点:1、采⽤明焰裸烧⼯艺,燃烧产物与被烧制品直接接触,热交换效率⾼,制品受热均匀,可以实现低温快烧。

2、耐⽕保温材料全部采⽤⾼热阻、低蓄热的轻质隔热材料,因⽽,升温降温速度快,保温性能极好;窑外表⾯温度低,散热⼩。

以上两⼤特点使得本系列隧道窑能耗接近了理论烧成能耗。

3、⼯作系统灵活,调整余地⼤,通过调节控制各温度点,可以灵活地改变烧成曲线,实现⼀条窑烧制不同产品之⽬的。

隧道窑总体概况

隧道窑总体概况
1 隧道窑
(一)陶瓷窑炉分类
❖ 按使用燃料分类 煤烧窑 油烧窑 气烧窑 ❖ 按窑内火焰流动方向 升焰窑 平焰窑 半倒焰窑 倒焰窑 ❖ 按火焰是否接触产品 明焰窑 隔焰窑 半隔焰窑
❖ 按窑炉形状分类 圆窑 方窑 隧道窑 ❖ 按烧成过程旳连续是否分类 间歇式窑 连续式窑 半连续式窑 ❖ 按火焰是否接触产品 本烧窑 素烧窑 釉烧窑 重烧窑 烧花窑
逸 出 风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压力分布曲线见下图:
排烟口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隧道窑压力分布曲线
压强控制很主要,一般是微正压或微负压。最主要 是控制其烧成带两端旳压强稳定 假如窑内旳负压过大,漏入旳冷空气多,使窑内旳温 度降低,且气体分层严重,窑内断面上旳上、下温度差 加大;同步会使烧还原气氛时,窑内旳烧成带难以维持 还原气氛。所以负压大旳窑是操作不好旳窑。 假如窑内旳正压过大,大量热气体会向外冒出,这既 损失了热量,也恶化操作人员旳劳动环境。窑内旳热气 体冒入车下旳坑道还会烧毁窑车旳金属构件,造成操作 事故。
窑顶 1、窑主体 窑墙
拱顶 平顶 工作层:直接接触火焰 保温层:用于窑直墙保温
保护层:保护窑体、并起到密封作用
窑底:窑车衬砖
2、窑内输送设备——窑车和有关旳窑具
窑车
窑车金属架:用以支托耐火衬体, 窑车衬料:最大程度地降低窑车旳蓄热能力
窑车两侧装有钢制裙板,窑车在窑内移动时,裙板插入两侧 砂封槽内构成砂封
主要控制实际燃烧温度和最高温度点温度。 火焰温度应高于制品烧成温度50—-100℃。火焰温度 旳控制是调整单位时间内燃料旳消耗量和助燃空气旳配 比。单位时间内燃烧旳燃料量多而空气配比又恰当,则 火焰温度高。 燃料燃烧后喷出旳烟气有扰动作用(尤其是使用高速调 温烧嘴时),所以烧成带内旳温度分布是较为均匀旳,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窑门
三.窑车与封闭系统
(一)窑车 窑车 窑车金属架:钢铁或铸铁
窑车衬料:由耐火粘土砖、轻质保温砖组 成,最大限度地降低窑车的蓄热能力。
窑具:现代的明焰裸烧方式的窑具都是棚架结构的,由棚板、 支柱、垫砖。窑具要有一定的高温承载力。
(二) 封闭系统
窑车两侧装有钢制群板,窑车在窑内移动时,群板插入两侧 砂封巢内构成砂封
断面上的上、下温度差不大。
❖ 隧道窑最高温度点一般控制在最末一、二对 烧嘴之间。最高温度点前移会使保温时间过 长,这样易使制品过烧变形,反之过后则保 温不足,会形成欠烧。
❖ 烧还原气氛的隧道窑,其烧成带还要控制气 氛的转化温度。
冷却带的温度控制
❖ 在700℃以前可以急冷,依靠急冷阻挡气幕喷入的 冷空气将产品急冷。而对于一些裸烧的大件产品, 为了避免冷风喷人不均匀而会引起产品的炸裂问题, 可考虑抽出200 ℃ 以下的热空气作为急冷气幕。
B 2Sin
2
f B tg
24
4.拱的受力分析 1)半圆拱
2)双心拱
5.窑顶材料: 从内至外窑顶组成是:耐火砖→隔热砖→ 轻质粒状 填料→红砖
(三)检查坑道 1. 作用:清扫;冷却窑车,检修窑车;事故处理。 2.尺寸:一般宽1m,高1.8m左右。 3.要求 :平时将坑道关闭,并设抽风和鼓风,保持与窑内相同的 压力制度。
相对布置:特点:砌筑简单、调节方便,但温度较高在烧 成带长度方向上宜出现温差,且火焰相互干扰 相错布置:窑内气体产生循环使窑内温度均匀。(常用)
两排布置:上、下两层布置烧嘴,避免温度差的 出现。
烧重油的燃烧室一般将燃烧室建得要大一些,以 降低燃烧室的空间热力强度。 烧气体燃料时,可以不设立燃烧室,直接在窑墙 上布置燃烧通道将全部燃料喷入。
(二)燃烧室的布置
分布在两侧窑墙,布置在靠近 窑车的台面上,可分为集中和 分散布置、相对与相错布置、 一排和两排布置
①集中或分散 ②相对或相错 ③一排或二排
集中布置:在烧成带集中布置1~2对烧嘴(燃烧室); 特点: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自动调节, 但窑内温度均匀性难以保证。
分散布置:在烧成带自低温起,先稀后密地布置多对烧嘴。 特点:分布足够多燃烧室能保证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
逸 出 风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压力分布曲线见下图:
排烟口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隧道窑压力分布曲线
压强控制很重要,一般是微正压或微负压。最重要 是控制其烧成带两端的压强稳定 如果窑内的负压过大,漏入的冷空气多,使窑内的温 度降低,且气体分层严重,窑内断面上的上、下温度差 加大;同时会使烧还原气氛时,窑内的烧成带难以维持 还原气氛。所以负压大的窑是操作不好的窑。 如果窑内的正压过大,大量热气体会向外冒出,这既 损失了热量,也恶化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窑内的热气 体冒入车下的坑道还会烧毁窑车的金属构件,造成操作 事故。
六.气幕
概念:气幕是指在隧道窑横截面上,自窑顶及两侧 窑墙上喷射多股气流进入窑内,形成一片气体帘幕。 气幕分类:(按照其在窑上作用和要求的不同分)
窑头-------封闭气幕, 预热带-----循环搅动气幕 烧成带------氧化气氛幕, 冷却带-----急冷阻挡气幕。
封闭气幕:位于预热带窑头
A
B
3.隔焰隧道窑
第二节 隧道窑结构
一.断面尺寸和长度(窑体的主要尺寸)
(一)断面尺寸 1.高度(内高):指窑内可装制品部分的空间高度。即从窑车装
载面至拱顶的高度。 2.宽度(内宽):指窑内两侧墙间的距离。 (二)长度 1.需要考虑的因素:制品的烧成制度及产量要求。 2.各带长度的确定原则:
预热带长度根据排出烟气温度确定; 烧成带长度据制品最终烧成温度所需持续的时间长短确定; 冷却带长度根据出窑制品的温度来确定。
窑车与窑墙、窑车与窑车之间曲折密封:
密封系统
砂封槽:隔断窑车上下空间,使冷空气不漏入, 热气体不漏出
曲封:阻止窑内外高温废气窜入窑车下部, 对窑车对保护作用。
窑尾砂封
窑头砂封
四.燃烧设备 (一)燃烧方式
1.烧嘴将燃料喷入燃烧室,再将燃烧产物喷入窑内去加热坯体; 2.烧嘴将燃料直接喷入窑内燃烧,使窑内温度均匀,热效率高。
三.工作系统 (一)工作系统(流程):
1.坯体的烧制过程:
窑车方向
烟气方向
2.空气流动特点 窑尾鼓入的大量冷空气在冷却带被预热,一部
分作为助燃空气,送往烧成带,另一部分抽出供坯 体干燥或气幕用。 3.烟气流动特点
燃料在烧成带燃烧后所产生的高温烟气,沿窑 内通道流入预热带,在加热坯体时本身被冷却,最 后自预热带排烟口、支烟道、主烟道经排烟机、烟 囱被排除。
❖ 自700~400℃为缓冷阶段,这一冷却段由于有晶型 转变,要掌握合适的冷却速度,
❖ 400℃以后可以快速冷却至80℃左右出窑。在窑尾 可以直接鼓入冷风。
2.压力制度
隧道窑内的压力变化随气体流动而变,情况甚为复杂。 首先看一下窑内的气流分布情况。
气幕循环风
吸 入 风
燃一 料次 燃风
抽 热 风
循环风
8. 700~400℃阶段: 缓冷段 9. 400~80℃阶段: 急冷段
冷却带 (1300-80℃)
隧道窑的分带
三带: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预热带占窑总长的30-45% 以窑体长度分 烧成带占窑总长的10-33%
冷却带占窑总长的38-46%
以温度为界
预热带的温度范围:室温~950℃ 烧成带的温度范围:950~最高温度 冷却带的温度范围:最高温度~ 制品出窑温度
第四章 隧道窑
(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卫生洁具制品和较大的坯件)
❖ 隧道窑是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在 内装有窑车等运载工具的与隧道相似的窑炉。
❖ 隧道窑工作时,运载工具(窑车)上装载有待烧的制品,随运 载工具从隧道窑的一端(窑头)进入,在窑内完成制品的烧制 以后,从隧道窑的另一端(窑尾)随运载工具(窑车等)输出, 而后卸下烧制好的产品,卸空的运载工具(窑车)返回窑头继 续装载新的坯体后再入窑内煅烧。
窑车与窑墙、窑车与窑车之间曲折密封:
密封系统
砂封槽:隔断窑车上下空间,使冷空气不漏入, 热气体不漏出
曲封:阻止窑内外高温废气窜入窑车下部, 对窑车对保护作用。
窑具:现代的明焰裸烧方式的窑具都是棚架结构的,由棚板、 支柱、垫砖。窑具要有一定的高温承载力。
(二)工作系统举例
1.自然抽风烧煤隧道窑
2.烧油或煤气隧道窑
现代烧油或烧燃气的隧道窑是通过控制燃料量与 助燃空气量的配比来控制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烧氧 化气氛时,助燃空气要略微过量;而还原气氛时助燃 空气则要略微不足。
操作员常观察火焰的状况简单判断气氛的性质: 烧氧化气氛时,火焰清晰明亮,可以一眼望到底, 清楚地看到窑内制品的轮廓; 烧还原气氛时,火焰混浊,不容易看清窑内制品的 轮廓。
气的流动阻力损失,使废气在烟道内顺利排出。
(一)排烟口—烟气由窑内向窑外排出的出口。
1.位置: 预热带两侧靠近 车台面的窑墙上。 2.数量: 占预热带的70%, 每车布置一对。
(二)支烟道— 起联接排烟口与主烟道的作用。 (三)主烟道 1.作用:汇集各支烟道的烟气,送进烟囱。 2.布置方式:
(四)排烟机 (五)烟囱
2. 200~500℃阶段: 排除结构水 3. 500~600℃阶段: 石英晶型转变 4. 600~1050℃阶段: 氧化阶段
预热带 (20-900℃)
5. 1050~1200℃阶段:还原阶段 6. 1200~1300℃阶段:烧结阶段
烧成带 (900-1300℃)
7. 1300~700℃阶段: 急冷段
窑顶 1、窑主体 窑墙
拱顶 平顶 工作层:直接接触火焰 保温层:用于窑直墙保温
保护层:保护窑体、并起到密封作用
窑底:窑车衬砖
2、窑内输送设备——窑车和有关的窑具
窑车
窑车金属架:用以支托耐火衬体, 窑车衬料:最大限度地降低窑车的蓄热能力
窑车两侧装有钢制群板,窑车在窑内移动时,群板插入两侧 砂封巢内构成砂封
燃烧系统 : 配备高效率燃烧机。 加热燃料可以是轻柴油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及煤气。 窑炉的每只燃烧机都配 有自动点火和火焰监测 系统,确保灭火的燃烧 机及时点烯和燃料供应 安全切断。
各区域的燃烧机即使用空气与燃气 (燃油)比例阀来自动控制空气与燃 料量,又可手动微调来调整火焰,以 保证燃料达到最充分的燃烧。
若总闸板开度小,则窑内抽力就会不足,从而排烟 量减少,不易升温。
减少预热带上下的温差的措施: 1.采用开启封闭气幕和搅动气幕 2.可采用低蓄热窑车以减少上下温差。 3.在预热带增设辅助的高速烧嘴来增加窑内气 流的强烈扰动以减少温差和强化传热。 4.加强窑的密封; 5.可增设窑底均压系统。
烧成带的温度控制:
主要控制实际燃烧温度和最高温度点温度。 火焰温度应高于制品烧成温度50—-100℃。火焰温度 的控制是调节单位时间内燃料的消耗量和助燃空气的配 比。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燃料量多而空气配比又恰当,则 火焰温度高。 燃料燃烧后喷出的烟气有扰动作用(尤其是使用高速调 温烧嘴时),所以烧成带内的温度分布是较为均匀的,即
3.总长和各带长度的计ຫໍສະໝຸດ 1)隧道窑的总长当窑截面积A确定时,长度L计算: L V A G
各带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KgA
L1
1
L
L2
2
L
L3
3
L
二.窑体
(一)窑墙 1.窑墙的作用及要求 2.结构:
(二)窑顶
1.窑顶的作用
f
2.结构
3.拱高及跨度:
f R(1 Co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